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瘟疫流行百餘次。中醫在長期與急危重症做鬥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從【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諸病源候論】【千金方】【醫經溯回集】到【溫疫論】【廣瘟疫論】【傷寒瘟疫條辨】【疫疹一得】,中醫經典論著中有大量有關中醫治療流行病、傳染病和急危重病的文獻記載,是治療急性病的寶貴財富。新中國成立後,中醫治乙腦、外感、流行性出血熱乃至非典型肺炎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證實了中醫善治急性病的論斷。
但是,由於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和中醫本身對急危重症研究的忽視,導致中醫在治療急危重症方面處於不利的劣勢,大大遜色於西醫。要想把中醫治療急危重症的優勢發揮出來,就必須迎頭趕上,抓緊將短板補齊。
【診治急危重症數萬例】
已故國醫大師李士懋教授認為,中醫不是『慢郎中』,中醫在治療急危重症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有的急症單純中醫就能搞定,有的急症可在西醫配合的基礎上,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1962年,李士懋從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大慶油田總醫院任兒科專職中醫大夫。那時的大慶自然環境惡劣,冬天氣溫很低。因為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所以病人特別多,尤其是兒科患者更多。病種主要為高熱、昏迷、休克、麻疹、肺炎合併心衰、流腦、菌痢、中毒性消化不良等,幾乎全部是急危重症。由於是急危重症,所以死亡率非常高。在大慶油田總醫院兒科工作的8年中,李士懋診治的急危重症累計數萬例。
當時有一些白胖的麻疹患兒,麻疹合併肺炎、心衰,患兒體溫達到41℃以上,疹子出不透,使用中西醫常規治法療效不佳,有沒搶救過來而死亡的病例。李士懋心裡很不是滋味,一有時間就去查閱資料。他看到【中醫雜誌】上有篇文章,指出這類病不是火熱熾盛證而是真寒假熱證,不應該用寒涼法,而當用溫陽補托法。不應該用升麻葛根湯、銀翹散等辛涼解表方劑,而當選用張仲景【傷寒論】中回陽救逆的經典名方四逆湯、參附湯加減治療。李士懋很受啟發,後來用炮附子、桂枝、乾薑、人參、白朮、生黃芪、當歸、山萸肉等藥物加減治療這類患兒,隨後六七例都奇蹟般地救活了。
還有一個重度消化不良的患兒,嘔吐、腹瀉劇烈,已經手足厥冷、神志昏聵了,家裡人抱頭痛哭,跪在地上哀求大夫救救孩子。李士懋囑咐患兒家屬濃煎頻餵四逆湯,患兒最終陽復而愈。
還有一個中毒性菌痢的患兒,送來時心跳、呼吸、血壓、脈搏皆測不到,全身冰涼,不知是死是活。後用棉花絨放在孩子鼻孔處看到有微動,才知尚有呼吸。那時搶救休克用正腎素,已加至1:100極量仍毫無反應。李士懋囑其家長用大量艾條灸患兒的肚臍、關元、氣海穴,連續3個多小時,患兒竟然復生。灸以回陽,竟有此殊功,令人驚奇。
在當時那種特殊條件下,李士懋通過學習中醫經典著作,用中醫治好了許多急危重症的患兒,突顯了中醫治療急危重症的優勢,也為他重視中醫急症研究奠定了基礎。
1979年,李士懋調到河北中醫學院,主要在門診應診,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急危重症,如高熱、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腫瘤、中風等。例如,他用新加升降散加減治療高熱,用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河北省某醫院中醫科一位名老中醫,也是李士懋的一位老校友,因為天氣寒涼而感冒,高燒寒戰,進而迅速造成大葉性肺炎、心包積液、呼吸循環衰竭,一直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他的家屬請李士懋到醫院會診。李士懋診其脈洪大躁數,根據【傷寒論】『脈數急者為傳也』和【內經】『熱不為汗衰,脈尚躁盛者死』等理論,用清代名醫余師愚的名方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患者因此而獲愈。
【中醫治療急危重症的經驗亟待挖掘、整理、發揚】
中醫治療急危重症的寶貴經驗,散落在中醫古籍中,需要一大批中醫有識之士去挖掘、整理、發揚。例如,臨床大家張錫純對病情危重的脫證有深刻的認識,善用山萸肉斂元氣以救脫,並附有醫案11則。這11則醫案中,患者的症狀不同程度地具有遍身冷汗、四肢逆冷、心中怔忡搖搖不支、喘逆氣息不續、言語錯亂或呼之不應、身軀後挺、不露目睛、脈象無根或若有若無等真氣欲脫的危重證候。張錫純認為山萸肉『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單純用山萸肉救治了其中4例,以山萸肉為主配伍山藥、台黨參、龍骨、牡蠣等藥物救治了其餘7例,療效顯著而迅速。
李士懋認為,張錫純所描述的脫證與現代醫學中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山萸肉的收斂元氣、固澀滑脫之功,不僅具有抗休克的功能,而且具有強心、恢復呼吸、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李士懋在臨床實踐中,遵張錫純用藥之旨,對真氣外越的脫證,常重用山萸肉濃煎頻服,常取得滿意療效。這充分說明了張錫純的經驗具有可重複性,經得起臨床實踐檢驗。
李士懋對急危重症的診治有着豐富的經驗,對中醫溫病學有着獨到的見解,在此基礎上撰寫了【葉天士溫熱論求索】【薛生白濕熱論求索】和【溫病求索】3本溫病學專著,為中醫急症學的發展提高做出了新的貢獻。
【中醫急症學的研究要藉助現代科學技術手段】
只有藉助現代科技手段,中醫急症學才可能有較大突破和迅猛發展。例如,李士懋開展了山萸肉救脫復甦的現代研究,也即肝主疏泄與脫證的研究。他認為,脫證是指正氣衰亡而脫越,陰陽勢將離決的垂危狀態,現代醫學的重度休克、心衰、心律失常、心梗等,皆屬中醫脫證範疇。中醫將脫證分為陰、陽、氣、血、津液、精等類型,歷來皆扶正固本以救脫,從沒有人提出從肝論治脫證。
唯獨臨床大家張錫純提出了『肝主脫,凡脫皆脫在肝』的學說,認為肝氣虛極,疏泄太過,導致真氣不藏而脫越。目前國內多從肝氣鬱結、肝陽上亢、肝經濕熱入手對中醫肝臟加以研究,但對肝主脫證的研究極為少見。抗休克治療也多從具有益氣、養陰、溫陽作用的人參、附子、麥冬、生脈飲、參附湯等入手加以研究,而從收斂元氣之山萸肉入手加以研究者較少。
李士懋選擇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多病種開展了『肝主脫和山萸肉斂元氣』的全面系統的臨床研究。他組織科研團隊,將山萸肉有效成分分離提取製成山萸肉注射液,應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和家犬心源性休克模型開展了山萸肉注射液的實驗研究,從神經遞質、內分泌、免疫、酶學、細胞因子、C~fos和C~myc基因表達、鉀鈣離子調節、線粒體、心肌細胞培養、血流動力學等多側面、多層次進行了廣泛深入研究,為張錫純『肝主脫和山萸肉斂元氣』學說提供了現代實驗依據,為中醫應用山萸肉開展急症工作奠定了現代藥理學基礎。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責任編輯:高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