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951|回覆: 122

[二十四史] 漢 書 [電子書下載]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09-10-18 21: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漢書.part1.rar (977 KB, 下載次數: 1712)
漢書.part2.rar (977 KB, 下載次數: 1669)
漢書.part3.rar (187 KB, 下載次數: 1643)    
下載後,先用RAR軟件解壓,安裝7-zip壓縮軟件,然後右擊解壓所得文件夾中的『漢書.7z.001』(選擇其他分卷無效),選擇解壓則可

漢 書 敘 例

唐 正 議 大夫 行 秘 書 少 監 琅 邪 縣 開 國 子    顏 師 古 撰

    儲 君 體 上 哲 之 姿 , 膺 守 器 之 重 , 俯 降 三 善 , 博 綜九 流 , 觀 炎 漢 之 余 風 , 究 其 終 始 , 懿 孟 堅 之 述 作 , 嘉 其宏 贍 , 以 為 服 、 應 曩 說 疏 紊 尚 多 , 蘇 晉 眾 家 剖 斷 蓋 垬 ,蔡 氏 纂 集 尤 為 抵 牾 , 自 茲 以 降 , 蔑 足 有 雲 。 悵 前 代 之 未周 , 愍 將 來 之 多 惑 , 顧 召 幽 仄 , 俾 竭 芻 蕘 , 匡 正 睽 違 ,激 揚 郁 滯 , 將 以 博 喻 胄 齒 , 遠 覃 邦 國 , 弘 敷 錦 帶 , 啟 導青 衿 。 曲 稟 宏 規 , 備 蒙 嘉 惠 , 增 榮 改 觀 , 重 價 流 聲 。 斗筲 之 材 , 徒 思 罄 力 , 駑 蹇 之 足 , 終 慚 遠 致 。 歲 在 重 光 ,律 中 大 呂 , 是 謂 塗 月 , 其 書 始 就 。 不 恥 狂 簡 , 輒 用 上 聞, 粗 陳 指 例 , 式 存 揚 榷 。

    漢 書 舊 無 注 解 , 唯 服 虔 、 應 劭 等 各 為 音 義 , 自 別施 行 。 至 典 午 中 朝 , 爰 有 晉 灼 , 集 為 一 部 , 凡 十 四 卷 ,又 頗 以 意 增 益 , 時 辯 前 人 當 否 , 號 曰 漢 書 集 注 。 屬 永 嘉喪 亂 , 金 行 播 遷 , 此 書 雖 存 , 不 至 江 左 。 是 以 爰 自 東 晉迄 於 梁 、 陳 , 南 方 學 者 皆 弗 之 見 。 有 臣 瓚 者 , 莫 知 氏 族, 考 其 時 代 , 亦 在 晉 初 , 又 總 集 諸 家 音 義 , 稍 以 己 之 所見 , 續 廁 其 末 , 舉 駮 前 說 , 喜 引 竹 書 , 自 謂 甄 明 , 非 無差 爽 , 凡 二 十 四 卷 , 分 為 兩 帙 。 今 之 集 解 音 義 則 是 其 書, 而 後 人 見 者 不 知 臣 瓚 所 作 , 乃 謂 之 應 劭 等 集 解 。 王 氏七 志 , 阮 氏 七 錄 , 並 題 雲 然 , 斯 不 審 耳 。 學 者 又 斟 酌 瓚姓 , 附 著 安 施   , 或 雲 傅 族 , 既 無 明 文 , 未 足 取 信 。 蔡謨 全 取 臣 瓚 一 部 散 入 漢 書 , 自 此 以 來 始 有 注 本 。 但 意 浮功 淺 , 不 加 隱 括 , 屬 輯 乖 舛 , 錯 亂 實 多 , 或 乃 離 析 本 文, 隔 其 辭 句 , 穿 鑿 妄 起 。 職 此 之 由 , 與 未 注 之 前 大 不 同矣 。 謨 亦 有 兩 三 處 錯 意 , 然 於 學 者 竟 無 弘 益 。

    漢 書 舊 文 多 有 古 字 , 解 說 之 後 屢 經 遷 易 , 後 人 習讀 , 以 意 刊 改 , 傳 寫 既 多 , 彌 更 淺 俗 。 今 則 曲 核 古 本 ,歸 其 真 正 , 一 往 難 識 者 , 皆 從 而 釋 之 。

    古 今 異 言 , 方 俗 殊 語 , 末 學 膚 受 , 或 未 能 通 , 意有 所 疑 , 輒 就 增 損 , 流 遁 忘 返 , 穢 濫 實 多 。 今 皆 刪 削 ,克 復 其 舊 。

    諸 表 列 位 , 雖 有 科 條 , 文 字 繁 多 , 遂 致 舛 雜 。 前後 失 次 , 上 下 乖 方 , 昭 穆 參 差 , 名 實 虧 廢 。 今 則 尋 文 究例 , 普 更 刊 整 , 澄 盪 愆 違 , 審 定 阡 陌 , 就 其 區 域 , 更 為局 界 , 非 止 尋 讀 易 曉 , 庶 令 轉 寫 無 疑 。

    禮 樂 歌 詩 , 各 依 當 時 律 呂 , 修 短 有 節 , 不 可 格 以恆 例 。 讀 者 茫 昧 , 無 復 識 其 斷 章 , 解 者 支 離 , 又 乃 錯 其句 韻 , 遂 使 一 代 文 采 , 空 韞 精 奇 , 累 葉 鑽 求 , 罕 能 通 習。 今 並 隨 其 曲 折 , 剖 判 義 理 , 歷 然 易 曉 , 更 無 疑 滯 , 可得 諷 誦 , 開 心 順 耳 。

    凡 舊 注 是 者 , 則 無 間 然 , 具 而 存 之 , 以 示 不 隱 。其 有 指 趣 略 舉 , 結 約 未 伸 , 衍 而 通 之 , 使 皆 備 悉 。 至 於詭 文 僻 見 , 越 理 亂 真 , 匡 而 矯 之 , 以 祛 惑 蔽 。 若 汎 說 非當 , 蕪 辭 競 逐 , 苟 出 異 端 , 徒 為 煩 冗 , 祗 穢 篇 籍 , 蓋 無取 焉 。 舊 所 闕 漏 , 未 嘗 解 說 , 普 更 詳 釋 , 無 不 洽 通 。 上考 典 謨 , 旁 究 蒼 雅 , 非 苟 臆 說 , 皆 有 援 據 。 六 藝 殘 缺 ,莫 睹 全 文 , 各 自 名 家 , 揚 鑣 分 路 。 是 以 向 、 歆 、 班 、 馬、 仲 舒 、 子 雲 所 引 諸 經 或 有 殊 異 , 與 近 代 儒 者 訓 義 弗 同, 不 可 追 駮 前 賢 , 妄 指 瑕 纇 , 曲 從 後 說 , 苟 會 扃 塗 。 今則 各 依 本 文 , 敷 暢 厥 指 , 非 不 考 練 , 理 固 宜 然 , 亦 猶 康成 注 禮 , 與 其 書 、 易 相 偝 , 元 凱 解 傳 , 無 系 毛 、 鄭 詩 文。 以 類 而 言 , 其 意 可 了 。 爰 自 陳 、 項 , 以 訖 哀 、 平 , 年載 既 多 , 綜 緝 斯 廣 , 所 以 紀 傳 表 志 時 有 不 同 , 當 由 筆 削未 休 , 尚 遺 秕 稗 , 亦 為 後 人 傳 授 , 先 後 錯 雜 , 隨 手 率 意, 遂 有 乖 張 。 今 皆 窮 波 討 源 , 構 會 甄 釋 。

    字 或 難 識 , 兼 有 借 音 , 義 指 所 由 , 不 可 暫 闕 。 若更 求 諸 別 卷 , 終 恐 廢 於 披 覽 。 今 則 各 於 其 下 , 隨 即 翻 音。 至 如 常 用 可 知 , 不 涉 疑 昧 者 , 眾 所 共 曉 , 無 煩 翰 墨 。

    近 代 注 史 , 競 為 該 博 , 多 引 雜 說 , 攻 擊 本 文 , 至有 詆 訶 言 辭 , 掎 摭 利 病 , 顯 前 修 之 紕 僻 , 騁 己 識 之 優 長, 乃 效 矛 盾 之 仇 仇 , 殊 乖 粉 澤 之 光 潤 。 今 之 注 解 , 翼 贊舊 書 , 一 遵 軌 轍 , 閉 絕 歧 路 。

    諸 家 注 釋 , 雖 見 名 氏 , 至 於 爵 里 , 頗 或 難 知 。 傳無 所 存 , 具 列 如 左 :

    荀 悅 字 仲 豫 , 潁 川 人 , 後 漢 秘 書 監 。 撰漢 紀 三 十 卷 , 其 事 皆 出 漢 書 。

    服 虔 字 子 慎 , 滎 陽 人 , 後 漢 尚 書 侍 郎 , 高 平 令 ,九 江 太 守 。 初 名 重 , 改 名 袛 , 後 定 名 虔。

    應 劭 字 仲 瑗 , 一 字 仲 援 , 一 字 仲遠 。 汝 南 南 頓 人 , 後 漢 蕭 令 , 御 史 營 令 , 泰 山 太 守。

    伏 儼 字 景 宏 , 琅 邪 人 。

    劉 德 , 北 海 人 。

    鄭 氏 , 晉 灼 音 義 序 雲 不 知 其 名 , 而 臣 瓚 集 解 輒 雲鄭 德 。 既 無 所 據 。 今 依 晉 灼 但 稱 鄭 氏 耳 。

    李 斐 , 不 詳 所 出 郡 縣 。

    李 奇 , 南 陽 人 。

    鄧 展 , 南 陽 人 , 魏 建 安 中 為 奮 威 將 軍 , 封 高 樂 鄉侯 。

    文 穎 字 叔 良 , 南 陽 人 , 後 漢 末 荊 州 從 事 , 魏 建 安中 為 甘 陵 府 丞 。

    張 揖 字 稚 讓 , 清 河 人 , 一 雲 河 間人 。 魏 太 和 中 為 博 士 。 止 解 司 馬相 如 傳 一 卷 。

    蘇 林 字 孝 友 , 陳 留 外 黃 人 , 魏 給 事 中 領 秘 書 監 ,散 騎 常 侍 , 永 安 衛 尉 , 太 中 大 夫 , 黃 初 中 遷 博 士 , 封 安成 亭 侯 。

    張 晏 字 子 博 , 中 山 人 。

    如 淳 , 馮 翊 人 , 魏 陳 郡 丞 。

    孟 康 字 公 休 , 安 平 廣 宗 人 , 魏 散 騎 常 侍 , 弘 農 太守 , 領 典 農 校 尉 , 勃 海 太 守 , 給 事 中 , 散 騎 侍 郎 , 中 書令 , 後 轉 為 監 , 封 廣 陵 亭 侯 。

    項 昭 , 不 詳 何 郡 縣 人 。

    韋 昭 字 弘 嗣 , 吳 郡 雲 陽 人 , 吳 朝 尚 書 郎 , 太 史 令, 中 書 郎 , 博 士 祭 酒 , 中 書 仆 射 , 封 高 陵 亭 侯 。

    晉 灼 , 河 南 人 , 晉 尚 書 郎 。

    劉 寶 字 道 真 , 高 平 人 , 晉 中 書 郎 , 河 內 太 守 , 御史 中 丞 , 太 子 中 庶 子 , 吏 部 郎 , 安 北 將 軍 。 侍皇 太 子 講 漢 書 , 別 有 駮 義 。

    臣 瓚 , 不 詳 姓 氏 及 郡 縣 。

    郭 璞 字 景 純 , 河 東 人 , 晉 贈 弘 農 太 守 。 止注 相 如 傳 序 及 游 獵 詩 賦 。

    蔡 謨 字 道 明 , 陳 留 考 城 人 , 東 晉 侍 中 五 兵 尚 書 ,太 常 領 秘 書 監 , 都 督 徐 、 兗 、 青 三 州 諸 軍 事 , 領 徐 州 刺史 , 左 光 祿 大 夫 開 府 儀 同 三 司 , 領 揚 州 牧 , 侍 中 司 徒 不拜 , 贈 侍 中 司 空 , 諡 文 穆 公 。

    崔 浩 字 伯 深 , 清 河 人 , 後 魏 侍 中 特 進 撫 軍 大 將 軍, 左 光 祿 大 夫 , 司 徒 , 封 東 郡 公 。 撰 荀悅 漢 紀 音 義 。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1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

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寬仁愛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吏,為泗上亭長,延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時飲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怪。高祖每酤留飲,酒仇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矣!」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辟仇,從之客,因家焉。沛中豪傑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給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蕭何曰:「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無所詘.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箕帚妾。」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卒與高祖。呂公女即呂后也,生孝惠帝、魯元公主。

高祖嘗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餔之。老父相後曰:「夫人天下貴人也。」令相兩子,見孝惠帝,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魯元公主,亦皆貴.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曰:「未遠.」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兒子皆以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

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令求盜之薛治,時時冠之,及貴常冠,所謂「劉氏冠」也。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皆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道開.行數里,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嫗曰:「人殺吾子。」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苦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嘗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東遊以<肙犬>當之。高祖隱於芒、碭山澤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呂后,後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又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陳涉起蘄.至陳,自立為楚王,遣武臣、張耳、陳余略趙地。八月,武臣自立為趙王。郡縣多殺長吏以應涉。九月,沛令欲以沛應之。掾、主吏蕭何、曹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帥沛子弟,恐不聽。願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以劫眾,眾不敢不聽。」乃令樊噲召高祖。高祖之眾已數百人矣。

於是樊噲從高祖來。沛令後悔,恐其有變,乃閉城城守,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高祖。高祖乃書帛射城上,與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並起,今屠沛。沛令共誅令,擇可立立之,以應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父老乃帥子弟共殺沛令,開城門迎高祖,欲以為沛令。高祖曰:「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一敗塗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願更擇可者。」蕭、曹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盡讓高祖。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奇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高祖數讓,眾莫肯為,高祖乃立為沛公。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廷,而釁鼓。旗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殺者赤帝子故也。於是少年豪吏如蕭、曹、樊噲等皆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

是月,項梁與兄子羽起吳。田儋與從弟榮、橫起齊,自立為齊王。韓廣自立為燕王。魏咎自立為魏王。陳涉之將周章西入關,至戲,秦將章邯距破之。

秦二年十月,沛公攻胡陵、方與,還守豐.秦泗川監平將兵圍豐.二日,出與戰,破之。令雍齒守豐.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秦泗川守壯兵敗於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馬得殺之。沛公還軍亢父,至方與.趙王武臣為其將所殺。十二月,楚王陳涉為其御所殺。魏人周市略地豐、沛,使人謂雍齒曰:「豐,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數十城,齒今下魏,魏以齒為侯守豐;不下,且屠豐.」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及魏招之,即反為魏守豐.沛公攻豐,不能取。沛公還之沛,怨雍齒與豐子弟畔之。

正月,張耳等立趙後趙歇為趙王。東陽甯君、秦嘉立景駒為楚王,在留。沛公往從之,道得張良,遂與俱見景駒,請兵以攻豐.時章邯從陳,別將司馬<屍二>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東陽甯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還收兵聚留。

二月,攻碭,三日拔之。收碭兵,得六千人,與故合九千人。三月,攻下邑,拔之。還擊豐,不下。四月,項梁擊殺景駒、秦嘉,止薛,沛公往見之。項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沛公還,引兵攻豐,拔之。雍齒奔魏。五月,項羽拔襄城還。項梁盡召別將。

六月,沛公如薛,與項梁共立楚懷王孫心為楚懷王。章邯破殺魏王咎、齊王田儋於臨濟。七月,大霖雨。沛公攻亢父。章邯圍田榮於東阿。沛公與項梁共救田榮,大破章邯東阿。田榮歸,沛公、項羽追北,至城陽,攻屠其城。軍濮陽東,復與章邯戰,又破之。

