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31|回覆: 0

[中醫理論] 如何準確確定中藥功效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11-22 05: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關於中藥的由來,一個公認的觀點是『源於生活實踐』,一個基本的說法是『藥食同源』,即古代先民爲果腹之需,往往飢不擇食,其間難免會誤食一些有毒或有劇烈生理效應的動、植物,以致引起嘔吐、腹瀉,甚至昏迷、死亡。經過無數次試驗,逐漸形成了對某些動、植物可食或不可食的認識,並又從中慢慢發現,某種病痛發作時在吃了或誤食了某種動、植物後,病痛得以減輕或解除,進而有了藥物的認識和積累。這就說明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被發現的,藥、食之間起初並無明顯的或絕對的界線。至於礦物藥的發現,則與採礦與冶煉業的興起有關,也可能存在著誤食的現象;人工製品如酒、醋、神曲等的發明,則與火的應用、烹調術的進步有關。顯而易見,這是一個極爲漫長、艱辛而危險的過程。古人要通過反覆積累,從無意識的偶然體驗,到有意識的試驗、觀察,才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藥物知識。此後,隨著中醫理論的形成,並在其指導下使用,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中藥。

對於中藥起源及其功效認識的說法,其實還存在著諸多疑問,筆者茲提出有關思考與同道商榷。

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是約成書於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該書顯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經歷了一個較長時期的補充和完善過程,是對其前的中藥學知識的整理與總結。書中提出了藥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七情和合與君臣佐使)、服藥方法、劑型選擇等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中藥學的理論基礎,對後世本草學的發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中藥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都與【本經】有著很深的淵源。

值得一提的是,【本經】的話語體系與此前成書的【黃帝內經】已實現了基本契合,彌補了【黃帝內經】方藥匱乏的不足。對中藥功效確認的基本方法是以效定功,即通過反覆觀察應用後的反應,來確定某種藥物的功能。這一過程即使撇開受用者的年齡、性別、飲食、性情等複雜因素,也還至少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使用單味藥物;治療同一病症;臨證反覆應用。若不能滿足這些條件,確認的某種藥物的功效就有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而是不準確的。平心而論,【本經】中記述的藥物的功能、主治真正符合上述條件的恐怕並不多,那麼對【本經】內容的澄清、驗證也就成爲其後歷代藥學家、醫學家的重要任務。

縱觀中藥學史,儘管有發展,但對藥物的研究認識方法並沒有根本改進,多是在【本經】基礎上的修訂、更正和補充,且補充明顯多於更正。也就是說,後世本草大都沿用了【本經】的說法,而補充的大量藥物——由【本經】的365種至【本草綱目】的1892種,也同樣帶有過多的主觀因素,對藥物功效的認識很多當屬於一家之言,且有些認識經不起推敲與驗證。如【本草綱目】中記述了很多未經系統觀察,僅屬於偶然之見的內容,以至於成爲現今一些人非難或詬病中醫藥學的常用理由。

由於對單味中藥功效認識的不一致,加之藥物配伍帶來的千變萬化,這就給歷代醫家的臨床應用提供了見仁見智的機會。中醫學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除了表現在對病證的病因病機的見解上外,更多地還是見於選方用藥上,即所謂用藥經驗。

用藥治病,首要悉其性能。清代醫家徐大椿形象地提出『用藥如用兵論』。他指出:『兵之設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後興;藥之設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後用,其道同也。故病之爲患也,小則耗精,大則傷命,隱然一敵國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臟腑之偏勝,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後無喪身殞命之憂……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他還指出:『善用藥者,亦必深知藥性之功力,而後能用之以治病。』

