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穴治療急症,有毫針療法、三棱針挑刺療法、灸法、耳針療法等多種方法,以上諸法用於急症,取得了某些藥物所不能代替的效果。其技術操作方法,具有以下特點。
毫 針
多年來,我們用毫針治療急症的範圍越來越廣,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病種上百種。筆者操作經驗主要有:
進針三快一慢法
三快是指進針快,得氣快,出針快;一慢是指捻轉要緩慢進行。
進針快:一般採用拇、食指夾持住針身下端,中指尖抵住穴位,當拇、食指用力下壓,找准穴位,將針尖快速刺入皮下,用單手或雙手配合,快速下推,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在數秒鐘內完成。
得氣快:當毫針刺入皮下,針刺到位,出現酸、脹、麻、痛等針感,需要時提插捻轉或向下推進,採用虛實補瀉手法,達到一定針感,可快速出針。
出針快:快速出針。
一慢:捻轉時要求相對緩慢,根據證的虛實寒熱,採用不同的補瀉手法,捻轉一般要求緩慢進行。
三快一慢法是根據單穴治療急症的特點和需要——急症急治,短平快所設。一般急症發病快,治療快,搶救患者爭分奪秒,每個環節,都應突出快的特點。
增強氣感的方法
單穴治療急症的毫針針刺中,加強針感的手法,是提高療效的關鍵,因此如何加強針感的方法,就顯得尤其重要。
1.調氣法 針刺之所以能治病,因其具有調氣的作用,『用針之類,在於調氣』,『刺之要,氣至而有效』。以上論述了氣在針刺中的重要意義。針感的效果,除了決定於醫者的功底、操作技巧的熟練程度外,還要重視針刺時要加意念,意到氣到,氣至病所,使針尖指向患處,用捻轉控制方向,便可大大增強氣感的效果。
2.對應取穴針刺法 臨床實踐可知,如果一側肢體風寒疼痛,在同側取穴針感差;如果在健側肢體取穴,即刻扭轉乾坤,針感增強,症狀即刻消失,效果截然不同。所以針刺時,爲了增強氣感,堅持對應取穴,病在左治右,病在右治左,病在上治下,病在下治上。
3.捻轉時間加長法 在臨床實踐中,常常遇到針刺捻轉時間短,針感差或不顯著,如果捻轉時間加長,則氣感顯著增強。如一側面癱疼痛麻木,針同側外關穴,得氣後捻轉,捻轉1分鐘,患側面部變化不明顯,捻轉增加到2分鐘,患處面部稍有溫熱感,增加到3分鐘,面部溫熱感增強,疼痛麻木減輕或緩解。所以針刺短時間內針感差時,要堅持捻轉時間加長,以提高治療效果。
4.快速提插法 快速提插法,是指針刺一定的深度後,採取上下、進退的運針方法。一般說來,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刺激量大。反之,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刺激量就小。單穴治療急症,要求氣感強,見效快。快速提插法,即要求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短,刺激量大。臨床實踐發現,採用快速提插法,沒有氣感,可在數秒鐘出現氣感,有了氣感,可大大增強,臨床效果大大提高。如一男患者,左手臂麻木,有冷涼感,針刺右側外關穴,進針一定深度後,沒有氣感,而用快速提插法,2~3秒即產生氣感,用補法捻轉約1分鐘,左前臂產生熱感,冷涼感即刻消失,仍有麻木感,又用快速提插法,麻木感隨即減輕,每10分鐘,捻轉1次,留針1小時,用快速提插法4次,前臂麻木感逐漸消失。
在針刺治療過程中,常常遇到捻轉時間加長,針感仍不顯著,用快速提插法,針感顯著增強,症狀短時間內減輕或消失,如一女患者,腔隙性腦梗死,右側上肢前臂麻木,針刺左側外關穴,用補法捻轉,捻轉2分鐘,麻木未變化,採用快速提插捻轉法,針感明顯增強,麻木數秒鐘內即感減輕。在捻轉中,不斷加用快速提插法,症狀消失較快。
快速提插法和捻轉法,在臨床上,可單獨使用,也可合併使用,根據病情變化靈活應用,可增強氣感,提高臨床效果。快速提插法,可適用於頑固性疾病,如半身不遂、產後風濕疼痛等針感不明顯的疾病。快速提插刺激量大,激發經絡之氣,促進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臟腑、肢體功能作用大。
針刺補瀉操作特點
單穴治療急症的針刺補瀉操作,要適應急症,【備急千金要方】明確指出:『用針之法,以補瀉爲先。』由此可知,針刺補瀉,是針刺治病的關鍵環節,是毫針刺法的核心內容,也是單穴治療急症的治療原則。單穴治療急症最常用的補瀉手法爲捻轉補瀉法、提插補瀉法、平補平瀉法。
