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89|回復: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真·真金不怕火炼

[複製鏈接]
中央纪委监察部 發表於 2017-11-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e8146d66ac6372e65acfa21d464ad09f.jpg
82b9077a95efdc2fb8dbd0c5917131a0.png

  〖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孙悟空因打死了拦路妖怪而被唐僧撵走,六耳猕猴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还和真悟空大打出手。真假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皆分辨不出,最后还是如来佛祖识破六耳猕猴真身,并用金钵盂将其罩住,此事最终才得以解决。

1d508804fac3a6fc4596ad739b43942c.jpg

  『真』是源自道家的一个概念,〖说文解字〗说:『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道家把淳养本性、修真得道的仙人称为真人、真君,如神话故事〖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就有『二郎真君』『太乙真人』『道德真君』等角色。在儒家十三经里,鲜少出现『真』字,儒家以『诚』来表示本性、真实之义,故有『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就是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由来。不过,从字形看,真是由『贞』字变形而来。『贞』是在神鼎上祭拜占卜的意思,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所卜的结果比较灵验,多符合事情真相,贞便有了真的意义,写作『真』字。因此,『真』字便用来表示与假相对的真实,这是其最常用的义项。

286660f9377c4a8c1082501eed248472.jpg

  面对占卜的真相,人们在为自己能准确预测到事情的结果而喜悦的同时,也认识到冥冥宇宙中那无处不在、无可比衡、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于是,『真』便有了另一重含义,即事物的本源、本性。〖庄子〗里说:『真者,故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真』源自天性,善恶喜怒,发乎自然,所以我们常常以『天真烂漫』来形容儿童心地单纯善良。人们崇尚、敬畏这种真,赞其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里大美、明法、成理即为天地万物之本真。

a1b9945d3f9f1157030014f4d986d743.jpg

  我们常将真、善、美并提,作为人生的追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无论是探寻外部事物的真相,还是追求内心世界的真诚,都是善良美好的。不过,有真往往就有假,有时真真假假甚至难以区分。〖红楼梦〗第一回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曹雪芹在开篇中就写道:『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这两段话犹如作者精心设制的一个谜语:『甄士隐』即『真事隐』的谐音,『贾雨村』即『假语存』谐音。『真事』被作者隐藏在『假语』之中,而后人解读〖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隐藏的『真事』,从小说文本中解读出来,还原于现实生活中,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奇绝之处。

1178c2c80d6c3defbbab2447284cb917.jpg

  人这一生,万事求真是追求,万事认真则是美德。非凡的成就,往往孕育于一丝一毫的较真之中;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一毫一厘的差别和缺失。唯认真方能专注,认真方有定力,认真才能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把事做好。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误在电令中将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部队星夜赶赴离真正会师地点相隔250多公里的泌阳,贻误了战机,最终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苏学生时,告诉他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今天,虽然时代、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句话仍然值得铭记。如果认为小问题影响不了大局,不必太认真,能过得去就放过去、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那么就很容易使苗头性、倾向性的小问题逐渐累积,酿成大错误。

dd6468975c5628fb50599a1c7abcaf0f.jpg

  人心向善,人人爱美,而真是善与美的灵魂——唯有真,才有生命力。人们对真的企盼是永恒的,求真的过程可能有收获,也可能徒劳,但一定是充满意义和快乐的。当求真、认真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时,它也就融入了民族的血液中。此时,这个民族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但她必定是充满希望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28ef1f81dec685b5539fe55e89b72f3c.jpg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