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40|回覆: 0

[醫藥臨床] 從文化和臨床研讀中醫學經典的智慧(上)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5-8-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我們今天學習研究中醫學經典可以借鑑經典所提供的思維方式及其理念,激活我們的智慧,啟發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提高臨床療效的睿智。

    •中醫學經典是中醫藥文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產物,我們要學習、研究、弘揚中醫學經典學術,必須結合對文化母體的審視和剖析,才能真正領會中醫學的真諦。

    當前『讀經典,做臨床』,正受到學界重視。但什麼是經典與中醫學經典?如何學習研究中醫經典?這些問題有待深入研究與思考。筆者認為,中醫學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醫療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結晶。文化是沃土,醫學是大廈。所以我們今天學習研究中醫學經典必須從文化和臨床兩個方面對經典進行解讀,這是『求本』之策。

    何謂經典與中醫學經典

    何謂經典?唐•陸德明【經典釋文】:『經者,常也,法也,徑也。』就是常道、規範、門徑的意思。『典』,指可以作為典範的重要書籍。所謂經典就是古今中外,各個知識領域中那些具有重大原創性、奠基性、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經典就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是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如基督教有【聖經】、佛教有【佛經】、伊斯蘭教有【古蘭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三經』就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多少年來是人們行為的準則。直到今天,在振興中華文化精神的感召下,人們倡導從孔子的【論語】與老子的【道德經】中汲取核心價值理念及為人處世的道理。中醫學經典所闡述的是醫學的基本原理和診療法則,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常規和規範,也是學習和研究醫學的必由門徑。

    關於中醫學的經典,早在【禮記•曲禮】中有『三世醫學』之說,將【黃帝針經】【素女脈經】【神農本草經】作為經典。195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第一屆西醫學習中醫班將【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作為四大經典。70年代的中醫教材把【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以及『溫病學』作為四大經典。任應秋先生在【內經十講】中提出中醫學有『十大經典』,即 【素問】【靈樞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難經】【中藏經】【脈經】【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太素】。王新華主編的【中醫基礎理論】將【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作為四大經典,頗得學界認同。中醫界亦有把【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歌括】【湯頭歌訣】作為中醫學四小經典,是學習中醫學的基本啟蒙讀本。2005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編寫的【中醫經典必讀】把【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以及『溫病名著』作為四大經典。其中『溫病名著』收錄了葉天士【外感溫熱篇】、薛生白【濕熱病篇】、吳瑭【溫病條辨】三本著作的有關內容。筆者認為,中醫學的四大經典應該是【黃帝內經】(中醫學理論的經典)、【傷寒論】(中醫治療外感病的經典)、【金匱要略】(中醫治療內傷病的經典)、【神農本草經】(中醫藥物學經典)。『溫病學』和『溫病名著』不屬於經典著作,前者是學科名稱,後者是多本著作的稱謂,其著作年代主要在清代,其內容可以認為是外感病經典【傷寒論】之後的學術延伸和發展。經典一般是最早的權威之作,學術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用【神農本草經】取代『溫病學』和『溫病名著』,說明中醫學『四大經典』的學術體系在漢代(西漢至東漢年間)已臻成熟,學術框架已構建奠定。

    如何對待中醫學經典

    歷史已經推演至21世紀,也許有人說,現代科學以令人目眩的速度迅猛發展,現在對知識老化的估計是每十年有二分之一的知識歸於淘汰。中醫學的經典誕生於二千年前,為什麼還要學習這些『老古董』呢?

