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53|回覆: 0

[儒家學說] 走近孔子——讀【〖論語〗真義】有感

[複製鏈接]
無端 發表於 2017-6-4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牟鍾鑒(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

趙又春先生是我在北大哲學系學習時的老同學,曾長期在湖南工作,現僑居加拿大。雖相距遙遠,但我倆的心是相通的,都鍾情於中華優秀思想文化,並致力於相關學術研究。他多年用心解讀孔子和【論語】,已出版三部書,而今又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作【〖論語〗真義】,可見他一直在不停地探索、開拓,務求獲得孔子真義,使研究進入更完美的境界,這令我欽佩。我不是【論語】詮釋專家,但喜愛【論語】,百讀不厭其多,每讀總有啟迪從中生發;也常常參閱古今注釋,以求理解確切。中國孔子基金會匡亞明先生提出讀經『三義』說:準確把握『本義』,多方參考『他義』,努力推出『我義』。趙又春先生把『三義』高度綜合起來,從返歸『本義』出發,吸收檢討名家『他義』,在與孔子深度對話中推出『我義』,從而形成了【論語】的『真義』,這是難能可貴的。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有重點地讀一下他的書,提出幾點粗略的讀後感。

走近孔子——讀【[wiki]〖論語〗真義[/wiki]】有感

走近孔子——讀【[wiki]〖論語〗真義[/wiki]】有感

孔子像

首先,作者用歷史的眼光,儘可能把語錄體的【論語】章句,放置到當時的語境之中,說明孔子講論及與弟子對談每一句話的由來和目的,從而作出比較合乎當時情理的解釋。例如長久以來被誤解為孔子主張『愚民政策』的【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作者指出,在孔子的時代,由於教育缺乏,普通民眾認識能力較低,『孔子這是說:對老百姓,你只可能讓他們按你指定的方式去行動,要他們理解其中的道理,那是難以辦到的』。這是事實的認定,不是有意不讓百姓知道。作者又聯繫【子路篇】中孔子主張在富民之後還要『教之』,說明孔子希望民眾懂道德、知禮義。作者點明:『民可』中的『可』,不是主觀上『應該』的意思,而是客觀上『可能(辦得到)』的意思,這樣誤讀就迎刃而解了。類似的例子還很多。

第二,作者借鑑名家又不迷信名家,在綜合他們的注釋基礎上,據實作出自己應有的判斷,體現出強烈的超越意識與創新精神。例如【學而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楊伯峻的譯文有代表性,即:『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作者指出:『這裡說的「學」,應是指學習做人』『哪能按一定時間去實習它』,而且『按這譯文的理解,這一章明顯是把並無關聯的三件事放到一起講了,孔子會這樣「語無倫次」嗎』?他的批評是很尖銳的,也很有道理。作者肯定有學者把『學』解說為『學為人也』和將『習』訓作『實踐』,但同時認為,既然『學』是指『學習做人的道理』,那麼『時習之』便是『一有機會就實踐所學的道理』;由此德才不斷進步,人望越高,以至『遠方的人也慕名前來求教、結交了』;學習的目的既然是『爭取自己成為君子』,那麼沒有遠方的朋友來,說明知名度不夠高,還要『努力學習』,『不可操之過急』,不要『怨恨生氣』。這樣一來,三句話的內在聯繫便昭然若揭了。作者進而指出:『你讀完【論語】全書,發現「學」字共64見』,學的對象『無一不是「做人(的)道理」』,這一點撥頗有益於正確理解【論語】全書的旨要。

第三,作者在熟練掌握【論語】文本用語訓詁知識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哲學思維的優勢,在比較、關聯中整體把握【論語】的精義,如同作者在序言中所說『用【論語】全書詮釋【論語】章句』或者說『用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說明他的個別提法』,因而使詮釋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論語】是中華大智慧的結晶,單靠文字功夫是難以真正理解的。楊伯峻先生是著名文字學家,自有他的訓詁優勢,因而【論語譯註】能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但我讀他的書,總有不滿足感,主要是缺乏思想高度,因而許多文句的譯註與孔子意趣有距離。而【〖論語〗真義】作者能夠打破文字訓詁的局限,發揮哲學的反思功能,深入發掘孔子的社會人生智見,使【〖論語〗真義】真正超越了【論語譯註】,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例如【里仁篇】:『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傳統注家對『里仁』的解釋是人應選擇居處,以便生活在民風淳厚、鄰里忠厚的環境之中。但作者指出,這只是字面的理解,選擇居處是難以做到的,難道發現問題要不斷搬家不成?事實上這裡不是指擇居或擇業,而是指『道德選擇』,聯繫【論語】多處講選擇,皆是如此。如本篇『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再聯繫孔子多處講『求仁』『安仁』『歸仁』『為仁』,那麼此處『里仁』一段應理解為:『人做道德選擇,結果是讓自己進入仁境,那才是正確的;雖有所選擇,結果卻不是讓自己進入仁境,哪談得上有智慧呢?』再聯繫孟子說的『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正是孔子『里仁』的本旨。

