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_010
蓮藕。馮偉/繪
又到採蓮的季節了,漢代有民歌:『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蓮子好吃,可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還是生長於淤泥之中的並根蓮藕。南朝女文學家鮑令暉有詩曰:『青荷蓋綠水,芙蓉發紅鮮,下有並根藕,上生同心蓮。』蓮藕有脆藕和粉藕之分,前者嫩些,是春夏兩季的藕,只適宜於炒了吃。粉藕是老藕,秋冬季節的藕,這種藕適宜燉湯吃,燉熟後粉嘟嘟、香噴噴的。但即便是秋冬季節的藕,有的看起來也長得粗壯,但不適宜燉湯,只能炒了吃。這就要看品種,要區分了。能燉湯的粉藕一般都生長在水質良好、土壤肥沃的淤泥之中,每到采藕的秋冬季,農人都是冒着寒冷,赤腳下到藕田裏挖出來,再送到集市上售賣。
我喜歡吃豬排骨燉藕湯,宋代楊萬裏詩:『比雪猶松在,無絲可得飄。輕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銷。』還沒嚼便銷魂,其滋味可想而知。在湖北,無湯不成席的說法流傳甚廣,排骨藕湯,就更是家鄉味道的代名詞。【神農本草經疏】記載,藕『味甘,生寒熟溫』,排骨燉藕湯,是一道極具營養價值和養生保健功能的上佳湯品。
湖北人對排骨燉藕湯的鐘愛,還緣於一個江湖傳說:宋高宗退位後,孝宗即位,忽一日腹瀉數次,服藥多日無效。高宗心下着急,微服私訪尋醫問藥。某天來到一藥市,見人們爭相購買藕節。高宗詢問藥師為何,藥師答曰:『如今天下流行冷痢,新采藕節乃治療之良藥。』高宗輕聲對藥師亮出了身份,命其隨自己進宮給孝宗治病。藥師仔細給孝宗號脈叩診,見孝宗肢出冷汗,脈細舌白,道:『皇上過食湖蟹,傷脾胃,故成冷痢。服新采藕節汁,數日可康復。』高宗忙命人取來金杵棒,將藕節搗汁,給孝宗熱酒調服之,果然不幾日,孝宗康復。
故事真假今人無從考證,但藕節具有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卻是事實。湖北人燉排骨藕湯都不會將藕節丟棄,儘管藕節不好看也不好吃。燉排骨藕湯很有講究,須大火燒開,改文火慢燉;此時加入準備好的藕塊。藕塊須洗淨去皮,切成滾刀大菱角狀或用刀拍成大塊,用器具裝好撒少許鹽,放入沙罐,開始大火燒開,再改用文火慢燉,半熟時再加適量鹽。沙罐非瓦罐,沙罐適宜煨藕,而瓦罐則適宜燉雞。沙罐傳熱慢,受熱均勻,文火燉少則三四個小時,多則一個通宵。這樣燉出來的排骨和蓮藕酥香軟糯,濃濃的湯香瀰漫了整個屋子,盛出時在湯麵上撒上綠色的細蔥,一時香氣撲鼻,沁人心脾。我年輕時有一個大年夜在外歸鄉遲,那天晚上,全家就等我一人,在離家還老遠的地方,便聞到了排骨藕湯的香味,及至進屋,見母親正好將一大盆藕湯盛放在桌子上,果然是家鄉的味道!
河水靜流,山路彎彎,香味伴隨着腳步一路前行。臨別時刻,排骨藕湯讓我十裏聞香九回頭。在物質豐富生活優裕的當下,排骨藕湯仍然是湖北人標誌性的美食。
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們,想起生活的種種甘苦,想起合家歡樂的團圓飯,想起那碗銷魂蝕骨的排骨藕湯,也該是十裏聞香而愈加歸心似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