1.捻轉補瀉法 即下針後,拇食指向前向後來回捻轉操作的方法,爲捻轉法。拇食指向前捻轉角度大,力量重,爲補法,應產生熱感;拇食指向後捻轉角度大,力量重,爲瀉法,應產生涼感。
2.提插補瀉法 以插爲主,向里進針,扶持正氣,由淺層向深層進針爲插;由深層向淺層退針爲提,反覆上下提插,操作的行針方法,爲提插法。針後得氣,重插輕提,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爲補法;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爲瀉法。
3.平補平瀉法 進針得氣後,均勻地提插、捻轉後即可出針,其操作方法爲平補平瀉法。用於虛實夾雜之證。
針刺補瀉手法的應用要點
1.突出法隨證變 針刺補瀉手法,不論補法、瀉法,先由證而定,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虛實夾雜者用平補平瀉法。如果辨證不準確,虛實不明,無論用補法或瀉法,均無針對性,直接影響療效的提高。辨證準確無誤,爲定補瀉手法奠定基礎。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患側耳後疼痛不已,夜間增重,不能入眠,辨證爲實證,取健側後溪穴,用瀉法捻轉,捻轉約1分鐘,耳後疼痛即刻緩解,晚上入睡安詳,面癱症狀有所減輕。
2.動態觀察 在針刺中或留針期間,要注意動態觀察,如果出現針刺效果不理想,症狀不減,應隨時變化針刺手法,如以前用補法,改爲瀉法,常常立竿見影,症狀即刻消失。如一頭暈患者,按補法捻轉1~2分鐘,頭暈仍不減,改爲瀉法,約1分鐘,頭暈即刻消失。
3.補瀉手法時限靈活掌握 一般針刺治療中,初期實證居多,多用瀉法;中期多爲虛實夾雜證,多用平補平瀉法;恢復期,多用補法。但究竟瀉法用多長時間,補法用多長時間,平補平瀉用多長時間,查閱文獻,未見規定。實踐認爲以證變定時間。數秒鐘、數分鐘甚至數小時不等,如果證變補瀉時間就應改變。如一男患者,感冒、頭痛畏寒、汗出、鼻塞、流涕、咽痛,爲虛證感冒。針刺外關穴,用補法捻轉,約1分鐘,全身有發熱感,頭部欲出汗,頭痛、畏寒即刻緩解;轉用瀉法捻轉,約30秒,咽痛消失,鼻塞、流涕隨之減輕;轉用平補平瀉法捻轉,約30秒,鼻腔暢通,未再流涕,前後2~3分鐘,感冒諸症消失,補法、瀉法、平補平瀉法,隨著症狀的改善或消失,手法應及時轉換,故收效顯著。進一步說明,補瀉手法的時間長短,應隨著治療中證的變化而隨時改變。 灸 法
灸 法
是利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對穴位進行燒灼、溫熨及貼敷,借灸火的熱力及艾材施灸過程中釋放的物質以及某些藥物的藥理作用來刺激經絡腧穴,從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它能治療一些針刺療效不理想的病證,或結合針刺來提高療效。【醫學入門•針灸】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與針藥相互補充,相輔相成。
灸法具有防病保健、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引熱外行等作用。因爲灸法具有醫療保健的特點,所以是針灸治病法中的又一精華所在。
因施灸的原料不同,治療的範圍和適應證也有所不同。溫經散寒臨床上可用於風寒濕痹和寒邪爲患所致胃脘痛、腹痛、腹瀉、痢疾等病證;扶陽固脫臨床上多用於各種虛寒證、寒厥證、虛脫證和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子宮下垂、崩漏、帶下等病證;消瘀散結臨床上常用於氣血凝滯等病證,如急性乳腺炎早期、瘰癧、癭瘤等;引熱外行可用於某些急性熱性病,如癤腫、帶狀疱疹、丹毒、甲溝炎等。灸法分類及操作
艾炷灸
將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艾炷灸可分爲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直接灸是將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又分爲無瘢痕灸和瘢痕灸兩種。無瘢痕灸又稱非化膿灸,臨床多用中、小艾炷,施灸前先在施術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增加黏附性,然後放置艾炷,從上端點燃,當燃剩至2/5左右,患者感到燙時,用鑷子將艾炷夾去,換炷再灸,一般灸3~7壯,以局部皮膚充血、紅暈爲度。因施灸後皮膚不致起疱,不留瘢痕,故名。此法適用於慢性虛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暈、慢性腹瀉、風寒濕痹、風濕頑痹等。
