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45|回覆: 0

[社會科學] 學者陳獨秀沒有很好理解『民主』與『科學』的關係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6-4-26 1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科學和民主是五四啟蒙思想運動的兩面旗幟,婦孺咸知。二者的關係,通常認爲是並舉的,不存在誰是本誰是末的問題。二者究竟有無本末的關係,不妨去考察一下陳獨秀當時是如何提及科學與民主的。

學者陳獨秀沒有很好理解『民主』與『科學』的關係

學者陳獨秀沒有很好理解『民主』與『科學』的關係

陳獨秀

他在著名的【敬告青年】一文,首先對科學有一個界說:科學者何?吾人對於事物之概念,綜合客觀之現象,訴之主觀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謂也。想像者何?既超脫客觀之現象,復拋棄主觀之理性,憑空構造,有假定而無實證,不可以人間已有之智靈,明其理由,道其法則者也。

顯然,陳獨秀是將科學置於想像的對立面,他所謂的科學是排斥想像的。就今天我們的所知來看,這種界說是有問題的。客觀地說,陳獨秀這種把科學置於想像的另一極也是好的一極的做法,無非是要提高科學的地位。這就是,凡此無常識之思維,無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維科學。夫以科學說明真理,事事求諸證實,較之想像武斷之所爲,其步度誠緩,然其步步皆踏實地,不若幻想突飛者之終無寸進也。姑且不追究這種對科學的極端崇拜造成的後果,而要特別指出的是,正是在這裡陳獨秀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主張,即科學與人權並重。他說: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慾脫蒙昧時代,羞爲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

既然最初是以科學與人權並重進行思想啟蒙的,爲何後來變成了科學與民主呢?這主要是由於陳獨秀後來又把科學與民主並舉。他在【本志罪案之答辯書】中說:這幾條罪案,本社同人當然直認不諱。但是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爲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他還說:西洋人因爲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路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爲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這就是科學與民主並舉的由來。

時人讀到這些文字,大概是折服於科學與民主之曠世奇功,又想當然地以科學與人權並重來欽定了科學與民主的關係,於是就忽略了去追問二者到底是不是並重的問題。大約要到20世紀70、80年代,才有學者反思這個問題。顧准就是其中的代表。

學者陳獨秀沒有很好理解『民主』與『科學』的關係

學者陳獨秀沒有很好理解『民主』與『科學』的關係

顧准

其實,早在五四之前,近代中國士人嚴復已經觸及這個問題,體現在他提出的藝與政之關係。在他看來,其曰政本藝末也,愈所謂顛倒錯亂者矣。且其所謂藝者,非指科學乎?名、數、質、力,四者皆科學也。其通理公例,經緯萬端,而西政之善者,即本斯而立。故赫胥黎氏有言曰:西國之政,尚未能悉准科學而出之也。使其能之,其致治且不止此。中國之政,所以日形其絀,不足爭存者,亦坐不本科學,而與通理公例違行故耳。是故以科學謂藝,則西藝實西政之本也。這就是說,作爲藝的科學是政治的根本與基礎,而不是末。因此,科學與政治就不是並舉的關係。這裡嚴復並沒有因爲科學是政治之本,就說政治處於末的地位。我們由此還可以推出:一個不重視科學,科學不發達的國家與民族,要想政治民主、社會開明,也是很困難的。

學者陳獨秀沒有很好理解『民主』與『科學』的關係

學者陳獨秀沒有很好理解『民主』與『科學』的關係

嚴復

陳獨秀把科學與人權、民主等並重,確實突出了它們各自的重要性,他尤其將科學的重要性推到極致。但是,他僅僅看到了它們是促進歐洲興盛的兩輪,而沒有看到和仔細探求這兩輪的內在關聯。如是做的結果就是,極有可能把其中之一輪誇大到無窮,進而損害了它的合理價值。

因此,在上個世紀有不少學者提出要回到五四,超越五四,其想法是不錯的。要超越五四,前提是要回到五四。而所謂的回到 五四,也不是真要過那樣的生活,不過是要儘可能地設想出當時的情境,儘可能理解他們有關的言論主張。因此,依據上述之分析,陳獨秀把科學與人權、民主等並舉,即便注意到了它們的重要性,但是並沒有很好理解彼此之間的內在關係。正確的提法應是:科學是人權、民主之本。只有這樣,才比較準確地把握了科學與民主在西方文明發展歷程中的作用和價值。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