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25|回覆: 0

[醫藥臨床] 『人身諸氣可合而為一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5-9-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曰甚哉!陰陽之證,不可不詳也。』

    李東垣寫作的開篇第一句是:『曰甚哉!陰陽之證,不可不詳也。』

    陰為內,陽為外,這句話重在強調分辨內、外之證的重要性,也即強調臨床分辨內傷、外感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東垣學說的立足點在於分辨內傷、外感,且其核心部分在內傷學說。

    李東垣最偉大的成就在於:在當時外感學說占主導的中醫臨床學中,創立了內傷學說。後學者朱丹溪感慨:『夫假說問答,仲景之書也,而詳於外感;明着性味,東垣之書也,而詳於內傷。醫之為書,至是始備;醫之為道,至是始明。』

    清代醫家吳昆在【醫方考】中說:『東垣所以擅名當世者,無他長焉,知脾胃之為要爾。』這實在有點低詁了李東垣。

    遍觀【內經】中所說,變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而然。

    【內經】中沒有這樣說。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靈樞•百病始生】中說:『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藏,藏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

    【素問•調經論】中說:『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顯然,從發病角度來看,李東垣這裡所強調的和【內經】所強調的是有出入的。

    李東垣為什麼這樣說?為什麼很確切地說『遍觀【內經】中所說』?

    這句話是李東垣基於『內傷病』所說。

    李東垣在這裡是為了強調被當時中醫所忽視的內傷病才這樣說的。言外之意是【內經】中所說外感病因眾人皆知,【內經】中反覆提到的內傷病因反而沒人注意。

    這段話指出了東垣內傷學說的病因: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

    夫元氣、谷氣、榮氣、清氣、衛氣、生發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谷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

    此處的胃氣是指脾胃之氣,是由水谷精微經胃受納腐熟、經脾上輸於肺而布化周身內外之氣。

    人身諸氣,因運行部位有別,功能作用有別,又有各自不同的名稱,但都受胃氣充養,因此李東垣說都是『胃氣之異名』。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元氣。元氣是先天之氣,自然與後天之氣胃氣有別。李東垣之所以說元氣、胃氣『其實一也』,是基於元氣也受胃氣之充養。李東垣在【脾胃論•卷下】有如下一段論述:『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者,谷氣也 ,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

    人身諸氣皆是胃氣。這是李東垣內傷學說定格在脾胃學說的理論基礎。

    李東垣的脾胃學說是為內傷學說服務的。

    也就是說,李東垣的脾胃學說是在構建內傷學說時自然而然產生的。

    理論上,我們可以說元氣與胃氣並不相同。但在臨床上,治療元氣病變,是離不開治療胃氣的。

    【內經】把人身諸氣分而別論,而李東垣創造性地把人身諸氣合而為一。這種思路是我們在傳承和發展中醫過程中可供借鑑的。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