章邯復振,守濮陽,環水。沛公、項羽去攻定陶。八月,田榮立田儋子市為齊王。定陶未下,沛公與項羽西略地至雍丘,與秦軍戰,大敗之,斬三川守李由。還攻外黃,外黃未下。

項梁再破秦軍,有驕色。宋義諫,不聽。秦益章邯兵。九月,章邯夜銜枚擊項梁定陶,大破之,殺項梁。時連雨自七月至九月。沛公、項羽方攻陳留,聞梁死,士卒恐,乃與將軍呂臣引兵而東,徙懷王自盱台都彭城。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魏咎弟豹自立為魏王。後九月,懷王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為碭郡長,封武安侯,將碭郡兵。以羽為魯公,封長安侯。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

章邯已破項梁,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王歇,大破之。歇保巨鹿城,秦將王離圍之。趙數請救,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初,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羽怨秦破項梁,奮勢,願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慓悍禍賊,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項羽不可遣,獨沛公秦寬大長者。」卒不許羽,而遣沛公西收陳王、項梁散卒。乃道碭至城陽與槓里,攻秦軍壁,破其二軍。

秦三年十月,齊將田都畔田榮,將兵助項羽救趙.沛公攻破東郡尉於成武。

十一月,項羽殺宋義,並其兵渡河,自立為上將軍,諸將黥布等皆屬。

十二月,沛公引兵至栗,遇剛武侯,奪其軍四千餘人,並之,與魏將皇欣、武滿軍合攻秦軍,破之。故齊王建孫田安下濟北,從項羽救趙.羽大破秦軍巨鹿下,虜王離,走章邯。

二月,沛公從碭北攻昌邑,遇彭越。越助攻昌邑,未下。沛公西過高陽,酈食其為里監門,曰:「諸將過此者多,吾視沛公大度。」乃求見沛公。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於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食其說沛公襲陳留。沛公以為廣野君,以其弟商為將,將陳留兵。

三月,攻開封,未拔。西與秦將楊熊會戰白馬,又戰曲遇東,大破之。楊熊走之滎陽,二世使使斬之以徇。四月,南攻穎川,屠之。因張良遂略韓地。

時趙別將司馬卬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絕河津。南,戰雒陽東,軍不利,從轘轅至陽城,收軍中馬騎.六月,與南陽守齮戰犨東,破之。略南陽郡,南陽守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過宛西。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於是沛公乃夜引軍從他道還,偃旗幟,遲明,圍宛城三匝。南陽守欲自剄,其舍人陳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見沛公,曰:「臣聞足下約先入咸陽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郡縣連城數十,其吏民自以為降必死,故皆堅守乘城。今足下盡日止攻,士死傷者必多;引兵去,宛必隨足下。前則失咸陽之約,後有強宛之患。為足下計,莫若約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與之西。諸城未下者,聞聲爭開門而待足下,足下通行無所累。」沛公曰:「善。」七月,南陽守齮降,封為殷侯,封陳恢千戶。引兵西,無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鋗,與偕攻析、酈,皆降。所過毋得鹵掠,秦民喜。遣魏人甯昌使秦。是月,章邯舉軍降項羽,羽以為雍王。瑕丘申陽下河南。

八月,沛公攻武關,入秦。秦相趙高恐,乃殺二世,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沛公不許.九月,趙高立二世兄子子嬰為秦王。子嬰誅滅趙高,遣將將兵距嶢關.沛公欲擊之,張良曰:「秦兵尚強,未可輕.願先遣人益張旗幟於山上為疑兵,使酈食其、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秦將果欲連和,沛公欲許之。張良曰:「此獨其將欲叛,恐其士卒不從,不如因其怠懈擊之。」沛公引兵繞嶢關,逾蕢山,擊秦軍,大破之藍田南。遂至藍田,又戰其北,秦兵大敗。

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於東井。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殺之不祥。」乃以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蕭何盡收秦丞相府圖籍文書。十一月,召諸縣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耦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且吾所以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要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至縣、鄉、邑告諭之。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享軍士。沛公讓不受,曰:「倉粟多,不欲費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今聞章邯降項羽,羽號曰雍王,王關中。即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守函谷關,毋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二月,項羽果帥諸侯兵欲西入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羽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遂至戲下。沛公左司馬曹毋傷聞羽怒,欲攻沛公,使人言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亞父范增說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今聞其入關,珍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小。吾使人望其氣,皆為龍,成五色,此天子氣。急擊之,勿失。」於是饗士,旦日合戰。是時,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羽季父左尹項伯素善張良,夜馳見張良,具告其實,欲與俱去,毋特俱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不可不告,亡去不義.」乃與項伯俱見沛公。沛公與伯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無所敢取,籍吏民,封府庫,待將軍。所以守關者,備他盜也。日夜望將軍到,豈敢反邪!願伯明言不敢背德。」項伯許諾,即夜復去,戒沛公曰:「旦日不可不早自來謝.」項伯還,具以沛公言告羽,因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且人有大功,擊之不祥,不如因善之。」羽許諾.沛公旦日從百餘騎見羽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不自意先入關,能破秦,與將軍復相見。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隙。」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毋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羽因留沛公飲。范增數目羽擊沛公,羽不應。范增起,出謂項莊曰:「君王為人不忍,汝入以劍舞,因擊沛公,殺之。不者,汝屬且為所虜。」莊入為壽。壽畢,曰:「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因拔劍舞。項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噲聞事急,直入,怒甚。羽壯之,賜以酒。噲因譙讓羽。有頃,沛公起如廁,招樊噲出,置車官屬,獨騎,樊噲、靳強、滕公、紀成步,從間道走軍,使張良留謝羽。羽問:「沛公安在?」曰:「聞將軍有意督過之,脫身去,間至軍,故使臣獻璧。」羽受之。又獻玉斗范增。增怒,撞其斗,起曰:「吾屬今為沛公虜矣!」

沛公歸數日,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所過殘滅,秦民大失望。羽使人還報懷王,懷王曰:「如約.」羽怨懷王不肯令與沛公俱西入關而北救趙,後天下約.乃曰:「懷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專主約!本定天下,諸將與籍也。」春正月,陽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二月,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背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四十一縣,都南鄭。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趙將司馬卬為殷王,都朝歌。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都六。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番君吳芮為衡山王,都邾。故齊王建孫田安為濟北王。徙魏王豹為西魏王,都平陽。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將田都為齊王,都臨菑。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為常山王。漢王怨羽之背約,欲攻之,丞相蕭何諫,乃止。

夏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羽使卒三萬人從漢王,楚子、諸侯人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張良辭歸韓,漢王送至褒中,因說漢王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亦視項羽無東意。

漢王既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多道亡還者。韓信為治粟都尉,亦亡去。蕭何追還之,因薦於漢王,曰:「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於是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為大將軍,問以計策。信對曰:「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是遷也。吏卒畢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民皆自寧,不可復用。不如決策東向。」因陳羽可圖、三秦易並之計。漢王大說,遂聽信策,部署諸將。留蕭何收巴、蜀租,給軍糧食。

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戰好畤,又大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如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地。

田榮聞羽徙齊王市於膠東而立田都為齊王,大怒,以齊兵迎擊田都。都走降楚。六月,田榮殺田市,自立為齊王。時彭越在巨野,眾萬餘人,無所屬。榮與越將軍印,因令反梁地。越擊殺濟北王安,榮遂並三齊之地。燕王韓廣亦不肯徙遼東.秋八月,臧荼殺韓廣,並其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漢.初,項梁立韓後公子成為韓王,張良為韓司徒。羽以良從漢王,韓王成又無功,故不遣就國,與俱至彭城,殺之。及聞漢王並關中,而齊、梁畔之,羽大怒,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距漢.令蕭公角擊彭越,越敗角兵。時張良徇韓地,遺羽書曰:「漢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東.」羽以故無西意,而北擊齊.九月,漢王遣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從南陽迎太公、呂后於沛。羽聞之,發兵距之陽夏,不得前。

二年冬十月,項羽使九江王布殺義帝於郴。陳余亦怨羽獨不王己,從田榮藉助兵,以擊常山王張耳。耳敗走降漢,漢王厚遇之。陳余迎代王歇還趙,歇立余為代王。張良自韓間行歸漢,漢王以為成信侯。

漢王如陝,鎮撫關外父老。河南王申陽降,置河南郡。使韓太尉韓信擊韓,韓王鄭昌降。十一月,立韓太尉信為韓王。漢王還歸,都櫟陽,使諸將略地,拔隴西。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繕治河上塞。故秦菀囿園池,令民得田之。

春正月,羽擊田榮城陽,榮敗走平原,平原民殺之。齊皆降楚,楚焚其城郭,齊人復畔之。諸將拔北地,虜雍王弟章平。赦罪人。

二月癸未,令民除秦社稷,立漢社稷。施恩德,賜民爵。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關中卒從軍者,復家一歲.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復勿徭戍。以十月賜酒肉。

三月,漢王自臨晉渡河。魏王豹降,將兵從。下河內,虜殷王卬,置河內郡。至脩武,陳平亡楚來降。漢王與語,說之,使參乘,監諸將。南渡平陰津,至洛陽,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曰:「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項羽為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夫仁不以勇,義不以力,三軍之眾為之素服,以告之諸侯,為此東伐,四海之內莫不仰德。此三王之舉也。」漢王曰:「善。非夫子無所聞。」於是漢王為義帝發喪,袒而大哭,哀臨三日。發使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兵皆縞素。悉發關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夏四月,田榮弟橫收得數萬人,立榮子廣為齊王。羽雖聞漢東,既擊齊,欲遂破之而後擊漢,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東伐楚。到外黃,彭越將三萬人歸漢.漢王拜越為魏相國,令定梁也。

漢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貨賂,置酒高會。羽聞之,令其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從魯出胡陵,至蕭、晨擊漢軍,大戰彭城靈壁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大風從西北起,折木髮屋,揚砂石,晝晦,楚軍大亂,而漢王得與數十騎遁去。過沛,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漢王道逢孝惠、魯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二子。滕公下收載,遂得脫。審食其從太公、呂后間行,反遇楚軍,羽常置軍中以為質.諸侯見漢敗,皆亡去。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

呂后兄周呂侯將兵居下邑,漢王從之。稍收士卒,軍碭.漢王西過梁地,至虞,謂謁者隨何曰:「公能說九江王布使舉兵畔楚,項王必留擊之。得留數月,吾取天下必矣。」隨何往說布,果使畔楚。

五月,漢王屯滎陽,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韓信亦收兵與漢王會,兵復大振。與楚戰滎陽南京、索間,破之。築甬道屬河,以取敖倉粟。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則絕河津,反為楚。

六月,漢王還櫟陽。壬午,立太子,赦罪人。令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衛.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雍地定,八十餘縣,置河上、渭南、中地、隴西、上郡。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祠之。興關中卒乘邊塞。關中大飢,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秋八月,漢王如滎陽,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能下之,以魏地萬戶封生。」食其往,豹不聽。漢王以韓信為左丞相,與曹參、灌嬰俱擊魏。食其還,漢王問:「魏大將誰也?」對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騎將誰也?」曰:「馮敬。」曰:「是秦將馮無擇子也。雖賢,不能當灌嬰。步卒將誰也?」曰:「項它。」曰:「不能當曹參。吾無患矣。」

九月,信等虜豹,傳詣滎陽。定魏地,置河東、太原、上黨郡。信使人請兵三萬人,願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糧道。漢王與之。

三年冬十月,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擊趙,斬陳余,獲趙王歇。置常山、代郡。甲戌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隨何既說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項聲、龍且攻布,布戰不勝。

十二月,布與隨何間行歸漢.漢王分之兵,與俱收兵至成皋。

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與酈食其謀橈楚權。食其欲立六國後以樹黨,漢王刻印,將遣食其立之。以問張良,良發八難.漢王輟飯吐哺,曰:「豎儒幾敗乃公事!」令趨銷印。又問陳平,乃從其計,與平黃金四萬斤,以間疏楚君臣。

夏四月,項羽圍漢滎陽,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者為漢.亞父勸項羽急攻滎陽,漢王患之。陳平反間既行,羽果疑亞父。亞父大怒而去,發病死。

五月,將軍紀信曰:「事急矣!臣請誑楚,可以間出。」於是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楚因四面擊之。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曰:「食盡,漢王降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羽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燒殺信。而周苛、樅公相謂曰:「反國之王,難與守城。」因殺魏豹。

漢王出滎陽,至成皋。自成皋入關,收兵欲復東.轅生說漢王曰:「漢與楚相距滎陽數歲,漢常困。願君王出武關,項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皋間且得休息。使韓信等得輯河北趙地,連燕、齊,君王乃復走滎陽。如此,則楚所備者多,力分。漢得休息,復與之戰,破之必矣。」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間,與黥布行收兵。

羽聞漢王在宛,果引兵南,漢王堅壁不與戰。是月,彭越渡睢,與項聲、薛公戰下邳,破殺薛公。羽使終公守成皋,而自東擊彭越。漢王引兵北,擊破終公,復軍成皋。

六月,羽已破走彭越,聞漢復軍成皋,乃引兵西拔滎陽城,生得周苛。羽謂苛:「為我將,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周苛罵曰:「若不趨降漢,今為虜矣!若非漢王敵也。」羽亨周苛,並殺樅公,而虜韓王信,遂圍成皋。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宿小修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乃使張耳北收兵趙地。

秋七月,有星孛於大角。漢王得韓信軍,復大振。

八月,臨河南鄉,軍小修武,欲復戰。郎中鄭忠說止漢王,高壘深塹勿戰。漢王聽其計,使盧綰、劉賈將卒二萬人,騎數百,渡白馬津入楚地,佐彭越燒楚積聚,復擊破楚軍燕郭西,攻下睢陽、外黃十七城。

九月,羽謂海春侯大司馬曹咎曰:「謹守成皋。即漢王欲挑戰,慎勿與戰,勿令得東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復從將軍。」羽引兵東擊彭越。

漢王使酈食其說齊王田廣,罷守兵與漢和。

四年冬十月,韓信用蒯通計,襲破齊.齊王亨酈生,東走高密。項羽聞韓信破齊,且欲擊楚,使龍且救齊.漢果數挑成皋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數日,大司馬咎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金玉貨賂.大司馬咎、長史欣皆自剄汜水上。漢王引兵渡河,復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

羽下梁地十餘城,聞海春侯破,乃引兵還。漢軍方圍鍾離?末於滎陽東,聞羽至,盡走險阻。羽亦軍廣武,與漢相守。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漢王、羽相與臨廣武之間而語.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漢王數羽曰:「吾始與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定關中者王之。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也。羽矯殺卿子冠軍,自尊,罪二也。羽當以救趙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也。懷王約,入秦無暴掠,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財,罪四也。又強殺秦降王子嬰,罪五也。詐坑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也。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畔逆。罪七也。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與,罪八也。使人陰殺義帝江南,罪九也。夫為人臣而殺其主,殺其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公,何苦乃與公挑戰!」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胸,乃捫足曰:「虜中吾指!」漢王病創臥,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勝。漢王出行軍,疾甚,因馳入成皋。

十一月,韓信與灌嬰擊破楚軍,殺楚將龍且,追至城陽,虜齊王廣.齊相田橫自立為齊王,奔彭越。漢立張耳為趙王。

漢王疾愈,西入關,至櫟陽,存問父老,置酒。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留四日,復如軍,軍廣武。關中兵益出,而彭越、田橫居梁地,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食。

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輕,不為假王,恐不能安齊.」漢王怒,欲攻之。張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為守。」春二月,遣張良操印,立韓信為齊王。

秋七月,立黥布為淮南王。

八月,初為算賦.北貉、燕人來致梟騎助漢.漢王下令:軍士不幸死者,吏為衣衾棺斂,轉送其家。四方歸心焉。

項羽自知少助食盡,韓信又進兵擊楚,羽患之。漢遣陸賈說羽,請太公,羽弗聽。漢復使侯公說羽,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九月,歸太公、呂后,軍皆稱萬歲.乃封侯公為平國君。羽解而東歸.漢王欲西歸,張良、陳平諫曰:「今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楚兵罷食盡,此天亡之時,不因其幾而遂取之,此養虎自遺患也。」漢王從之。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五年冬十月,漢王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魏相國越期會擊楚。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守。謂張良曰:「諸侯不從,奈何?」良對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可立致也。齊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為相國。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陽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復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許兩人,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散也」。於是漢王發使使韓信、彭越。至,皆引兵來。

