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春運即將開始,又快到了紛紛返鄉的時節,或許也會是『在鄉』『懷鄉』題材作品又一次噴涌的時節。回顧一年前,2016年春節前後,廣東學者黃燈原刊於【十月】雜誌當年第一期的散文【回饋鄉村,何以可能?】,在網絡上以【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為題,成為這一年『返鄉』主題討論的焦點。2015年春節,則是上海大學文學院文化研究系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爆紅』網絡。
『返鄉』與『鄉愁』,年年有,年年講,卻依然有無盡的可能,能容納最多人的精神激盪。或許正是因此,【回饋鄉村,何以可能?】在2016年末的溫州甌海獲頒首屆琦君散文獎。散文獎因以命名的已故作家琦君,生長於溫州甌海。近年來大陸讀者比較熟悉的,是由她的【橘子紅了】改編成的同名電視劇,而在台灣,她一生致力最深的,卻是眾多愛國懷鄉思親題材的散文。
琦君曾說,『像樹木花草似的,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麼可能呢?』這段有關『根與故鄉』的敘述,想必會激盪起眾多『返鄉』『懷鄉』寫作者的共鳴。受獎的作家與頒獎的嘉賓,可能也正是在這種共鳴中轉入以『文學的鄉愁』為主題的晤談。【作家】雜誌主編宗仁發談起一同在場的作家韓少功1985年在【作家】雜誌上發表的文學評論【文學的『根』】。這篇後來被視作尋根文學『宣言』的文章裏,曾用大段落講述鄉土對中國作家創作的意義。與琦君對『根』的相比,【文學的『根』】或許不那麼抒情。但抒情與非抒情的並存,恰恰是『返鄉』無儘可能的表現之一。
從現代文學到當代文學,再到如今的日常生活觀察、文化研究,『返鄉』成為人們思考現實時不竭的觸發,提供了豐富的文本。不知道這一年『返鄉』,文學又會給我們什麼答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