第四,作者不僅勇於面對歷來【論語】詮釋中存在的各種爭議,而且還能夠對似乎已成定論的解說提出質疑,又能給出更合乎情理的解答,有的為我所不及,有的與我同心,都很重要,有力地推進了【論語】學的新發展。例如【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人們都說很重要,但注家往往不能把四句連成一體。作者明確加以概括:『這一章是孔子在申明他的教育方針,或者說教學總綱』,這就很精練地表述了孔子的核心教育思想。而『游於藝』並非錢穆先生理解的『游泳在藝上』,乃是指學習『六藝』。又如【顏淵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通常注家把『天下歸仁』解說成:如果人們都能克己復禮,則天下就回歸到仁德了。作者認為,孔子這裡講為仁不是一般理解地指社會,而是特指願意克己復禮者,所以應理解為:『只要你真正做到了克己復禮,你就會感到全天下人稱許你是仁人了。』我以為這是正解。再如【衛靈公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者高度評價了『恕』道,認為『忠信』雖然重要,但實行需要條件,常常事與願違,而『恕』道乃是寬容,『行恕道,亦即將心比心待人,前提是承認別人和自己是平等的人,如果認為一些人有權把自己不欲的東西強加於人,恕道就行不通了』。作者還指明:『恕』道的提出,『說明孔子的道德思想達到了相當的深度』。此解深契我心,我認為有加以強調的必要。曾子認為,孔子一以貫之的是忠恕之道,而孔子更重視恕道,因為它包含着平等互尊的思想,這乃是孔子學說中精華的精華。孔子講仁愛,仁愛要體現為忠恕之道。朱熹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忠道要求人關心他者、幫助他者,是積極的仁愛,但容易被異化成『己所欲施於人』,即單向、強迫的愛,從而使仁愛變質為怨與恨。恕道要求人尊重他者、體諒他者,看起來消極一點,卻體現出平等和互尊的愛,這是真正的仁愛。社會要實現和諧,必須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費孝通先生認為孔子儒學最核心的思想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現代人類陷於爭鬥之泥潭,危機四伏,最缺乏的不就是一個『恕』字嗎?

最後,再說幾句。【〖論語〗真義】是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但不是完美無缺的,作者也希望聽到批評。我認為,某些注釋仍有商榷的必要,僅舉一例。【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作者認為,既然中庸是平易之道,怎能說人們很久沒擁有了呢(傳統將『鮮』作『缺少』解)?所以他認定『此章的「鮮」字應訓「嘉」』。這當然有文字訓詁上的根據,古字往往一詞多義或同音假借。但我以為不必如此求新,『鮮』訓作『少』是其通義,而且講得順,已被公認。中庸雖是平常、平易之道,但它是行仁的最佳狀態,並不容易做到,更多的是作為理想起引領作用。由於人性有動物性,是善惡相混的,還由於貧富不均,利益相抵,加上少數掌權者貪婪有野心,現實中的社會生活常常偏斜反常乃至向野蠻倒退,禮崩樂壞的春秋末期,社會更是動盪不安,所以孔子感嘆:中庸作為至德,民眾已經很久享受不到它的好處了。我想,這樣講是可以的。

目前,作為中華第一元典【論語】的注家多了起來,我手頭即有出版不久的清華大學錢遜先生的【論語】注(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教師讀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法生先生的【〖論語〗讀本】(大眾儒學經典),各有特色,不僅學術含量高,而且能夠對應現實生活而作創造性詮釋。我以為,趙又春先生的【〖論語〗真義】以其獨特的價值能夠在參與新【論語】學的百家爭鳴中作出應有的貢獻。不僅僅是【論語】,其他四書五經和道、佛及諸子百家經典皆不斷出現各種經注最新版本,昭示着新經學、新子學正在興起,這是中華文化復興的重要學術基礎。  

光明日報】( 2017年02月04日 11版)

返回光明網首頁

返回光明網首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