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23|回復: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强·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複製鏈接]


a0398746176071e445b546d4377114d1.jpg
e98e14c3c5558f2248ccb5d89eb78ede.png

  〖中庸〗中曾记载过一个『子路问强』的故事。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之强,北方之强,还是你应当做到的强?』所谓南方之强,就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以宽容柔和的心态教化他人,不去报复横行无道的人;所谓北方之强,就是『衽金革,死而不厌』,以兵器甲戈为卧席,即便战死也不遗憾。而孔子期许子路做到的强,则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

6cb54661aaf5f8b88042d7b43ddbc452.jpg

  『强』字往往让人联想到强大、强壮等义项,但其造字本义却与此无关。〖说文解字〗中说:『强,蚚也。从虫弘声』,蚚是虫的一种,强字本义是一种虫。古时人们用以形容『强大』的字是『彊』,〖说文解字〗中说:『彊,弓有力也』,表示弓强劲有力。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然以强为彊,是六书之假借也』。因为读音与彊相同,于是强字将彊字的彊力、彊劲、彊弱等意义假借过来,彊字渐渐废弃不用。

fc08ee810a9d33619e31454262cd2965.jpg

  强字由于假借自彊字,因此首先被用以表示强劲的弓弩或需要强力拉开的硬弓,如杜甫〖前出塞〗诗中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是说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用最长的。此外,强的常用义项是表强壮、强劲,如荀子〖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结果。〖汉书·苏武传〗中记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2e2fed5f0b00e2d95134dc8dedcb9c6b.jpg

  在上述『子路问强』的故事中,孔子借南、北作比,告诉子路有体力之强,如『气拔山兮力盖世』、『会挽雕弓如满月』;也有精神之强,如水滴石穿、以柔克刚。显然,孔子更赞许精神之强,因为它要求高度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即如老子所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人者』,要凭力量和实力战胜别人,固然难;『自胜者』,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更难。正如王阳明在进剿暴动山贼时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之贼是自己心中的自矜、自骄、自卑,是偏见、欲望、执着。『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战胜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才能拥有因自强而充实无悔的人生。

91143defac5ed00f157cf6d1a14d18f0.jpg

  战胜自己,首先要能正视自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面对自己的不足,真正的强大体现为既不妄自菲薄地自卑,也不自欺欺人地逃避,而是能够听取意见、反省自身、虚心改过。汉高祖刘邦曾经坦然对群臣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他明言自己的缺点,然后清醒地用好可用之才,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战胜了『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的项羽,成为一代强者。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使中华文明既具有百折不挠的坚韧,又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而这正成就了一国之强盛。这种强盛,既体现为凛不可欺的大国气象:威仪赫赫、声名远播,敢于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血性宣言,令他人不敢来犯,而一旦不可避免开战,则有奋不顾身保家卫国的同仇敌忾,和『上下同欲者胜』的所向披靡;也体现为以和为贵的大国责任:强而不霸、盛而不骄,始终怀宽和之心、行和睦之事、促和谐之态,相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体现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大国精神: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自尊自重、自信自强,于坎坷中看到光明,于坦途中看到挑战,绝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追求。

c48aae9e849032c015819be2b5fa2db2.jpg

  中华儿女血脉里『自强』的基因,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今天,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的强盛,有你,也有我。(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