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99|回覆: 0

[醫藥臨床] 治未病理論溯源與實踐思考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11-4 09: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治未病』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需要我們深入挖掘整理、繼承和創新,重新審視其特色與優勢,推進中醫藥持續健康發展,使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與實踐順應時代的召喚,重新煥發出更璀璨的光輝。

•中醫『治未病』是將疾病『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衛生保健服務。我們應對疾病的調控定位在防,做到法以陰陽,順應天時;形神修養,自我調節;居住適宜,環境為要;飲食有調,注意偏盛;運動有度,貴在堅持等。

隨着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的轉化,醫療的目的也發生較大的變化。中醫『治未病』這一古老而前沿的理念,與現代醫學相比,進一步顯示了中醫學的思維是先進和超前的。時值我國健康產業處於飛速發展的今天,『治未病』已上升為健康產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其理論及臨床實踐承載着幾千年的中醫文化底蘊,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新形勢下開展『治未病』工作,是一項弘揚中醫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以滿足現代社會對健康的需求。

『治未病』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養生防病保健的主導思想,代表着健康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治未病』的理論體系與臨床研究成果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對於提高中醫藥服務健康能力及中醫藥參與社會貢獻度具有深遠的影響。

歷史溯源】

『治未病』作為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有來自於日常生活實踐的防病健身的感性認識。【莊子·盜拓】曰:『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由於古時人類無衣裹身,加之所處的環境惡劣,人們往往夜間在樹上度過,這樣既可避免禽獸的侵襲,又可避免夜間寒濕之氣對身體的傷害,無形之中預防或減少風寒濕痹、脾胃病等的發生。【周易·象辭下傳】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也。』如果發生了火災,用水能夠及時將火撲滅,就可以防止火勢的蔓延;君子能夠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就是預防的思想,『豫(預)防』一詞可能最早出處於此。【道德經·七十一章】曰:『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只有人類注意預防疾病,才會不生病,聖人之所以不生病,是因為他們早已知道未病先防的道理。又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也說明了事物在萌芽階段就要發現變化的徵兆和苗頭,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消滅。

黃帝內經】中提及『治未病』一詞的地方有三處。第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說明未病先防的重要性。第二,【素問·刺熱】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即醫者要洞察秋毫,發現疾病的先兆症狀,並在疾病伏而未發之時,中醫四診合參,採用針刺治療,以防止疾病發作。第三,【靈樞·逆順】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說明上工多未病先防,早期施治,救其萌芽。【黃帝內經】吸收【周易】、儒、道中先進的養生和預防思想,明確提出『治未病』的概念,並完善『治未病』的理論體系。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根據臟腑關係、五行相剋的理論,提出了『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觀點,被歷代醫家奉為『治未病』之圭臬。唐代孫思邈將疾病分為三個層次(未病、欲病、已病),如【備急千金要方】曰:『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告誡後學者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清代葉天士【溫熱論】曰:『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體現了『治未病』的思想。這些認識對『治未病』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時代召喚】

近年來,隨着國家對『治未病』理論及臨床實踐的日益重視,『治未病』的理念在人民群眾中得到廣泛傳播,社會對『治未病』的認知度和認同性有明顯的提升。加之現代醫學正經歷着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診療模式也在探索中前進。

『治未病』是中醫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理論為了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也保持着與時俱進,將服務內容向預防轉變,以求有效、持久地指導中醫臨床實踐,發揮中醫『簡、便、驗、廉』的特色及優勢。醫院通過建立『治未病』科,開展『治未病』服務,發揮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技術在養生保健、重大慢性疑難疾病的預防及早期干預中的優勢,將疾病防治『關口前移』。同時形成醫藥大健康產業,不局限於治療疾病,而更多關注中醫養生保健及預防疾病,更多地滿足人民群眾預防疾病、追求健康的現實需求。同時中醫『治未病』理論符合我國醫改中戰略『下移』的衛生方針,符合時代的要求。

中醫的『未病』指的不僅僅是現代醫學所講的『亞健康』狀態,同時包括尚未發生和認識的無自覺症狀及體徵的各種狀態。『治未病』就是要做到未病養生,防微杜漸,防病於先,已病早治,已病防傳。【備急千金要方·卷一】曰:『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尚處在未成未發的萌芽階段,臨床早期疾病症狀沒有或表現不典型,作為上醫就要洞察秋毫,識別健康的危險因素,防治於初始,避免機體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行健康干預及體質調理,防病於未然。【素問·瘧論】曰:『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指出瘧疾應在未發的時候便進行適當的調理,則正氣足而邪氣消矣,故『治未病』當定位在防。

