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87|回覆: 0

[中醫理論] 濕熱病辨治·中焦濕熱證候(2)

[複製連結]
劉景源王慶俠 發表於 2017-8-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熱重於濕】

熱重於濕,是以中焦熱盛為主,而又夾濕邪的一類證候。因其熱重而夾濕邪,故又有人稱其為『溫熱夾濕病』,多見於濕溫病化燥、暑濕病或伏暑病中、後期。以高熱,汗出,口渴,心煩,脘痞腹脹,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為主要臨床特徵。其治療,應以苦寒清熱燥濕為法。這類證候,因其為熱盛而夾濕,從發展趨勢來看,往往容易化燥成溫而轉化成溫熱病。一旦轉化之後,則不再屬濕熱病範疇,應按溫熱病辨治。

陽明胃熱夾太陰脾濕

臨床表現:高熱,汗出,煩渴飲冷,身重,脘痞,或時泛惡,舌質紅苔黃膩而干,脈洪大滑數。

病機分析:高熱,汗出,煩渴飲冷,乃陽明胃熱蒸騰之象。身重,脘痞,則為太陰脾濕之徵。脾主肌肉,脘居中焦,脾濕不運,瀰漫於表,困阻肌肉,則身重。濕阻氣機,升降失司,則脘痞,泛惡。舌質紅苔黃而干,脈洪大滑數主胃熱熾盛;舌苔膩則為夾濕之兆。

治法:清泄胃熱,兼燥脾濕。

方藥:白虎加蒼朮湯(引【溫病條辨】)。

即於白虎湯內(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加蒼朮9克。

方解:本方以白虎湯辛寒之劑,清泄陽明胃熱,達熱出表。蒼求辛溫,既燥脾濕,又發散表濕,以一藥而通祛瀰漫於表裏之濕邪。諸藥配伍,以清泄胃熱為主,又兼燥脾濕,兩解陽明、太陰之邪。

暑熱夾濕,瀰漫三焦

臨床表現:身熱面赤,汗出口渴,眩暈耳聾,胸悶脘痞腹脹,噁心嘔吐,大便溏而黃臭,小便黃少,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暑熱夾濕,以中焦脾胃為中心而瀰漫上、中、下三焦之候。身熱,面赤,汗出,口渴,大便黃臭,小便黃少,是熱邪內盛,瀰漫於上、中、下三焦之象。胸悶脘痞腹脹,噁心嘔吐,大便溏,乃濕邪以中焦為中心,瀰漫三焦,阻滯氣機之徵。眩暈,耳聾,則因熱蒸濕動,上蒙清竅所致。由其證之身熱,面赤,汗出,口渴,可見熱邪熾盛,張揚於外,是熱邪偏重之確征。舌質紅苔黃,脈滑數主熱盛;舌苔膩則示夾有濕邪。

治法:清熱利濕,通暢三焦。

方藥:三石湯(引【溫病條辨】)。

飛滑石9克,生石膏15克,寒水石9克,杏仁9克,竹茹(炒)6克,銀花(花露更妙)9克,白通草6克,金汁1酒杯(沖)。

方解:生石膏性大寒,清上、中焦之熱,且味辛能解肌,達熱出表,為方中君藥。寒水石咸寒,清中、下焦之熱,滑石甘淡而寒,清利下焦濕熱,二者共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石膏、寒水石相配,清泄三焦瀰漫之暑熱,伍以金汁(即糞清,現一般不用)則清熱之力更強。銀花性涼而芳香,清熱化濕,輕清透泄,宣暢氣機,使邪氣外達。若用銀花蒸露,則清涼透熱,芳香化濕之效更佳。二石與金汁、銀花相伍,內清外透,去其三焦瀰漫暑熱之邪。杏仁入上焦,開肺氣以通調水道。通草淡滲利濕,通利三焦。杏仁、滑石、通草相配,通利水道,宣暢氣機,滲利三焦瀰漫之濕。竹茹清熱和胃止嘔,通絡開郁而滌暑濕之邪。諸藥合用,是祛暑熱而兼利濕,治中焦而兼顧上、下焦之方。

本證與白虎加蒼朮湯證均屬中焦熱重於濕。但白虎加蒼朮湯證乃陽明胃熱夾太陰脾濕,病位集中於中焦脾胃,故以白虎湯清其陽明獨盛之熱,加蒼朮兼燥太陰脾濕。本證之特點在於暑熱夾濕以中焦脾胃為中心而瀰漫三焦,故治用三石湯以清熱利濕,通暢三焦。

