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遷延難治的咳喘病時,葛琳儀主張運用清肺溫腎法,以『正本清源、補虛瀉實』爲治療原則,以『用藥簡練,輕重有度』爲用藥特色。
•葛琳儀強調喘證診斷時當明辨新久虛實,治療時主張要果斷採取措施快速控制病情發展,不致拖延日久演變成久喘、虛喘,此即 『截斷療法』。
•臨床治療久喘虛喘的患者,葛琳儀認爲冬、夏兩季是治療的最佳時機,在『三伏』時節治療喘證緩解期的患者,常投以溫腎納氣之藥,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葛琳儀善於使用麻黃治療喘證,雖然古人有『有汗用桂枝,無汗用麻黃』,南方夏月禁用麻黃之訓,但在臨床病人氣喘嚴重並伴汗出時,當以平喘爲先。此時用麻黃,不在取其發汗之功,重在用其平喘之力。
國醫大師葛琳儀臨證60年,擅長治療肺系、脾胃、內分泌及疑難病、老年病。臨證中,倡導『三位合一』思辨模式,融辨證、辨病、辨體(質)爲一體,以正本清源、攻補兼施爲治則立法,主張衷中參西,遣方用藥精練得當,體現了中醫『治病必求於本』和『知常達變』學術思想。在診治肺系病中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如運用清肺溫腎法,以『正本清源、補虛瀉實』爲原則,以『用藥簡練,輕重有度』爲特色,在遷延難治的咳喘病治療中屢獲佳效;對脾胃病的診治也頗具心得,認爲脾胃爲病,當責之於中焦氣機斡旋失序,氣滯不暢爲基本病機,臨證中立理氣緩中爲大法,遣方選藥主張用柔忌剛,強調對胃氣的顧護,用藥忌辛竄香燥苦寒之品, 以防化燥傷陰;治療內分泌疾病以『足厥陰肝經』爲綱,如在消渴病論治中,常於滋陰劑中佐以辛潤之品,取其散、行、潤之性,達到宣通三焦氣機,促進陰津化生,既滋陰又能防因滋膩太過而阻礙氣機,可獲事半功倍之效。
自1971年起主持了『浙江省防治慢性氣管炎協作組』的臨床研究工作,曾先後對七葉一枝花、側柏葉、山蒼子油等52種防治慢性氣管炎的有效藥物,進行了反覆的臨床藥理、植化實驗等研究,篩選出防治慢性氣管炎的多種單味有效中草藥及藥對,製成了多種不同劑型,應用於臨床,在診治慢性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現特將葛琳儀肺系疾病診治思路及臨床醫案整理如下:
肺系疾患,以清爲治
肺爲『華蓋』,居於他髒之上。肺葉嬌嫩,不耐寒熱,且肺上通咽喉,外合皮毛,開竅於鼻,故易受外邪侵襲。同時肺主氣、司呼吸,【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氣賁郁,皆屬於肺。』若外邪襲肺,肺氣被遏,郁而化熱,或痰濕壅肺,日久化熱等,均可出現一系列的肺熱症狀。故葛琳儀治療肺系疾患時,擅用『清』法貫串始終。
清宣法
【外感溫熱論】曰:『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熱之邪,屬於陽邪,其性炎上,最易犯肺,臨床可見發熱、咽痛、鼻塞、咳嗽等症。葛琳儀認爲溫邪犯肺的主要矛盾是邪熱壅肺,肺的宣發功能失常,故常用金銀花、連翹、黃芩、魚腥草、桔梗、前胡、荊芥、防風、牛蒡子等清熱宣肺,使邪熱從表而解。
清降法
此法多用於喘證患者,當邪熱壅肺,影響肺的肅降功能爲主時,可表現爲氣急,活動或咳嗽後尤甚、夜間不能平臥、咳嗽咯痰、大便乾結等症。【素問·髒氣法時論】指出:『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此時清降法是葛琳儀的常用方法,藥常選用黃芩、蒲公英、野蕎麥根、鹿茸草、麻黃、杏仁、生石膏、牛蒡子、葶藶子、蘇子、浙貝母等。如屬哮證患者,則加徐長卿、蟬衣、黃荊子、露蜂房等藥。
清化法
若臨床所遇患者肺衛素虛,正不勝邪,溫熱之邪由表入里,內合於肺,肺氣壅塞,不能輸布津液而聚成痰熱;或素有痰飲宿疾之體,郁而化熱,外感引發,痰熱壅肺,肺失宣肅,出現咳嗽、痰多、苔膩等症時,葛琳儀認爲此時痰熱膠著,當以清熱化痰並進,痰不化則熱難清。常用藥選炒川朴、制蒼朮、萊菔子、象貝、杏仁、姜半夏、陳皮、黃芩、蒲公英、野蕎麥根、七葉一枝花、炒苡仁、豬苓、茯苓等;如時值江南多雨之季,則加入時令藥藿香、佩蘭。
清潤法
肺在天爲燥,在地爲金,秋燥之氣,內應於肺;或熱壅於肺,日久不解,每致灼傷肺津,氣失清肅,發爲乾咳少痰。此時葛琳儀擅以【溫病條辨】沙參麥冬湯合五味子、野百合、桑白皮、野蕎麥根、羊乳參、人參葉等清熱潤肺爲治。
清補法