十一月,劉賈入楚地,圍壽春。漢亦遣人誘楚大司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迎黥布,並行屠城父,隨劉賈皆會。

十二月,圍羽垓下。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知盡得楚地。羽與數百騎走,是以兵大敗。灌嬰追斬羽東城。

楚地悉定,獨魯不下。漢王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節禮義之國,乃持羽頭示其父兄,魯乃降。初,懷王封羽為魯公,及死,魯又為之堅守,故以魯公葬羽於谷城。漢王為發喪,哭臨而去。封項伯等四人為列侯,賜姓劉氏。諸民略在楚者皆歸之。

漢王還至定陶,馳入齊王信壁,奪其軍。

初項羽所立臨江王共敖前死,子尉嗣立為王,不降。遣盧綰、劉賈擊虜尉。

春正月,追尊兄伯號曰武哀侯。下令曰:「楚地已定,義帝亡後,欲存恤楚眾,以定其主。齊王信習楚風俗,更立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魏相國建城侯彭越勤勞魏民,卑下士卒,常以少擊眾,數破楚軍,其以魏故地王之,號曰梁王,都定陶。」又曰:「兵不得休八年,萬民與苦甚,今天下事畢,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於是諸侯上疏曰:「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漢王曰:「寡人聞帝者賢者有也,虛言亡實之名,非所取也。今諸侯王皆推高寡人,將何以處之哉?」諸侯王皆曰:「大王起於細微,滅亂秦,威動海內。又以辟陋之地,自漢中行威德,誅不義,立有功,平定海內,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實宜,願大王以幸天下。」漢王曰:「諸侯王幸以為便於天下之民,則可矣。」於是諸侯王及太尉長安侯臣綰等三百人,與博士稷嗣君叔孫通謹擇良日二月甲午,上尊號。漢王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先媼曰昭靈夫人。

詔曰:「故衡山王吳芮與子二人、兄子一人,從百粵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諸侯立以為王。項羽侵奪之地,謂之番君。其以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為長沙王。」又曰:「故粵王亡諸世奉粵祀,秦侵奪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諸侯伐秦,亡諸身帥閩中兵以佐滅秦,項羽廢而弗立。今以為閩粵王,王閩中地,勿使失職。」

帝乃西都洛陽。夏五月,兵皆罷歸家。詔曰:「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名數,今天下已定,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訓辨告,勿笞辱。民以飢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軍吏卒會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滿大夫者,皆賜爵為大夫。故大夫以上,賜爵各一級。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戶,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諸侯子及從軍歸者,甚多高爵,吾數詔吏先與田宅,及所當求於吏者,亟與.爵或人君,上所尊禮,久立吏前,曾不為決,其亡謂也。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今吾於爵非輕也,吏獨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勞行田宅,今小吏未嘗從軍者多滿,而有功者顧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長吏教訓甚不善。其令諸吏善遇高爵,稱吾意。且廉問,有不如吾詔者,以重論之。」

帝置酒雒陽南宮.上曰:「通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先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嫚而侮人,項羽仁而敬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與人功,得地而不與人利,此其所以先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群臣說服。

初,田橫歸彭越。項羽已滅,橫懼誅,與賓客亡入海。上恐其久為亂,遣使者赦橫,曰:「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不來,且發兵加誅.」橫懼,乘傳詣雒陽,未至三十里,自殺。上壯其節,為流涕,發卒二千人,以上禮葬焉。

戍卒婁敬求見,說上曰:「陛下取天下與周異,而都雒陽,不便,不如入關,據秦之固。」上以問張良,良因勸上。是日,車駕西都長安。拜婁敬為奉春君,賜姓劉氏。

六月壬辰,大赦天下。

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將征之。

九月,虜荼。詔諸侯王視有功者立以為燕王。荊王臣信等十人皆曰:「太尉長安侯盧綰功最多,請立以為燕王。」使丞相噲將兵平代地。

利幾反,上自擊破之。利幾者,項羽將。羽敗,利幾為陳令,降,上侯之穎川。上至雒陽,舉通侯籍召之,而利幾恐,反。

後九月,徙諸侯子關中。治長樂宮.六年冬十月,令天下縣邑城。

人告楚王信謀反,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用陳平計,乃偽游雲夢。十二月,會諸侯於陳,楚王信迎謁,因執之。詔曰:「天下既安,豪桀有功者封侯,新立,未能盡圖其功。身居軍九年,或未習法令,或以其故犯法,大者死刑,吾甚憐之。其赦天下。」田肯賀上曰:「甚善,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也,帶河阻山,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齊得十二焉,此東西秦也。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者。」上曰:「善。」賜金五百斤。上還至雒陽,赦韓信,封為淮陰侯。

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參等為通侯。詔曰:「齊,古之建國也,今為郡縣,其復以為諸侯。將軍劉賈數有大功,及擇寬惠修絜者,王齊、荊地。」春正月丙午,韓王信等奏請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立劉賈為荊王;以碭郡、薛郡、郯郡三十六縣立弟文信君交為楚王。壬子,以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立兄宜信侯喜為代王;以膠東、膠西、臨淄、濟北、博陽、城陽郡七十三縣立子肥為齊王;以太原郡三十一縣為韓國,徙韓王信都晉陽。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爭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宮,從復道上見諸將往往耦語,以問張良。良曰:「陛下與此屬共取天下,今已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愛,所誅皆平生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為不足用遍封,而恐以過失及誅,故相聚謀反耳。」上曰:「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計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三月,上置酒,封雍齒,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罷酒,群臣皆喜,曰:「雍齒且侯,吾屬亡患矣!」

上歸櫟陽,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後上朝,太公擁彗,迎門卻行。上大驚,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於是上心善家令言,賜黃金五百斤。夏五月丙午,詔曰:「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秋九月,匈奴圍韓王信於馬邑,信降匈奴。

七年冬十月,上自將擊韓王信於銅鞮,斬其將。信亡走匈奴,其將曼丘臣、王黃共立故趙後趙利為王,收信散兵,與匈奴共距漢.上從晉陽連戰,乘勝逐北,至樓煩,會大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用陳平秘計得出。使樊噲留定代地。

十二月,上還過趙,不禮趙王。是月,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雒陽,赦為合陽侯。辛卯,立子如意為代王。

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民產子,復勿事二歲.二月,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後世有以加也。」上說.自櫟陽徙都長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夏四月,行如雒陽。

八年冬,上東擊韓信余寇於東垣。還過趙,趙相貫高等恥上不禮其王,陰謀欲弒上。上欲宿,心動,問「縣名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於人也。」去弗宿。

十一月,令士卒從軍死者,為槥歸其縣,縣給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長吏視葬。十二月,行自東垣至。

春三月,行如雒陽。令吏卒從軍至平城及守城邑者皆復終身勿事。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劉氏冠。賈人毋得衣錦、繡、綺、E067、絺、B076、E47B,操兵,乘騎馬.秋八月,吏有罪未發覺者,赦之。

九月,行自雒陽至。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皆從。

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稱萬歲,大笑為樂。

十一月,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十二月,行如雒陽。

貫高等謀逆發覺,逮捕高等,並捕趙王敖下獄.詔敢有隨王,罪三族。郎中田叔、孟舒等十人自髡鉗為王家奴,從王就獄.王實不知其謀.春正月,廢趙王敖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為趙王,王趙國。丙寅,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

二月,行自雒陽至。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上說,盡拜為郡守、諸侯相。

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荊王、梁王、楚王、齊王、長沙王來朝。

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赦櫟陽囚死罪以下。

八月,令諸侯王皆立太上皇廟於國都。

九月,代相國陳豨反。上曰:「豨嘗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故封豨為列侯,以相國守代,今乃與王黃等劫掠代地!吏民非有罪也,能去豨、黃來歸者,皆赦之。」上自東,至邯鄲。上喜曰:「豨不南據邯鄲而阻漳水,吾知其亡能為矣。」趙相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請誅守、尉。上曰:「守、尉反乎?」對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上嫚罵曰:「豎子能為將乎!」四人慚,皆伏地。上封各千戶,以為將。左右諫曰:「從入蜀、漢,伐楚,賞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陳豨反,趙、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計唯獨邯鄲中兵耳。吾何愛四千戶,不以慰趙子弟!」皆曰:「善。」又求:「樂毅有後乎?」得其孫叔,封之樂鄉,號華成君。問豨將,皆故賈人。上曰:「吾知與之矣。」乃多以金購豨將,豨將多降。

十一年冬,上在邯鄲。豨將侯敞將萬餘人遊行,王黃將騎千餘軍曲逆,張春將卒萬餘人度河攻聊城。漢將軍郭蒙與齊將擊,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馬邑,馬邑不下,攻殘之。豨將趙利守東垣,高祖攻之不下。卒罵,上怒。城降,卒罵者斬之。諸縣堅守不降反寇者,復租賦三歲.春正月,淮陰侯韓信謀反長安,夷三族。將軍柴武斬韓王信於參合。

上還雒陽。詔曰:「代地居常山之北,與夷狄邊,趙乃從山南有之,遠,數有胡寇,難以為國。頗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屬代,代之雲中以西為雲中郡,則代受邊寇益少矣。王、相國、通侯、吏二千石擇可立為代王者。」燕王綰、相國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恆賢知溫良,請立以為代王,都晉陽。」大赦天下。

二月,詔曰:「欲省賦甚。今獻未有程,吏或多賦以為獻,而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獻,即郡各以其口數率,人歲六十三錢,以給獻費.」又曰:「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國,相國酇侯下諸侯王,御史中執法下郡守,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病,勿遣。」

三月,梁王彭越謀反,夷三族。詔曰:「擇可以為梁王、淮陽王者。」燕王綰、相國何等請立子恢為梁王,子友為淮陽王。罷東郡,頗益梁;罷穎川郡,頗益淮陽。

夏四月,行自雒陽至。令豐人徙關中者皆復終身。

五月,詔曰:「粵人之俗,好相攻擊,前時秦徙中縣之民南方三郡,使與百粵雜處。會天下誅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中縣人以故不耗減,粵人相攻擊之俗益止,俱賴其力。今立它為南粵王。」使陸賈即授璽、綬.它稽首稱臣。

六月,令士卒從入蜀、漢、關中者皆復終身。

秋七月,淮南王布反。上問諸將,滕公言故楚令尹薛公有籌策。上召見,薛公言布形勢,上善之,封薛公千戶。詔王、相國擇可立為淮南王者,群臣請立子長為王。上乃發上郡、北地、隴西車騎,巴、蜀材官及中尉卒三萬人為皇太子衛,軍霸上。布果如薛公言,東擊殺荊王劉賈,劫其兵,度淮擊楚,楚王交走入薛。上赦天下死罪以下,皆令從軍;征諸侯兵,上自將以擊布。

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軍於會缶。布走,令別將追之。

上還,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擊築自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上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謂沛父兄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之後吾魂魄猶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沛父老諸母故人日樂飲極歡,道舊故為笑樂。十餘日,上欲去,沛父兄固請。上曰:「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乃去。沛中空縣皆之邑西獻.上留止,張飲三日。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豐未得,唯陛下哀矜。」上曰:「豐者,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以其為雍齒故反我為魏。」沛父兄固請之,乃並復豐,比沛。

漢別將擊布軍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斬布番陽。

周勃定代,斬陳豨於當城。

詔曰:「吳,古之建國也。日者荊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後。朕欲復立吳王,其議可者。」長沙王臣等言:「沛侯濞重厚,請立為吳王。」已拜,上召謂濞曰:「汝狀有反相。」因拊其背,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汝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汝慎毋反。」濞頓首曰:「不敢。」

十一月,行自淮南還。過魯,以大牢祠孔子。

十二月,詔曰:「秦皇帝、楚隱王、魏安釐王、齊愍王、趙悼襄王皆絕亡後。其與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齊各十家,趙及魏公子亡忌各五家,令視其冢,復,亡與它事。」

陳豨降將言豨反時燕王盧綰使人之豨所陰謀.上使辟陽侯審食其迎綰,綰稱疾。食其言綰反有端。春二月,使樊噲、周勃將兵擊綰.詔曰:「燕王綰與吾有故,愛之如子,聞與陳豨有謀,吾以為亡有,故使人迎綰.綰稱疾不來,謀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也,賜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級。與綰居,去來歸者,赦之,加爵亦一級。」詔諸侯王議可立為燕王者。長沙王臣等請立子建為燕王。

詔曰:「南武侯織亦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

三月,詔曰:「吾立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於今矣。與天下之豪士賢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輯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為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親,或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賦斂,女子公主。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賜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長安,受小第室。入蜀、漢定三秦者,皆世世復。吾於天下賢士功臣,可謂亡負矣。其有不義背天子擅起兵者,與天下共伐誅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上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疾。疾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上問醫.曰:「疾可治。」於是上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疾,賜黃金五十斤,罷之。呂后問曰:「陛下百歲後,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知有餘,然難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乃所知也。」

盧綰與數千人居塞下候伺,幸上疾愈,自入謝.夏四月甲辰,帝崩於長樂宮.盧綰聞之,遂亡入匈奴。

呂后與審食其謀曰:「諸將故與帝為編戶民,北面為臣,心常鞅鞅,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發喪。人或聞,以語酈商。酈商見審食其曰:「聞帝已崩四日,不發喪,欲誅諸將。誠如此,天下危矣。陳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代,此聞帝崩,諸將皆誅,必連兵還鄉,以攻關中。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蹺足待也。」審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發喪,大赦天下。

五月丙寅,葬長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廟.群臣曰:「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曰高皇帝。

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初順民心作三章之約.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陸賈造【新語】。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

贊曰:【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范氏其後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范氏為晉士師,魯文公世奔秦。後歸於晉,其處者為劉氏。劉向雲戰國時劉氏自秦獲於魏。秦滅魏,遷大梁,都於豐,故周市說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是以頌高祖云:「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荊之巫,世祠天地,綴之以祀,豈不信哉!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4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二帝紀第二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呂皇后。帝年五歲,高祖初為漢王。二年,立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賜民爵一級。中郎、郎中滿六歲爵三級,四歲二級。外郎滿六歲二級。中郎不滿一歲一級。外郎不滿二歲賜錢萬.宦官尚食比郎中,謁者、執楯、執戟、武士、騶比外郎。太子御驂乘賜爵五大夫,舍人滿五歲二級。賜給喪事者,二千石錢二萬,六百石以上萬,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視作斥上者,將軍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減田租,復十五稅一。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滿十歲有罪當刑者,皆完之。又曰:\"吏所以治民也,能盡其治則民賴之,故重其祿,所以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與同居,及故吏嘗佩將軍、都尉印將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給軍賦,他無有所與.\"令郡諸侯王立高廟.元年冬十二月,趙隱王如意薨。民有罪,得買爵三十級以免死罪。賜民爵,戶一級。

春正月,城長安。

二年冬十月,齊悼惠王來朝,獻城陽郡以益魯元公主邑,尊公主為太后。

春正月癸酉,有兩龍見蘭陵家人井中,乙亥夕而不見。隴西地震。

夏旱。郃陽侯仲薨。

秋七月辛未,相國何薨。

三年春,髮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以宗室女為公主,嫁匈奴單于。

夏五月,立閩越君搖為東海王。

六月,發諸侯王、列侯徒隸二萬人城長安。

秋七月,都廄災。南越王趙佗稱臣奉貢。

四年冬十月壬寅,立皇后張氏。

春正月,舉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挾書律。長樂宮鴻台災。宜陽雨血。

秋七月乙亥,未央宮凌室災;丙子,織室災。

五年冬十月,雷;桃李華,棗實。

春正月,復髮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五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夏,大旱。