實踐思考】

法以陰陽,順應天時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此壽命之本也。』又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陽二者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相互為用,以求其統一,保持相對的動態平衡,從而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最高標準。【管子·內業】曰:『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精不見,其微不醜,平正擅匈,論治在心,此以長壽。』『精氣』是人體的精微物質,又是五臟六腑各種功能發揮的物質基礎,只有精氣充沛,生命力頑強,方可長壽。

靈樞·歲露】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指出天時的變化對人體有重要的影響。【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要求人們的生活、起居、精神活動等要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變化規律,春夏之時順應自然生長之氣,秋冬之時順應自然收藏之氣,防止六淫邪氣侵襲,乃養生防病之精髓。然在調整人體陰陽偏盛或偏衰時,應注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使二者協調合和,恢復相對平衡。

形神修養,自我調節

心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能統攝全身氣血陰陽。『治未病』不僅重視形體的健康,更關注形與神俱,終其天年。【素問·靈蘭秘典論】曰:『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以此養生則殃。』又【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指出主明既是心神清明,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精神情感調達,五臟六腑安康。『不懼於物,德全不危』,使形神得到全面的修養,為預防疾病發揮潛移默化的內在作用。

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活動,要駕馭好心神,不使其不及或過之,將養心神作為健康的內在要素。【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傷髒則病起』,提示因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等,導致突然過度或持續的憂思惱怒,情志內傷,均可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或加重病情。所以要做到『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通過調節精神情志,使全身氣機出入升降通暢,陰陽相濟,氣血津液相互協調、相互為用,從而維繫人體五臟六腑生理功能相對平衡與統一,促進人體健康。

居住適宜,環境為要

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人是自然界的產物,能動地適應自然環境,不斷關注自身健康,從而預防疾病。清代溫病學家王孟英曰:『冬夏衣被過暖,皆能致病,而夏月為尤甚……亦勿過於貪涼,迎風沐浴,夜深露坐,雨至開窗,皆自棄其險而招霍亂之來也,不可不戒。』提出不僅重視環境衛生,更應審慎起居,增強自身免疫力而防治疾病。

飲食有調,注意偏盛

食物是機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物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不竭動力。【周易·頤卦·象辭上傳】曰:『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強調飲食養生的重要性。孫思邈曰:『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若能用食平病,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孫思邈根據『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原則來補益精氣,無病期間要調節飲食,有病則先用食療,食療不愈而後用藥。在食療養生方法上提出五臟所宜食法、五臟不可食忌法、五味動病法、五臟病五味治療等觀點。如多食咸則脈凝澀而色變,即咸入胃中,其氣走中焦,布散於諸脈,血行於脈中,與咸相得即血凝,易發生高血壓病、腦血管疾病等。【養生錄】中提及養生『六宜』,即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緩些、食宜軟些,這是日常生活中飲食保健的基本原則。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可以藉此引申為長期的飲食不節(過飢過飽、過寒過熱、過食膏粱厚味、辛辣醇酒等)則會成為致病的高危因素,影響人體健康。

運動有度,貴在堅持

黃帝內經】強調要『和於陰陽術數』,主張用導引、按摩等方法來促進健康。同時提倡動靜結合,靜能養神,動可養形,形神共養,健康長壽。葛洪曰:『導引療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氣,動之則百關氣暢,閉之則三宮血凝。實養生之大律,祛病之玄術矣。』指出運動可調臟腑、通經脈,不運動則氣不行血,血脈瘀阻,變生諸疾。漢代名醫華佗通過模仿虎、鹿、熊、猿、鶴的特點自創『五禽戲』,具有動中求靜、剛柔相濟、內外兼練的特性,能強身壯體,防病養生,是經典的古代保健養生操。以上中醫傳統功法注重強身健體以預防疾病,其經驗難能可貴,值得珍視。

呂氏春秋·古樂】曰:『昔陶唐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闊而滯着,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古代人們多為陰邪所困,風、寒、濕阻滯筋骨關節,四肢拘攣,身重而痛,不得屈伸。通過練習舞蹈,活動肢體,舒展筋骨,調暢全身氣血,通達經絡,以動濟靜,祛除陰邪,增強體質,延年益壽,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缺乏鍛煉或過之,則如【素問·宣明五氣】所言:『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變生他病。

總之,中醫『治未病』起源於遠古,雛形於【周易】,形成於【黃帝內經】,後被歷代醫家所重視而不斷充實、發展和完善,趨於成熟。今天『治未病』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衛生保健服務,我們應當將疾病『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對疾病的調控要定位在防,做到法以陰陽,順應天時;形神修養,自我調節;居住適宜,環境為要;飲食有調,注意偏盛;運動有度,貴在堅持等。中醫『治未病』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需要我們加以深入挖掘、整理,繼承和創新,重新審視其特色與優勢,推進中醫藥持續健康發展,使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與實踐順應時代的召喚,重新煥發出更璀璨的光輝。(徐經世 李艷 趙進東)

(摘編自【中醫雜誌】)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