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
臟腑兼証
凡同時出現兩個以上臟腑病証的稱為臟腑兼証。人體是一個整體,臟腑之間在生理上有著互相資生、制約的有機聯繫。病理上也同樣,當某一髒或某一腑發生病變時,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影響另一髒或另一腑,從而導致病証。臟腑病証之間的相互傳變,取決於兩臟腑之間的關係。具有表裡、生克、乘侮關係的臟腑容易發生傳變,反之則較少。
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証為肝氣鬱結、化火犯肺、肺失宣肅所致的病証。常由鬱怒傷肝,情志抑鬱,化火犯肺,或肝經有熱犯肺,或久病肺氣不利,肝氣來犯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咳嗽陣作,咯痰不爽,胸脅脹痛,喜太息,急躁易怒,頭暈目赤,煩熱口苦,婦女乳房作脹,月經不調,舌紅苔黃,脈弦。
病機分析:本証以肝氣犯肺、氣逆咳嗽為特徵。
肝氣犯肺,肺失肅降,則咳嗽陣作,咯痰不爽;肝失條達,氣機鬱滯,則胸脅脹痛,喜太息,急躁易怒;肝火上炎,則頭暈目赤,煩熱口音;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則乳房作脹,月經不調;舌紅苔黃,脈弦為肝鬱化火內熱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燥邪犯肺証相辨別,燥邪犯肺証以乾咳無疾或少痰伴咽幹、唇燥等燥象為主,本証有明顯的肝氣鬱結化火見症。
辨証注意點:有咳嗽陣作咯痰不爽等肺失肅降的症狀,同時伴有肝鬱化火的見症。
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証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臟腑功能不協調所致的病証。多由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影響胃的功能;或寒邪侵襲肝胃,導致肝胃功能異常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巔頂疼痛,嘔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
病機分析:本証可分為肝氣犯胃和寒邪侵襲肝胃二種類型。肝氣犯胃者,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氣機不暢,則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氣鬱化火,胃失和降,則曖氣吞酸,呃逆嘔吐;肝失條達,心神不寧,則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為肝氣鬱而化火之象。
寒邪侵襲肝胃者,陰寒之邪循肝經上行,則巔頂疼痛;寒邪犯胃,中陽不足,胃失和降,則嘔吐涎沫;陰寒之邪內盛,陽氣受損,則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為陰寒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的肝氣犯胃型當與脾胃濕熱証相辨別,兩者均可出現胃院脹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等症。但本証有肝氣鬱結、橫逆犯胃的臨床表現,脾胃濕熱証無這一表現。本証的寒邪侵襲肝胃型當與寒邪犯胃証相辨別,兩者都有胃寒疼痛、嘔吐等表現,但本証有肝寒氣鬱的臨床表現,寒邪犯胃証則無這一症狀。
辨証注意點:抓住肝胃同病的臨床特徵,並注意區分寒熱的不同。
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証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兩髒關係失調,功能紊亂所致的病症。多由情志不遂,久鬱傷肝,或飲食失調,勞倦傷脾等引起。兩者可相互影響,如肝失疏泄導致脾失健運者,稱木橫侮土,若脾失健運,氣滯濕阻,而影響肝氣疏泄者,則稱為土壅侮木。
主要臨床表現:胸脅脹滿或竄痛,時欲大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或發作性腹痛腹瀉,舌苔白或膩,脈弦。
病機分析:本証以肝失疏泄、脾失健運為特徵。
肝氣條達有助於脾的運化功能,脾氣健運也有助於肝的疏泄。肝失疏泄,氣機鬱滯,故胸脅脹滿或竄痛;
