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嶺南地區陶瓷手工業歷史悠久,自原始瓷器肇始,一直發展至今,窯火從未熄滅。特別是自唐代逐步興起的外銷瓷器,在宋代達到了高峰並延續到明清時期,在歷代對外貿易商品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對發展嶺南地區的經濟及促進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起到了很大作用,這在國內其他陶瓷產區是不多見的。
考古資料表明,嶺南遍布著眾多古代窯址,在全國較爲知名的就有廣東的梅縣水車窯、潮州窯、佛山石灣窯、海康窯等。特別是佛山,與宜興合爲我國兩大陶都,其以地方題材爲主的石灣陶藝,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價值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據著特殊的重要地位。
善仿又善創 無所不在
據考古研究,石灣自唐、宋已有藝術陶器的生產,真正形成獨特風格的石灣藝術陶器則盛於明、清,世人習慣稱之爲『石灣公仔』。
雖然石灣陶藝從唐代開始已經出現,但宋元以前留存至今的作品很少。每每談起唐代石灣陶,都會提到廣東南海墓葬出土的唐代【陶樓形塔式罐】,以及靠近石灣的瀾石墓葬出土的宋代【褐彩人物梅瓶】等文物。石灣陶藝真正廣泛普遍的流傳,應從明代算起,其傳世文物數量多、工藝精、品種廣、藝術品位高。
明嘉靖年間,隨著佛山陶瓷業專業化的分工和行會組織的產生,石灣窯成爲當地陶器的生產基地。明代中晚期,石灣陶藝在原有的基礎上更講究文化和藝術品位,品種也更爲豐富。清代生產的『石灣公仔』,因創造出繽紛多彩、高雅古樸的釉色而名聲大噪,奠定了它在當時陶瓷界的堅實地位。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石灣陶藝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題材親近生活,贏得了百姓的喜愛。
善仿善創,是石灣陶藝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自身特點。自明代以來,石灣陶藝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陶土資源,並吸納宋代各大名窯的優長,研發出數十種顏色各異的色釉,如仿河南鈞窯產品與窯變釉、浙江哥窯的哥釉等,不但仿其各種器型和紋飾,而且仿其各種釉色,特別在仿製宋鈞釉方面到現在也很盛行。石灣的窯變釉便是承襲鈞窯而來。蒙古滅金入侵南宋後,許多陶工逃往南方,定居廣東。經過幾代傳承,石灣的陶工在鈞窯窯變釉技術的基礎上,利用本土陶土資源創造出出窯萬彩的窯變釉。其中的鈞藍釉、鈞紅釉、翠毛釉等深受人們喜愛,這類仿宋鈞釉的石灣陶藝明至清初被稱爲『廣鈞』,因其胎爲陶土,因此又稱之爲『泥鈞』。
石灣陶藝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有陶土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之優勢,更重要的是,石灣陶藝紮根於民間,所反映的內容都來自於生活,同時石灣陶藝能繼承傳統風格,在模仿全國各著名窯口品種的基礎上,又有許多獨特的創新,如塑造生動傳神的仙佛人物、活靈活現的鳥獸魚蟲、工藝絕倫的瓦脊壁畫、微塑自然的山公盆景、生活實用的日用品和各種藝術裝飾的器物等,大自然中的景物無所不有。
素胎兼施釉 無所不能
石灣窯以藍色釉爲基調,間以紅、玫瑰紫、翠毛釉諸色爲最佳,所創藍釉中流淌雨點狀蔥白色品種,俗稱『雨淋牆』,或稱『雨灑藍』,是其傑作。雖然石灣的窯變釉承襲了鈞窯窯變釉的特點,但也有著自身特色,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對此有精確的概括:『鈞窯之釉,捫之甚平,而內現粗紋,垂垂而直下者,謂之淚痕;屈曲蟠折者,謂之蚯蚓走泥印,是鈞窯之特點也。廣窯之釉,捫之甚平,而中現藍斑,大者謂之霞片,小者謂之星點,是廣窯之特色也。鈞窯以紫勝,廣窯以藍勝。』窯變的釉色,光潔流暢,或聚或散,或濃或淡,猶如暴風驟雨,萬馬奔騰般的淋漓盡致,使簡潔的器形變得華麗多彩,變幻無窮,給人以佳趣天成之感。