當患者肺病日久,肺之氣陰兩傷,甚則母病及子,累及於腎,但余邪未清之時,如一味清肺,或一味補虛,則易犯虛虛實實之忌。故葛琳儀常採用南沙參、北沙參、麥冬、五味子、百合、人參葉、羊乳參、枸杞、玉竹、補骨脂之味,擬清肺補虛。
治療喘證,四法爲要
喘證是肺系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病,以呼吸急促爲主要臨床表現,可分虛喘、實喘或虛實夾雜等,葛琳儀在治療此類患者時,常根據不同的病機以及喘證的發展情況辨證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擅用截斷療法治療新喘
喘證可出現在許多急慢性疾病過程中,有些可反覆發作,或逐漸加重。葛琳儀強調臨診時當明辨新久虛實,尤其推崇張景岳的觀點:『氣喘之病,……欲辨之者,亦惟二證而已,所謂二證者,一曰實喘,一曰虛喘也,此二證相反,不可混也。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虛喘者無邪,元氣虛也。實喘者,氣長而有餘;虛喘者,氣短而不續。』在治療辨證明確的新喘、實喘或素有久喘復感新邪引動宿疾時的患者時,葛琳儀主張要果斷採取措施,快速控制病情發展,不致拖延日久演變成久喘、虛喘。此即所謂『截斷療法』,意在將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使之不進一步發展。實喘的成因,多由於外邪侵襲,內合於肺,肺氣壅塞,郁而化熱;或素有痰飲宿疾,日久化熱,痰熱內蘊,外邪引發,肺氣被遏,清肅失司,喘證成也。葛琳儀臨床治療實喘時常用金銀花、連翹、黃芩、蒲公英、野芥麥根、七葉一枝花、麻黃、杏仁、生石膏、炒蘇子、葶藶子、牛蒡子、姜半夏、陳皮等清肺化痰,降氣平喘。
重視健脾化痰治療痰喘
【病機匯論】曰:『夫肺氣清虛,不容一物,若痰飲水氣上乘於肺,則氣道壅塞而爲喘。』可見痰阻氣道,肺失宣肅是爲喘證產生的關鍵所在,即所謂『喘因痰作』。故『欲降肺氣,莫如治痰。』然而,脾爲生痰之源,肺爲貯痰之器,痰濁的形成離不開脾失健運,水谷不化,津液聚濕成痰。因此葛琳儀認爲,要治痰濁所致的喘證,健脾化痰是根本。臨床上治療素有痰飲宿疾,外邪引發,痰多氣喘的患者,在清肺化痰的基礎上,加入茯苓、薏苡仁健脾助運利濕,使痰無生成之源,是葛琳儀常用的方法。
強調補腎固本治療久喘
久患喘證的病人,往往表現爲呼多吸少、動則更甚等腎虛氣失攝納之象,蓋『肺爲氣之主,腎爲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因此『實喘治肺,虛喘治腎』是葛琳儀常用的治喘方法。在治療痰熱漸化而仍喘促氣急的患者時,往往加入補骨脂、枸杞子平補腎之陰陽。
葛琳儀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認爲治療久喘虛喘的患者,除在症狀嚴重時,辨證施治投以不同的藥物治療,還強調在冬、夏兩季是治療的最佳時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爲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冬三月,所謂閉藏,水冰地坼。……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夏季是一年中機體生長更新的旺盛時期,葛琳儀在『三伏』時節治療喘證緩解期的患者,常投以溫腎納氣的補骨脂、仙茅、仙靈脾、枸杞子、玉竹等品,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時,冬主藏精,結合人們冬季習慣進補的風俗,對素有喘證的患者,在『三九』時節,症狀緩解期,投以大劑量的熟地、黃精、玉竹、首烏、枸杞子、補骨脂、仙靈脾等養陰溫腎之品,佐以平喘之味,製成膏滋藥,或以人參、蛤蚧、冬蟲夏草、七葉一枝花等焙乾研粉,每日早晚適量服用,使患者腎固體健,來年春天喘證的發作可大爲減少,甚至不發。
注重理氣活血適時運用
『諸氣者,皆屬於肺。』肺朝百脈,具有調節全身氣機,推動血液正常運行的功能。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而聚會於肺,再經肺氣的升降而運行至全身。葛琳儀認爲,喘證患者,肺失宣肅,則易致氣滯血瘀,尤其是久喘、虛喘患者,往往可見到唇甲青紫,甚則脅下症積、嘔血、便血等症。葛琳儀在治療這類患者時,予辨證施治的同時,常常適時加入理氣活血之品,如青皮、陳皮、瓜蔞、鬱金、川芎、赤芍、當歸、莪朮、丹參、桃仁等。
醫案