暑濕鬱蒸,蘊郁成毒

臨床表現:身熱,口渴,頭暈重痛,咽紅腫痛,或面赤頤腫,四肢酸沉,甚或周身重痛,脘痞腹脹,吐瀉頻作或身、目發黃,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而干,脈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外感暑濕邪氣或暑濕時疫之邪,蘊郁中焦,阻滯氣機,鬱蒸不解之候。暑濕內蘊,正邪相爭,故身熱;暑熱傷津,則口渴而小便短赤;暑濕上蒙清竅,則頭暈重痛;暑濕上蒸,氣血壅滯,蘊郁成毒,故咽紅腫痛或見面赤頤腫;暑濕鬱蒸,瀰漫肌腠,氣血運行澀滯不暢,則四肢酸沉,甚或周身重痛;暑濕郁阻,氣機不暢,脾胃升降失司,故脘痞腹脹,吐瀉頻作;暑濕鬱蒸,膽熱液泄,則可見身、目發黃;舌質紅苔黃而干,脈數則主暑熱邪氣重;舌苔膩,脈濡主濕邪內蘊。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辟穢。

方藥:甘露消毒丹(引【溫熱經緯】)。

飛滑石450克,綿茵陳330克,淡黃芩300克,石菖蒲180克,川貝母木通各150克,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各120克。各藥曬燥,生研細末,見火則藥性變熱。每服9克,開水調服,每日2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開服亦可。本方原為散劑或丸劑,現代多作湯劑。藥物劑量可取原方用量的1/30或斟加。

方解:方中以黃芩、滑石為君藥;茵陳、木通、藿香、連翹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黃芩苦寒,清熱燥濕;連翹配射干,清熱解毒,利咽消腫;連翹配薄荷,輕清宣透,達熱出表;滑石配茵陳、木通,清利濕熱,導濕熱從小便而驅,且可利膽退黃;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茵陳、薄荷皆為芳香之品,有化濕辟穢之功。暑濕鬱蒸,易釀濕生痰,故用川貝母以清化熱痰。諸藥配伍,寒涼清熱解毒,芳香化濕辟穢,淡滲分利濕熱。此方寒、溫之品並用,清中有宣,無寒凝冰伏之弊,故熱重於濕或濕熱並重者皆可用之。

濕熱郁阻少陽

臨床表現:往來寒熱,熱重寒輕,午後熱甚,心煩,口渴,胸悶脘痞,兩脅脹滿,嘔惡,口苦,大便溏滯黃臭,小便不利,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分析:何秀山在【重訂通俗傷寒論】中蒿芩清膽湯一方的按語中云:『足少陽膽與手少陽三焦合為一經。其氣化,一寄於膽中以化水谷;一發於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濕遏熱郁,則三焦之氣機不暢,膽中相火乃熾。』本證即中焦濕熱不解,郁阻手少陽三焦,導致升降失常,樞機不利,進而影響足少陽膽,使其失於疏泄,表裏出入之樞機不利而為患。簡而言之,其病機可概括為:手、足少陽樞機不利,氣機升降出入失常。樞機不利,衛氣不能宣發於表;衛外失司,則惡寒;郁陽鼓動,正氣驅邪,正邪交爭,則發熱;濕熱不除,則氣機不暢而寒熱不止。即:邪遏衛氣則寒,正氣抗爭則熱,故寒熱往來,交替發作。因其熱重於濕,故發熱重而惡寒輕,午後陽明主令,正氣旺盛而抗邪激烈,故熱勢轉甚。因其熱盛而上擾心神,故心煩。熱邪傷津,則口渴。濕阻氣機,手少陽之樞機不利,故胸悶脘痞。足少陽之樞機不利,則兩脅脹滿。胃氣上逆,則作嘔惡。膽熱氣逆,則口苦。濕熱下注大腸,故大便溏滯黃臭。樞機不利而水道阻塞,故小便不利。舌質紅苔黃,脈滑數主熱盛,舌苔膩主濕郁於內。

治法:清透少陽,分消濕熱。

方藥:蒿芩清膽湯(引【通俗傷寒論】)。

青蒿4.5~6克,竹茹9克,制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黃芩4.5~9克,生枳殼4.5克,陳皮4.5克,碧玉散(包)9克。

