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4|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最動情的書法!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5-26 14: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 周文矩 【文苑圖】(局部)

唐 周文矩 【文苑圖】(局部)

唐 周文矩 【文苑圖】(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古人說:『不依情,不能發筆。』古老而獨特的中國書法藝術,尤其注重情感的表現,或憂、思、悲,或恐、喜、怒……也正是因爲有『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的情與理的撞擊,才使得書法藝術產生出熏人、攝人、勾人的魅力。

下面給大家介紹書法史上最動情的七幅名帖,一起來了解它們背後的情感故事吧!

懺悔之情

王獻之【奉對帖】

王獻之【奉對帖】

王獻之【奉對帖】

釋文:雖奉對積年,可以爲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姐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姐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

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奉對帖】,讀來讓人感慨:

新安公主司馬道福是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妹妹,最初嫁給桓溫之子桓濟,後來桓濟欲篡兵權失敗被貶,公主順勢與桓濟離婚,央求哥哥把自己改嫁給愛慕已久的王獻之,而此時王獻之已和表姐郗道茂成親。郗、獻青梅竹馬,情投意合。

唐寅【王獻之休郗道茂續娶新安公主圖】

唐寅【王獻之休郗道茂續娶新安公主圖】

唐寅【王獻之休郗道茂續娶新安公主圖】

王獻之並不知漂亮刁蠻的公主已暗戀他很久。簡文帝后來找到獻之,轉達了公主的愛慕之意。獻之無法抗拒,但不想拋棄妻子,於是,他用艾草燒傷雙腳,聲稱已殘疾,不能娶公主。公主真心喜歡獻之,表態說什麼都不在乎,今生非他不嫁。

可憐的郗家女只好離開王家,不久便鬱鬱而終。獻之傷心愧疚,至重病將亡時,有人問他這輩子有何得失,言到:『不覺有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世說新語·德行】中有記。

悲憤之情

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28.2×72.3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從父塗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開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爲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爾之塗去)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去一字不可辨)。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顏真卿50歲時書。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

顏真卿

顏真卿

季明爲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同效忠王室。其後常山郡失陷,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援筆作文之際,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此稿。

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爲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爲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通篇波瀾起伏,時而沉鬱痛楚,聲淚俱下;時而低回掩抑,痛徹心肝,堪稱動人心魄的悲憤之作。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局部

【祭侄文稿】局部

【祭侄文稿】高清

【祭侄文稿】高清

通篇波瀾起伏

通篇波瀾起伏

季明爲杲卿第三子

季明爲杲卿第三子

愛慕之情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

【張好好詩】卷 唐 杜牧書 紙本 行書28.2×162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張好好詩並序。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來樂藉中。後一歲,公鎮宣城,復置好好於宣城藉中。後二年,沉著作述師以雙鬟納之。又二歲,余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君爲豫章姝,十三才有餘。翠茁鳳生尾,丹臉蓮含跗。高閣倚天半,晴江連碧虛。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吳娃起引贊,低徊暎長裾。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盼盼下無袖,一聲離鳳呼。繁弦迸關紐,塞管引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雲衢。主公再三嘆,謂之天下殊。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自此每相見,三日以爲疏。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絳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霜凋小(此字點去)謝樓樹,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塵土,尊前且歡娛。飄然集仙客(著作任集賢校理),諷賦期相如。聘之碧玉佩,載以紫雲車。洞閒水聲遠,月高蟾影孤。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洛陽重相見,綽綽爲當爐。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須。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門館慟哭後,水雲愁景初。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偶。□□□襟淚,短章聊(下殘)

此卷是唐代詩人、書法家杜牧的僅存墨跡。張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顏嬌美,才華出眾。杜牧的這首五言長詩,就是爲她而作。

局部: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局部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局部

