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
端午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生命的活力。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阔,虽然各地自然风土与人文环境有所差异,节日习俗各有侧重,甚至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是中国人的共同节日。2009年,它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又属于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文化同质化、平庸化的困扰,要保存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重视传统节日这一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时间节点,让传统节日与大众日常生活发生密切关联,以其周期性复现的特别优势,一年一度地强化它的传承与建设。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端午不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是传承与创新民族文明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之所以在抗战时期写作〖端午考〗,强调龙舟的意义与龙崇拜,就是意图从传统节俗中寻绎新的民族文化精神依据。虽然他的结论现在不见得完全被接受,但闻一多的研究意识值得认同。
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是本原意义的节俗,因此也是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在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湿热的夏季仍然难熬,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时节,人们还不能完全避开高温的不适与瘟疫的威胁。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同样需要从物质或心理上得到一种安全保障。因此,处于阴阳二气转换的端午节,人们必然仍会选择传统的文化手段,来卫护生命。
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菖蒲或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在当时那种情形,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意涵,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藉的民俗心理。
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延续。文化延续的关键在于族群的延续,要保障族群生命的恒久,就必须有强固的族群意识。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也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子孙不屈不挠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在屈原故里的秭归人将粽子视为屈原的纪念物,当地流传着这样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赋予它历史和伦理的意义,使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屈原的故事,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在世界文化融汇的大潮中,要守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内聚力,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十分必要。在端午节中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
夏季是生命长养的季节,夏季的节日以生命的养护与生命力的激发为主题。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对历史先贤的崇敬,在于对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的保护与养育。在盛大的夏季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与家国情怀。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