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尔雅注疏》 十卷(晋)郭璞 注 (宋)邢昺 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四·释亲第四

  [疏]释曰:案《礼记•大传》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最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苍颉》曰:“亲,爱也,近也。”然则亲者,恩爱狎近、不疏远之称也。《书》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丧服小记》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以九族之亲,其名谓非一,此篇释之,故曰“释亲”。

  父为考,母为妣(《礼记》曰:“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嫔。”今世学者从之。案《尚书》曰:“大伤厥考心”,“事厥考厥长”,“聪听祖考之彝训”,“如丧考妣。”《公羊传》曰:“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苍颉篇》曰:“考妣延年。”《书》曰:“嫔于虞。”《书》曰:“聿嫔于京。”《周礼》有九嫔之官,明此非死生之异称矣。其义犹今谓兄为晜、妹为媦,即是此例也。○妣音比。)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如王者尊之。)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犹重也。)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高者言最在上。)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从祖而别世统异故。)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世有为嫡者,嗣世统故也。)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同姓之亲无服属。)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从父而别。)子之子为孙,(孙犹后也。)孙之子为曾孙,(曾犹重也。)曾孙之子为玄孙,(玄者,言亲属微昧也。)玄孙之子为来孙,(言有往来之亲)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后也。《汲冢竹》书曰:“不窋之晜弟。”)晜孙之子为仍孙,(仍亦重也。)仍孙之子为云孙。(言轻远如浮云。)王父之姊妹为王姑,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父之妾为庶母。祖,王父也。晜,兄也。(今江东人通言晜。○从,并才用切。晜音昆。)宗族。

  [疏]“父为”至“宗族”。○释曰:此别同宗亲族。《白虎通》曰:“父,矩也,以度教子也。”又为考。考,成也,言有成德。《广雅》云:“母,牧也。”言育养子也。又为妣。妣,媲也,媲匹于父。《广雅》又云:“兄,况也。”况于父。又谓之晜。弟,悌也。言顺于兄。子,孜也。以孝事父,常孜孜也。孙,顺也。顺于祖。男,任也。任家事也。女,如也。《白虎通》曰:“言如人也。”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曰如。”姑,故也,言尊如故也。又谓之威。徐锴曰:“土盛于戌。土,阴之主也。故字从戌。”《汉律》曰:“妇告威姑。”是也。姊,咨也。以其先生,言可咨问。《说文》云:“妹,女弟也。”又谓之媦。妾,接也。郑注《礼记》云:“闻彼有礼,走而往焉,以得接见于君子也。庶母者,父之妾也。”此皆同宗之族也。《白虎通》云:“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记》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侍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也。” ○注“礼记”至“此例也”。○释曰:云“《礼记》曰: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嫔”者,《曲礼下》篇文也。云“今世学者从之”者,谓从《礼记》,以父、母、妻为生之称,以考、妣、嫔为死之称。彼乃记者一家之说尔,学者胶柱,遂为生死定称,非也。故郭氏引诸文以证之。云“《尚书》曰:大伤厥考心”,《康诰》文也。云“事厥考厥长”、“聪听祖考之彝训”者,皆《酒诰》文也。云“如丧考妣”者,《舜典》文也。此皆生称考妣也。云“《公羊传》曰:“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者,隐元年传文也。此即死称母也。云“《苍颉篇》曰:考妣延年”者,此亦生称考妣也。云“《书》曰:嫔于虞”者,《尧典》文也。云“《诗》曰:聿嫔于京”,《大雅•大明》篇文也。云“《周礼》有九嫔之官”者,属天官掌妇学之法者也。此皆生称嫔者也。云“明此非死生之异称矣”者,所以破先儒之说也。云“其义犹今谓兄为晜、妹为媦,即是此例也”者,举类以晓人也。○注“从祖而别世统异故”。○释曰:解所以称从之理也。从祖而别,继世分宗,其统各异,故曰从祖。○注“世有为嫡者,嗣世统故也”。○释曰:解所以称世之义也。继世以嫡长,先生于父则继者也,故曰世父。《说文》叔作未,许慎曰:“从上小。”言尊行之小也。○注“同姓之亲无服属”。○释曰:《礼记•大传》云:“亲者属也。”郑注云:“有亲者服,名以其属亲疏。”此经言亲同姓者,谓五世之外,比诸同姓犹亲,但无服属尔。○注“孙犹后也”。○释曰:言继后嗣也。《广雅》云:“孙,顺也。”许慎云:“从子从系。”系,续也。言顺续也,言顺续先祖之后也。○注“玄者言亲属微昧也”。○释曰:玄者,緅缁之间色,色之微昧者也。亲属微昧,故曰玄孙。○注“晜,后也。《汲冢竹书》曰:不窋之晜孙”。○释曰:“晜,后也”,《释言》文。《束皙传》曰:“大康元年,汲郡民盗发魏安釐王冢,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焉。不窋,后稷之子也。晜孙,谓毁榆也。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异姓,故言外。)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母之姊妹为从母。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母党。

  [疏]“母之”至“母党”。○释曰:此一节别母之族党也。党是乡之细也。此外族属母,若党之属乡,故云母党。云舅者,孙炎云:“舅之言旧,尊长之称。”《诗•秦风》云:“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是也。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谓我舅者,吾谓之甥。然则亦宜呼婿为甥。《孟子》曰:“帝馆甥于二室。”是。)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四人体敌,故更相为甥。甥犹生也。今人相呼皆依此。)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同出谓俱已嫁。《诗》曰:“邢侯之姨。”)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诗》曰:“谭公维私。”)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公羊传》曰:“盖舅出。”)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左传》曰:“侄其从姑。”)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女子子之子为外孙。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同出谓俱嫁事一夫。《公羊传》曰:“诸侯娶一国,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娣者何?弟也。”此即其义也。)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犹今言新妇是也。)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侄,徒结反。姒音似。娣音第。)妻党。

  [疏]“妻之”至“妻党”。○释曰:此一节别妻之亲党也。《内则》云:“聘则为妻。”《白虎通》云:“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注“《孟子》曰:帝馆甥于二室”。○释曰:《孟子》云:“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彼注云:“尚,上也。舜在畎之时,尧友礼之。舜上见尧,舍之于贰室。贰室,副宫也。尧亦就飨舜之所设,更迭为宾主。《礼记》:‘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尧甥。卒与之天位,是天子之友匹夫也。” ○注“四人”至“依此”。○释曰:“四人”谓姑之子、舅之子、妻之晜弟、姊妹之夫,是也。此四人尊卑体敌,更相为甥。云“甥犹生也”者,取相亲之意也。○注“《诗》曰:邢侯之姨,谭公维私”。○释曰:皆《卫风•硕人》篇文也。孙炎曰:“私,无正亲之言。”然则谓吾姨者,我谓之私。邢侯谭公,皆庄姜姊妹之夫。互言之耳。《春秋》“谭子奔莒”,则谭是子爵。言公者,盖依臣子称便文耳。○注“《公羊传》曰:盖舅出”。○释曰:案《春秋》襄五年“夏,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公羊传》曰:“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为叔孙豹率而与之俱也。叔孙豹则曷为率而与之俱?盖舅出也。”何休云:“巫者,鄫前夫人襄公母姊妹之子也,俱莒外孙,故曰舅出。”是也。○注“《左传》曰:侄其从姑”。○释曰:案僖十五年传云: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侄其从姑。’杜注云:“震为木,离为火,火从木生离为震,妹于火为姑。谓我侄者,我谓之姑。谓子圉质秦。”是也。○注“公羊”至“弟也”。○释曰:《春秋》庄十九年“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公羊传》曰:“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何休云:“必以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妨嫉,令重继也。因以备尊尊亲亲也。九者,极阳数也。不再娶者,所以节人情开媵路。” ○注“犹今言新妇是也”。○释曰:《仪礼•丧服传》云:“夫之晜弟,何以无服也?其夫属乎妇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故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郑注云:“道犹行也。言妇弃姓,无常秩,嫁于父行则为母行,嫁于子行则为妇行,谓弟之妻为妇者,卑远之,故谓之妇。嫂者,尊严之称,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嫂犹叟也,叟,老人称也,是为叙男女之别尔。若已以母妇之服服兄弟之妻,兄弟之妻以舅子之服服已,则是乱昭穆之叙也。治犹理也。父母兄弟夫妇之理,人伦之大者,可不慎乎!”《大传》曰:“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是别嫂妇之名也。郭云“犹今言新妇”者,以时验而知也。至今犹然。○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释曰:《广雅》云:“娣姒妯娌。娣姒,先后也。”世人多疑娣姒之名,皆以为兄妻呼弟妻为娣,弟妻呼兄妻为姒,因即惑于斯文,不知何以为说。今谓母妇之号,随夫尊卑。娣姒之名,从身长幼,以其俱来夫族,其夫班秩,既同尊卑,无以相加,遂从身之少长。《丧服•小功章》曰:“娣姒妇报。传曰:娣姒妇者,弟长也。”以弟长解娣姒,言娣是弟,姒是长也。《公羊传》亦云:“娣者何?弟也。”是其以弟解娣,自然以长解姒。长谓身之年长,非夫之年长也。此云“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者,止言妇之长稚,不言夫之大小。《左传》成十一年,穆姜谓声伯之母为姒;昭二十八年传,叔向之嫂谓叔向之妻为姒。二者皆呼夫弟之妻为姒,岂计夫之长幼乎?上云“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郭云:“同出谓俱嫁事一夫”也。事一夫者,以己生先后为娣姒,则知娣姒以已之年,非夫之年也。故贾逵、郑玄及杜预皆云兄弟之妻相谓为姒,言两人相谓,长者为姒,知娣姒之名不计夫之长幼也。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国语》曰:“吾闻之先姑。”)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今俗呼兄钟,语之转耳。)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今谓之女妹是也。)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女子子之夫为婿。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父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两婿相谓为亚。(《诗》曰:“琐琐姻亚。”今江东人呼同门为僚婿。)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古者皆谓婚姻为兄弟。)嫔,妇也。(《书》曰:“嫔于虞。”)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公音钟。嫡音的。嫔音频。)婚姻。

  [疏]“妇称”至“婚姻”。○释曰:此别夫妇婚姻之名也。《说文》云:“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白虎通》云:“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谓之舅姑者何?舅者旧也。姑者故也。旧、故,老人称也。夫之父母谓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亲如母而非母者姑也。”郑注《丧服传》云:“女子子者,子女也,别于男子也。”《说文》云:“婿,女之夫也。从士从胥。”闻一知十为士。胥者,有才知之称。故谓女之夫为婿。《广雅》云:“婿谓之倩。”《方言》云:“东齐之间,婿谓之倩。”《白虎通》云:“婚姻者何谓?昏时行礼,故曰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注“《国语》曰:吾闻之先姑”。○释曰:《鲁语》:季康子问于公文伯之母曰:“主亦有以语肥也。”对曰:“吾能老而已,何以语子?”康子曰:“虽然,肥原有闻于主。”对曰:“吾闻诸先姑曰:‘君子能劳,后世有继。’”子夏闻之曰:“善哉!商闻之曰:‘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夫妇,学于舅姑者也。”是矣。○注“《诗》曰:琐琐姻亚”。○释曰:《小雅•节南山》文也。刘熙《释名》云:“‘两婿相谓为亚’者,言每一人取姊,一人取妹,相亚次也。又并来女氏,则姐夫在前,妹夫在后,亦相亚也。” ○注“古者皆谓婚姻为兄弟”。○释曰:《礼记》:“曾子问曰:‘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则如之何?’孔子曰:‘婿使人吊,如婿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郑注云:“必使人吊者,未成兄弟。”又云:“父丧称父,母丧称母,父母不在,则称伯父、世母。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是古者谓昏姻为兄弟,以夫妇有兄弟之义。或据婿于妻之父母有缌服,故得谓之兄弟也。○注“《书》曰:嫔于虞”。○释曰:案《尧典》:群臣共举舜于帝,“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孔安国注云:“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于所居妫水之汭,使行妇道于虞氏。”是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五•释宫第五

  [疏]“释宫第五”。○释曰:《易•系辞》云:“王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此其始也。《白虎通》云:“黄帝作宫室。”《世本》曰:“禹作宫室,其台榭楼阁之异,门墉行步之名,皆自于宫。”故以“释宫”总之也。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

  [疏]“宫谓”至“之宫”。○释曰:别二名也。郭云:“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释名》云:“宫,穹也,言屋见于垣上穹崇然也。室,实也。言人物实满于其中也。”是所从言之异耳。《诗》云:“作于楚宫。”又曰:“入此室处。”是也。古者贵贱所居皆得称宫。故《礼记》曰:“由士命以上,父子皆异宫。”又《丧服传》继父为其妻前夫之子筑宫庙。是士庶人皆有宫称也。至秦汉以来,乃定为至尊所居之称。

  牖户之间谓之扆,(窗东户西也。《礼》云斧扆者,以其所在处名之。)其内谓之家。(今人称家,义出于此。扆,倚。)

  [疏]“牖户”至“之家”。○释曰:牖者,户西窗也。此牖东户西为牖户之间,其处名扆。云“其内”者,其扆内也。自此扆内即谓之家。《说文》云:“家,居也。”《礼记》云:“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郭云:“今人称家,义出于此。”言其称家之义,本出于此也。○注“《礼》云”至“名之”。○释曰:云“《礼》云斧扆”者,案《觐礼》云:“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左右几。”郑注云:“依,如今绨素屏风也。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谓之黼。”是也。云“以其所在处名之”者,言本牖户之间名扆。觐礼天子设屏风之扆于牖户之间,因名此屏风为扆。是以其在扆处,即名之曰扆也。

  东西墙谓之序。(所以序别内外。)

  [疏]“东西墙谓之序”。○释曰:“此谓室前堂上、东厢西厢之墙也。所以次序分别内外亲疏,故谓之序也。《尚书•顾命》云“西序东乡,敷重厎席”、“东序西乡,敷重丰席”及《礼经》每云“东序西序”者,皆谓此也。

  西南隅谓之奥,(室中隐奥之处。)西北隅谓之屋漏,(《诗》曰:“尚不愧于屋漏。”其义未详。)东北隅谓之宧,(宧见《礼》,亦未详。)东南隅谓之㝔。(《礼》曰:“埽室聚㝔。” 㝔亦隐暗。宧,夷。㝔,要。)

  [疏]“西南”至“之㝔”。○释曰:此别宫中四隅之异名也。云奥者,孙炎云:“室中隐奥之处也。”古者为室,户不当中而近东,则西南隅最为深隐,故谓之奥。而祭祀及尊者常处焉。《曲礼》云:“凡为人子者,居不主奥。”是也。西北隅名屋漏,东北隅名宧,东南隅名㝔,㝔亦隐暗之义也,与奥相类。故郭云亦也。○注“《诗》曰”至“未详”。○释曰:云“《诗》曰:尚不愧于屋漏”者,《大雅•抑》篇文也。郑笺云:“尚无肃敬之心,不惭愧于屋漏,有神见人之为也。屋,小帐也。漏,隐也。礼:祭于奥,既毕,改设馔于西北隅,而厞隐之处,此祭之末也。”孙炎云:“屋漏者,当室之白,日光所漏入。”郭云“其义未详”者,以孙、郑之说皆无所据,故不取也。注“宧见《礼》,亦未详”。○释曰:李巡云:“东北者,阳始起,育养万物,故曰宧。宧,养也。”《说文》亦云。郭云“亦未详”者,以颐养之字作颐,又室中四隅无取阴阳之义。与屋漏意同,故云“亦未详”也。○注“《礼》曰:埽室聚㝔”。○释曰:《既夕记》云:“朔月,童子执帚却之,左手奉之,从散者而入。比奠,举席,埽室,聚诸㝔,布席如初。卒奠,埽者执帚,垂末内鬣,从执烛者而东。”是其事也。
柣谓之阈。(阈,门限。)枨谓之楔。(门两旁木。)楣谓之梁。(门户上横梁。)枢谓之椳。(门户扉枢。)枢达北方谓之落时。(门持枢者,或达北檼以为固也。)落时谓之 (戺)(道二名也。○柣,干结切。阈,域。楔,古黠切。枢,昌朱切。椳,于回切。戺音士。)

  [疏]“柣谓”至“之戺”。○释曰:此别门户上下及两旁之木名也。柣者,孙炎云:“门限也。”经传诸注皆以阈为门限,谓门下横木为内外之限也。俗谓之地柣,一名阈。《曲礼》云:“不履阈。”是也。枨者,门两旁长木,一名楔。李巡曰:“枨谓梱上两旁木。”《礼记•玉藻》云:“君入门,士介拂枨。”郑注云:“枨,门楔也。”楣,即梁也。吕伯雍云:“门枢之横梁也。”郭云:“门户上横梁。”《乡射记》云:“堂则物当楣。”是也。枢者门扉,开阖之所由也,一名椳。《易》曰:“枢机之发。”是也。其持枢之木或达北檼以为牢固者,名落时,檼即栋也。落时又名戺。是持枢一木有此二名也。

  垝谓之坫。(在堂隅。坫,<土耑>也。)墙谓之墉。(《书》曰:“既勤垣墉。”)镘谓之杇。(泥镘。)椹谓之榩。(斫木𬃊也。)地谓之黝。(黑饰地也。)墙谓之垩。(白饰墙也。○垝,古委反。杇,乌。椹,砧。榩,虔。黝,于纠反。垩,于故反。)

  [疏]“垝谓”至“之垩”。○释曰:此别宫室垣墉及修饰之名也。坫者,堂角也,一名垝。墙者,室之防也,一名墉。李巡曰:“谓垣墙也。”《郊特牲》曰:“君南乡于北墉下。”注云:“社内北墙。”是也。亦为城。《王制注》云:“小城曰附庸。”《大雅&#8226;皇矣》云:“以伐崇墉。”义得两通也。镘者,泥镘也,一名杇,涂工之作具也。《论语》曰:“粪土之墙不可杇。”是也。椹者,斫木所用以藉者之木名也,一名榩。孙炎云:“斫木质也。”《诗&#8226;商颂》云:“方斫是虔。”是也。又名𬃊。《榖梁传》曰:“裘缠𬃊以为臬。”是也。以黑饰地谓之黝,以白饰墙谓之垩。《周礼&#8226;守祧职》云:“其祧则守祧黝垩之。”是也。○注“在堂隅,坫,<土耑>也”。○释曰:坫名见于经传者有三:案《礼记&#8226;明堂位》云:“反坫,出尊,崇坫亢圭。”及《论语》:“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此三者,在两楹之间,以土为之,非此经所谓也。案《既夕记》云:“设棜于于东堂下,南顺,齐于坫。”《士冠礼》云:“爵弁、皮弁、缁布冠各一,执以待于西坫南。”则此经所谓也。郑注云:“坫在堂角。”然则堂之东南角为东坫,西南角为西坫。故郭云:“在堂隅。坫,<土耑>也。”<土耑>则端也,言坫是堂角端也。○注“《书》曰:既勤垣墉”。○释曰:此《周书&#8226;梓材》篇文也。案彼云:“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暨茨。”孔《传》云:“如人为室家,已勤立垣墉,惟其当涂暨茨盖之。”此喻教化也。

  樴谓之杙。(橛也。)在墙者谓之楎,(《礼记》曰:“不敢县于夫之楎箷。”)在地者谓之臬。(即门橛也。)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别杙所在长短之名。○樴,徒得反。杙,亦。楎,晖。臬,鱼列反。)

  [疏]“樴谓”至“之阁”。○释曰:此别杙所在长短之名也。杙即橛也,一名樴。置杙在墙者,名楎。在地及门中者,名臬。《玉藻》云:“公事自𫔶西,私事自𫔶东。”是也。大者名栱,长者名阁也。○注“《礼记》曰:不敢县于夫之楎箷”。○释曰:此《内则》文也。郑注云:“竿谓之箷。楎,杙也。”

  阇谓之台,(积土四方。)有木者谓之榭。(台上起屋。○阇,都。)

  [疏]“阇谓”至“之榭”。○释曰:别台、榭之制也。积土四方而高者名台,即下云“四方而高者”也,一名阇。李巡云:“积土为之,所以观望。”《诗》云:“出其𬮱阇。”彼以 阇为城台,于此台上有木起屋者名榭。《月令&#8226;仲夏》云:“可以处台榭。”谓此也。

  鸡栖于弋为榤,凿垣而栖为埘。(今寒乡穿墙栖鸡,皆见《诗》。○榤,竭。垣,袁。埘,时。)

  [疏]“鸡栖”至“为埘”。○释曰:李巡曰:“别鸡所栖之名也。弋,橛也。凿墙为鸡作栖曰埘。”○注“今寒”至“见《诗》”。○释曰:云“今寒乡穿墙栖鸡”者,谓苦寒之乡也,避寒,故穿墙以栖鸡。云“皆见《诗》”者,案《王风&#8226;君子于役》云:“鸡栖于埘。”又曰:“鸡栖于桀。”是也。

  植谓之传,传谓之突。(户持锁植也。见《埤苍》。)

  [疏]“植谓”至“之突”。○释曰:植谓户之维持锁者也。植木为之,因名云。又名传,又名突也。文见《埤苍》。

  杗廇谓之梁。(屋大梁也。)其上楹谓之棁。(侏儒柱也。)閞谓之槉,(柱上欂也。亦名枅,又曰<木沓>。)栭而谓之楶,(即栌也。)栋谓之桴,(屋檼。)桷谓之榱。(屋椽。)桷直而遂谓之阅,(谓五架屋际椽正相当。)直不受檐谓之交。(谓五架屋际椽不直上檐,交于檼上。)檐谓之樀。(屋梠。○杗,亡。廇,力又反。棁,拙。閞,卞。槉,疾。楶,节。桴,浮。榱,衰。檐,檐。樀,滴。)

  [疏]“杗廇”至“之樀”。○释曰:此别梁柱栋榱之名也。梁即屋大梁也,一名杗。廇,楹柱也。其梁上短柱名棁。《礼器》云“藻棁”者,谓画梁上柱为藻文也。一名侏儒柱,以其短小故也。閞者,柱上木名也。又谓之槉,又名欂,亦名枅。《字林》云:“枅,柱上方木。”是也。又曰<木沓>,是一物五名也。栭,一名楶,即栌也,皆谓斗栱也。《礼器》云“管仲山节”者,谓刻柱头为斗 栱形如山也。栋,屋檼也。一名桴,今屋脊也。《易》曰:“栋隆吉。”是也。桷,屋椽也,一名榱。吕沈云:“齐鲁名桷,周人名榱。”《易》曰:“鸿渐于木,或得其桷。”《左传》子产曰:“栋折榱崩,侨将压焉。”是也。屋椽长直而遂达五架屋际者,名阅。郭云:“谓五架屋际椽正相当。”若其椽直不上于檐者名交,言相交于檼上也。郭云:“谓五架屋际椽不直上檐,交于檼上。”屋檐,一名樀,一名屋梠,又名宇,皆屋之四垂也。故《士丧礼》曰:“为铭置于宇西阶上。”郑注云:“宇,梠。”是也。

  容谓之防。(形如今床头小曲屏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见《周礼》。)

  [疏]“容谓之防”。○释曰:容者,射礼唱获者蔽身之物也。一名防,言所以容身防矢也。一名乏。《乡射礼》云:“乏三侯道,居侯党之一,西五步。”郑注云:“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谓之乏者,言矢至此力乏也。郭云:“形如今床头小曲屏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见《周礼》”者,案《夏官&#8226;舍人职》云:“以射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郑司农云:“容者乏也,待获者所蔽也。”是矣。

  连谓之簃。(堂楼阁边小屋,今呼之簃厨、连观也。○簃,丈知反。)

  [疏]“连谓之簃”。○释曰:簃,楼阁边相连小屋名也。郭云:“堂楼阁边小屋,今呼之簃厨、连观也。”

  屋上薄谓之筄。(屋笮。○筄,曜。)

  [疏]“屋上薄谓之筄”。○释曰:屋上薄一名筄,今谓之屋笮也。

  两阶间谓之乡。(人君南乡当阶间。)中庭之左右谓之位。(群臣之侧位也。)门屏之间谓之宁。(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屏谓之树。(小墙当门中。○乡,向。屏音并。宁,伫。)

  [疏]“两阶”至“之树”。○释曰:此别君臣之位处也。人君南面,乡明而治,其位在两阶间,因名云也。云“中庭之左右谓之位”者,左右犹东西也。位,群臣之列位也。案《明堂位》云:“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是也。云“门屏之间谓之宁”者,谓路门之外,屏树之内,人君视朝宁立之处,因名为宁。李巡云:“正门内两塾间曰宁。”《曲礼》曰:“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是也。云“屏谓之树”者,屏,蔽也;树,立也。立墙当门以自蔽也。李巡曰:“垣当门自蔽名曰树。”郭云:“小墙当门中。”《礼纬》云:“天子外屏,诸侯内屏。”《郊特牲》云:“旅树。”郑注云:“旅,道也。屏谓之树,树所以蔽行道。”以此推之,则诸侯内屏,在路门之内。天子外屏,在路门之外而近应门者矣。

  𨸂谓之门。(《诗》曰:“祝祭于祊。”)正门谓之应门。(朝门。)观谓之阙。(宫门双阙。)宫中之门谓之闱,(谓相通小门也。)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大小异名。)巷门谓之闳。(《左传》曰:“盟诸僖闳。”闳,巷头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夹门堂也。)橛谓之𫔶。(门阃。)阖谓之扉。(《公羊传》曰:“齿著于门阖。”)所以止扉谓之闳。(门辟旁长橛也。《左传》曰:“高其闬闳。”闳,长杙,即门橛也。○𨸂,补耕反。观,贯。衡,巷。塾,熟。橛,其月反。𫔶,鱼列反。)

  [疏]“𨸂谓”至“之闳”。○释曰:此别门阙之异名也。李巡曰:“𨸂,庙门名。”其路门之外受朝。正门一名应门。应门之外门曰雉门,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宫中相通小门名闱,闱之小者名闺,闺之小者名阁。巷头之门名闳。门侧之室,夹堂东西者,名塾。门中之橛名𫔶,一名阃。阖,门扇也,一名扉。于门辟旁树长橛所以止扉者,名闳。○注“《诗》曰:“祝祭于祊”。○释曰:《小雅&#8226;楚茨》篇文也。案祊本庙门之名,设祭于庙门,因名其祭亦名祊。凡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之时,既设于庙,又求神于庙门之内。《郊特牲》云:“索祭祝于祊。”及《诗》云:“祝祭于祊。”注云:“祊,平生门内之旁,待宾客之处,与祭同日也。”二是明日绎祭之时,设馔于庙门外西室,亦谓之祊。即《郊特牲》注云:“祊之礼宜于庙门外之西室。”及《礼器》云:“为祊乎外。”是也。然则庙门内外皆有祊称。○注“朝门”。○释曰:案《诗&#8226;大雅》云:“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郑笺云:“诸侯之宫外门曰皋门,朝门曰应门,内有路门,天子之宫加以库、雉。”案郑玄注《周礼&#8226;秋官&#8226;朝士职》:“王五门:皋、库、雉、应、路也。”又曰:“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其天子外朝一者,在皋门之内、库门之外,大询众庶之朝也,朝士掌之。内朝二者,正朝在路门外,司士掌之。燕朝在路门内,大仆掌之。诸侯之外朝一者,在皋门内、应门外。内朝二者,亦在路寝门之外内,以正朝在应门内,故谓应门为朝门也。○注“宫门双阙”。○释曰:《周礼&#8226;大宰》:“正月之吉,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郑众云:“象魏,阙也。”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白虎通》云:“阙是阙疑。义亦相兼。”然则其上县法象、其状魏魏然高大谓之象魏,使人观之谓之观也。是观与象魏、阙一物而三名也。以门之两旁相对为双,故云双阙。○注“《左传》曰:盟诸僖闳”。○释曰:襄十一年传文也。案彼云:“季武子将作三军,叔孙穆子曰:‘然则盟诸?’乃盟诸僖闳。”杜注云:“僖宫之门。”是也。○注“《公羊传》曰:齿著于门阖”。○释曰:庄十二年传文也。案彼云:宋万“搏闵公,绝其脰。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万臂𢫬仇牧,碎其首,齿著乎门阖”。何休云:“阖,扇也。”是矣。○注“《左传》曰:高其闬闳”。○释曰:襄三十一年传云:“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是也。案《说文》云:“闬,门也。汝南平舆里门曰闬。”闬既为门,故郭氏以闳为长杙,即门橛也。杜预云:“闳。门也。”非郭义也。

  瓴甋谓之甓。(甋砖也。今江东呼瓴甓。○瓴,灵。甋,的。甓,满觅切。)

  [疏]“瓴谓之甓”。○释曰:瓴一名甓。郭云:“甋砖也。今江东呼瓴甓。”《诗&#8226;陈风》云:“中唐有甓。”是也。

  宫中衖谓之壶,(巷阁间道。)庙中路谓之唐,(《诗》曰:“中唐有甓。”)堂途谓之陈。(堂下至门径也。)路、旅,途也。(途即道也。)路、场、猷、行,道也。(博说道之异名。)一达谓之道路,(长道。)二达谓之歧旁,(歧道旁出也。)三达谓之剧旁,(今南阳冠军乐乡数道交错,俗呼之五剧乡。)四达谓之逵,(交道四出。)五达谓之康,(《史记》所谓康庄之衢。)六达谓之庄,(《左传》曰:“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七达谓之剧骖,(三道交,复有一岐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八达谓之崇期,(四道交出。)九达谓之逵。(四道交出,复有旁通。○壶,苦本切。剧,极。)

