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20|回復: 29

《尔雅注疏》 十卷(晋)郭璞 注 (宋)邢昺 疏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19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爾雅注疏.7z (236 KB, 下載次數: 1508)

   关于《尔雅》 《尔雅》  第一部词典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
  对于《尔雅》的写作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编写的。这种种说法都不可信。《尔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麑(suān,即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
  从《尔雅》的性质来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释五经的训诂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汇编,而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才有较大的发展。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来讲解。而汉代的统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尊《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在官学里讲授经义。这就促进了训诂的繁荣。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随后把这些随文而释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尔雅》就是这样一部训诂汇编。它并非是一人一时之作,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是由当时一些儒生汇集各种资料而成。历经秦火、战乱之后,这部书在汉代初年重新问世,又经过经师儒生的陆续增补,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尔雅》。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可以分成两大类。前3篇,即“释诂”、“释言”、“释训”解释的是一般语词,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例如:
  如、適、之、嫁、徂(cú)、逝,往也。(释诂)
  克,能也。(释言)
  明明,斤斤,察也。(释训)
  其中“释诂”是解释古代的词,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个词类聚在一起,作为被训释词,用一个当时通行的词去解释它们。“释言”是以字作为解释对象,被训释词大多只有一两个。“释训”专门解释描写事物情貌的叠音词或联绵词。尽管作为语文词典来说,它的注释过于笼统,许多条目仅仅是同义词表,但是远在公元前2世纪就能产生出这样的著作,就是在世界词书编纂历史上也堪称第一了。
  《尔雅》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名词词典。其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等4篇解释的是亲属称谓和宫室器物的名称。
  例如: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释亲)
  门侧之堂谓之塾。(释宫)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释器)
  大鼓谓之鼖(fén),小者谓之应(yìng)。(释乐)
  “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5篇解释的是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的词语。例如: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释天)
  墳莫大于河墳。(释地)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释丘)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释山)
  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释水)
  “释草”、“释木”以下7篇解释的是关于植物动物方面的词语。
  例如: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释草)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释木)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释虫)
  鲲,鱼子。(释鱼)
  舒雁,鹅。舒凫(fú),鹜(wù)。(释鸟)
  罴,如熊,黄白文。(释兽)
  狗四尺为獒。(释畜)
  《尔雅》后16篇相当于百科词典。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的教育后,要读《论语》、《孝经》和《尔雅》这3部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尽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尔雅》的知识容量相当有限,但是在古代已经非常可观了。所以有人说,《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
  《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和词书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
  《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从汉唐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和北宋邢昺的《尔雅疏》。清人研究《尔雅》的著作不下2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今人注有徐朝华的《尔雅今注》,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并附有笔画索引,最利于翻检、学习。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27 | 顯示全部樓層
●《尔雅》疏叙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

  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後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於衷,将以纳民於善。洎夫醇醨既异,步骤不同,一物多名,系方俗之语;片言殊训,滞今古之情,将使後生若为钻仰?繇是圣贤间出,诂训递陈,周公倡之於前,子夏和之於後。虫鱼草木,爰自尔以昭彰;《礼》、《乐》、《诗》、《书》,尽由斯而纷郁。然又时经战国,运历挟书,传授之徒浸微,发挥之道斯寡,诸篇所释,世罕得闻。惟汉终军独深其道,豹鼠既辨,斯文遂隆。其後相传,乃可详悉。其为注者,则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虽各名家,犹未详备。惟东晋郭景纯用心几二十年,注解方毕,甚得六经之旨,颇详百物之形。学者祖焉,最为称首。其为义疏者,则俗间有孙炎、高琏,皆浅近俗儒,不经师匠。今既奉敕校定,考案其事,必以经籍为宗;理义所诠,则以景纯为主。虽复研精覃思,尚虑学浅意疏。谨与尚书驾部员外郎直秘阁(臣)杜镐、尚书都官外郎秘阁校理(臣)舒雅、大常博士直集贤院(臣)李维、诸王府侍讲大常博士兼国子监直讲(臣)孙奭、殿中丞(臣)李慕清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臣)王焕、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臣)崔偓佺、前知洺州永年县事(臣)刘士玄等,共相讨论,为之疏释,凡一十卷。虽上遵睿旨,共竭於颛蒙,而下示将来,尚惭於疏略。谨叙。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27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一·序
 
  [疏]释曰:“尔雅”者,《释文》云:“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经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张揖云:“昔在周公,缵述唐虞,宗翼文武,克定四海。勤相成王,践阼理政。日昃不食,坐而待旦。德化宣流,越裳来贡,嘉禾贯桑。六年制礼,以导天下。著《尔雅》一篇,以释其义。传乎後嗣,历载五百。坟典散落,唯《尔雅》常存。《礼三朝•记》:“哀公曰:寡人欲学小辩以观於政,其可乎?孔子曰:《尔雅》以观於古,足以辩言矣。’《春秋元命包》言:‘子夏问,夫子作《春秋》,不以‘初’、‘哉’、‘首’、‘基’为‘始’何?是以知周公所造也。’率斯以降,超绝六国,越逾秦楚,爰暨帝刘。鲁人叔孙通撰置《礼记》,文不违古。今俗所传三篇《尔雅》,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著,皆解家所说。先师口传,既无正验圣人所言,是故疑不足能明也。夫《尔雅》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其陈道也,精研而无误。真九经之检度,学问之阶路,儒林之楷素也。”“序”与绪音义同。《释诂》云:“叙,绪也。”言已注述之由,叙陈此经之旨,若茧之抽绪耳。孔子作《书序》,子夏作《诗序》,故郭氏亦谓之序。序之大指,凡有五焉:初自“夫《尔雅》者”至“辨同实而殊号者也”,明此书之用也。二自“诚九流之津涉”至“摛翰者之华苑也”,言为群经之枢要也。三自“若乃”至“莫近於《尔雅》”,言其博物,他书不之过也。四自“《尔雅》者”至“其业亦显”,明其兴隆之时也。五自“英儒赡闻之士”至叙未,序已所以作注之意也。今各依文解之。

  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疏]“夫《尔雅》”至“同实而殊号者也”。○释曰:此明其用也。“夫”者发语辞,亦指示语,指此“《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也。“诂”,古也,通古今之言使人知也。“训”,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指归”谓指意归乡也。言此书所以通畅古今之言,训道百物之貌,使人知其指意归乡也。若言“初、哉、首、基”者,其指归在“始”也。若言“番番、矫矫”者,其指归在“勇”也。略举一隅,他皆放此。云“叙诗人之兴咏”者,叙,次叙也。郑玄注《周礼•大司乐》云:“兴者以善物喻善事。”又注《大师》云:“兴者,见今之美嫌於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郑司农云:“兴者,托於事物。”“词”者,永言也。故《舜典》云:“歌永言。”孔注云:“歌咏其义以长其言。”又《诗序》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斯皆诗人所为,此书能次叙之,故言“叙诗人之兴咏”也。若言“噰噰喈喈”,以兴民协服也;“其虚其徐”,以咏威仪容止也。如此之类,皆是。案《尔雅》所释,遍解六经,而独云“叙诗人之兴咏”者,以《尔雅》之作多为释《诗》,故毛公传《诗》皆据《尔雅》,谓之诂训传,亦此意也。云:“总绝代之离词”者,总,聚也;绝代,犹远代也;离词,犹异词也。郭璞叙《方言》云“标六代之绝语,类离词之指韵”,亦犹此也。以其六代绝远,四方乖越,故今古语异,夷夏词殊。此书能总聚而释之,使人知也。若其“绎又祭也,周曰绎,商曰肜,夏曰复胙”,及注引《方言》之类是也。云“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者,辩谓辩别,凡物虽殊其号而同一实者,此书辩之。若“繴谓之罿,罿,罬也;罬谓之罦,罦,覆车也。”又《释草》云:“唐、蒙,女萝。女萝,菟丝。”注云:“别四名。”如此之类,是也。

