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延章

外經微言·陳士鐸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陰寒格陽篇
盤盂問岐伯曰:大小便,閉結不通,飲食輒吐,面赭唇焦,飲水亦嘔,脈又沉伏,此何症也?岐伯曰:腎虛寒盛,陰格陽也。

盤盂曰:陰何以格陽乎?岐伯曰:腎,少陰經也,惡寒喜溫。腎寒則陽無所附,升而不降矣。

盤盂曰:其故何也?岐伯曰:腎中有水火存焉。火藏水中,水生火內,兩相根而兩相制也。邪入則水火相離而病生矣。

盤盂曰:何邪而使之離乎?岐伯曰:寒熱之邪,皆能離之,而寒邪爲甚。寒感之輕則,腎中之虛陽上浮,不至格拒之至也。寒邪太盛,拒絕過堅,陽杜陰而力衰,陰格陽而氣旺,陽不敢居於下焦,沖逆上焦矣,上焦沖逆,水谷入喉,安能下入於胃乎。

盤盂曰:何以治之?岐伯曰:以熱治之。

盤盂曰:陽宜陰折,熱宜寒折,今陽在上而作熱,不用寒反用熱,不治陰反治陽,豈別有義乎?岐伯曰:上熱者,下逼之使熱也;陽升者,陰祛之使升也。故上熱者下正寒也,以陰寒折之轉害之矣,故不若以陽熱之品,順其性而從治之,則陽回而陰且交散也。

盤盂曰:善。

陳士鐸曰:陰勝必須陽折,陽勝必須陰折,皆從治之法也。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風寒殊異篇
風后問於岐伯曰:冬傷於寒,與春傷於寒,有異乎?岐伯曰:春傷於寒者,風也,非寒也。

風后曰:風、即寒也,何異乎?岐伯曰:冬日之風則寒,春日之風則溫。寒傷深,溫傷淺。傷深者,入少陽而傳里;傷淺者,入少陽而出表;故異也。

風后曰:傳經乎?岐伯曰:傷冬日之風則傳,傷春日之風則不傳也。

風后曰:其不傳何也?岐伯曰:傷淺者,傷在皮毛也。皮毛屬肺,故肺受之不若傷深者入於營衛也。

風后曰:春傷於風,頭痛鼻塞,身亦發熱,與冬傷於寒者,何無異也?岐伯曰:風入於肺,鼻爲之不利,以鼻主肺也。肺既受邪,肺氣不宣,失清肅之令,必移邪而入於太陽矣,膀胱畏。邪,堅閉其經,水道失行,水不下泄,火乃炎上,頭即痛矣。夫頭乃陽之首也,既爲邪火所據,則一身之真氣皆與邪爭,而身乃熱矣。

風后曰:肺爲胃之子,肺受邪,宜胃來援,何以邪入肺而惡熱,口渴之症生,豈生肺者轉來刑肺乎?岐伯曰:胃爲肺之母,見肺子之寒,必以熱救之,夫胃之熱,心火生之也,胃得心火之生,則胃土過旺,然助胃必克肺矣。火能刑金,故因益而反損也。

風后曰:嘔吐者何也?岐伯曰:此風傷於太陰也。風在地中,土必震動,水泉上溢,則嘔吐矣。散風,而土自安也。

風后曰:風邪入太陽,頭痛何以有痛不痛之殊也。岐伯曰:肺不移風於太陽,則不痛耳。

風后曰:風不入於太陽,頭即不痛乎?岐伯曰:肺通於鼻,鼻通於腦,風入於肺,自能引風入腦而作頭痛。肺氣旺,則風入於肺,而不上走於腦,故不痛也。

風后曰:春傷於風,往來寒熱,熱結於里何也?岐伯曰:冬寒入於太陽,久則變寒,春風入於太陽,久則變熱,寒則動傳於髒,熱則靜結於腑,寒在髒,則陰與陽戰而發熱;熱在腑,則陽與陰戰而發寒。隨臟腑之衰旺,分寒熱之往來也。

風后曰:傷風自汗何也?岐伯曰:傷寒之邪,寒邪也。傷風之邪,風邪也。寒邪入胃,胃惡寒而變熱,風邪入胃,胃喜風而變溫,溫則不大熱也,得風以揚之,火必外泄,故汗出矣。

風后曰:春傷於風,下血譫語,一似冬傷於寒之病何也?岐伯曰:此熱入血室,非狂也。傷於寒者,熱自入於血室之中,其熱重傷於風者,風祛熱入於血室之內,其熱輕也。

風后曰:譫語而潮熱者何也?岐伯曰:其脈必滑者也。

風后曰:何也?岐伯曰:風邪入胃,胃中無痰則發大熱,而譫語之聲高。 胃中有痰則發潮熱,而譫語之聲低。潮熱發譫語,此痰也。滑者,痰之應也。

風后曰:春傷於風,發厥、心下悸,何也?岐伯曰:傷於寒者,邪下行,傷於風者,邪上沖也。寒乃陰邪,陰則走下,風乃陽邪,陽則升上。治寒邪先定厥,後定悸,治風邪先定悸,後定厥,不可誤也。

風后曰:傷於風而發熱如見鬼者,非狂乎?