    莫斯科大學物理學教授 A.N.NATree曾經說過:『現在對知識老化的估計是每十年有二分之一的知識歸於無,但這種估計實際上只適用於外圍的知識,即運用基本原理得來的局部性的東西,作為知識的核心——基本原理——則是長期起作用的。』中醫學『四大經典』所揭示的原理及防治疾病的原則反映或者預示了生命活動的某些科學規律,其學術歷經二千餘年醫學實踐的檢驗,對現代臨床仍然具有指導意義。自漢以後,中醫學術代有發展,尤其在諸多臨床學科方面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發展,在理論方面歷代醫哲在中醫學經典的基礎上的『各家學說』代有建樹。這些可以認為是『運用基本原理得來的局部性的東西』,但就中醫學學術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則是長期起作用』的無不發端於『四大經典』。我們今天學習研究中醫學經典可以借鑑經典所提供的思維方式及其理念,激活我們的智慧,啟發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提高臨床療效的睿智。

    近代有哲人對於學習中國古代經典有『我注六經』『六經注我』之說,所謂『我注六經』就是對經典抱着一種敬畏感,強調恢復經典的原貌和本義。所謂 『六經注我』是在準確理解經典原義的基礎上,闡釋我對經典的理解和發揮。無獨有偶,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也說:『對古人的東西有兩種態度,一是照着講,二是接着講。照着講,實際就是還古人本來面目,重述古人的東西;接着講,即從古人的東西出發,將古人提出的問題向前推進,開出一個新的局面,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兩種說法異曲同工,意思是開始學習經典首先應該理解其本來意義,其後在領會本義的基礎上有所發揮和新的建樹。前者旨在繼承,後者崇尚創新。這是當今我們對待經典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世界衛生組織(WHO)提醒人們對待傳統醫學應該避免兩種錯誤的態度:『盲目的熱情』和『無知的懷疑』。其告誡世人對於傳統醫學的態度應該避免兩種錯誤的醫學史觀:一種是妄自尊大的中醫『超科學論』;另一種是妄自菲薄的中醫『偽科學論』。現代學者馬伯英先生說:歷史辯證法的原理告訴我們,把中醫學描繪得盡善盡美、毫無缺陷,與將它說得一無是處,沒有多大差別,同樣是在扼殺它的生命,無助於中醫學的發揚光大。如果我們承認中醫學有其內在的科學性,就應該加以挖掘、研究、提煉這種科學性,使它成為世界文化和醫學中的一部分,更好地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對待中醫學如此,對待中醫學經典亦復如此。誠然,二千餘年以前的醫學經典不可能回答和解決當前醫學面臨的所有問題,我們今天學習和研究經典的目的是學習先哲們認識自然、認識人體生命現象的思維方法和實踐經驗,它可以激活我們的智慧,啟發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思路。

    用文化闡釋經典,從經典理解文化

    什麼是文化?關於文化的定義可謂仁智互見,眾說紛紜。【易•賁卦】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觀察人文現象,以教化天下。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即以文化人。這是從文化的功能上來說。胡適先生有『文化是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之論。這是從其內涵而言。一般人容易將文化與知識的概念相混淆,的確知識是文化的載體。一般而言,有了知識即有了一定的文化。但文化與知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知識是經驗的標化,是實踐中人們獲得的認識和經驗;『文化是一種由精神價值、生活方式所構成的集體人格』(余秋雨)。文化是抽象的,知識是具體的。文化是對社會利益的規範和調整;知識較為實用和利益,知識需要文化的把舵。知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但是知識不等於文化。

    文化有什麼用?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曾經說過:『文化有什麼用?我真的不知道,但沒有文化什麼都沒有用』。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與靈魂。沒有文化,人就沒有精神追求。楊叔子院士指出:『沒有人文的科學是殘缺的科學,而沒有科學的人文也是殘缺的人文。』當代教育存在的問題是自然科學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成果,人文科學也沒能吸收自然科學的成果。作為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在給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自然、對待社會、對待人類自身,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

    什麼是中醫藥文化?我認為,中醫藥文化的內涵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母體,解讀中醫學對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問題的價值觀念、獨特的認知思維方式、人文精神和醫德倫理等。中醫學經典是中醫藥文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產物,我們要學習、研究、弘揚中醫學經典學術,必須結合對文化母體的審視和剖析,才能真正領會中醫學的真諦。所謂『用文化闡釋醫學;從醫學理解文化』(邱鴻鍾) 。