  [疏]“宫中”至“之逵”。○释曰:此别巷道之异名也。宫中巷阁间道名壶。孙炎曰:“巷,舍间道也。”王肃曰:“今后宫称永巷,是宫内道名也。”庙中之路名唐,堂下至门径名陈。路、旅皆途之别名也,途即道也。路、场、猷、行四者复是道之异名也。一达长道谓之道路.歧分二达者谓之歧旁,言歧道旁出也。歧分三达者谓之剧旁。孙炎云:“旁出歧多,故曰剧。”交道四达谓之衢。交道四出,复有一旁达谓之康。孙炎云:“康,乐也,交会乐道也。”交道六出谓之庄。孙炎云:“庄,盛也,道烦盛。”三道交出,复有一歧出者谓之剧骖。四道交出谓之崇期。四道交,复有一歧出者谓之逵。○注“《诗》曰:中唐有甓”。○释曰:此《陈风&#8226;防有鹊巢》篇文也。○注“《史记》所谓康庄之衢”。○释曰:案《史记&#8226;列传》云:“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是也。○注“《左传》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释曰:案襄二十八年,齐庆封谋杀子雅、子尾。“陈文子谓桓子曰:‘祸将作矣。吾其何得?’对曰:‘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杜注云:“庆封时有此木,积于六轨之道。”是也。注“四道交出,复有旁通”。○释曰:《诗&#8226;周南》云:“施于中逵。”毛传云:“逵,九达之道。”是也。案《左传》隐十一年云:“及大逵。”桓十四年:“焚渠门,入及大逵。”庄二十八年:“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宣十二年:“入自皇门,至于逵路。”杜预皆以为道并九轨。案《周礼》:“经涂九轨,不名曰逵。”杜意盖以郑之城内不应有九出之道,故以为并九轨,于此则不合也。

  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疏]“室中”至“之奔”。○释曰: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因以名云。室中名时,时然后动。堂上曰行,谓平行也。堂下曰步。《白虎通》云:“人践三尺,法天地,人再举足曰步,备阴阳也。”门外曰趋。郑玄云:“行而张拱曰趋。”中庭曰走。走,疾趋也。大路曰奔。奔,大走也。《书》曰:“骏奔走。”案此经所释,谓祭祀之礼。知者以《召诰》云:“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注云:“告文王庙。告文王,则告武王可知。出庙入庙,不以远为文。”是也。若迎宾,则《乐师》云:“行以《肆夏》,趋以《采齐》。”行谓大寝之庭至路门,趋谓路门至应门。

  堤谓之梁。(即桥也。或曰:“石绝水者为梁。”见《诗传》。)石杠谓之徛。(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彴也。《孟子》曰:“岁十月,徒杠成。”或曰今之石桥。○堤,低。杠,江。徛,寄。)

  [疏]“堤谓”至“之徛”。○释曰:此别桥彴之名也。堤一名梁。郭氏两解:一名即桥也,以木为之;一云以石绝水。石杠,一名徛。郭氏亦两解:一云聚石水中以为步渡 彴也。《广雅》云:“彴,步桥也。”一云或曰今之石桥。注“或曰石绝水为梁。见《诗传》”。○释曰:案《卫风》云:“有狐绥绥,在彼淇梁。”传云:“石绝水曰梁。”是也。○注“《孟子》曰:岁十月,徒杠成”。○释曰:案《孟子》云:“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赵岐注云:“以为子产有惠民之心,不知为政,当以时修桥梁,民何由病苦涉水乎?”是也。引之以证石杠为步桥也。此注作十月,误脱,或所见本异。

  室有东西厢曰庙。(夹室前堂。)无东西厢,有室曰寝。(但有大室。)无室曰榭。(榭即今堂堭。)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修,长也。○陕,狭。)

  [疏]“室有”至“曰楼”。○释曰:此明寝庙楼台之制也。凡大室有东西厢夹室,及前堂有序墙者,曰庙。但有太室者,曰寝。《月令&#8226;仲春》云:“寝庙毕备。”郑注云:“前曰庙,后曰寝。”以庙长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无室者名榭。《春秋》宣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杜预云:“宣榭,讲武屋”,引此文:无室曰榭,谓屋歇前。然则榭有二义:一者台上构木曰榭,上云有木曰榭,及《月令》云:“可以处台榭。”是也。二屋歇前无壁者名榭,其制如今厅事也。《春秋》云:“成周宣榭。”《公羊》以为宣宫之榭,及《乡射礼》云:“榭则钩楹内。”是也。郭云“榭即今堂堭”者,堂堭即今殿也。殿亦无室,故云即今堂堭。四方而高者名台,即上阇也。修,长也。凡台上有屋,狭长而屈曲者,曰楼。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五&#8226;释器第六

  [疏]“释器第六”。○释曰:案《说文》云:“器,皿也。从犬,犬所以守之。”以此篇释诸器之名,故曰释器。

  木豆谓之豆。(豆,礼器也。)
  [疏]“木豆谓之豆”。○注“礼器也”。○释曰:案《周礼》瓬人为豆,“实三而成觳崇尺。”郑注云:“崇,高也。豆实四升。”又《祭统》云:“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郑注云:“校,豆中央直者也。镫,豆下跗也。”又《礼图》云:“口圆,径尺,黑膝,饰朱,中大夫以上画以云气,诸侯以象,天子以玉。”皆谓饰其豆口也。然则豆者,以木为之,高一尺,口足径一尺,其足名镫。中央直竖者名校,校径二寸。总而言之名豆。豆实四升,用荐菹醢。《周礼》“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醯醢”之类是也。其饰则三代不同。《明堂位》曰:“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注云:“楬,无异物之饰也。献,疏刻之。”是也。以供祭祀燕飨,故云“礼器也”。

  竹豆谓之笾。(笾亦礼器。○笾,边。)
  [疏]“竹豆谓之笾”。○注“笾亦礼器”。○释曰:案郑注《笾人》及《士虞礼》云:“笾以竹为之,口有藤缘,形制如豆,亦受四升,盛枣栗桃梅菱芡脯脩膴鲍糗饵之属。”是也。亦祭祀享燕所用,故云“亦礼器”。

  瓦豆谓之登。(即膏登也。)
  [疏]“瓦豆谓之登”。○释曰:对文则木曰豆、瓦曰登,散则皆名豆。故云“瓦豆谓之登”。《冬官》瓬人掌为瓦器,而云“豆中县”。郑云:“县绳正豆之柄。”是瓦亦名豆也。《诗&#8226;大雅&#8226;生民》云:“于豆于登。”毛传云:“豆,荐菹醢。登,大羹也。”《公食大夫礼》云:“大羹湆不和,实于登。”湆者,肉汁,大古之羹也。不调以盐,菜以其质,故以瓦器盛之。郭云:“即膏登也。”

  盎谓之缶。(盆也。○盎,乌浪切。)
  [疏]“盎谓之缶”。○释曰:孙炎云:“缶,瓦器。”郭云:“盆也。”《诗&#8226;陈风》云:“坎其击缶。”则缶是乐器。《易&#8226;离卦&#8226;九三》:“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注云:“艮爻也,位近丑。丑上值弁星,似缶。”《诗》云“坎其击缶”,则乐器亦有缶。又《史记》:“蔺相如使秦王击缶。”是乐器为缶也。案《坎卦&#8226;六四》:“樽酒簋贰用缶。”注云:“爻辰在丑。丑上值斗,可以斟之象。斗上有建星,建星之形似簋。贰,副也。建星上有弁星,弁星之形又如缶。天子大臣以王命出会诸侯,主国尊于簋,副设玄酒以缶。”则缶又是酒器也。《比卦&#8226;初六》爻:“有孚盈缶。”注云:“爻辰在木上,值东井之水,人所汲,用缶。缶,汲器。”襄九年宋灾,《左传》曰:“具绠缶,备水器。”则缶是汲水之器也。然则缶是瓦器,可以节乐,若今击瓯;又可以盛水、盛酒,即今之瓦盆也。
瓯瓿谓之瓵。(瓿甊,小罂,长沙谓之瓵。○瓿,蒲口切。瓵,移。)

  [疏]“瓯瓿谓之瓵”。○释曰:瓯一名瓿甊,一名瓵。郭云:“瓯甊小罂,长沙谓之瓵。”《方言》云:“<亢瓦>(音冈)、瓭(都感切)、<庑瓦>(音武)、&#17219;(音由)、<奠瓦>(音郑)、&#16187;(仕江切)、甀(度睡切)、瓮、瓿甊(瓿音部。甊,落口切)、&#16200;(牛志切),罂也。灵桂之郊谓之<亢瓦>,其小者谓之瓭,周魏之间谓之<庑瓦>,秦之旧都谓之<奠瓦>,淮汝之间谓之&#17219;,江湖之间谓之&#16187;,自关而西、晋之旧都、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甀,其中者谓之瓿甊,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罂,东齐海岱之间谓之&#16200;。罂,其通语也。萦,陈魏宋楚之间曰<俞瓦>(音臾),或曰<朱瓦>(音殊),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镸瓦>(音畅,亦肠),齐之东北、海岱之间谓之<詹瓦>(音担),周洛韩郑之间谓之甀,或谓之萦,萦谓之<车瓦>(鼓鼙),谓之&#16196;。缶谓之瓿<禺瓦>(音隅),<禺瓦>其小者,谓之瓶。萦、甈谓之盎,自关而西或谓之盆,或谓之盎,其小者谓之升瓯。甂(音边),陈魏宋楚之间谓之题(杜启切),自关而西谓之甂,其大者谓之瓯。”是其方俗之异名也。

  康瓠谓之甈。(瓠,壶也。贾谊曰:“宝康瓠。”是也。○瓠,胡。甈,契。)
  [疏]“康瓠谓之甈”。○释曰:康瓠一名甈。瓠即壶也。《说文》云:“破罂也。”《方言》云:“甈谓之盎。”皆非郭义也。○注“贾谊说曰:‘宝康瓠。’是也”。○释曰:案《汉书》云: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诵诗属文,汉文帝召为博士,为绛、灌之属害之。天子疏谊,为长沙王傅,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其词曰:“斡弃周鼎,宝康瓠兮。”是也。

  斪斸谓之定。(锄属。○斪音衢。斸,丁录切。定,多佞切。)
  [疏]“斪斸谓之定”。○释曰:斪斸一名定。郭云:“锄属。”李巡曰:“锄别名也。”《广雅》云:“定谓之耨。”《世本》云:“垂作耨。”《吕氏春秋》云:“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间稼也。”高诱注云:“耨,耘苗也。六寸,所以入苗间。”《诗&#8226;颂&#8226;臣工》云:“庤乃钱镈。”毛传云:“镈,耨也。”耨及定当是一器。但先儒或即云锄,或云锄属。古器变易,未能识之。

  斫谓之䦃。(䦆也。○䦃,张略切。)
  [疏]“斫谓之䦃”。○释曰:斫一名䦃。郭云:“䦆也。”《说文》云:“䦆,大锄也。”

<疒兆斗>谓之疀。(皆古锹锸字。○ <疒兆斗>,锹。疀,锸。)
  [疏]“<疒兆斗>谓之疀”。○释曰:郭云:“皆古锹锸字。”《方言》云:“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宋魏之间谓之铧,或谓之鍏(音韦),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臿,赵魏之间谓之喿(音鍪)。”是皆谓今锹也。○锹音秋。

  緵罟谓之九罭。九罭,鱼罔也。(今之百囊罟是,亦谓之 (&#156469;)。今江东呼为緵。嫠妇之笱谓之罶。《毛诗传》曰:“罶,曲梁也。”谓以簿为鱼笱。)罺谓之汕,(今之撩罟。)篧谓之罩,(鱼笼也。)椮谓之涔。(今之作椮者,聚积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簿围捕取之。)鸟罟谓之罗,(谓罗络之。)兔罟谓之罝,(罝犹遮也。见《诗》。)麋罟谓之罞,(冒其头也。)彘罟谓之羉(羉,幕也。),鱼罟谓之罛。(最大罟也。今江东云。)繴谓之罿。罿,罬也。罬谓之罦。罦,覆车也。(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展转相解,广异语。○緵,子弄。罭,域。嫠,离。笱,狗。罺,嘲。汕,所谏切。篧,主角切。椮,桑感切。罝,嗟。罞,茆。彘,滞。羉,鸾。罛,孤。繴,壁。罿,冲。罬,拙。罦,浮。)
  [疏]“緵罟”至“覆车也”。○释曰:此别罗网之异名也。罟,网也。緵罟一名九罭,即鱼罔也。嫠妇之笱,取鱼器也,一名罶。罺,一名汕。罩,捕鱼笼,一名篧。积柴水中取鱼名椮,又名涔。鸟罔名罗,兔罔名罝,麋罔名罞。罞,冒也,言冒覆其头也。彘,猪也,其罔名羉。羉,幕也,言幕络其身也。鱼之大罔名罛。翻车小罔捕鸟者名繴也、罿也、罬也、罦也,皆谓覆车也。○注“今之”至“为緵”。○释曰:“今之百囊罟是,亦谓之 &#156469;,今江东呼为緵”者,以时验而言也。孙炎云:“九罭谓鱼之所入有九囊也。”《诗&#8226;豳风》云:“九罭之鱼,鳟鲂。”是也。○注“《毛诗》”至“鱼笱”。○释曰:云“《毛诗传》曰:罶,曲梁也”者,《小雅》云:“鱼丽于罶。”传云:“罶,曲梁也。”是矣。云“谓以簿为鱼笱”者,孙炎云:“罶,曲梁,其功易,故谓之寡妇之笱。”然则曲,簿也;嫠,寡也。以簿为鱼笱,其功易,号之寡妇之笱耳,非寡妇所作也。○注“今之撩罟”。○释曰:李巡云:“汕,以簿汕鱼也。”案《诗&#8226;小雅》云:“南有嘉鱼,烝然汕汕。”传云:“樔也。”笺云:“樔,今之撩罟也。”皆以今晓古。○注“捕鱼笼也”。○释曰:李巡云:“篧,编细竹以为罩,捕鱼也。”孙炎云:“今楚篧也。”然则罩以竹为之,无竹则以荆,故谓之楚篧。皆谓捕鱼笼也。《诗&#8226;小雅》云:“南有嘉鱼,烝然罩罩。”是也。○注“今之”至“取之”。○释曰:李巡曰:“今以木投水中,养鱼曰涔。”孙炎云:“积柴养鱼曰椮。”郭云:“今之作罧者,聚积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簿围捕取之。”《小尔雅》曰:“鱼之所息谓之潜,潜,椮也,积柴水中鱼舍也。”《诗&#8226;周颂》云:“潜有多鱼。”是也。椮、罧、潜、涔,古今字。○注“谓罗络之”。○释曰:李巡云:“鸟飞张网以罗之。”然则张网以罗络飞鸟。《诗&#8226;王风》云:“雉离于罗。”是也。○注“罝犹遮也。见《诗》”。○释曰:《周南》云:“肃肃兔罝。”是也。李巡云:“兔自作径路,张罝捕之也。”然则张罔遮兔,因名曰罝。○注“最大罟也,今江东云”。○释曰:李巡曰:“鱼罟,捕鱼具也。”然则捕鱼之具,最大者名罛。《诗&#8226;卫风》云:“施罛濊濊。”是也。○注“今之”至“异语”。○释曰:孙炎曰:“覆车网可以掩兔者也。一物五名,方言异也。”郭云:“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展转相解,广异语。”《广雅》云:“罥,罟也。”案《诗&#8226;王风》云:“雉离于罦。”又曰:“雉离于罿。”然则捕鸟之具也。孙炎云“谕梅”,非也。

  絇谓之救。(救丝以为絇。或曰亦罥名。○絇,其具切。)
  [疏]“絇谓之救”。○释曰:郭氏两解:一云救丝以为絇。絇,屦头饰也。《士冠礼》曰:“玄端,黑履,青絇。”郑注云:“絇之言拘也,以为行戒,状如刀衣,鼻在履头。”是也。或曰:“絇,屦属。《小尔雅》曰:“舄而今絇也。”一云亦罥名者,言此经絇亦罥罟之别名也。义疑,故两存焉。

  律谓之分。(律管可以分气。○分音粉。)
  [疏]“律谓之分”。○释曰:律一名分。郑注《月令》云:“律,候气之管也。以铜为之。”《律历志》云:“皇帝使伶伦氏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锺之宫,制十二 筒以听凤凰之鸣。”其雄鸣则为六律,雌鸣则为六吕。阳管为律,律,法也。言阳气与阴气为法。郑云:“律,述也,述气之管,阴管为吕。《律历志》云吕,助也,言助阳宣气。”又云:“吕,拒也。言与阳相承,更迭而至。”又阴律称同,言与阳同也。总而言之,阴、阳皆称律。故《月令》十二月皆云“律中”是也。以其分候十二月气,故又名分。郭云:“律管可以分气。”是也。

  大版谓之业。(筑墙版也。)绳之谓之缩之。(缩者,约束之。《诗》曰:“缩版以载。”)
  [疏]“大版”至“缩之”。○释曰:此解《诗》云:“缩版以载”也。大版名业,以绳束版谓之缩。○注“筑墙版也”。○释曰:孙炎曰:“业所以饰栒,刻版捷业如锯齿也。”《毛诗》传云:“业,大版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捷业如锯齿。或曰画之。然则业者,是乐县之饰。郭必以为筑墙版者,以此文与“缩之”相连。《诗》云“缩版以载”。作者以类相从,缩既筑墙所用之绳,则业是筑墙之版明矣。散而言之,则业亦乐县之饰。故《诗&#8226;大雅》云:“虡业维枞。”《周颂》云:“设业设虡。”而毛郑皆以为大版,所以饰栒为县也。○注“缩者”至“以载”。○释曰:孙炎云:“绳束筑版谓之缩。”然则缩者,束物之名,用绳束版,故谓之缩。复言缩之,明用绳束之也。故云“缩者,约束之”。云“《诗》曰:缩版以载”者,《大雅&#8226;绵》篇文也。

  彝、卣、罍,器也。(皆盛酒尊,彝其总名。)小罍谓之坎。(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卣,酉。)
  [疏]“彝卣”至“之坎”。○释曰:别酒尊大小之异名也。彝其总名。彝者,法也,与诸尊为法。《司尊彝》云:“鸡彝、鸟彝、斚彝、黄彝、虎彝、蜼彝。”是也。卣者,下云“卣,中尊也。”孙炎云:“尊彝为上,罍为下,卣居中。”郭云:“不大不小者,是在罍彝之间,即《周礼》牺象壶著太山等六尊。”是也。罍者,尊之大者也。即《周礼&#8226;司尊彝》云“皆有罍,诸臣之所酢”是也。案《礼图》云:“六彝为上,受三斗。六尊为中,受五斗。六彝为下,受一斛。”故《异议&#8226;罍制》:“《韩诗》说,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毛诗》说,金罍,酒器也。诸臣之所酢。人君以黄金饰,尊大一硕,金饰,龟目,盖刻为云雷之象。”谨案:《韩诗》说天子以玉,经无明文。谓之罍者,取象云雷,博施如人君,下及诸臣。又《司尊彝》云:“皆有罍,诸臣之所酢。”注云:“罍亦刻而画之,为山云之形。”言刻画则用木矣,故《礼图》依制度云:“刻木为之。”韩说言士以梓,士无饰,言其木体,则以上同周梓加饰耳。《毛诗》言“大一硕”,《礼图》亦云“大一斛”,则大小之制,尊卑同也。虽尊卑饰异,皆得画云雷之形,以其云罍取于云雷故也。是彝、卣、罍三者皆为盛酒器也。其罍之小者,别名坎。

  衣裗谓之<衤儿>。(衣缕也。齐人谓之挛。或曰袿,衣之饰)黼领谓之襮。(绣剌黼文以褗领。)缘谓之纯。(衣缘饰也。)袕谓之褮。(衣开孔也。)衣眦谓之襟。(交领。)衱谓之裾。(衣后襟也。)衿谓之袸。(衣小带。)佩衿谓之褑。(佩玉之带上属。)执衽谓之袺。(持衣上衽。)扱衽谓之襭。(扱衣上衽于带。)衣蔽前谓之襜。(今蔽膝也。)妇人之袆谓之缡。缡,緌也。(即今之香缨也。邪交落带系于体,因名为袆。緌,系也。)裳削幅谓之纀。(削杀其幅,深衣之裳。○裗,流。<衤儿>,倪。襮,搏。缘,馀绢切。纯,之闰切。袕,穴。褮,营。眦,才细切。衱,劫。 袸,贱。褑,院。衽,稔。袺,结。扱,插。襜,昌占切。袆,韦。缡,离。緌,汝谁切。纀,卜。)

  [疏]“衣裗”至“谓之纀”。○释曰:此别衣服之异名也。云衣者目之也。裗一名<衤儿>,剌绣黼文于衣领名襮,衣之缘饰名纯,《礼记&#8226;深衣》云:“衣纯以缋,衣纯以青”之类是也。袕,衣开孔也,名褮。《说文》云:“鬼衣也。”衣眦,名襟,谓交领也。《方言》云:“衿谓之交。”是也。衱一名裾,即衣后裾也。衿,衣小带也。一名袸。《士昏礼》曰:“施衿结帨。”是也。佩下之带名褑。衽,裳际也。手执持其衽名袺,扱衽于带名襭。《诗&#8226;周南》云:“薄言袺之”、“薄言襭之。”是也。衣之蔽前者名襜。妇人之香缨名袆,又谓之缡。缡,緌也。緌犹系也,取系属之义。衣下曰裳。削,杀也。裳削杀其幅者名纀,谓深衣之裳也。○注“衣缕”至“之饰”。○释曰:此郭氏两解:一云“衣缕也”。本或作褛(音娄)。《方言》云:“缕谓之衽,又谓之袩(子狭切)。”彼注云:“即衣衿也。”云“齐人谓之挛”者,以目验而言也。一云“或曰袿,衣之饰”者,《释名》曰:“妇人上服曰袿。”《广雅》云:“袿,长襦也。”言饰者,盖以缯为缘饰耳。○注“绣剌黼文以褗领”。○释曰:《诗&#8226;唐风》云:“素衣朱襮。”毛传云:“襮,领也。诸侯绣黼,丹朱中衣。”毛言绣黼者,谓于缯之上绣剌以为黼,非训绣为黼。郭氏取毛为说也。○注“今蔽膝也”。○释曰:《方言》云:“蔽<黍阝>,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袆,或谓之袚(音弗),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大巾,自关东西谓之蔽<黍阝>,齐鲁之郊谓之袡(昌詹切)。”襦又名韠。《礼记&#8226;玉藻》云:“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韠下广一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径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是也。○注“即今”至“系也”。○释曰:孙炎云:“袆,帨巾也。”郭云:“即今之香缨也。 袆邪交落带系于体,因名为袆。緌,系也。”此女子既嫁之所著,示系属于人。义见《礼记》。《曲礼》云“女子许嫁缨”及《内则》云“衿缨”是也。《诗》云:“亲结其缡。”谓母送女,重结其所系著以申戒之。孙炎以袆为帨巾,失之也。○注“削杀其幅,深衣之裳”。○释曰:案《深衣》目录云:“称深衣者,以馀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案《深衣》篇云:“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郑注云:“裳六幅,幅分之以为上下之杀。”故云:“削杀其幅,深衣之裳”也。其深衣制度,《礼记》具焉。

  舆革前谓之鞎艮,(以韦靶车轼。)后谓之笰,(以韦靶后户。)竹前谓之御,(以簟衣轼。)后谓之蔽。(以簟衣后户。)环谓之捐。(著车众环。)镳谓之钀。(马勒旁铁。)载辔谓之轙。(车轭上环,辔所贯也。)辔首谓之革。(辔,靶勒。见《诗》。○捐,因绢切。镳,表骄切。钀,鱼列切。轙,仪。)

  [疏]“舆革”至“之革”。○释曰:此辨车马之饰名也。云“舆革前谓之鞎”者,李巡曰:“舆革前谓舆前,以革为车饰曰鞎。”郭云:“以韦靶车轼。”靶谓鞔也。轼,车上横木。《毛诗》传云:“诸侯之路车,有朱革之质而羽饰。”谓以皮革为本质,其上又以翟羽为之饰。《诗&#8226;齐风》云:“簟笰朱鞹。”是也。“后谓之笰”者,李巡曰:“笰,车后户名也。”郭云:“以韦靶后户。”云“竹前谓之御”者,李巡曰:“竹前谓编竹当车前以拥蔽,名之曰御。御,止也。”孙炎曰:“御,以簟为车饰也。”郭云:“以簟衣轼。”《诗》传云:“簟,方丈席也。”云“后谓之蔽”者,郭云:“以簟衣后户。”即《诗》所谓簟笰也。云“环谓之捐”,谓著车众环名捐。云“镳谓之钀”者,镳,马勒旁铁,一名钀。云“载辔谓之轙”者,辔者,御马之具也。古者乘车驾驷马,凡八辔,辕端之木名衡,衡即轭,轭上著环以贯辔,此即载辔之环名轙。故郭云:“车轭上环,辔所贯也。”云“辔首谓之革”者,辔首名革也。《诗&#8226;大雅》云:“鞗革金厄。”是也。郭云:“辔,靶勒。见《诗》。”《字林》云:“靶,辔革也。”

  餀谓之餯。(说物臭也。)食饐谓之餲。(饭饖臭。见《论语》。)抟者,谓之糷(饭相著。)米者谓之糪。(饭中有腥。)肉谓之败。(臭坏。)鱼谓之馁。(肉烂。○餀,呼盖切。餯,许秽切。饐,意。餲,隘。糷,烂。糪,柏。馁,奴罪切。)

  [疏]“餀谓”至“之馁”。○释曰:此别物臭恶之异名也。李巡云:“餀、餯皆秽臭也。”食,饭也。饐,饭臭也,一名餲。饭抟相著者名糷。李巡云:“糷,饭淖麋相著也。”饭中有腥米者,名糪。李巡曰:“米饭半腥半熟名糪。”即《论语》云“失饪不食”。肉臭坏曰败,鱼内烂曰馁,即《论语》云“鱼馁而肉败不食”是也。○注“饭饖臭。见《论语》”。○释曰:《说文》云:“饖,饭伤热。”《苍颉篇》云:“食臭败也。”云“见《论语》”者,《乡党》篇云:“食 饐而餲。”孔曰:“饐、餲,臭味变。”是也。○注“内烂”。○释曰:案《春秋》僖十九年云“梁亡”。《公羊传》曰:“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何休云:“梁君隆刑峻法,百姓一旦相率俱去,状若鱼烂。鱼烂从内发,故云尔。”然则鱼之败坏,先自内始,故云内烂。是郭用《公羊》为说。今本“内”作“肉”,恐误。

  肉曰脱之,(剥其皮也。今江东呼麋鹿之属通为肉。)鱼曰斮之。(谓削鳞也。○斮,庄略反。)
  [疏]“肉曰”至“斮之”。○释曰:此论治择鱼肉之名也。肉剥去其皮,因名脱之。李巡云:“肉去其骨曰脱。”皇侃云:“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郭氏以与“鱼曰斮之”文连,斮谓斩削其鳞,则脱是脱剥其皮也。嫌羊豕有不剥其皮者,故又云“今江东呼麋鹿之属通为肉”。案《礼记&#8226;内则》及李巡《尔雅》本皆云“鱼曰作之”。皇侃云:“作为摇动也。凡取鱼,摇动之,视其鲜馁,馁者不食。”李巡云:“作之,鱼骨小,无所去。”今本作斮。郭云:“谓削鳞也。”

  冰,脂也。(《庄子》云:“肌肤若冰选。”冰雪,脂膏也。)
  [疏]“冰,脂也”。○释曰:脂,膏也,一名冰。○注“庄子”至“膏也”。○释曰:云“《庄子》云:肌肤若冰雪”者,此《内篇&#8226;逍遥》之言也。案彼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引之者,证冰为脂也。云脂膏也者,孙炎曰:膏凝曰脂。则似脂,与膏异。而云脂膏者,以脂有凝有释。对例即《内则》注云:“脂,肥凝者,释者曰膏”,散文则脂、膏皆总名也。

  肉谓之羹,(肉臛也。《广雅》曰湆。见《左传》。)鱼谓之鮨。(鮨,鲊属也。见《公食大夫礼》。)肉谓之醢,(肉酱。)有骨者谓之臡。(杂肉酱。见《周礼》。○鮨,祁。醢,海。臡,泥。)

  [疏]“肉谓”至“之臡”。○释曰:此别鱼肉所作食味之名也。肉之所作臛名羹,鱼所作鲊名鮨,以肉作酱名醢,有骨相杂者名臡。○注“肉臛”至“《左传》”。○释曰:云“肉臛也”者,《仪礼》所谓“膷臐膮”是也。云“《广雅》曰湆”者,则彼云“羹谓之湆”是也。云“见《左传》”者,案隐元年,郑伯置其母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是谓肉为羹也。○注“鮨鲊”至“夫礼”。○释曰:案《公食大夫礼》云:“牛炙,南醢,以西牛胾、醢、牛鮨。”郑注云:“《内则》谓鮨为脍,然则脍用鮨。”是也。○注“杂骨酱。见《周礼》”。○释曰:案《醢人职》云:“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昌本、麋臡。”郑注云:“作醢及臡者,必先膊干其肉,乃后莝之,杂以粱麹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甀中,百日则成矣。”是也。

  康谓之蛊。(米皮。)淀谓之垽。(淀,滓也。今江东呼垽。○垽,鱼靳切。)
  [疏]“康谓”至“之垽”。○释曰:康,米皮也,一名蛊。《左传》曰:“谷之飞亦名蛊。”是也。淀,滓泥也,一名垽。郭云:“今江东呼垽。”

  鼎绝大谓之鼐,(最大者。)圜弇上谓之鼒,(鼎敛上而小口。)附耳外谓之𬬩,(鼎耳在表。)款足者谓之鬲。(鼎曲脚也。○鼐,耐。圜,袁。鼒,咨。𬬩,亦。款,苦管反。鬲,力。)

  [疏]“鼎绝”至“之鬲”。○释曰:此别鼎名也。鼎最大者名鼐,体圆敛上而小口者名鼒。《诗&#8226;周颂》云:“鼐鼎及鼒。”附耳在鼎表者名𬬩。款,阔也。谓鼎足相去疏阔者名鬲。