岐伯曰:狂乃實邪,此乃虛邪也。實邪從太陽來也,邪熾而難遏;虛邪從少陰來也,邪旺而將衰。實邪火逼心,君而外出,神不守於心也。虛邪火引肝,魂而外游,魄不守於肺也。

風后曰:何論之神乎,吾無測師矣。

陳士鐸曰:風與寒殊,故論亦殊,人當細觀之。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傷寒異同篇
雷公問於岐伯曰:傷寒之病多矣,可悉言之乎?岐伯曰:傷寒有六,非冬傷於寒者,舉不得謂傷寒也。

雷公曰:請言其異。岐伯曰:有中風,有中暑,有中熱,有中寒,有中濕,有中疫,其病皆與傷寒異。傷寒者,冬月感寒,邪入營衛,由腑而傳於髒也。

雷公曰:暑熱之症,感於夏,不感於三時,似非傷寒矣。風寒濕疫,多感於冬日也,何以非傷寒乎?岐伯曰:百病皆起於風。四時之風,每直中於臟腑,非若傳經之寒,由淺而深入也。寒之中人,自在嚴寒,不由營衛直入臟腑,是不從皮膚漸進,非傳經之傷寒也。水王於冬,而冬日之濕,反不深入,以冬令收藏也,他時則易感矣。疫來無方,四時均能中疫,而冬疫常少二症,俱不傳經,皆非傷寒也。

雷公曰:寒熱之不同也,何熱病亦謂之傷寒乎?岐伯曰:寒感於冬,則寒必變熱,熱變於冬,則熱即爲寒,故三時之熱病不可謂寒,冬日之熱病不可謂熱,是以三時之熱病不傳經,冬日之熱病必傳經也。

雷公曰:熱病傳經,乃傷寒之類也,非正傷寒也。何天師著【素問】有熱病,傳經之文,而傷寒反無之,何也?岐伯曰:類宜辯,而正不必辯也。知類即知正矣。

雷公曰:善。

陳士鐸曰:傷寒必傳經,斷在嚴寒之時,非冬日傷寒舉不可謂傷寒也。 辯得明說得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傷寒知變篇
雷公問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何以頭項痛,腰脊強也?岐伯曰:巨陽者,足太陽也。其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寒邪必先入於足太陽之經,邪入足太陽,則太陽之經脈不通,爲寒邪所據,故頭項痛,腰脊強也。

雷公曰:二日陽明受之,宜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矣。而頭項痛,腰脊強又何故歟?岐伯曰:此巨陽之餘邪未散也。

雷公曰:太陽之邪未散宜不入陽明矣。岐伯曰:二日則陽明受之矣。因邪留戀太陽,未全入陽明,故頭項尚痛,腰脊尚強,非二日陽明之邪全不受也。

雷公曰:三日少陽受之,宜胸脅痛、耳聾矣。邪宜出陽明矣。既不入少陽,而頭項、腰脊之痛與強,仍未除者又何故歟?岐伯曰:此邪不欲傳少陽,轉回於太陽也。

雷公曰:邪傳少陽矣,宜傳入於三陰之經,何以三日之後,太陽之症仍未除也?岐伯曰:陽經善變,且太陽之邪與各經之邪不同。各經之邪循經而入。太陽之邪出入自如,有入有不盡入也。惟不盡入,故雖六七日而其症未除耳。甚至七日之後,猶然頭項痛、腰脊強,此太陽之邪乃原留之邪,非從厥陰復出,傳之足太陽也。

雷公曰:四日太陰受之,腹滿嗌干。五日,少陰受之,口乾舌燥。六日厥陰受之,煩滿囊縮。亦有不盡驗者何也?岐伯曰:陰經不變,不變而變者,邪過盛也。

雷公曰:然則三陽三陰之經,皆善變也。變則,不可以日數拘矣。岐伯曰:日數者盲其常也。公問者言其變也。變而不失其常則變則可生,否則死矣。

雷公曰:兩感於寒者變乎?岐伯曰:兩感者,越經之傳也,非變也。

陳士鐸曰:傷寒之文,世人不知,讀此論人能悟否,無奈治傷寒者不能悟也。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異傳篇
雷公問曰:各臟腑之病,皆有死期。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死者,有四五日死者,有五六日至十餘日死者,可晰言之乎?

