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94|回覆: 0

[中醫理論] 中醫防治糖尿病 應從『防』上下功夫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5-8-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糖尿病屬於中醫『消渴』範疇,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其爲有遺傳傾向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疾病譜也發生很大變化,從當前臨床來看,非遺傳因素所致的糖尿病患者正日漸增多,使糖尿病已成爲一種臨床常見疾病。

    目前,我國投入重大專項資金,以『打基礎、建機制、謀長遠、見成效』爲總體要求,建設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其中一項研究目標,就是要尋求中醫藥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作用。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糖尿病防治研究已初見成效,凸顯出中醫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特色與優勢。

    但從目前來看,該病仍需在『防』字上下功夫。『防』著力於預防,即是中醫的『治未病』。就糖尿病防治而言,如何從臨床研究延伸到『治未病』,識別糖尿病高危因素,干預糖尿病前期發展,這是降低糖尿病發病率的根本所在。本文目的,即寓意於此,以求共識。

重溫經典變思維

    臨床研究中注重經典,是繼承創新的必經之途,否則將成無本之木——對糖尿病的防治研究亦不例外。

    中醫學對糖尿病的關注,時逾數千年之久,早在【素問•奇病論】中即已論及:有『數食甘美』『不忌肥膩』『甘令中滿』『肥生內熱』『轉爲消渴』等論述。在病名上,有『消癉』『肺消』『消中』『食亦』等稱,並用『旱田灌水,日下曝冰』來形容『消』的含義,已明指『消渴』是熱極內耗的一種內傷性疾病,符合客觀實際,具有深刻內涵。

    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雜病篇中,曾專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論治該病,並創立白虎人參湯及腎氣丸等方治之。析此二方,可知本病的病機系本虛標實,虛在下,實在上的一種虛實夾雜型內傷疾病,所設之方至今仍爲醫家所習用。

    後至金元,劉完素、李東垣、朱丹溪諸家針對該病又立三消分論及相應治法方藥。詳其機因,系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稟賦不足,致使肺、胃、腎臟腑功能失調,陰津耗傷,燥熱內生所引起,這種分類方法及分型論治相襲至今,仍被沿用。

    今就本題重溫經典,目的在於從中尋找新的亮點,以指導臨床,解決實際問題。

    當今,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過重,個人慾求過多,信仰崇尚較少,或勞心竭慮,營謀強思,情緒不遂,而致肝失條達,郁而爲病。以五行來說,肝屬木,木郁爲病,首犯於土,土爲脾胃,有分陰陽,脾爲陰,胃爲陽,今受鬱火熏蒸,傷及脾胃,侵胃則爲燥熱,初爲實火,久則成虛,消灼陰津;熱積於脾,漸及傷陰,則出現脾陰不足之證。由此可知,消渴之病,病位在脾,而其因在肝。

    上溯醫史,對脾陰虛的論述屢見不鮮,如清代新安醫家吳澄在他所著的【不居集】一書中,即對『虛勞』的治療明確提出這一論點,對『消渴』從脾立論頗有啟示。

    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深刻,且方藥多效,但治療爲何卻退於二線?

    個人認爲原因有二:一是中藥劑型單一,服用不便,初期患者尚可接受,若遷延日久,病情反覆不一,難以控制,便改服西藥。二是本病一旦失治,便成爲終身疾病,需要長期服藥,而長期服用中藥頗爲不便,故當前臨床多以西藥爲主。

    面對中醫在糖尿病防治中所處境地,筆者認爲,應轉變思維,改變主攻方向,做好中西融合,做到心知其意,不爲所囿,尋找自己的優勢,方能攻克糖尿病防治難關。

與時俱進改定位

    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患者人數迅速增長,且病程越來越長,甚至成爲伴隨終身的難治之疾,因此,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對此都非常關切,要求積極做好防治。我國既有中醫又有西醫,完全有力量做好該病的防治,並降低發病率。

    從糖尿病發病的病因病機來看,中醫在該病防治中應改變定位,在『防』字上下功夫,找出突破口和切入點,方能取得良效。

    至於如何改定位,筆者認爲,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未病先防

    中醫以天人合一,以人爲本的理念,歷來注重未病先防。【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不懼於物,德全不危』,其意即指扶持正氣決於內外,既要靠自身的保護,又要依於外界的輔助,做好形神修養,方可保持健康常在。已故國醫大師陸廣莘教授提出,中醫是『生態』『扶正』『健康』『動員』四個方面的結合,要求醫生對人體正氣『努力發掘,加以提高』,而不是『努力找病,除惡務盡』,亦合此意。

    要做好糖尿病的預防,首先應從大環境入手,積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根據數據分析,總結本底資料,建立健康管理檔案。針對糖尿病患病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高血壓、高血脂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飲酒過多者,靜坐生活方式爲主者,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兒生育史,多次流產者,編寫中醫養生、基於食物性味的食療、中醫傳統運動、中藥、中醫適宜技術、中醫七情學說等系列中醫宣講材料,通過電視、網絡等平台開展講座,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的知曉率,並形成內分泌醫生、糖尿病教育護士、患者等爲一體的雙向交流平台,以求達到預防的目的。

    社區是疾病預防的第一道防線,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要關口前移至社區,重心下沉至社區。在這方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近幾年在做了不少實質性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應以專病形式,升華中醫特色,營造中醫氛圍,從『健康中國』去考慮『治未病』,從三大環境(自然、社會、生活)去進行謀劃,以達到少生病或不生病的目的,方能求得『治未病』的實際效果。

    已病防變

    筆者認爲,糖尿病初期從『三消』立論辨治,是有驗可尋的。如病在上,肺失治節,熱上移而傷於肺,形成飲水頻多的徵象,應屬實象,當以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爲先,以此圖之,既可控制病情,又可防止其下延於腎,由實轉虛。病至於『中消』,則胃受累,因胃屬陽明,喜燥而惡濕,稍有偏勝,則熱薪起,而見消谷善飢等症,法當清胃潤燥,滋養化源,以糾偏勝,持於平衡,可防延伸。病至後期,則損及肝、脾、腎三髒,表現爲陰傷,治當從下,方藥可選地黃飲子、杞菊地黃、烏龍、瓊玉膏、二至合生脈等。同時,病久多瘀,亦可選用活血化瘀之品。因活血藥要分歸經走向,因病在下,故常選寄奴、澤蘭、水蛭、地龍、坤草、三七、桃仁等爲宜。但在臨證中,又不得固執一方,當因人而異,隨機應變,既要注意整體,又要顧及局部,做好中西融合,各有側重,方能更好地已病防變。

    並發先『易』

    併發症是糖尿病後期較爲棘手的問題。因該病表現多端,有內有外,症情不一,爲醫者雖司外揣內,苦於用心,但往往卻奏效不顯。因此,臨證中應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予以內外結合的方法進行處理,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同時,糖尿病防治關鍵還需從源頭考慮,因併發症是由該病延久引發的,所以必須固本,加強隨訪,方能延緩糖尿病及其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這是控制併發症的關鍵。

    總之,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關鍵要對糖尿病加以重視,並做到環境衛生,生活有節,身心鍛鍊,形神修養,堅持不懈,以少帶多,形成未病先防、已病防變、並發先『易』的綜合防治體系,方能在防治該病過程中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全面提升該病中醫藥防治水平。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