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23|回覆: 0

[國學灌水] 詩人王昌齡豁達豪放 與眾多個性不同詩人關係鐵杆(1)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3-8-27 23: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金羊網
2013827152514587.jpg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飲馬渡秋水的這個人,不以數量征服,只以質態取勝。質態至上,生命的質態,文學的質態,都是超一流的。詩作不多,人生的傳奇不多,正史野史的記載寥寥幾筆,其一生行狀始終無法釐清,存在各種是耶非耶的疑問。但他有一種神秘的能量,和盛世大唐同在,注釋着唐代的雄性與柔情。
對盛世的信仰,是一生希望的源泉
對於王昌齡來說,雖說出生於南朝世族琅琊世家,但家勢已經式微,到他這輩就更趨貧困,他小時候在故鄉耕讀,自稱『久於貧賤,是以多知危苦之事』。面對這艱窘的處境,王昌齡決心憑藉聰明睿智、發奮進取來改變自身和家庭的處境。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正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後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麼成效,於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
西出長安,他將戰爭的冷酷勾勒出來
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頭頂是自由的塞外風,腳下是沉重的邊關土。但是,行走,對一個青春男人來說,是幸福的,有能力漫遊,說明你年輕,還有勇氣和希望。
從王昌齡留下的詩句來看,開元十二年秋,王昌齡從長安出發,經八百里秦川腹地扶風,沿渭水谷地,向西北而行,直抵渭水源頭一帶,然後向狄道而行,他的目標是當時臨洮軍的駐紮地鄯州,也就是隴右節度使的所在地。途中正好經過了武街古戰場,此時,距離開元二年的那場大戰剛剛過去了十年,河溝中遺蹟猶存,路邊的草叢中白骨依舊可見。
一心想在邊陲建功的王昌齡,提筆寫下【望臨洮】。『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多少壯士征夫的殘骸,多少孤兒寡母的眼淚,興亡太苦,人世多艱。這裡沒有一個議論字眼,卻將戰爭與歷史的冷酷勾勒出來。

         來源:金羊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