對於素胎的巧妙運用,是石灣陶藝的另一大特點。這種特色在陶塑人物上體現得最爲充分,不但豐富了裝飾手法,另具一種古樸生動的韻味。明代陶塑人物以佛像、觀音、土地公等仙佛人物爲主,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現人體的肌膚,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溫情和人性』的藝術效果。清代的『石灣公仔』品種更加豐富,人物的臉部、頸部、手部和露出的胸腹部,一般也不施釉,以保持胎色和線條的刻畫,不論是大型雕塑或是只有一二厘米高的小件作品,都極度講究,不但形肖,而且神似。題材方面,清代石灣陶藝在明代原有的基礎上又發展出英雄人物、戲劇人物及反映當時百姓生活的漁樵耕讀等,都爲人們喜聞樂見。
石灣陶藝的造型規制、釉彩紋飾和風格樣式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這些題材能反映出各階層人們的喜好和社會風尚,百姓的喜怒哀樂以及群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例如大量的仙佛人物題材便與佛山悠久的歷史文化根基密不可分――佛山古時稱季華鄉,屬南海郡,因Y賓國(現克什米爾)的三藏法師達毗耶舍將佛教傳入而發展成佛家聖地,到唐代便正名爲佛山。
實用加收藏 無所不往
雖然是民窯,但是隨著地方進貢制度和石灣陶的外銷,石灣陶也被用於皇宮的殿堂陳設、佛堂塑像、御用器、敬事房等處,清宮便藏有80餘件石灣陶,在法國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器物中,甚至也可以看到石灣陶藝的影子。
石灣陶藝不僅有陳列工藝,其建築雕塑裝飾也非常精美,大致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琉璃瓦、色釉欄杆、華表、花窗、陶鍾、龍鳳陶塑、瓦脊群像等。其中較大型的瓦脊群像,是兩廣地區及東南亞各國當年廟宇建築物上不可缺少的裝飾物。通過這些瓦脊群像,可以看到各種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如佛山祖廟瓦脊屋檐上的裝飾。此外,廣州陳家祠、六榕寺、鎮海樓、關帝廟、羅浮山的沖虛古觀、南海西樵山雲泉仙館、順德陳氏大宗祠、東莞康王廟、三水胥江祖廟、德慶悅城龍母祖廟、德慶學宮、高要學宮、肇慶閱江樓等,還有東南亞地區越南河內、柬埔寨金邊、菲律賓馬尼拉、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汶萊、印尼以及泰國、緬甸等國家和地區的廟宇和古建築物上,都能見到清代石灣窯燒制的瓦脊人物群像。可見明清以來,石灣瓦脊燒制之多,製作之精,銷路之廣,行銷之遠。它是南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兩廣和東南亞一帶都有一定的歷史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石灣陶藝有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石灣陶隨時代變化,在傳統的自然主義和寫實風格的基礎上,又融合了抽象藝術、中國畫技法、雕塑技法、壁畫等元素。社會對石灣陶的收藏也漸漸興起,但很多藏家對於抽象的作品不大喜歡,人們還是偏愛具有傳統民間藝術特色的寫實的、精緻的作品。近年來,人們生活富足,收藏之風更盛。石灣陶藝名家的原作,收藏價格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便上漲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新世紀後個別名家的作品甚至漲到上百倍。這不禁讓人感受到,盛世話收藏的真正含義。
收藏本身就是文化。博物館通過各種渠道,把收藏的文物展示給社會,可以讓人們更多地了解和認識中華文明和歷史文化。2003年,廣東省博物館到韓國舉辦了館藏石灣陶塑展覽; 2004年春節,廣東省博物館在本館舉辦了大型『石灣窯・大師作品展』;2013年8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佛山陶藝展覽,石灣公仔『過長江』,走出了嶺南文化圈,並將嶺南文化進一步傳播到海內外,何其壯哉!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