  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键音件,摛音痴)

  [疏]“诚九”至“苑也”。○释曰:此明其枢要也。云“诚九流之津涉”者,诚,实也;九流者,叙六艺为九种,言於六经若水之下流也;津涉者,济渡之处名。言九流之多,非此书无以通,喻九河之广,非津涉无以渡。案《汉书•艺文志》云:“儒家者流五十三家,八百三十五篇,盖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经之中,留意於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僻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讠华取宠,後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僻儒之患也。道家者流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盖出於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合於尧舜之克让,《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阴阳家者流二十一家,二百六十九篇,盖出於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法家者流十家,二百一十七篇,盖出於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名家者流十家,三十六篇,盖出於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墨家者流六家,八十六篇,盖出於清庙之官。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纵横家者流十二家,百七篇,盖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杂家者流二十家,四百三篇,盖出於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农家者流九家,百一十四篇,盖出於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此九流之大旨也。云“六艺之钤键”者,案《汉书•艺文志》六艺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也。“凡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说文》云:“钤,锁也。”《方言》云:“户钥,自关之东,陈、楚之间谓之键。”《小尔雅》云:“键谓之钥。”言此书为六艺之锁钥,必开通之,然後得其微旨也,故云“六艺之钤键”也。云“学览者之潭奥”者,潭,渊也;室中西南隅谓之奥,言隐奥也。此书释二仪之形象,载八表之昏荒,虽博学广览之士,莫能究渊深隐奥,故云“学览者之潭奥”也。云“摛翰者之华苑也”者,言此书森罗万有,纯粹六经,摛文染翰之士,足以掇其英华若园苑然,故云“华苑”也。

  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於《尔雅》。

  [疏]“若乃”至“《尔雅》”。○释曰:此言其博物也。云“若乃”者,因上起下语。上既言其功用,此复美其博物,故云“若乃”。既可以博释庶物,又能多识辨於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於《尔雅》”,言《尔雅》最近之。又案《公羊传》说《春秋》功德云:“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何休云:“莫近,犹莫过之也。”然则博物多识,他书亦莫过於《尔雅》也。

  《尔雅》者,盖兴於中古,隆於汉氏,豹鼠既辩,其业亦显。

  [疏]“《尔雅》”至“亦显”。○释曰:此言兴隆之时也。云“盖兴於中古”者,《尔雅》之作,经传莫言其人及时,世但相传云周公作之以教成王,无正文,故云“盖”以疑之。经典通以伏牺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周公,文王子,父统子业,周公亦可言中古,故云“盖兴於中古”。云“隆於汉氏”者,以夫子没後,书纪散亡,战国陵迟,嬴秦燔灭,则此书亦从而坠矣。洎乎汉氏御宇,旁求典籍,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此书亦从而隆矣,故曰“隆於汉氏”也。云“豹鼠既辩,其业亦显”者,谓汉武帝时,孝廉郎终军既辩豹文之鼠,人服其博物,故争相传授,《尔雅》之业,於是遂显。言不但兴行,兼亦广显,故云“亦”也。

  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璞不揆梼昧,少而习焉,沈研钻极,二九载矣。虽注者十馀,然犹未详备,多纷谬,有所漏略。是以复缀集异闻,会稡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错综樊、孙,博关言;剟其瑕砾,搴其萧稂;事有隐滞,援据徵之;其所易了,阙而不论;别为音图,用袪未寤。辄复拥篲清道,企望尘躅者,以将来君子为亦有涉乎此也。(○赡,时艳反。璞音朴。梼音桃。少,时照切。会,古外切。稡,子外切。剟音掇。砾音历。搴音。稂音郎。易,以豉切。了音疗。篲,似税切。企,豉切。躅音逐。)
  [疏]“英儒”至序末。○释曰:此言已所以作注之意也。云“英儒赡闻之士”者,案《礼辞名记》:“德过千人曰英。”儒者,柔也,能以德柔服人也。赡,多也。士者,有德之称。言英俊通儒,多闻之士也。云“洪笔丽藻之客”者,洪,大也;丽,美也;藻,水草也,有文,以喻人之文章。言大有词笔,美於文章之客也。云“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者,靡,无也;钦玩,犹敬爱也;耽味,犹乐嗜也。言英儒等无不敬爱此书,如耽广乐嗜嘉肴然,故曰“耽味”。而为之义理训解,谓作注也。云“璞不揆梼昧,少而习焉”者,此自谦也。揆,度也。梼谓梼杌,无知之貌。昧,暗也。郭氏言已不度其无知暗昧,自少小而习此书焉。云“沈研钻极,二九载矣”者,此言用功深,不敢苟为注解也。谓深沈研核,钻求穷极,凡十八载,故云“二九载矣”。云“虽注者十馀,然犹未详备”者,言作注者虽十有馀家,犹尚未能精详具备。十馀家者,陆德明《叙录》犍为文学注二卷、刘歆注三卷、樊光注六卷、李巡注三卷、孙炎注三卷,为此五家而己;又《五经正义》援引有某氏、谢氏、顾氏。今郭氏言十馀者,典籍散亡,未知谁氏。或云沈旋、施乾、谢峤、顾野王者,非也。此四家存郭氏之後,故知非也。云“并多纷谬,有所漏略”者,言十家所注,多纷纭错缪。若孙叔然“覭髳,茀离”,字别为义,是纷缪也;其所难解,则全不入根节,是漏略也。云“是以复缀集异闻,会稡旧说”者,“是以”者,因前起後语。因前十家所注纷缪漏,起己作注之意,故言“是以”。对前巳有注,故云“复”。“缀集”,谓联缀聚集。“异闻”者,注所引六经子史之类是也。“会稡”者,《广雅》云:“会收也。稡,聚也。”“旧说”,谓十家所说也,虽不能尽善,亦时有可观,其所善者,则收聚用之也。云“考方国之语”者,考,成也。四方之国,言语不同,有所通释者,则援引考成之,注引《方言》是也。云“采谣俗之志”者,采,取也。徒歌谓之谣。案《汉书•地理志》云:“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但童谣嬉戏之言,及俗间有所记志可以通此书者,亦采用之,若“榽梳”注引齐人谚曰“上山斫檀,榽梳先殚”、“蟏蛸”注云“俗呼为喜子”之类是也。云“错综樊、孙”者,谓交错综聚樊光、孙炎二家之注,取其理长者用之。云“博关群言”者,关,通也;群言,谓子史及小说也。言非但援引六经,亦博通此子史等以为注说也。云“剟其瑕砾,搴其萧稂”者,此喻已作注,去恶取善也。“剟其瑕砾”,以玉石喻也。剟,削也。削去其疵瑕瓦砾,以取瑾瑜也。“搴其萧稂”,以禾莠喻也。搴,拔也。萧,蒿也。稂,童粱,莠类也。拔去其萧蒿稂莠,以存其嘉禾也。云“事有隐滞,援据徵之”者,援,引也;徵,成也。若事有隐奥滞泥者,则援引经据以证成之也。云“其所易了,阙而不论”者,谓通见《诗》、《书》,不难晓了者,则不须援引,故阙而不论也。云“别为音图,用袪未寤”者,谓注解之外,别为《音》一卷,《图赞》二卷,字形难识者,则审音以知之;物状难辩者,则披图以别之。用此音图以袪除未晓寤者,故云“用袪未寤”也。云“辄复拥篲清道,企望尘躅”者,此郭氏自问也。拥,手持也。篲,帚也。清道,谓清洁道涂也。企望者,企踵而瞻望也。尘躅者,尘路躅迹也。言己注此书,若人持帚以清道,企踵而望其芳尘美迹。所以然者何,谓是自问也。云“以将来君子,为亦有涉乎此也”者,此自答也。言已注此书非他,以为将来有德君子之为必欲研核百氏,探讨九流,非《尔雅》不可,必涉历此途,若其注释未备,则恐迷误後人。作注之由,良为此也。

