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胃者,水谷之海。』出自【素問•五藏別論】。『飲食入胃』以下這一段出自【素問•經脈別論】,只是原文不是『飲食入胃』,而是『飲入於胃』。
【內經】中『食氣入胃』和『飲入於胃』是不同的兩條代謝途徑,李東垣這樣改動應該是有意的。
李東垣以口語化的形式引用了經文,並且把不同篇章中的內容合為一段,似也貼切。非熟悉【內經】者不能做到。
在李東垣的著作中,脾與胃的關係是:胃為主,脾為胃『散精』。
苟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
脾胃傷,傷在胃氣。
元氣損,損在胃氣,因元氣也是胃氣之別稱。
一句話,內傷所傷,傷在胃氣。
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系繫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能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肝,陰火得以乘其土位。
這段話不容易明白。
『脾胃虛衰,元氣不足』為什麼會『心火獨盛』?
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當然應該是寒,為什麼心火盛呢?
明明是心火,為什麼又說心火是陰火起於下焦呢?為什麼不是起於上焦?
心火怎麼又成相火?
火可以耗氣,也可以傷陰,為什麼不說相火是『元陰之賊』,單說『元氣之賊』呢?為什麼不說『火與元陰不能兩立』,而單說『火與元氣不能兩立』呢?
李東垣學說被後世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於『說理不清』。
而說理不清的原因不外乎有兩種:一是理論本身是不符合實踐的,無法說清;二是,作者文字功底太差,沒有能力說清。
東垣學說是經得起歷史和臨床檢驗的,似乎不屬於前者。
東垣『通【春秋】【書】【易】』(李時珍語)『幼自受【難】【素】於易水張元素先生』(【內外傷辨惑論】序),似乎也不應該屬於後者。
如此,原因何在?
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我們無法走入李東垣的思想境界,我們的思維和李東垣的思維有一定的距離。
當然,也不排除李東垣『心中了了,筆下難明』之嫌。
也許有這種可能:李東垣這裏所說的火,是五行中的火。五行應五臟,火對應心,因此稱心火。如果有這種可能,李東垣筆下的陰火,僅僅是在脾胃氣虛的基礎上所產生的火,可見於上、中、下三焦以及表裏內外任一部位。
『火與元氣不能兩立,一勝則一負。』這是李東垣創造的一句名言。在這一理論指導下,補氣藥與瀉火藥同處一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張景岳提出疑問:『何不曰寒與元氣不兩立,而反雲火與元氣不兩立乎?』(【景岳全書】)很顯然,張景岳不能明白陰火生成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