秋八月己丑,相國參薨。

九月,長安城成。賜民爵,戶一級。

六年冬十月辛丑,齊王肥薨。

令民得賣爵。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夏六月,舞陽侯噲薨。

起長安西市,修敖倉.七年冬十月,發車騎、材官詣滎陽,太尉灌嬰將。

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蝕之。夏五月丁卯,日有蝕之,既。

秋八月戊寅,帝崩於未央宮.九月辛丑,葬安陵。

贊曰:孝惠內修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說,可謂寬仁之主。曹呂太后虧損至德,悲夫!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5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三高后紀第三

高皇后呂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呂后為太后。太后立帝姊魯元公主女為皇后,無子,取後宮美人子名之以為太子。惠帝崩,太子立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制,大赦天下。乃立兄子呂台、產、祿、台子通四人為王,封諸呂六人為列侯。語在【外戚傳】。

元年春正月,詔曰:\"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議未決而崩。今除之。\"二月,賜民爵,戶一級。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夏五月丙申,趙王宮叢台災。立孝惠后宮子強為淮陽王,不疑為恆山王,弘為襄城侯,朝為軹侯,武為壺關侯。秋,桃李華.二年春,詔曰:\"高皇帝匡飭天下,諸有功者皆受分弟為列侯,萬民大安,莫不受休德。朕思念至於久遠而功名不着,亡以尊大誼,施後世。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於高廟,世世勿絕,嗣子各襲其功位。其與列侯議定奏之。\"丞相臣平言:\"謹與絳侯臣勃、曲周侯臣商、穎陰侯臣嬰、安國侯臣陵等議:列侯幸得賜餐錢奉邑,陛下加惠,以功次定朝位,臣請臧高廟.\"奏可。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夏六月丙戌晦,日有蝕之。秋七月,恆山王不疑薨。行八銖錢.三年夏,江水、漢水溢,流民四千餘家。秋,星晝見。

四年夏,少帝自知非皇后子,出怨言,皇太后幽之永巷。詔曰:\"凡有天下治萬民者,蓋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歡心以使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歡欣交通而天下治。今皇帝疾久不已,乃失惑昏亂,不能繼嗣奉宗廟,守祭祀,不可屬天下。其議代之。\"群臣皆曰:\"皇太后為天下計,所以安宗廟、社稷甚深。頓首奉詔.\"五月丙辰,立恆山王弘為皇帝。

五年春,南粵王尉佗自稱南武帝。秋八月,淮陽王強薨。九月,發河東、上黨騎屯北地。

六年春,星晝見。夏四月,赦天下。秩長陵令二千石。六月,城長陵。匈奴寇狄道,攻阿陽。行五分錢.七年冬十二月,匈奴寇狄道,略二千餘人。春正月丁丑,趙王友幽死於邸。己丑晦,日有蝕之,既。以梁王呂產為相國,趙王祿為上將軍。立營陵侯劉澤為琅邪王。夏五月辛未,詔曰:\"昭靈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號諡不稱,其議尊號。\"丞相臣平等請尊昭靈夫人曰昭靈後,武哀侯曰武哀王,宣夫人曰昭哀後,六月,趙王恢自殺。秋九月,燕王建薨。南越侵盜長沙,遣隆慮侯灶將兵擊之。

八年春,封中謁者張釋卿為列侯。諸中官、宦者令、丞皆賜爵關內侯,食邑。夏,江水、漢水溢,流萬餘家。

秋七月辛巳,皇太后崩於未央宮.遺詔賜諸侯王各千金,將、相、列侯下至郎吏各有差。大赦天下。

上將軍祿、相國產顓兵秉政,自知背高皇帝約,恐為大臣、諸侯王所誅,因謀作亂.時齊悼惠王子朱虛侯章在京師,以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告兄齊王,令發兵西。章欲與太尉勃、丞相平為內應,以誅諸呂。齊王遂發兵,又詐琅邪王澤發其國兵,並將而西。產、祿等遣大將軍灌嬰將兵擊之。嬰至滎陽,使人諭齊王與連和,待呂氏變而共誅之。

太尉勃與丞相平謀,以曲周侯酈商子寄與祿善,使人劫商令寄紿說祿曰:\"高帝與呂后共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布告諸侯王,諸侯王以為宜。今太后崩,帝少,足下不急之國守籓,乃為上將將兵留此,為大臣諸侯所疑。何不速歸將軍印,以兵屬太尉,請梁王亦歸相國印,與大臣盟而之國?齊兵必罷,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萬世之利也。\"祿然其計,使人報產及諸呂老人。或以為不便,計猶豫未有所決.祿信寄,與俱出遊,過其姑呂嬃。嬃怒曰:\"汝為將而棄軍,呂氏今無處矣!\"乃悉出珠玉、寶器散堂下,曰:\"無為它人守也!\"八月庚申,平陽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見相國產計事。郎中令賈壽使從齊來,因數產曰:\"王不早之國,今雖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嬰與齊、楚合從狀告產.平陽侯窋聞其語,馳告丞相平、太尉勃。勃欲入北軍,不得入。襄平侯紀通尚符節,乃令持節矯內勃北軍。勃復令酈寄、典客劉揭說祿,曰:\"帝使太尉守北軍,欲令足下之國,急歸將印,辭去。不然,禍且起。\"祿遂解印屬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勃。勃入軍門,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皆左袒。勃遂將北軍。然尚有南軍,丞相平召朱虛侯章佐勃。勃令章監軍門,令平陽侯告衛尉,毋內相國產殿門.產不知祿已去北軍,入未央宮欲為亂.殿門弗內,徘徊往來。平陽侯馳語太尉勃,勃尚恐不勝,未敢誦言誅之,乃謂朱虛侯章曰:\"急入宮衛帝。\"章從勃請卒千人,入未央宮掖門,見產廷中。餔時,遂擊產,產走。天大風,從官亂,莫敢斗者。逐產,殺之郎中府吏舍廁中。

章已殺產,帝令謁者持節勞章。章欲奪節,謁者不肯,章乃從與載,因節信馳斬長樂衛尉呂更始。還入北軍,復報太尉勃。勃起拜賀章,曰:\"所患獨產,今已誅,天下定矣。\"辛酉,斬呂祿,笞殺呂嬃。分部悉捕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

大臣相與陰謀,以為少帝及三弟為王者皆非孝惠子,復共誅之,尊立文帝。語在周勃、高五王【傳】。

贊曰:孝惠、高后之時,海內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無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6 | 顯示全部樓層
卷四文帝紀第四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高祖十一年,誅陳豨,定代地,立為代王,都中都。十七年秋,高后崩,諸呂謀為亂,欲危劉氏。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等共誅之,謀立代王。語在【高后紀】、【高五王傳】。

大臣遂使人迎代王。郎中令張武等議,皆曰:\"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將,習兵事,多謀詐,其屬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呂太后威耳。今已誅諸呂,新喋血京師,以迎大王為名,實不可信。願稱疾無往,以觀其變。\"中尉宋昌進曰:\"群臣之議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豪傑並起,人人自以為得之者以萬數,然卒踐天子位者,劉氏也,天下絕望,一矣。高帝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二矣。漢興,除秦煩苛,約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難動搖,三矣。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擅權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入北軍,一呼士皆袒左,為劉氏,畔諸呂,卒以滅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雖欲為變,百姓弗為使,其黨寧能專一邪?內有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南、琅邪、齊、代之強。方今高帝子獨淮南王與大王,大王又長,賢聖仁孝聞於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報太后,計猶豫未定。卜之,兆得大橫.占曰:\"大橫庚庚,余為天王,夏啟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為王,又何王乎?\"卜人曰:\"所謂天王者,乃天子也。\"於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見太尉勃,勃等具言所以迎立王者。昭還報曰:\"信矣,無可疑者。\"代王笑謂宋昌曰:\"果如公言。\"乃令宋昌驂乘,張武等六人乘六乘傳,詣長安,至高陵止,而使宋昌先之長安觀變。

昌至渭橋,丞相已下皆迎。昌還報,代王乃進至渭橋。群臣拜謁稱臣,代王下拜。太尉勃進曰:\"願請間.\"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璽.代王謝曰:\"至邸而議之。\"閏月己酉,入代邸。群臣從至,上議曰:\"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將軍臣武、御史大夫臣蒼、宗正臣郢、朱虛侯臣章、東牟侯臣興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當奉宗廟.臣謹請陰安侯、頃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議,大王高皇帝子,宜為嗣,願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廟,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稱.願請楚王計宜者,寡人弗敢當。\"群臣皆伏,固請。代王西鄉讓者三,南鄉讓者再。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宜稱,雖天下諸侯萬民皆以為宜。臣等為宗廟、社稷計,不敢忽。願大王幸聽臣等。臣謹奉天子璽、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將、相、王、列侯以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辭.\"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使太僕嬰、東牟侯興居先清宮,奉天子法駕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還坐前殿,下詔曰:\"制詔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間者諸呂用事擅權,謀為大逆,欲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五日。\"元年冬十月辛亥,皇帝見於高廟.遣車騎將軍薄昭迎皇太后於代。詔曰:\"前昌產自置為相國,呂祿為上將軍,擅遣將軍灌嬰將兵擊齊,欲代劉氏。嬰留滎陽,與諸侯合謀以誅呂氏。呂產欲為不善,丞相平與太尉勃等謀奪產等軍。朱虛侯章首先捕斬產.太尉勃身率襄平侯通持節承詔入北軍。典客揭奪呂祿印。其益封太尉勃邑萬戶,賜金五千斤。丞相平、將軍嬰邑各三千戶,金二千斤。朱虛侯章、襄平侯通邑各二千戶,金千斤。封典客揭為陽信侯,賜金千斤。\"十二月,立趙幽王子遂為趙王,徙琅邪王澤為燕王。呂氏所奪齊、楚地皆歸之。盡除收帑相坐律令。

正月,有司請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廟也。詔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饗也,天下人民未有愜志。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聖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廟、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體.吳王於朕,兄也;淮南王,弟也:皆秉德以陪朕,豈為不豫哉!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賢及有德義者,若舉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終,是社稷之靈,天下之福也。今不選舉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為忘賢有德者而專於子,非所以憂天下也。朕甚不取。\"有司固請曰:\"古者殷、周有國,治安皆且千歲,有天下者莫長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從來遠矣。高帝始平天下,建諸侯,為帝者太祖。諸侯王、列侯始受國者亦皆為其國祖。子孫繼嗣,世世不絕,天下之大義也。故高帝設之以撫海內。今釋宜建而更選於諸侯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議不宜。子啟最長,敦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上乃許之。因賜天下民當為父後者爵一級。封將軍薄昭為軹侯。

三月,有司請立皇后。皇太后曰:\"立太子母竇氏為皇后。\"詔曰:\"方春和時,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樂,而吾百姓鰥、寡、孤、獨、窮困之人或阽於死亡,而莫之省憂.為憫父母將何如?其議所以振貸之。\"又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飽。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今聞吏稟當受鬻者,或以陳粟,豈稱養老之意哉!具為令。\"有司請令縣道,年八十已上,賜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賜帛人二匹,絮三斤。賜物及當稟鬻米者,長吏閱視,丞若尉致。不滿九十,嗇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稱者督之。刑者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

楚元王交薨。

四月,齊、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潰出。

六月,令郡國無來獻.施惠天下,諸侯、四夷,遠近歡洽。乃修代來功。詔曰:\"方大臣誅諸呂迎朕,朕狐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勸朕,朕已得保宗廟.以尊昌為衛將軍,其封昌為壯武侯。諸從朕六人,官皆至九卿。\"又曰:\"列侯從高帝入蜀、漢者六十八人益邑各三百戶,吏二千石以上從高帝穎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戶,淮陽守申屠嘉等十人五百戶,衛尉足等十人四百戶。\"封淮南王舅趙兼為周陽侯,齊王舅駟鈞為靖郭侯,故常山丞相蔡兼為樊侯。

二年冬十月,丞相陳平薨。詔曰:\"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歡欣,靡有違德。今列侯多居長安,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亦無由教訓其民。其令列侯之國,為吏及詔所止者,遣太子。\"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詔曰:\"朕聞之,天生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適見於天,災孰大焉!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托於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唯二三執政猶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B04F以啟告朕。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職任,務省徭費以便民。朕既不能遠德,故B050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設備未息。今縱不能罷邊屯戍,又飭兵厚衛,其罷衛將軍軍。太僕見馬遺財足,余皆以給傳置。\"春正月丁亥,詔曰:\"夫農,天下之本也,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民謫作縣官及貸種食未入、入未備者,皆赦之。\"三月,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詔曰:\"前趙幽王幽死,朕甚憐之,已立其太子遂為趙王。遂弟辟強及齊悼惠王子朱虛侯章、東牟侯興居有功,可王。\"乃立辟強為河間王,章為城陽王,興居為濟北王。因立皇子武為代王,參為太原王,揖為梁王。

五月,詔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也,今法有誹謗、訞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民或祝詛上,以相約而後相謾,吏以為大逆,其有他言,吏又以為誹謗.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九月,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

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憂其然,故今茲親率群臣農以勸之。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三年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十一月丁卯晦,日有蝕之。

詔曰:\"前日詔遣列侯之國,辭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遂免丞相勃,遣就國。

十二月,太尉穎陰侯灌嬰為丞相。罷太尉官,屬丞相。

夏四月,城陽王章薨。淮南王長殺辟陽侯審食其。

五月,匈奴入居北地、河南為寇。上幸甘泉,遣丞相灌嬰擊匈奴,匈奴去。發中尉材官屬衛將軍,軍長安。

上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見故群臣,皆賜之。舉功行賞,諸民里賜牛酒。復晉陽、中都民三歲租。留游太原十餘日。

濟北王興居聞帝之代欲自擊匈奴,乃反,發兵欲襲滎陽。於是詔罷丞相兵,以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將四將軍十萬眾擊之。祁侯繒賀為將軍,軍滎陽。

秋七月,上自太原至長安。詔曰:\"濟北王背德反上,詿誤吏民,為大逆。濟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以軍、城邑降者,皆赦之,復官爵。與王興居居,去來者,亦赦之。\"八月,虜濟北王興居,自殺。赦諸與興居反者。

四年冬十二月,丞相灌嬰薨。

夏五月,復諸劉有屬籍,家無所與.賜諸侯王子邑各二千戶。

秋九月,封齊悼惠王子七人為列侯。

絳侯周勃有罪,逮詣廷尉詔獄.作顧成廟.五月春二月,地震。

夏四月,除盜鑄錢令。更造四銖錢.六年冬十月,桃、李華.十一月,淮南王長謀反,廢遷蜀嚴重,死雍。

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無得擅征捕。

夏四月,赦天下。

六月癸酉,未央宮東闕罘罳災。

八年夏,封淮南厲王長子四人為列侯。

有長星出於東方。

九年春,大旱。

十年冬,行幸甘泉。

將軍薄昭死。

十一年冬十一月,行幸代。春正月,上自代還。

夏六月,梁王揖薨。

匈奴寇狄道。

十二年冬十二月,河決東郡。

春正月,賜諸侯王女邑各二千戶。

二月,出孝惠皇帝后宮美人,令得嫁。

三月,除關,無用傳。

詔曰:\"道民之路,在於務本。朕親率天下農,十年於今,而野不加辟。歲一不登,民有飢色,是從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務也。吾詔書數下,歲勸民種樹,而功未興,是吏奉吾詔不勤,而勸民不明也。且吾農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將何以勸焉?其賜農民今年租稅之半。\"又曰:\"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三老,眾民之師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萬家之縣,雲無應令,豈實人情?是吏舉賢之道未備也。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問民所不便安,而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十三年春二月甲寅,詔曰:\"朕親率天下農耕以供粢盛,皇后親桑以奉祭服,其具禮儀.\"夏,除秘祝,語在【郊祀志】。