  《尔雅》卷上

  [疏]释曰:上者对中下生名,直以编重多,分为上、中、下三卷,无义例也。

  郭璞注

  [疏]郭璞,字景纯,何东人,东晋弘农太守著作郎。注者,著也。解释经指,使义理著明也。亦言己注意,以释此书也。《诗》、《书》谓之传者,传,传也,博识经意,传示後人也。此皆其人自题,故或言传,或言注,无义例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27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一·释诂第一

  [疏]释曰:释,解也。诂,古也。古今异言,解之使人知也。《释言》则《释诂》之别。故《尔雅•叙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第,次也。一,数之始也。以其作最在先,故为第一。此篇相承以为周公作,但其文有周公後事,故先儒共疑焉。或曰仲尼、子夏所增足也,或曰当周公时有之,今无者,或在散亡之中。然则《诗》、《书》所有,非周公所释,乃後人依放故言雅记而为之文,故与之同。郭氏因即援据以成其义。若言“胡不承权舆”及“缁衣之蓆兮”,此秦康、郑武之诗,在周公之後明矣。其义犹今为文,采摭故事以为辞耳。则此篇所载,悉周公时所有,何足怪也!其诸篇所次,旧无明解,或以为有亲必须宫室,宫室既备,事资器用,今谓不然,何则?造物之始,莫先两仪,而乐器居天地之先,岂天地乃乐器所资乎!盖以先作者居前,增益者处後,作非一时,故题次无定例也。其篇之名义,逐篇具释,此不繁言。此书之作,以释六经之言,而字别为义,无复章句。今而作疏,亦不分科段,所解经文,若其易了,及郭氏未详者,则阙而不论。其稍难解,则援引经据及诸家之说以证之。郭氏之注,多采经记,若其通见可晓者,则但指篇目而巳。而或书名僻异,义旨隐奥者,则具载彼文以袪未寤者耳。

  初、哉、首、基、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尚书》曰:“三月哉生魄。”《诗》曰:“令终有俶。”又曰:“俶载南亩。”又曰:“访予落止。”又曰:“胡不承权舆。”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其馀皆义之常行者。耳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肇,音兆。俶,昌叔)

  [疏]“初哉”至“始也”。○释曰:皆初始之异名也。初者,《说文》云:从衣从刀,裁衣之始也。哉者,古文作才,《说文》云:“才,草木之初也。”以声近借为哉始之哉。首者,头也,首之始也。基者,《说文》云:“墙始筑也。”肇者,说文作,始开也。祖者,宗庙之始也。元者,善之长也。长即始义。胎者,人成形之始也。俶者,动作之始也。落者,木叶陨坠之始也。权舆者,天地之始也。天圆而地方,因名云。此皆造字之本意也。及乎《诗》、《书》雅记所载之言,则不必尽取此理,但事之初始,俱得言焉。他皆仿此。○注“《尚书》”至“殊语”。○释曰:云“《尚书》曰:“三月哉生魄”者,《康诰》文。云“《诗》曰:令终有俶”者,《大雅•既醉》文。“又曰:俶载南亩”者,《周颂•载芟》文。“又曰:访予落止”者,《周颂•访落》文。“又曰:胡不承权舆”者,《秦风•权舆》文。云“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者,《说文》云:“胚,妇孕一月也。胎,妇孕三月也。”然则尚未成形而为形之始,故曰“胚胎未成,亦物之始”,物则形也。云“其馀皆义之常者耳”者,谓、初、首、基、祖、元也,通见《诗》、《书》,故曰“义之常行”。云“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者,杨雄说《方言》云:“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後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郭彼注云“谓作《释诂》、《释言》”是也。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诗曰:“有壬有林。”又曰:“文王烝哉。”其馀义皆通见《诗》、《书》。○辟,并亦反。)

  [疏]“林烝”至“君也”。○释曰:皆天子诸侯南面之君异称也。《白虎通》云:君,群也。群下之所归心也。林者,《说文》云:“平地有丛木曰林。”烝者,《左传》云:“天生烝民,树之以君,而司牧之。”然则人物之众,必立君长以司牧之。故以林、烝为君也。天者,《说卦》云:“乾为天,......为君”,以其俱尊极故也。《大雅》皆谓“君为天”是也。帝、皇者,《白虎通》云:德合天地者称帝,帝者谛也,象可承也。皇,美也,大也,天之总美大称也。时质,故总称之。号之为皇,煌煌人莫违也。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说文》云:“后者,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后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辟者,法也,为下所法则也。公者,通也,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迎顺也。天、帝、皇、王惟谓天子,公、侯惟谓诸侯,馀皆通称。○注“《诗》曰”至“《诗》、《书》”。○释曰:云“《诗》曰:有壬有林”者,《小雅•宾之初筵》文。又曰:文王烝哉”者,《大雅•文王有声》文。云“其馀义皆通见《诗》、《书》”者,谓、天、帝、皇、王、后、辟、公、侯,皆义之常行,故不备引。

  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厖、坟、嘏、丕、弈、洪、诞、戎、骏、假、京、硕、濯、訏、宇、穹、壬、路、淫、甫、景、废、壮、冢、简、箌、昄、晊、将、业、席,大也。(《诗》曰:“我受命溥将。”又曰:“乱如此幠”,“为下国骏厖”,“汤孙奏嘏”,“王公伊濯”,“訏谟定命”,“有壬有林”,“厥声载路”,“既有淫威”,“废为残贼”,“尔土宇昄章”,“缁衣之席兮”。廓落、宇宙、穹隆、至极,亦为大也。箌义未闻。《尸子》曰:“此皆大,有十馀名而同一实。”○幠音呼。厖,亡江切。诞音但。訏音吁。箌音罩。昄,蒲板切。晊,之日切。)