關於這一點,歷代醫家有頗多心得。如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創製或記述的方劑,用藥大都精當,成爲後世典範,反映出他對所用藥物認識之精深。李東垣對風類藥有獨到的認識,在脾胃病中的應用頗顯匠心。【景岳全書】中有【本草正】2卷,列常用藥300味,但對人參、附子、熟地、大黃敘述尤詳,並模仿儒家四維(禮、義、廉、恥)之式,而將其稱爲『藥中四維』。當代醫家施今墨先生用對藥的心得,焦樹德先生的【用藥心得十講】等,對藥物的認知都可謂細緻入微,表述生動貼切,實用性很強,值得研習效法。

此外,一些醫家還有著鮮明的用藥特色,表現爲對某一藥物的偏愛,甚至爲此而得新的稱呼,如『張熟地』(張景岳)、『嚴附子』(嚴觀)、『余石膏』(余師愚)、『陳柴胡』(陳平伯)、『烏梅先生』(劉鴻恩)、『石膏大王』(張錫純)、『祝附子』(祝味菊)、『徐麻黃』(徐小圃)、『嚴北沙』(嚴蒼山)、『陸黃芪』(陸仲安)、『石膏孔』(孔伯華)、『吳附子』(吳佩衡)等等。

然而,因缺乏明晰、嚴格的標準,系統細緻的臨床驗證,這類用藥經驗對臨床的指導意義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簡單地照搬沿用很易致偏顯弊。

中藥普遍存在著『一藥多能』的現象,如黃芪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的功效,大黃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仙鶴草有收斂止血、補虛、消積、止痢、殺蟲的功效等等。顯而易見,這應是由其性味、歸經或所含成分所決定的。客觀地說,以中醫學的認知條件和認知方法,能把藥物的功效認識到如此細緻,委實不易。

關於藥物功效的表述,古今有異者並不鮮見。如白芍一藥,【本經】謂之『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其中的『利小便』在【傷寒論】的真武湯中即有所體現。而現行教材對此功效並未認定,言其能『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再如當歸,【本經】言其『主咳逆上氣』,而教材中也未採用。這種取捨不知所依何在?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無論是一藥一能或一藥多能,對這些藥之功效怎樣去驗證?因爲臨床單藥治病幾無可能,而在複方中要驗證某一藥物的功效則難之又難。如此說來,尋找恰當的方法確認中藥的功效將是中藥研究中的當務之急,也是長久之策。

對有效成分的研究,是一個時期以來研究中藥功效最常用的方法。原本是想通過對有效成分的分析,找出其功效的物質基礎,並認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是一條可行之路。而多年的實踐卻證實,這種方法忽略了中藥成分的複雜性和整體性,除了有個別建立起了有效成分與功效的對應關係外,多數都未達到這一目的。一些中藥提取物,雖然在臨床治療中的針對性有所提高,但適應範圍卻大大縮小,嚴格說來已不再屬於中藥。

研究中藥的有效成分,無疑有利於對中藥功效的識別與認定,但這種將有效成分與功效對應的方法並不符合中醫學的原理,因而除非具有特異性功效而可辨病用藥外,如常山截瘧、茵陳退黃、鴉膽子殺阿米巴原蟲等,還是應強調辨證用藥,而對藥物的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只能作爲臨床參考。

目前,『中醫西化』現象很明顯,突出表現在對『病』的認識及對『藥』的運用上。不少醫者用藥的依據是病理而非病機、是藥理而非性能,在組方用藥時經常要考慮藥物的降壓、降糖、降脂、降酶、抗病毒、抗癌、強心等作用,割裂了理、法、方、藥的一體性,辨證論治的理念未得到體現,臨床自然難獲佳效。

毋庸置疑,現行教材及【藥典】中記述的中藥功效是經千百年應用認定的結果,是能經得起臨床檢驗的,但還遠未達到嚴謹、規範、清晰、無疑的程度。要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系統整理古今文獻,力求去偽存真,從中發現確有價值的中藥功效,並通過規範的臨床研究加以驗證;建立符合中醫藥理論特色的中藥功效評價體系;將有效成分的研究與中藥功效的臨床研究有機結合;重視中藥功效術語的規範化研究。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