岐伯曰:病有傳經不傳經之異,故死有先後也。

雷公曰:請問傳經。岐伯曰:邪自外來,內入臟腑,必傳經也。

雷公曰:請問不傳經。岐伯曰:正氣虛自病,則不傳經也。

雷公曰:移寒移熱,即傳經之謂乎?岐伯曰:移即傳之義,然移緩傳急。

雷公曰:何謂乎?岐伯曰:移者臟腑自移。傳者,邪不欲在此腑而傳之彼髒也。故移之勢緩,而凶傳之勢急而暴,其能殺人則一也。

雷公曰:其傳經殺人若何?岐伯曰:邪入於心,一日死,邪入於肺三日,傳於肝四日,傳於脾五日,傳於胃十日死,邪入於肝三日,傳於脾五日,傳於胃十日,傳於腎又三日,邪散而愈,否則死。

邪入於脾一日,傳於胃二日,傳於腎三日,傳於膀胱十四日,邪散而愈,否則死。邪入於胃五日,傳於腎八日,傳於膀胱又五日,傳於小腸又二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腎三日,傳於膀胱又三日,傳於小腸又三日,傳於心則死。邪入苧膀胱五日,傳於腎又一日,傳於小腸又一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膽五日,傳於肺又五日,傳於腎又五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三焦一日,傳於肝三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胞絡一日,傳於胃二日,傳於膽三日,傳於脾四日,傳於腎五日,傳於肝不愈,則再傳,再傳不愈則死。邪入於小腸一日,傳於膀胱二日,傳於腎三日,傳於包絡四日,傳於胃五日,傳於脾六日,傳於肺七日,傳於肝八日,傳於膽九日,傳於三焦十日,傳於大腸十一日,復傳於腎,如此再傳不已則死。邪入於大腸一日,傳於小腸二日,傳於三焦三日,傳於肺四日,傳於脾五日,傳於肝六日,傳於腎七日,傳於心則死。不傳心仍傳小腸,則生也。邪入於膽,往往不傳,故無死期可定。然邪入於膽,往往如見鬼神,有三四日即死者,此熱極自焚也。

雷公曰:善。

陳士鐸曰:移緩傳急,確有死期可定,最說得妙。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親陽親陰篇
風后問於歧伯曰:風與寒異乎?岐伯曰:異也。

曰:何異乎?岐伯曰:風者八風也,寒者寒氣也,雖鳳未有不寒者,要之風各異也。

風后曰:風與寒有異,入人臟腑亦有異乎?岐伯曰:風入風府,寒不入風府也。

風后曰:其義何居?岐伯曰:風,陽邪;寒,陰邪。陽邪主降,陰邪主升。主降者由風府之穴而入,自上而下也。主升者不由風府,由臍之穴而入,自下而上也。

風后曰:陰邪不從風府入,從何穴而入乎?岐伯曰:風府之穴,陽經之穴也。臍之穴,陰經之穴也。陽邪從陽而入,故風入風門也,陰邪從陰而入,故寒入臍也。陽親陽,陰親陰,此天地自然之道也。

風后曰:風穴招風,寒穴招寒,風門,風穴也,宜風之入矣,臍非寒穴也,何寒從臍入乎?岐伯曰:臍非寒穴,通於命門,命門火旺,則寒不能入,命門火衰,則腹內陰寒,臍有不寒者乎。陰寒之邪,遂乘虛寒之隙,奪臍而入矣,奚論寒穴哉。

風后曰:善。

陳士鐸曰:陽邪入風府,陰邪入臍,各有道路也。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太乙篇
風后問於岐伯曰:八風,可以占疾病之吉凶乎?岐伯曰:天人一理也,可預占以斷之。

風后曰:占之不驗何也?岐伯曰:有驗有不驗者,人事之不同耳。天未嘗不可占也。

風后曰:請悉言之。岐伯曰:八風休咎,無日無時不可占也。如風從東方來,寅卯辰時則順,否則逆矣,逆則病。風從北方來,申酉戌時則順,否則逆矣,逆則病。風從南方來,巳午未時則順,否則逆矣,逆則病。風從北方來,亥子丑時則順,否則逆矣,逆則病。

風后曰:予聞古之占風也,多乙太乙之日爲主。

天師曰:無日無時不可占也,恐不可爲訓乎。岐伯曰:占風乙太乙日,決病所以驗不驗也。

風后曰:舍太乙以占吉凶,恐不驗更多耳。岐伯曰:公何以信太乙之深也。

風后曰:太乙移日,天必應之風雨。風雨和則民安而病少,風雨暴則民勞而病多。太乙在冬至日有變,占在君。太乙在春分日有變,占在相。太乙在中宮日有變,占在相吏。太乙在秋分日有變,占在將。太乙在夏至日有變,占在民。所謂有變者,太乙居五宮之日,得非常之風也。各以其所主占之,生吉克凶多不爽也。岐伯曰:請言風雨之暴。

