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至時間 2017年12月22日 農曆丁酉年 十一月初五 星期五 冬至 | 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 麋角解,熊深眠。一陽生,水泉動。白雪生爐煙,林園驚早梅。冬至大如年,納履添新歲。 此時節,合家圍圓,劏雞宰羊祭祖,餃子湯糰乞福。或寒中取暖,閒話今年往事。或寒暄一壺酒,圍爐饋別舊歲。或安身靜體,做個羈旅獨眠人。無論如何,冬至可長歌,可醉飲,惟不可離去。
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
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 24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
是中國農曆 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 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 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待到過了這個『冷鋒』之後,天氣就會漸漸變暖。 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曆一月、二月,中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此『九九艷陽天』。 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
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
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着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起源 冬至的起源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 冬至節日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至民俗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圖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鈎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划。 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此外,還有採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冬至飲食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時?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這裏是否有你家鄉的味道? 餃子 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相傳醫聖張仲景他告老還鄉回到南陽時,正值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鄉親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餃子這種習俗。 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 着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台灣糯糕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養生 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要及時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擴展閱讀:冬至詩詞32首(珍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