來源: 中醫藥報 每年公曆7月7日左右是中國傳統24節氣中的小暑時節。此時太陽處於黃經105度,陽光強烈,暑氣上升,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宋代李重元【憶王孫·夏詞】中:『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諺語也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指出悶熱的天氣,常使人體感不適,心煩乏力,若調理不當,常常致病。
調理脾胃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其實在中醫學裏有『五季』之說,除春、夏、秋、冬外,小暑到立秋之間被稱為『長夏』。這樣自然界的五季剛好對應人體的五臟,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長夏之季,除了高溫酷暑外,濕度也大,人體易受濕熱邪氣的侵襲,出現體倦乏力、頭身困重、食慾不佳等脾胃失調的症狀。中醫學認為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精微,脾胃失調會引起各種疾病。因此,暑濕重的小暑時節,更應注意調理脾胃。
首先,在飲食調養上我們要以清淡適量為宜,以新鮮衛生為準。多食清淡解暑、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豆、紅豆、黃豆等豆類,苦瓜、冬瓜、絲瓜等瓜類,鴨肉、豬肉、鴿子等肉類,桃、杏、西瓜等應季水果,薏米、蓮子、山藥、菊花、綠茶等藥食兩用的清暑化濕之品等。可以選擇這些食材一起製作食療粥品,並適當食用姜、蔥、蒜、醋等調味品,達到殺菌防病、健脾開胃的效果。因為濕熱的天氣是細菌、病毒的有利繁殖時機,儘量不吃或少吃冷飲冷食,不吃任何腐敗變質的食物,防止病從口入。
其次,中醫學認為脾主肌肉四肢、適當地肢體運動鍛煉也可起到強健脾胃、消暑化濕的作用。但運動不宜過勞,大量的出汗耗能反而對身體不利。運動時間以早上九點,下午五點左右為宜,運動方式以游泳,練太極拳等為佳,對紫外線過敏的人要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另外,足三裏穴(雙腿外膝眼下方三寸處)是調理脾胃的重要穴位,我們可以通過經常點揉、刺激這個穴位來起到調理脾胃、運化水濕的作用。
養心安神
小暑時節,炎熱潮濕,氣溫高,氣壓低,容易讓人心情煩悶焦躁,引起食慾下降、乏力倦怠、失眠少神等症。『心靜自然涼』,故寧心靜神尤為重要。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不管是高興或是悲傷,都不要太過激動,平時注意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一方面,我們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加強學習、加強修養,設法儘早儘快地糾正不良情緒,使自己從容和緩;另一方面,培養一些良好的興趣愛好,可以產生積極樂觀的情緒,並能陶冶情操,從而起到移情養神、安度暑季的作用。只要上述兩點做好了,精神自然會飽滿,會心情愉悅,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合理避暑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最易中暑,此時外出,應調整時間,避免中午高溫時外出,以伏藏避暑。但因為現代生活中空調的廣泛運用,人們在暑季常常習慣於長時間呆在低溫的空調環境中,而在長期低溫條件下,人體自身產熱、散熱功能失調,抵抗力下降,而另一方面,緊閉的門窗阻礙了空氣流通,使得室內氧氣缺乏、廢氣塵埃蓄積,極易引起發熱頭痛、倦怠乏力、嘔吐腹瀉等症狀,即所謂『空調病』。因此在夏季,如無必要,儘量少吹空調,室內溫度控制在26~28℃為宜,不在空調房內吸煙,還應適時開窗通風,每天要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食用消暑食品也是民間度伏天的方法,古人將採摘的瓜果浸在打上來的井水中,等涼了以後再吃。瓜類較輕漂浮在水面上,李子等果子則會沉到水底,被稱為『浮瓜沉李』。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可使身體出汗,以加快代謝,祛暑降溫及排除毒素。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裏的木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在散步納涼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凳上。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治未病』的一個重要特色,中醫學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針對一些入冬常發的屬於虛性、寒性的宿疾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可以在夏季氣溫升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時節裏,在中醫指導下,通過服藥、食療或貼敷膏藥等方式,改善人體的功能狀態,增強抗病力,使這些宿疾得以恢復,以達到標本兼治、預防保健的作用。當然,『冬病夏治』的具體操作比較專業,應該在正規的中醫指導下施行為宜。
以上幾點是安度小暑時節的基本養生法則,也通用於整個夏季,如能靈活掌握,合理運用,自可身心安和,健康、充實而快樂地度過夏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