  <鬲曾>谓之鬵。(《诗》曰:“溉之釜鬵。”)鬵,鉹也。(凉州呼鉹。○鬵,寻。鉹,移。)
  [疏]“<鬲曾>谓之鬵。鬵,鉹也”。○释曰:<鬲曾>一名鬵,凉州名鉹。《方言》云:“甑,自关而东或谓之甗,或谓之鬵,或谓之酢馏。”是也。○注“《诗》曰:溉之釜鬵”。○释曰:《桧风&#8226;匪风》篇文也。

  璲,瑞也。(《诗》曰:“鞙鞙佩璲。”璲者玉瑞。)玉十谓之区。(双玉曰瑴,五瑴为区。○璲,瑞。区,羌于反。)
  [疏]“璲,瑞也。玉十谓之区”。○释曰:璲者,瑞玉名也。玉十名区。○注“《诗》曰”至“玉瑞”。○释曰:云“《诗》曰:鞙鞙佩璲”者,《小雅&#8226;大东》篇文也。毛传云:“鞙鞙,玉貌。璲,瑞也。”郑笺云:“佩璲者,以瑞玉为佩。佩之鞙鞙然。”是也。○注“双玉曰瑴,五瑴为区”。○释曰:襄十八年《左传》云:“晋侯伐齐,将济河。献子以朱丝系玉二瑴。”杜注云:“双玉曰瑴。”是先儒之相传为然也。五瑴则十玉也。

  羽本谓之翮。(鸟羽根也。)一羽谓之箴,十羽谓之䌸,百羽谓之𦈉。(别羽数多少之名。○翮,户革切。䌸,篆。𦈉,衮。)
  [疏]“羽本”至“之𦈉”。○释曰:此别羽数名少之名也。本,根也。鸟羽根名翮。一羽名箴,十羽名䌸,百羽名𦈉。案《周礼&#8226;地官&#8226;羽人职》云:“掌以时徵羽翮之材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凡受羽,十羽为审,百羽为搏,十搏为䌸。”郑注云:“审、搏、䌸,羽数 束名也。《尔雅》云:‘一羽谓之箴,十羽谓之䌸,百羽谓之𦈉。’其名音相近也。一羽则有名,盖失之矣。”郑意以为箴与审、 䌸与搏、𦈉与缚名数声音皆相近也。一羽不合有名,疑一羽当为十羽也。郭意以为凡物无不从一为始,以《尔雅》不失,《周官》未为得也。

  木谓之虡。(县锺磬之木,植者名虡。○虡音巨。)
  [疏]“木谓之虡”。○释曰:郭云:“县锺磬之木,植者名虡。”《考工记》云:“梓人为笋虡。”郑注云:“乐器所县,横曰笋,植曰虡。”然则县锺磬者两端有植木,其上有横木。谓直立者为虡,谓横牵者为栒。栒上加大版为之饰,名业。《诗&#8226;大雅》云:“虡业维枞。”

  旄谓之藣。(旄牛尾也。○藣,卑。)
  [疏]“旄谓之藣”。○释曰:郭云:“旄牛尾。”一名藣,舞者所执也。

  菜谓之蔌。(蔌者菜茹之总名。见《诗》。○蔌音速。)
  [疏]“菜谓之蔌”。○释曰:菜茹名蔌。郭云“蔌者,菜茹之总名。见《诗》”者,案《大雅&#8226;韩奕》云:“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毛传云:“蔌,菜殽也。”是矣。

  白盖谓之苫。(白茅苫也。今江东呼为盖。○盖,合。)
  [疏]“白盖谓之苫”。○释曰:孙炎云:“白盖,茅苫也。”郭云:“白茅苫也。今江东呼为盖。”然则盖即苫也,以白茅为之,故曰白盖。襄十四年《左传》:晋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侯,曰:‘乃祖吾离被苫盖。’”杜注云:“盖,苫之别名。”是也。

  黄金谓之𬍡,其美者谓之镠。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此皆道金、银之别名及精者。镠,即紫磨金。)鉼金谓之钣。(《周礼》曰:祭五帝即供金钣。是也。)锡谓之鈏。(白镴。○𬍡,荡。镠,留。镣,辽。鉼,饼。钣,版。鈏,引。)
  [疏]“黄金”至“之鈏”。○释曰:此别金、锡之异名也。黄金一名𬍡,其精美者名镠。白金名银,其精美者名镣。郭云:“此皆道金、银之别名及精者。镠,即紫磨金。”《诗》传云:“天子玉琫而珧珌,诸侯𬍡琫而镠珌,大夫镣琫而镠珌,士珕琫而珕珌。”鉼金名钣。锡,今白镴也,一名鈏。《周礼&#8226;职方氏》云:“扬州其利金锡。”是也。○注“周礼”至“是也”。○释曰:云“周礼曰:祭五帝即共金钣”者,案《秋官&#8226;司金职》云:“旅于上帝,则共其金钣。”此云祭五帝者,旅则祭也,上帝则五帝也。郭氏以义言之,故文异尔。彼注云:“鉼金谓之版,此版所施未闻。”

  象谓之鹄,角谓之觷,犀谓之剒,木谓之剫,玉谓之雕。(《左传》曰:“山有木,工则剫之。”五者皆治朴之名。○鹄,斛。觷,岳。剒,错。剫,铎。)
  [疏]“象谓”至“之雕”。○释曰:郭云:“五者皆治朴之名。”谓治其朴,俱未成器,有此五名也。○注“《左传》:山有木,工则剫之”。○释曰:隐十一年传文也。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六者皆治器之名。)
  [疏]“金谓”至“之磨”。○释曰:郭云:“六者皆治器之名也。”则此谓治器加工而成之名也。故《论语注》云:“切磋琢磨,以成宝器。”是也。

  璆、琳,玉也。(璆、琳,美玉名。○璆,求。)
  [疏]“璆、琳,玉也”。○释曰:郭云:璆、琳,美玉名。《禹贡&#8226;梁州》云:“厥贡璆铁银镂。”又《雍州》云:“球琳琅玕。”是也。

  简谓之毕。(今简扎也。)
  [疏]“简谓之毕”。○释曰:简,竹简也。古未有纸,载文于简,谓之简扎。一名毕。《礼记&#8226;学记》云:“呻其占毕。”谓但吟诵所视简之文。是谓简为毕也。

  不律谓之笔。(蜀人呼笔为不律也,语之变转。)
  [疏]“不律谓之笔”。○释曰:笔一名不律。许慎云:“楚谓之聿,吴人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郭云:“蜀人呼笔为不律也,语之变转。”

  灭谓之点。(以笔灭字为点。)
  [疏]“灭谓之点”。○释曰:郭云:“以笔灭字为点。”今犹然。

  绝泽谓之铣。(铣即美金,言最有光泽也。《国语》曰“玦之以金铣者”,谓此也。○铣,苏典切。)
  [疏]“绝泽谓之铣”。○释曰:金之最有光泽者名铣。○注“《国语》曰:玦之以金铣”。○释曰:使大子申生伐东山,佩之金玦。狐突叹曰:“以厖衣纯,而玦之以金铣者寒甚矣。”说《国语》者,以“铣”下属,与郭异也。

  金镞翦羽谓之𬭤,(今之錍翦是也。)骨镞不翦羽谓之志。(今之骨骲是也。)弓有缘者谓之弓,(缘者缴缠之,即今宛转也。)无缘者谓之弭。(今之角弓也。《左传》曰:“左执鞭弭。”)以金者谓之铣,以蜃者谓之珧,以玉者谓之珪。(用金、蚌、玉饰弓两头,因取其类以为名。珧,小蚌。○镞,作木切。缘,椽。弭,尾。蜃,肾。珧,姚。)
  [疏]“金镞”至“之珪”。○释曰:辨弓箭之名也。镞,箭头也。翦,齐也。以金为镞,齐羽者,名𬭤。孙炎云:“金镝断羽,使前重也。”郭云:“今錍箭是也。”以骨为镞,不齐其羽者,名志。郭云:“今之骨骲是也。”此二者,郭氏皆以今晓古。案《方言》云:“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𬭤,关西曰箭。”“镞,胡合嬴者四镰,或曰拘肠,三镰者谓之羊头,其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或谓之钯(音葩),其小而长、中穿二孔者,谓之钾炉(嗑卢二音)。”亦谓錍箭也。弓者,《说文》云:“以近穷远,象形。古者倕作弓。《周礼》六弓:王弓、弧弓,以射甲革椹质;夹弓、庾弓以射豻侯鸟兽;广弓、大弓以授学射者。”此弓之类。有缘者名弓,无缘者名弭。李巡曰:“骨饰两头曰弓,不以骨饰两头曰弭。”孙炎云:“缘谓缴束而漆之,弭谓不以缴束骨饰两头者也。”郭云:“缘者缴缠之,即今宛转也。”“弭,今之角弓也。”然则郭意与孙同也。当时谓缴束为宛转,若饰弓两头以金者名铣,以蜃者名珧,以玉者名珪也。○注“《左传》曰:左执鞭弭”。○释曰:此僖二十三年传文也。案彼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何以报我?’对曰:‘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是也。○注“用金”至“小蚌”。○释曰:云“用金蚌饰弓两头”者,以与上弭连文,故知然也。蚌即蜃也。《月令》:“孟冬,雉入大水为蜃。”是也。铣即金绝泽者,珧即蜃小者,珪即玉成器者,以此名弓,故云“因取其类以为名”也。云“珧,小蚌”者,即《释鱼》云:“蜃,小者珧”是也。

  珪大尺二寸谓之玠,(《诗》曰:“锡尔玠珪。”)璋大八寸谓之琡,(璋,半珪也。)璧大六寸谓之宣。(《汉书》所云“瑄玉”是也。)肉倍好谓之璧,(肉,边。好,孔。)好倍肉谓之瑗,(孔大而边小。)肉好若一谓之环。(边孔适等。○琡,俶。好,耗。瑗,院。)
  [疏]“珪大”至“之环”。○释曰:此别珪璧之属也。圭者玉器,执以为瑞者也。大,长也。珪长尺二寸者名玠。璋,半珪也。大八寸者名琡。璧亦玉器,子男所执者也,大六寸者名宣,因说璧之制。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大而边小者名瑗,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左传》昭十六年:“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是也。○注“《诗》曰:锡尔玠珪”。○释曰:此《大雅&#8226;崧高》篇文也。○注“璋,半珪也”。○释曰:知者以《典瑞》云:“四圭有邸以祀天,两圭有邸以祀地,圭璧以祀日月,璋邸射以祀山川。”自上而下降杀以半。故知“璋,半珪也”。○注“《汉书》所云‘瑄玉’是也”。○释曰:《郊祀志》云:“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璋玉嘉牲荐飨。”是也。

  䍁,绶也。(即佩玉之组,所以连系瑞玉者,因通谓之䍁也。)
  [疏]“䍁,绶也”。○释曰:所佩之玉名璲,系玉之组名绶,以其连系璲玉,因名其绶曰䍁。故郭云“即佩玉组,所以连系瑞玉者,因通谓之䍁”也。

  一染谓之縓,(今之红也。)再染谓之赪,(浅赤。)三染谓之𫄸。(𫄸,绛也。)青谓之葱,(浅青。)黑谓之黝,(黝,黑貌。《周礼》曰:“阴祀用黝牲。”)斧谓之黼。(黼文画斧形,因名云。○縓,采恋切。赪,敕呈切。𫄸,勋。黝,于纠反。)
  [疏]“一染”至“之黼”。○释曰:别众色之名也。一染谓之縓者,此述染绛法也。一染一入色名縓,今之红也。《说文》云:“帛黄赤色。”《丧服记》云:“公子为其母练冠麻衣 縓缘。”是也。再染名赪,即浅赤也。三染名𫄸。李巡云:“三染其色已成为绛。”𫄸、绛一名也。《考工记》云:“三入为𫄸。”郑玄云:“染𫄸者三入而成。”《禹贡》云:“厥篚玄𫄸。”是也。浅青一名葱。《玉藻》云:“三命赤韨葱衡。”是也。黑色名黝,以白黑二色画之为斧形,名黼。《考工记》云:“白与黑谓之黼。”《书》云:“黼黻𫄨绣。”是也。○注“《周礼》曰:阴祀用黝牲”。○释曰:此《地官&#8226;牧人职》文也。郑注云:“阴祀,祭地北郊及社稷也。”

  邸谓之柢。(根柢,皆物之邸。邸即底,通语也。○邸,氐。)
  [疏]“邸谓之柢”。○释曰:根柢名邸。邸,本也。郭云:“根柢,皆物之邸。柢即底,通语也。”言凡物之柢必在厎下,因名云也。即《周礼&#8226;典瑞》云:“四圭有邸以祀天,两圭有邸以祀地。”皆谓邸为本柢也。

  雕谓之琢。(治玉名也。)
  [疏]“雕谓之琢”。○释曰:案上文治玉璞名雕,治玉器名琢,彼对例耳。散文则雕、琢通。谓治玉名,不分璞与器也。

  蓐谓之兹(《公羊传》曰:“属负兹。”兹者,蓐席也。○蓐,辱。)
  [疏]“蓐谓之兹”。○释曰:蓐一名兹。郭云:“兹者,蓐席也。”言草蓐之席也。宣十二年《左传》:“军行:右辕,左追蓐。”○注“《公羊传》曰:属负兹”。○释曰:此桓十六年传文也。案彼“卫侯朔出奔齐”,传云:“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于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属负兹舍,不即罪尔。”何休云:“属,托也。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舍,止也。托疾止,不就罪。”是也。引之以证兹为蓐也。

  竿谓之箷。(衣架。○箷,移。)
  [疏]“竿谓之箷”。○释曰:凡以竿为衣架者,名箷。《曲礼》曰:“男女不同椸枷。”谓此也。

  箦谓之笫。(床版。○笫,侧子切。)
  [疏]“箦谓之笫”。○释曰:箦,床版也,一名笫。《檀弓》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左传》曰:“床笫之言不逾阈。”《方言》云:“齐鲁之间谓之箦,陈楚之间或谓之笫。”是也。

  革中绝谓之辨。(中断皮也。○辨,片。)革中辨谓之韏(复分半也。○韏,眷。)
  [疏]“革中”至“之韏”。○释曰:皮去毛曰革。此别分断之名也。中断之名辨,复中分其辨名韏也。

  镂,锼也。(刻镂物为锼。○锼,苏娄切。)
  [疏]“镂,锼也”。○释曰:别二名也。郭云:“刻镂物为锼。”《诗》云:“钩膺镂锡。”

  卣,中尊也。(不大不小者。○卣,酉。)
  [疏]“卣,中尊也”。释在上。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五·释乐第七
 
  [疏]“释乐第七”。○释曰:案《乐记》云:“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也。”《说文》云:“乐,五声八音之总名。象鼓鞞之形。木,虡也。白,歌也。又象锺磬也。”五声者,商、角、宫、征、羽也。《律历志》云:“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纲也。征,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羽,宇也,物聚藏宇覆之也。”又云:“八音:土曰埙,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锺,木曰柷。”此篇总释五声之名及八音之器,故名“释乐”也。

  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征谓之迭,羽谓之柳。(皆五音之别名。其义未详。○征,之矢反。)
  [疏]“宫谓”至“之柳”。○释曰:案此文则宫一名重,商一名敏,角一名经,征一名迭,羽一名柳。但未见义所出也。注“皆五”至“未详”。○释曰:云“皆五音”者,案郑玄注《乐记》云“杂比曰音”,谓宫、商、角、征、羽清浊相杂和比谓之音。“单出曰声”,谓五声之内唯单有一声,更无馀声相杂也。然则初发口单出者谓之声,众声和合成章谓之音,金、石、干、戚、羽、旄谓之乐,则声为初,音为中,乐为末。此云五音者,举中而言也。云“之别名”者,谓重、敏、经、迭、柳是宫、商、角、征、羽之别名也。云“其义未详”者,以《尔雅》之作以释六艺,今经典之中无此五名,或在亡逸中,不可得而知其义,故未详。案孙叔然云:“宫浊而迟,故曰重也。”孙氏虽有此说,更无经据,故不取也。

  大瑟谓之洒。(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弦。○洒,所蟹反。)
  [疏]“大瑟谓之洒”。注“长八”至“七弦”。○释曰:瑟者,登歌所用之乐器也,故先释之。《世本》曰:“庖牺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礼图》旧云:“雅瑟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其馀四弦谓之番。番,赢也。颂瑟长七尺二寸,广尺八寸,二十五弦,尽用之。”熊氏云:“瑟两头有孔,其在 厎下者名越。”《乡饮酒礼》云:“二人皆左何瑟,后首,挎越。”注云:“越,瑟下孔也。”《燕礼》云:“小臣左何瑟,面鼓,执越。”注云:“越,瑟下孔也。若用之祭祀,则练其弦,疏其越。《乐记》云:“《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郑注云:“朱弦,练朱弦,练则声浊。越,瑟下孔也。画疏之,使声 迟也。以其不练则体劲而声清,练则丝熟而声浊也。疏,通也。使两头孔相连而通也。孔小则声急,孔大则声迟故也。其大者别名洒。孙叔然云:“音多变,布如洒出也。”郭云“二十七弦”,未见所出。

  大琴谓之离。(或曰琴大者二十七弦,未详长短。《广雅》曰:“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五弦。)
  [疏]“大琴谓之离”。注“或曰”至“五弦”。○释曰:《琴操》曰:“伏羲作琴。”《世本》云:“神农作琴。”《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琴之大者别名离也。孙叔然云:“音多变,声流离也。”云“或曰琴大者二十七弦,未详长短”者,或人言琴有二十七弦,是琴之大者也,但未详其长短耳。云“《广雅》曰: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五弦”者,此常用之琴也,象三百六十六日,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又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征、羽,文武二弦为少宫、少商。又《琴操》曰:“广六寸,象六合也。”又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滨,言其服。前广后狭,象尊卑,上圆下方,法天地。然琴为乐器,通见《诗》、《书》,故此释之也。

  大鼓谓之鼖,(鼖长八寸。○鼖,坟。)小者谓之应。(《诗》曰“应朄县鼓”,在大鼓侧。○应音膺。)
  [疏]“大鼓”至“之应”。○释曰:别鼓大小之名也。鼓之大者名鼖。《周礼鼓人职》曰:“以鼖鼓鼓军事是也。”其小者名应,言声应于大鼓也。李巡云:“小者声音相承,故曰应也。”孙炎云:“和应大鼓也。”注“鼖长八尺”。○释曰:知者案《考工记》人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后郑注云:“中围加三之一者,加于面之围以三分之一也。面四尺,其围十二尺,加以三分一,四尺,则中围十六尺,径五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也。今以合二十版,则版六寸三分寸之二耳。大鼓谓之 鼖,以鼖鼓鼓军事。郑司农云鼓四尺,谓革所蒙者广四尺。”○注“《诗》曰”至“鼓侧”。○释曰:“应朄县鼓”,《周颂&#8226;有瞽》篇文也。郑笺云:“朄,小鼓,在大鼓旁。应,鼙之属也。”案朄,引也,谓击小鼓引乐声。

  大磬谓之毊。(毊形似犁錧,以玉石为之。○毊,虚骄反。)
  [疏]“大磬谓之毊”。○释曰:磬,乐器名也,以玉石为之。《世本》曰:“无句作磬。”《释名》云:“磬,罄也,声坚罄罄然。”《考工记》曰:“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股博,去一以为鼓博。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 耑。”是其制也。大者名毊。孙炎云:“毊,乔也。乔,高也。谓其声高也。”李巡云:“大磬声清燥也,故曰毊。毊,操也。注“毊形”至“为之”。○释曰:《字林》云:“錧,田器也。”自江而南呼犁刃为錧,此毊形似犁錧,但大尔。云“以玉石为之”者,《左传》云:“玉磬纪 甗。”又八音谓磬为石。故知“以玉石为之”也。

  大笙谓之巢,(列管瓠中,施簧,管端大者十九簧。)小者谓之和。(十三簧者。《乡射记》曰:“三簧一和而成声。”)
  [疏]“大笙”至“之和”。○释曰:《世本》云:“随作笙。”《礼记》曰:“女娲之笙簧。”《释名》曰:“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说文》云:“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有十三簧,象凤之身。”其大者名巢。巢,高也。言其声高。小者名和。李巡云:“小者声少,音相和也。”孙炎云:“应和于笙。”注“列管”至“九簧”。○释曰:瓠,匏也,以匏为底,故八音谓笙为匏。簧者,笙管之中金薄钅叶也。笙管必有簧,故或谓笙为簧。《诗&#8226;王风》云:“左执簧。”是也。大者十九簧,以时验而言也。注“十三”至“成声”。○释曰:云“十三簧”者,郑司农注《周礼》亦云“十三簧”,相传为然。云“《乡射记》曰:三笙一和而成声”者,彼郑注云:“三人吹笙,一人吹和。”是也。

  大篪谓之沂。(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广雅》云:“八孔。”○篪,池。沂,银。)
  [疏]“大篪谓之沂”。○释曰:李巡曰:“大篪其声悲一也。”孙炎曰:“篪声悲。沂,悲也。”《释名》曰:“篪,啼也,声如婴儿啼。”郭云:“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广雅》云:‘八孔。’”郑司农注《周礼》云:“篪七空。”盖不数其上出者,故七也。

  大埙谓之嘂。(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称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埙,喧。嘂,叫。)
  [疏]“大埙谓之嘂”。○释曰:《说文》云:“埙,乐器名。从土,熏声。”埙、埙古今字。《释名》云:“埙,喧也,声浊喧喧然。”大埙名嘂。孙炎曰:“音大如叫呼声。”郭云:“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称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周礼&#8226;小师》注云:“埙,烧土为之,大如雁卵。”郑司农亦云“六孔”,是相传为然也。《世本》云:“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谯周《古史》云:“古有埙篪,尚矣。周幽王时暴辛公善埙,苏成公善篪,记者因以为作,谬矣。”《世本》之谬,信如周言。其云苏公、暴公所善,亦未知所出。盖以《诗&#8226;小雅》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苏公剌暴公也,故致斯谬。

  大钟谓之镛,(《书》曰:“笙镛以间。”亦名鑮。○鑮音博。)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

  [疏]“大钟”至“之栈”。○释曰:此别钟大小之名也。《说文》云:“钟,乐器也。”《世本》云:“垂作钟。”《考工记》:“凫氏为钟。”《释名》曰:“钟,空也,内空受气多。”其大者名镛。李巡曰:“大钟,音声大。镛,大也。”孙炎曰:“镛,深长之声。”又名 鑮。《大射礼》云:“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鑮。”郑云:“鑮,如钟而大。”是也。其不大不小者,名剽。孙炎曰:“剽者,声轻疾也。”李巡云:“其中微小,故曰剽。剽,小也。其小者名栈。李巡云:“栈,浅也。”东晋太兴元年,会稽剡县人家井中得一钟,长三寸,口径四寸,上有铭古文,云栈,钟之小者,既长三寸,自然浅也。○注“《书》曰:笙镛以间”。○释曰:《尚书&#8226;益稷》篇文也。

  大箫谓之言,(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谓之筊。(十六管,长尺二寸。箫,一名籁。○筊,音交。)
  [疏]“大箫”至“之筊”。○释曰:此别箫大小之名也。《风俗通》云:“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十管,长二尺。”《博雅》曰:“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其大者名言。李巡曰:“大箫,声大者言言也。”郭云:“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其小者名茭。李巡曰:“小者声扬而小,故言茭。茭,小也。”郭云:“十六管,长尺二寸。箫,一名籁。”又《通卦验》云:“箫长尺四寸,其言管数、长短虽异,要是编小竹管为之耳。”

  大管谓之簥,(管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贾氏以为如篪,六孔。”○簥,娇。)其中谓之篞,小者谓之篎。(篞,乃结切。篎音眇。)
  [疏]“大管”至“之篎”。○释曰:别管大小之名也。大管名簥。李巡云:“声高大,故曰簥。簥,高也。郭云:“管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贾氏以为如篪,六孔。”《小师》注云:“管如笛,形小,并两管而吹之。今大予乐官有之。”是也。其中不大不小者,名篎。

  大籥谓之产,(籥如笛,三孔而短小。)其中谓之仲,小者谓之箹。

  [疏]“大籥”至“之箹”。○释曰:籥,乐器名。其大者名产,其中者名仲,小者名箹。郭云:“籥如笛,三孔而短小。”《广雅》云:“七孔。”《周礼》:“笙师掌教吹籥。”郑注云:“籥如笛,三空。”《诗&#8226;邶风》云:“左手执籥。”毛传云:“籥六孔。”所见异也。

  徒鼓瑟谓之步,(独作之。)徒吹谓之和,徒歌谓之谣,(《诗》云:“我歌且谣。”○吹,昌睡切。和,去声。)徒击鼓谓之咢,(《诗》云:“或歌或咢。”○咢,五各切。)徒鼓钟谓之修,徒鼓磬谓之寋。(未见义所出。○寋,纪展切。)
  [疏]“徒鼓瑟”至“之寋”。○释曰:凡八音备作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乐名,故此辨其异名也。徒,空也。郑注《周礼&#8226;小师》云:“出音曰鼓。”空作一器以出其音者,谓之徒鼓.故郭云“独作之”也。○注“《诗》云:我歌且谣”。○释曰:此《魏风&#8226;园有桃》篇文也。毛传云:“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孙炎云:“声消摇也。”注“或歌或咢”。○释曰:《大雅&#8226;行苇》篇文也。毛传云:“歌有比于琴瑟也,徒击鼓曰咢。”孙炎云:“声惊咢也。”

  所以鼓柷谓之止,(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桐之,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柷,昌孰切。)所以鼓敔谓之籈。(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刻以木,长尺,栎之,籈者其名。○籈音真。)
  [疏]“所以鼓柷”至“之籈”。○释曰:此别柷敔之名也。《周礼》:“小师掌教鼓鼗柷敔。” 柷敔皆以木为之,故《大师》注云:“木柷敔也。”《礼记》谓之椌楬。所以鼓动其柷以出其音者名止,所以鼓动其敔以出其音者名籈。郭云:“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桐之,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刻以木,长尺,栎之,籈者其名。”《皋陶谟》云:“合止柷敔。”郑注云:“柷,状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于其中而撞之。敔,状如伏虎,背上刻之,所以鼓之以止乐。”此等形状,盖依汉之大予乐而知之。

  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麻者音概而长也,料者声清而不乱。○鼗,桃。料,聊。)
  [疏]“大鼗”至“之料”。○释曰:《诗&#8226;颂》云:“鼗磬柷敔。”郑注《小师职》云:“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一名麻。其小者名料。麻者音概而长也,料者声清而不乱。

  和乐谓之节。

  [疏]“和乐谓之节”。○释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谓之和乐。乐和则应节。《乐记》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是也。《乐记》又云:“大业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此对文尔。总而言之,则礼乐相将,故此和乐亦谓之节。一云:节,乐器名,谓相也。《乐记》云:“治乱以相。”郑注云:“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言治理奏乐之时,击拊以辅相于乐,而为节也。既以柷作乐,以敔止乐,故以节为和乐,义所通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六·释天第八

