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57|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善·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複製連結]
中央紀委監察部 發表於 2017-12-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474b9d5fe63678f42f7e96c16a5d9c1.jpg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三字經】開篇的話,說的是人剛出生時,天性都是善良的。雖然直到今天,不同學者對人性本質仍存有不同意見,但對我們來說,『性本善』的意義在於教會我們將明辨是非善惡、自覺崇德向善作爲一生中不懈的追求。

710fbda3c19877ec2cf78b09928de11e.jpg

  善字甲骨文字形由『羊』和『目』組成,金文把『目』變成了兩個『言』字。古時『羊』『祥』二字通用,表示吉祥,『目』是眼睛,『言』是說話,善字造字本義爲神態安祥,言語溫和。後來,善由本義又引申出美好、善良等含義,成爲道德倫理領域重要的概念。

e5a1a34ec4d98655c4c381360361ff0b.jpg

  什麼是善?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高尚的善就如同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願處在他人厭惡的低洼之所,這種品德和氣魄最接近於大道精神;同理,人若也能如水一般與人無爭卻又海納百川,就達到了善。當然,善的範疇不僅於此,它是一個廣博而包容的概念。【說文解字》裡說:『善,吉也……此與義美同意。』【墨子·非儒】說:『務善則美』。在人們的觀念中,善總是與美、好相連,一切美的、好的、正面積極的事物和美德,譬如堯舜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儒家『仁、義、禮、智、信』,或是後人概括的仁愛孝悌、謙和有禮、誠信知報、精忠愛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等等,都可被稱作是善。

2a2c8e4ae9c3168b70988ff419dd1dd4.jpg

  善是一個人內在的道德品質,是何以爲人、以何爲生的意義,人們需要善的精神力量來指引前進方向。孔子曾經用一個巧妙的比喻說明自己是如何追求善、實踐善的:『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見人有善,則欣慕嚮往,唯恐趕不及;見人有不善,則深惡痛絕,如將手伸到沸水中。他不僅告訴我們要見賢思齊、向善學好,同時也提醒我們要在心裡建立一道『見不善如探湯』的底線。如果既沒有對更高境界的追求,又放鬆了對底線的堅守,就會面對種種誘惑而分不清善惡美醜、模糊了是非對錯,從而誤入歧途,鑄成大錯。因此,一貫言溫容潤的孔子才會在下朝回來,聽說馬廄被燒而急切地問『傷人乎』,卻不關心家中財產的損失;才會諄諄叮囑學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會在聽到君主用俑殉葬時一反常態,嚴詞厲色地譴責:『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才會在弟子宰我指出『守喪三年、不做禮樂』與『三年不爲禮樂則禮樂崩』的邏輯矛盾時痛心直斥『予之不仁也』。

a9211deb7b2eb7239f1d9fd1af904d0b.jpg

  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善待他人、社會和自然會使我們內心充滿平靜、踏實和幸福。【孟子》裡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中國人自古就養成了與人爲善的品格,中華民族是友善的民族,中華文化是崇尚友善的文化。翻閱史籍,善不僅是儒家、道家等學說中的重要概念,就連體現兵家思想的【孫子兵法】中也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戰百勝不是善,不打仗、不動武、不用兵,才是上善之策。因此我們看到,在古代中國曾經暢通了亞歐與亞非的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上,往來穿梭的只有互訪的行者、互助的貿易、互通的藝術、互敬的文化,沒有交戰的兵火、霸道的欺凌;鑒真和尚東渡日本,講授的是佛教的慈悲與智慧,傳播的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鄭和七下西洋,留下的是互惠的商貿、真誠的友情……中國投向他國的目光和腳步,從來都是爲了傳遞善意、溝通世界,而非彰顯地位、征服遠方。

  善,是中華文化最美也最打動人心之處。【大學】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止於至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把對人性至善、至好的追求當做理想目標來看待。『盡美固可揚,片善亦不遏』,當我們懷著善良的心,從身邊點滴做起,時刻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就是『止於至善』的開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郝思斯)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