氣機鬱滯,肝失條達,則時欲大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牌失健運,運化失司,濕邪中阻測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肝氣橫逆犯脾,氣機阻滯,健運失職,則發作性腹痛腹瀉,証情之發作與輕重,每與情緒有關。
舌苔白或膩為濕阻中焦之象,脈弦為肝脈。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肝氣鬱結証與脾虛濕困証相辨別。單純的肝氣鬱結証與脾虛濕因証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本証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見症,但早期可先見一髒的臨床表現,然後累及他髒而出現另一髒的病証,兩髒可互相影響。
辨証注意點:肝氣鬱結見症與脾失健運表現同時出現。
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証是肝腎兩勝陰液不足所致的病証。多由久病及腎,或房事過度,情志內傷,精血不足,損傷肝腎之陰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腰膝酸軟,目澀目糊,耳鳴健忘,脅痛,五心煩熱,顴紅盜汗,口乾咽燥,失眠多夢,男子造精,女子經少或崩漏,舌紅苔少,脈細數。
病機分析:本証以肝腎陰虛、虛火內擾為特徵。
肝腎同源,病理上肝腎之間也常互相影響。肝腎陰虛不能儒養筋脈測腰膝酸軟;肝開竅于目,肝陰不足,則目澀目糊;腎開竅于耳,腎陰不足,則耳鳴;肝腎陰虛,髓海失充,則健忘;筋脈失養,則脅痛;陰虛內熱,則五心煩熱,顴紅,內迫營陰則盜汗,津液受損則口乾咽燥;虛火內擾,心神不寧,則失眠多夢;擾動精室則遺精,影響沖任則經少或崩漏;舌紅苔少,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肝陰虛証與腎陰虛証辨別。單純的肝陰虛証與腎陰虛証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本証除見陰虛表現外,還見肝腎陰虛的臨床表現。本証還當與肺腎陰虛証辨別,兩者都有腎陰虛、虛火內擾的臨床表現,區別在於,肺腎陰虛証還有肺陰虛見症,本証則還有肝陰虛症狀。
辨証注意點:有陰虛內熱、虛火內擾的臨床表現,同時又有肝甚兩虛的症狀。
肺腎陰虛
肺腎陰虛証是肺腎兩髒陰液虧虛所致的病証。多由感受外邪入裡化熱傷陰,或肺有宿疾,肺陰暗耗,累及腎臟,或房室過度,腎陰虧耗,影響肺臟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咳嗽痰少,或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骨蒸潮熱,顴紅盜汗,男子遺精,女子月事不調,舌紅苦少,脈細數。
病機分析:本証以肺腎陰虛見咳嗽,腰膝酸軟等為特徵。肺陰不足,虛熱內生,清肅失司壩u咳嗽痰少或乾咳無痰;虛熱灼傷肺絡,則痰中帶血;陰虛內熱,津液受損測口乾咽燥;肺腎陰虛,肌肉失於儒養,則形體消瘦;筋脈失養觀u腰膝酸軟;陰虛生內熱,則骨蒸潮熱;虛火上擾則顴紅,內迫營陰則盜汗;虛火內擾精室則遺精,影響沖任則月事不調;舌紅杏少,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肺陰虛証與腎陰虛証辨別。單純的肺陰虛証與腎陰虛証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本証除了見陰虛症狀外,還同時見肺腎陰虛的臨床表現。
辨証注意點:有陰虛內熱的臨床表現,以及肺腎陰虛的見症。
脾腎陽虛
脾腎陽虛証是脾腎兩髒陽氣虛弱所致的病証。多由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氣損傷脾腎之陽氣,或久瀉不止,損傷脾腎之陽,或其他臟腑的虧虛,累及脾腎兩髒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下利清穀,或泄瀉滑脫,或五更泄瀉,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腰膝酸軟,小便不利,面色(白光)白,或面目肢體浮腫,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
病機分析:本証以脾腎陽虛、陰寒內盛為特徵。