    哲學家張岱年先生說:中國文化對人類的獨特貢獻,一是重視自然與人統一的『天人合一』觀,二是以『和』為貴的人際和諧論。這兩種思想恰恰是中醫學經典在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和影響下形成的最重要的學術思想。

    【中華思想大辭典】說:『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天與人的和諧一致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主要基調。』中醫學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基因,專門探討人類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內經】沒有明確記載『天人合一』的字樣。但【靈樞•歲露論】提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刺節真邪】:『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它貫穿於整個學術體系之中,並以當代醫學成就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古代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觀與【內經】『人與天地相應(參)』思想是源與流的關係,兩者的內涵不盡相同。『天人合一』觀的原始含義是指『自然界和精神的統一』,是『一種內心修養理論』。【內經】『人與天地相應(參)』思想是建立在人與天地同源——『氣』基礎之上的,【內經】作者在肯定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前提下,把人體置於『天地人一體』的大背景下考察生命活動的規律,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天人合一』、『形神一體』內外相應的大系統,這一思想符合系統論的原則,包含了許多科學的元素,充分體現了中醫學的學術特點。

    【內經】『人與天地相應(參)』與神秘主義的『天人合一』論和漢代董仲舒『天人感應』論有一定的區別。董仲舒認為的『天』是神學意義的天,即帶有人格意志的、創造及主宰宇宙的 『上帝』。 『天人感應』論認為天與人可以交相感應。【內經】中的『天』已經完全擺脫了宗教神學的理念,徑指客觀世界的本身,而人是自然的產物。所以【內經】說『人』與『天地』相應,強調『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而『天地』是不能與『人』相應的,其基本意義與『天人感應』論迥然有別。哲學家任繼愈說:【內經】中某些有價值的思想,和當時的唯物主義哲學發展經常是血肉相連的。科學不斷豐富和鞏固了唯物主義哲學,而唯物主義哲學也經常對科學的發展起着促進作用。

    關於『和』的思想,【內經】記載很多。如【素問•上古天真論】:『陰陽和,故有子。』 『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素問•生氣通天論】:『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素問•陰陽別論】:『陰之所生,和本曰和。』 【素問•五運行大論】:『從其氣則和,逆其氣則病。』等等。

    最難能可貴的是【靈樞•本藏】關於『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一段描述:『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府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經文中 『衛氣和』、『血和』可概括人體氣血運行和暢;『志意和』可理解為精神活動正常;『寒溫和』意指人能適應外界寒溫環境。【內經】關於健康的理解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即人體能適應自然環境;心與身的和諧,即生理與心理協調;氣與血的和諧,即人體內環境協調。對和諧的認識和追求,肇始於人的生命過程的本身,以及人的生命過程與自然過程之間那種內在的統一與和諧。自然界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包括人的生命過程)能夠保持和諧狀態,就能生生不息,健康也不例外。

    『和為貴』是儒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最高道德標準以及處事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其內涵有二: ①『和實生物』:【周易】:『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認為『和』是宇宙的根本狀態,是陰陽運化的最終歸宿。②『和而不同』: 『和』體現的是由不同因素構成的事物多樣性的統一。這種多樣性的統一,可以豐富、發展並生成新的東西。『和而不同』是人類的理性大智慧。

    中國的哲學智慧,集中體現在一個『和』字上。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質,也是中國哲學和中華文化的最高價值標準。中華民族『和』的理念或和諧哲學的實踐意義,在於能夠化解和匡正人類面對的生存和發展這一基本矛盾所引發的各種危機,使其沿着體現『和而不同』的理性智慧的大道前進。西方大哲羅素說:『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其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夠被世界所採納,地球上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和祥和』。

    從文化解讀經典的意義有三:有助於深刻領會中醫學理論的真諦;有助於我們形成中醫學思維的方式;有助於提高中醫人的文化素質。因此,從文化解讀經典,善莫大矣。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