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27|回覆: 0

『生物考古座談會』紀要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3-8-21 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考古網
 
 

    2013年8月17日,『生物考古座談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召開。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劍橋大學考古系的有關學者。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副校長楊洪教授也應邀參加了此次座談會。座談會為期一天,共有12位學者作了主題演講。

 

    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馬丁・瓊斯教授首先發言,他的演講題目是【追蹤糧食作物:植物考古學與基因研究的結合證據】。他介紹了國際植物考古學界在基因研究領域的成果,以及開展栽培作物起源問題研究的最新進展,例如運用基因研究探討小麥、大麥、粟和黍這幾種作物起源和傳播研究的一些最新案例。他認為,遺傳譜系同時存在研究潛力和局限性。但在栽培作物起源的問題上基因研究非常有意義,比如有關於環境和烹飪傳統的表象型基因具有研究潛力。基因學在第二代擴增方法(簡稱NGS)上的進展將會對考古學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胡耀武教授的演講題目是【用同位素方法分析綿羊/山羊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他通過分析陶寺、劉莊、新砦、二里頭等遺址動物骨骼的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的數據,認為早期中國境內綿羊與山羊的利用方式與西方有所不同;中國早期的羊很可能不是主要用於人們的肉食來源,而是用於其它用途。羊在中國古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比在西亞複雜的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春燕研究員的演講題目是【中原地區考古遺址出土骨骼的鍶同位素分析】。她通過鍶同位素分析的數據,討論了二里頭、陶寺、瓦店、清涼寺四處遺址動物的流動性的問題,還討論了二里頭和清涼寺兩處遺址先民的流動遷徙行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張雪蓮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甘肅張掖黑水國遺址先民食物狀況的初步分析】。她通過分析黑水國遺址四壩時期人骨以及部分動物骨骼的碳、氮穩定同位素,認為黑水國先民食譜中C4類食物比重較高,然而遺址先民食用C4類食物從早期到晚期呈減少趨勢,C3類食物呈上升趨勢。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楊益民副教授的演講題目是【新疆小河墓地先民食譜的研究】。他通過對小河墓地和北方墓地的殘留物分析,揭示出小河遺址先民存在對奶製品、肉製品、脂肪、麻黃等的食用行為。他對這些遺址出土的人骨和動物骨骼進行了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發現小河遺址先民主要食用C3類植物;北方墓地的先民則食用C4類植物較多。另外,他還發現這些遺址的先民還可能存在食用魚類和茶葉的行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呂鵬博士的演講題目是【中國貝丘遺址的發現和研究】。他介紹了目前中國貝丘遺址的幾個集中分布區域,總結了貝丘遺址發展演變歷史,即在舊石器晚期到距今8000年是洞穴形貝丘的繁榮期,在距今8000到4000年是河岸形和海濱形貝丘的繁榮期,在距今4000年1000年,還存在海濱形貝丘遺址、湖濱形貝丘遺址消失,此時所有的貝丘遺址都慢慢衰退。

 

201382117162901..jpg

楊洪教授演講

 

    美國布萊恩特大學楊洪教授的演講題目是【田螺山遺址早期栽培稻時期稻米分子保存和關於氣候變化的多種同位素分析】。他通過熱解分析、GC-MS分析、NMR分析和碳、氫同位素分析四種方法,對田螺山遺址剖面上的沉積物進行高密度穩定同位素研究,由此得出田螺山遺址稻殼和果實的分子保存方面的信息。研究表明組織的降解會影響植物莖稈碳同位素的分餾,高分辨率的分子同位素信息檢測到了在距6100年主要同位素發生變化,由此顯示此期氣候發生了一次變化,而這次氣候變化影響了該遺址早期水稻的馴化進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志軍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中國稻作農業起源的新資料】。他介紹了上山遺址、賈湖遺址、田螺山遺址和良渚古城等與稻作農業起源研究相關的重要遺址的植物考古新發現。研究顯示一萬年前的上山先民可能開始種植稻;賈湖先民的生業經濟主體仍然是採集漁獵,屬於農業範疇的稻穀種植僅是輔助性的生產活動;在田螺山先民的生業活動中,稻作農業與採集漁獵的地位應該是同等重要,不應過分誇大河姆渡文化時期的稻作農業發展水平;大約到5000年前的良諸文化時期,稻作農業成為長江下游地區的主要食物來源,區域內的人口膨脹應該是導致稻作農業快速發展的主因。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吳妍博士的報告題目是【新石器早期水稻植硅石的演變】。她通過對比上山遺址、田螺山遺址、跨湖橋遺址出土的稻穀植硅體的形態特徵及變化規律,認為上山遺址的先民已經開始了早期稻作農業的栽培活動,但是從野生稻到栽培稻的演化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一演化過程中,伴隨着栽培稻越來越多,野生稻逐漸減少。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的蔣洪恩副教授的演講題目是【小河墓地的植物考古學研究】。他對小河墓地發現的各種植物遺存做了相關的研究分析,認為小河墓地的先民是以小麥、黍和畫眉草為主要植物性食物來源,墓葬當中發現的塊狀物是由當地的農作物加工而成的,為陪葬所用,該墓葬發現的農作物較少,農業活動相對簡單。

 

    英國劍橋大學的劉歆益博士的演講題目是【史前時代的食物網絡: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他分析了歐亞大陸上發現小米、小麥、大麥的遺址的時空分布情況,發現在公元前2000年,河西走廊地區同時共存來自西方的麥類和來自東方的小米兩種主要糧食作物,該區域人骨同位素的分析也印證了這一點。他的研究認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河西地區,來自於西方麥類作物正在成為一種新的主食傳統進入河西走廊,而中原地區已有的旱作農業系統對新作物的引進有一定的牴觸,而在更遠的中國東部地區,西來的農作物則扮演着一種完全不同的角色。

 

    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系在讀博士生吳傳仁的演講題目是【俄羅斯南烏拉爾地區青銅時代的遺址植物考古學研究】。他近期在該地區的Stepnoe遺址開展了浮選工作,通過對出土的植物遺存進行的鑑定和統計分析,他發現在青銅時代該地區並未出現農業,當時的主要生業經濟模式應該是以畜牧業為主,同時還利用遺址周邊一些常見的野生植物資源。

 

2013821171654618..jpg

與會代表合影

 

    由於本次會議是一次座談會,因此在每個演講結束後,與會學者都進行了熱烈的談論,就學界共同關心的理論問題和研究方法與演講者進行了交流,雙方都感到獲益匪淺。大家一致認為,這種以面對面的討論互動為特點的學術座談會對深化學術研究理論、完善研究方法十分有益,值得今後推廣。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