 
  [疏]“释天第八”。○释曰:《河图括地象》云:“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为地。”《释名》云:“天,显也。在上高显。”又云:“天,坦也。坦然高远。”《说文》云:“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也。”《春秋说题辞》云:“天之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经纪,故其字一大以镇之。”此天之名义也。天之为体,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属焉。然天地有高下之形,四时有升降之理,日月有运行之度,星辰有次舍之常,既曰释天,不得不略言其趣。故其形状之殊,凡有六等。一曰“盖天”,文见《周髀》,如盖在上。二曰“浑天”,形如弹丸,地在其中,天包其外,犹如鸡卵白之绕黄。杨雄、桓谭、张衡、蔡邕、陆绩、王肃、郑玄之徒,并所依用。三曰“宣夜”,旧说云殷代之制。其形体事义,无所出以言之。四曰“昕天”。昕读为轩,言天北高南下,若车之轩,是吴时姚信所说。五曰“穹天”,云穹隆在上,虞氏所说,不知其名也。六曰“安天”,是晋时虞喜所论。案郑注《考灵耀》云:“天者纯阳,清明无形,圣人则之,制璇玑玉衡以度其象。”如郑此言,则天是大虚,本无形体,但指诸星运转以为天耳。但诸星之转,从东而西,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星复旧处。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天如弹九,围圜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案《考灵耀》云:“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十八。”周天百十万一千里者,是天圜周之里数也。以围三径一言之,则直径三千五万七千里,此为二十八宿所回直径之数也。然二十八宿之外,上下东西各有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表。据四表之内并星宿内,总有三十八万七千里。然则天之中央上下正半之处,则一十九万三千五百里,地在于中,是地去天之数也。郑注《考灵耀》云:“地盖厚三万里。春分之时,地正当中。自此地渐渐而下,至夏至之时,地下万五千里,地之上畔与天中平。夏至之后,地渐渐向上。至秋分,地正当天之中央。自此地渐渐而上,至冬至,上游万五千里,地之下畔与天中平。自冬至后,地渐渐而下。此是地之升降于三万里之中,但浑天之体,虽绕于地,地则中央正平,天则北高南下,北极高于地三十六度。南极下于地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之下三十六度,常见不没;南极之上三十六度,常没不见。南极去北极一百二十一度馀。若逐曲计之,则一百八十一度馀。若以南北中半言之,谓之赤道,去南极九十一度馀,去北极亦九十一度馀。此是春秋分之日道。赤道之北二十四度,为夏至之日道,去北极六十七度也。赤道之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道,去南极亦六十七度。”地有升降,星辰有四游。又郑注《考灵耀》云:“天旁日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于天之中,冬至而下,夏至而上,二至上下,盖极地厚也。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与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极。地虽西极,升降正中,从此渐渐而东,至春末复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下,至夏末复正。立秋之后东游,秋分,东游之极。地则升降正中,至秋末复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上,至冬末复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义也。星辰亦随地升降,故郑注《考灵耀》云:“夏日道上与四表平,下去东井十二度为三万里,则是夏至之日,上极万五千里,星辰下极万五千里,故夏至之日,下至东井三万里也。”日有九道,故《考灵耀》云:“万世不失九道谋。”郑注引《河图》帝览嬉云:“黄道一,青道二,出黄道东;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黑道二,出黄道北。日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秋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立春,星辰西游,日则东游。春分,星辰西游之极,日东游之极,日与星辰相去三万里。立夏,星辰北游,日则南游。夏至,星辰北游之极,日南游之极,日与星辰相去三万里。以此推之,秋冬放此可知。计夏至之日,日在井星,当嵩高之上,以其南游之极,故在嵩高之南万五千里,所以夏至有尺五寸之景也。于时日又上极,星辰下极,故日下去东井三万里也。然郑四游之说,元出《周髀》之文,但二十八宿从东而左行,日从西而右行,一度逆沿二十八宿。案《汉书&#8226;律历志》云:“冬至之时,日在牵牛初度。春分之时,日在娄四度。夏至之时,日在东井三十一度。秋分之时,日在角十度。”若日在东井,则极长,八尺之表,尺五寸之景。若春分在娄,秋分在角,昼夜等,八尺之表,七尺五寸之景。冬至日在斗,则昼极短,八尺之表,一丈三尺之景。一丈三尺之中,去其一尺五寸,则馀有一丈一尺五寸之景,是冬夏往来之景也。凡于地,千里而差一寸,则夏至去冬至,体渐南渐下,相去十一万五千里。又《考灵耀》云:“正月假上八万里,假下一十万四千里。”所以有假上假下者,郑注《考灵耀》之意,以天去地十九万三千五百里。正月雨水之时,日在上,假于天八万里,下至地一十一万三千五百里。夏至之时,日上极与天表平也。后日渐向下。故郑注《考灵耀》云:“夏至日与表平,冬至之时,日下至于地八万里,上至于天十一万三千五百里也。”委曲具《考灵耀》注。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一周天。一周天之外,更行一度,计一年三百六十五周天四分度之一。日月五星则右行,日一日一度,月一日一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此相通之数也。今历象之说,则月一日至于四日行最疾,日行十四度馀;自五日至八日行次疾,日行十三度馀;自九日至十九日行则迟,日行十二度馀;自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又小疾,日行十三度馀;自二十四日至于晦行又最疾,日行一十四度馀。此是月行之大率也。二十七日月行一周天,至二十九日 强半月又于日与日相会,乃为一月。故《考灵耀》云:“九百四十分为一日,二十九日与四百九十九分为月。”是一月二十九日之外,至第三十日分至四百九十九分。月及于日,计九百四十分,则四百七十为半,今四百九十九分是过半二十九分也。但月是阴精,日为阳精,故《周髀》云:“日犹火,月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景,故月光生于日所照,魄生于日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明尽。”京房云:“月与星辰阴者也,有形无光,日照之乃有光。先师以为日似弹丸,月似镜体。或以为月亦似弹丸,日照处则明,不照处则暗。”案《律历志》云:“二十八宿之度,角一十二度,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东方七十五度。斗二十六,牛八,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六,壁九:北方九十八度。奎十六,娄十二,胃十四,昴十一,毕十六,觜二,参九:西方八十度。井三十二,鬼四,柳十五,星七,张十八,翼十八,轸十七:南方一百一十二度。丑为星纪,初斗十二度,终婺女七度。子为玄枵,初婺女八度,终于危十五度。亥为娵觜,初危十六度,终于奎四度。戌为降娄,初奎五度,终于胃六度。酉为大梁,初胃七度,终于毕十一度。申为实沈,初毕十二度,终于井十五度。未为鹑首,初井十六度,终于柳八度。午为鹑火,初柳九度,终于张十七度。巳为鹑尾,初张十八度终,于轸十一度。辰为寿星,初轸十二度,终于氐四度。卯为大火,初氐五度,终于尾九度。寅为析木,初尾十度,终于斗十一度。”五星者,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星,其行之迟速俱在《律历志》,不更烦说。《元命包》云:“日之为言实也。月,阙也。”刘熙《释名》云:“日,实也。光明盛实。月,阙也。满则阙也。”《说题辞》云:“星,阳精之荣也。阳精为日,日分为星,故其字日下生也。”《释名》云:“星,散也。布散于天。”又云:“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阳,扬也。阳气在外发扬。”此等是阴阳日月之名也。《祭法》:“黄帝正名百物。”其名盖黄帝而有也,或后人更有增足。其天高地下、日盈月阙,觜星度少、井斗度多,日月右行、星辰左转,四游升降之差、二仪运动之法,非由人事所作,皆是造化自然。先儒因自然遂以人事为义,或据理是实,或构虚不经,既无正文可冯,今皆略而不录。

  穹苍,苍天也。(天形穹隆,其色苍苍,因名云。)春为苍天,(万物苍苍然生。)夏为昊天,(言气晧旰。)秋为旻天,(旻犹愍也,愍万物雕落。)冬为上天。(言时无事,在上临下而已。)四时。

  [疏]“穹苍”至“四时”。○释曰:此释四时之天名也。云“穹苍,苍天也”者,《诗&#8226;大雅&#8226;桑柔》云:“靡有旅力,以念穹苍。”故此释之也。诗人因天形穹隆,其色苍苍,故云穹苍。其实则与下云“春为苍天”者是一,故云“穹苍,苍天也”。郭云:“天形穹隆,其色苍苍,因名云”也。云“春为苍天”者,《诗&#8226;王风&#8226;黍离》云:“悠悠苍天。”故此释之也。郭云“万物苍苍然生”者,言春时万物苍苍然生,春时天名曰苍天也。云“夏为昊天”者,《诗&#8226;雨无正》云:“浩浩昊天。”故此释之。昊者元气博大之貌。郭云“言气晧旰”者,晧旰,日光出之貌也。言畏日光明晧旰,因名云昊天也。云“秋为旻天”者,《诗&#8226;大雅&#8226;召旻》云“旻天疾威”之类,旻,愍也。言秋气肃杀,万物可愍,故曰旻天。郭云“旻犹愍也,愍万物雕落”者,旻,愍。《诗序》文但彼愍作闵,音义同也。云“冬为上天”者,《诗&#8226;小雅&#8226;信南山》云“上天同云”之类,言冬时无事,唯在于上,故曰上天。郭云“言时无事,在上临下而已”者,言冬气闭藏,无他生杀之事,唯在于上、监于下而已也。案《诗》传云:“苍天以体言之,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监,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毛公此传当有成文,不知出何书。李巡云:“古诗人质,仰视天形穹隆而高,其色苍苍,故曰穹苍。”是苍天以体言之也。皇,君也。故尊而君之,则称皇天。昊,大貌,故言其混元之气昊昊广大,则称昊天。旻,闵也。言其以仁慈之恩覆闵在下,则称旻天。从上而下视万物,则称上天。据人远而视之,其色苍苍然,则称苍天。又李巡注此云:“春万物始生,其色苍苍,故曰苍天。夏万物盛壮,其气昊大,故曰昊天。秋万物成孰,皆有文章,故曰旻天。冬阴气在上,万物伏藏,故曰上天。”案此以四时异其天名。《诗》传则各用所宜为称,似相乖异。而郑玄则和合二说,故异义同号。今《尚书》欧阳说春曰昊天,夏曰苍天,秋曰旻天,冬曰上天。《尔雅》亦云。古《尚书》与《毛诗》同。谨案:《尚书&#8226;尧典》羲和以昊天总敕以四时,故知昊天不独春也。《左传》夏四月,孔丘卒,称曰“旻天不吊”,非秋也。玄之闻也,《尔雅》者,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言,盖不误也。春气博施,故以广大言之。夏气高明,故以远大言之。秋气或生或杀,故以闵下言之。冬气闭藏而清察,故以监下言之。皇天者,至尊之号也。六艺之中,诸称天者,以情所求之耳,非必于其时称之。“浩浩昊天”,求天之博施。“苍天苍天”,求天之高明。“昊天不吊”,求天之生杀当得其宜。“上天同云”,求天之所为,当顺其时也。此之求天,犹人之说事,各从其主耳。若察于是,则“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孔丘卒,旻天不吊”,无可怪耳。是郑和合二说之事也。《尔雅》春为苍天,夏为昊天。欧阳说春为昊天,夏为苍天。郑即言《尔雅》不误,当从《尔雅》,而又从欧阳说以春昊夏苍者,郑读《尔雅》与孙、郭本异,故许慎既载今《尚书》说,即言《尔雅》,亦云明见《尔雅》,与欧阳说同,虽苍昊有春夏之殊,则未知孰是。要二说理相符合,故郑和而释之。○“四时”。○释曰:此题上事也。言上所陈,是四时天之名也。题之在下者,若周公践阼及《诗》篇章,句皆篇末题之,故此亦尔。《白虎通》云:“岁时何?谓春秋冬夏也。时者期也,阴阳消息之期也。”《乡饮酒义》云:“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秋之为言揪也,揪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

  春为青阳,(气清而温阳。)夏为朱明,(气赤而光明。)秋为白藏,(气白而收藏。)冬为玄英。(气黑而清英。)四气和谓之玉烛。(道光照。)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此亦四时之别号。《尸子》皆以为大平祥风。)四时和为通正,(通平畅也。)谓之景风。(所以致景风。)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莫不善之。)谓之醴泉。(所以出醴泉。)祥。

  [疏]“春为”至“醴泉”。○释曰:此释太平之时,四气和畅以致嘉祥之事也。云“春为青阳”者,言春之气和,则青而温阳也。云“夏为朱明”者,言夏之气和,则赤而光明也。云“秋为白藏”者,言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云“冬为玄英”者,言冬之气和,则黑而清英也。云“四气和谓之玉烛”,注云“道光照”者,道,言也,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李巡云:“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聘义》云:“君子比德于玉焉。”是知人君若德辉动于内,则和气应于外,统而言之谓之玉烛也。云“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者,此亦四时之别号也。云“四时和为通正”者,言上四时之功和,是为通畅平正也。云“谓之景风”者,言所以致景风,景风即和风也。云“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者,嘉,善也;甘雨即时雨也。不为万物所苦,故曰甘。若《月令》苦雨数来,则非甘也。甘雨既以时降,则万物莫不嘉善之也。云“谓之醴泉”者,言四时平畅,亦所以使地出醴泉也。醴泉者,水泉味甘如醴也。云“祥”者,亦题上事也。祥,吉也,善也。言此上皆太平之吉祥也。○注“此亦”至“祥风”。○释曰:云“此亦四时之别号”者,言与上青阳等同为四时别号,故云亦也。上据气而言,此据功为说。云“《尸子》皆以为太平祥风”者,案《尸子&#8226;仁意》篇述太平之事云:“烛于玉烛,饮于醴泉,畅于永风,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为正光:此之谓玉烛。”甘雨时降,万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谓醴泉。其风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方盛,冬为安静,四气和为通正:此之谓永风是也。”○注“所以出醴泉”。○释曰:案《援神契》云:“德及于天,斗极明,日月光,甘露降;德至深泉,则黄龙见,醴泉涌。”是言王者修德以召和平,则致景风醴泉也。案此经所释,即谓发生等为景风,时雨为醴泉。而郭云所以致景风、醴泉者,所以弘通其义也。

  谷不熟为饥,(五谷不成。)蔬不熟为馑,(凡草菜可食者,通名为蔬。)果不熟为荒,(果,木子。)仍饥为荐。(连岁不熟,《左传》曰:“今又荐饥。”○荐,贱。)灾。

  [疏]“谷不”至“为荐”。○释曰:此释岁凶灾荒之名也。谷谓五谷,黍、稷、麻、麦、豆也。熟,成也。五谷不成曰饥。郭云:“凡草菜可食者,通名蔬。”李巡曰:“可食之菜皆不熟为馑。”《周礼&#8226;天官&#8226;大宰职》云:“以九职任万民,八曰臣妾聚敛疏材。”郑玄云:“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小雅》云:“降丧饥馑。”襄十四年《榖梁传》曰:“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饥,又谓之大侵。”彼以五谷熟之多少立差等之名,其实五者皆是饥也。三谷不升,于民乏困,盖与蔬不熟同,故俱名为馑也。果,木子也。不成熟之岁名荒。仍,因也。相因而饥,谓连岁不熟也。僖十三年晋荐饥是也。云“灾”者,亦题上事也。下皆仿此。○注“《左传》曰:今又荐饥”。○释曰:此《晋语》文也。左丘明既作传以解《春秋》,又采简牍以作《国语》,其文不主于经,故谓之“外传”,俱是丘明所作,亦得云《左传》曰。案彼云:“晋饥,乞籴于秦。丕豹曰:晋君无礼于君,莫不知。往年有难,今又荐饥。己失人,又失天,其殃也多矣。君其伐之,勿与籴。”是其事也。

  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已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阏,乌割切。著,直略切。重,直龙切。黓音亦。)岁阳。○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牂音臧。洽,夹。涒,汤昆切。噩,五各切。阉音俺。敦,顿。)

  [疏]“太岁在甲”至“赤奋若”。○释曰:此别太岁在日在辰之名也。甲至癸为十日,日为阳。寅至丑为十二辰,辰为阴。案《汉书&#8226;律历志》云:“乃以前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二十七岁,至于元封七年,复得阏逢摄提格之义。中冬。”孟康曰:“言复得者,上元泰初时亦是阏逢之岁。岁在甲曰阏逢,在寅曰摄提格,此谓甲寅之岁也。”然则乙卯之岁曰旃蒙单阏,丙辰之岁曰柔兆执徐,丁巳之岁曰强圉大荒落,戊午之岁曰著雍敦牂,已未之岁曰屠维协洽,庚申之岁曰上章涒滩,辛酉之岁曰重光作噩,壬戌之岁曰玄黓阉茂,癸亥之岁曰昭阳大渊献,甲子之岁曰阏逢困敦,乙丑之岁曰旃蒙赤奋若。以此推之,周而复始可知。

  载,岁也。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商曰祀,(取四时一终。)周曰年,(取禾一熟。)唐虞曰载。(取物终更始。)岁名。

  [疏]“载岁也”至“曰载”。○释曰:别年岁之名也。载即岁也。《白虎通》云:“王者受命而改正朔者,明易姓示不相袭也。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则化也。”然则岁名变易,理亦同此。故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夏书》曰:“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是也。商曰祀,取四时一终。则以祀者嗣也,取其兴来继往之义。孙炎曰:“取四时祭祀一讫。”《商书》曰:“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嗣于先王。”是也。周曰年者,取禾一熟也。案《说文》云:“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曰:大有年。”然则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左传》曰:“卜年七百。”是也。唐虞曰载,载,始也。取物终更始。《尧典》曰:“朕在位七十载。”《舜典》曰:“五载一巡守。”是也。○注“取岁星行一次”。○释曰:案《律历志》分二十八宿为十二次,晋灼注《天文志》云:“太岁在四仲则岁行三宿,太岁在四孟、四季则岁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而行二十八宿,十二岁而周天。”是岁星年行一次也。

  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已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窒,知乙切。塞,先北切。)月阳。○正月为陬,(《离骚》云:“摄提贞于孟陬。”)二月为如,三月为 窉,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国语》云:“至于玄月。”是也。○窉,孚柄切。且,子余切。相,息亮切。)十月为阳,(纯阳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云。)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皆月之别名,自岁阳至此,其事义皆所未详通者,故阙而不论。○涂音徒。)月名。

  [疏]“月在甲”至“月名”。○释曰:此辨以日配月之名也。设若正月得甲则曰毕陬,二月得乙则曰橘如,三月得丙则曰寎,四月得丁则曰圉余,五月得戊则曰厉皋,六月得已则曰毕且,七月得庚则曰窒相,八月得辛则曰塞壮,九月得壬则曰终玄,十月得癸则曰极阳,十一月得甲则曰毕辜,十二月得乙则曰橘涂,周而复始,亦可知也。若《史记&#8226;历书》云:“月名毕聚也。”○注“离骚”至“孟陬。○释曰:《离骚》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怀王,为三闾大夫。为大夫靳尚所谮毁见疏,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言已放逐离别,心中愁思,犹陈正道以讽谏君也。其经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彼注云:“言已生得阴阳之正中。”是引之以证正月为陬之义。○注“《国语》”至“是也”。○释曰:此《越语》文也。案彼云:“越王将伐吴,范蠡谏曰:‘王姑待之。’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彼注云:“鲁哀公十六年九月也,至十七年三月,越伐吴。”是也。引之以证九月为玄也。○注“纯阴”至“名云”。○释曰:“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云“者,以《易》言之,五月一阴生,十月纯坤用事,故云“纯阴用事”也。云嫌者,君子爱阳而恶阴,故以阳名之。无阳而得阳名者,以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十二月之消息,见其用事耳。其实阴阳常有,《诗纬》曰:“阳生酉仲,阴生戌仲。”是十月中兼有阴阳也。四月秀 葽,靡草死,岂无阴乎?明阴阳常兼有也。《诗&#8226;小雅》云:“日月阳止。”是也。○注“皆月”至“不论”。○释曰:言正月为陬已下皆月之别名。云“自岁阳至此”者,谓自阏逢以下也。云“其事义皆所未详通者”,案李巡、孙炎虽各有其说,皆构虚不经,疑事无质,故阙而不论。

  南风谓之凯风,(《诗》曰:“凯风自南。”)东风谓之谷风,(《诗》云:“习习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诗》云:“北风其凉。”)西风谓之泰风。(《诗》云:“泰风有隧。”)焚轮谓之颓,(暴风从上下。○颓,徒回切。)扶摇谓之猋。(暴风从下上。○猋,必遥切。)风与火为庉,(庉庉,炽盛之貌。○庉,徒衮切。)回风为飘。(旋风也。○飘音瓢。)○日出而风为暴,(《诗》云:“终风且暴。”)风而雨土为霾,(《诗》云:“终风且霾。”○雨音预。)阴而风为曀。(《诗》云:“终风且曀。”○曀,于计切。)天气下地不应曰雺,(言蒙昧。○应音 噟。)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言晦冥。)䗖𬟽谓之雩。䗖𬟽,虹也。(俗名为美人虹,江东呼雩。○䗖音帝。𬟽,丁孔切。雩,于句切。)蜺为挈贰。(蜺,雌虹也,见《离骚》。挈贰,其别名,见《尸子》。○挈,若结。)弇日为蔽云,(即晕气五彩覆日也。○弇,掩。)疾雷为霆霓,(雷之急击者谓霹雳。○霆,廷。霓,宜。)雨&#18968;为霄雪。(《诗》云:“如彼雨雪,先集维&#18968;。”&#18968;,水雪杂下者,谓之消雪。○&#18968;,醉见切。)暴雨谓之涷,(今江东人呼夏月暴雨为涷雨。《离骚》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是也。○涷音东西之东。)小雨谓之霡霂,(《诗》云:“益之以霡霂。”○霡,墨。霂,木。)久雨谓之淫。(《左传》曰:“天作淫雨。”)淫谓之霖。(雨自三日巳上为霖。)济谓之霁。(今南阳人呼雨止为霁。○济音荠。霁,徂计切。)风雨。

  [疏]“南风”至“风雨”。○释曰:此释风雨之名也。《易》曰:“风以动之,雨以润之。”又曰:“润之以风雨。”《洪范》曰:“月之从星则以风雨。”然则风雨相将之物,故比类聚而释之也。○“南风谓之凯风”者,李巡曰:“南风长养万物,万物喜乐,故曰凯风。凯,乐也。”郭氏无说,义或当然。《诗&#8226;邶风》云:“凯风自南。”是也。○“东风谓之谷风”者,孙炎曰:“谷之言榖,榖,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诗&#8226;邶风》云:“习习谷风。”是也。○“北风谓之凉风”者,北风一名凉风,言北方寒凉之风也。《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诗&#8226;邶风》云:“北风其凉。”是也。○“西风谓之泰风”者,孙炎曰:“西风成物,物丰泰也。”《诗&#8226;大雅&#8226;桑柔》云:“泰风有隧。”是也。○“焚轮谓之颓”者,李巡曰:“焚轮,暴风从上来降谓之颓。颓,下也。”孙炎曰:“回风,从上下曰颓。”郭云:“暴风从上下。”与李同也。《诗&#8226;小雅》云:“习习谷风,维风及颓。”是也。○“扶摇谓之猋”者,李巡曰:“扶摇,暴风从下升上,故曰猋。猋,上也。”孙炎曰:“回风从下上曰猋。”郭云:“暴风从下上。”亦用李说。《庄子》说鹏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月令》:“孟春行秋令,则猋风暴雨总至。”是也。○“风与火为庉”者,郭云:“庉庉,炽盛之貌。”言风自火出,火因风炽,而有大风者为庉。○“回风为飘”者,郭云:“旋风也。”李巡曰:“一曰飘风,别二名也。”《诗&#8226;蓼莪》云:“飘风发发。”是也。○“日出而风为暴”者,孙炎云:“阴云不兴而大风暴起。”然则为风之暴疾,故《诗&#8226;邶风》云:“终风且暴。”毛传云:“暴,疾也。”○“风而雨土为霾”者,孙炎曰:“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诗&#8226;邶风》云:“终风且霾。”是也。○“阴而风为曀”者,孙炎曰:“云风曀日光。”《诗&#8226;邶风》云:“终风且曀。”是也。○“天气下地不应曰雺”者,郭云:“言蒙昧。”《洪范》云:“曰雺。”郑注云:“雺声近蒙。”《诗》:“零雨其蒙。”则雺是天气下降,地气不应而蒙暗也。○“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者,郭云:“言晦冥。”《月令》:“仲冬行夏令,氛雾冥冥。”郑云:“霜露之气散相乱也。”然则地气发而上天不应之,则为氛雾。雾又名晦。《春秋》僖十五年:“已卯,晦震夷伯之庙。”《公羊》、《榖梁》皆云:“晦,冥也。”是矣。○“䗖𬟽谓之雩。䗖𬟽,虹也”者,郭云:“俗名美人虹,江东呼雩。”然则䗖𬟽一名雩,一名虹。《诗&#8226;鄘风》云:“䗖𬟽在东。”《月令》:“季春之月虹始见。”《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蜺。”虹是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虹不见。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䗖与蝃音义同。○“蜺为挈贰”者,蜺,雌虹也,一名挈贰。《说文》云:“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郭云“见《离骚》”者,即《天问》云:“曰蜺婴茀,胡为此堂?”及《远游》章云:“雌蜺<女便>嬛以曾桡兮。”是也。挈贰,其别名也。文见《尸子》。○“弇日为蔽云”者,郭云:“即晕气五彩覆日也。”然则晕气弇日名蔽云。《周礼&#8226;春官》:“视祲掌十煇之法。”郑司农云:“煇谓日光炁。”是也。○“疾雷为霆霓”者,郭云:“雷之急击者谓霹雳。”案《说文》云:“霆,雷馀声也,铃铃所以捷出万物也。”又云:“震,劈历振物者。”然则疾雷一名霆霓,又名震。《春秋》:“震夷伯之庙谓劈历破之。”是也。霹雳,俗字也。○“雨霓为霄雪”者,霓,水雪杂下也,因名霄雪,霄即消也。《诗&#8226;小雅&#8226;𫠆弁》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郑笺云:“将大雨雪,始必征,温雪自上下,遇温气而搏,谓之霰。”案《大戴礼》:曾子云:“阳之专气为霰,阴之专气为雹。盛阳之气在雨水则温暖,为阴气薄而胁之,不相入,则搏为雹也。盛阴之气在雨水则凝滞而为雪,阳气薄而胁之,不相入,则消散而下,因水而为霰。”是霰由阳气所薄而为之。故郑言遇温气而搏也。&#18968;与霰音义同。○“暴雨谓之涷”者,暴雨谓骤雨也,一名涷。郭云:“今江东人呼夏月暴雨为涷雨。《离骚》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是也”者,此《离骚&#8226;九歌&#8226;大司命》文。案彼云:“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是也。○“小雨谓之霡霂”者,小雨一名霡霂。《小雅&#8226;信南山》云:“益之以霡霂。”是也。李巡云:“冰雪俱下。”案此文上有暴雨,下云久雨,于中间无雪事,而云冰雪俱下,妄矣。○“久雨谓之淫”者,淫,过也。久雨过多,害于五稼,故谓之淫。《月令》:“季春行秋令,则天多沈阴,淫雨早降。”谓久雨也。注云“《左传》曰:天作淫雨”者,庄十一年传文也。○“淫谓之霖”者,淫雨又名霖也。郭云“雨自三日已上为霖”者,隐九年《左传》文也。○“济谓之霁”者,济,止也,雨止名霁。郭云:“今南阳人呼雨止为霁。”《书》云:“曰霁。”云“风雨”者,题上事也。

  寿星,角、亢也。(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亢音刚。)天根,氐也。(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氐音低。)天驷,房也。(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大辰,房、心、尾也,(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大火谓之大辰。(大火,星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析木谓之津,(即汉津也。○析,昔。)箕、斗之间,汉津也。(箕,龙尾。斗,南斗,天汉之津梁。)星纪,斗、牵牛也。(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玄枵,虚也。(虚在正北,北方色黑。枵之言耗,耗亦虚意。○枵,许娇切。)颛顼之虚,虚也。(颛顼水德,位在北方。○颛,专。顼,旭。)北陆,虚也。(虚星之名凡四。○虚,墟。)营室谓之定。(定,正也。作宫室皆以营室中为正。○定,多佞切。)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营室、东壁,星四方似口,因名云。○娵,子余切。觜,咨。)降娄,奎、娄也。(奎为沟渎,故名降。○降,户江切。)大梁,昴也。西陆,昴也。(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浊谓之毕,(掩兔之毕,或呼为浊,因星形以名。)咮谓之柳。(咮,朱鸟之口。○咮,猪究切。)柳,鹑火也。(鹑,鸟名。火属南方。)北极谓之北辰,(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何鼓谓之牵牛,(今荆楚人呼牵牛星为檐鼓。檐者何也。○何,胡可切。)明星谓之启明。(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启,启。)彗星为欃枪,(亦谓之孛,言其形孛孛似埽彗。○欃,初衔。枪,初庚。)奔星为 彴约。(流星。○彴,蒲握切。约音药。)星名。

  [疏]“寿星”至“星名”。○释曰:此别星名也。案《周礼&#8226;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郑玄注云:“大界则曰九州。诸国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又《汉书&#8226;律历志》: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宿凡二十八。此经所释次,惟有九宿。惟十七者,以《尔雅》之作释六艺所载者,所不载者,则阙焉。○“寿星,角、亢也”者,言寿星之次值角、亢之宿也。郭云:“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天文志》云:“东宫苍龙,左角,理;右角,将。大角者,天王帝坐廷。亢主宗庙”,是也。○“天根,氐也”者,氐,一名天根。郭云:“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国语》曰:“天根见而水涸。”是也。○“天驷,房也”者,房一名天驷也。郭云:“龙为天马,故房驷星谓之天驷。”《天文志》曰:“房为天府,曰天驷。”《国语》曰:“月在天驷。”是也。○“大辰,房、心、尾也”者,大辰,房、心、尾之总名也。辰,时也。郭云:“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春秋》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是也。○“大火谓之大辰”者,大火,大辰之次名也。李巡云:“大火,苍龙宿心,以候四时。”郭云:“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左传》曰:“心为大火。”是也。○“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者,析木之津,箕、斗之次名也。孙炎曰:“析别水木,以箕斗之间,是天汉之津也。”刘炫谓是。天汉即天河也。天河在箕、斗二星之间,箕在东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箕星为隔,隔河须津梁以度,故谓此次为析木之津也。不言析水而言析木者,此次自南而尽北,故依此次而名析木也。郭云:“箕,龙尾;斗,南斗,天汉之津梁。”以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箕在苍龙之末,故云龙尾;斗至南方即见,故云南斗。昭八年《左传》曰:“今在析木之津。”《国语》曰:“日在析木之津。”皆是也。案经典但有析木之津,无析木谓之津。今定本有“谓”字,因注云:“即汉津也”,误矣。○“星纪,斗、牵牛也”者,星纪,斗、牛之次也。郭云:“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左传》曰:“岁在星纪。”是也。○“玄枵,虚也”者,玄枵,虚之次名也。郭云:“虚在正北,北方色黑。枵之言秏,秏亦虚意。”然则以其色黑而虚秏,故名其次曰玄枵。案襄二十八年《左传》云:“春,无冰。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以有时菑,阴不堪阳。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饥。玄枵,虚中也。枵,秏名也。土虚而民秏,不饥何为?”颛顼之虚也。郭云:“颛顼水德,位在北方。”然则以北方三次,以玄枵为中,玄枵次有三宿,又虚在其中,以水位在北,颛顼居之,故谓玄枵虚星,为颛顼之虚也。昭十年《左传》云:“郑禆灶言于子产曰:‘今兹岁在颛顼之虚。’”是也。○“北陆,虚也”者,虚星又谓之北陆也。孙炎曰:“陆,中也。北方之宿,虚为中也。”昭四年《左传》云:“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杜注云:“陆,道也。”陆之为中为道皆无正训,各以意耳。要以虚为北方中星宿,是日行之道,故谓之北陆。郭云:“虚星之名凡四”者,玄枵也,虚也,颛顼之虚也,北陆也。○“营室谓之定室”者,营室一名定。郭云:“定,正也。作宫室皆以营室中为正。”《诗&#8226;鄘风》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郑笺云:“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娵訾之口,营室、东壁也”者,娵訾,室、壁之次也。壁居南则在室东。孙炎曰:“娵訾之叹则口开方,营室、东壁,四方似口,故因名也。”郭云:“营室、东壁,星四方似口,因名云。”由其营室与东壁相成,故得正四方。襄三十年《左传》云:“岁在娵訾之口。”是也。○“降娄,奎、娄也”者,降娄,奎、娄之次名也。孙炎曰:“降,下也。奎为沟渎,故称降也。”郭云“奎为沟渎,故名降”者,《汉书&#8226;天文志》云:“奎曰封豨,为沟渎。”是也。案襄三十年《左传》曰:“郑公孙挥与禆灶晨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禆灶指之曰:‘犹可以终岁,岁不及此次也。’已及其亡也,岁在娵觜之口,其明年乃及降娄。”是也。○“大梁,昴也。西陆,昴也”者,大梁,昴之次名也。昴,西方之宿名也,昴又谓之西陆。昭四年《左传》云:“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又十一年传云:“岁及大梁,蔡复楚凶。”是昴星之名凡三。郭云“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者,《天文志》云:“昴曰旄头,胡星也。”是矣。○“浊谓之毕”者,毕,西方之宿名,一名浊。郭云:“掩兔之毕,或呼为浊,因星形以名。”《诗&#8226;小雅》云:“有救天毕。”毛传云:“救,毕貌。毕所以掩兔也。”《特牲馈食礼》曰:“宗人执毕。”郑注云:“毕,状如叉盖,为其似毕星取名焉。”然则掩兔、祭器之毕,俱象毕星为之。但掩兔之毕,施网为异尔。○“咮谓之柳。柳,鹑火也”者,柳,南方之宿名。南方七宿,共为朱鸟之形,柳为朱鸟之口,故名咮。咮即朱鸟之口也。鹑火,柳之次名也。鹑即朱鸟也。火属南方行也,因名其次为鹑火。襄九年《左传》曰:“晋侯问于士弱曰:‘吾闻之:宋灾,于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是也。○“北极谓之北辰”者,极,中也;辰,时也。居天之中,人望之在北,因名北极。斗杓所建,以正四时,故云北辰。《论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是也。○“何鼓谓之牵牛”者,李巡云:“何鼓、牵牛皆二十八宿名也。”孙炎曰:“何鼓之旗,十二星,在牵牛北也。或名为何鼓,亦名牵牛。”如此文,则牵牛、何鼓一星也。如李巡、孙炎之意,则二星。今不知其同异也。案《汉书&#8226;天文志》:“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左将;右,右将。”亦以牵牛、河鼓为二星。郭云:“今荆楚人呼牵牛星为檐鼓,檐者荷也。”顺经为说,以时验而言也。○“明星谓之启明”者,孙炎曰:“明星,大白也。出东方,高三舍,今曰明星。昏出西方,高三舍,今曰太白。”郭云:“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然则启明是太白矣。《诗&#8226;小雅》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长庚不知是何星也。或以星出在东西而异名,或二者别星,未能审也。○“彗星为搀枪”者,彗星一名搀枪。《汉书&#8226;天文志》云:“岁星赢而东南,《石氏》见彗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彗,本类星,末类彗,长二丈。赢东北,《石氏》见觉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棓,本类星,末锐,长四尺。缩西南,《石氏》见搀云,如牛,《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枪,左右锐,长数丈。缩西北,《石氏》见枪云,如马,《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搀,本类星,末锐,长数丈。《石氏》搀、枪、棓、彗异状,其殃一也。”郭云:“亦谓之孛,言其形孛孛似埽彗。”《春秋左氏传》:“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公羊传》:“孛者何?彗星也。”彗谓帚也,言其状似埽帚,光芒孛孛然。妖变之星,非常所有,故言孛,又言彗也。○“奔星为彴约”者,奔星即流星也,一名仢约。“星名”,题上事也。