五月,除肉刑法,語在【刑法志】。

六月,詔曰:\"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廑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謂本末者無以異也,其於勸農之道未備。其除田之租稅。賜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數。\"十四年冬,匈奴寇邊,殺北地都尉卯。遣三將軍軍隴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人。上親勞軍,勒兵,申教令,賜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諫,不聽。皇太后固要上,乃止。於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建成侯董赫、內史欒布皆為將軍,擊匈奴,匈奴走。

春,詔曰:\"朕獲執犧牲、珪幣以事上帝宗廟,十四年於今。曆日彌長,以不敏不明而久撫臨天下,朕甚自愧。其廣增諸祀壇場、珪幣。昔先王遠施不求其報,望祀不祈其福,右賢左戚,先民後己,至明之極也。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於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之不德,而專鄉獨美其福,百姓不與焉,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敬,無有所祈。\"十五年春,黃龍見於成紀.上乃下詔議郊祀。公孫臣明服色,新垣平設五廟,語在【郊祀志】。

夏四月,上幸雍,始郊見五帝,赦天下。修名山大川嘗祀而絕者,有司以歲時致禮.九月,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上親策之,傅納以言,語在【晁錯傳】。

十六年夏四月,上郊祀五帝於渭陽。

五月,立齊悼惠王子六人、淮南厲王子三人皆為王。

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

後元年冬十月,新垣平詐覺,謀反,夷三族。

春三月,孝惠皇后張氏薨。

詔曰:\"間者數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順,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廢不享與?何以致此?將百官之奉養或費,無用之事或多與?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於古猶有餘,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百姓之從事於末以害農者蕃,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眾與?細大之義,吾未能得其中。其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議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遠思,無有所隱也。\"二年夏,行幸雍棫陽宮.六月,代王參薨。匈奴和親.詔曰:\"朕既不明,不能遠德,使方外之國或不寧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內勤勞不處,二者之咎,皆自於朕之德薄而不能達遠也。間者累年,匈奴並暴邊境,多殺吏民,邊臣兵吏又不能諭其內志,以重吾不德。夫久結難連兵,中外之國將何以自寧?今朕夙興夜寐,勤勞天下,憂苦萬民,為之惻怛不安,未嘗一日忘於心,故遣使者冠蓋相望,結徹於道,以諭朕志於單于。今單于反古之道,計社稷之安,便萬民之利,新與朕俱棄細過,偕之大道,結兄弟之義,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親以定,始於今年。\"三年春二月,行幸代。

四年夏四月丙寅晦,日有蝕之。五月,赦天下。免官奴婢為庶人。行幸雍。

五年春正月,行幸隴西。三月,行幸雍。秋七月,行幸代。

六年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屯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太守周亞夫為將軍,次細柳;宗正劉禮為將軍,次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次棘門,以備胡。

夏四月,大旱,蝗。令諸侯無人貢,弛山澤,減諸服御,損郎吏員,發倉庚以振民,民得賣爵。

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於未央宮.遺詔曰:\"朕聞之: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當今之世,咸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罹寒暑之數,哀人父子;傷長老之志,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謂天下何!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托於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餘年矣。賴天之靈.社稷之福,方內安寧,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德;惟年之久長,懼於不終.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養於高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自當給喪事服臨者,皆無踐.絰帶無過三寸。無布車及兵器。無發民哭臨宮殿中。殿中當臨者,皆以旦夕各十五舉音,禮皆罷.非旦夕臨時,禁無得擅哭臨.以下,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纖七日,釋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類從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無有所改。歸夫人以下至少使。\"令中尉亞夫為車騎將軍,屬國悍為將屯將軍,郎中令張武為復士將軍,發近縣卒萬六千人,發內史卒萬五千人,臧郭、穿、復土屬將軍武。賜諸侯王以下至孝悌、力田金、錢、帛各有數。乙巳,葬霸陵。

贊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台,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台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為帝,召貴佗兄弟,以德懷之,佗遂稱臣。與匈奴結和親,後而背約入盜,令邊備守,不發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朝,賜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諫說雖切,常假借納用焉。張武等受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7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五景帝紀第五

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竇皇后。後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九月,有星孛於西方。

元年冬十月,詔曰:\"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禮樂各有由。歌者,所以發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廟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廟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臨天下,通關梁,不異遠方;除誹謗,去肉刑,賞賜長老,收恤孤獨,以遂群生;減耆欲,不受獻,罪人不帑,不誅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宮刑,出美人,重絕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勝識.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親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靡不獲福。明象乎日月,而廟樂不稱,朕甚懼焉。其為孝文皇帝廟為【昭德】這舞,以明休德。然後祖宗之功德,施於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其與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禮官具禮儀奏。\"丞相臣嘉等奏曰:\"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臣謹議:世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盛於孝文皇帝。高皇帝廟宜為帝者太祖之廟,孝文皇帝廟宜為帝者太宗之廟.天子宜世世獻祖宗之廟.郡國諸侯宜各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廟.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獻祖宗之廟.請宣布天下。\"制曰\"可\".春正月,詔曰:\"間者歲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絕天年,朕甚痛之。郡國或磽狹,無所農桑系畜;或地饒廣,薦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夏四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

遣御史大夫青翟至代下與匈奴和親.五月,令田半租。

秋七月,詔曰:\"吏受所監臨,以飲食免,重;受財物,賤買貴賣,論輕.廷尉與丞相更議着令。\"廷尉信謹與丞相議曰:\"吏及諸有秩受其官屬所監、所治、所行、所將,其與飲食,計償費,勿論。它物,若買故賤,賣故貴,皆坐臧為盜,沒入臧縣官。吏遷徙、兔、罷,受其故官屬所將、監、治送財物,奪爵為士伍,免之。無爵,罰金二斤,令沒入所受。有能捕告,畀其所受臧。\"二年冬十二月,有星孛於西南。

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

春三月,立皇子德為河間王,閼為臨江王,余為淮陽王,非為汝南王,彭祖為廣川王,發為長沙王。

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崩。

六月,丞相嘉薨。

封故相國蕭何孫係為列侯。

秋,與匈奴和親.三年冬十二月,詔曰:\"襄平侯嘉子恢說不孝,謀反,欲以殺嘉,大逆無道。其赦嘉為襄平侯,及妻子當坐者復故爵。論恢說及妻子如法。\"春正月,淮陽王宮正殿災。

吳王濞、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皆舉兵反。大赦天下。遣太尉亞夫、大將軍竇嬰將兵擊之。斬御史大夫晁錯以謝七國。

二月壬子晦,日有蝕之。

諸將破七國,斬首十餘萬級。追斬吳王濞於丹徒。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皆自殺。

夏六月,詔曰:\"乃者吳王濞等為逆,起兵相脅,詿誤吏民,吏民不得已。今濞等已滅,吏民當坐濞等及逋逃亡軍者,皆赦之。楚元王子藝等與濞等為逆,朕不忍加法,除其籍,毋令污宗室。\"立平陸侯劉禮為楚王,續元王后。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勝為中山王。賜民爵一級。

四年春,復置諸關用傳出入。

夏四月己巳,立皇子榮為皇太子,徹為膠東王。

六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

秋七月,臨江王閼薨。

十月戊戌晦,日有蝕之。

五年春正月,作陽陵邑。夏,募民徙陽陵,賜錢二十萬.遣公主嫁匈奴單于。

六年冬十二月,雷,霖雨。

秋九月,皇后薄氏廢.七年冬十一月庚寅晦,日有蝕之。

春正月,廢皇太子榮為臨江王。

二月,罷太尉官。

夏四月乙巳,立皇后王氏。

丁巳,立膠東王徹為皇太子。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

中元年夏四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孫子為列侯。

二年春二月,令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國,大鴻臚奏諡、誄、策。列侯薨及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諡、誄、策。王薨,遣光祿大夫吊襚、祠、賵,視喪事,因立嗣子。列侯薨,遣太中大夫吊祠,視喪事,因立嗣。其葬,國得發民挽喪、穿、復土,治墳無過三百人畢事。

匈奴入燕。

改磔曰棄市,勿復磔。

三月,臨江王榮坐侵太宗廟地,征詣中尉,自殺。

夏四月,有星孛於西北。

立皇子越為廣川王,寄為膠東王。

秋七月,更郡守為太守,郡尉為都尉。

九月,封故楚、趙傅、相、內史前死事者四人子皆為列侯。

甲戌晦,日有蝕之。

三年冬十一月,罷諸侯御史大夫官。

春正月,皇太后崩。

夏,旱,禁酤酒。秋九月,蝗。有星孛於西北。戊戌晦,日有蝕之。

立皇子乘為清河王。

四年春三月,起德陽宮.御史大夫綰奏禁馬高五尺九寸以上,齒未平,不得出關.夏,蝗。

秋,赦徒作陽陵者死罪;欲腐者,許之。

十月戊午,日有蝕之。

五年夏,立皇子舜為常山王。六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

秋八月己酉,未央宮東闕災。

更名諸侯丞相為相。

九月,詔曰:\"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獄,人之大命,死者不可復生。吏或不奉法令,以貨賂為市,朋黨比周,以苛為察,以刻為明,令亡罪者失職,朕甚憐之。有罪者不伏罪,奸法為暴,甚亡謂也。諸獄疑,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六年冬十月,行幸雍,郊五畤。

十二月,改諸官名。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

春三月,雨雪。

夏四月,梁王薨。分梁為五國,立孝王子五人皆為王。

五月,詔曰:\"夫吏者,民之師也。車駕、衣服宜稱.吏六百石以上,皆長吏也。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閭里,與民亡異。令長吏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車騎從者不稱其官衣服、下吏出入閭巷亡吏體者,二千石上其官屬,三輔舉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請之。\"先是,吏多軍功,車、服尚輕,故為設禁,又惟酷吏奉憲失中,乃詔有司減笞法,定棰令。語在【刑法志】。

六月,匈奴入雁門,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馬.吏卒戰死者二千人。

秋七月,辛亥晦,日有蝕之。

後元年春正月,詔曰:\"獄,重事也。人有智愚,官有上下。獄疑者讞有司,有司所不能決,移廷尉。有令讞而後不當,讞者不為失。欲令治獄者務先寬。\"三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中二千石、諸侯相爵右庶長.夏,大酺五日,民得酤酒。

五月,地震。

秋七月乙巳晦,日有蝕之。

條侯周亞夫下獄死。

二年冬十月,省徹侯之國。

春,匈奴入雁門,太守馮敬與戰死。發車騎材官屯。

春,以歲不登,禁內郡食馬粟,沒入之。

夏四月,詔曰:\"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農事傷則飢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夫饑寒並至,而能亡為非者寡矣。朕親耕,後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不受獻,減太官,省徭賦,欲天下務農蠶,素有畜積,以備災害。強毋攘弱,眾毋暴寡;老耆以壽終,幼孤得遂長.今,歲或不登,民食頗寡,其咎安在?或詐偽為吏,吏以貨賂為市,漁奪百姓,侵牟萬民。縣丞,長吏也,奸法與盜盜,甚無謂也。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職;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五月,詔曰:\"人不患其不知,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厭也。其唯廉士,寡慾易足。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官,廉士算不必眾。有市籍不得官,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秋,大旱。

三年春正月,詔曰:\"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間歲或不登,意為末者眾,農民寡也。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吏發民若取庸采黃金、珠玉者,坐臧為盜.二千石聽者,與同罪。\"皇太子冠,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

甲子,帝崩於未央宮.遺詔賜諸侯王、列侯馬二駟,吏二千石黃金二斤,吏民戶百錢.出宮人歸其家,復終身。

二月癸酉,葬陽陵。

贊曰:孔子稱\"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軌不勝。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7 | 顯示全部樓層
卷六武帝紀第六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歲立為膠東王。七歲為皇太子,母為皇后。十六歲,後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竇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分、勝皆為列侯。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丞相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奏可。

春二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年八十復二算,九十復甲卒。行三銖錢.夏四月己已,詔曰:\"古之立孝,鄉里以齒,朝廷以爵,扶世導民,莫善於德。然即於鄉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外迫公事,內乏資財,是以孝心闕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為復子若孫,令得身帥妻妾遂其供養之事。\"五月,詔曰:\"河海潤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為歲事,曲加禮.\"赦吳、楚七國帑輸在官者。

秋七月,詔曰:\"衛士轉置送迎二萬人,其省萬人。罷苑馬,以賜貧民。\"議立明堂。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征魯申公。

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趙綰坐請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獄,自殺。丞相嬰、太尉?分免。

春二月丙戌朔,日有蝕之。

夏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

初置茂陵邑。

三年春,河水溢於平原,大飢,人相食。

賜徙茂陵者戶錢二十萬,田二頃。初作便門橋。

秋七月,有星孛於西北。

濟川王明坐殺太傅、中傅廢遷防陵。

閩越圍東甌,東甌告急。遣中大夫嚴助持節發會稽兵,浮海救之。未至,閩越走,兵還。

九月丙子晦,日有蝕之。

四年夏,有風赤如血。六月,旱。秋九月,有星孛於東北。

五年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置【五經】博士。

夏四月,平原君薨。

五月,大蝗。

秋八月,廣川王越、清河王乘皆薨。

六年春二月乙未,遼東高廟災。

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上素服五日。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

秋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

閩越王郢攻南越。遣大行王恢將兵出豫章、大司農韓安國出會稽擊之,未至,越人殺郢降,兵還。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雲中,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門,六月罷.夏四月,赦天下,賜民長子爵一級。復七國宗室前絕屬者。

五月,詔賢良曰:\"朕聞昔在唐、虞,畫像而民不犯,日月所燭,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錯不用,德及鳥獸,教通四海,海外肅慎,北發渠搜,氐羌徠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蝕,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鳳在郊藪,河、洛出圖書。嗚乎,何施而臻此與!今朕獲奉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猗與偉與!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業休德,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著之於篇,朕親覽焉。\"於是董仲舒、公孫弘等出焉。

秋七月癸未,日有蝕之。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詔問公卿曰:\"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曼,侵盜亡已。邊境被害,朕甚閔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大行王恢建議宜擊。

夏六月,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將三十萬眾屯馬邑谷中,誘致單于,欲襲擊之。單于入塞,覺之,走出。六月,軍罷.將軍王恢坐首謀不進,下獄死。

秋九月,令民大酺五日。

三年春,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入勃海。

夏五月,封高祖功臣五人後為列侯。

河水決濮陽,泛郡十六。發卒十萬救決河。起龍淵宮.四年冬,魏其侯竇嬰有罪,棄市。

春三月乙卯,丞相?分薨。

夏四月,隕霜殺草。五月,地震。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河間王德薨。

夏,發巴、蜀治南夷道。又發卒萬人治雁門阻險.秋七月,大風拔木。

乙巳,皇后陳氏廢.捕為巫蠱者,皆梟首。

八月,螟。

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

六年冬,初算商車。

春,穿漕渠通渭。

匈奴入上谷,殺略吏民。遣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青至龍城,獲首虜七百級。廣、敖失師而還。詔曰:\"夷狄無義,所從來久。間者匈奴數寇邊境,故遣將撫師。古者治兵振旅,因遭虜之方入,將吏新會,上下未輯。代郡將軍敖、雁門將軍廣所任不肖,校尉又背義妄行,棄軍而北,少吏犯禁。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將率之過也;教令宣明,不能盡力,士卒之罪也。將軍已下廷尉,使理正之,而又加法於士卒,二者並行,非仁聖之心。朕閔眾庶陷害,欲刷恥改行,復奉正義,厥路亡由。其赦雁門、代郡軍士不循法者。\"夏,大旱,蝗。

六月,行幸雍。

秋,匈奴盜邊。遣將軍韓安國屯漁陽。

元朔元年冬十一月,詔曰:\"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於斯路。故旅耆老,復孝敬,選豪俊,講文學,稽參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聖緒.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今或至闔郡而不薦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積行之君子雍於上聞也。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者罪。\"有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不貢士,壹則黜爵,再則黜地,三而黜,爵、地畢矣。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此所以勸善黜惡也。今詔書昭先帝聖緒,令二千石舉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風易俗也。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奏可。