  [疏]“弘廓”至“大也”。○释曰:此皆广大之异言也。弘者,含容之大也。《周书•洛诰》云:“武王弘朕恭。”廓者,《方言》云:“张小使大谓之廓。”宏者,《书》曰:“若保宏父。”介者,《方言》云:“东齐海岱之间谓之介。”纯者,《鲁颂•閟宫》云:“天锡公纯嘏。”夏者,《方言》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 厖者,深之大也。坟、嘏者,《方言》云:“坟,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丕者,《书》云:“嘉乃丕绩。”弈者,《诗•大雅•韩弈》云:“弈弈梁山。”洪者,《书•大诰》云:“延洪惟我幼冲人。”诞者,《大雅•生民》云:“诞弥厥月。”戎者,《方言》云:“宋鲁陈卫之间谓之嘏,或曰戎。”京、硕、濯、訏者,秦晋之间凡人大谓之奘,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齐宋之间日硕,荆吴杨瓯之郊曰濯,中齐西楚之间曰訏,此皆谓大,方俗之殊语也。甫者,《诗•齐风》云:“无田甫田。”景者,《周颂•潜》篇云:“以介景福。”壮者,秦晋之间,凡人大谓之奘,或谓之壮。冢者,舍人曰:冢,封之大也。《大雅•绵》篇云:“乃立冢土。”简者,《周颂•执竞》云:“降福简简。”箌者,郭云:“义未闻。”顾氏云:“都角切。”《说文》云:“草大也。”《韩诗》云:“箌彼圃田。”将者,《周颂》云:“日就月将。”业者,版之大也。《大雅•灵台》云:“虞业维摐。”馀皆见注。○注“《诗》曰”至“一实”。○释曰:“《诗》云:我受命溥将”者,《商颂•烈祖》文。“又曰:乱如此幠”者,《小雅•巧言》文。云“下国骏厖”者,《商颂•长发》文。云“汤孙奏嘏”者,《商颂•那》篇文。云“王公伊濯”者,《大雅•文王有声》文。云“訏谟定命”者,《大雅•抑》篇文。云“有壬有林”者,《小雅•宾之初筵》文。云“厥声载路”者,《大雅•生民》文。云“既有淫威”者,《周颂•有客》文。云“废为残贼”者,《小雅•四月》文。云“尔土宇昄章”者,《大雅•卷阿》文。云“缁衣之席兮”者,《郑风•缁衣》文。云“廓落、宇宙、穹隆、至极,亦为大也”者,廓落,大貌。四方上下曰宇。《说文》云:“宙,舟舆所极也。”穹隆,天之形也。郭氏读晊至为至,故云“至极”。是廓、宇、穹、晊亦为大也。云“《尸子》曰:此皆大,有十馀名而同一实”者,《汉书•艺文志》云:“《尸子》二十篇。”注曰:“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案《尸子•广泽篇》云:“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已皆弇於私也。天、帝、后、皇、辟、公、弘廓、闳、博、介、忳、夏、幕、蒙、赎、昄,皆大也,十有馀名而实一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以其数字皆训为大,故引之也。周公作诂,必以始也、君也、大也居先者,始者,无先之称;君者,至尊之号;大则无所不包。故先言之。一曰:此三者天也,人也,地也。《易•乾卦》云:“万物资始。”《坤卦》云:“直方大。”《老子》云:“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故以此三者为先。乾、坤,相对之物,而以地在人後者,以人居天地之中,且尊尚人君,故进之。自此而下随便即言,无义例也。

  幠、厖,有也。(二者又为有也。《诗》曰:“遂幠大东。”)

  [疏]“幠、厖,有也”。○释曰:二者又为有,言大有也。成十六年《左传》云:“生民敦厖。言人生聚丰厚,大有也。○注“诗曰:遂幠大东”。○释曰:《鲁颂•閟宫》文也。案今《诗》本作“遂荒”。此言“遂幠”者,所见本异也。或当在齐、鲁、韩《诗》。

  迄、臻、极、到、赴、来、弔、艐、格、戾、怀、摧、詹,至也。(齐楚之会郊曰怀,宋曰届。《诗》曰“先祖于摧”。又曰“六日不詹”。詹、摧,皆楚语,《方言》云。○极,纪力切。弔音的。艐音宗。摧,昨雷切。)

  [疏]“迄、臻”至“至也”。○释曰:迄者,自古至今也。《大雅•生民》云:“以迄于今。”臻者,《诗•邶风•泉水》云:“遄臻于卫。”言疾至於卫也。极者,穷尽之至也。《乐记》云:“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言礼乐之道,上至於天,下委於地也。到者,自远而至也。《大雅•韩弈》云:“靡国不到。”赴者,趋而至也。《杂记》云:“凡赴於君。”来者,自彼至我也。《春秋经》曰:“祭伯来。”言至鲁也。弔者,《小雅•天保》云:“神之弔矣。” 艐读为届。届、格、戾、怀、摧、詹,皆方俗语。○注“齐楚”至“言云”。○释曰:云“齐楚之会郊曰怀,宋曰届”者,《方言》文。云“《诗》曰:先祖于摧”者,《大雅•云汉》书。“又曰:六日不詹”者,《小雅•采绿》文。云“詹、摧,皆楚语,《方言》云”者,案《方言》云:“徦(音驾)、[彳各](古格字)、怀、摧、詹、戾、艐(古届字),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徦,或曰[彳各],齐楚之会郊或曰怀。摧、詹、戾,楚语也。艐,宋语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是也。

  如、適、之、嫁、徂、逝,往也。(《方言》云:“自家而出谓之嫁,犹女出为嫁。”)

  [疏]“如適”至“往也”。○释曰:皆谓造於彼也。如者,自我而往也。《春秋》公及大夫朝聘皆曰如。之者,《论语》云:“之一邦。”言又往一国也。適、嫁、徂、逝,皆方俗语。○注“《方言》”至“为嫁”。○释曰:案《方言》云:“嫁、逝、徂、適,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犹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適,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赉、贡、锡、畀、予、贶,赐也。(皆赐与也。○畀,必寐切。予,羊汝切。)

  [疏]“赉贡”至“赐也”。○释曰:皆谓赐与也。赉者,赐有功善人也。《书•汤誓》曰:“予其大赉汝。”贡者,下与上也。《左传》齐桓责楚云:“尔贡包茅不入。”锡者,嘉赐也。《禹贡》云:“禹锡玄圭。”畀者,付与也。《诗•鄘风•干旄》云:“何以畀之?”予者,授与也。《小雅•采菽》云:“天子所予。”贶者,惠赐也。《小雅•彤弓》云:“中心贶之。”

  仪、若、祥、淑、鲜、省、臧、嘉、令、类、綝、彀、攻、榖、介、徽,善也。(《诗》曰:“仪刑文王。”《左传》曰:“禁御不若。”诗曰:“永锡尔类”,“我车既攻”,“介人维藩”,“大姒嗣徽音”。省、綝、彀,未详其义。馀皆常语。○鲜,息浅切。省,先郢切。令,力政切。綝,敕金切。彀,古豆切。)

  [疏]“仪若”至“善也”。○释曰:皆谓美善也。仪者,形象之善也。若者,惠顺之善也。祥者,李巡曰:“福之善也。”《书•泰誓》云:“袭于休祥。”淑者,有德之善也。《诗•曹风•鸤鸠》云:“淑人君子。”鲜者,清洁之善。《邶风•新台》云:“籧篨不鲜。”省、綝、彀,郭氏未详。臧者,功能之善也。《诗•齐风》云:“射则臧兮。”嘉者,美之善也。《诗•大雅•抑篇》云:“无不柔嘉。”令者,《大雅•卷阿》云:“令问令望。”类者,昭二十八年《左传》云:“勤施无私曰类。”攻者,坚致之善。榖者,养生之善。《诗•小雅•小明》云:“式榖以女。”介者,大善也。徽者,美善也。“○注《诗》曰”至“常语”。○释曰:“《诗》曰:仪刑文王”者,《大雅•文王》篇文。云“《左传》曰:禁御不若”者,《左传》无全文。案文十八年说四凶云:“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宣三年传言:“铸鼎象物,故民入山林,不逢不若。”盖采合传文,故云“禁御不若”也。云“《诗》曰:永锡尔类”者,《大雅•既醉》文。云“我车既攻”者,《小雅•车攻》文。云“介人维藩”者,《大雅•板》篇文。云“大姒嗣徽音”者,《思齐》文。云“馀皆常语”者,谓祥、淑、鲜、臧、嘉、令、榖,书传多有之,故云“皆常语”。