  春祭曰祠,(祠之言食。)夏祭曰礿,(新菜可汋。)秋祭曰尝,(尝新谷。)冬祭曰蒸。(进品物也。)祭天曰燔柴,(既祭,积薪烧之。○燔音烦。)祭地曰瘗薶。(既祭,埋藏之。)祭山曰庪县,(或 庪或县,置之于山。《山海经》曰:“县以吉玉。”是也。○庪,居委反。县,玄。)祭川曰浮沈。(投祭水中,或浮或沈。)祭星曰布,(布散祭于地。)祭风曰磔。(今俗当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风。此其象。○磔音责。)是类是 祃,师祭也。(师出征伐,类于上帝,祃于所征之地。○类,类。祃,骂。)既伯既祷,马祭也。(伯,祭马祖也。将用马力,必先祭其先。)禘,大祭也。(五年一大祭。○禘,大计切。)绎,又祭也。(祭之明日,寻绎复祭。)周曰绎,(《春秋经》曰:“壬午犹绎。”)商曰肜,(《书》曰:“高宗肜日。”)夏曰复胙。(未见义所出。○胙音祚。)祭名。

  [疏]“春祭”至“祭名”。○释曰:此别四时及三代诸祭名也。“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蒸”者,此四时之祭名也。郭云:“祠之言食。礿,新菜可汋。尝,尝新谷。蒸,进品物也。”此皆周礼也。殷以上则礿、禘、蒸、尝,《王制》文是也。至周公则去夏禘之名,以春禴当之,更名春曰祠。故《禘祫志》云:“《王制》记先王之法度。宗庙之祭,春曰禴,夏曰禘,秋曰尝,冬曰蒸。祫为大祭,于夏,于秋,于冬。周公制礼,乃改夏为禴,禘又为大祭。”《祭义》注云:“周以禘为殷祭,更名春曰祠,是祠、禴、蒸之名,周公制礼之所改也。”若然,《诗&#8226;小雅》云:“禴、祠、蒸、尝,于公先王。”此文王之诗,所以已得有制礼所改之名者。然王者因革,与世而迁,事虽制礼大定,要亦所改有渐。《易》曰:“不如西邻之禴祭。”郑注为夏祭之名。则文王时已改言周公者,据制礼大定言之耳。○“祭天曰燔柴”者,祭天名燔柴。《祭法》云:“燔柴于泰坛,祭天也。”郭云:“既祭,积薪烧之。”《大宗伯》云:“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师、雨师。”郑云:“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槱,积也。《诗》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然则祭天之礼,积柴以实牲体玉帛而燔之,使烟气之臭上达于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祭地曰瘗薶”者,祭地名瘗薶。《祭法》云:“瘗埋于泰圻,祭地也。”然则祭神州地祇于北郊,瘗缯埋牲,因名祭地曰瘗薶。李巡曰:“祭地,以玉埋地中曰瘗薶。”孙炎曰:“瘗者翳也。既祭,翳藏地中。”○“祭山曰庪县”者,庪县,祭山之名也。庪谓埋藏之。《大宗伯》云:“以狸沈祭山林川泽。”郑注云:“祭山林曰埋。”是也。县谓县其牲币于山林中,因名祭山曰庪县。郭云:“或庪或县,置之于山。”是也。又云“《山海经》曰:‘县以吉玉’是也”者,案《中山经》云:“历儿冢也。其祠祀毛大牢之具,县以吉玉。”彼注云:“县,祭山之名。”是也。○“祭川曰浮沈”者,浮沈,祭川之名也。郭云:“投祭水中,或浮或沈。”《大宗伯》云:“以狸沈祭山林川泽。”郑注云:“祭川泽曰沈,顺其性之含藏。”是也。○“祭星曰布”者,李巡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孙炎曰:“既祭,布散于地,似星布列也。”郭云:“布散祭于地。”○“祭风曰磔”者,磔谓披磔牲体,象风之散物,因名云。郭云:“今俗当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风。此其象。”○“是类是祃,师祭也”者,“是类是祃”,《诗&#8226;大雅&#8226;皇矣》篇文也;“师祭也”,作者所以解诗也,言用师出征之祭名也。郭云“师出征伐,类于上帝,祃于所征之地”者,《王制》云:“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祃于所征之地。”是也。言类乎上帝,则类祭,祭天也。祭天而谓之类者,《尚书》夏侯欧阳说,以事类祭之,在南方,就南郊祭之。《春官&#8226;肆师》注云:“类礼,依郊祀而为之。”是用《尚书》说为义也。 祃之所祭,其神不明。《肆师》云:“凡四时之大田猎,祭表貉,则为位。”注云:“貉,师祭也。于立表处为师祭,祭造军法者,祷气势之增倍也。其神盖蚩尢,或曰黄帝。”又《甸祝》“掌四时之田,表貉之祝号”。杜子春云:“貉,兵祭也。田以讲武治兵,故有兵祭。习兵之礼,故貉祭祷气势之十百而多获。”由此二注言之,则祃祭造兵为军法者,为表以祭之。祃,《周礼》作貉,貉又或为貊字,古今之异也。貉之言百,祭祀此神,求获百倍。○“既伯既祷,马祭也”者,“既伯既祷”,《诗&#8226;小雅&#8226;吉日》篇文也;“马祭也”,作者所以释诗也。毛传云:“伯,马祖也。重物慎微,将用马力,必先为之祷其祖。祷,祷获也。”郭云“伯,祭马祖也。将用马力,必先祭其先”。知伯是祭马祖者,为马而祭,故知马祖谓之伯者,伯,长也。马祖始是长也。郑注《周礼》云:“马祖,天驷房也。”彼注云:“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马,国之大用,王者重之,故《夏官&#8226;校人》:“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注云:“马祖,天驷。”上文云天驷。“先牧,始养马者。”“马社,始乘马者。”“马步,神为灾害马者。”既四时各有所为祭之,马祖祭之在春,其常也,而将用马力,则又用彼礼以祷之。○“禘,大祭也”者,经传之文称 禘非一,其义各殊。《论语》云“禘自既灌”及《春秋》“禘于太庙”,谓宗庙之祭也。《丧服小记》云“王者禘其所自出也”及《大传》云“礼,不王不禘”,谓祭感生之帝于南郊也。《祭法》云:“周人禘喾而郊稷。”谓祭昊天于圜丘也。以此比馀处为大祭总得称禘。宗庙谓之禘者,禘,谛也,言使昭穆之次审谛而不乱也。祭天谓之禘者,亦言使典礼审谛也。郭云“五年一大祭”者,出《礼纬》文。知非祭天之禘者,以此文下云:“绎,又祭也。”为宗庙之祭,知此亦宗庙之祭者。○“绎,又祭也”者,又,复也;绎,复祭之名也。郭云:“祭之明日,寻绎复祭。”《公羊传》云:“绎者何?祭之明日也。”《榖梁传》云:“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天子诸侯谓之为绎,少牢馈食大夫之礼也。谓之宾尸,与祭同日。若然,是亦与宾尸事不同矣。而《诗&#8226;颂&#8226;丝衣》序云:“绎宾尸者,绎祭之礼,主为宾事此尸。但天子诸侯礼大,异日为之,别为立名,谓之为绎,言其寻绎昨日。卿大夫礼小,同日为之,不别立名,直指其事谓之宾尸耳。”此序言绎者,是此祭之名,宾尸是其祭之事,故特详其文也。然又祭之名,三代各异。周名绎,商名肜,夏名复胙。郭云:“《春秋》经曰:壬午犹绎”者,宣八年经文也。又云“《书》曰:高宗肜日”,《商书》篇也。孙炎云:“肜日,相寻不绝之意也。”“曰复胙”者,郭云:“未见义所出。”以夏之典训无言复胙名者,是未见义所出也。《诗》传及《诗》笺亦无此一句,说者云,胙是祭肉也,以祭之旦日,复陈其祭肉以宾尸也。未知然不。“祭名”者,以题上事也。

  春猎为蒐,(搜索取不任者。○蒐音搜。)夏猎为苗,(为苗稼除害。)秋猎为狝,(顺杀气也。○狝,息浅切。)冬猎为狩。(得兽取之无所择。○狩,羊又反。)宵田为獠,(《管子》曰:“獠猎毕弋。”今江东亦呼猎为獠,音辽。或曰即今夜猎载炉照也。)火田为狩。(放火烧草猎,亦为狩。)乃立冢土,戎丑攸行。(冢土,大社。戎丑,大众。)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有事祭也。《周官》所谓“宜乎社”。)振旅阗阗。(振旅,整众。阗阗,群行声。○阗音田。)出为治兵,尚威武也。(幼贱在前,贵勇力。)入为振旅,反尊卑也。(尊老在前,复常仪也。)讲武。

  [疏]“春猎”至“讲武”。○释曰:此说田猎习武之事也。云“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者,此四时田猎之名也。郭云:“蒐,搜索取不任者。苗,为苗稼除害。狝,顺杀气也。狩,得兽取之无所择。”隐五年《左传》文与此同。杜注云:“搜索择取不孕者。苗,为苗除害也。狝,杀也,以杀为名,顺秋气也。狩,围守也,冬物毕成,获则取之,无所择也。”《周礼&#8226;大司马职》:中春,教振旅,遂以 狝田。中夏,教茇舍,遂以苗田。中秋,教治兵,遂以狝田。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其名亦与此同。郑玄解苗田与此小异。言择取不孕任者,若治苗去不秀实者,孙炎亦然。桓四年《公羊传》曰:“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三名既与《礼》异,又复夏时不田。《榖梁传》曰:“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皆与《礼》异者,良由微言既绝,曲辨妄生。左丘明亲受圣师,《尔雅》者或云子夏所作,故二者与《礼》合。汉代古学不行,明帝集诸学士作《白虎通义》,因《榖梁》之文为之,其说曰:“王者诸侯所以田猎何?为苗除害,上以共宗庙,下以简集士众也。春谓之田何?春岁之本,举本名而言之也。夏谓之苗何?择去怀任者也。秋谓之蒐何?搜索肥者也。冬谓之狩何?守地而取之也。四时之田总名为田何?为田除害也。”案苗非怀任之名,何云“择去怀任”?秋兽尽皆不瘦,何云“搜索取肥”?虽名《通义》,义不通也。故先儒皆依《周礼》、《左传》、《尔雅》之文而为之说,其名亦有意焉。虽复春猎,获则取之,不能择取不孕。夏猎所取无多,不能为苗除害。为因时异而变文耳。谓之猎者,蔡邕《月令章句》云:“猎者,捷取之名也。”○“宵田为獠”者,宵,夜也。夜猎名獠。郭云:“《管子》曰:獠猎毕弋”者,案《管子&#8226;四称》篇:“管仲对桓公曰:昔者无道之君,诛其良臣,敖其妇女,獠猎毕弋,暴遇诸父者。”是也。又云:“今江东亦呼猎为獠”者,以时验而言也。“或曰即今夜猎载炉照也”者,亦得为一义,故复引之。○“火田为狩”者,郭云:“放火烧草猎,故为狩。”言与冬猎同名,故云亦也。李巡、孙炎皆云:“放火烧草,守其下风。”《周礼&#8226;罗氏》“蜡则作罗襦”。郑云:“襦,细密之罗。此时蛰者毕矣,可以罗罔围取禽也。今俗放火张罗,其遗教。”《礼记&#8226;王制》云:“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则是己蛰,得火田也。○“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者,此《诗&#8226;大雅&#8226;绵》篇文也。郭云:“冢土,大社。戎丑,大众。”《郊特牲》云:“社所以神地之道也。”《礼运》云:“命降于社之谓 殽地。”是社为土之神也。冢诂为大,土为社主,故知“冢土、大社”也。《释诂》云:“戎,大也。丑,众也。”故云“戎丑,大众”也。○“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者,此作者既引《诗》文于上,然后为此辞以释之也。孙炎曰:“大事,兵也。有事,祭也。宜,求见使 祐也。”此文本解“戎丑攸行”之意,言国家起发军旅之大事,以兴动其大众,必先有祭祀于此社,而后出行,其祭之名谓之为宜。以师行必须宜祭以告社,故言“戎丑攸行”也。成十三年《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兵为大事也。《春秋》昭十五年:“有事于武宫。”《杂记》云:“有事于上帝。”皆是祭事,故谓祭为有事。以兵凶战危,虑有负败,祭之以求其福宜,故谓之宜。《王制》云:“天子将出,宜乎社。”是也。郭云“《周官》所谓‘宜乎社’”者,《春官&#8226;大祝职》云:“出师宜于社,造于祖。”是也。○“振旅阗阗”者,此《诗&#8226;小雅&#8226;采芑》篇文也。郑笺云:“至战止将归,又振旅伐鼓阗阗然。振犹止也;旅,众也。”郭云:“振旅,整众。阗阗,群行声也。”“出为治兵,尚威武也。入为振旅,反尊卑也”者,此亦作者释上《诗》文也。古者春教振旅,秋教治兵,以戎是大事,又三年一教。隐五年《左传》曰:“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是也。征伐之时,出军至对陈,用治兵礼;战止至还归,用振旅法。名异而礼同也。以此出当用之,故以 修治兵事为名;入则休息,故以整众为名。其治兵振旅之名,《周礼》、《左传》、《榖梁》与此皆同,惟《公羊》以治兵为祠兵。其礼:治兵则幼贱在前,振旅则尊老在前。郭云:“幼贱在前,贵勇力也。尊老在前,复常仪也。”“讲武”者,题上事也,言皆所以讲习武事也。

  素锦绸杠,(以白地锦韬旗之竿。○杠为江。)𫄸帛縿,(𫄸,帛绛也。縿,旒所著。○𫄸音勋。縿音衫。)素升龙于縿,(画白龙于縿,令上向。)练旒九,(练,绛练也。)饰以组,(用綦组饰旒之边。)维以缕。(用朱缕维连持之,不欲令曳地。《周礼》曰:“六人维王之大常。”是也。)缁广充幅长寻曰旐,(帛全幅长八尺。○广,上旷,长,直亮。)继旐曰旆,(帛续 旐末,为燕尾者。义见《诗》。○旐音兆。)注旄首曰旌,(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有铃曰旗,(县铃于竿头,画蛟龙于旒。)错革鸟曰旟,(此谓合剥鸟皮毛置之竿头。即《礼记》云载鸿及鸣鸢。○旟,馀。)因章曰旃。(以帛练为旒,因其文章,不复画之。《周礼》云:“通帛为旃。”)旌旗。

  [疏]“素锦”至“旌旗”。○释曰:此别旌旗之异名也。“素锦绸杠”者,自此至“维以缕”,说旗之制也。绸,韬也,杠,竿也。先以白地锦韬旗之竿,《礼记》所谓绸练设旐夏也,则以𫄸帛著于素锦名縿,縿即众旒所著者。升,上也。又画白龙于縿,令上向。又练绛帛为旒九以著于縿。饰旒之边,用綦组;维持其旒,使不曳地,以朱缕。《诗&#8226;鄘风》云:“素丝纰之。”郑笺云:“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 縿,或以维持之是也。”郭云:“《周礼》曰:六人维王之大常”者,《夏官&#8226;节服氏职》文。后郑注云:“维之以缕,王旌十二旒,两两以缕缀连,旁三人持之。礼:天子旌曳地。郑司农云:维持之。”是也。《广雅》云:“天子杠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天子十二斿,至地;诸侯九斿,至轸;卿大夫七斿,至轵;士三斿,至肩。”○“辎广充幅长寻曰旐”者,缁,黑色也,以黑色之帛,广全幅,长八尺,属于杠,名旐。又以帛继续旐末为燕尾者,名旆。郭云“义见《诗》”者,《小雅&#8226;六月》云:“白旆央央。”是也。○“注旄首曰旌”者,李巡曰:“旄牛尾著竿首。”孙炎曰:“析五采羽注旄上也,其下亦有旒縿。”郭云:“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如是则竿之首有毛有羽也。故《周礼&#8226;序官》“夏采”注云:“夏采,夏翟羽色。《禹贡》徐州贡夏翟之羽,有虞氏以为绥。后世或无,故染鸟羽象而用之,谓之夏采。”其职注云:“绥以毛牛尾为之,绥于幢上,所谓注旄于竿首者也。”○“有铃曰旗”者,郭云:“县铃于竿头,画交龙于旒。”《司常》云:“交龙为旗。”又曰:“诸侯建旗。”然则旗者画二龙于上,一升一降相交。又县铃于竿,是诸侯之所建也。《诗&#8226;小雅》云:“旗旐央央。”是也。○“错革鸟曰旟”者,孙炎云:“错,置也。革,急也。画急疾之鸟于縿也。”郑志答张逸亦云:“画急疾之鸟隼。”以《司常》云:“鸟隼为旟。”《诗&#8226;小雅》云:“织文鸟章”也。郭云“此谓合剥鸟皮毛置之竿头”者,意与孙、郑少异。云“即《礼记》云载鸿及鸣鸢”者,案《曲礼》云:“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郑注云:“载谓举于旌首,以警众也。礼:君行师从,卿行旅从。前驱举此,则士众知,所有所举,各以其类象。青,青雀水鸟。鸢鸣则将风。鸿取飞有行列也。士师谓兵众,虎取其有威勇也。貔貅亦挚兽也。”○“因章曰旃”者,孙炎曰:“因其缯色以为旗章,不画之。”是也。《司常》云:“通帛为旃。”郑注云:“通帛谓大赤,从周正色,而饰。”郭云“以帛练为旒,因其文章,不复画之。《周礼》云:通帛为旃”者,以因其文章,与《周礼》通用绛帛,随义立名,其实一也,故引为证。○“旌旗”者,九旗之名虽异,旌旗为之总称,故以此题之。案祭名、讲武、旌旗,俱非天类,而亦在此者,以皆王者大事。又祭名则天曰燔柴,讲武则类于上帝,旌旗则日月为常。他篇不可摄,故系之《释天》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七·释地第九

 
  [疏]“释地第九”。○释曰:案《说文》云:“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白虎通》云:“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佼易、变化,含吐应节也。”《释名》云:“地,底也。其体在底下,载万物也。”《礼统》云:“地,施也,谛也。应变施化,审谛不误也。”此篇释地之所载四方、中国州、府、陵、薮之异,故曰“释地”。

  两河间曰冀州,(自东河至西河。)河南曰豫州,(自南河至汉。)河西曰雝州,(自西河至黑水。○雝,于用反。)汉南曰荆州,(自汉南至衡山之阳。)江南曰杨州,(自江南至海。)济、河间曰衮州,(自河东至济。)济东曰徐州,(自济东至海。○济,子礼切。)燕曰幽州,(自易水至北狄。)齐曰营州。(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九州。

  [疏]“两河”至“九州”。○释曰:此释九州之名及其界域也。○“两河间曰冀州”。注“自东河至西河”。○释曰:《周礼&#8226;职方氏》云:“河内曰冀州。”《禹贡》不说境界。孔安国云:此州帝都,不说境界,以馀州所至,即可知。以其《禹贡》“衮州”云济、河,自东河以东也;“豫州”云荆、河,自南河以南也;“雍州”云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言东河、西河、南河者,皆据帝都冀州而言也。案,《禹贡》导河自积石、龙门,南流谓之西河。至于华阴,折而东,经底柱、孟津、过洛汭,皆东流,谓之南河。至于大伾,折而北流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谓之东河。此惟云两河者,从可知。李巡曰:“两河间其气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河南曰豫州”。注“自南河至汉”。○释曰:《职方》与此同。《禹贡》云:“荆、河惟豫州。”孔安国云:“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以其荆山在荆州,汉水所经,故文不同,其实一也。李巡云:“河南其气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河西曰雝州”。注“自西河至黑水”。○释曰:《周礼》“正西曰雍州”。《禹贡》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孔安国云:“西距黑水,东据河。”案,郦元《水经》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 炖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则雍州之境,东据龙门、河西距此黑水也。李巡云:“河西其气蔽壅,厥性急凶,故曰雍。雍,壅也。”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壅也。○“汉南曰荆州”。注“自汉南至衡山之阳”。○释曰:《周礼》“正南曰荆州”。《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孔安国云:“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言北据荆山,则至汉水也。李巡曰:“汉南其气燥,刚禀性强梁,故曰荆。荆,强也。”《释名》以为取荆山之名。荆,警也。南蛮数为寇逆,常警备也。○“江南曰杨州”。注“自江南至海”。○释曰:《周礼》“东南曰杨州”。《禹贡》:“淮、海惟杨州。”孔安国云:“北据淮,南距海。”然则杨州之境,跨江北至淮。此云江南者,举远大而言也。李巡曰:“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杨。”《太康地记》云:“以杨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故取名焉。”○“济、河间曰衮州”。注“自河至济”。○释曰:《周礼》“河东曰衮州。”《禹贡》:“济、河惟衮州。”孔安国云:“东南据济,西北距河。”孔《传》凡云“据”者,谓跨之也。距,至也。济、河之间相去路近,衮州之境,跨济而过,东南越济水,西北至东河也。李巡云:“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衮。衮,信也。”《释名》以为取衮水之义。○“济东曰徐州”。注“自济东至海”。○释曰:《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孔《传》云:“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此云“自济东”,则是西至济也。李巡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周合其地于青州。○“燕曰幽州”。注“自易水至北狄”。○释曰:《周礼》“东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禹贡》其地合于冀州。《地理志》云:“涿郡故安县阎乡,易水所出,东至范阳入濡也。”从此易水至于北狄幽州之境也。○“齐曰营州”。注“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释曰:《周礼》“正东曰青州”。《禹贡》:“海、岱惟青州。”孔《传》云:“东北据海,西南距岱。”然则此营州则青州之地也。《博物志》云:“营与青同海,东有青丘,齐有营丘,岂是名乎?”《太康地记》云:“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为名焉。”云“此盖殷制”者,以此文上与《禹贡》不同,下与《周礼》又异,禹别九州有青、徐、梁,而无幽、并、营,是夏制也。《周礼》,周公所作,有青、幽、并,而无徐、梁、营,是周制也。此有徐、幽、营,而无青、梁、并,疑是殷制也。以无正文,故云盖也。此上释九州之名,故题云“九州”也。

  鲁有大野。(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也。)

  [疏]“鲁有大野”。○释曰:此下至“周有焦护”,释十薮之名也。《禹贡》徐州云:“大野既猪。”《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北。钜,即大也。由其旁有大泽,故县以钜野为名。哀十四年《左传》云:“西狩于大野。”以其泽在曲阜西,故云“西狩”也。郭云:“今高平钜野县”者,东晋时,钜野属高平郡,故与《志》不同。凡注言“今”者,皆谓东晋时也。

  晋有大陆。(今钜鹿北广河泽是也。)

  [疏]“晋有大陆”。注“今钜鹿北广河泽是也”。○释曰:孙炎曰:“广河犹大陆。以地名言之,近为是也。”《禹贡》冀州云“大陆既作”是也。案,定元年《左传》晋魏献子“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甯”。杜预注:“嫌钜鹿绝远,疑此田在汲郡吴泽。”甯,今修武县,近吴泽。计此二泽相去甚远,亦得言大陆者,以其广平曰陆。但广而平者则名大陆,故异所而同名也。泽虽卑下,旁带广平之地,故统名焉。

  秦有杨陓。(今在扶风汧县西。○陓,于于反。)

  [疏]“秦有杨陓”。注“今在扶风汧县西”。○释曰:《周礼》冀州云:“其泽薮曰阳陓。”郑注云:“所在未闻。”又雍州云:“其泽薮曰弦蒲。”郑注云:“在汧。”案《地理志》汧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北有蒲谷乡弦中谷,雍州薮。今注亦云“在汧”。然则《周礼》弦蒲即此杨陓也。

  宋有孟诸。(今在梁国雎阳县东北。)

  [疏]“宋有孟诸”。注“今在梁国雎阳县东北”。○释曰:《周礼》青州,“其泽薮曰望诸”。郑注云:“望诸,明都也。在雎阳。”《禹贡》豫州云:“导荷泽,被孟猪。”《左传》亦作“孟诸”。文不同者,声转字异,正是一地也。

  楚有云梦。(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

  [疏]“楚有云梦”。注“今南”至“湖是也”。○释曰:《周礼》荆州云:“其泽薮曰云<艹胥>。”郑注云:“云<艹胥>在华容。”《禹贡》云:“云土、梦作 乂。”昭三年《左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定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杜预云:“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梦也。”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亦得单称云,单称梦。<艹胥>即梦也。

  吴越之间有具区。(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

  [疏]“吴越之间”。注“今吴”至“泽是也”。○释曰:《周礼》杨州云:“其泽薮曰具区。”郑注云:“在吴南。”《地理志》云:“会稽吴县,故周泰伯所封国也。”具区在西,古文以为震泽。《禹贡》杨州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

  齐有海隅。(海滨广斥。)

  [疏]“齐有海隅”。注“海滨广斥”。○释曰:此营州薮也。云“海滨广斥”,《禹贡》文也。孔《传》云:“滨,涯也。”言复其斥卤。”案《说文》云:“卤,咸地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海畔迥阔地皆斥卤,故云广斥也。

  燕有昭余祁。(今太原邬陵县北九泽是也。)

  [疏]“燕有昭余祁”。注“今太”至“泽是也”。○释曰:《周礼》并州“其泽薮曰昭馀祁”。郑注云:“在邬。”《地理志》云:“邬,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是也。

  郑有圃田。(今荧阳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

  [疏]“郑有圃田”。注“今荧阳”至“田泽是也”。○释曰:《周礼》豫州云:“其泽薮曰圃田。”郑注云:“在中牟。”《地理志》云:“中牟,圃田泽在西,豫州薮。”僖三十三年《左传》云:“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又《诗&#8226;车攻》云:“东有甫草。”郑玄以为“甫田之草”,皆谓此也。

  周有焦护。(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疏]“周有焦护”。注“今扶风”至“中是也”。○释曰:孙炎云:“周,岐周也。”《诗&#8226;六月》云:“𤞤狁匪茹,整居焦获。”是也。时人谓之瓠中也。

  十薮。

  [疏]“十薮”。○释曰:此题上事也。《说文》云:“大泽也。”《风俗通》云:“薮,厚也。有草木鱼鳖所以厚养人也。”

  东陵,阠。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隃,雁门是也。(即雁门山也。○阠,音信。)

  [疏]“东陵”至“是也”。○释曰:此五方之陵名也。其义及所在未详。云“雁门是也”者,此指解北陵也,即雁门山是也。

  陵莫大于加陵,(今所在未闻。)

  [疏]“陵莫大于加陵”。○释曰:莫,无也。陵,大阜也。言“陵无大于加陵”者,谓加陵最大也。今所在未闻。

  梁莫大于湨梁,(湨,水名。梁,堤也。○湨,古壁切。)

  [疏]“梁莫大于湨梁”。注“湨,水名。梁,堤也”。释曰:《释宫》云:“堤谓之梁。”《诗》传云:“石绝水曰梁。”然则以土石为堤障绝水者名梁。虽所在皆有,而无大于湨水之旁者。杜预云:“湨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春秋》襄十六年公会晋侯以下于湨梁是也。

  坟莫大于河坟。

  [疏]“坟莫大于河坟”。○释曰:坟,大防。亦谓堤。虽水所皆有,而河坟最大也。

  八陵。

  [疏]“八陵”。○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大阜曰陵。湨梁、河坟虽非大阜,以其绝大若陵,故通谓之八陵也。

