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微博、各類文章中,常常看到一個詞:歲月靜好。或者說『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或者或『願歲月靜好』,或者說『歲月靜好與君老』。歲月靜好,意指生活安寧平靜,歲月流逝,平安喜樂。
靜,從爭從青。青是草木生長期所呈現的綠色,故人們認為靜最初可能是色彩鮮明的意思,由此才引申為安寧、安靜之意。不過也有人認為靜本義就是安靜之意,並在此基礎上才有了恬淡、安定、平和等等意思。無論如何,靜在古代典籍中最為常用的意思,還是安靜,以及從安靜這個意義引申出來的其他含義。
在古詩詞中尋找靜,會遇到很多美景。『日沒風光靜,遠山清無雲。』這是天地之靜;『月色靜中見,泉聲深處聞。』這是月夜之靜;『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這是人之靜。動與靜是相對的。從古到今,人們對動與靜的認識不斷深刻,對動與靜的關係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動與靜從來都不是分裂的,而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因此很多時候寫靜,光寫靜物還不夠,還需要用一些聲響,方能襯托出靜的境界,這也就是文學中的『以動寫靜』之說。比如南北朝時期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山林幽靜,然而蟬噪和鳥鳴時不時傳來,使得這種幽靜更為深沉。再如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桂花掉落的細微聲音,更顯出周圍世界的靜謐與空寂,而山林中的鳥兒也習慣了這種靜默,連月出也會將它們驚動。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並不是一定要用靜字方能描繪出靜的感覺,有的時候詩詞整篇沒有一個靜字,卻字字都在創造靜的意境。比如王維的【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花開為春,花落為秋,自開自落,天道自然。我們似乎聽到花開花落的聲音,但感受到的卻是無比的寂靜。還有他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們的確透過這首詩,看到邊塞的遼闊和浩瀚,但荒涼之上一縷孤煙,卻又帶來無邊的寂寥,天地是安靜的。
以上種種靜,仿佛過濾掉人間煙火之氣,進入到澄明虛靜的境界。但它又不是靜止的,天地萬物在這種靜之中,自然且自由,花開花落,月出月隱,靜中有動,和諧相處,一起構成了一幅『靜物』圖。
萬物靜觀皆自然。靜到極處,人心觀照萬物,洞見天地,看到天地萬物自生自長,悄然變化。王國維先生曾說: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人在這樣一種靜的環境之下,在靜穆的世界和偶然間的生命活動之間,或許真的可以將自己融於萬物,用專注的眼神和寬廣的情懷,體味到世界的短暫與永恆、寂寥與生機、詩意與禪理。
【清靜經》裡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人在安靜的環境之下可以獲得靜的境界,還需要學會在喧鬧的環境中重回靜的境界。人世紛繁複雜,刺激着內心也變得騷亂躁動,欲望、誘惑層出不窮,保持內心的安靜好像變得越來越難,乃至於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奢望。回首過去,發現古人好像在人世中開闢了一方『靜』土,今人讀詩,當然想要看看古人是如何在躁動之中回歸寧靜,也當然更想要展望未來,看看自己能否在紛繁之中找到同樣的心境。
人生沒有必然的悲觀和急躁,我們本身就擁有着最大的力量。保持內心的澄澈與寧靜,也保持心靈的回歸自然,保存對人生的耐心,在動中求靜,在靜中觀動,體悟生命的意義,找到自己的價值。(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