杜牧和湖州名妓張好好是在南昌沈傳師的府上認識的。當時的杜牧尚未成家,風流倜儻,而張好好美貌聰慧,琴棋書畫皆通。參加宴會時兩人經常見面,張好好傾慕杜牧的才情,杜牧愛上張好好的色藝雙絕。他們湖中泛舟,執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無限美好。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沈傳師的弟弟也看上了張好好,並很快納了她爲妾。張好好作爲沈傳師家中的一名家妓,根本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杜牧亦官位低微,只好一認落花流水空餘恨,就此互相別過。

張好好傾慕杜牧的才情

張好好傾慕杜牧的才情

數年後,杜牧與張好好在洛陽城東酒肆相見,好好當壚賣酒,物是人非,杜牧不勝傷感,遂作此詩。後杜牧在長安抑鬱而死,張好好聞之悲痛欲絕,瞞了家人到長安祭拜,想起相愛與別離的萬般淒楚,竟自盡於杜牧墳前。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高清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高清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高清局部

杜牧【張好好詩並序】高清局部

杜牧尚未成家

杜牧尚未成家

張好好美貌聰慧

張好好美貌聰慧

才子佳人,自是無限美好

才子佳人,自是無限美好

張好好傾慕杜牧的才情

張好好傾慕杜牧的才情

杜牧愛上張好好的色藝雙絕

杜牧愛上張好好的色藝雙絕

杜牧與張好好在洛陽城東酒肆相見

杜牧與張好好在洛陽城東酒肆相見

杜牧【張好好詩帖】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是手稿,是日常書寫,我們從作者不經意的用筆破綻處恰恰可以看見其用筆的端倪。從這一點來說,此作在帖學的學習上遠遠要比那些間接的碑刻和摹本更真實可信。帖中的字,幾乎筆筆都是轉筆完成,各種完形的、變形的、殘缺的絞轉筆法在盡情的舞蹈,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又多了樸實無華之美。

惆悵之情

蘇軾【黃州寒食帖】

蘇軾【黃州寒食帖】

蘇軾【黃州寒食帖】

釋文:

自我來黃州 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 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 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 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 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 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 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 蒙蒙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 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 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 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塗窮 死灰吹不起

元豐三年(1080)二月,蘇軾四十五歲,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烏台詩案』受新黨排斥,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爲團練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鬱郁不得志,生活上窮愁潦倒。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

蘇軾

蘇軾

蘇軾

【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洋溢著起伏的情緒。元朝鮮於樞把它稱爲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高清局部:

【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

【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

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洋溢著起伏的情緒

洋溢著起伏的情緒

『天下第三行書』

『天下第三行書』

蘇軾四十五歲

蘇軾四十五歲

敬仰之情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刻本之首

元至大三年,即公元1310年,趙孟頫時年五十七歲。這年九月,趙孟頫奉詔自吳興(今浙江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大都(今北京)。船行至浙江南潯,爲趙送行的獨孤長老拿出一件【宋拓定武蘭亭】。趙愛不釋手,從獨孤長老處『乞得』,帶去大都。同舟的吳森亦攜有【定武蘭亭】一本。此次北行,趙孟頫在舟中曆時一月有餘,旅途無事,得以賞玩兩本【定武蘭亭】,並對『獨孤本』時時展讀、臨習,頗有心得,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後人稱之爲【蘭亭序十三跋】。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選頁):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選頁)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選頁)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壹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壹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貳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貳

【蘭亭十三跋】不僅是趙孟頫書中之奇品,而且在其書法理論(『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上,也有其真知灼見,值得習書者精心研讀。

因此,在了解趙孟頫的書法觀方面,【蘭亭十三跋】亦成爲極其重要的書論。

高清局部:

【蘭亭十三跋】

【蘭亭十三跋】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刻本之首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刻本之首

趙孟頫時年五十七歲

趙孟頫時年五十七歲

趙孟頫奉詔

趙孟頫奉詔

【宋拓定武蘭亭】

【宋拓定武蘭亭】

【定武蘭亭】

【定武蘭亭】

趙孟頫在舟中曆時一月有餘

趙孟頫在舟中曆時一月有餘

賞玩兩本【定武蘭亭】

賞玩兩本【定武蘭亭】

後人稱之爲【蘭亭序十三跋】

後人稱之爲【蘭亭序十三跋】

趙孟頫

趙孟頫

附【蘭亭十三跋】原文:

第一跋:

蘭亭帖自定武石刻①既亡,在人間者有數。有日減,無日增,故博古之士以爲至寶。然極難辨。又有未損五字者,五字未損,其本尤難得。此蓋已損者,獨孤長老②送余北行,攜以自隨。至南潯北,出以見示。因從獨孤乞得,攜入都。他日來歸,與獨孤結一重翰墨緣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於舟中。獨孤名淳朋,天台人。

第二跋:

蘭亭帖當宋未度南時,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無慮數十百本,而真贗始難別矣。王順伯①,尤延之②諸公,其精識之尤者。於墨色、紙色、肥瘦穠纖之間,分毫不爽。故朱晦翁③跋蘭亭謂:『不獨議禮如聚訟④』,蓋笑之也。然傳刻既多,實亦未易定其甲乙。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鑱損,肥瘦得中。與王子慶⑤所藏趙子固本無異,石本中至寶也。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次寶應重題。子昂。

第三跋:

蘭亭誠不可忽。世間墨本日亡日少,而識真者蓋難。其人既識而藏之,可不寶諸。十八日清河舟中。

第四跋:

河聲如吼,終日屏息。非得此卷時時展玩,何以解日。蓋日數十舒捲。所得爲不少矣。廿二日邳州北題。

第五跋:

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①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頃聞吳中北禪主,僧(名正吾,號東屏②)有定武蘭亭,是其師晦岩照法師③所藏。從其借觀不可。一旦得此,喜不自勝。獨孤之與東屏,賢不肖④何如也。廿三日將過呂梁泊舟題。

第六跋: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爲有益。右軍書蘭亭是已退筆①,因其勢而用之,無不如志,茲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縣。廿六日早飯罷題。

第七跋:

書法以用筆爲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爲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廿八日濟州南待閘題。

第八跋:

廿九日至濟州,遇周景遠①新除行台監察御史,自都下來,酌酒於驛亭。人以紙素求書於景遠者甚眾,而乞余書者坌集,殊不可當。急登舟解纜,乃得休。是晚,至濟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題。

第九跋:

東坡①詩云:『天下幾人學杜甫②,誰得其皮與其骨。』學蘭亭者亦然。黃太史③亦云:『世人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此意非學書者不知也。十月一日。

第十跋:

大凡石刻雖一石,而墨本輒不同,蓋紙有厚薄、麁①細、燥濕,墨有濃淡,用墨有輕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隨之,故蘭亭難辨。然真知書法者,一見便當瞭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間也。十月二日過安山北壽張書。

第十一跋:

右軍人品甚高,故書入神品。奴隸小夫,乳臭之子,朝學執筆,暮已自誇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三日泊舟虎陂,待放閘書。

第十二跋:

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間而多南風,船窗晴暖,時對蘭亭,信可樂也。七日書。

第十三跋:

蘭亭與丙舍帖①絕相似。

狂喜之情

米芾【珊瑚帖】

米芾【珊瑚帖】

米芾【珊瑚帖】

米芾【珊瑚帖】北京故宮博物院

【珊瑚帖】是米芾的一件紙本行書信札,縱26.6厘米,橫47.1厘米,內容是向別人誇耀自己的收藏。具體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略記自己新收到的三件藏品:

1、『收張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題,閻二物,樂老處元直取得。』梁代大畫家張僧繇畫的【天王圖】,上面有唐代大書法家薛稷的題識,又是宰相閻立本舊藏之物,可謂名品。從樂老先生處原價購到,價格不貴,何等得意!