風后曰:暴風南方來,其傷入也,內舍於心,外在脈,其氣主熱。暴風西南方來,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肌,其氣主弱。暴風西方來,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皮膚,其氣主燥。暴風西北方來,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其氣主清。暴風從北方來,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寒。暴風東北方來,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兩脅腋骨下及肢節,其氣主溫。暴風東方來,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筋紐,其氣主濕。暴風東南方來,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重著。言風而雨概之矣。岐伯曰:人見風輒病者,豈皆太乙之移日乎。執太乙以占風,執八風以治病,是泥於論風也。夫百病皆始於風,人之氣血虛餒,風乘虛輒入矣。何待太乙居宮哉。

陳士鐸曰:人病全不在大乙,說得澹而有味。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八風命名篇
少俞問岐伯曰:八風分春夏秋冬,東西南北乎?岐伯曰:然。

少俞曰:東西南北,不止四風,合之四時則八風,不足以概之也。岐伯曰:風不止八,而八風實足概之。

少俞曰:何謂也?岐伯曰:風從東方來,得春氣也。風從東南來,得春氣而兼夏氣矣。風從南方來,得夏氣也。風從西南來,得夏氣而兼秋氣矣。風從西方來,得秋氣也。風從西北來,得秋氣而兼冬氣矣。風從北方來,得冬氣也,風從東北來,得冬氣而兼春氣矣。此方隅時令合而成八也。

少俞曰:八風有名乎?岐伯曰:東風名和風也,東南風名薰風也,南風名熱風也,西南風名溫風也,西風名商風也,西北風名涼風也,北風名寒風也,東北風名陰風也。又方隅時令合而名之也。

少俞曰:其應病何如乎?岐伯曰:和風傷在肝也,外病在筋。薰風傷在胃也,外病在肌。熱風傷在心也,外病在脈。溫風傷在脾也,外病在腹。商風傷在肺也,外病在皮。涼風傷在膀胱也,外病在營衛。寒風傷在腎也,外病在骨。陰風傷在大腸也,外病在胸脅。此方隅時令與臟腑相合而相感也。然而臟腑內虛,八風因得而中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非空言也。

少俞曰:人有臟腑不虛而八風中之者,又是何謂?岐伯曰:此暴風猝中,不治而自愈也。

陳士鐸曰:八風之來皆外感也。外感因於內召,故治內而外邪自散,若自外病者不必治之。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八風固本篇
雷公問於岐伯曰:八風出於天乎,出於地乎,抑出於人乎?岐伯曰:八風出於天地,人身之五風合而成病,人無五風,天地之風不能犯也。

雷公曰:請問八風之分天地也。岐伯曰:八風者,春夏秋冬,東西南北之風也。春夏秋冬之風,特令之風也,屬於天。東西南北之風,方隅之風也,屬於地。然而地得天之氣,風乃長。天得地之氣,風乃大。是八風屬於天地,可分而不可分也。

雷公曰:人之五風,何以合天地乎?岐伯曰:五風者,心肝脾肺腎之風也。五臟虛而風生矣。以內風召外風,天地之風始翕然相合。五臟不虛,內既無風,外風何能入乎。

雷公曰:風既入矣,祛外風乎,抑消內風乎?岐伯曰:風由內召,不治內將何治乎。

雷公曰:治內風而外風不散奈何?岐伯曰:內風不治,外風益入,安得散乎。治髒固其本,治風衛其標,善治八風者也。

雷公曰:何言之善乎。請志之,傳示來者。

陳士鐸曰:小風之來,皆外感也。外感因於內招,故單治內不可也,單治外亦不可也。要在分之中宜合,合之中宜分也。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9 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臟互根篇
雷公問於岐伯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余既知之矣,然論陰陽之變遷也,未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亦有定位乎?

岐伯曰:陰陽互相根也,原無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開竅於鼻、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此陽中有陰,陰居陽位也。肝與膽爲表里,心與小腸爲表里,腎與膀胱爲表里,脾與胃爲表里,肺與大腸爲表里,包絡與三焦爲表里,此陰中有陽,陽居陰位也。

雷公曰:請言互根之位。

岐伯曰:耳屬腎而聽聲,聲屬金,是耳中有肺之陰也。鼻屬肺而聞臭,臭屬火,是鼻中有心之陰也。舌屈心而知味,味屬土,是舌中有脾之陰也。目有五輪,通貫五臟,腦屬腎,各會諸體,是耳與腦有五臟之陰也。大腸俞在脊十六椎旁,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腸俞在背第十八椎,膽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腎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絡無俞,寄於膈俞,在上七椎之旁,是七腑陽中有陰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則虛器耳,何根之有哉。

雷公曰:善。

陳士鐸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無位而有位者,以陰陽之有根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