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深受法国革命以及启蒙思潮的影响。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表明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立场。马克思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后来主要由恩格斯和列宁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
马克思本人曾经试图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成为所谓动态的实践唯物论或者后来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辩证唯物论。
这种辩证唯物论哲学认为: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各种事物共同具有的客观实在性规定。
关于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列宁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据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限多样的形态,无穷的变化发展,归根结底都是物质这一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意识、精神,也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的一种表象。
但是这种说法,意味着物质与精神两个概念意义的模糊和混一。唯物论所理解的精神和理性仅仅限于动物与人类的感知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心理学现象等。它根本无法理解超越人类之上的宇宙理性的问题,即康德和黑格尔所意识到的宇宙存在本体所具有的先验理性结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