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注釋: 1、齊景公:姜姓,呂氏,名杵臼,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景』是他的諡號。 白話試譯: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確實這樣,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疏解: 一、 魯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 魯昭公不能容忍『三桓』跋扈,率師攻伐季孫氏,孟孫、叔孫二家懼怕,幫助季氏反抗昭公。昭公兵敗,逃奔齊國。 孔子見魯國大亂,也帶弟子投奔了齊國。 齊景公知孔子賢能,向他問政。孔子感於魯國『三桓』亂政,侵篡君權;故告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大為讚賞,說:魯國確是很好的反面例證啊。假如齊國也出現『三桓』那類權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孔子說『君不君,臣不臣』番話,所暗指者,非是魯國『三桓』,而是齊國權臣陳桓子(田無宇)。例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注說『當此之時,陳桓制齊,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故以對。』 這種觀點雖不合當時情勢,但也有道理。 如【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載:『齊侯與晏子坐於路寢,公嘆曰:「美哉室!其誰有此乎?」晏子曰:「敢問何謂也?」公曰:「吾以為在德。」對曰:「如君之言,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於民。豆區釜鍾之數,其取之公也簿,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斂焉,陳氏厚施焉,民歸之矣。【詩】曰: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陳氏之施,民歌舞之矣。後世若少惰,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 昭公二十六年,即孔子適齊的第二年。 二、 禮之制,差別人的等級、遠近、親疏、職責等,其形式有兩種。 一種為顯性的,如政治組織制度、社會管理制度、社會等級制度、儀禮制度等。 一種為隱性的,如社會角色職責定位。而社會角色職責定位,又可分為:倫理性的,及政治性的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屬社會角色職責定位。它的含義是:君有君的規矩,臣有臣的規矩;父有父的規矩,子有子的規矩。 一個人在君的職位上,就要像個君;在臣的職位上,就要像個臣;在父的位置上,就要像個父親,在兒子的位置上,就要像一個兒子。 假如一個人在領導的位置上,不遵守領導的規矩,那就是悖禮;一個人在下屬的職位上,不守下屬的規矩,卻像魯國的『三桓』那樣,侵奪君的職權,那就是失去了下屬的本分。 一個社會只有每個人都守住自己的本分,盡職盡責,這個社會才可能和諧有序;反之,必然秩序大亂。 另一方面,一個人在社會上工作與生活,其實每天都在不同是社會角色間轉換——在領導面前是下屬,在下屬面前是領導,在父親面前是兒子,在兒子面前又是父親。人,只有扮演好每個角色,才算守禮;假如某個角色扮出了偏差,失禮了,必容易惹出一些麻煩。 故朱子言:『此人道之大經,政事之根本也。』(【論語集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