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治疗作用,即中药的功效。在中医学的语境里,中药的功效是因其自身具有的偏性——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而产生的,因此其治病的原理可概括为以偏纠偏,即以药物之『偏』,来纠正疾病之『偏』,即纠正正邪相争导致的阴阳失衡。
然而,关于中药功效的表述一直以来却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因认识不同而造成的不一致,二是因用词随意而造成的不规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应用与交流。兹对后者加以梳理,以期改进提高。
【中药功效构词的形式】
中药功效构词包含的内容多为功、效混述。从语法的角度看,其表述的基本形式是动宾词组或动宾短语,如发汗解表、燥湿化痰、和解少阳、疏肝理气、温补肾阳等。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治则、治法的表述形式。
具体说来,中药的功效表述有双音节词,如疏风、散寒、清热、行气、燥湿、利水、润肺、平肝、温阳、滋阴等;也有三音节词,如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强筋骨等。这些均为单义词组,指意简明。此外,还有更为常见的是由两个双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组,这类词组的情况较为复杂,有些为单义重叠,即前后两个单义词组的含义相同或相近,如清热泻火、活血化瘀、行气消胀、安神定悸、开窍醒神等;有些则为双义词组,即两个单义词组词义平行并列,后者对前者限定或补充,如清热燥湿、清热化痰、清热解毒等;还有些双义词组前后为因果关系,如行气止痛、利水消肿、化痰止咳、升阳举陷、回阳救逆等,其中行气、利水、化痰、升阳、回阳为药性功能,止痛、消肿、止咳、举陷、救逆为治疗效果。
【中药功效构词的种类】
一个病证的表述往往涉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这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切入点。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中药的功效在表述上自然与此相呼应,表现为病机、治法、用药的一致性。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中药的功效表述显得相当纷乱。概括起来大致可见以下几类:
针对病因类 如疏风、清热、泻火、解暑、燥湿、散寒、润燥、化痰、利水、消积、理气、祛瘀、逐饮、杀虫等。
针对病位类 如润肺、疏肝、清心、健脾、滋肾、和胃、利胆等。
针对病势类 如潜阳、降逆、固肠、升阳等。
针对病机、病证类 如发表、攻下、解郁、开痹、固脱、开窍、止痉、回阳、举陷等。
针对病、症类 如截疟、透疹、疗癣、敛汗、止痢、止痛、止血、止咳、平喘、止呕、止呃、止泻、止痒、通淋、消肿、退黄等。
因性味、归经及所含成分的复杂性,中药的功效普遍存在着一药多能的现象,功效单一者如木香的行气止痛功效,柿蒂的降气止呃功效,神曲的消食和胃功效,南瓜子的杀虫功效等为数极少;多数则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效,如黄连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桂枝的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功效,黄芪的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功效,大黄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功效,仙鹤草的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功效等。
【中药功效构词存在的不足】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异常艰辛的过程,这是由其时代背景及认识方法、认识水平等因素所决定的。发现中药功效的过程极为漫长,从无意识的接触到有意识的探索,坚持不懈,逐步加深,不断完善,在付出了无数代价之后,对中药的功效才终于形成了一个基本一致的认识,中药学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可想而知,受限于认知的主、客观因素,加之缺乏明确、严格的标准,出现对一个药物的认识不一是相当正常的,对一个药物功效的不同表述也很容易理解。由于缺乏量化指标,要显示相同功能的不同程度只能通过变换用词来实现。尽管经过历代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努力,中药功效术语的规范化已取得了可喜进步,但还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或缺陷。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义重叠
即在用复合词组表述功效时,前后两个单义词组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如滋阴生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解表发汗、助阳补火、宁心安神等。这种风格的形成有着久远的渊源,主要是受六朝骈文及明清以来歌括式普及类本草著作的影响,如〖本草歌括〗〖本草蒙筌〗〖本草诗笺〗〖本草韵语〗〖本经便读〗及〖药性赋〗等,讲究形式工整、对偶成文、押韵合辙、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记,但因过于追求形式而有蛇足之嫌、拼凑之迹、因辞妨义之弊。
用语繁复
不少用语的含义相同或相近,但或因以示区别,也或因避免重复,致使用语杂乱,如发散风寒药的功效就有发汗解表、发汗解肌、祛风散寒、解表散风、散寒祛风等表述;又如清热药的功效,所用的相关词语更是多达上百;其他如利水、利尿与利小便,温阳、补阳、助阳与壮阳,养阴、滋阴、育阴与益阴,运脾、醒脾与悦脾,理气、利气、行气、快气、顺气、调气、降气、通气与破气,祛瘀、化瘀、行瘀、消瘀、行血与活血,消痰、涤痰、导痰、涌痰、豁痰、滚痰与坠痰等等,所表之意相同或无明显差异。这种同义或近义异词的现象,尽管有区分程度的必要,但过于修饰且义界不清,为其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词意含混
中药功效表述用语往往言简意赅,但也因此产生了词意不确的弊端。由于缺乏特指性,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判断。如通窍,要明确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等的不同,更要注意和苏合香、冰片、石菖蒲的开窍有何不同;温里也要根据药物的归经来确定作用的脏腑;又如解肌,涉及许多解表药,既有辛温药,也有辛凉药,让人难以确定其真实含义;再如解毒,词意更是宽泛,要弄清热毒、火毒、湿毒、疫毒、虫毒、疮毒、药毒等;其他如活血止痛、行气止痛、凉血止血、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以复合词组表述的功效,由于未明确前后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极易产生歧义,搞不清究竟是直接功效还是间接功效。
【对中药功效构词的几点建议】
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中药功效构词的规范化也是中药功效研究的前提。实现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统一、概念内涵清楚、表述严谨规范,应作为中药功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甚至应作为重中之重。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谈及功效表述,就避不开功效确认。中药的起源应该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单味应用时代,而这一过程充满了主观因素,对药物功效认识很多属于一家之言,自然也存有诸多可疑之处,相当一部分中药的功效似乎并未经过系统的应用证实。其实历代本草专著都有沿袭前代的现象,通过临床实践获得体验而对前代谬误加以更正者并不多。即使是现今的〖中药学〗教材甚或〖中国药典〗等,也是对历代本草的筛选、总结,并未进行(也难以进行)单味药功效的对比验证。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功效的认定是一个核心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
由于中药本身的复杂性,对其功效的表述并非易事,但也应确定一个大致的原则或标准,如格式应包括病因、病位、病证等内容,不宜过分强调形式工整,多用单义词组,减少单义重叠,重言直接功效,少提或不提间接功效。
注意对功效表述中动词的选定,避免过度或随意修饰,尽量使用词简明精当,剔除指意不明、易生歧义的用语。
对有效成分的研究,无疑有利于对中药功效的认识,但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种通过寻找有效成分来确认功效的方法并不符合中医学的原理,因而除非具有特异性功效,将某些药理作用,如降压、降糖、降脂、抗病毒、抗癌、强心等作为某种药物的功效并不妥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