十二月,江都王非薨。

春三月甲子,立皇后衛兵。詔曰:\"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易】曰&#39;通其變,使民不倦&#39;.【詩】云&#39;九變復貫,知言之選&#39;.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鑒新。其赦天下,與民更始。諸逋貸及辭訟在孝景後三年以前,皆勿聽治。\"秋,匈奴入遼西,殺太守;入漁陽、雁門,敗都尉,殺略三千餘人。遣將軍衛青出雁門,將軍李息出代,獲首虜數千級。

東夷薉君南閭等口二十八萬人降,為蒼海郡。

魯王余、長沙王發皆薨。

二年冬,賜淮南王、菑川王几杖,毋朝。

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籓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遣將軍衛青、李息出雲中,至高闕,遂西至符離,獲首虜數千級。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三月乙亥晦,日有蝕之。

夏,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又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於茂陵。

秋,燕王定國有罪,自殺。

三年春,罷蒼海郡。

三月,詔曰:\"夫刑罰所以防奸也,內長文所以見愛也。以百姓之未洽於教化,朕嘉與士大夫日新厥業,祗而不解。其赦天下。\"夏,匈奴入代,殺太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

六月庚午,皇太后崩。

秋,罷西南夷,城朔方城。令民大酺五日。

四年冬,行幸甘泉。

夏,匈奴入代、定襄、上郡,殺略數千人。

五年春,大旱。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餘萬人出朔方、高闕,獲首虜萬五千級。

夏六月,詔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舉禮,以為天下先。太常其議予博士弟子,崇鄉黨之化,以厲賢材焉。\"丞相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學者益廣.秋,匈奴入代,殺都尉。

六年春二月,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餘萬騎出定襄,斬首三千餘級。還,休士馬於定襄、雲中、雁門.赦天下。

夏四月,衛青復將六將軍絕幕,大克獲.前將軍趙信軍敗,降匈奴。右將軍蘇建亡軍,獨自脫還,贖為庶人。

六月,詔曰:\"朕聞五帝不相復禮,三代不同法,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蓋孔子對定公以徠遠,哀公以論臣,景公以節用,非期不同,所急異務也。今中國一統而北邊未安,朕甚悼之。日者大將軍巡朔方,征匈奴,斬首虜萬八千級,諸禁錮及有過者,咸蒙厚賞,得免、減罪。今大將軍仍復克獲,斬首虜萬九千級,受爵賞而欲移賣者,無所流貤。其議為令。\"有司奏請置武功賞官,以寵戰士。

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作【白麟之歌】。

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誅.黨與死者數萬人。

十二月,大雨雪,民凍死。

夏四月,赦天下。

丁卯,立皇太子。賜中二千石爵右庶長,民為父後者一級。詔曰:\"朕聞咎繇對禹,曰在知人,知人則哲,惟帝難之。蓋君者,心也,民猶支體,支體傷則心D952怛。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學,流貨賂,兩國接壤,怵於邪說,而造篡弒,此朕之不德。【詩】云:&#39;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39;已赦天下,滌除與之更始。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愍焉。其遣謁者巡行天下,存問致賜.曰:&#39;皇帝使謁者賜縣三老、孝者帛,人五匹;鄉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鰥、寡、孤、獨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有冤失職,使者以聞。縣、鄉即賜,毋贅聚。&#39;\"五月乙巳晦,日有蝕之。

匈奴入上谷,殺數百人。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三月戊寅,丞相弘薨。

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至皋蘭,斬首八千餘級。

夏,馬生余吾水中。南越獻馴象、能言鳥.將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二千餘里,過居延,斬首虜三萬餘級。

匈奴入雁門,殺略數百人。遣衛尉張騫、郎中令李廣皆出右北平。廣殺匈奴三千餘人,盡亡其軍四千人,獨身脫還,及公孫敖、張騫皆後期,當斬,贖為庶人。

江都王建有罪,自殺。膠東王寄薨。

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合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

三年春,有星孛於東方。

夏五月,赦天下。立膠東康王少子慶為六安王。封故相哈蕭何曾孫慶為列侯。

秋,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殺略千餘人。

遣謁者勸有水災郡種宿麥。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名聞。

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半。

發謫吏穿昆明池。

四年冬,有司言關東貧民徙隴西、北地、西河、上郡、會稽凡七十二萬五千口,縣官衣食振業,用度不足,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初算緡錢.春,有星孛於東北。

夏,有長星出於西北。

大將軍衛青將四將軍出定襄,將軍去病出代,各將五萬騎.步兵踵軍後數十萬人。青至幕北圍單于,斬首萬九千級,至闐顏山乃還。去病與左賢王戰,斬獲首虜七萬餘級,封狼居胥山乃還。兩軍士死者數萬人。前將軍廣、後將軍食其皆後期。廣自殺,食其贖死。

五年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有罪,自殺。

天下馬少,平牡馬,匹二十萬.罷半兩錢,行五銖錢.徙天下奸猾吏民於邊。

六年冬十月,賜丞相以下至吏二千石金,千石以下至乘從者帛,蠻夷錦各有差。

雨水亡冰。

夏四月乙巳,廟立皇子閎為齊王,旦為燕王,胥為廣陵王。初作誥.六月,詔曰:\"日者有司以幣輕多奸,農傷而未眾,又禁兼併之塗,故改幣以約之。稽諸往古,制宜於今。廢期有月,而山澤之民未諭.夫仁行而從善,義立則俗易,意奉憲者所以導之未明與?將百姓所安殊路,而撟虔吏因乘勢以侵蒸庶邪?何紛然其擾也!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問鰥、寡、廢、疾,無以自振業者貸與之。諭三老、孝弟以為民師,舉獨行之君子,征詣行在所。朕嘉賢者,樂知其人。廣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詳問隱處亡位及冤失職、奸猾為害、野荒治苛者,舉奏。郡國有所以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聞。\"秋九月,大司馬驃騎將軍去病薨。

元鼎元年夏五月,赦天下,大酺五日。

得鼎汾水上。

濟東王彭離有罪,廢徙上庸。

二年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張湯有罪,自殺。

十二月,丞相青翟下獄死。

春,起柏梁台。

三月,大雨雪。夏,大水,關東餓死者以千數。

秋九月,詔曰:\"仁不異遠,義不辭難,今京師雖未為豐年,山林、池澤之饒與民共之。今水潦移於江南,迫隆冬至,朕懼其饑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諭告所抵,無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饑民免其厄者,具舉以聞。\"三年冬,徙函谷關於新安。以故關為弘農具。

十一月,令民告緡者以其半與之。

正月戊子,陽陵園火。

夏四月,雨雹,關東郡國十餘飢,人相食。

常山王舜薨。子?嗣立,有罪,廢徙房陵。

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行自夏陽,東幸汾陰。

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禮畢,行幸滎陽。還至洛陽,詔曰:\"祭地翼州,瞻望河、洛,巡省豫州,觀於周室,邈而無祀。詢問耆老,乃得孽子嘉。其封嘉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春二月,中山王勝薨。

夏,封方士欒大為樂通侯,位上將軍。

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秋,馬生渥窪水中。作【寶鼎】、【天馬】之歌。

立常山憲王子商為灑水王。

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隴,登空同,西臨祖厲河而還。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於甘泉。天子親郊見,朝日夕月。詔曰:\"朕以眇身托於王侯之上,德未能綏民,民或饑寒,故巡祭后土以祈豐年。冀州?隹壤乃顯文鼎,獲薦於廟.渥窪水出馬,朕其御焉。戰戰兢兢,懼不克任,思昭天地,內惟自新。【詩】云:&#39;四牡翼翼,以征不服。&#39;親省邊垂,用事所極.望見秦一,修天文禪.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明。【易】曰:&#39;先甲三日,後甲三日。&#39;朕甚念年歲未咸登,飭躬齋戒,丁酉,拜況於郊。\"夏四月,南越王相呂嘉反,殺漢使者及其王、王太后。赦天下。

丁丑晦,日有蝕之。

秋,蛙、蝦蟆斗.遣伏波將軍路博德出桂陽,下湟水;樓船將軍楊仆出豫章,下湞水;歸義越侯嚴為戈船將軍,出零陵,下離水;甲為下瀨將軍,下蒼梧。皆將罪人,江、淮以南樓船十萬人,越馳義侯遺別將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柯江,咸會番禺。

九月,列侯坐獻黃金酎祭宗廟不如法奪爵者百六人,丞相趙周下獄死。樂通侯欒大坐誣罔要斬。

西羌眾十萬人反,與匈奴通使,攻故安,圍枹B16D.匈奴入五原,殺太守。

六年冬十月,發隴西、天水、安定騎士及中尉、河南、河內卒十萬人,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征西羌,平之。

行東,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以為聞喜縣.春,至汲新中鄉,得呂嘉首,以為獲嘉縣.馳義侯遺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止、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定西南夷,以為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郡。

秋,東越王余善反,攻殺漢將、吏。遣橫海將軍韓說、中尉王溫舒出會稽,樓船將軍楊仆出豫章擊之。又遣浮沮將軍公孫賀出九原,匈河將軍趙破奴出令居,皆二千餘里,不見虜而還。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敦煌郡,徙民以實之。

元封元年冬十月,詔曰:\"南越、東甌咸伏其辜,西蠻、北夷頗未輯睦。朕將巡邊垂,擇兵振旅,躬秉武節,置十二部將軍,親帥師焉。\"行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台,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餘里,威震匈奴。遣使者告單于曰:\"南越王頭已縣於漢北闕矣。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匈奴讋焉。還,祠黃帝於橋山,乃歸甘泉。

東越殺王余善降。詔曰:\"東越險阻反覆,為後世患,遷其民於江、淮間.\"遂虛其地。

春正,行幸緱氏。詔曰:\"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獲?交麃,見夏後啟母石。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無伐其草木。以山下戶三百為之奉邑,名曰崇高,獨給祠,覆亡所與.\"行,遂東巡海上。

夏四月癸卯,上還,登封泰山,降坐明堂。詔曰:\"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於禮樂,故用事八神,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屑然如有聞。震於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於梁父,然後升?亶肅然。自新,嘉與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梁父,民田租逋賦、貸,已除。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四縣無出今年算。賜天下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自遼西曆北邊九原,歸於甘泉。

秋,有星孛於東井,又孛於三台。

齊王閎薨。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幸緱氏,遂至東萊.夏四月,還祠泰山。至瓠子,臨決河,命從臣將軍以下皆負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赦所過徙,賜孤、獨、高年米,人四石。還,作甘泉通天台、長安飛廉館.朝鮮王攻殺遼東都尉,乃募天下死罪擊朝鮮.六月,詔曰:\"甘泉宮內中產芝,九莖連葉.上帝博臨,不異下房,賜朕弘休。其赦天下,賜雲陽都百戶牛、酒。\"作【芝房之歌】。

秋,作明堂於泰山下。

遣樓船將軍楊仆、左將軍荀彘將應募罪人擊朝鮮.又遣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發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為益州郡。

三年在,作角牴戲,三百里內皆觀.夏,朝鮮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郡。

樓船將軍楊仆坐失亡多免為庶民,左將軍荀彘坐爭功棄市。

秋七月,膠西王端薨。

武都氐人反,分徙酒泉郡。

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幸河東.春三月,祠后土。詔曰:\"朕躬祭后土地祇,見光集於靈壇,一夜三燭.幸中都宮,殿上見光。其赦汾陰、夏陽、中都死罪以下,賜三縣及楊氏皆無出今年租賦.\"夏,大旱,民多?曷死。

秋,以匈奴弱,可遂臣服,乃遣使說之。單于使來,死京師。匈奴寇邊,遣拔胡將軍郭昌屯朔方。

五年冬,行南巡狩,至於盛唐,望祀虞舜於九嶷。登灊天柱山,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遂北至琅邪,並海,所過,禮祠其名山大川。

春三月,還至泰山,增封。甲子,祠高祖於明堂,以配上帝,因朝諸侯王、列侯,受郡國計。

夏四月,詔曰:\"朕巡荊、揚、輯江、淮物,會大海氣,以合泰山。上天見象,增修封禪.其赦天下。所幸縣毋出今年租賦,賜鰥、寡、孤、獨帛,貧窮者粟。\"還幸甘泉,郊泰畤。

大司馬大將軍青薨。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盡,詔曰:\"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六年冬,行幸回中。

春,作首山宮.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詔曰:\"朕禮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為黃金。祭后土,神光三燭.其赦汾陰殊死以下,賜天下貧民布、帛,人一匹。\"益州、昆明反,赦京師亡命令從軍,遣拔胡將軍郭昌將以擊之。

夏,京師民觀角牴於上林平樂館.秋,大旱,蝗。

太初元年冬十月,行幸泰山。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帝於明堂。

乙酉,柏梁台災。

十二月,?亶高里,祠后土。東臨勃海,望祠蓬萊.春,還,受計於甘泉。

二月,起建章宮.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遣因杅將軍公孫敖築塞外受降城。

秋八月,行幸安定。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

蝗從東方飛至敦煌。

二年春正月戊申,丞相慶薨。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令天下大酺五日,膢五日,祠門戶,比臘.夏四月,詔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應。其赦汾陰、安邑殊死以下。\"五月,籍吏民馬補車騎馬.秋,蝗。遣浚稽將軍趙破奴二萬騎出朔方擊匈奴,不還。

冬十二月,御史大夫?寬卒。

三年春正月,行東巡海上。

夏四月,還,修封泰山,?亶石閭。

遣光祿勛徐自為築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盧朐,游擊將軍韓說將兵屯之。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

秋,匈奴人定襄、雲中,殺略數千人,行壞光祿諸亭、障;又入張掖、酒泉,殺都尉。

四年春,貳師將軍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作【西極天馬之歌】。

秋,起明光宮.冬,行幸回中。

徙弘農都尉治武關,稅出入者以給關吏、卒食。

天漢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匈奴歸漢使者,使使來獻.夏五月,赦天下。

秋,閉城門大搜。發謫戍屯五原。

二年春,行幸東海。還幸回中。

夏五月,貳師將軍三萬騎出酒泉,與右賢王戰於天山,斬首虜萬餘級。又遣因杅將軍出西河,騎都尉李陵將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與單于戰,斬首虜萬餘級。陵兵敗,降匈奴。

秋,止禁巫祠道中者。大搜。

渠黎六國使使來獻.泰山、琅邪群盜徐?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誅.冬十一月,詔關都尉曰:\"今豪傑多遠交,依東方群盜.其謹察出入者。\"三年春二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殺。

初榷酒酤。

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計。還幸北地,祠常山,瘞玄玉。

夏四月,赦天下。行所過毋出田租。

秋,匈奴入雁門,太守坐畏?耎棄市。

四年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發天下七科謫及勇敢士,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因杅將軍公孫敖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游擊將軍韓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強弩都尉路博德步兵萬餘人與貳師會。廣利與單于戰余吾水上連日,敖與左賢王戰不利,皆引還。

夏四月,立皇子髆為昌邑王。

秋九月,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

太始元年春正月,因杅將軍敖有罪,要斬。

徙郡、國吏民豪桀於茂陵、雲陵。

夏六月,赦天下。

二年春正月,行幸回中。

三月,詔曰:\"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窪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裊E156蹄以協瑞焉。\"因以班賜諸侯王。

秋,旱。九月,募死罪人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

御史大夫杜周卒。

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宮,饗外國客。

二月,令天下大酺五日。行幸東海,獲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稱萬歲.冬,賜行所過戶五千錢,鰥、寡、孤、獨帛,人一匹。

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於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計。癸未,祀孝景皇帝於明堂。甲申,修封。丙戌,?亶石閭。