脾腎兩髒陽氣虛衰,溫煦、運化、固攝作用減弱測下利清穀,泄瀉滑脫或五更泄瀉;陽氣虛,陰寒內盛,則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腎陽虛,膀胱氣化失司,則腰膝酸軟,小便不利;陽氣虛,水氣氾濫,則面目肢體浮腫;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為陽虛陰盛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脾陽虛証與腎陽虛証相辨別。單純的脾陽虛証、腎陽虛証以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為主,本証則脾腎陽虛的症狀同時出現。本証還當與陽虛水泛証辨別,陽虛水泛証以水氣氾濫浮腫為主,本証則以下利清穀、滑脫不禁、五更瀉、畏寒肢冷等虛寒症狀為主。本証與一般陽虛証的區別是,一般陽虛証有全身性的虛寒症狀,本証則還有牌腎陽虛的定位見症。
辨証注意點:有脾陽虛、腎陽虛的臨床表現,以及陽虛陰寒內盛的見症。
肺脾氣虛
本証是肺脾兩髒氣虛,功能減弱所致的病証。多由久病肺氣虛弱,影響及脾,導致脾氣亦虛;或勞倦傷脾,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肺失所養,而致肺氣虛;或其他慢性病影響肺脾兩髒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咳喘不止,短氣乏力,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脹便塘,聲低懶言,面色(白光)白,或面浮足腫,舌淡苔白,脈細弱。
病機分析:本証以肺脾兩虛所致的咳喘、納差、便溏為特徵。牌為生疾之源,肺為貯疾之器。脾氣虛,健運失職,則食欲不振,腹脹便搪;脾虛生濕,濕聚生痰,則痰多稀白,上貯於肺,肺氣不利,則咳喘不止;
肺脾氣虛,則短氣乏力,聲低懶言,面色(白光)白;肺脾氣虛,運化無力,水氣氾濫,則面浮足腫;舌淡苔白,脈細弱為氣虛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肺氣虛証、脾氣虛証相辨別。單純的肺氣虛証以咳喘不止,短氣乏力等肺的定位症狀為主;脾氣虛証以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脾的定位症狀為主。本証除了見一般氣虛症狀外,還同時見肺脾兩虛的定位症狀。
辨証注意點:除一般氣虛表現外,還有肺脾兩虛的見症。
心肺氣虛
心肺氣虛証是心肺兩髒氣虛、功能減弱所致的病証。多由肺有宿疾,肺氣虛弱,影響心臟而致心氣虛弱;或高年臟腑虧損,或思慮過度,暗耗心氣,進而影響肺臟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心悸怔忡,咳喘氣短,動則加劇,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自汗,聲音低怯,胸悶,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脈沉弱或結代。
病機分析:本証以心肺氣虛見心悸咳喘等為特徵。心主血脈,心氣不足,心失所養,則心悸怔忡;肺主呼吸,肺氣虛弱,肅降失職,則咳喘氣短,動則加劇;心肺氣虛測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自汗,聲音低怯;肺氣虛,呼吸功能減弱,則胸悶;肺氣虛,津液輸布障礙,則水濕聚而為痰,故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脈沉弱或結代,為心肺兩虛,氣血運行無力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心氣虛証、肺氣虛証辨別。單純的心氣虛証與肺氣虛証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如心氣虛証以心悸怔忡為主症;肺氣虛証以咳喘乏力等為主症,一般無他髒病証的臨床表現。本証除見一般氣虛証外,還同時存在心肺兩虛的定位症狀。
辨証注意點:有心肺兩虛、功能減退的定位症狀,以及伴有一般氣虛的見症。
心腎陽虛
心腎陽虛証是心腎兩髒陽氣虛衰,陰寒之邪內盛所致的病証。多由外感寒邪,或素體陽虛,久病體虛,勞倦內傷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心悸怔仲,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小便不利,面目肢體浮腫,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脈沉細。
病機分析:本証以陰寒內盛、功能減弱為特徵。