案一:錢某,男性,18歲,1998年1月16日初診。主訴:5天前不慎受涼,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痰少、氣急、胸悶等症狀,大便4天未解。查體:體溫38℃,咽喉充血明顯,舌紅,苔薄黃,脈數。葛琳儀認爲患者年少氣盛,感受外邪很快化熱,肺氣被郁,不得肅降,故治療當以清肺降氣爲先。
處方:麻黃9克,杏仁12克,生石膏15克(先煎),黃芩15克,金銀花15克,野蕎麥根15克,牛蒡子12克,葶藶子15克,炒蘇子15克,板藍根15克,生甘草6克。五劑。
5天後複診時訴,藥後熱退,咽痛消失,氣急、胸悶明顯好轉,大便每天一次,不成型,仍見咳嗽、痰多色略黃。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擬清肺化痰繼續治療。
處方:金銀花15克,野蕎麥根15克,魚腥草15克,七葉一枝花12克,麻黃9克,杏仁12克,生石膏15克(先煎),浙貝母9克,竹瀝半夏9克,陳皮9克,黛蛤散15克(包煎)。五劑。
再服藥5服後,諸症悉除。
按:在治療此類患者中葛琳儀善於使用麻黃,雖然古人有『有汗用桂枝,無汗用麻黃』之訓,認爲凡汗出者均忌用麻黃,南方夏月亦禁用麻黃。但在臨床上,有時病人氣喘嚴重時,亦可伴汗出,且喘愈劇則汗出愈多,葛琳儀認爲,此時當以平喘爲先。麻黃是一味平喘良藥,即使夏天喘作時亦可以使用。【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中指出:『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這更明確了喘證患者,只是要注重藥物的相互配伍,即使有汗出症狀也可用麻黃。麻黃配石膏,則汗出不忌麻黃,無大汗不忌石膏。在此用麻黃,不在取其發汗之功,重在用其平喘之力。配合清熱之劑,不失爲清降之合理配伍。
案二:陳某,女性,27歲,1998年3月2日初診。主訴:三天前發熱,經治熱退,仍咳嗽,痰少不暢,鼻塞流涕,咽痛且干,舌邊尖紅,苔黃,脈細,擬清熱宣肺治療。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黃芩15克,桔梗 9克,前胡12克,荊芥9克,防風12克,牛蒡子15克,板藍根9克,青果9克,木蝴蝶 6克,蒼耳子 9克,辛夷花 9克。三劑。
3月5日複診,訴咳嗽明顯好轉,痰量較前增多,色白易咯,鼻塞消失,咽痛減輕,舌淡紅,苔薄,脈細,前方有效,擬原方加減。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黃芩15克,魚腥草15克,白桔梗 9克,前胡12克,杏仁12克,浙貝母12克,姜半夏9克,陳皮6克,牛蒡子15克,板藍根9克,青果9克。五劑。
五劑後諸症悉除。
按:此例外感風熱之後,邪熱循喉入肺,肺氣失宣,此時邪尚未完全入里,治當祛邪從表而解,則邪去肺清,諸症自愈。
案三:王某,女性, 56歲,1998年12月10日就診。主訴:咳嗽、咯痰、氣急反覆五年余,經治療,目前症狀緩解,唯感腰酸乏力肢楚、足跟疼痛。葛琳儀辨證治療給予膏方緩圖:
生地150克,熟地150克,淮山藥200克,丹皮150克,澤瀉150克,枸杞子150克,玉竹150克,杜仲150克,川斷150克,狗脊150克,補骨脂150克,菟絲子150克,制首烏100克,制黃精150克,豬苓100克,茯苓100克,炒白朮150克,潞黨參200克,黃芪200克,防風150克,升麻100克,野百合100克,百部100克,紫菀150克,款冬150,杏仁150克,浙貝150克,川厚朴100克,廣木香90克,枳殼150克,青皮90克,陳皮90克,炒苡仁200克,紅棗250克,另加阿膠250克,白文冰250克,上等黃酒半斤收膏用。每日早晚一匙開水沖服。患者 1999年11月再次來診,述去年服膏滋藥後,外感次數明顯減少,因而咳嗽、咯痰、氣急等症大爲減輕,要求再服。
按:此例喘證患者,病已五載,年近花甲,就診時以腎虛爲主要表現,故葛琳儀處方以六味地黃湯意爲主,增入多味溫腎補陰之品,以冀『陽中求陰,陰中求陽』;同時久喘患者,肺脾腎三髒俱虛,肺虛衛外不固,則易受外邪,脾虛不能健運,故濕聚痰生,腎虛氣不攝納,氣急動則更甚。因而葛琳儀在側重補腎的基礎上,投入參芩白朮散、玉屏風散之意,平補肺脾,同時配合化痰止咳之品以治喘證,還考慮到動靜結合,在大劑補藥中,適當加入川厚朴,枳殼,木香,青皮,陳皮等理氣之品,以防礙胃。(黃平 夏瑢 魏佳平 浙江省中醫院葛琳儀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