  舒、业、顺,叙也。(皆谓次叙。)叙、业、顺、叙,绪也。(四者又为端绪。)

  [疏]“舒业”至“绪也”。○释曰:叙谓次叙。舒者,展舒,徐缓有次也。业者,事有次叙也。顺者,不逆,有叙也。舒、业、顺、叙四者又为端绪,互相训也。

  怡、怿、悦、欣、衎、喜、愉、豫、恺、康、媅、般,乐也。(皆见《诗》。○媅,丁含切。般,盘。乐,洛)

  [疏]“怡怿”至“乐也”。○释曰:皆谓喜乐。怡者,和乐也。《小雅•节南山》云:“既夷既怿。”怡、夷音义同。怿者,悦乐也。《商颂•那》篇云:“亦不夷怿。”悦者,心乐也。《小雅•都人士》云:“我心不说。”悦、说音义同。欣者,笑喜之乐也。《大雅•凫鹥》云:“旨酒欣欣。”毛传云:“欣欣然乐也。”衎者,饮食之乐也。《小雅•南有嘉鱼》云:“嘉宾式燕以衎。”喜者,《说文》云:“不言而悦也。”《小雅•彤弓》云:“中心喜之。”愉者,安闲之乐也。《唐风•山有枢》云:“他人是愉。”毛传云:“愉,乐也。”豫者,逸乐也。《小雅•白驹》云:“逸豫无期。”恺者,康乐也。《小雅•鱼藻》云:“岂乐饮酒。”康者,安乐也。《唐风•蟋蟀》云:“无以大康。”媅者,乐之久也。《小雅•鹿鸣》云:“和乐且湛。”又《卫风•氓》篇云:“无与士耽。”郑笺云:“耽非礼之乐。”般者,游乐也,《周颂》篇名也。郑笺云:“般,乐也。” ○注“皆见《诗》”。○释曰:按郭以《尔雅》之作多为释《诗》,且《诗》中备有此文,故云“皆见《诗》”。其实六经之中所训亦尔,但以《诗》、《书》之作,作非一人,故有音义虽同,而字形踳驳者:《诗》文作湛、耽,而此作 媅;《诗》文作夷、说、岂(原缺)、槃,而此作怡、悦、恺、般之类。直以异人之作,故不同尔,无义例也。他皆放此。

  悦、怿、愉、释、宾、协,服也。(皆谓喜而服从。)

  [疏]“悦怿”至“服也”。○释曰:皆谓喜而服从也。悦、怿、愉者,皆喜乐而服也。释者,释去恨怨而服也。宾者,怀德而服也。《旅獒》云:“四夷咸宾。”协者,和合而服也。《左传》曰:“谋其不协。”

  遹、遵、率、循、由、从,自也。(自犹从也。)遹、遵、率,循也。(三者又为循行。○遹音聿。)

  [疏]“遹遵”至“循也”。○释曰:自亦从也,转互相训也。遹者,《大雅•绵》篇云:“聿来胥宇。”遹、聿音义同。遵者,《周南•汝坟》云:“遵彼汝坟。”率者,《大雅•绵》篇云:“率西水浒。”循者,《顾命》云:“率循大卞。”由者,《曲礼》:“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从者,《小雅•何人斯》云:“伊谁云从。”遹、遵、率三者,又为循行。

  靖、惟、漠、图、询、度、咨、诹、究、如、虑、谟、猷、肇、基、访,谋也。(国语曰:“询于八虞,咨于二虢,度于闳夭,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访于辛、尹。”通谓谋议耳。如、肇所未详,馀皆见《诗》。○度,铎。趣,子须。)

  [疏]“靖惟”至“谋也”。○释曰:皆谓谋议也。靖者,安谋也。《小雅•小旻》云:“靖共尔位。”惟者,思谋也。漠者,舍人曰:心之谋也。《小雅•小弁》云:“圣人莫之。”漠、莫音义同。图者,《大雅•崧高》云:“我图尔居。”询、度、咨、诹者,《小雅•皇皇者华》传云:“访问於善为咨。咨事为诹。咨事之难易为谋。咨礼义所宜为度。亲戚之谋为询。”究者,《小雅•小弁》云:“不舒究之。”虑者,计谋也。谟者,大谋也。《大雅》云:“訏谟定命。”猷者,以道而谋也。《大雅•文王》云:“厥猷翼翼。”猷、犹音义同。肇者,《大雅•江汉》云:“肇敏戎公。”基者,君子作事谋始也。访者,谋政事也。○注“《国语》”至“见《诗》”。○释曰:云“《国语》曰:询於八虞,咨於二虢,度於闳夭,谋於南宫,诹於蔡、原,访於辛、尹”者,是《晋语》胥臣对文公辞,说文王之即位也。韦氏解云:“八虞,周八士,皆在虞官。二虢,文王弟虢仲、虢叔。南宫,南宫括也。蔡,蔡公。原,原公。辛,辛甲。尹,尹逸。皆周大史也。”

  典、彝、法、则、刑、范、矩、庸、恒、律、戛、职、秩,常也。(庸、戛、、职、秩义见《诗》、《书》,馀皆谓常法耳。○彝音夷。)

  [疏]“典彝”至“常也”。○释曰:皆谓常礼法也。典、刑者,《诗•大雅•荡》篇云:“尚有典刑。”彝者,《洪范》云:“彝伦攸叙。”法、则者,《天官•冢宰》:“以八法治官府,......以八则治都鄙。”郑注云:“邦国官府谓之礼法,常所守以为法式也。”“则亦法也。典、法、则所用异,异其名也。”范者,模法之常也。矩者,度方有常也。庸者,《书•皋陶谟》云:“自我五礼有庸哉!”恒,久之常也。《汤诰》云:“若有恒性。”律者,常法也。戛者,《康诰》云:“不率大戛。”职者,主之常也。秩者,《商颂•烈祖》云:“有秩斯祜”。

  柯、宪、刑、范、辟、律、矩、则,法也。(《诗》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论语》曰:“不逾矩。”)

  [疏]“柯宪”至“法也”。○释曰:此亦谓常法,转互相训。柯者,执以取法也。宪者,《大雅•桑扈》云:“百辟为宪。”辟,罪法也。刑、范、律、矩、则皆谓常法也。○注“《诗》曰”至“逾矩”。○释曰:云“《诗》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者,《豳风•伐柯》文。云“《论语》曰:不逾矩”者,《为政》文。

  辜、辟、戾,辠也。(皆刑罪。○辟,婢亦切。辜音孤。辠音罪)

  [疏]“辜、辟、戾、辠也”。○释曰:皆谓刑罪也。辜者,《书•仲虺之诰》云:“罔不惧于非辜。”辟者,《吕刑》云:“墨辟疑赦。”戾者,《大雅•抑》篇云:“亦维斯戾。”罪古今字也。《说文》云:“辠,犯法也。从辛,从自。言辠人蹙鼻,苦辛之忧。秦以辠似皇,改为罪。”取非人自投於网。自,古文以为鼻。

  黄发、齯齿、鲐背、耇、老,寿也。(黄发,发落更生黄者。齯齿,齿堕更生细者。鲐背,背皮如鲐鱼。耇犹耆也。皆寿考之通称。○齯音倪。鲐音台。耇音狗。)

