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中医药学》329
真情弟子阿丸问:为什么,明明是肝病,师父要先调理他的脾胃入手呢?
我对阿丸说:前人对此有了非常成熟经验和认识,《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肝属木,脾属土,正常相克即相胜的顺序是木胜土或木克土。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亦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其脾气”。从临床上看,肝病必然损及脾肾,出现肋胀脘闷,恶心呕吐或腹胀便溏等症。迁延性及活动性慢性肝炎尤多见肝脾或肝胃不和之证。
在肝脾同病中,由肝病及脾的,是病本在肝,波及于牌,临床上称作“肝气犯胃”或“肝乘脾土”。如果肝先受病,肝气不足,硫泄不及,造成脾胃升降失常的,称作“木郁土壅”即“肝郁脾(胃)壅”,这是肝病在先、脾(胃)受损在后,治当以疏肝为主,补脾实脾为辅;这是“见肝之病,必先实脾”的基本原因。但也有因脾胃本身有病在前,造成脾胃壅滞,影响到肝的正常疏泄功能的,则称作“土壅郁”即“脾(目)壅肝郎”,在治疗时,就应以调整脾胃为主,疏肝理气为辅。张景岳说;“病之先受者为本,病之后变者为标。生于本者,言受病之根源;生于标者,言目前之多变也”。临床上掌握这一原则,对鉴别肝或脾病孰主孰从,谁先谁后是十分重要的。如肝病犯脾,却以治脾为主,则肝病不愈,脾病亦难恢复,若脾壅木郁,却以治肝为主,则脾壅不除,木郁亦难疏通。
另外,肝藏血,脾统血,均与血液的生化藏统有关。肝司贮藏调节血量,脾主气血化生,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慢性肝炎思者由于肝脾不和,藏统失职,常可见到各种出血证如:鼻衄、齿衄、便血或妇女月经过多等。因此在临床上,掌握肝脾之间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见肝之病,即先实脾,就有防止肝脾不和,肝脾同病所造成的一系列脏腑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做法上,则应判定先后标本主次,合理用药,就可以防止病情迁延,加快恢复。
今天认识,学习一味中草药~~~ 天冬,别名:天门冬、小叶青、三百棒、大当门根。
采收炮制,秋、冬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肺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养阴润燥、润肺生津。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煎汤服。用治肺热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主要成分:含天冬素、5一甲氧基一甲基糠醛、葡萄糖、果糖、β-谷甾醇、黏液质以及甾体皂苷类。动物试验表明,水煎剂有抑菌、镇咳、抗肿瘤和杀虫作用。临床上用治乳房肿瘤、扩张子宫颈以及子宫出血。
使用禁忌,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
失。
白血病 效方
天冬、党参各30克、百合、地骨皮、熟地、沙参、玉竹、生地、炙鳖甲各15克,麦冬、凤凰衣、白芍、白及各9克,川贝母6克 ,犀角3克,血余5克,茜草12克,水煎服。用于肺癌之未转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