  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珣玗琪,玉属。○珣,笋。玗,于。)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会稽,山名。今在山阴县南。竹箭,筱也。○会,古外反。稽,古兮反。)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犀牛皮角、象牙骨。)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黄金、礝石之属。)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阳永安县东北。珠,如今杂珠而精好。)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璆琳,美玉名。琅玕,状似珠也。《山海经》曰:昆仑山有琅玕树。○仑,路昆切。虚,音墟。)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幽都,山名。谓多野牛筋角。)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虎豹之属,皮有缛采者。○斥,音尺。)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九府。

  [疏]“东方”至“生焉”。○释曰:此释八方、中国名山所产之物也。○注“医无”至“玉属”。○释曰:案《地理志》辽东郡无虑县,应劭曰:“虑,音闾。”颜师古曰:“即所谓医巫闾。”是县因山为名,故为山名,今在辽东。《周礼》幽州镇也。云:“珣玗琪,玉属”者,《说文》云:“珣,《周书》所谓‘夷玉’也。”“玗,石之似玉者。”琪,玉也。皆玉之类也,故云“玉属”。○注“会稽”至“县也”。○释曰:《周礼》杨州云:“其山镇曰会稽。”郑注云:“在山阴。”《地理志》会稽郡山阴县云“会稽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故云山名,今在山阴县南也。云“竹箭,筱也”者,《禹贡》杨州云:“篠荡既敷。”《释草》云:“篠,竹箭也。”郭云:“别二名。”则竹箭一名篠,是竹之小者,可以为箭 干者也。○“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释曰:郭氏不注梁山所在,犀、象,二兽;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注“黄金礝石之属”。○释曰:经惟言金,知黄金者,以三品之中黄金为上,此言美者,故知黄金。礝石,石之次玉者。《玉藻》云:“士佩礝玟而缊组绶”是也。其类非一,故云“之属”。○注“霍山”至“精好”。○释曰:《周礼》冀州:“其山镇曰霍山。”郑云:“在彘。”案《地理志》河南郡彘县云:“霍大山在东冀州山,周厉王所奔。”应劭曰:“顺帝改曰永安。”然则东晋时属平阳郡,而县名永安,故云“今在平阳永安县”也。云“珠,如今杂珠而精好”者,郭氏时验为然也。○注“璆琳”至“玕树”。○释曰:璆与球同。《说文》云:“璆,玉磬也。”琳,美玉名。《书》云:“戛击鸣球。”美玉可以为磬,故皆云“美玉”也。云“《山海经》曰”者,案《海内西经》云:“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其上有三头人、琅玕树。注云“琅 玕子似珠”,是也。○注“幽都”至“筋角”。○释曰:《山海经》云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是也。○“东北”至“皮焉”。○释曰:斥山,山名也。文皮,虎豹之属。其皮毛有文采、细缛,故谓之文皮焉。○“中有”至“生焉”。○释曰:岱岳,泰山也。此言中国也。五谷:黍、稷、麻、麦、豆也。泰山东近海。《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 𫄨,海物惟错”,言其饶多,非一种。故注云“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也。○“九府”。○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府,聚也,财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题云“九府”也。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东又呼为王馀鱼。○鲽,音蝶。)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似凫,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岠虚比,为邛邛岠虚啮甘草,即有难,邛邛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蹷。(《吕氏春秋》曰:“北方有兽,其名为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然则邛邛 岠虚亦宜鼠后而兔前,前高不得取甘草,故须蹷食之。今雁门广武县夏屋山中有兽,形如兔而大,相负共行,土俗名之为蹷鼠,音厥。○邛,巨凶。岠,巨。啮,五结。难,乃旦反。)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亦犹鱼鸟之相合,更望备惊急。○迭,徙结切。)中有枳首蛇焉。(岐头蛇也。或曰: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枳,居是切。)此四方中国之异气也。五方。

  [疏]“东方”至“气也”。○释曰:此释五方异气而产非常之物也。云“东方有比目鱼焉”者,言东方水中有鱼,其形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两目相比乃得行。故曰“比目鱼”。云“不比不行”者,比,合也。言一片不能行,须两片相合乃行。故云“不比不行”也。云“其名谓之鲽”者,言鲽为此鱼之名也。一名比目鱼,一名鲽。郭云:“江东又呼为王馀鱼。”○注“似凫”至“乃飞”。○释曰:案《山海经》云:崇五山有鸟,“状如凫,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郭云:“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者,正谓此也。○“西方”至“之蹷”。○释曰:云“西方有比肩兽焉”者,此谓蹷也。与邛邛岠虚相比,蹷则肩痹不能走,而能取甘草。邛邛岠虚则前高不得取甘草,而善走。《穆天子传》曰“邛邛岠虚走百里”是也。故各以其能而济所不能,蹷常为邛邛 岠虚啮甘美之草,仰而食之。即有急难,邛邛岠虚则背负而走者,其名谓之蹷也。○注“《吕氏》”至“音厥”。○释曰:云《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也。云“曰北方有兽”至“则颠”者,《大慎览&#8226;顺说》篇之文也,引之乃以证邛邛 岠虚之形也。然则以下郭氏注云“今雁门广武县”云云者,自验知之也。○注“北方”至“迭望”。○释曰:此即半体人也。两半相比,乃得为人动作及御非常。以肩在上而显,故谓之比肩民焉。迭,更也。谓一体取食,则一体瞻望,所以备惊急也。故云“迭食而迭望”。○注“中有枳首蛇焉”。○释曰:枳,岐也。此即两头蛇也,江东呼越王约发,言是越王约发所变也。亦名弩弦,即以形相似而名之也。○注“五方”。○释曰:亦题上事也。言是五方风气殊异而生此怪物也。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邑,国都也。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垌,古营切。)下湿曰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可种 谷给食。)陂者曰阪,(陂陀不平。)下者曰隰。(《公羊传》曰:“下平曰隰。”)田一岁曰菑,(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菑。)二岁曰新田,(《诗》曰:“于彼新田。”)三岁曰畬。(《易》曰:“不菑,畬。”○畬,音于。)野。

  [疏]“邑外”至“曰畬”。○释曰:此释郊野之地远近高下不同之名也。云“邑外谓之郊”者,邑,国都也。谓国都城之外名郊也。云“郊外谓之牧”者,言可放牧也。《书&#8226;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云“牧外谓之野”者,言牧外之地名野。《诗》传云:“郊外曰野”者,以细别言之,则郊外之地名牧,牧外之地名野;若大判而言,则野者郊外通名。故《周礼》六遂在远郊之外。《遂人》职云“凡治野田”,是其郊外之地总称野也。云“野外谓之林”者,言野外之地名林,以其去都邑远,薪采者少,其地可长平林,因名云也。云“林外谓之坰”者,言林外之地,最为远野,名坰。《鲁颂》云:“𬳶𬳶牡马,在坰之野。”毛传云“坰,远野”是也。○注“邑国”至“里也”。○释曰:云“邑,国都也”者,案《周礼》四县为都,四井为邑。《春秋》庄二十八年《左氏传》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然则邑与都异。此为一者,彼对文之例耳。但都者聚居之处,故《诗&#8226;小雅》云:“彼都人士。”《说文》云:“邑,国也。”是天子诸侯所居国城,或谓之邑,或谓之都。故以国都解邑也。云“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者,以其百里之国,国都在中。去境五十里,每十里而异其名,则 坰为边畔,去国最远。故毛传以为远野也。此“假令”者,据小国言之。郊为远郊,牧、野、林、坰,自郊外为差耳。然则郊之远近,计国境之广狭以为差也。《聘礼》云:宾“及郊”。注云:“郊,远郊。周制,天子畿内千里,远郊百里,以此差之,远郊,上公五十里,侯四十里,伯三十里,子二十里,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是郑之所约也。是以《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远郊。”又此经从邑之外止有五名,明当每皆百里,故知远郊百里也。知近郊半之者,《书》序云:“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于时周都王城而谓成周为东郊,则成周在其郊也,于汉王城为河南,成周为洛阳,相去不容百里,则所言郊者谓近郊。故郑注云:“天子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阳相去则然。是郑以河南、洛阳约近郊之里数也。《周礼》杜子春注云:“五十里为近郊。”《白虎通》亦云:“近郊五十里,远郊百里。”是儒者相传为然也。○“下湿曰隰”者,谓地形痹下而水湿者。李巡曰:“下湿,谓土地窊下常沮洳,名为隰也。”云“大野曰平”者,大野之泽一名平,鲁有大野是也。云“广平曰原”者,谓泽之广平者亦名原。汉以平原为郡名,属青州。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者,李巡曰:“高平,谓土地丰正名为陆。土地高大名曰阜,最大名为陵,陵之大者名阿。”《诗&#8226;大雅&#8226;皇矣》云:“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是也。此上七者,或莱沛沮洳,或险峭硗确,虽不可种谷给食,亦得其名也。云“可食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此三者,释地形虽有高下不平,皆可种谷给食。高而可食者名原。《诗&#8226;大雅》云:“笃公刘,于胥斯原。”是也。陂陀不平而可食者名阪。《诗&#8226;小雅&#8226;正月》云:“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是也。下平而可食者名隰。本作湿,误。○注“《公羊传》曰:‘下平曰隰。’”○释曰:此昭元年传文也。案,彼云:“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太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何休云:“分别之者,地势各有所生,原宜粟,隰宜麦,当教民所宜,因以制贡赋。”是也。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释曰:此释耕田年岁远近名义不同之事也。菑者,灾也。畬,和柔之意也。孙炎云:“菑,始灾杀其草木也。新田,新成柔田也。畬,和也,田舒缓也。”郭云:“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菑。”○注“《诗》曰:‘于彼新田。’”○释曰:此《小雅&#8226;采芑》篇文也。案,彼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 菑亩。”毛传取此文为说,故引为证也。○注“《易》曰:‘不菑,畬。’”○释曰:此《无妄&#8226;六二》爻辞也。郑注亦取此文,故引以为证也。○注“野”。○释曰:此亦题上事也。上自“邑外谓之郊”以下,虽远近高下其名不同,野为总称,故题云“野”。

  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邠,彬。濮,卜。)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次四极者。○觚,音孤。)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次四荒者。)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岠,去也。齐,中也。)北戴斗极为空桐,(戴,值。)东至日所出为大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即蒙汜也。)大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地气使之然也。)四极。

  [疏]“东至”至“人武”。○释曰:此释九州之外、四方极远之国名及其人性禀气不同也。泰远、邠国、濮铅、祝栗,此四方极远之国名也。“觚竹”者,《汉书&#8226;地理志》辽西令支有“孤竹城”,是乎?“北户”者,即日南郡是也。颜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西王母”者,《山海西荒经》云:“西海之中,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又《穆天子传》曰:“天子宾于西王母,乃纪其迹于弇山,名曰西王母之山。”是也。“日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山海东荒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又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如此之类是也。云“谓之四荒”者,言声教不及,无礼义文章,是四方昏荒之国也,在土四极之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者,孙炎云:“海之言晦,晦暗于礼义也。”○注“九夷”至“荒者”。○释曰:知在东、西、南、北者,以《曲礼》云“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故也。案《风俗通》云:东方人,好生,万物 抵触地而出。夷者,抵也。其类有九,依《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一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一曰玄菟,二曰乐浪,三曰高骊,四曰满饰,五曰凫更,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蛮”者,《风俗通》云:君臣同川而浴,极为简慢。蛮者,慢也。其类有八,李巡云:“一曰天竺,二曰咳首,三曰僬侥,四曰跛踵,五曰穿胸,六曰儋耳,七曰狗轨,八曰旁春。”“戎”者,《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夫,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狄”者,《风俗通》云:父子嫂叔,同穴无别。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类有五,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案,李巡所注《尔雅》本,“谓之四海”下更三句云:“八蛮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故得此解。孙炎、郭氏诸本皆无此三句。案《明堂位》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周礼&#8226;职方氏》掌“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郑注云:“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遍检经传,四夷之数参差不同。先儒旧解,此《尔雅》上文殷制,《明堂位》及《职方》并《尔雅》下文皆为周制。义或当然。此在四荒之内,九州之外,于王者世一见。《周礼》曰:“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是也,故云“次四荒者”。○“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释曰:此明四海之中别有下四种之名也。岠,去也。齐,中也。中州犹言中国也。戴,值也。言去中国以南,北户以北,值日之下,其处名丹穴。天老说凤云:“濯羽弱水,莫宿丹穴。”又《山海经》云:祷过山“东五百里,曰丹穴山”是乎?云“北戴斗极为空桐”者,斗,北斗也。极者,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以其居天之中,故谓之极。极,中也。北斗拱极,故云斗极。值此斗极之下,其处名空桐。○注“即蒙汜也”。○释曰:即者,即《淮南子》云:“日出扶桑,入于蒙汜”是也。○注“地气使之然也”。○释曰:言是土地之气刚柔不同,使之仁、智、信、武耳。若《考工记》云:“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七·释丘第十

 
  [疏]“释丘第十”。○释曰:案《广雅》云:“小陵曰丘。”《说文解字》曰:“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此下云非人为之丘。然则土有自然而高、小于陵者名丘也。其体虽一,其名则多。或近道途,或因水泽所如,则陵亩各异,其重则再三不同,通见《诗》、《书》。此篇具释,故名释丘。

  丘,一成为敦丘,(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敦,都昆。)

  [疏]“丘,一成为敦丘”。○释曰:成,重也。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诗&#8226;卫风&#8226;氓》篇云:“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是也。○注“成犹”至“为敦”。○释曰:孙炎云:“形如覆敦,敦器似盂。”今案,下文别云“如覆敦者,敦丘”,则此自是丘之一重者。故郭氏云:“成犹重也。”与孙氏意异。云“《周礼》曰‘为坛三成’”者,此《秋官&#8226;司仪职》文也。郑司农云:“三成,三重也。”引之证成为重也。

  再成为陶丘,(今济阴定陶城中有陶丘。)

  [疏]“再成为陶丘”。○释曰: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李巡曰:“再成,其形再重也。”《禹贡》曰“济水东出于陶丘北”是也。○注“今济”至“陶丘”。○释曰:济阴,郡名;定陶,县名。《地理志》云“定陶县西南有陶丘亭”是也。

  再成锐上为融丘,(纤顶者。○锐,音惠。)

  [疏]“再成锐上为融”。○释曰:丘形再重而顶纤者,名融丘也。

  三成为昆仑丘。(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

  [疏]“三成为昆仑丘”。○释曰:丘形三重者名昆仑丘。○注“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释曰:《昆仑山记》云:“昆仑山,一名昆丘,三重,高万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

  如椉者,椉丘。(形似车椉也。或云:“椉者,谓稻田塍埒。”○椉,绳正切。)

  [疏]“如椉者,椉丘”。释曰:郭氏两解:一云“形似车椉也”。(绳证切。)二或云“椉,谓稻田塍埒”。椉,市陵切。许叔重云:塍埒,稻田畦堤。埒,畔也。案《地理志》云:“泰山有椉丘。”《春秋》庄十年:“公败宋师于乘丘。”是因丘以为名乎?

  如陼者者,陼者丘。(水中小洲为陼者。○陼者,渚。)

  [疏]“如陼者者,陼者丘”。○释曰:陼者,水中可居之小者。丘形似之,名为陼者丘也。

  水潦所止,泥丘。(顶上污下者。○潦,音老。)

  [疏]“水潦所止,泥丘”。○释曰:水潦,雨水也。丘形顶上污下,潦水停止而成泥泞者,名泥丘。

  方丘,胡丘。(形四方。)

  [疏]“方丘,胡丘”。○释曰: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绝高为之京。(人力所作。)

  [疏]“绝高为之京”。○释曰:言卓绝高大如丘,而人力为作之者名京。案,《春秋》宣十二年《左传》楚败晋师于必阝。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楚子曰云云,“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乎?”是其类也。

  非人为之丘。(地自然生。)

  [疏]“非人为之丘”。○释曰:李巡云:“谓非人力所为,自然生者。”孙炎曰:“地性自然也。”故郭云:“地自然生。”

  水潦所还,埒丘。(谓丘边有界埒,水环绕之。)

  [疏]“水潦所还,埒丘”。○释曰:还,环绕也。埒,小堤也,壝土为之。言此丘边有其界埒,外则为水潦环绕者,名埒丘。

  上正,章丘。(顶平。)

  [疏]“上正,章丘”。○释曰:丘顶上平正者,名章丘。章亦平也。

  泽中有丘,都丘。(在池泽中)

  [疏]“泽中有丘,都丘”。○释曰:都,水所聚也。言在池泽中者,因名都丘。

  当途,梧丘。(途,道。)

  [疏]“当途,梧丘”。○释曰:途,道也。梧,遇也。当道有名梧丘,言若相遇于道路然也。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言为道所规画。○还,音旋。)

  [疏]“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释曰:右谓西也。还,绕也。画,规画也。言道出丘西而复环绕之者,名画丘,若为道所规画然也。

  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

  [疏]“途出其前,戴丘”。○释曰:谓道过丘南,若为道负戴,故为戴丘。

  途出其后,昌丘。(道出丘北。)

  [疏]“途出其后,昌丘”。○释曰:谓道过丘北者,名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渻,所景。沮,辞与。)

  [疏]“水出”至“营丘”。○释曰:此释丘之前后左右有水过之者名也。左右犹东西也。○注“今齐”至“及东”。○释曰:《地理志》云:齐郡临淄“城中有丘,即营丘也”。《志》又云:泰山莱芜县,“淄水所出,东至博昌入沛”。然则淄水出莱芜,经临淄过营丘,南折而北至博昌入沛。言此以证水出其左者,名营丘。

  如覆敦者,敦丘。(敦,盂也。○敦,音堆。)

  [疏]“如覆敦者,敦丘”。○释曰:案《周礼&#8226;九嫔》职云:“凡祭祀,赞玉齍。”注云:玉齍,玉敦也。受黍稷器。又《少牢礼》曰:“主妇,执壹金敦黍,有盖。凡设四,敦皆南首。”注云:“敦有首者,尊者器饰也。饰象龟形。”《孝经纬》说,敦与簠簋容受虽同,上下内外皆圆为异。郭氏言“敦,孟”,举其类而言之也。丘形如覆敦者,名敦丘。

  逦迤,沙丘。(旁行连延。○逦,吕纸切。迤,余纸切。)

  [疏]“逦迤,沙丘”。注“旁行连延”。○释曰:《说文》云:“逦,行也。”“迤,斜行也。”故注云“旁行连延”也。连延谓连接延长,丘形邪行连接而长者名沙丘。《地理志》云:钜鹿有“纣所作沙丘台在东北七十里”。

  左高,咸丘。右高,临丘。前高,旄丘。(《诗》云:“旄丘之葛兮。”)后高,陵丘。

  [疏]“左高”至“陵丘”。○释曰:此四者,释丘形左右前后高而名不同也。○注“《诗》云:‘旄丘之葛兮。’”○释曰:《邶风&#8226;旄丘》篇文也。

  偏高,阿丘。(《诗》云:“陟彼阿丘。”)

  [疏]“偏高,阿丘”。○注“《诗》云:‘陟彼阿丘。’”○释曰:谓丘形四隅有一高而不正在左右前后者,名阿丘也。《诗》云“陟彼阿丘”者,《鄘风&#8226;载驰》篇文也。

  宛中,宛丘。(宛谓中央隆高。)

  [疏]“宛中,宛丘。”注“宛谓中央隆高”。○释曰:案《诗&#8226;陈风》云:“宛丘之上兮。”毛传云:“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李巡、孙炎亦皆云:“中央下。”而郭氏以为中央高者,以其四方高中央下即是上文“水潦所止,泥丘”也。又下云“丘上有丘为宛丘”。作者嫌人不晓,故重辩之。既言“丘上有丘”非“中央隆高”而何?此郭氏所以不从先儒也。

  丘背有丘为负丘。(此解宛丘中央隆峻,状如负一丘于背上。)

  [疏]“丘背有丘为负丘”。○释曰:此解宛丘之状也。言中央隆峻,若丘背之上更有一丘而负戴之者,名宛丘,又名负丘也。

  左泽,定丘。(定,下佞切。)

  [疏]“左泽,定丘”。○释曰:谓丘之东有水泽者名定丘。

  右陵,泰丘。(宋有泰丘社亡,见《史记》。)

  [疏]“右陵,泰丘”。○释曰:谓丘之西有大阜者名泰丘。○注“宋有大丘社亡,见《史记》”。○释曰:案《六国年表》:“周显王三十三年,秦惠文王二年,宋大丘社亡。”是也。宋依丘作社,在宋国于时亡去,故云“大丘社亡”,亦咎征也。

  如亩,亩丘。(丘有垄界如田亩。)

  [疏]“如亩,亩丘”。○释曰:李巡曰:“谓丘如田亩曰亩丘。”孙炎云:“方百步。”郭以为田亩之垄也,丘形有界埒似之,因名云。《诗&#8226;小雅&#8226;巷伯》云:“杨园之道,猗于亩丘。”是也。

  如陵,陵丘。(陵,大阜也。)

  [疏]“如陵,陵丘。”注“陵,大阜也”。○释曰:丘形如大阜者名陵丘。云“陵,大阜”者,《释地》文也。

  丘上有丘为宛丘。(嫌人不了,故重晓之。)陈有宛丘,(今在陈郡陈县。)晋有潜丘,(今在太原晋阳县。)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寿春县。)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说者多以州黎、宛、营为河南,潜敦为河北者。案,此方称天下之名丘,恐此诸丘碌碌未足用当之。殆自别更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详其名号、今者所在耳。)丘。

  [疏]注“说者”至“在耳”。○释曰:此郭氏破先儒说天下名丘未当也。碌,小石也。碌碌,多貌。恐此州黎等五丘碌碌然小耳。《史记》毛遂入楚谓平原君诸舍人曰:“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相类也。殆,近也。近自更有魁梧然桀大者五,但名号所在,今所未详知也。此已上释众丘之名义,故题曰丘也。

  望厓洒而高,岸。(厓,水边。洒谓深也。视厓峻而水深者曰岸。○厓,牙。洒,先典切。)

  [疏]“望厓洒而高,岸”。○释曰:望,视也。厓,水边也。洒,水深也。言视水边之厓,其下水深,其厓高峻者,名岸。《诗&#8226;卫风》云:“淇则有岸。”

  夷上洒下,不漘。(厓上平坦而下水深者为漘。不,发声。○漘,唇。)

  [疏]“夷上洒下,不漘”。○释曰:李巡云:“夷上,平上。洒下,峭下。故名曰漘。”孙炎曰:“平上峭下,故名曰漘。不者,盖衍字。”郭云:“厓上平坦而下水深者为漘。不,发声也。”《诗&#8226;王风&#8226;葛藟》云“在河之漘”是也。

  隩,隈。(今江东呼为浦隩。《淮南子》曰:“渔者不争隈。”○隩,奥。隈,乌回切。)

  [疏]“隩,隈”。○释曰:隩,一名隈也。孙炎云:“隈,水曲中也。”《诗&#8226;卫风》云:“瞻彼淇隩。”故此释之也。○注《淮南子》曰:“渔者不争隈。”○释曰:案《淮南子&#8226;原道》篇云:“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 墝埆,以封畔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是不争隈之事也。引之以证隈即厓内深隩之处也。

  厓内为隩,外为隈。(别厓表里之名。)

  [疏]“厓内”至“为隈”。○释曰:别厓表里之名也。孙炎云:“内曲,里也;外曲,表也。”李巡曰:“厓内近水为隩,其外为鞫。”此句覆释上文“隩,隈”之处也。云“外为隈”者,隈当作鞫,传写误也。《诗&#8226;大雅&#8226;公刘》云:“芮鞫之即。”毛传云:“水之外曰鞫。”然则厓在水曲,其内名隩,又名隈;其外名鞫,又作坑,音义同。今以隩、隈一事,分为外内之名,故知误也。

  毕,堂墙。(今终南山道名毕,其边若堂之墙。)

  [疏]“毕,堂墙”。○释曰:李巡云:“堂墙名厓,似堂墙曰毕。”郭以毕终南山之道名也,其边之厓如堂室之墙,言平正也。《诗&#8226;秦风》云:“终南何有,有纪有堂。”是也。

  重厓,岸(两厓累者为岸。○重,直龙切。)

  [疏]“重厓,岸”。○释曰:言两厓相重累者,亦名岸也。

  岸上,浒。(岸上地。○浒,音虎。)

  [疏]“岸上,浒”。○释曰: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诗&#8226;大雅&#8226;绵》篇云“率西水浒”之类也。

  坟,大防。(谓堤。)

  [疏]“坟,大防”。○释曰:李巡云:“坟谓厓岸,状如坟墓,名大防也。”《诗&#8226;周南》云:“遵彼汝坟。”又《释地》云“坟莫大于河滨”是也。

  涘为厓。(谓水边。○涘,音士。)

  [疏]“涘为厓”。○释曰:李巡曰:“涘,一名厓,谓水边也。”《诗&#8226;秦风》云:“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也。

  穷渎,汜。(水无所通者。○汜,音似。)

  [疏]“穷渎,汜”。○释曰:谓穷困不通水渎名汜也。亦得名谿,即《释山》云:“山无所通,谿。”郭注云:“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是也。

  谷者,溦。(通于谷。○溦,眉。)厓岸。

  [疏]“谷者,溦”。○释曰:谓穷渎汜谷能通于谷者,则别名溦也。此已上释厓岸之名也,故题“厓岸”。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七·释山第十一

 
  [疏]“释山第十一”。○释曰:案《释名》云:“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释诸山之名,故云释山。

  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衡山,南岳。)

  [疏]“河南华”至“江南衡”。○释曰:篇首载此五山者,以为中国之名山也。案《周礼&#8226;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正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郑注云:“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为五岳,知者,案郑注《大司乐》云:“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是也。案,下文及经典群书言五岳者,皆数嵩高不数岳。而郑云然者,盖郑有所案据,更见异意也。其正名五岳,必取嵩高为定解,下文别释。云“河南华”、注“华阴山”者,案《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孔安国云:“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而东行。”然则此山在河之南,故曰“河南华”。下皆放此。在华阴县界,故曰华阴山也。云“河西岳”、注“吴岳”者,在西河之西,一名吴岳。郑玄云:“在博。”云“河东岱”、注“岱宗,泰山”者,在东河之东,一名岱宗,一名泰山。郑玄云:“在博。”云“河北恒”、注“北岳,恒山”者,下文“恒山为北岳”是也。郑玄云:“在上曲阳。”云“江南衡”、注“衡山,南岳”者,《禹贡》云:“岷山导江。”又曰:“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孔注云:“衡山,江所经。”然则江水经此山之北,东入于海,故曰“江南衡”也。郑注《大宗伯》云:五岳,“南曰衡”也。是也。

  山三袭,陟。(袭亦重。)

  [疏]“山三袭,陟。”注“袭亦重”。○释曰: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重衣谓之袭,故以袭为重也。上篇注已云“成犹重也”,故此云亦也。

  再成,英。(两山相重。)

  [疏]“再成,英”。注“两山相重”。○释曰:成,重也。山形两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县,盖取此名也。

  一成,坯。(《书》曰:“至于大伾。”○坯,备悲切。)

  [疏]“一成,坯”。○注“《书》曰:‘至于大伾。’”○释曰:案此文则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伾。“《书》曰”者,《禹贡》文也。孔安国云:“山再成曰伾。”与此不同者,盖所见异也。郑玄云:“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张揖云:“成皋县山也。”《汉书音义》臣瓒以为皆非。今黎阳县山临河,岂不是大伾乎?瓒意当然。

  山大而高,崧。(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名。○崧,嵩。)

  [疏]“山大而高,崧”。注“今中岳嵩山,盖依此名”。○释曰:《诗&#8226;大雅》云:“崧高维岳。”毛传云:“崧,高貌。”《释名》云:“崧,竦也。亦高称也。”李巡曰:“高大曰嵩。”此则山高大者自名崧。本不指中岳,名嵩高或取此文以立名乎?无正文,故云“盖”以疑之。

  山小而高,岑。(言岑崟。)

  [疏]“山小而高,岑”。注“言岑崟”。○释曰:言山形虽小而高嵚崟者,名岑也。

  锐而高,峤。(言鑯峻。○峤,音乔。)

  [疏]“锐而高,峤”。注“言鑯峻”。○释曰:锐则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峤。《列子》曰:“浡海之东有壑,其中山曰员峤。”盖同此也。

  卑而大,扈。(扈,广貌。)

  [疏]“卑而大,扈”。注“扈,广貌”。○释曰:言山形卑下而广大者名扈。《礼记&#8226;檀弓》云:“南宫縚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扈扈尔。’”郑注云:“扈扈谓大广。”盖取此义也。

  小而众,岿。(小山丛罗。○岿,丘鬼切。)

  [疏]“小而众,岿”。注“小山丛罗”。○释曰:言山小而众、丛萃罗列者,名岿。

  小山岌大山,峘。(岌谓高过。○岌,鱼泣切。峘,桓。)

  [疏]“小山岌大山,峘”。注“岌谓高过”。○释曰:言小山与大山相并,而小山高过于大山者,名峘。非谓小山名岌,大山名峘也。

  属者,峄。(言骆驿相连属。○属,烛。峄,亦。)

  [疏]“属者,峄”。注“言骆驿相连属”。○释曰:言山形相连属、骆驿然不绝者,名峄。骆驿,连属不绝之辞。《禹贡》云:“峄阳孤桐。”《地理志》云:东海下邳县西有“葛峄山”,取此名也。

  独者,蜀。(蜀亦孤独。)

  [疏]“独者,蜀”。注“蜀亦孤独”。○释曰:言山之孤独者名蜀。案《说文》云:蜀,虫名。《诗》云:“蜎蜎者蜀。”《释虫》云:“蚅,乌蠋。”郭云:“大虫如指,似蚕。”此虫更无群匹,故云蜀亦孤独。既虫之孤独者蜀,是以山之孤独者亦名蜀也。

  上正,章。(山上平。)

