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談趣:小餅如月
20160918_008
月下把杯圖頁 『中秋節物未為低,火燒羅羅出釜齊。一樣餅師新製得,佳名先向月中題。』清代祁啟萼的【月餅】詩,將月餅喻為一輪縮小的月亮,點出了月餅命名的寓意。而最早將圓餅和月亮聯繫到一塊吟詠的,似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應將胡餅邀蟾蜍』。人們把胡餅與酥點結合起來,就成了早期的月餅。 讀白居易【寄胡餅與楊萬州】:『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唐代東西兩京都有製作胡餅者,白居易也讓家中的廚師學着『輔興』(專做胡麻餅的名鋪)做了一些,然後寄給友人。由此可看出,至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期,月餅就已經在民間流行了。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吃月餅就像吃圓圓的月亮一樣。詩中的飴(麥芽糖)和酥(酥油)兩者相拌,相當於現在的月餅餡。蘇東坡飲酒品餅之餘,借餅抒情。詩中的『小餅』當時俗稱『月團』。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中才首次提到『月餅』。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亦有關於『月餅』的記述。宋時八月十五夜,城中人家,擺放月餅、瓜果,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神保佑。當時男子拜月一般是求得『早步蟾宮,高攀仙桂』,而女子拜月則主要是希望『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對此習俗,有詩調笑,『時人莫訝登科早,只為嫦娥愛少年。』而宋代筆記體小說【醉翁談錄】對此也有記載,『中秋,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傳說朱元璋在月餅中夾帶紙條,約定八月十五夜統一起義,推翻元朝統治。也許因為這個『齊民心』的事件,自那時起,吃月餅的習俗更為普遍了。明沈榜【宛署雜記】中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之語;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中亦有『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的說法;清代的【燕京歲時記】又有『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師第一……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的記載。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知道,明清是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最盛的時期。 『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這首清代竹枝詞道出了那時月餅贈送風俗的普遍流行。清袁學瀾的【吳郡歲華紀麗】十二卷,其中有一幅展示蘇州一帶的風俗圖,圖中【詠月餅】詩曰:『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裏相饋遺,節物無容忽。』這幅詩畫詳盡描繪了月餅的製作、蒸煮乃至饋贈親朋等一系列活動,甚是精彩有趣。明彭蘊章【幽州土風俗】中有詩曰:『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嫩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丹顏。』何止『嫦娥奔月』,還有吳剛折桂、玉兔搗藥、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美麗動人的神話圖案,都被心靈手巧的制餅師印製在月餅上,將月亮文化演繹到了極致,伴隨着美味的月餅流傳後世。 月餅,一輪圓圓的節日符號,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月亮文化,承載着厚重的歷史及節日風俗的演變和延伸,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團圓夙願的象徵,憧憬美好生活的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