  [疏]“黄发”至“寿也”。○释曰:皆寿考之通称也。黄发者,舍人曰:黄发,老人发白复黄也。郭云:“黄发,发落更生黄者。” 齯齿者,《说文》云:“齯,老人儿齿也。”郭云:“齿堕更生细者。”《鲁颂•閟宫》云:“既多受祉,黄发儿齿。”郑笺云:“儿齿亦寿徵。”鲐背者,舍人曰:老人气衰,皮肤消瘠,背若鲐鱼。郭云:“鲐背,背皮如鲐鱼。”刘熙《释名》云:“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大雅•行苇》云:“黄耇台背。”毛传云:“台背,大老也。”郑笺云:“台之言鲐也。大老则背有鲐文。”《方言》云:“秦晋之郊,陈兖之会,谓老曰耇鲐。” 耇者,郭云:“耆也。”《方言》云:“燕代北鄙,谓耇为梨。”郭彼注云:“梨,面色似冻梨也。”舍人曰:耇,觏也。血气精华觏竭,言色赤黑如狗矣。孙炎曰:“耇面如冻梨,色似浮垢,老人寿徵也。”老者,《说文》云:“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

  允、孚、亶、展、谌、诚、亮、询,信也。(《方言》曰:“荆吴淮汭之间曰展,燕岱东齐曰谌,宋卫曰询。”亦皆见《诗》。○亶,丁简切。谌,市林切。)

  [疏]“允孚”至“信也”。○释曰:皆谓诚实不欺也。○注“《方言》”至“见诗”。○释曰:案《方言》云:“允、訦(音谌)、恂(音询)、展、谅(音亮)、穆,信也。齐鲁之间曰允,燕岱东齐曰訦,宋卫汝颍之间曰恂,荆吴淮汭之间曰展,西瓯毒屋黄石野之间曰穆,众信曰谅,周南、召南、卫之语也。”云“亦皆见《诗》”者,《鄘风•定之方中》云:“终然允臧。”《大雅•文王》云:“万邦作孚。”《小雅•祈父》云:“亶不聪。”《鄘风•君子偕老》云:“展如之人兮。”《大雅•荡》篇云:“其命匪谌。”诚者,复言之复也。《鄘•柏舟》云:“不谅人只。”《郑风•溱洧》云:“洵訏且乐。”谌、亮、谅、询、洵,音义同。

  展、谌、允、慎、亶,诚也。(转相训也。《诗》曰:“慎尔优游。”)

  [疏]“展谌”至“诚也”。○释曰:皆谓至诚,转相训也。○注“《诗》曰:慎尔优游”。○释曰:《小雅•白驹》文。

  谑浪笑敖,戏谑也。(谓调戏也。见《诗》)

  [疏]“谑浪”至“谑也”。○释曰:《诗》曰“谑浪笑敖”者,不敬之戏谑也。舍人曰:谑,戏谑也。浪,意明也。笑,心乐也。敖,意舒也。戏笑,邪戏,谑笑之貌。郭云“谓调戏也。见《诗》”者,此《邶风•终风》文。

  粤、于、爰,曰也。(《书》曰:“土爰稼穑。”《诗》曰:“对越在天”,“王于出征”。)爰、粤,于也。(转相训。○粤音曰。)

  [疏]“粤于”至“于也”。○释曰:皆谓语辞发端,转互相训也。《说文》云:“曰从开口,象气出於口也。”○注“《书》曰”至“出征”。○释曰:“云“《书》曰:土爰稼穑”者,《周书•洪范》文。云“诗曰:对越在天”者,《周颂•清庙》文。云“王于出征”者,《小雅•六月》文。

  爰、粤、于、那、都、繇,於也。(《左传》曰:“弃甲则那。”那犹今人云那那也。《书》曰:“皋陶曰:都。”繇,辞。於,乎。皆语之韵绝。○繇音由。於音乌。)

  [疏]“爰粤”至“於也”。○释曰:“皆语之韵绝,叹辞也。爰、粤于三者又为於乎。○注“《左传》”至“韵绝”。○释曰:云“《左传》曰:弃甲则那”者,宣二年华元答讴者辞也。云“《书》曰:皋陶曰都”者,《虞书•皋陶谟》文也。云“繇,辞”者,繇卦兆之辞也。云“於乎”者,《周颂•维天之命》云:“於乎不显。”是也。

  [合攵]、郃、盍、翕、仇、偶、妃、匹、会,合也。(皆谓对合也。○[合攵]音阁。郃,合。盍,胡腊切。妃音配。)

  [疏]“[合攵]郃”至“合也”。○释曰:皆谓对合也。[合攵]者,《说文》云:“合会也。”郃者,和合也。盍者,众合也。《易•豫卦•九四》云:“勿疑朋盍簪。”翕者,敛合也。《书•皋陶谟》云:“翕受敷施。”仇者,《左传》曰:“怨耦曰仇。”偶者,相对合也。《左传》曰:“大都耦国。”妃者,嘉耦曰妃。匹者,配合也。《大雅•文王有声》云:“作丰伊匹。”会者,集合也。《周礼》曰:“时见曰会。

  仇、雠、敌、妃、知、仪,匹也。(《诗》云:“君子好仇”,“乐子之无知”,“实维我仪”。《国语》亦云:“丹朱凭身以仪之。”雠犹俦也。《广雅》云:“雠,辈也。)

  [疏]“仇雠”至“匹也”。○释曰:皆谓匹合也。仇者,孙炎云:“相求之匹。”雠者,俦、侣、辈、类之匹也。敌者,相当之匹也。妃,合耦之匹也。○注“《诗》云”至“辈也”。○释曰:云“《诗》云:君子好仇”者,《周南•关睢》文。云“乐子之无知”者,《桧风•隰有苌楚》文。云“实维我仪”者,《鄘•柏舟》文也。云“《国语》亦云:丹朱冯身仪之”者,案《周语》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於内史过曰:“今是何神也?”对曰:“昔昭王娶於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冯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实临昭周之子孙而祸福之,夫神一不远徙迁若。由是观之,其丹朱乎!”韦氏解云:“冯,依也。仪,匹也。言房后之行有似丹朱,丹朱冯依其身而匹偶之,生穆王焉。”

  妃、合、会,对也。(皆相当对。)妃,媲也。(相偶媲也。○媲,普计切。)

  [疏]“妃合”至“媲也”。○释曰:此三者又为当对,妃又为媲,谓相偶媲也。

  绍、胤、嗣、续、纂、緌、绩、武、系,继也。(《诗》曰:“下武维周。”緌见《释水》。馀皆常语。○纂,子管切。)

  [疏]“绍胤”至“继也”。○释曰:皆联继不绝也。绍者,《大雅•抑》篇云:“弗念厥绍。”胤者,《大雅•既醉》云:“永锡祚胤。”嗣者,《周颂•酌》篇云:“载用有嗣。”续者,《小雅•斯干》云:“似续妣祖。”纂者,《鲁颂•閟宫》云:“缵禹之绪。”緌、武见注。绩者,《陈风•东门之扮》云:“不绩其麻。”系者,系属之继。《易》曰:“系小子,失丈夫。”○注“《诗》曰”至“常语”。○释曰:云“《诗》曰:下武维周”者,《大雅•下武》文。云“緌见《释水》”者,彼云:“汎汎杨舟,绋缡维之。绋,綷也。缡,緌也。”是矣。

  忥、谥、溢、蛰、慎、貉、谧、顗、頠、密、宁,静也。(忥、顗、頠,未闻其义。馀皆见《诗传》。○音戏。谥音侍。貉音陌。谧音密。顗音拟。頠,鱼毁切。)

