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3|回覆: 0

任國征:古代文言家訓在今天的意義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1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華讀書報】文化周刊開展『文言、詞賦在今天的意義』的討論,非常有文化意義和教育意義。在今天子女教育、古代道德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情勢下,我覺得我國古代文言家訓(又稱家教)的精華在今天很有現實意義,現在分析一下我國古代文言家訓的內容、思想和影響,供參考和指正。

  文言家訓即是指我國古代的家訓著作,它們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映射出先人對於良好思想道德風尚的弘揚。早在秦漢,已有如【太公家教】、馬援的【誡長子嚴教書】、諸葛亮的【誡子書】和杜預的【家訓】等言簡意賅的訓世著作。一般認爲,北齊黃門傳郎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是我國古代家教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古今家訓,以此爲祖』。兩宋時期家訓著作已經十分豐富,司馬光編寫的【駟馬溫公家范】十卷,匯集了儒家經典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各項準則和歷代符合儒家道德標準的模範事例,頗有影響。明清兩代撰寫家訓的風氣更是濃盛之至,可考者有60餘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龐氏家訓】(龐尚鵬)、【藥言】(姚舜牧)和【治家格言】(朱伯廬)等。

  我國文言家訓著作卷帙浩繁,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精華部分作爲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在許多方面反映和記錄了我國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文言家訓可以被概括爲四方面: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相輔相成,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其中的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兩方面在今天的意義尤其重要。

  關於社會公德。古代文言家訓中的社會公德意識主要體現在淡泊名利的情操和珍惜絲縷的作風。如【藥言】說:『凡勢焰熏灼,有時而盡,豈如守道務本者,可常享其榮盛哉!』顏之推告誡兒孫要遵守『仕宦不可過兩千石,婚姻勿貪世家』的祖訓,同時不要謀求過多的財富,『良田十頃,堂室方蔽風雨,車馬僅代杖策,蓄財數萬,以擬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義散之。』這類關於淡泊名利的訓誡對於社會公德的提升和社會風氣的淨化是很有好處的。

  歷代家訓都諄諄告誡後人要厲行節儉,『始於儉,卒於奢,自然之理也』,『治家舍節儉,則無所經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之類的治家格言,隨處可見。這些表面看好像不屬於社會公德範疇,其實節約資源、愛護生態正是社會公德的表現,對於我們今天所提倡的節約資源和生態文明都有積極的意義。

  關於個人品德。古代文言家訓對於個人品德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如何讀書和怎樣交友兩方面。縱覽古今家教著作,幾乎沒有一部著作不教導兒孫要發奮讀書和刻苦學習的。當前很多文章把讀書歸到『職業道德』範疇,我覺得不妥。(如光明日報國學版2009年6月29日【古代家教的啟示】)因爲讀書和學習很多時候既不是『在公供職』,也不是『履行公職』,應該算做『個人品德』。陸游遺訓後人,『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顏氏家訓】中有專門的【勉學】篇。很多家教除勉勵學習儒經外,還要求學習書法、繪畫、音樂、醫藥和騎射等『雜藝』。

  古人教育子女要慎於擇友,十分重視朋友的選擇。明代楊繼盛告誡兒子:『揀著老實忠厚,肯讀書,肯學好的人,你就與他肝膽相交,語言必信,逐日與他相處,你自然成個好人,不入下流也。』建國初期,周信芳演出京劇【打嚴嵩】時就曾考慮用上這段話。姚舜牧也說:『交宜親正人,若比之匪人,小則誘之佚游而盪其家業,大則唆之交構以戕其本枝,甚則淫慾以喪其身命,可畏哉!』

  總之,我國古代的文言家訓精華是我國古代人民(尤其是士大夫)教誨子孫立身處世的教育讀本。包含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及我國人民固有的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可貴精神。我們回顧、認識、了解、汲取古代文言家訓的價值內涵和文化精華,對於我們今天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弘揚良好道德風尚,對於我們完善社會教育體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都將起到基礎性和普及性的作用。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