方解:方中以青蒿、黃芩為君藥,半夏、陳皮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藥。青蒿味苦、微寒而芳香,配苦寒之黃芩、竹茹,清透足少陽膽熱,化濕濁而利樞機;半夏、陳皮配枳殼,辛開苦降,宣郁化濕,行氣和胃,祛中焦郁阻之濕而疏利氣機;茯苓健脾利濕,配碧玉散之清利濕熱,導濕熱從小便而出。此方由小柴胡湯與溫膽湯合方化裁而來,諸藥配伍,共奏清透鬱熱,分消濕濁,具有疏利手、足少陽樞機之功。

    濕熱黃疸(陽黃)

臨床表現:身熱,無汗,或但頭汗出而身無汗,面、目、周身黃染,色鮮明如橘皮,渴欲飲水,腹滿,脅痛,食少,嘔惡,小便黃而不利,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脾胃濕熱不解,郁於肝膽,熱重於濕,發為陽黃之候。濕熱內蘊,正邪相爭,故身熱;濕熱郁阻氣機,肌表氣機閉塞,故雖有熱而汗不出;頭為諸陽之會,濕熱上蒸,可致但頭汗出,因表氣不暢,故身仍無汗;濕鬱熱蒸,逼迫膽汁外泄,浸淫泛溢於周身,故面、目、周身黃染,小便色黃,因其熱重,故黃色鮮明如鮮橘子之皮;熱邪傷津,則口渴欲飲;濕熱阻滯,氣機不暢,膽氣不疏,故腹滿、脅痛;脾胃升降失司,故食少,嘔惡;三焦氣化不利,水道滯塞,故小便不利;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是熱重之徵,舌苔膩,脈弦是濕阻之兆。

治法:清熱祛濕,利膽退黃。

方藥:茵陳蒿湯(引【溫病條辨】)。

茵陳蒿18克,梔子9克,生大黃9克。

方解:茵陳蒿苦寒清利,芳香輕揚,有清熱利膽,宣透氣機,利小便而退黃疸之功,為君藥,臨床使用時可加量至30~60克;梔子苦寒清利,通利三焦,導濕熱從小便而出,大黃苦寒,清熱燥濕,蕩滌臟腑,涼血逐瘀,推陳致新,瀉濁除滿,二者共為臣藥。三藥配伍,性皆苦寒,清熱祛濕,利膽退黃。

    中焦濕熱病的從化與轉歸

濕為陰邪,熱為陽邪,二者同時侵襲人體,互相裹結,如油入面,膠着難解,從而導致濕熱病病程長且纏綿難愈。因脾主運化水濕,濕邪困脾則脾不健運,而脾不健運則濕不易去,因此濕熱病往往以脾胃為中心且在中焦稽留時間最長,在其稽留過程中,又易順從某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轉化,這種轉化,即為『從化』。濕熱病的從化,分為『從陽化熱』與『從陰化寒』兩種類型。從化之後最終導致濕熱病的性質發生轉變,或歸屬於溫熱病,或歸屬於寒濕病。這種歸屬轉變的情況,即稱為『轉歸』。

從陽化熱,是指濕熱病在發展過程中,順從屬陽的因素而向熱的方面轉化。其『陽』,一般是指患者素體陽盛;或其濕熱兩種邪氣相較以熱邪為重(熱重於濕),即陽邪重;或治療中大量使用屬陽的溫燥藥物。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促使濕漸退而熱漸盛,最終化燥成溫,性質改變,從而轉歸為溫熱病。濕熱病一旦從陽化熱而轉化成溫熱病,則須按溫熱病辨治。

從陰化寒,是指濕熱病在發展過程中,順從屬陰的因素而向寒的方面轉化。其『陰』,一般是指患者素體陽虛陰盛;或其濕熱兩種邪氣相較,以濕邪為重(濕重於熱),即陰邪重;或治療中大量使用屬陰的寒涼藥物。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促使熱漸退,陽氣傷而濕愈盛,最終性質改變,從而轉歸為寒濕病。濕熱病一旦從陰化寒轉化成寒濕病,則須按寒濕病辨治。如,濕溫病後期濕盛陽衰的頭暈、心悸、形寒、肢腫、小便不利之證,治用真武湯,即屬此類。

若中焦濕熱既不從陽化熱,亦不從陰化寒,則漸次傳入下焦而成下焦濕熱證候。(劉景源 王慶俠)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