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噤若寒蟬】相關人物
杜密 劉勝
【噤若寒蟬】怎麼讀:
jìn ruò hán chán
【噤若寒蟬】涵義
成語“噤若寒蟬”,原指像深秋的蟬那樣不鳴叫。形容不敢做聲。中含貶意。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形容因為害怕而不敢說話。
【噤若寒蟬】出處
【出處】: 【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噤若寒蟬】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噤若寒蟬】近義詞:緘口結舌、守口如瓶、沉默寡言
【噤若寒蟬】反義詞: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直言不諱
【噤若寒蟬】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杜密(?-169年),字周甫。潁川陽城(今中國河南省登封市)人。東漢名臣。
劉勝(前165年-前113年),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異母兄,母為賈夫人,西漢中山靖王。
【噤若寒蟬】造句
1、母親只用眼角一瞄,我們馬上閉緊嘴巴,噤若寒蟬。
2、這國家如此不自由民主,也難怪大家噤若寒蟬,不敢發表言論。
3、人群擠滿了廣場,他們秩序井然,噤若寒蟬。
4、爸爸正在氣頭上,大家都噤若寒蟬,深怕再惹他生氣。
5、平日高談闊論,但該他們說話時,卻又噤若寒蟬。
6、當知識分子對政治都噤若寒蟬時,國家的活力也就喪失掉了。
7、我們噤若寒蟬地站着,眼看那條蛇逍遙自在地游來游去。
8、道不行則隱,莫怪我噤若寒蟬,不談國事。
9、美國的建築市場可能噤若寒蟬,但是在中國、印度的建築工地、礦井和農場中,卡特彼勒的黃色大機器正發揮着幾倍的速度。
10、在這關鍵時刻,你要作一個讜論直發的勇者,還是噤若寒蟬的懦夫?
【噤若寒蟬】歷史典故經過:
東漢杜密在任太守期間,秉公辦事,為政清廉,執法嚴明,對官宦子弟的違法行為,都能有罪必究。當他被革職回家鄉穎川郡後,仍愛憎分明,關心國家大事,常向當地官員推薦好人好事,揭發壞人壞事。同郡的劉勝雖也是個告官還鄉的太守,卻閉門謝客,對世事不聞不問。
穎川太守王昱對杜密說:劉勝真清高。杜密回答:劉勝雖然地位很高,但他對賢士不推薦,對壞事不指責,只求保全自己,像冬天的蟬一樣不聲不響。這種人其實是社會的罪人。寒蟬:冬天的蟬。這個成語比喻人像冬天的蟬一樣不聲不響,不敢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