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从右往左写是因为简牍编写习惯吗?古人写简牍是左手执卷右手书写,边写边放,所以形成了汉字书法的右起左行。这貌似很有道理,但分析起来,却是不对。
简牍从右往左翻卷
作 者:赵 华
有种说法,因为古人写简牍是左手执卷右手书写,边写边放,于是形成了汉字书法的右起左行。这貌似很有道理,但分析起来,却是不对。
左起还是右起,需要考虑到最早的书写载体,它们应该是简单易得,无需多少工艺的,如石壁、甲骨等。虽然纺织品出现很早,但用来写字太过奢侈,当然,那时还没用竹简,更没发明纸。
甲骨左起右起的都有,这是因为占卜具有画符的性质。金文中也有极少量左起的例子。
记事性质的书写,则不会这样左右同起。记事用于沟通交流,书写规则要受到书写者和阅读者双重体验的约束,继而形成规矩。人之所以区别一般动物,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完全受制于自然条件,且会主动制定规则。
类如图1,到底应读“严禁超速超载酒后驾驶”还是“酒后驾驶(时)严禁超速超载”呢?我们今天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有规则在先。但是规则产生之前呢,古人一定会遇到类似困惑。又如,图2的“宾至如归”,今天也有不懂书写顺序的人读作“妇女之宝”。长期左右不分,显然不利于交流,就会产生规则。
酒後驾驶严禁超速超载
图1 应读作“酒后驾驶严禁超速超载”还是“严禁超速超载酒后驾驶”?
宾至如归
图2 今有不识右起规则者读作“妇女之宝”
再看简牍。事物发展都是先初级后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古代文字书写也是如此,简牍的发明,最初应该是先写后编。
最初文字内容少,单简可以完成;写得稍多可以用牍,单枝简、牍能完成的文字无需串编,未串编的牍已经存在多行书写右起还是左起的问题了;写得再多些,一枝不够就用多枝;多枝简牍有顺序问题,造成阅读障碍,就要把简牍串编起来;原创与誊写复制对校改的要求不一样,原创的删改多,甚至会整条作废,先编后写有利于誊写复制,但不利原创;如果先编后写,难以计算篇幅,编少了不够写,编多了又浪费。
因此,从逻辑上说,大致应该是“先写后编”在前,“先编后写”在后。但是问题又来了:
写好了再编,绳子会把墨迹压住,那么有没有绳子压住墨迹的证据呢?写好了再编,还有顺序错乱问题,怎么解决?很容易我们想到编号,那么古人有没有想到呢?有没有编号简实物证据呢?
答案是,证据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简牍编纂时編绳压字迹
图3 简牍中编绳压住墨迹
简牍上往往标记有编号以便编纂
图4 清华大学藏编号战国简
古人除用编号的办法来解决顺序问题,还有更多办法来解决先写后编的其他局限,如将竹简一端穿孔,拿一枝,写一枝,再像铜钱一样串起来,先写的串在最下面,也就是“堆栈”法,这种方法在甲骨时代就采用了;为解决绳压墨,在竹简未写之前先用墨线勾画串编位置的记号;与画墨线的办法类似,用刀刻划出缺口,既可解决记号问题,又可解决简牍串编后简枝的滑动。
简牍书写从右往左
图5 《王杖诏书》,先用墨线标记串编位置
編绳痕迹预留空位
图6 《王杖诏书》墨线标记动画,“再拜以闻”的“以”字完全不顾及标线
简牍头尾刻了缺口以便编纂
图7 《居延汉简》上锲刻的串编缺口
所以,汉字右起与简牍的书写无关,简牍的最初书写形式是先写后编,并从右到左串编。后期简书出现了先编后写的形式。汉字右起左书的习惯影响了简书的串编规则,而不是相反。
至于汉字右起具体是什么原因,或说因为以右为尊,或说因为战争胜负导致规则的变化与融合,或说以北极为上,日月星辰随之斡旋右起左落,等等,都有一定道理,但这些因素可能又同时或交叉存在,也可能是不同步的,因此还无法定论,而无法定论也许才是最好的结论。
谷歌地球模拟下的故宫午门璇玑悬斡轨迹
图8 谷歌地球模拟下的故宫午门璇玑悬斡轨迹是否可以解释汉字书写右起的原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