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變成今天的模樣都有誰的功勞從最初的象形文字,到現今我們日常使用的文字,漢字的發展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但每一次的變革基本都脫離不了由繁到簡的過程。漢字究竟是怎樣一步步發展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對漢字發展起過推動作用?
AA
西周史籀發明了大篆 改變了一字多樣 在漢字的發展歷程中,第一次大變革發生在西周。 史籀是周宣王時候的一個太史。這個時候的漢字,用的還是從倉頡造字那會兒留下的六種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種方法,合起來叫作六書。只要造的字遵循這六種方法,至於長的什麼樣就不管了。 當時的西周還算非常重視教育,小孩八歲,就要進學校認字,認字就是把六書的規則教給他們,至於怎麼寫,就隨便你了,比如跳舞的『舞』字,有的人就造一個人在跳舞的字,有的人就造幾個人在跳舞的字,有很多種寫法(如下圖所示)。現今留存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上就有很多字是一字多樣的。 史籀看到這種情況覺得很不好辦,一個國家文字都不成規矩,萬一你造的字別人認不得怎麼辦呢?於是他就發明了一種叫『大篆』的字,又叫『籀文』。史籀把一些不能普及的字丟棄,把一個字的多種寫法聚合成一個字,並遵循一定規則,比如之前有的字的偏旁忽左忽右,他就規定好偏旁只能在一邊。最後他還把自己造的字做成一部書,叫〖史篇〗。史籀發明的大篆精簡了很多異體字,同時對文化普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秦秦始皇、李斯推行小篆,終結了戰國文字亂象 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形成了七國鼎立的格局,講求的都是用兵打仗,制度、法律、政治隨意亂改,就連說話和文字也是各自改變,不遵周朝的『規則』。終於,末了秦國出來統一了天下。 秦始皇登基後,發現各個地方使用的文字都不一樣,這怎麼能體現泱泱大國的風範?於是下令採用『書同文』的文化政策,命令大臣李斯等人對當時的文字進行統一整理,用一種新的字體頒佈全國,而與秦文不同的文字全部廢掉,這種字體後世稱為小篆,又叫秦篆。 李斯等人整理的小篆,也和史籀整理的大篆方法差不多,都是對當時各地的文字先進行整理核對,然後精簡一些異體字,省略和簡化了某些字的偏旁,大多採用戰國時期就流傳在秦國的篆書,少部分是省改的秦國篆書,另外吸收了其他六國古文中的一些古字。秦始皇在推行統一文字時,採取的都是極端手段,誰不執行就殺頭,所以小篆迅速在全國推行開了。 小篆是漢字發展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由政府宣導的規範化字體,所以字的結構空前統一,同一個偏旁在不同字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基本保持固定的形體。 程邈推廣隸書,讓獄吏寫文書更方便 就在秦始皇大力推行小篆時,另一種文字也正悄然興起。這就是隸書。 說到隸書,就要說說程邈,據說隸書就是他發明的。傳說程邈是秦朝官衙中的獄吏,因得罪了秦始皇,被打入大牢。當時正是秦始皇厲行『焚書坑儒』的時候,官吏奏事極多,動不動就有人要坐牢殺頭。但這些奏事如果用小篆寫太麻煩,於是程邈就造了一種筆劃省儉的隸書供獄吏們使用,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為此程邈還得到秦始皇的嘉獎,不僅赦免了他,還封他為禦史,並推行這種文字在官獄中使用。這種文字叫作隸書,顧名思義就是獄卒皂隸用的。 但這只是個傳說,據現在的考古發現,隸書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只是到了秦朝,由程邈等人發展推廣了而已。因為正統的小篆寫起來比較麻煩,當時沒有毛筆,寫字主要是刻字,所以肯定是筆劃越少越好,於是這些獄吏就用一些筆劃省儉的字替代正統文字,只要當官的人自己看得懂就行。後來這種文字漸漸在官吏中間流行。這些隸書的文字大多圖快而省,很多字就丟失了六書的規則,比如『牛』字本來有兩隻角,隸書圖省事就變成一隻角,『鳥』字本來是很像鳥的形狀,隸書就把它寫方了,底部本來是個『匕』狀字,隸書用四點替代,於是兩隻腳的鳥變成了四隻腳。 隸書與小篆相比,『訛變』『省變』的現象嚴重,導致變體字的數量大增,文字也失去了六書規定的功能,給後人辨別古字、考證今天文字的來源帶來很大麻煩,所以隸書的變革給後人留下很多爭議。 唐武則天生造12個字,但只流傳15年 到了唐代,楷書是法定的文字。武則天登基後,把權力也施加到了文字上。 文史和辭書學學者趙所生說,武則天發明了一些生造的字,這些字完全不符合造字的規則,都是她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而造的。當時一共造了12個字,把日、月、天、地、星、正、載、初、年、君、臣、照的寫法全部改換了。據〖資治通鑒〗卷204記載:『鳳閣侍郎河東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獻……太后自名"曌"。』就是說這12個字是武則天的屬下為拍她馬屁而改造的,而這個叫宗秦客的人其實是武則天的親戚,是她的『從父姊之子』。 從載初元年武則天改國號起到她去世,這15年間,這些字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國推行,當時的碑刻、墓誌、人物題名、文書等,凡是涉及這12個字的,都一律照改。現如今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史資料中還能看到。但武則天一死,第二年這些文字就都廢止了,因為這些字實在和漢字造字的初衷相違背,是漢字由統一到混亂的典型,失敗也是必然的。 除了武則天,歷史上還有很多皇帝試圖駕馭文字,比如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名字,都要避諱,這些避諱的字要麼用其他字替代,要麼就生造一個。比如『湻』,本作淳,但為避清穆宗載淳的諱而改成這個字。 唐代還有個故事值得一提。現如今我們使用的很多簡寫字在古代其實也早已經出現,比如『愛』字,就是唐太宗寫草書時形成的。 宋漢字越寫越草,宋代回頭推行行書 民國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在自己的〖文字音韻學論集〗中曾寫道:『無如秦朝亡後,到了漢朝……竟因陋就簡,把這種差人皂隸寫的字,當作正正經經的用場,無論詔書、律、令、歷史、古書,都用隸書寫,篆書雖沒有廢,卻並不當作正經用,所以到漢中宗的時候,這些學士大夫,已經連小篆都不能識得。』 因為隸書的大量使用,所以小篆漸漸脫離了人們的現實生活,只有專門研究的人才看得懂。但即使已經進行了大量省變的隸書,依然沒辦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在隸書的基礎上,後人又研究出了楷書、行書、草書,這些文字比隸書還要省儉,特別是草書,越寫越簡單,以致後來已經完全沒法認了,只能當一件藝術品欣賞欣賞,文字的功能已經沒有了。 所以,到了宋代,不得不回頭寫行書。宋、元、明三朝,行書是最通行的文字,草書也有人寫。 满清早期只能寫楷書 後期館閣體遭詬病 滿清時期,風頭卻變了,認為寫草書是不敬,只能寫楷書。康熙主持編纂以楷書為規範的大型字典。不過到了道光以後,一種館閣體又興盛起來,但館閣體的文字跟六書嚴重違背,用筆也不合美術,寫起來又浪費時間。但當時清代科舉卻明確要求考生以館閣體書寫,不以標準館閣體書寫者就無法進入翰林院,所以備受人們詬病。 漢字簡化改革是從近代開始的。1935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324字)。而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佈並成功得到貫徹實施的簡體字方案和字表,是195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的〖漢字簡化方案〗,並最終制定出了一個〖簡化字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