  [疏]“谥”至“静也”。○释曰:皆安静也。谥者,人死将葬,诔列其行而作之也。溢者,盈溢者宜静。《周颂•维天之命》云:“假以溢我。”蛰者,藏伏静处也。《易》曰:“龙蛇之蛰。”慎者,谨静也。《大雅》云:“淑慎尔止。”貉者,静定也。《大雅•皇矣》云:“貊其德音。”郑笺云:“德政应和曰貊。”谧者,《说文》云:“静语也。”密者,《周颂•昊天有成命》云:“夙夜基命宥密。”宁者,《周颂•良耜》云:“妇子宁止。”

  陨、磒、湮、下、降、坠、摽、蘦,落也。(磒犹陨也。方俗语有轻重耳。湮,沈落也。摽、蘦见《诗》。○陨,于闵切。磒于敏切。摽,婢眇切。蘦音零。)

  [疏]“陨磒”至“落也”。○释曰:皆谓堕落也。陨者,《说文》云:“从高坠也。”《易》曰:“有陨自天。”磒者,石落也。郭云:“磒犹陨也。方俗语有轻重耳。”湮,沈落也。下者,自上而落也。降即下也。《曲礼》谓羽鸟死曰降。坠者,《说文》曰:“从高堕也。”《左传》曰:“弗敢失坠。”摽者,《召南》云:“摽有梅。”蘦者,《说文》云:“草曰蘦,木曰落。”此对文尔。散而言之,他物之落亦言蘦。《鄘风•定之方中》云:“灵雨既零。”蘦、零音义同。

  命、令、禧、畛、祈、请、谒、讯、诰,告也。(禧未闻。《礼记》曰:“畛於鬼神。”○令,力政切。畛,稹。告,谷。)

  [疏]“命令”至“告也”。○释曰:皆谓告谕也。命者,使告也。《诗•唐风•扬之水》云:“我闻有命。”令,发号以告也。《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畛者,致告也。祈者,求告也。《书•召诰》云:“祈天永命。”请者,言告也。婚礼五曰请期。谒者,告白也。《月令》曰:“谒於天子。”讯者,告问也。《诗》云:“歌以讯之。”诰者,布告也。《书•大诰》、《洛诰》之类是也。○注“《礼记》曰:畛於鬼神”。○释曰:下《曲礼》文

  永、悠、迥、违、遐、逷、阔,远也。(《书》曰:“逷矣西土之人。”○迥,户顶切。逷音惕)永、悠、迥、远,遐也。(遐亦远也,转相训。)

  [疏]“永悠迥违”至“遐也”。○释曰:皆谓辽远也。永者,长远也。《周南•汉广》云:“江之永矣。”悠者,《小雅•渐渐之石》云:“山川悠远。”迥者,《大雅》云:“泂酌彼行潦。”迥、泂音义同。远者,离远也。《召南•殷其雷》云:“何斯违斯。”遐者,《大雅•旱麓》云:“遐不作人。”逷者,古文逖也。阔者,相疏远也。《邶风•击鼓》云:“于嗟阔兮。”永、悠、迥、远四者,又远,遐也;遐亦远也。转相训尔。○注“《书》曰:逷矣西土之人”。○释曰:《周书•牧誓》文也。

  亏、坏、圮、垝,毁也。(《书》曰:“方命圮族。”《诗》曰:“乘彼垝垣。”亏通语耳。○坏音怪。圮,房美切。垝音鬼。)

  [疏]“亏怀”至“毁也”。○释曰:皆谓毁败也。亏者,损毁。《祭义》云:“不亏其体。”坏者,人毁也,音怪;一云自毁也,乎怪切。圮者,岸毁也。《书》叙曰:“祖乙圮于耿。”垝,是毁垣也。○注“《书》曰”至“语耳”。○释曰:云“书曰:方命圮族”者,《尧典》文。孔安国云:“圮,毁;族,类也。言鲧性狠戾,好比方名,命而行事,辄毁败善类。”云“《诗》曰:乘彼垝垣”者,《卫风•氓》篇文也。

  矢、雉、引、延、顺、荐、刘、绎、尸、旅,陈也。(《礼记》曰:“尸,陈也。”雉、顺、刘皆未详。)

  [疏]“矢雉”至“陈也”。○释曰:皆谓敷陈也。矢者,《书》叙云:“皋陶矢厥谟。”引者,伸陈也。延,铺陈也。荐者,馔陈也。绎者,复陈也。《周颂•赉》篇云:“时周之命於绎思。”尸者,主陈也。旅者,谓布陈也。《大雅•宾之初筵》云:“殽核维旅。”○注“《礼记》曰:尸,陈也”。○释曰:《郊特牲》文。

  尸、职,主也。(《左传》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诗》曰:“谁其尸之。”又曰:“职为乱阶。”)

  [疏]“尸、职,主也”。○释曰:皆谓为之主宰也。○注“《左传》”至“乱阶”。○释曰:云“《左传》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者,成十七年传云:晋栾书、中行偃遂执公焉。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於赵氏。孟姬之谗,吾能违兵。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是其事。云“《诗》曰:谁其尸之”者,《召南•采蘋》文。“又曰:职为乱阶”者,《小雅•巧言》文。

  尸,寀也。(谓寀也。)寀、寮,官也。(官地为寀,同官为寮。○寀,七代反。)

  [疏]“尸寀”至“官也”。○释曰:寀谓寀地。主事者必有寀地。寀,采也,采取赋税以供己有。寀地及言同寮者,皆谓居官者也。○注“官地”至“为寮”。○释曰:云“官地为寀”者,《礼运》云:“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也。云“同官为寮”者,《左传》文七年荀林父告先蔑之辞也。

  绩、绪、采、业、服、宜、贯、公,事也。(《论语》曰:“仍旧贯。”馀皆见《诗》、《书》。)

  [疏]“绩绪”至“事也”。○释曰:皆事为也。绩者,功事也。《商颂》云:“设都于禹之绩。”绪者,事业也。《鲁颂•閟宫》云:“缵大王之绪。”采者,《皋陶谟》云:“亮采有邦。”业者,学人所有事。《书•周官》云:“业广惟勤。”服者,《周南•关睢》云:“寤寐思服。”宜者,宜其事也。《大雅•凫鹥》云:“公尸来燕来宜。”贯者,《魏风•硕鼠》云:“三岁贯女。”公者,《周颂•酌》篇云:“实维尔公允师。”○注“《论语》曰:仍旧贯”。○释曰:《先进》篇云:“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是也。

  永、羕、引、延、融、骏,长也。(宋卫荆吴之间曰融。羕所未详。○羕音样。)

  [疏]“永羕”至“长也”。○释曰:《说文》云:“长,久远也。”《方言》云:“施於众长谓之永。”引者,《汉书•律历志》云:“十丈为引,引者信也。”颜师古曰:“信读曰伸,言其长。”延者,《方言》云:“延,年长也,凡施於年者谓之延。”又宋卫荆吴之间曰融。”骏者,长大也。

  乔、嵩、崇,高也。(皆高大貌。《左传》曰:“师叔,楚之崇也。”)崇,充也。(亦为充盛。)

  [疏]“乔嵩”至“充也”。○释曰:皆高大貌。乔,《周颂•般》篇云:“堕山乔岳。”《释山》云:“山大而高,崧。”嵩、崧音义同。崇者,高贵也,亦为充盛。《乐记》云:“复缀以崇。”○注“《左传》曰:师叔,楚之崇也”。○释曰:宣十二年传文也。杜注云:“师叔,潘[九亚],为楚人所崇贵。”