  [疏]“上正,章”。注“山上平”。○释曰:正犹平也。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宛中,隆。(山中央高。)

  [疏]“宛中,隆”。注“山中央高”。○释曰:言山形中央蕴聚而高者名隆。

  山脊,冈。(谓山长脊。)

  [疏]“山脊,冈”。注“谓山长脊”。○释曰:孙炎云:“长山之脊也。”言高山之长脊,名冈。《诗》云“陟彼高冈”是也。

  未及上,翠微。(近上旁陂。)

  [疏]“未及上,翠微”。注“近上旁陂”。○释曰: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

  山顶,冢。(山颠。)崒者,厜<厂义>。(谓山峰头巉岩。○崒,子恤反。厜,子规切。<厂义>音危。)

  [疏]“山顶”至“厜<厂义>”。○释曰:此二句释《小雅&#8226;十月》云“山冢崒崩”之文也。毛传云:“山顶曰冢。”郑笺云:“崒者,崔嵬。”虽音字小异,义实同也,是取此文为说。彼云:“冢者,谓山顶也。”《释言》云:“颠,顶也。”故此郭云“山颠”。彼云:“萃者,谓山颠之末,其峰巉岩厜<厂义>然者也。”

  山如堂者,密。(形如堂室者。《尸子》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疏]“山如堂者,密”。○释曰:言山形如堂室者,名密。○注“《尸子》至”美枞”。○释曰:此《尸子&#8226;绰子》篇文,引之证山有名密者。

  如防者,盛。(防,堤。盛,音成。)

  [疏]“如防者,盛”。注“防,堤”。○释曰:此盛,读如粢盛之盛。堤防之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故其山形如堤防者,亦名盛也。

  峦,山堕。(谓山形长狭者,荆州谓之峦。《诗》曰:“嶞山乔岳。”○嶞,汤果切。)

  [疏]“峦,山堕”。○释曰:凡物狭而长者,谓之嶞,则此言山嶞者,谓山形狭长者,一名峦也。○注“《诗》曰:‘嶞山乔岳。’”○释曰:《周颂&#8226;般》篇文也。

  重甗,隒。(谓山形如累两甗。甗,甑。山形状似之,因以名云。○重,平声。甗,言蹇反。隒,音俨。)

  [疏]“重甗,隒”。注“谓山”至“名云”。○释曰:孙炎云:“山基有重岸也。”郭云:“甗,甑”者,郑众注《考工记》云:“甗,无底甑。”《方言》云:“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故知甗,甑也。

  左右有岸,厒。(夹山有岸。○厒,口阁切。)

  [疏]“左右有岸,厒”。注“夹山有岸”。○释曰:谓山两边有水,山与水为岸,此山名厒。

  大山宫小山,霍。(宫谓围绕之。《礼记》曰“君为庐宫之”是也。)

  [疏]“大山宫小山,霍”。○释曰: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谓大山名宫,小山名霍也。○注“宫谓”至“是也”。○释曰:“《礼记》曰”者,《丧大记》文也。郑注云:“宫谓围障之也。”引之者,证宫为围绕之义也。

  小山别大山,鲜。(不相连。○别,彼列切。鲜,息浅切。)

  [疏]“小山别大山,鲜”。注“不相连”。○释曰:谓小山与大山分别不相连属者,名鲜。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

  山绝,陉。(连中断绝。○陉,形。)

  [疏]“山绝,陉”。注“连中断绝”。○释曰:谓山形连延中忽断绝者,名陉。

  多小石,磝。(多礓砾。○磝,音敲。)

  [疏]“多小石,磝。”注“多礓砾”。○释曰:礓砾,即小石也。山多此小石者名磝。《释名》曰:“小石曰砾。”

  “多大石,礜。(多盘石。○礜,音壳。)

  [疏]“多大石,礜”。注“多盘石”。○释曰:盘,大石也。山多此盘石者名礜。

  多草木,岵;无草木,峐。(皆见《诗》。○岵,户。峐,屺。)

  [疏]“多草木,岵;无草木,峐”。注“皆见《诗》”。○释曰:峐当作屺,音起。案《诗&#8226;魏风》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传云:“山无草木曰岵。”“山有草木曰屺。”与此不同者,当是传写误也。王肃解依《尔雅》。

  山上有水,埒。(有停泉。○埒,音劣。)

  [疏]“山上有水,埒”。注“有停泉”。○释曰:谓山巅之上有停泉,名埒。

  夏有水,冬无水,泶。(有停潦。○泶,音学。)

  [疏]“夏有水,冬无水,泶”。注“有停潦”。○释曰:潦,雨水也。言山上污下,夏有停泉,至冬竭涸者,名泶。

  山豄无所通,谿。(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豄,音渎。)

  [疏]“山豄无所通,谿”。○释曰:豄即沟渎也。山有豄而无通流者,名谿。注“所谓”至“同名”。○释曰:云“所谓”者,所谓《释丘》云“穷渎,汜”者也。云:“与水注川同名”者,即《释水》云“水注川曰谿”是也。

  石戴土谓之崔嵬。(石山上有土者。○崔,徂回切。嵬,五回切。)土戴石为砠。(土山上有石者。○砠,七余切。)

  [疏]“石戴”至“为砠”。○释曰:《诗&#8226;周南&#8226;卷耳》云:“陟彼崔嵬。”又云:“陟彼砠矣。”毛传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砠。”与此正反者,或传写误也。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别山陵间有水者之名。○澞,音虞。)

  [疏]“山夹”至“水澞”。○释曰:谓山间有水者名涧。《诗》云“考盘在涧”,是也。其陵间有水者名澞。

  山有穴为岫。(谓岩穴。)

  [疏]“山有穴为岫”。○释曰:谓山有岩穴者为岫也。

  山西曰夕阳,(暮乃见日。)

  [疏]“山西曰夕阳”。注“暮乃见日”。○释曰:日即阳也,夕始得阳,故名夕阳。《诗&#8226;大雅&#8226;公刘》云:“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是也。

  山东曰朝阳。(旦即见日。)

  [疏]“山东曰朝阳”。注“旦即见日”。○释曰:谓山顶之东皆早朝见日。但是山东之冈脊总曰朝阳。《诗&#8226;大雅&#8226;卷阿》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潜水所出。)恒山为北岳,(常山。)嵩高为中岳。(大室山也。)

  [疏]“泰山”至“中岳”。○释曰:案《周礼&#8226;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故此释之也。《白虎通》云:“岳者何为?岳之为言捔,捔功德也。东方为岱者,言万物皆相代于东方也。南方为霍,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方为华,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为恒,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中央为嵩,嵩言其高大也。《风俗通》云:“岳,捔考功德黜陟也。”然则以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巡守至其下,捔考诸侯功德而黜陟之,故谓之岳也。案《诗》传言四岳之名,东岳岱,南岳衡。此及诸经传多云:泰山为东岳,霍山为南岳者,皆山有二名也。《风俗通》云: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衡山,一名霍。言万物霍然大也。华,变也,万物成变由于西方也。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崧,高也,言高大也。是解衡之与霍,泰之与岱,皆一山而有二名也。若此,上云“江南衡”,《地理志》云:“衡山在长沙湘南县。”张揖《广雅》云:“天柱谓之霍山。”《地理志》云:“天柱在庐江潜县。”则在江北矣。而云衡、霍一山二名者,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于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以来衡、霍别耳。郭云:“霍山今在庐江潜县西南,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移其神于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南岳本自以两山为名,非从近也。而学者多以霍山不得为南岳,又言从汉武帝始乃名之。如此言,为武帝在《尔雅》前乎?斯不然矣。窃以璞言为然。何则?孙炎以霍山为误,当作衡山。案《书传&#8226;虞夏传》及《白虎通》、《风俗通》、《广雅》并云:“霍山为南岳。”岂诸文皆误?明是衡山一名霍也。○注“即天柱山。潜水所出”。○释曰:此据作注时霍山为言,此山本名天柱。汉武帝移江南霍山之祀于此,故又名霍山。其经之霍山,即江南衡是也。故上注云“衡山,南岳”也。○释曰:“大室山也。”案《山海经》云:“半石山东五十里曰少室山。又东三十里曰泰室山。”郭注云:“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戴延之《西征记》云:“其山,东谓之大室,西谓之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以其下各有室焉,故谓之室。”是也。

  梁山,晋望也。(晋国所望祭者,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临河上。)

  [疏]“梁山,晋望也”。注“晋国”至“河上”。○释曰:言梁山在晋国境内,晋以岁时望祭之,故云晋望也。云“晋国所望祭”者,案《春秋》僖三十一年经云:“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公羊传》云:“三望者何?望祭也。”郑君以为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诸侯之祭山川在其地者,非其地则不祭。贾逵、服虔、杜预皆以为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楚语》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及其土地之山川。”注《国语》者皆云: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日、月、星也。非二王后祀分野星辰、山川也。以此言之,则分野之星国内山川其义是也。今案,昭元年《左传》云:“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又《礼记&#8226;礼器》云:“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呼池。”及此云“梁山,晋望也”。然则晋国三望谓参也,梁山也,河也,故云“晋国所望祭者”。云“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者,《地理志》文也。知“临河上”者,成五年《公羊传》曰:“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故知临河上。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七·释水第十二

 
  [疏]“释水第十二”。○释曰:《说文解字》云:“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白虎通》云:“水之为言淮也。”是平均法则之称。此篇释诸水之名,故曰释水。

  泉一见一否为瀸。(瀸,才有貌。见,现。否,卑美反。瀸,纤。)

  [疏]“泉一见一否为瀸”。○释曰:《说文》云:“泉,水原也。”言此泉其水有时出见、有时不出而竭涸者名瀸。谓瀸微也。故注云:“才有貌。”

  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山海经》曰:“天井夏有水冬无水。”即此类也。○瀱,计。汋,仁捉切。)

  [疏]“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释曰:《说文》云:井,凿地取水也。《释名》云:“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世本》云伯益作,亦云黄帝始穿。此言井或一时有水、一时无水者名瀱汋也。○注“山海”至“类也”。○释曰:案《中山经》云:帝囷山“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天井,夏有水,冬竭”者是也。《孙子兵法》云:“地陷曰天井。”然则非人为之者曰天井。云“即此类也”者,以此经但言井,《山海经》言天井,非正相当,故云“类也”。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公羊传》曰“直出”,直犹正也。)

  [疏]“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释曰:《诗&#8226;大雅&#8226;瞻卬》云:“觱沸槛泉。”故此释之也。《诗》言“槛泉”者,正直上出之泉也。其水涌出,故更云“正出,涌出也”。李巡曰:“水泉从下上出曰涌泉。”滥、槛音义同。○注“《公羊》”至“正也”。○释曰:案,昭五年传云:“叔弓帅师败莒师于𣸣泉。𣸣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涌泉也。”是其事也。郭云“直出”者,盖以义言之。彼言直,此言正,其意一也。故云“直犹正也”。

  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从上溜下。○县,音玄。)

  [疏]“沃泉县出”至注“从上溜下”。○释曰:李巡亦云水泉从上溜下。然则相传为然也。《曹风》云:“洌彼下泉。”则此沃泉也。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从旁出也。○氿,轨。仄,侧。)

  [疏]“氿泉穴出”至注“从旁出也”。○释曰:李巡曰:“水泉从旁出名曰氿。氿,仄出。”是侧出曰氿泉也。《大东》云“有洌氿泉”是也。

  湀辟,流川。(通流。○湀,揆。)

  [疏]“湀辟,流川”。注“通流”。○释曰:《说文解字》云:“川,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浚畎浍距川’,言深畎浍之水会为川也。”《释名》云:“川,穿也。穿地而流也。”然则 湀辟者,则通流大川之别名也。

  过辨,回川。(旋流。○过,古禾切。辨,片。)

  [疏]“过辨,回川”。注“旋流”。○释曰:回,旋也。言川水之中有回旋而流者,名过辨。

  灉,反入。(即河水决出,复还入者。河之有灉,犹江之有沱。○灉,于用切。)

  [疏]“灉,反入”。○释曰:反,复也。谓河水决出而复入河者名灉。即下云“水自河出为灉”是也。

  沾,沙出(今江东呼水中沙堆为沾,音但。)

  [疏]“沾,沙出”。○释曰:言沾者是沙堆于水中之名也。故曰沙出。

  汧,出不流。(水流潜出,便自停成污池。○汧,音牵。)

  [疏]“汧,出不流”。○释曰:谓水泉潜出停成污池者名汧。《地理志》云:扶风汧县,“雍州弦蒲薮。汧出西北,入渭”。以其初出不流,停成弦蒲泽薮,故曰“汧,出不流”也。其终则入渭也。

  归异出同流,肥。(《毛诗》传曰:“所出同,所归异为肥。”)

  [疏]“归异出同流,肥”。○释曰:谓小水支分归入大水则异、其泉源初出则同流者,名肥。即《诗&#8226;邶风&#8226;泉水》云:“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传云:“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是也。

  瀵,大出尾下。(今河东汾阴县有水口如车轮许,𣸣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为瀵。冯翊郃阳县复有瀵,亦如之。相去数里而夹河,河中陼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潜相通。在汾阴者,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呼其本所出处为瀵魁,此是也。尾犹厎也。○瀵,音粪。)

  [疏]“瀵,大出尾下”。○释曰:尾犹厎也。言源深大出于厎下者名瀵。瀵犹洒散也。○注“今河”至“厎也”。○释曰:河东、冯翊者皆郡名也。云“河中陼上”者,陼谓水中可居之小者。云“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者,泽障曰陂,谓人畜壅此水以为陂泽,而溉稻田也。云“瀵魁”者,魁,帅也,首也。以其水源,故谓之魁也。

  水醮曰厬。(谓水醮尽。○厬,音轨。)

  [疏]“水醮曰厬”。○释曰:醮,尽也。凡水之尽皆曰厬。厬,则竭涸之一名也。

  水自河出为灉,(《书》曰:“灉沮会同。”)济为濋,汶为灛,洛为波,汉为潜,(《书》曰:“沱潜既道。”○濋,楚。汶,问。灛,阐。沱,陀。)淮为浒,江为沱,(《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㳡为洵,颍为沙,汝为𣸣。(《诗》曰:“遵彼汝坟。”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过,乌禾反。颍,馀顷反。𣸣,坟。)

  [疏]“水自”至“汝为𣸣”。○释曰:此十者皆大水分出,别为小水之名也。○注“《书》曰:‘灉沮会同。’”○释曰:《禹贡》兖州云:“雷夏既泽,灉沮会同。”孔安国云:“雷夏,泽名。灉、沮二水,会同此泽。”引之证水自河出别名为灉也。○注“《书》曰:‘沱潜既道。’”○释曰:《禹贡》梁州云:“岷、嶓既艺,沱、潜既道。”孔安国云:“岷山、嶓冢,皆山名。沱、潜,发源此州,入荆州。”案《地理志》云:蜀郡有湔道,“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也”。陇西郡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是二者皆山名也。沱出于江,潜出于汉,二水发源此州,而入荆州。故荆州亦云“沱潜既道”。案,郭氏《音义》云:“沱水自蜀郡都水县扌前山与江别而更流。”又云:“有水从汉中、沔阳南流至梓潼、汉寿,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南潜出,一名沔水。旧俗云即《禹贡》潜也。”郭氏此言,并解梁州沱潜也。然则此注言“《书》曰”者,亦指梁州者也。所以荆州亦有沱潜者,盖以水从江、汉出者,皆曰沱潜。所以荆梁二州皆有也。○注“《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释曰:亦《禹贡》文也。孔安国云:“江东南流,沱东行。”引之证江水溢出名沱也。○注“《诗》曰:‘遵彼汝坟。’”○释曰:此《周南&#8226;汝坟》篇文也。毛传云:“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毛意以为伐薪宜于厓岸之上,故以大防解之。郭意以为汝𣸣所分之处有美地,因谓之𣸣。且毛传坟从土,此𣸣从水,所以异也。

  水决之泽为汧。(水决入泽中者亦名为汧。)

  [疏]“水决之泽为汧”。○释曰:凡水为人所决陂障为泽者,亦与上“出不流”者同名汧也。

  决复入为汜。(水出去复还。)

  [疏]“决复入为汜”。○释曰:凡水决之岐流复还本水者名汜。《诗&#8226;召南》云“江有汜”是也。

  “河水清且澜漪”,大波为澜,(言涣澜。○澜,兰。漪,衣。)小波为沦,(言蕴沦。)直波为径。(言径侹。)

  [疏]“河水”至“为径”。○释曰:案《诗&#8226;魏风&#8226;伐檀》篇云:“河水清且涟漪。”又曰:“河水清且直漪。”又曰:“河水清且沦漪。”故此释之。毛传云:“风行水成文曰涟。”“直,直波也。”“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李巡云:“分别水大小曲直之名。”郭氏云:澜“言涣澜”,沦“言蕴沦”,径“言径 侹”。然则澜、直、沦,论水波之异。漪,皆辞也。案《诗》涟、沦皆言波。名直波,不言径而言直,又在沦漪前者,取韵故也。澜、涟虽异而义同。“澜漪”先举《诗》文然后释之,直、沦不举者,省文,从可知也。

  江有沱,河有灉,汝有𣸣。(此故上水别出耳,所作者重见。)浒,水厓。(水边地。)

  [疏]“浒,水厓”。○注“水边地”。○释曰:谓水边厓岸之地别名浒。李巡曰:“浒,水边地名,厓也。”《诗&#8226;大雅&#8226;江汉》云“江汉之浒”是也。

  水草交为湄。(《诗》曰:“居河之湄。”○湄,音眉。)

  [疏]○注“《诗》曰:‘居河之湄。’”○释曰:此《小雅&#8226;巧言》之篇文也。以《诗》有此言,故释之。云“水草交为湄”,李巡曰:“水中有草木交会曰湄。”今《诗》作麋,音义同。

  “济有深涉,(谓济渡之处。○济,子细切。)深则厉,浅则揭”。揭者,揭衣也。(谓褰裳也。○揭,上二字音憩,下丘竭切。)以衣涉水为厉。(衣谓禅。)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繇带以上为厉。(繇,自也。○繇音由。 上,时掌反。)

  [疏]“济有”至“为厉”。○释曰:案《诗&#8226;邶风&#8226;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故此先引《诗》文,然后释之。云“揭者,揭衣也”。谓度处水浅,惟褰裳可涉者名揭。注云“谓褰裳也”者,对文言之,则在上曰衣,在下曰裳;散而言之则通。是以此经言“揭衣”,注言“褰裳”。《曲礼》云:“两手抠衣去齐尺。”衣亦谓裳也。云“以衣涉水为厉”者,此衣谓裈也。言水深至于裈以上者而涉渡者,名厉。云“繇膝以下为揭”者,此更释揭、涉及厉之名。繇与由同,繇,由也。言水浅自膝以下为揭,水差深自膝以上者为涉,水若深至衣带以上者为厉。注云:“繇,自也”,释诂文。

  潜行为泳。(水厎行也。《晏子春秋》曰:“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七里。”)

  [疏]“潜行为泳”。○释曰:谓人潜隐水厎而行者,名为泳。《诗&#8226;周南&#8226;汉广》云:“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是矣。○注“《晏子》”至“七里”。○释曰:晏子者,名婴,谥平仲,相齐景公,孔子称善与人交者也。著书谓之《晏子春秋》。云:景公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治子事景公,以勇力搏于虎问。晏子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见公,请去之。公乃使人馈之二桃,令三子计功而食。公孙接曰:“接一搏特猏,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毋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杖兵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可以食桃,而毋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当是时也,治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马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治之视之,则大鼋之首也。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毋与人同矣。”二子耻功不逮而自杀,古冶子亦自杀。是其所引之文也。以证潜行为泳之事也。但彼作九里,此作七里,盖传写误或所见本异也。

  “汎汎杨舟,绋缡维之。”绋,<索率>也。(<索率>,索。○绋,弗。缡,离。<索率>,律。)缡,緌也。(緌,系。○緌,加谁切。)

  [疏]“汎汎”至“緌也”。○释曰:“汎汎杨舟,绋缡维之。”此《诗&#8226;小雅&#8226;采菽》篇文也。云“绋,<索率>也。缡,緌也”,此释《诗》绋、缡之义也。李巡云:“<索率>,竹为索,所以维持舟者。”郭云:“緌,系。”孙炎云:“舟止系之于树木,戾竹为大索。”然则绋训为<索率>,<索率>是絙。缡训为緌,緌又为系。正谓舟之止息以絙系而维持之也。

  天子造舟,(比船为桥。○造,七到切。)诸侯维舟,(维连四船。)大夫方舟,(并两船。)土特舟,(单船。)庶人乘泭。(并木以渡。泭,音桴。)

  [疏]“天子”至“乘泭”。○释曰:此释尊卑桥船之异制也。云“天子造舟”者,《诗&#8226;大雅&#8226;大明》云“造舟为梁”是也。言“造舟”者,比船于水,加版于上,即今之浮桥。故杜预云:“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维舟”以下,则水上浮而行,但船有多少为差等耳。云“庶人乘泭”者,《诗&#8226;汉广》云:“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传云:“方,泭也。”《释言》云:“舫,泭。”郭注云:“水中篺筏。”《论语》曰:“乘桴浮于海。”注云:“桴,编竹木,大曰筏,小曰桴。”是也。桴、泭音义同。

  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此皆道水转相灌注所入之处名。○浍,古外切。)

  [疏]“水注”至“曰渎”。注“此皆道水转相灌注所入之处名”也。○释曰:郭云:“转相灌注”者,盖以川渎皆水之大者也。《虞书》云:“浚畎浍距川。”下云“江、河、淮、济为四渎”是也。今若言“水注川曰谿”,谓水之注入川者名谿,则注入沟者名浍,沟小如浍岂能容乎?若言“注沟曰浍”,谓注沟水入之名浍,则注川水入之者名谿,杜预云:“谿,亦涧也”,岂能容受川水乎?然则“水注川曰谿”,是涧、谿之水注入于川也。故李巡云:“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注谿曰谷”,谓山谷中水注入涧谿也。“注谷曰沟”,此以下与上不类,谓山谷中水无涧谿者,注入平地之沟。沟广深四尺。注云:浍“广二寻,深二仞”。“注沟曰浍”,谓注沟水入之者名浍。注浍水入之者名渎。故注云“转相灌注”也。

  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下曰溯游。(皆见《诗》。○溯,音素。)

  [疏]“逆流”至“溯游”。注“皆见《诗》”。○释曰:案《诗&#8226;秦风&#8226;蒹葭》云:“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也。孙炎曰:“逆渡者,逆流也。顺渡者,顺流也。”然则逆流顺流,皆谓渡水有逆顺也。

  正绝流曰乱。(直横渡也。《书》曰:“乱于河。”)

  [疏]“正绝流曰乱”。○释曰:正,直也。谓横绝其流而直渡,名曰乱。○注“《书》曰:‘乱于河。’”○释曰:案《禹贡》梁州云:“入于渭,乱于河。”孔安国云:“越沔而北入渭,浮东渡河而还帝都曰所治。”以帝都在河之东,故直横渡河,陆行而还帝都也。彼孔氏引此文,故以为证也。

  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疏]“江河”至“者也”。○释曰:案《白虎通》云:“渎者何?谓渎。中国恬浊,发源而注海,其功著大,称渎也。”案《禹贡》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荣;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是发源注海者也。

  水泉。

  [疏]“水泉”。○释曰:题上事也。下皆仿此。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人力所作。○陼,渚。坻,池。潏,述。)水中。

  [疏]“水中”至“为潏”。○释曰:此一段释水中之地名也。故下题云“水中”。案,李巡云:“四方皆有水,中央独可居,但大小异其名耳。若人所作者则名潏。”《周南》云:“在河之洲。”《召南》云:“江有渚。”《采蘩》云:“于沼于沚。”《秦风&#8226;蒹葭》云:“宛在水中坻。”是其所出之文也。

  河出昆仑虚,色白。(《山海经》曰:“河出昆仑西北隅。”虚,山下基也。)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潜流地中,汨漱沙壤,所受渠多,众水溷淆,宜其浊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公羊传》曰:河曲流,河千里一曲一直。)河曲。

  [疏]“河出”至“一直”。○释曰:此一段释河源所自及远近曲直之势也。故下题云“河曲”。云“河出昆仑虚,色白”者,昆仑,山名。虚,山下基也。言河源出于昆仑山下之基,其初纤微,源高激凑,故水色白也。云“所渠并千七百”者,谓所受之渠,并计凡有一千七百也。云“一川色黄”者,以其所受渠多,沙壤溷淆,故为一川而水色黄也。云“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者,此河自然之势也。故谓之“河曲”。○注“山海”至“北隅”。○释曰:案《海内西经》云:“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北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又《北山经》云:“敦梦山,敦梦水出焉,西注泑泽。出乎昆仑东北隅,实为河源。”郭注云:即“河出昆仑虚”也。今注云“西北”者,盖所见本异或传写误。○注“潜流”至“浊黄”。○释曰:云“潜流地中”者,案《汉书&#8226;西域传》云:“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去玉门阳关三百馀里,广袤三四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又《山海经》云:“不周山,东望泑泽,河水之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郭注云:“河出昆仑,潜行地下至葱岭山、于阗国复分流岐出,合而东流注泑泽。又复潜行,南出于积石而为中国河。”泑泽,一名蒲昌海。潜行,浑浑泡泡,水𣸣涌之貌,是潜流地中也。《说文》云:汨,水流也。溷,浊也。淆,杂乱也。言水流漱其沙壤,所受之渠又多,众水溷浊杂乱,所以宜其水浊且黄也。○注“《公羊》”至“一直”。○释曰:此文十二年传文也。案,彼经云:“晋人、秦人战于河曲。”传云:“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言其河曲之地疏阔,故可战也。引之证河必千里一曲一直之义。然此注以“疏”为“流”,又加“一直”字,误也。

  徒骇、(今在成平县,义所未闻。骇,谐秸切。)太史、(今所在未详。)马颊、(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覆鬴、(水中可居,往往而有,状如覆釜。○覆,扶服切。鬴,父。)胡苏、(东莞县今有胡苏亭,其义未详。)简、(水道简易。)絜、(水多约絜。)钩盘、(水曲如钩流盘桓也。)鬲津。(水多厄狭,可隔以为津而横渡。○鬲,革。)九河。(从《释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

  [疏]“徒骇”至“鬲津”。○释曰:案《禹贡》云:“九河既导。”故此释其名,下即题云“九河”也。李巡曰:“徒骇者,禹疏九河以徒众起,故曰徒骇。大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大史。马颊,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也。覆釜,水中多渚,往往而处,形如覆釜。胡苏,其水下流,故曰胡苏。胡,下也。苏,流也。简,大也。河水深而大也。絜,言河水多山石,治之苦絜。絜,苦也。钩盘,言河水曲如钩,屈折如盘也。鬲津,河水狭小,可隔以为津也。”孙炎曰:“徒骇,禹疏九河用功虽广,众惧不成,故曰徒骇。胡苏,水流多散胡苏然。”其馀同李巡。郭云:“徒骇,今在成平。”“东光县今有胡苏亭。”马颊、覆鬴、鬲津之名同李巡。絜,云水多约絜。钩盘,水曲如钩流盘桓也。馀名皆云其义未详。计禹疏九河,云复其故道,则名应先有,不宜徒骇、太史因禹立名,此郭氏所以未详也。或九河虽旧有名,至禹治水更别立名,即此所云是也。《汉书&#8226;沟洫志》:成帝时,河堤都尉许商上书曰:“古记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县界中。自鬲津以北至徒骇,其间相去二百馀里。”是知九河所在,徒骇最北,鬲津最南。盖徒骇是河之本道,东出分为八枝也。许商上言三河,下言三县,则徒骇在成平,胡苏在东光,鬲津在鬲县,其馀不复知也。此九河之次,从北而南,既知三河之处,则其馀六者:太史、马颊、覆釜,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简、絜、钩盘,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也。其河填塞时有故道。郑玄云:“周时齐桓公塞之同为一河。”今河间弓高以东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遗处。《春秋纬宝乾图》云:“移河为界,在齐吕填阏八流以自广。”郑玄盖据此文为桓公塞之也。言阏八流拓境,则塞其东流八枝,并使归于徒骇也。此九河之名义也。案,胡苏在东光,定本注作东筦,“筦”当作“光”,字之误也。○“从《释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释曰:谓《释地》已下凡四篇,其中五岳、四渎及诸山川、丘陵之名皆禹所制也。然山川等名其来尚矣。治水之后,更复改新。言此名是禹所制,非禹始为名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1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八&#8226;释草第十三[一]

  [疏]“释草第十三”。○释曰:草,《说文》作艸,隶变作廾。七老切。百卉也。又曰:象野草莽苍之形。《说文》别有草字。自保切。云:“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徐铉曰:“今俗以此为廾木之草,别作皂字为黑色之皂。案,栎实可以染帛为黑色,故曰草。通用为草栈字。”然则此篇辨百卉之名,见于经传者,当为草木之草,故云释草。

  蒮,山韭。茖,山葱。葝,山&#19109;。蒚,山蒜(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种者。茖葱,细茎大叶。○蒮,音育。韭,音九。茖,音革。葱,音忩。葝,巨盈切。&#19109;,音薤。蒚,力。)
  [疏]“蒮山”至“山蒜”。○释曰:此辨四种菜生山中,与人家所种者异名也。韭,《说文》云“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生山中者名蒮。《韩诗》云“六月食郁及蒮”是也。葱,《说文》云“菜名”。生山中者名茖,细茎大叶者是也。&#19109;,《说文》云“菜也”。叶似韭,生山中者名葝。蒜,《说文》云“荤菜”也。一云菜之美者。云梦之荤菜生山中者名蒚。

  薜,山蕲。(《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今似蕲而粗大。○薜,音百。蕲,音芹。)
  [疏]“薜,山蕲”。○释曰:《说文》云“蕲,草也”。生山中者一名薜,一名山蕲,色白者名白蕲。下文“薜,白蕲”是也。生平地即名蕲。○注“《广雅》”至“粗大”。○释曰:《广雅》,张揖撰,以广《尔雅》之阙漏也。曰“山蕲,当归”者,言即今药草当归。案《本草》当归不言名薜及山蕲,是即以时验而言也。故郭云“今似蕲而粗大”,言似平地蕲而差粗大耳。

