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4|回復: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实·说实在话 办实在事 做实在人

[複製鏈接]
中央纪委监察部 發表於 2017-11-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048d8b72085396665de239f92939852.jpg
237a1f95b2356183213eb25c878d7d24.png

  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魏国,路过一家客店。店主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便决定离家追随他。没过几天,店主却折返回家,妻子十分不解,店主说:『他看上去一表人才,但一路上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我看他没什么学问,怕跟着他学不到东西,反而遭来祸害。』一年后,阳处父果然被杀了。这就是成语『华而不实』的故事。

e1ac23d4c8b370b1a29dcd8dbc59f582.jpg

  小篆中,『实』字从宀从贯,『宀』象征房子,『贯』是用绳子穿捆货币,也可表钱的数量。『实』的字形表示珍宝财物装满了整个屋子,自然是富裕人家。〖说文解字〗中说:『实,富也』,清代段玉裁注:『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实』字本义就是富足、殷实。又由于『实』是指财物充满了屋子,所以还衍生出『充实、充满』的义项,如『仓廪实而知礼节』,粮仓装满了,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就开始有了诸如礼仪等更高的追求。

c5476b8b630d31562e10e6df7d63b399.jpg

  『实』字描绘了财物充满房间的场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富裕,所以又引申出实际、真实的含义。有实,就会有虚,〖韩非子·主道〗说『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二者相辅相成。虚实之间有许多学问,例如,在文艺创作中,有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实结合,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无画的地方也能含有美妙的境界;有时『充实之谓美』,但凡名篇佳作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只有内在充实,外在才更显魅力。

19abb22e7b759625ee686a42090c50f6.jpg

  就为人而言,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我们需要谦虚谨慎,但更需要诚实、笃实、务实。〖论语·子罕〗中,孔子曾说:『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秀是吐穗开花的意思,庄稼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有,只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有,也就是『秀而不实』、『华而不实』。从古至今,循名责实是金玉良言,『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说实在话、办实在事、做实在人,就没有不被信服的道理。

44ae99945c48de36242948b27418f590.jpg

  实除了是做人之本,也是谋事之基、创业之根。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了一代风气,被王羲之斥为 『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到了唐代,太宗李世民推动主修〖晋书〗,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总结魏晋没落的原因,以吸取经验教训。〖晋书·儒林传序〗中称:『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玄虚,……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清谈活动使得崇尚『风节』的汉代精神不再,魏晋朝廷无『清远有礼之臣』,这正是一种亡国之兆。鲁迅先生在评价魏晋时代社会风气时亦说:『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至今都让人警醒。

418e4de8a61abddf52f8dfbd7704a095.jpg

  历史中蕴藏着立足现实、迈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认为『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新中国的红色山河,是无数革命先辈一枪一弹、一城一池打下来的;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也是无数劳动者一锹一铲、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从『办事不吭声』的老实人张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禄,再到『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正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埋头实干、苦干,我们才能看到几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才会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此之近。

5264138d5080bf6c201ea72f08aec782.jpg

  岁月随着四时交替而轮转,春天的耕种,就有了秋天的收获。或许『春华秋实』也是人生的缩影——少小时的勤奋努力,才有长大后的果实累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把实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埋头苦干、踏实肯干,理想自然就能变为现实。(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a266171f0e4042c64ad4b4b3ba56da68.jpg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