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於交門宮,若有鄉坐拜者。作【交門之歌】。

夏五月,還幸建章宮,大置酒,赦天下。

秋七月,趙有蛇從郭外入邑,與邑中蛇群斗孝文廟下,邑中蛇死。

冬十月甲寅晦,日有蝕之。

十二月,行幸雍,祠五畤,西至安定、北地。

征和元年春正月,還,行幸建章宮.三月,趙王彭祖薨。

冬十一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巫蠱起。

二年春正月,丞相賀下獄死。

夏四月,大風髮屋、折木。

閏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皆坐巫蠱死。

夏,行幸甘泉。

秋七月,按道侯韓說、使者江充等掘蠱太子宮.壬午,太子與皇后謀斬充,以節發兵與丞相劉屈DA3E大戰長安,死者數萬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殺。初置城門屯兵。更節加黃旄。御史大夫暴勝之、司直田仁坐失縱,勝之自殺,仁要斬。

八月辛亥,太子自殺於湖。

癸亥,地震。

九月,立趙敬肅王子偃為平干王。

匈奴入上谷、五原,殺略吏民。

三年春正月,行幸雍,至安定、北地。匈奴入五原、酒泉,殺兩都尉。

三月,遣貳師將軍廣利將七萬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二萬人出西河,重合侯馬通四萬騎出酒泉。成至浚稽山與虜戰,多斬首。通至天山,虜引去,因降車師。皆引兵還。廣利敗,降匈奴。

夏五月,赦天下。

六月,丞相屈DA3E下獄要斬,妻梟首。

秋,蝗。

九月,反者公孫勇、胡倩發覺,皆伏辜。

四年春正月,行幸東萊,臨大海。

二月丁酉,隕石於雍,二,聲聞四百里。

三月,上耕於巨定。還幸泰山,修封。庚寅,祀於明堂。癸巳,?亶石閭。

夏六月,還幸甘泉。

秋八月辛酉晦,日有蝕之。

後元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

昌邑王髆薨。

二月,詔曰:\"朕郊見上帝,巡於北邊,見群鶴留止,以不羅罔,靡所獲獻.薦於泰畤,光景並見。其赦天下。\"夏六月,御史大夫商丘成有罪,自殺。侍中僕射莽河羅與弟重合侯通謀反,侍中駙馬都尉金日磾、奉車都尉霍光、騎都尉上官桀討之。

秋七月,地震,往往湧泉出。

二月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賜宗室。

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宮.乙丑,立皇子弗陵為皇太子。丁卯,帝崩於五柞宮,入殯於未央宮前殿。

三月甲申,葬茂陵。

贊曰: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畤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亶,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七昭帝紀第七

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趙婕妤,本以有奇異得幸,及生帝,亦奇異。語在【外戚傳】。

武帝末,戾太子敗,燕王旦、廣陵王胥行驕D425,後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為太子,年八歲.以侍中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受遺詔輔少主。

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帝姊鄂邑公主益湯沐邑,為長公主,共養省中。

大將軍光秉政,領尚書事,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副焉。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有星孛於東方。

濟北王寬有罪,自殺。

賜長公主及宗室昆弟各有差。追遵趙婕妤為皇太后,起雲陵。

冬,匈奴入朔方,殺略吏民。發軍屯西河,左將軍桀行北邊。

始元元年春二月,黃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公卿上壽。賜諸侯王、列侯、宗室金錢各有差。

已亥,上耕於鈎盾弄田。

益封燕王、廣陵王及鄂邑長公主各萬三千戶。

夏,為太后起園廟雲陵。

益州廉頭、姑繒、牂柯談指、同並二十四邑皆反。遣水衡都尉呂破胡募吏民及發犍為、蜀郡奔命擊益州,大破之。

有司請河內屬冀州,河東屬并州。

秋七月,赦天下,賜民百戶牛、酒。大雨,渭橋絕.八月,齊孝王孫劉澤謀反,欲殺青州刺史雋不疑,發覺,皆伏誅.遷不疑為京兆尹,賜錢百萬.九月丙子,車騎將軍日磾薨。

閏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節行郡國,舉賢良,問民所疾苦、冤、失職者。

冬,無冰。

二年春正月,大將軍光、左將軍桀皆以前捕斬反虜重合侯馬通功封,光為博陸侯,桀為安陽侯。

以宗室毋在位者,舉茂才劉辟強、劉長樂皆為光祿大夫,辟強守長樂衛尉。

三月,遣使者振貸貧民毋種、食者。

秋八月,詔曰:\"往年災害多,今年蠶、麥傷,所振貸種、食勿收責,毋令民出令年田租。\"冬,發習戰射士詣朔方,調故吏將屯田張掖郡。

三年春二月,有星孛於西北。

秋,募民徙雲陵,賜錢、田、宅。

冬十月,鳳皇集東海,遣使者祠其處。

十一月壬辰朔,日有蝕之。

四年春三月甲寅,立皇后上官氏。赦天下。辭訟在後二年前,皆勿聽治。

夏六月,皇后見高廟.賜長公主、丞相、將軍、列侯、中二千石以下及郎吏、宗室錢、帛各有差。

徙三輔富人云陵,賜錢,戶十萬.秋七月,詔曰:\"比歲不登,民匱於食,流庸未盡還,往時令民共出馬,其止勿出。諸給中都官者,且減之。\"冬,遣大鴻臚田廣明擊益州。

廷尉李種坐故縱死罪棄市。

五年春正月,追尊皇太后父為順成侯。

夏陽男子張延年詣北闕,自稱衛太子,誣罔,要斬。

夏,罷天下亭母馬及馬弩關.六月,封皇后父驃騎將軍上官安為桑樂侯。

詔曰:\"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慄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誦【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雲有明。其令三輔、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賜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罷儋耳、真番郡。

秋,大鴻臚廣明、軍正王平擊益州,斬首捕虜三萬餘人,獲畜產五萬餘頭.六年春正月,上耕於上林。

二月,詔有司問郡國所舉賢良、文學民所疾苦。議罷鹽、鐵、榷酤。

栘中監蘇武前使匈奴,留單于庭十九歲乃還,奉使全節,以武為典屬國,賜錢百萬.夏,旱,大雩,不得舉火。

秋七月,罷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賣酒升四錢.以邊塞闊遠,取天水、隴西、張掖郡各二縣置金城郡。

詔曰:\"鈎町侯毋波率其君長、人民擊反者,斬首捕虜有功。其立毋波為鈎町王。大鴻臚廣明將率有功,賜爵關內侯,食邑。\"元鳳元年春,長公主共養勞苦,復以藍田益長公主湯沐邑。

泗水戴王前甍,以毋嗣,國除。後宮有遺腹子?爰,相、內史不奏言,上聞而憐之,立?爰為泗水王。相、內史皆下獄.三月,賜郡國所選有行義者涿郡韓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歸.詔曰:\"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修孝、弟以孝鄉里。令郡、縣常以正月賜羊、酒。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祠以中牢。\"武都氐人反,遣執金吾馬適建、龍額侯韓增、大鴻臚廣明將三輔、太常徒,皆免刑擊之。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乙亥晦,日有蝕之,既。

八月,改始元為元鳳.九月,鄂邑長公主、燕王旦與左將軍上官桀、桀子票騎將軍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謀反,伏誅.初,桀、安父子與大將軍光爭權,欲害之,詐使人為燕王旦上書言光罪。時上年十四,覺其詐.後有譖光者,上輒怒曰:\"大將軍國家忠臣,先帝所屬,敢有譖毀者,坐之。\"光由是得盡忠。語在燕王、霍光【傳】。

冬十月,詔曰:\"左將軍安陽侯桀、票騎將軍桑樂侯安、御史大夫弘羊皆數以邪枉干輔政,大將軍不聽,而懷怨望,與燕王通謀,置驛往來相約結.燕王遣壽西長、孫縱之等賂遺長公主、丁外人、謁者杜延年、大將軍長史公孫遺等,交通私書,共謀令長公主置酒,伏兵殺大將軍光,征立燕王為天子,大逆毋道。故稻田使者燕倉先發覺,以告大司農敞,敞告諫大夫延年,延年以聞。丞相征事任宮手捕斬桀,丞相少史王壽誘將安入府門,皆已伏誅,吏民得以安。封延年、倉、宮、壽皆為列侯。\"又曰:\"燕王迷惑失道,前與齊王子劉澤等為逆,抑而不揚,望王反道自新,今乃與長公主及左將軍桀等謀危宗廟.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與燕王、上官桀等謀反父母同產當坐者,皆免為庶人。其吏為桀等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除其罪。\"二年夏四月,上自建章宮徙未央宮,大置酒。賜郎從宮帛,及宗室子錢,人二十萬.吏民獻牛、酒者賜帛,人一匹。

六月,赦天下。詔曰:\"朕閔百姓未贍,前年減漕三百萬石。頗省乘輿馬及苑馬,以補邊郡三輔傳馬.其令郡國毋斂今年馬口錢,三輔、太常郡得以叔、粟當賦.\"三年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樹枯僵自起生。

罷中牟苑賦貧民。詔曰:\"乃者民被水災,頗匱於食,朕虛倉廩,使使者振睏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貸,非丞相、御史所請,邊郡受牛者勿收責。\"夏四月,少府徐仁、廷尉王平、左馮翊賈勝胡皆坐縱反者,仁自殺,平、勝胡皆要斬。

冬,遼東烏桓反,以中朗將范明友為度遼將軍,將北邊七郡,郡二千騎擊之。

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見於高廟.賜諸侯王、丞相、大將軍、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賜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賦.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

甲戌,丞相千秋薨。

夏四月,詔曰:\"度遼將軍明友前以羌騎校尉將羌王、侯、君、長以下擊益州反虜,後復率擊武都反氐,今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其封明友為平陵侯。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北闕,封義陽侯。\"五月丁丑,孝文廟正殿火,上及群臣皆素服。發中二千石將五校作治,六月成。太常及廟令、丞、郎吏皆劾大不敬,會赦,太常EC40陽侯德免為庶人。

六月,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廣陵王來朝,益國萬一千戶,賜錢二千萬,黃金二百斤,劍二,安車一,乘馬二駟。

夏,大旱。

六月,發三輔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遼東.秋,罷象郡,分屬鬱林、牂BC52。

冬十一月,大雷。

十二月庚戌,丞相訢薨。

六年春正月,募郡國徒築遼東玄菟城。夏,赦天下。詔曰:\"夫穀賤傷農,今三輔、太常谷減賤,其令以叔粟當今年賦.\"右將軍張安世宿衛忠謹,封富平侯。

烏桓復犯塞,遣度遼將軍范明友擊之。

元平元年春二月,詔曰:\"天下以農、桑為本。日者省用,罷不急官,減外徭,耕、桑者益眾,而百姓未能家給,朕甚愍焉。其減口賦錢.\"有司奏請減什三,上許之。

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眾星皆隨西行。

夏四月癸未,帝崩於未央宮.六月壬申,葬平陵。

贊曰:昔周成以孺子繼統,而有管、蔡四國流言之變。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亂之謀.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時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至始元、元鳳之間,匈奴和親,百姓充實。舉賢良、文學,問民所疾苦,議鹽、鐵而罷榷酤,尊號曰\"昭\",不亦宜乎!

□ 作者:漢.班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9 21:00 | 顯示全部樓層
卷八宣帝紀第八

孝宣皇帝,武帝曾孫,戾太子孫也。太子納史良娣,生史皇孫.皇孫納王夫人,生宣帝,號曰皇曾孫.生數月,遭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皆遇害。語在【太子傳】。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而邴吉為廷尉監,治巫蠱於郡邸,憐曾孫之亡辜,使女徒復作淮陽趙征卿、渭城胡組更乳養,私給衣食,視遇甚有恩。

巫蠱事連歲不決.至後元二年,武帝疾,往來長楊、五柞宮,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上遣使者分條中都官獄系者,輕、重皆殺之。內謁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獄,吉拒閉,使者不得入,曾孫賴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載曾孫送祖母史良娣家。語在吉及外戚【傳】。

後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時掖庭令張賀嘗事戾太子,思顧舊恩,哀曾孫,奉養甚謹,以私錢供給教書。既壯,為取暴室嗇夫許廣漢女。曾孫因依倚廣漢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詩】於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數上下諸陵,周遍三輔,常困於蓮勺鹵中。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時會朝請,舍長安尚冠里,身足下有毛,臥居數有光耀。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仇,亦以是自怪。

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毋嗣。大將軍霍光請皇后征昌邑王。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璽、綬,尊皇后曰皇太后。癸已,光奏王賀淫亂,請廢.語在賀及光【傳】。

秋七月,光奏議曰:\"禮,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擇支子孫賢者為嗣。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操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萬姓。\"奏可。遣宗正德至曾孫尚冠里舍,洗沐,賜御府衣。太僕以軨獵車奉迎曾孫,就齊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為陽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璽、綬,即皇帝位,謁高廟.八月已巳,丞相敞薨。

九月,大赦天下。

十一月壬子,立皇后許氏。賜諸侯王以下金錢,至吏、民鰥、寡、孤、獨各有差。皇太后歸長樂宮.長樂宮初置屯衛.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平陵。遣使者持節詔郡國二千石謹牧養民而風德化。

大將軍光稽首歸政,上謙讓委任焉。論定策功,益封大將軍光萬七千戶,車騎將軍光祿勛富平侯安世萬戶。詔曰:\"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職,與大將軍光、車騎將軍安世建議定策,以安宗廟,功賞未加而甍。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陽平侯義、度遼將軍平陵侯明友、前將軍龍雒侯增、太僕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伺昌、諫大夫宜春侯譚、當塗侯平、杜侯屠耆堂、長信少府關內侯勝邑戶各有差。封御史大夫廣明為昌水侯,後將軍充國為營平侯,大司農延年為陽城侯,少府樂成為爰氏侯,光祿大夫遷為平丘侯。賜右扶風德、典屬國武、廷尉光、宗正德、大鴻臚賢、詹事畸、光祿大夫吉、京輔都尉廣漢爵皆關內侯。德、武食邑。\"夏四月庚午,地震。詔內郡國舉文學高第各一人。

五月,鳳皇集膠東、千乘。赦天下。賜吏二千石、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賜天下人爵各一級,孝者二級,女子百戶牛、酒。租稅勿收。

六月,詔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號諡、歲時祠。其議諡,置園邑。\"語在【太子傳】。

秋七月,詔立燕剌王太子建為廣陽王,立廣陵王胥少子弘為高密王。

二年春,以水衡錢為平陵,徙民起第宅。

大司農陽城侯田延年有罪,自殺。

夏五月,詔曰:\"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義,選明將,討不服,匈奴遠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蠻鄉風,款塞來享;建太學,修郊祀,定正朔,協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應,寶鼎出,白麟獲.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其議奏。\"有司奏請宜加尊號。

六月庚午,尊孝武廟為世宗廟,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獻.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國,皆立廟.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匈奴數侵邊,又西伐烏孫.烏孫昆彌及公主因國使者上書,言昆彌願發國精兵擊匈奴,唯天子哀憐,出兵以救公主。

秋,大發興調關東輕車銳卒,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御史大夫田廣明為祁連將軍,後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及度遼將軍范明友、前將軍韓增,凡五將軍,兵十五萬騎,校尉常惠持節護烏孫兵,咸擊匈奴。

三年春正月癸亥,皇后許氏崩。戊辰,五將軍師髮長安。

夏五月,軍罷.祁連將軍廣明、虎牙將軍順有罪,下有司,皆自殺。校尉常惠將烏孫兵入匈怒右地,大克獲,封列侯。

大旱,郡國傷旱甚者,民毋出租賦.三輔民就賤者,且毋收事,盡四年。

六月已丑,丞相義薨。

四年春正月,詔曰:\"蓋聞農者興德之本也,今歲不登,已遣使者振貸睏乏。其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使歸就農業.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書入谷,輸長安倉,助貸貧民。民以車船載谷入關者,得毋用傳。\"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賜丞相以下至郎吏從官金、錢、帛各有差。赦天下。

夏四月壬寅,郡國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詔曰:\"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業,奉宗廟,托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壞祖宗廟,朕甚懼焉。丞相、御史其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經學之士,有以應變,輔朕之不逮,毋有所諱.令三輔、太常、內郡國舉賢良方正各一人。律令有可蠲除以安百姓,條奏。被地震壞敗甚者,勿收租賦.\"大赦天下。上以宗廟墮,素服,避正殿五日。