  椴,木槿。榇,木槿。(别二名也。似李树,华朝生夕陨,可食。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椴,音段。槿,谨。榇,衬。)
  [疏]“椴,木槿。榇,木槿”。○释曰:此别椴、榇是木槿之二名也。某氏云别三名也。其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与草同气,故在草中。《诗&#8226;郑风》云:“颜如舜华。”陆机《疏》云:“舜,一名木槿,一名榇,一名椴。齐、鲁之间谓之王蒸。今朝生暮落者是也。”郭氏云:“可食。”亦呼日及,五月始华,故《月令》仲夏云“木堇荣”。

  术,山蓟。(《木草》云:术,一名山蓟。今术似蓟而生山中。○蓟,音计。)杨,枹蓟。(似蓟而肥大,今呼之马蓟。○枹,音孚。)
  [疏]“术,山蓟。杨,枹蓟”。○释曰:此辨蓟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即名蓟,生山中者一名术。《本草》云:一名山蓟,一名山姜,一名山连。陶注云:“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甜而少膏;赤术叶细小,苦而多膏。”是也。其生平地而肥大于众者,名杨。枹蓟,今呼之马蓟。

  葥,王蔧。(王帚也,似藜,其树可以为埽蔧。江东呼之曰藜帚。○葥,音箭。蔧,音邃。)
  [疏]“葥,王蔧”。○释曰:此即藜之科,大为树,可以作埽蔧者,一名葥,一名王蔧,一名王帚,江东呼落帚。

  菉,王刍。(菉,蓐也。今呼鸱脚莎。○菉,音绿。)
  [疏]“菉,王刍”。○释曰:舍人云“菉,一名王刍”。某氏云:“菉,鹿蓐也。”郭云:“菉,蓐也。今呼鸱脚莎。”《诗&#8226;卫风》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

  拜,蔏藋。(蔏藋亦似藜。○蔏,音商。藋,徒的切。)
  [疏]“拜,蔏藋”。○释曰:此亦似藜而叶大者,名拜,一名蔏藋。《庄子》云“藜藋柱宇”是也。

  蘩,皤蒿。(白蒿。)蒿,苣。(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蔚,牡菣。(无子者。○蔚,音尉。菣,去刃切。)
  [疏]“蘩皤”至“牡菣”。○释曰:此辨蒿色及有子无子者之异名也。《诗&#8226;召南》云:“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毛传云:“蘩,皤蒿也。”郭氏云“白蒿”,然则皤犹白也。《本草》云“白蒿”。唐本注云:此蒿叶粗于青蒿。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欲似艾者,所在有之。又云叶似艾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蓬蒿,可以为菹。故《诗》笺云“以豆荐蘩菹”。陆机云:“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烝。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故《大戴礼&#8226;夏小正传》曰:蘩,游胡;游胡,旁勃也。”是蒿一名菣。《诗&#8226;小雅&#8226;鹿鸣》云:“食野之蒿。”陆机云:“蒿,青蒿也。荆、豫之间,汝南、汝阴皆云菣。”孙炎云:“荆、楚之间谓蒿为菣。”郭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是也。蔚,即蒿之雄无子者,故云牡菣。舍人曰:“蔚一名牡菣。”《诗&#8226;蓼莪》云:“匪我伊蔚。”陆机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华,华似胡麻华而紫赤。八月为角,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马新蒿。”是也。

  啮,雕蓬;荐,黍蓬。(别蓬种类。)
  [疏]“啮,雕蓬。荐,黍蓬”。○释曰:此别蓬种类也。《说文》云:“蓬,蒿也。”草之不理者也。种类非一,故有啮、雕蓬、荐、黍蓬。《诗&#8226;召南&#8226;驺虞》云:“彼茁者蓬。”《月令》云:“藜莠蓬蒿并兴。”是也。

  <艹庳>,鼠莞。(亦莞属也,纤细似龙须,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艹庳>,方寐切。莞,音官。)
  [疏]“<艹庳>,鼠莞”。○释曰:莞属也。《说文》云:“莞,草,可以为席。”此<艹庳>一名鼠莞。纤细似龙须,亦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

  葝,鼠尾。(可以染皂。)
  [疏]“葝,鼠尾”。○释曰:可以染皂草也。一名葝,一名鼠尾。《本草》有白华者,有赤花者,又一名长翘。陶注云“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木兰”是也。

  菥蓂,大荠。(荠叶细,俗呼之曰老荠。○菥,音惜。蓂,音觅。)
  [疏]“菥蓂,大荠”。○释曰:菥蓂,一名大荠而叶细。《本草》又名薎菥,一名太蕺,一名马辛是也。

  蒤,虎杖。(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剌,可以染赤。○蒤,音途。)
  [疏]“蒤,虎杖”。○释曰:蒤,一名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剌,可以染赤。”陶注《本草》云“田野甚多,状如大马蓼,茎班而叶圆”是也。

  孟,狼尾。(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疏]“孟,狼尾”。○释曰:草似茅者,一名孟,一名狼尾。今人亦以覆屋。

  瓠栖,瓣。(瓠中瓣也。《诗》云:“齿如瓠栖。”○瓠,户故切。瓣,方苋切。)
  [疏]“瓠栖,瓣”。○释曰:瓣,瓠中瓣也。一名瓠栖。人之齿美者似之。故《诗&#8226;卫风&#8226;硕人》美庄姜云“齿如瓠栖”是也。

  茹藘,茅蒐。(今之蒨也。可以染绛。○茹,音如。藘,力居切。)
  [疏]“茹藘,茅蒐”。○释曰:今染绛蒨也。一名茹藘,一名茅蒐。《诗&#8226;郑风》云:“茹藘在阪。”陆机云:“一名地血,齐人谓之牛蔓,即今之蒨草是也。”

  果裸之实,栝楼。(今齐人呼之为天瓜。○裸,方果切。)
  [疏]“果裸之实,栝楼”。○释曰:果裸之草,其实名栝楼,实即子也。故李巡云“栝楼,子名也”。郭云“今齐人谓之天瓜”。《本草》云:“栝楼,叶如瓜叶形,两两相值,蔓延,青黑色。六月华,七月实,如瓜瓣。”是也。

  荼,苦菜。(《诗》曰:“谁谓荼苦。”苦菜可食。)
  [疏]“荼,苦菜”。○释曰:此味苦可食之菜,一名荼,一名苦菜。《本草》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案《易纬通卦验玄图》云: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乃成。《月令》孟夏“苦菜秀”是也。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堪食,但苦耳。○注“《诗》曰:‘谁谓荼苦。’”○释曰:《邶风&#8226;谷风》篇文也。

  萑,蓷。(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又名益母,《广雅》云。○萑,音隹。蓷,他回切。)
  [疏]“萑,蓷”。○释曰:萑,一名蓷。李巡曰“臭秽草也”,郭云“茺蔚也”,《广雅》名益母。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诗&#8226;王风》云:“中谷有蓷。”陆机云:旧说及魏博士济阴周元明皆云菴𬜬是也。《韩诗》及《三苍说》悉云益母。故曾子见益母而感。案《本草》茺蔚,一名益母。故刘歆曰“蓷,臭秽”。臭秽,即茺蔚也。

  𬟁,绶。(小草,有杂色,似绶。○𬟁,音逆。)
  [疏]“𬟁绶”。○释曰:“𬟁者,杂色如绶文之草也。《诗&#8226;陈风》云:“邛有旨鹝。”陆机《疏》云:“鹝,五色作绶文,故曰绶草。”是也。

  粢,稷。(今江东人呼粟为粢。)
  [疏]“粢,稷”。○释曰:《左传》曰:“粢食不凿。”粢者,稷也。《曲礼》云“稷曰明粢”是也。郭云:“今江东人呼粟为粢。”然则,粢也,稷也,粟也,正是一物。而《本草》稷米在下品,别有粟米在中品,又似二物。故先儒共疑焉。

  众,秫。(谓黏粟也。○众,音终。秫,音述。)
  [疏]“众,秫”。○释曰:众,一名秫,谓黏粟也。《说文》云“稷之黏者”也。与谷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酿酒。其茎稗似禾而粗大者是也。

  戎叔谓之荏菽。(即胡豆也。○菽,音叔。)
  [疏]“戎叔谓之荏菽”。○释曰:戎叔,一名荏菽。孙炎云“大豆也”。《诗&#8226;大雅&#8226;生民》云:“艺之荏菽,荏菽旆旆。”郑笺亦以为大豆。樊光、舍人、李巡、郭氏皆云今以为胡豆。郭又云《春秋》“齐侯来献戎捷”。《榖梁传》曰“戎菽也”。《管子》亦云:“北伐山戎,出冬葱及戎菽,布之天下。”今之胡豆是也。案,此戎菽皆为大豆。注《榖梁》者亦以为大豆也。郭氏等以戎、胡俱是夷名,故以戎菽为胡豆也。

  卉,草。(百卉总名。)
  [疏]“卉,草”。○释曰:别二名也。百卉犹百草也。《诗&#8226;小雅》云“百卉具腓”是也。

  萒,雀弁。(未详。)
  蘥,雀麦。(即燕麦也。○萒,兑转切。蘥,音药。)
  [疏]“蘥,雀麦”。○释曰:蘥,一名雀麦,一名燕麦。《本草》云:“生故墟野林下。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在处亦有之。”是也。

  蘾,乌薞。萰,菟荄。蘩,菟蒵。(皆未详。)
  蔩,菟瓜。(菟瓜似土瓜。○蘾,户怪切。蕵,音孙。萰,音练。菟,音兔。荄,音垓。蒵,音兮。蔩,音演。)
  [疏]“蔩,菟瓜”。○释曰:菟瓜,一名蔩。苗及实似土瓜。土瓜者,即王瓜也。《月令》“王瓜生”是也。

  茢薽,豕首。(《本草》曰彘卢,一名蟾蜍诸兰。今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茢,音列。薽,音其。豕,伤氏切。)
  [疏]“茢薽,豕首”。○释曰:茢薽,药草名,一名豕首,一名彘卢,一名蟾蜍诸兰,一名天名精,一名麦句姜,一名虾蟆蓝,一名天门精,一名王门精。《别录》一名天蔓精,南人名为地菘,味甘辛,故有姜称。状如蓝,故名虾蟆蓝。香似兰,故名蟾蜍兰。郭云“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者,《三苍》云“煼,熬也”。

  荓,马帚。(似蓍,可以为埽蔧。○荓,音并。)
  [疏]“荓,马帚”。○释曰:荓草似蓍者,今俗谓蓍荓。可以为埽蔧,故一名马帚。○注“似蓍”。○释曰:蓍,蒿属也。年千岁三百茎,可以为卜策。《白虎通》云“此天地之间寿考物也,故问之”是也。

  藱,怀羊。(未详。)
  茭,牛蕲。(今马蕲。叶细锐似芹,亦可食。○藱,胡罪切。)
  [疏]“茭,牛蕲”。○释曰:似芹可食菜也,而叶细锐。一名茭,一名牛蕲,一名马蕲,子入药用。《本草》注云:生水泽中。“苗似鬼针、菾菜等”。“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是也。

  葖,芦萉。(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葖,他忽切。芦,音罗。萉,蒲北切。)
  [疏]“葖,芦萉”。○释曰:紫花菘也。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一名葖。俗呼雹葖。一名芦菔,今谓之萝卜是也。

  淔,灌。(未详。)
  苬,芝。(芝,一岁三华,瑞草。○淔,音敕。苬,音囚。)
  [疏]“苬,芝”。○释曰:瑞草名也,一岁三华,一名苬,一名芝。《论衡》云:“芝生于土,士气和,故芝草生瑞命。”《礼》曰:“王者仁慈,则芝草生。”是也。

  笋,竹萌。(初生者。)
  [疏]“笋,竹萌”。○释曰:孙炎曰:“竹初萌生谓之笋。”凡草木初生谓之萌,笋则竹之初生者,故曰:笋,竹萌也。可以为菜殽。《诗&#8226;大雅&#8226;韩奕》云:“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蔌,则菜殽也。

  簜,竹。(竹别名。《仪礼》曰:“簜在建鼓之间。”谓箫管之属。○簜,音荡。)
  [疏]“簜,竹”。○释曰:簜则竹之别名。李巡曰:“竹节相去一丈曰荡。”孙炎曰:“竹阔节者曰簜。”《禹贡》“筱簜既敷”。孔安国云:“簜,大竹。”郭氏即云“竹别名”,无大小之异,故引《礼》经为证也。○注“《仪礼》”至“之属”。○释曰:“《仪礼》曰”者,《大射》礼文也。案,彼云:乐人宿县,“西阶之西,颂磬东西。其南锺,其南鑮,皆南陈。一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面。簜在建鼓之间”。郑注云:“簜,竹也。谓笙箫之属倚于堂。”以笙箫之属,固非大竹,故郭氏引之也。郑又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故谓之建鼓。云“谓箫管之属”者,郭用郑玄之说也。

  莪,萝。(今莪蒿也。亦曰廪蒿。)
  [疏]“莪,萝”。○释曰:舍人云“莪一名萝”。郭云“今莪蒿也。亦曰廪蒿”。《诗&#8226;小雅》云:“菁菁者莪。”陆机云:“莪,蒿也。一名萝蒿。生泽田渐洳之处。叶似邪蒿而细,科生三月中,茎可生食,又可烝,香美,味颇似蒌蒿。”是也。

  苨,菧苨。(荠苨。○苨,音祢。菧,音底。)
  [疏]“苨,菧苨”。○释曰:苨,一名菧苨。郭云“荠苨”也。《本草》“荠苨”陶注云:“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味甜。”又别本注云“根似桔梗,以无心为异者”是也。

  绖履。(未详。)
  莕,接余。其叶苻。(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音杏。○莕,音荇。绖,待节切。)
  [疏]“莕,接余。其叶苻”。○释曰:莕菜,一名接余,其叶名符。郭云:“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诗&#8226;周南&#8226;关雎》云“参差荇菜”是也。荇与莕同。陆机《疏》云:“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

  白华,野菅。(菅,茅属。《诗》曰:“白华菅兮。”○菅,音奸。)
  [疏]“白华,野菅”。○释曰:舍人云:“白华,一名野菅。”陆机云:“菅,似茅而滑泽。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忍宜为索,沤乃尤善矣。”郭云:“菅,茅属。”此白华亦是茅之类也。沤之柔忍,异其名谓之为菅。因谓在野未沤者为野菅耳。《诗&#8226;小雅》云“白华菅兮”是也。

  薜,白蕲。(即上“山蕲”。)菲,芴。(即土瓜也。○菲,音匪。芴,音物。)
  [疏]“菲,芴”。○释曰:一名芴。郭云:“即土瓜也。”孙炎曰:“葍类也。”《诗&#8226;谷风》云:“采葑采菲。”陆机云:“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鬻为茹,滑美可作羹。幽州人谓之芴,《尔雅》又谓之 蒠菜。今河内人谓之宿菜。”案,今《尔雅》菲、芴与蒠菜异,郭注似是别草。如陆之言,又是一物。某氏注《尔雅》,二处皆引《谷风》诗,即菲也,芴也。蒠菜也,土瓜也,宿菜也,五者一物也。其状似葍而非葍,故云“葍类也”。

  葍,&#17712;。(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葍,音福。&#17712;,音富)
  [疏]“葍,&#17712;”。○释曰:葍,一名&#17712;。郭云:“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诗&#8226;小雅》云:“我行其野,言采其葍。”陆机云:“幽州人谓之燕&#17712;。其根正白,可著热灰中温啖之,饥荒之岁可烝以御饥也。”

  荧,委萎。(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萎,音威。)
  [疏]“荧,委萎”。○释曰:药草也。一名荧,一名委萎。《本草》女萎,萎蕤,一名荧是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如指,长一二尺,可啖。

  葋,艼荧。(未详。)
  竹,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葋,音劬。艼,他丁切。荧,音迥。萹,匹善切。)
  [疏]“竹,萹蓄”。○释曰:李巡曰:“一物二名也。”孙炎曰:某氏引《诗&#8226;卫风》云“绿竹猗猗”。郭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案,陶隐居《本草》注云:“处处有,布地而生,节间白,叶华细绿,人谓之萹竹。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是也。

  葴,寒浆。(今酸枣草。江东呼曰苦葴。音针。)
  [疏]“葴,寒浆”。○释曰:葴,一名寒浆。郭云:“今酸浆草。江东呼曰苦葴。”案,《本草》:酸浆,一名醋浆。陶注云:处处人家多有,“叶亦可食。子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

  薢茩,芵茪。(芵明也。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或曰<艹陵>也。关西谓之薢茩。○薢,音皆。茩,音狗。芵,音决。茪,音光。)
  [疏]“薢茩,芵茪”。○释曰:药草芵明也。一名芵茪,一名决明。郭云:“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陶注《本草》云:“叶如茳豆。子形似马蹄,呼为马蹄决明。”《广雅》谓之羊踯躅也。○注“或曰<艹陵>也”至“薢茩”。○释曰:知者案:《说文》云:<艹陵>,楚曰芰,秦曰薢茩。是也。

  莁荑,蔱蘠。(一名白蒉。○莁,音巫。荑,音夷。蔱,音杀。蔱,音墙。)
  [疏]“莁荑,蔱蘠”。○释曰:莁荑,一名蔱蘠。郭云:“一名白蒉。”此草也。案《本草》芜荑,一名无姑,一名<艹殿><艹塘>。唐本注云:《尔雅》芜荑,一名蔱蘠。今作<艹殿><艹塘>,字之误也。而在本部,疑非是。或者与草同气乎?○<艹殿>,音殿。<艹塘>,音唐。

  瓞,瓝。其绍瓞。(俗呼瓝瓜为瓞。绍者,瓜蔓绪,亦著子,但小如瓝。○瓞,大结切。瓝,步角切。)
  [疏]“瓞,瓝。其绍瓞”。○释曰:瓞,一名瓝,小瓜也。绍,继也。瓜之蔓绍绪先岁之瓜,必小,亦名瓞。故云“其绍瓞”。《诗&#8226;大雅》云:“绵绵瓜瓞。”舍人云:瓞名瓝,小瓜也。绍,继,谓瓞子。汉中小瓜曰瓞。孙炎曰:瓞,小瓜,子如瓝,其本子小,绍先岁之瓜曰瓞。然则,瓜之族类本有二种: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此则其种别也。而瓜蔓近本之瓜,必小于先岁之大瓜,以其小如 瓝,故谓之瓞。瓞是瓝之别名。故郭云:“俗呼瓝为瓞。绍者,瓜蔓绪,亦著子,但小如瓝。”

  芍,凫茈。(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芍,户了切。)
  [疏]“芍,凫茈”。○释曰:芍,一名凫茈。郭云:“生下田中,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今俗瀹而鬻之者是也。

  蘱,薡蕫。(似蒲而细。○蘱,音类。薡,音鼎。蕫,音董。)
  [疏]“蘱,薡蕫”。○释曰:蘱,一名薡蕫。状似蒲而细,可为𪨗,亦可绹以为索。

  蕛,苵。(蕛似稗,布地生,秽草。○蕛,音帝。苵,大结切。)
  [疏]“蕛,苵”。○释曰:蕛,一名苵,似稗之秽草也,布生于地。《庄子》曰“道在蕛稗”,是亦有米,细小。《庄子》又曰“若蕛米之在太仓”是也。

  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
  [疏]“钩,芺”。○释曰:蓟类也。一名钩,一名芺。郭云:“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说文》云“味苦,江南食以下气”是也。

  &#19109;,鸿荟。(即&#19109;菜也。○荟,音会。)
  [疏]“&#19109;,鸿荟”。○释曰:&#19109;,叶似韭之菜也。一名鸿荟。《本草》谓之菜芝是也。

  苏,桂荏。(苏,桂类。故名桂荏。)
  [疏]“苏,桂荏”。○释曰:苏,荏类之草也。以其味辛似荏,故一名桂荏。陶注《本草》云:“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生池泽中者,名水苏,一名鸡苏。皆荏类也。

  蔷,虞蓼。(虞蓼,泽蓼。○蓼,音了。)
  [疏]“蔷,虞蓼”。○释曰:蔷,一名虞蓼,即蓼之生水泽者也。《周颂&#8226;良耜》云:“以薅荼蓼。”毛传云“蓼,水草”是也。

  蓧,蓨。(未详。)
  虋,赤苗。(今之赤粱粟。)芑,白苗。(今之白粱粟,皆好谷。)秬,黑黍。(《诗》曰:“维秬维秠。”)秠,一稃二米。(此亦黑黍,但中米异耳。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蓧,他凋切。蓨,音惕。虋,音门。芑,音起。秠,孚鄙切。桴,音敷。)
  [疏]“虋赤”至“二米”。○释曰:案《诗大雅生民》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故此释之也。虋与穈音义同。虋即嘉谷赤苗者。郭云:“今之赤梁粟。”芑,即嘉谷白苗者。郭云:“今之白粱粟,皆好谷”也。李巡曰:“黑黍一名秬黍。”秬,即黑黍之大名也。秠,是黑黍之中一稃有二米者,别名之为秠。若然,秬、秠皆黑黍矣。而《春官&#8226;鬯人》注云:酿秬为酒,秬如黑黍,一秠二米。言如者,以黑黍一米者多,秬为正称,二米则秬中之异,故言如,以明秬有二等也。秬有二等,则一米亦可为酒,《鬯人》之注必言二米者,以宗庙之祭唯裸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当用之,故以二米解鬯。其实,秬是大名,故云:“酿秬为酒”。此云“秠,一桴二米”。《鬯人》注曰“一秠二米”。文不同者,《郑志》答张逸云:秠即皮,其稃亦皮也。《尔雅》重言以晓人。然则,秠、稃古今语之异,故郑引此文得以稃为秠也。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也。

  稌,稻。(今沛国呼稌。○稌,音杜。)
  [疏]“稌,稻”。○释曰:别二名也。郭云:“今沛国呼稌。”《诗&#8226;周颂》云:“丰年多黍多稌。”《礼记&#8226;内则》云“牛宜稌”。《豳风&#8226;七月》云“十月获稻”,是一物也。案《说文》云:“沛国谓稻为糯。”“秔,稻属”也。《字林》云:“糯,黏稻也。”秔,糯不黏者。《本草》以粳米、稻米为二物。秔与粳古今字。然秔、糯甚相类,黏不黏为异耳。依《说文》稌、稻,即糯也。江东呼糯,乃乱切。

  葍,藑茅。(葍,华有赤者为藑。藑,葍一种耳。亦犹菱苕,华黄白异名。○藑,音琼。)
  [疏]“蒚,藑茅”。○释曰:葍与藑茅一草也。华白者即名葍,华赤者别名藑茅。故郭云:“亦犹菱苕,华黄白异名”也。

  台,夫须。(郑笺《诗》云:台可以为御雨笠。○夫,音扶。)
  [疏]“台,夫须”。○释曰:舍人云:“台,一名夫须。”《诗&#8226;小雅》云:“南山有台。”陆机云:“旧说,夫须,莎草也,可以为蓑笠。《都人士》云‘台笠缁撮’是也。”○注“郑笺”至“雨笠”。案笺者,传注之别名也。以《诗》先有毛公作传,郑玄释其未备者。《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笺也。《都人士》笺云:“都人之士以台皮为笠。”此引其意,非全文也。

  藆藅。(未详。)
  莔,贝母。(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藆,音蹇。藅,音伐。莔,音萌。)
  [疏]“莔,贝母”。○释曰:药草贝母,一名莔。郭云:“根如小贝,员而白华,叶似韭。”《诗&#8226;鄘风&#8226;载驰》云:“陟彼阿丘,言采其虻。”陆机云:“虻,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也。”《本草》一名空草。陶注云: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是也。

  荍,蚍衃。(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荍,音翘。蚍,音毗。衃,音浮。)
  [疏]“荍,蚍衃”。○释曰:舍人云:“荍,一名蚍衃”。郭云:“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诗&#8226;陈风》云:“视尔如荍。”毛传云:“芘芣也。”陆机云:芘芣,“一名荆葵,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是也。

  艾,冰台。(今艾蒿。)
  [疏]“艾,冰台”。○释曰:艾,一名冰台,即今艾蒿也。《诗&#8226;王风》“彼采艾兮”是也。

  蕇,亭历。(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广雅》云。○蕇,音典。)
  [疏]“蕇,亭历”。○释曰:蕇,一名亭历。郭云:“实、叶皆似芥。”《广雅》又名狗荠。《本草》一名丁历,一名太室,一名大适。陶注云:“今近道亦有。母则公荠,子细黄,至苦。”是也。

  苻,鬼目。(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珰也。赤色丛生。)
  [疏]“苻,鬼目”。○释曰:苻,一名鬼目。郭云:“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也。赤色丛生。”

  薜,庾草。(未详。)
  蔜, <艹缕>。(今蘩<艹缕>也。或曰鸡肠草。○蔜,五高切。 ,音嫂。<艹缕>,音缕。)
  [疏]“蔜, <艹缕>”。○释曰:蔜,一名<艹缕>,一名蘩<艹缕>,一名鸡肠草。《本草》云:蘩蒌味辛。陶注:此菜人以作羹。唐本注云:“此即鸡肠草也。多生下湿坑渠之侧。”人家园庭亦有此草是也。

  离南,活莌。(草生江南,高丈许,大叶,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祖日贯之为树。○莌,音夺。)
  [疏]“离南,活莌”。○释曰:离南,草也。一名活莌。《山海经》又名冠脱。生江南,高丈许,大叶似荷叶而肥,茎中有瓤,正白者是也。注“零陵人祖日贯之为树”。○释曰:祖,且也。贯,事也。言零陵郡人且日事之,使科大若树然也。郭又注《山海经》云:零桂人人且日贯之以为树,然所未详。

  茏,天蘥。须,葑苁。(未详。)
  蒡,隐荵。(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龙,音聋。葑,方孔切。苁,音总。蒡,音旁。)
  [疏]“蒡,隐荵”。○释曰:蒡,苏类菜也,一名隐荵。郭云:“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者。瀹,煮也。

  莤,蔓于。(草生水中,一名轩于,江东呼茜。音犹。)
  [疏]“莤,蔓于”。○释曰:莤,水草也,一名蔓于。郭云:“一名轩于,江东呼莤。”

  蓾,蔖。(作履苴草。○蓾,音鲁。蔖,才古切。)
  [疏]“蓾,蔖”。注“作履苴草”。○释曰:蓾,《说文》云:“蓾,草也。可以束。”一名蔖,即蒯类也。中作履底。《字苑》云“苴履底”。故云“作履苴草”也。

  柱夫,摇车。(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今俗呼曰“翘摇车”。○柱,音主。夫,音扶。)
  [疏]“柱夫,摇车”。○释曰:柱夫,可食之草也。一名摇车,俗呼翘摇车。蔓生,紫华,华翘起摇动,因名云。

  出隧,蘧蔬。(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音毡氍<叟毛>。○隧,音遂。蘧,巨俱切。蔬,山俱切。)
  [疏]“出隧,蘧蔬”。○释曰:菌类也,一名出隧,一名蘧蔬。《广雅》云:“朝生,形如鬼盖。”郭云“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音毡氍<叟毛>”者,《说文》云:“菰,蒋也。”张揖云:“氍<叟毛>,毛席。”取其音同。

  蕲茞,蘪芜。(香草,叶小如萎状。《淮南子》云“似蛇床”。《山海经》云“臭如蘪芜”。○茞,昌改切。)
  [疏]“蕲茞,蘪芜”。○释曰:芎<艹夯>苗也。一名蕲茞,一名蘪芜。《本草》一名薇芜,一名汀离。陶注云:“似蛇床而香。”郭云“香草,叶小如萎状”者,言如萎蔫之状也。○注“《淮南子》”至“蘪芜”。○释曰:《淮南子》云“似蛇床”音,案《淮南&#8226;子泥论》篇云:“夫物之相类者,世人之所乱惑也。嫌疑肖像者,众人所眩 耀也。故很者类知而非知也,愚者类君子而非君子也,赣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相去也,若玉之与石也,葵之与苋也,则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若芎<艹夯>之与藁本,蛇床之与 蘪芜者。”许慎云此四者,药草臭味之相似,其治病则不同力是也。云“《山海经》曰‘臭如蘪芜’”者,案《西山经》浮山有草曰训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蘪芜”,可以止疠。又天帝山有草,“其状如葵,其臭如蘪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是也。臭,香也。言其香气如蘪芜也。

  茨,蒺藜。(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剌人,见《诗》。)
  [疏]“茨,蒺藜”。○释曰:茨,一名蒺藜。郭云:“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剌人,见《诗》”者,案《诗&#8226;小雅》云“楚楚者茨”是也。

  蘮蒘,窃衣。(似芹,可食。子大如麦,两两相合。有毛,着人衣。○蘮,音计。蒘,音如。)
  [疏]“蘮蒘,窃衣”。○释曰:蘮蒘,一名窃衣。郭云:“似芹,可食。子大如麦,两两相合。有毛,着人衣。”俗名鬼麦者也。

  髦,颠蕀。(细叶,有剌,蔓生,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髦,音毛。蕀,音棘。)
  [疏]“髦,颠蕀”。○释曰:髦,一名颠蕀,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郭云:“细叶,有刺,蔓生。”

  雚,芄兰。(雚芄,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雚,音贯。)
  [疏]“雚,芄兰”。○释曰:雚,一名芄兰。郭云:“雚芄,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案,如此注,则似雚芄一名兰,或传写误芄衍字。《诗&#8226;卫风》云:“芄兰之支。”陆机云:“一名萝藦。幽州人谓之雀瓢。”

   ,莐藩。(生山上,叶如韭,一曰提母。○,徒南切。莐,音沈。)
  [疏]“,莐藩”。○释曰:药草知母也。一名,一名莐藩。郭云:“生山上,叶如韭,一名提母。”案,《本草》此名之外更有十馀名,文多不载。陶注云:“形似昌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