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河網消息,5月25日上午,曾遭受炮擊、無奈出國避難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首次來到河南,將在鄭州博物館展出45天。流光溢彩的黃金王冠、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華美的黃金項鍊……這是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
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
點擊查看大圖
圖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阿富汗珍寶展出,內含中國元素
此次參展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考古遺址爲線索,共有金器、青銅器、玻璃器、象牙雕刻製品等類別,也印證了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印度和地中海地區商貿往來的交通要衝,絲路通衢。
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出土於蒂拉丘地墓葬群的眾多金器。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在蒂拉丘地共發掘出土21618件精美金器,是絲綢之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這些璀璨奪目的金器,包括造型奇美、巧奪天工的純金王冠;裝飾有多組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徽章、工藝精湛的純金腰帶;足金打造的巴克特里亞阿芙洛狄忒金像的胸飾、騎海豚的厄洛斯金鉤扣,以及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嵌有眾多寶石的黃金項鍊等等,美輪美奐,熠熠生輝。
據學者研究,蒂拉丘地墓葬群的埋藏年代在公元25至50年之間,此一時期正值貴霜帝國的勃興之際,來自歐亞草原的游牧部落,取代希臘人在巴克特里亞(我國歷史上所稱的"大夏")的統治,這批游牧民族正是【史記】所載從中國遷徙而來的大月氏。因此,"巴克特里亞黃金寶藏"中很多金器都帶有東方中國的因素。
而來自中國的月氏則是解讀此次展覽的重要鑰匙。從某種程度上,觀眾可以循著阿伊·哈努姆的城市遺蹟、蒂拉丘地的黃金之墟,以及貝格拉姆的貴霜夏都或絲路貨棧,一路追尋從中國河西走廊和祁連山脈西遷又南徙的大月氏的足跡。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阿富汗局勢動盪,這也給文物保護帶來了極大的麻煩。1994年,館藏文物10萬件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曾被炮彈擊中,頂樓毀於一旦,甚至一些軍閥洗劫博物館,將文物變賣到海外以充軍費。
這個巡展之路,也是世界範圍內的文博人士爲保護這些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而做的一場愛心大接力。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這個經歷也讓其成爲網友關注的文物展。
據大河網消息,5月25日上午,曾遭受炮擊、無奈出國避難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首次來到河南,將在鄭州博物館展出45天。流光溢彩的黃金王冠、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華美的黃金項鍊……這是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
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
點擊查看大圖
圖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阿富汗珍寶展出,內含中國元素
此次參展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考古遺址爲線索,共有金器、青銅器、玻璃器、象牙雕刻製品等類別,也印證了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印度和地中海地區商貿往來的交通要衝,絲路通衢。
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出土於蒂拉丘地墓葬群的眾多金器。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在蒂拉丘地共發掘出土21618件精美金器,是絲綢之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這些璀璨奪目的金器,包括造型奇美、巧奪天工的純金王冠;裝飾有多組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徽章、工藝精湛的純金腰帶;足金打造的巴克特里亞阿芙洛狄忒金像的胸飾、騎海豚的厄洛斯金鉤扣,以及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嵌有眾多寶石的黃金項鍊等等,美輪美奐,熠熠生輝。
據學者研究,蒂拉丘地墓葬群的埋藏年代在公元25至50年之間,此一時期正值貴霜帝國的勃興之際,來自歐亞草原的游牧部落,取代希臘人在巴克特里亞(我國歷史上所稱的"大夏")的統治,這批游牧民族正是【史記】所載從中國遷徙而來的大月氏。因此,"巴克特里亞黃金寶藏"中很多金器都帶有東方中國的因素。
而來自中國的月氏則是解讀此次展覽的重要鑰匙。從某種程度上,觀眾可以循著阿伊·哈努姆的城市遺蹟、蒂拉丘地的黃金之墟,以及貝格拉姆的貴霜夏都或絲路貨棧,一路追尋從中國河西走廊和祁連山脈西遷又南徙的大月氏的足跡。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阿富汗局勢動盪,這也給文物保護帶來了極大的麻煩。1994年,館藏文物10萬件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曾被炮彈擊中,頂樓毀於一旦,甚至一些軍閥洗劫博物館,將文物變賣到海外以充軍費。
這個巡展之路,也是世界範圍內的文博人士爲保護這些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而做的一場愛心大接力。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這個經歷也讓其成爲網友關注的文物展。
文物愛心接力
2017年3月的時候,故宮博物館舉辦了【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按照原計劃這批寶藏在6月17日故宮展覽結束後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展出。但是芝加哥大學意外取消了展覽安排,如果他們找不到下一個展覽的地點,那麼這批寶藏將被迫回到動盪的阿富汗。
點擊查看大圖
5月25日,阿富汗國家寶藏在鄭州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圖自大河網
消息傳出後,中國網友向這批阿富汗文物伸出愛心之手。其中一位微博網友@風息神淚寫道:聽聞阿富汗珍寶處境窘迫,不得不在國外的展廳里輪流避難的消息。刷到個評論表示:很多中國觀眾的第一反應是『多展一陣,等局勢好了再還回去』,而不是『這樣好了不用還了』。姑且不論若起惡念的可操作性,這個『第一反應』,還是值得小小的開心一下啊。
對於@風息神淚 的這樣一條微博,網友們紛紛給出了正能量的回覆。基本上發言爲兩種內容,一種表示我們也曾經歷過這一切,所以我們知道這背後的痛苦和屈辱。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文物就被西方侵略者大肆盜竊和毀壞。圓明園的遺址,莫高窟中的無頭佛都在訴說著這些苦難的日子。而最近又有英國拍賣行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是的,百年的屈辱到今天都還不能徹底的洗淨。
另一種聲音表示,我們強大了,但是我們不會變成我們曾經討厭的人。中國的博物館中,每一件藏品都清清白白。
同時,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已聯繫國內的文博機構展出這批文物。經過重重努力,這些阿富汗的文物正在以及將在敦煌、成都、鄭州和深圳展出。另外,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還在努力,幫助文物尋找2018年10月以後的展覽地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