心主血脈神明,心陽虛,心失所養,則心悸怔忡,神疲乏力;腎陽虛,溫煦作用減弱測畏寒肢冷;腎陽虛,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不利、陽氣虛,水氣氾濫,則面目肢體浮腫;心腎陽虛,氣血運行無力,血脈瘀阻,則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脈沉細為陽虛陰寒內盛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心陽虛証與腎陽虛証辨別,單純的心陽虛証與腎陽虛証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一般無另一髒的臨床表現。本証除有一般陽虛症狀外,還有心腎陽虛的定位見症。
辨証注意點:有心腎兩髒的定位症狀,又有陽虛陰寒內盛的臨床表現。
心肝血虛
心肝血虛証是心肝兩髒血液虧虛,心肝兩髒失於濡養,功能減退所致的病証。多由體虛久病,陰血虛少,或失血過多,或他髒病變累及心肝兩髒等引起。心肝兩髒也可互相影響,先由一髒血虛,再影響另一髒,從而導致兩髒均血虛者。
主要臨床表現;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眩暈耳鳴,面色無華,目澀且糊,爪甲不榮,肢體麻木,女子月經量少色淡或經閉,舌淡,脈細弱。
病機分析:本証以心肝兩髒血虛為特徵。心血虛,心失所養,心神不寧,則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心肝血虛,無以上榮頭目,則健忘,眩暈,耳鳴,面色無華;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目失所養測目澀且糊;
肝主筋脈,其華在爪,肝血虛,筋脈爪甲失養,則肢體麻木,爪甲不榮;肝血虛,則女子月經量少色淡或經閉。舌淡,脈細弱為血虛之象。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單純的心血虛証與肝血虛証辨別。其區別在於心血虛証、肝血虛証,除了血虛症狀外有各自臟器的定位見症;而本証是兩髒的症狀同時存在。
辨証注意點:有一般的血虛症狀,以及心肝兩髒的定位症狀同時存在。
心脾兩虛
心脾兩虛証是心血不足,脾氣虛弱所致的病証。多由飲食不節,勞倦傷脾,或思慮過度暗耗陰血,或久病失調及慢性出血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面色不華,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眩暈健忘,神疲乏力。月經量少色談或淋漓不盡,舌淡,脈細弱。
病機分析:本証以心血虛、脾氣虛為特徵。心血虛,心失所養,則心悸怔忡;心神不寧,則失眠多夢;
氣血兩虛不能上榮于頭目,則眩暈健忘。脾氣虛弱,運化無力,則面色不華,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神疲乏力。氣血兩虛則月經量少色淡或淋漓不盡,舌淡,脈細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統血,心主血,兩者在生理病理上均有聯繫。若脾氣虛弱則生血不足,統攝無權則血液流失,血虛則無以化氣而氣更虛,兩者可互相影響。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氣血兩虛証相辨別,氣血兩虛証為全身性病証,常表現為一般的氣虛血虛症狀。本証除氣虛血虛臨床表現外,還見心脾的定位症狀。
辨証注意點:有心血虛脾氣虛的臨床表現,又有一般氣血虛的見症。
心腎不交
心腎不交証是因心腎既濟失調所致的病証。多由外邪損傷腎陰,或久病傷陰,房事過度,陰液暗耗,不能上濟於心,或思慮過度,情志鬱而化火傷陰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心煩失寐,心悸不安,眩暈,耳嗚,健忘,五心煩熱,咽幹口燥,腰膝酸軟,遺精帶下,舌紅,脈細數。
病機分析:本証以腎陰虛、心火旺為特徵。在生理狀態下,心火下達腎水,腎水上濟心火,使腎水不寒,心火不亢,則水火互濟,心腎相交。若腎水不足,心火失濟,則心火偏亢,或心火獨熾,下吸腎水,則腎陰暗耗,以致腎水虧於下,心火亢於上而心腎不交。
心火偏亢,則心煩失寐,心悸不安,健忘;腎水不足,髓海空虛壩u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生內熱,則五心煩熱,咽幹口燥,舌紅,脈細數。虛火內擾精室則遺精,帶下。
相似証候的辨別:本証當與心火亢盛証相辨別,心火亢盛証僅表現為心煩失寐等心火偏亢的症狀,而無腎陰虛見症。本証既有心人偏亢的症狀,又有腎陰虛的見症。
辨証注意點:心火偏亢的臨床表現,伴有腎陰虛的見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