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冬至位列『三大节』 皇帝祭天为何要选这一日?
今天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意味着冬天真正来临,民谚有言: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万事万物均有阴阳两面,一天之中的阴阳为白昼和黑夜,一年之中的阴阳以夏至、冬至为期。夏至日至冬至日为阴,冬至日至夏至日为阳。夏至开始夜渐长,昼渐短,象征阴期开始,冬至过后白昼渐长,寒夜渐短,天气间的阳气开始上升。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太阳意味着生机,冬至则寓意着阴极阳升、万物生长,因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冬至十分重视,从汉代开始,冬至成为国家的重大节日之一,〖清嘉录〗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汉代时期冬至又称冬节,官府举行要贺冬仪式,社会上流行拜冬之礼。〖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官方例行放假,商旅停业,举国休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百废待举,政务繁冗,规定一年只有三天假期,分别为元旦,皇帝的生日(万寿节),还有冬至,并称三大节,冬至日的意义可见一斑。 进入工业文明后,节气的意义日渐淡薄,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节气日形成了众多庆贺礼俗,而其中最高的祈祷仪式则是天子举行的祭天礼,于每年冬至日举行,由皇帝代表万民苍生向上天祈求天下安泰、万物丰收。 冬至祭天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涉及到封建王朝的各个部门,内容主要包括择日、斋戒、习仪、省牲器、告庙、有司陈设等。〖左传〗记载: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古代祭祀日期的选择一般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明代则由钦天监选定,并制作成册,交由太常寺卿于上一年十二月朔日上奏皇帝,再由皇帝遍告有司及天下百姓。〖礼记〗有言: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即是指祭祀之前的斋戒活动。斋戒主要包括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食荤腥、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等。习仪是正式举行祭礼前的排练,一般于正祭前三日或二日举行。有司陈设是指郊祀前的祭祀用品准备及陈设等,如笾、豆、簠、簋、爵、祝版、牺牲等。省牲器是由皇帝或相关部门官员在祭祀前检查祭祀牺牲及器物准备情况的仪式。明初规定,大祀前一月朔日,由皇帝亲自到牺牲所省牲,而后每天都派大臣前往视察,中小祀则由礼部或太常寺等官员代为行礼。祭天作为封建朝廷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还增加了告庙这一程序。古代皇帝祭天,要去祖庙请祖宗牌位配祀。如洪武时期,奉朱元璋之父仁祖淳皇帝配,建文帝即位后,将仁祖换为太祖,宣宗在位时,以太祖、文宗并配,祖宗配天除了表达对祭天礼的重视外,还体现了封建王朝家国一体的观念,也宣示了本朝的正统性。 作为国家大祀之首,祭天礼复杂而完整,主要过程包括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冬至日清晨,太常寺官员率领众执事官准备好祭品,将祭祀所用之玉、帛、尊、罍、祝版等摆放齐整,乐舞生、执事官、陪祀官、分献官就位。日出前七刻,斋宫鸣太和钟,导引官引导皇帝至圜丘坛御位,鼓乐声起,祭天大典正式开始。 仪式的第一项是迎神,燔柴炉内升烟火,表达了将人间敬天之意传于上天的寓意。皇帝至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礼,后至祖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后,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迎神后为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进献玉、帛。行礼时由太常卿导引皇帝盥洗后至神位前行三上香礼,执事官向皇帝呈进玉帛。皇帝至上帝及祖宗牌位前行敬献礼仪,鞠躬拜兴后回拜位。第三个步骤是进俎,内赞奏升坛后,皇帝在导驾官陪同下到主位、配位前进俎,进俎毕皇帝复位。接下来行初献礼。皇帝先至爵洗位受爵、涤爵、拭爵、进爵,而后升坛至酒尊所,执爵官以爵进皇帝,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行三上香礼,同时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初献之后行亚献和终献礼,除了不宣读祝文外,程序与初献基本相同。终献以后,行饮福受胙礼,光禄寺官员奏饮福酒,奏受胙,皇帝行礼后拜兴回位。祭天为大祀之首,按祖制一般为皇帝亲祭,但王朝后期,天子多怠政,连祭天礼亦遣官代祀。官员行礼时,仪式大为精简,其中饮福受胙礼搁置不行,寓意只有天子能接受上天所赐之福。饮福受胙后彻撰送神。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撰,皆送到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观看焚烧祭品,内赞奏礼毕,祭天大典正式结束。 冬至祭天盛于唐宋,明清间更为隆重尊崇,并且逐渐流传至民间,演变为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称为祭冬或拜冬。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都表达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朴素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