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39|回覆: 0

[醫藥臨床] 更年期多汗症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3-7-26 2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2003年秋,患者范某,女,49歲,前來求診。
  主訴:睡眠多夢,心煩乏力,每日汗出不止,衣被盡濕,汗出以頭面部爲主,精神不振,納食減少,四肢倦怠無力。曾經中、西醫治療一年有餘,諸醫投以玉屏風、補中益氣湯等,藥多用牡蠣、麻黃根、浮小麥之輩,收效不明顯。
  刻診,觀其面目稍有浮腫,其色少華,下肢略腫脹。舌淡紅少苔,有齒痕,脈虛無力。
  家父診後認爲,此症爲更年之期,陽氣內虛,故衛外不固,津液失其常道,浮越而上,故發爲頭面汗出。治當溫陽固表止汗。
  方藥:附子9克,肉桂6克,山茱萸20克,黃芪30克,白朮15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黨參20克,當歸15克,遠志5克,炒酸棗仁12克,甘草5克,生薑3片,紅棗5枚。3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患者藥後睡眠安好,汗出大減,精神好轉。守方繼服。患者前後服藥12劑,一切安好,已無多汗,體漸康復。
  家父云:人身之氣,寐行於陰,寤行於陽,陽衰於上,則津隨陽虛外越。本例爲陽虛自汗,但見身面浮腫,舌有齒痕,乃脾陽不振之兆。又兼身處七七,屬腎陰虛衰之期,若繼用補氣固衰之法,已屬鞭長莫及。若用桂附壯陽,參、芪、術、棗補氣,益後天陽氣,陰得陽戀,自歸本宅,汗可自止。因陽微失運,故以茯苓、澤瀉利水,使水入下竅而腫消。本案功在助陽,不可不知。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