艾條灸
艾條灸是將艾絨用柔軟的紙捲成條狀,長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點燃施灸。分溫和灸、雀啄灸兩種。
1.溫和灸 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或患處,在距離皮膚2~3厘米處進行燻烤,以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爲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紅暈爲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覺減退患者或小兒等,醫者可將食、中兩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的手指來測知患者局部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時間和距離,防止燙傷。
2.雀啄灸 施灸時,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皮膚之間的距離並不固定,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施灸,以給施灸局部一個變量的刺激。
3.溫針灸 系針刺與艾灸結合之法。即針刺後,將艾絨捏在針柄上點燃,或以艾條烤針柄或針身,使熱力通過針身轉入體內。目前用此法者較多。在針刺得氣後,將針留在適當的深度,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厘米的艾條施灸,或在針尾上搓捏少許艾絨點燃施灸,直至燃盡,除去灰燼,每穴每次可施灸1~3壯,施灸完畢再將針取出。此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針灸並用的方法,其艾絨燃燒的熱力可通過針身傳入體內,發揮針和灸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應用此法應注意防止艾火脫落燒傷皮膚。
灸法的注意事項
1.灸法的先後順序 一般情況,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就壯數而分,先灸少而後灸多;就大小而分,現灸艾炷小者而後灸大者。如脫肛的灸治,先灸長強穴以收肛,後灸百匯以舉陷,先灸下而後灸上。
2.灸法的補瀉 灸法的補瀉,需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艾灸補法是在點燃艾炷後,不吹艾火,緩緩燃盡爲止,以補其虛;艾灸瀉法是在點燃艾炷後,一口快速吹旺艾火,至燃盡,使艾火的熱力迅速透達穴位深層,以瀉邪氣。
3.灸法的禁忌證 ①禁忌穴位、部位:一般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部位均不宜使用,不宜直接灸,以免燙傷形成瘢痕。關節活動部位,不宜用化膿灸,以免化膿潰破,不宜癒合。②一般空腹、過飽、極度疲勞或對灸法恐懼者,應慎用灸法。對於體質虛弱者,灸時艾炷不宜過大,刺激量不可過強,以防暈灸發生。一旦發生,應立即停止施灸並及時處理。③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④施灸過程中要防止燃燒的艾絨脫落燒傷皮膚和衣物。
4.灸後處理 在施灸過程中,如果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可出現水疱,只要不擦破,任其自然吸收,可不留後遺症;如水疱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刺破水疱,放出水液,再塗以龍膽紫。瘢痕灸者,再灸瘡化膿期間,瘡面局部勿用手搔抓,應保護痂皮,並保持清潔,以防止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