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馬克思深受法國革命以及啟蒙思潮的影響。他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表明了機械唯物主義的立場。馬克思學派的唯物主義哲學後來主要由恩格斯和列寧進行了系統化的闡述。
馬克思本人曾經試圖把黑格爾的辯證法與唯物論結合,成爲所謂動態的實踐唯物論或者後來成爲一種意識形態的辯證唯物論。
這種辯證唯物論哲學認爲:物質指在人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又能爲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是各種事物共同具有的客觀實在性規定。
關於哲學上的物質範疇,列寧提出了一個經典性的定義:『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爲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據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無限多樣的形態,無窮的變化發展,歸根結底都是物質這一客觀實在的外在表現。意識、精神,也是高度發展的物質的一種表象。
但是這種說法,意味著物質與精神兩個概念意義的模糊和混一。唯物論所理解的精神和理性僅僅限於動物與人類的感知和認知,以及人類的心理學現象等。它根本無法理解超越人類之上的宇宙理性的問題,即康德和黑格爾所意識到的宇宙存在本體所具有的先驗理性結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