2、『又收景溫【問禮圖】,亦六朝畫。』謝景溫書香世家,三代簪纓。本人官至禮部侍郎、寶文閣大學士、知開封府。他舊藏的【孔子問禮於老聃之圖】雖不知作者何人,但六朝法繪,系出名門,亦爲難得。

3、『珊瑚一枝。』珊瑚生於海底,古人在沒有潛水設備的情況下,欲取得一枝,極爲困難,故昂貴而稀罕,非一般珍寶可比。米芾此處提到珊瑚,特意加大了字號,寫得異常醒目,可見他對此物的重視程度。

米芾

米芾

米芾

第二部分,隨筆畫出那枝珊瑚,原來是一座『三叉戟』形狀的珊瑚筆架!米芾還在筆架的底座旁添注『金座』二字。可以想見,鮮艷欲滴的紅珊瑚插在明亮耀眼的金座上,色彩搭配是多麼富麗堂皇。

第三部分,畫之不足,又爲珊瑚筆架題詩一首:『三枝朱草出金沙,來自天支節相家。當日蒙恩預名表,愧無五色筆頭花。』頭一句狀物,第二句道其來歷。『天支』即皇族。『節相』乃是『節度使』與『使相』二職的合稱,指在中央掛有相當於宰相職銜的地方節度使,屬於位高權重者流。大宅門舊藏的珊瑚筆架,品位自是超群。因此米芾在三、四兩句詩中自愧乏才,拙筆配不上如此珍品。『名表郎官』是宋代禮部郎中的別稱,米芾曾膺此職,參與朝廷文秘工作,故曰『當日蒙恩預名表』。『五色筆頭花』用南朝江淹『夢筆生花』典故,指傑出的文才。作者的『自謙』手法,更加突出了珊瑚筆架的高貴。

高清局部:

【珊瑚帖】

【珊瑚帖】

【珊瑚帖】是米芾的一件紙本行書信札

【珊瑚帖】是米芾的一件紙本行書信札

『收張僧繇【天王】

『收張僧繇【天王】

『又收景溫【問禮圖】

『又收景溫【問禮圖】

『珊瑚一枝。』

『珊瑚一枝。』

cc2b66cf4ffdb858e534a9bda1ecdce7.jpg

2273765f7f5ca5b5891edbe05bcda86b.jpg

e27625814d2c7f84e0ded8cd9ae1475c.jpg

b810db3b60af0ec569fab0bfbc29fb98.jpg

從書法角度而言,【珊瑚帖】也是米芾中年代表性佳作。其筆勢放縱,使轉靈活,字形參差,布局隨意,卻絲毫不失傳統法度,真正達到了『無意於佳乃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神品境界。

當然,此帖對於研究中國藝術品收藏歷史的重要文獻價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人、其物、其書、其畫,四位一體,小小【珊瑚帖】承載了太多的文化信息,稱爲『國寶』,當之無愧。

悲傷之情

王獻之【不謂帖】

3f61c081112d3eea62d60fb98945bcd8.jpg

釋文:獻之白:不謂鄱陽一門,艱故至此。追尋悲惋,益不自勝,奈何奈何。政坐視其滅盡,使人悲熟。賴子高在此,不爾,無可成。獻之。

帖文大意爲:想不到我家在鄱陽的一支競困頓到如此境地,追想起來,悲哀得使我無法承受。我是坐視其滅盡,這使我悲傷到了極點。賴子高尚在此,不然的話,此函難成。

這通尺牘是向對方訴說因其家門不幸所帶來的巨大悲傷。並非哀悼他人之喪亡。故用詞遣句極爲悲戚,而且是反覆傾訴自己內心的哀慟。

高清局部:

3bf77ac2a13c0f6c9e893776822d3d1b.jpg

db3dda20cafb753ee0435bd2550786cc.jpg

108a9dc948c991305f0b0ccfbd7e0aaa.jpg

書法把蘊藏在個人身心的思想情感,化做了一種有形有色、有節奏、有韻律、有神采、有藝術震撼力的結晶體。

歷代書法名家都在其書法作品中不經意地宣洩和抒發他們的情感,流露和張揚他們的性格,自然而然地把書法的基本規律與自身的性情融爲一體,使書法的造型風貌和精神內涵達到美的升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