五月,鳳皇集北海安丘、淳于。

秋,廣川王吉有罪,廢遷上庸,自殺。

地節元年春正月,有星孛於西方。

三月,假郡國貧民田。

夏六月,詔曰:\"蓋聞堯親九族,以和萬國。朕蒙遺德,奉承聖業,惟念宗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若有賢材,改行勸善,其復屬,使得自新。\"冬十一月,楚王延壽謀反,自殺。

十二月癸亥晦,日有蝕之。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馬大將軍光薨。詔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義,率三公、諸侯、九卿、大夫定萬世策,以安宗廟.天下蒸庶,咸以康寧,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毋有所與.功如蕭相國。\"夏四月,鳳皇集魯,群鳥從之。大赦天下。

五月,光祿大夫平丘侯王遷有罪,下獄死。

上始親政事,又思報大將軍功德,乃復使樂平侯山領尚書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試功能。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於子孫,終不改易。樞機周密,品式備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三年春三月,詔曰:\"蓋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猶不能以化天下。今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治有異等,其秩成中二千石,賜爵關內侯。\"又曰:\"鰥、寡、孤、獨、高年、貧困之民,朕所憐也。前下詔假公田,貸種、食。其加賜鰥、寡、孤、獨、高年帛。二千石嚴教吏謹視遇,毋令失職。\"令國郡國舉賢良方正可親民者。

夏四月戊申,立皇太子,大赦天下。賜御史大夫爵關內侯,中二千石爵右庶長.天下當為父後者爵一級。賜廣陵王黃金千斤,諸侯王十五人黃金各百斤,列侯在國者八十七人黃金各二十斤。

冬十月,詔曰:\"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朕既不德,不能附遠,是以邊境屯戍未息。今復飭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其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又詔:\"池崇未御幸者,假與貧民。郡國宮、館,勿復修治。流民還歸者,假公田,貸種、食,且勿算事。\"十一月,詔曰:\"朕既不逮,導民不明,反側晨興,念慮萬方,不忘元元。唯恐羞先帝聖德,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歷載臻茲,然而俗化闕焉。傳曰:&#39;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39;其令郡國舉孝、弟有行義聞於鄉里者各一人。\"十二月,初置廷尉平四人,秩六百石。

省文山郡,並蜀。

四年春二月,封外祖母為博平君,故酇侯蕭何曾孫建世為侯。

詔曰:\"導民以孝,是天下順。今百姓或遭衰絰凶災,而吏徭事使不得葬,傷孝子之心,朕甚憐之。自今,諸有大父母、父母喪者勿徭事,使得收斂送終,盡其子道。\"夏五月,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於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立廣川惠王孫文為廣川王。

秋七月,大司馬霍禹謀反。詔曰:\"乃者,東織室令史張赦使魏郡豪李竟報冠陽侯霍雲謀為大逆,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冀其自新。今大司馬博陸侯禹與母宣成侯夫人顯及從昆弟冠陽侯雲、樂平侯山、諸姊妹婿度遼將軍范明友、長信少府鄧廣漢、中郎將任勝、騎都尉趙平、長安男子馮殷等謀為大逆。顯前又使女侍醫淳于衍進藥殺共哀後,謀毒太子,欲危宗廟.逆亂不道,咸伏其辜。諸為霍氏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皆赦除之。\"八月已酉,皇后霍氏廢.九月,詔曰:\"朕惟百姓失職不贍,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吏或營私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之。今年郡國頗被水災,已振貸.鹽,民之食,而賈咸貴,眾庶重困。其減天下鹽賈.\"又曰:\"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此先帝之所重,而吏未稱.今系者或以掠辜若饑寒瘐死獄中,何用心逆人道也!朕甚痛之。其令郡國歲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縣、爵、里,丞相、御史課殿最以聞。\"十二月,清河王年有罪,廢遷房陵。

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徙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訾百萬者杜陵。

三月,詔曰:\"乃者鳳皇集泰山、陳留,甘露降未央宮.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協寧百姓,承天順地,調序四時,獲蒙嘉瑞,賜茲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驕色,內省匪解,永惟罔極.【書】不云乎?&#39;鳳皇來儀,庶尹允諧.&#39;其赦天下徒,賜勤事吏中二千石以下至六百石爵,自中郎吏至五大夫,佐史以上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加賜鰥、寡、孤、獨、三老、孝弟、力田帛。所振貸勿收。\"夏五月,立皇考廟.益奉明園戶為奉明縣.復高皇帝功臣絳侯周勃等百三十六人家子孫,令奉祭祀,世世勿絕.其毋嗣者,復其次。

秋八月,詔曰:\"朕不明六藝,郁於大道,是以陰陽風雨未時.其博舉吏民,厥身修正,通文學,明於先王之術,宣究其意者,各二人,中二千石各一人。\"冬,置建章衛尉。

二年春正月,詔曰:\"【書】云&#39;文王作罰,刑茲無赦&#39;,今吏修身奉法,未有能稱朕意,朕甚愍焉。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二月乙丑,立皇后王氏。賜丞相以下至郎從官錢、帛各有差。

三月,以鳳皇、甘露降集,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

夏五月,詔曰:\"獄者,萬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養育群生也。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則可謂文吏矣。今則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貳端,深淺不平,增辭飾非,以成其罪。奏不如實,上亦亡由知。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稱,四方黎民將何仰哉!二千石各察官屬,勿用此人。吏務平法。或擅興徭役,飾廚、傳,稱過使客,越職逾法,以取名譽,譬猶踐薄冰以待白日,豈不殆哉!今天下頗被疾疫之災,朕甚愍之。其令郡國被災甚者,毋出今年租賦.\"又曰:\"聞古天子之名,難知而易諱也。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冬,京兆尹趙廣漢有罪,要斬。

三年春,以神爵數集泰山,賜諸侯王、丞相、將軍、列侯二千石金,郎從官帛,各有差。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

三月,詔曰:\"蓋聞像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又曰:\"朕微眇時,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將史曾、史玄、長樂衛尉許舜、侍中光祿大夫許延壽皆與朕有舊恩。及故掖庭令張賀輔導朕躬,修文學經術,恩惠卓異,厥功茂焉。【詩】不云乎?&#39;無德不報。&#39;封賀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將彭祖為陽都侯,追賜賀諡曰陽都哀侯。吉、曾、玄、舜、延壽皆為列侯。故人下至郡邸獄復作嘗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祿、田宅、財物,各以恩深淺報之。\"夏六月,詔曰:\"前年夏,神爵集雍。今春,五色鳥以萬數飛過屬縣,翱翔而舞,欲集未下。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E74E巢探卵,彈射飛鳥.具為令。\"立皇子欽為淮陽王。

四年春正月,詔曰:\"朕惟耆老之人,發齒墮落,血氣衰微,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執囹圄,不終天命,朕甚憐之。自今以來,諸年八十以上,非誣告、殺傷人,佗皆勿坐。\"遣太中大夫強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問鰥、寡,覽觀風俗,察吏治得失,舉茂材異倫之士。

二月,河東霍征史等謀反,誅.三月,詔曰:\"乃者,神爵五采以萬數集長樂、未央、北宮、高寢、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朕之不逮,寡於德厚,屢獲嘉祥,非朕之任。其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加賜三老、孝弟、力田帛,人二匹,鰥、寡、孤、獨各一匹。\"秋八月,賜故右扶風尹翁歸子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又賜功臣適後黃金,人二十斤。

丙寅,大司馬衛將軍安世薨。

比年豐,谷石五錢.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詔曰:\"朕承宗廟,戰戰慄栗,惟萬事統,未燭厥理。乃元康四年嘉穀、玄稷降於郡國,神爵仍集,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九真獻奇獸,南郡獲白虎、威鳳為寶。朕之不明,震於珍物,飭躬齋精,祈為百姓。東濟大河,天氣清靜,神魚舞河。幸萬歲宮,神爵翔集。朕之不德,懼不能任。其以五年為神爵元年。賜天下勤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所振貸物勿收。行所過,毋出田租。\"西羌反,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騎,三河、穎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騎士、羌騎,詣金城。

夏四月,遣後將軍趙充國、強弩將軍許延壽擊西羌。

六月,有星孛於東方。

即拜酒泉太守辛武賢為破羌將軍,與兩將軍並進.詔曰:\"軍旅暴露,轉輸煩勞,其令諸侯王、列侯、蠻夷王、侯、君、長當朝二年者,皆毋朝。\"秋,賜故大司農朱邑子黃金百斤,以奉祭祀。後將軍充國言屯田之計,語在【充國傳】。

二年春二月,詔曰:\"乃者正月乙丑,鳳皇、甘露降集京師,群鳥從以萬數。朕之不德,屢獲天福,祗事不怠,其赦天下。\"夏五月,羌虜降服,斬其首惡大豪楊玉、酋非首。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

秋,匈奴日逐王先賢撣將人眾萬餘來降。使都護西域騎都尉鄭吉迎日逐,破車師,皆封列侯。

九月,司隸校尉蓋寬饒有罪,下有司,自殺。

匈奴單于遣名王奉獻,賀正月,始和親.三年春,起樂游苑。

三月丙午,丞相相薨。

秋八月,詔曰:\"吏不廉平則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祿薄,欲其毋侵漁百姓,難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四年春二月,詔曰:\"乃者鳳皇、甘露降集京師,嘉瑞並見。修興泰一、五帝、後士之祠,祈為百姓蒙祉福。鸞鳳萬舉,蜚覽翱翔,集止於旁。齋戒之暮,神光顯著。薦鬯之夕,神光交錯.或降於天,或登於地,或從四方來集於壇。上帝嘉饗,海內承福。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夏四月,穎川太守黃霸以治行尤異秩中二千石,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及穎川吏、民有行義者爵,人二級,力田一級,貞婦、順女帛。

令內郡國舉賢良可親民者各一人。

五月,匈奴單于遣弟呼留若王勝之來朝。

冬十月,鳳皇十一集杜陵。

十一月,河南太守嚴延年有罪,棄市。

十二月,鳳皇集上林。

五鳳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皇太子冠。皇太后賜丞相、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帛,人百匹,大夫人八十匹,夫人六十匹。又賜列侯嗣子爵五大夫,男子為父後者爵一級。

夏,赦徒作杜陵者。

冬十二月乙酉朔,日有蝕之。

左馮翊韓延壽有罪,棄市。

二年春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已丑,大司馬車騎將軍增薨。

秋八月,詔曰:\"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由是廢鄉黨之禮,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詩】不云乎?&#39;民之失德,乾餱以愆。&#39;勿行苛政。\"冬十一月,匈奴呼DD35累單于帥眾來降,封為列侯。

十二月,平通侯楊惲坐前為光祿勛有罪,免為庶人。不悔過,怨望,大逆不道,要斬。

三年春正月癸卯,丞相吉薨。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詔曰:\"往者匈奴數為邊寇,百姓被其害。朕承至尊,未能綏安匈奴。虛閭權渠單于請求和親,病死。右賢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虛閭權渠單于子為呼韓邪單于,擊殺屠耆堂。諸王並自立,分為五單于,更相攻擊,死者以萬數,畜產大耗什八九,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因大乖亂.單于閼氏子孫、昆弟及呼DD35累單于、名王、右伊秩訾、且渠、當戶以下將眾五萬餘人來降歸義.單于稱臣,使弟奉珍朝駕正月,北邊晏然,靡有兵革之事。朕飭躬齋戒,郊上帝,祠后土,神光並見,或興於谷,燭耀齊宮,十有餘刻。甘露降,神爵集。已詔有司告祠上帝、宗廟.三月辛丑,鸞鳳又集長樂宮東闕中樹上,飛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餘刻,吏民並觀.朕之不敏,懼不能任,婁蒙嘉瑞,獲茲祉福。【書】不云乎?&#39;雖休勿休,祗事不怠。&#39;公卿大夫其B12E焉。減天下口錢.赦殊死以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大酺五日。加賜鰥、寡、孤、獨、高年帛。\"置西河、北地屬國以處匈奴降者。

四年春正月,廣陵王胥有罪,自殺。

匈奴單于稱臣,遣弟谷蠡王入侍。以邊塞亡寇,減戍卒什二。

大司農中丞耿壽昌奏設常平倉,以給北邊,省轉漕。賜爵關內侯。

夏四月辛丑晦,日有蝕之。昭曰:\"皇天見異,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稱也。以前使使者問民所疾苦,復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舉冤獄,察擅為苛禁深刻不改者。\"甘露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韓邪單于遣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

二月丁已,大司馬車騎將軍延壽薨。

夏四月,黃龍見新豐.丙申,太上皇廟火。甲辰,孝文廟火。上素服五日。

冬,匈奴單于遣弟左賢王來朝賀.二年春正月,立皇子囂為定陶王。

詔曰:\"乃者鳳皇、甘露降集,黃龍登興,醴泉滂流,枯槁榮茂,神光並見,咸受禎祥。其赦天下。減民算三十。賜諸侯王、丞相、將軍、列侯、中二千石金、錢各有差。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夏四月,遣護軍都尉祿將兵擊珠崖。

秋九月,立皇子宇為東平王。

冬十二月,行幸萯陽宮屬玉觀.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願奉國珍朝三年正月。詔有司議.咸曰:\"聖王之制,施德行禮,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夷狄。【詩】云:&#39;率禮不越,遂視既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39;陛下聖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匈奴單于鄉風慕義,舉國同心,奉珍朝賀,自古未之有也。單于非正朔所加,王者所客也,禮儀宜如諸侯王,稱臣昧死再拜,位次諸侯王下。\"詔曰:\"蓋聞五帝三王,禮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單于稱北籓臣,朝正月,朕之不逮,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禮待之,位在諸侯王上。\"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韓邪單于稽侯?冊來朝,贊謁稱籓臣而不名。賜以璽綬、冠帶、衣裳、安車、駟馬、黃金、錦繡、繒絮。使有司道單于先行就邸長安,宿長平。上自甘泉宿池陽宮.上登長平阪,詔單于毋謁.共左右當戶之群皆列觀,蠻夷君、長、王、侯迎者數萬人,夾道陳。上登渭橋,咸稱萬歲.單于就邸。置酒建章宮,饗賜單于,觀以珍寶。

二月,單于罷歸.遣長樂衛尉高昌侯忠、車騎都尉昌、騎都尉虎將萬六千騎送單于。單于居幕南,保光祿城。詔北邊振穀食。郅支單于遠遁,匈奴遂定。

詔曰:\"乃者鳳皇集新蔡,群鳥四面行列,皆鄉鳳皇立,以萬數。其賜汝南太守帛百匹,新蔡長吏、三老、孝弟、力田、鰥、寡、孤、獨各有差。賜民爵二級。毋出今年租。\"三月已丑,丞相霸薨。

詔諸儒講【五經】同異,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決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穀梁【春秋】博士。

冬,烏孫公主來歸.四年夏,廣川王海陽有罪,廢遷房陵。

冬十月丁卯,未央宮宣室閣火。

黃龍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禮賜如初。二月,單于歸國。

詔曰:\"蓋聞上古之治,君臣同心,舉措曲直,各得其所。是以上下和洽,海內康平,其德弗可及已。朕既不明,數申詔公卿、大夫務行寬大,順民所疾苦,將欲配三王之隆,明先帝之德也。今吏或以不禁奸邪為寬大,縱釋有罪為不苛,或以酷惡為賢,皆失其中。奉詔宣化如此,豈不謬哉!方今天下少事,徭役省減,兵革不動,而民多貧,盜賊不止,其咎安在?上計簿,具文而已,務為欺謾,以避其課.三公不以為意,朕將何任?諸請詔省卒徒自給者皆止。御史察計簿,疑非實者,按之,使真偽毋相亂.\"三月,有星孛於王良、閣道,入紫宮.夏四月,詔曰:\"舉廉吏,誠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請,秩祿上通,足以效其賢材,自今以來毋得舉.\"冬十二月甲戌,帝崩於未央宮.癸巳,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贊曰:孝先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籓.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

□ 作者:漢.班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