  犯、奢、果、毅、[克刂]、捷、功、肩、堪,胜也。(陵犯、夸奢、果毅,皆得胜也。《左传》曰:“杀敌为果。”肩即克耳。《书》曰:“西伯堪黎。”○毅音义。)

  [疏]“犯奢”至“胜也”。○释曰:皆谓得胜也。舍人曰:“肩,强之胜也。”孙炎曰:“戡,胜之胜也。”陵犯、夸奢、杀敌为果、致果、为义、克杀、捷获、有功、肩克、堪任,是皆得胜也。○注“《左传》”至“堪黎”。○释曰:云“《左传》曰:杀敌为果”者,宣二年君子辞也。云“《书》曰:西伯堪黎”者,《商颂》篇名也。

  胜、肩、戡、刘、杀,克也。(转相训耳。《公羊传》曰:“克之者何杀之也。”○戡音堪。)

  [疏]“胜肩”至“克也”。○释曰:克亦胜也。《诗•周颂•敬之》云:“佛时仔肩。”克也。又为杀也。皆谓得胜而杀之。转互相训耳。○注“《公羊》”至“之也”。○释曰:《公羊》者,在隐元年。经曰:“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传曰:“克之者何?杀之也。”

  刘、狝、斩、刺,杀也。(《书》曰:“咸刘厥敌。”秋猎曰狝,应杀气也。《公羊传》曰:“刺之者何?杀之也。”○狝,鲜。刺,次。)

  [疏]“刘狝”至“杀也”。○释曰:《说文》云:“杀,戮也。”斩者,文二年《左传》曰:“狼曋取戈以斩囚。”馀皆具注。○注“《书》曰”至“之也”。○释曰:“书曰:咸刘厥敌”者,《周书•君奭》文。云“秋猎为 狝”者,《释天》文。云“应杀气也”者,言秋气肃杀,故名“秋猎为狝”。《大司马》云:“中秋教治兵,遂以狝田”是也。云“《公羊传》曰:刺之者何?杀之也”者,僖二十七年传文也。经云:“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故传云此也。

  亹亹、蠠没、孟、敦、勖、钊、茂、劭、勔,勉也。(《诗》曰:“亹亹文王。”蠠没犹黾勉。《书》曰:“茂哉茂哉。”《方言》云:周郑之间相劝勉为勔钊。孟未闻。○亹音尾。蠠音密。钊音招。劭音邵。勔音泯。)

  [疏]“亹亹”至“勉也”。○释曰:皆谓劝勉也。敦者,厚相勉也。勖者,《邶风•燕燕》云:“以勖寡人。”劭者,勉力也。馀皆见注。○注“《诗》曰”至“未闻”。○释曰:云“《诗》曰:亹亹文王”者,《大雅•文王》文也。言勉勉乎不倦,文王之勤,用明德也。云“蠠没犹黾勉”者,以其声相近,方俗语有轻重耳。《邶风•谷风》云:“黾勉同心。”云“《书》曰:茂哉茂哉”者,《皋陶谟》文也。《书》作懋。茂、懋古今字也。云“《方言》云”以下者,案彼云:“钊、薄,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南楚之外曰薄努。自关而东,周郑之间曰勔钊,齐鲁曰勖兹。”是也。

  骛、务、昏、睯,强也。(驰骛事务皆曰勉强。《书》曰:“不昏作劳”,“睯不畏死”。○骛音务。睯音闵。强,其丈切。)

  [疏]“骛务”至“强也”。○释曰:皆谓自勉强也。骛谓驰骛。务谓先务。二者皆以力勉强。孙炎曰:昏,夙夜之强也。○注“《书》曰”至“畏死”。○释曰:云“《书》曰:不昏作劳”者,《盘庚》文。云“睯不畏死”者,《康诰》文。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二·释诂下[一]
  
  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卬犹姎也,语之转耳。《书》曰:“非台小子。”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礼记》曰:“授政任功,曰‘予一人’”,“畛於鬼神,曰‘有某甫’。”言,见《诗》。○卬,五刚切。台音怡。下同。)
  [疏]“卬吾”至“我也”。○释曰:我者,施身自谓也。此皆我之别称也。卬者,郭云:“卬犹姎也。语之转耳。”《说文》云:“女人称我曰姎。”由其语转,故曰卬。《邶风•匏有苦叶》云:“人涉卬否。”吾者,孔子曰:“吾自卫反鲁。”身者,我之躬也。余者,《邶•谷风》云:“伊余来塈。”馀皆见注。○注“书曰”至“见《诗》”。○释曰:云“《书》曰:非台小子”者,《汤誓》文。云:“古者贵贱皆自称朕”者,《大禹谟》云:帝曰:“朕宅帝位。”禹曰:“朕德罔克。”屈原亦云:“朕皇考曰伯庸。”是贵贱皆自称朕。《史记》秦始皇二十六年定为至尊之称。汉因不改,以迄於今。云“《礼记》云:授政任功曰予一人。畛於鬼神曰有某甫”者,皆下《曲礼》文。云“言见《诗》者,《周南•葛覃》云:“言告师氏,言告言归。”是也。

  朕、余、躬,身也。(今人亦自呼为身。)
  [疏]“朕、余、躬,身也”。○释曰:身即我也。郭云:“今人亦自呼为身。”舍人曰:“余,谦卑之身也。”孙炎曰:“余,舒迟之身也。”僖九年《左传》云:齐侯曰:小白余。杜注云:“小白,齐侯名;余,身也。”《邶•谷风》云:“我躬不阅。”

  台、朕、赉、畀、卜、阳,予也。(赉、卜、畀,皆赐与也。与犹予也,因通其名耳。《鲁诗》曰:“阳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畀,必二切。阳音晹。予音与。)
  [疏]“台朕”至“予也”。○释曰:予即与也。皆谓赐与。台者,遗与也,读与贻同。朕者,我与之也。赉、畀、卜皆赐与也。《说命》云:“梦帝赉予良弼。”《鄘风•干旄》云:“何以畀之。”《小雅•天保》云:“君曰卜尔,万寿无疆。”○注“与犹”至“阿阳”。○释曰:云“与犹予也,因通其名耳”者,《说文》云:“与,党与也。”“予,推予前人也。象两手相与之形。”今经典多以“与”为“推予”,故云因通其名耳。云“《鲁诗》云:阳如之何”者,《汉书•艺文志》云:鲁申公为诗训故,是为《鲁诗》。其经云“阳如之何”,申公以阳为予,故引之。云“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者,以时验而言也。

  肃、延、诱、荐、餤、晋、寅、荩,进也。(《礼记》曰:“主人肃客。”《诗》曰:“乱是用餤”,“王之荩臣”。《易》曰:“晋,进也。”寅,未详。○餤音淡。荩音烬。)
  [疏]“肃延”至“进也”。○释曰:皆谓进道。延者,引而进之。《射义》云:“子路出延射。”诱者,道而进之也。《召南•野有死麕》云:“吉士诱之。”荐者,进献也。《月令》云:“先荐寝庙。”馀皆见注。○注“礼记”至“进也”。○释曰:云“礼记曰:主人肃客”者,上《曲礼》文也。郑注云:“进客谓道之。”云“《诗》曰:乱是用餤”者,《小雅•巧言》文。云“王之荩臣”者,《大雅•文王》文。云“《易》曰:晋,进也”者,《晋卦》彖辞也。

  羞、饯、迪、烝,进也。(皆见《诗》、《礼》)
  [疏]“羞饯”至“进也”。○释曰:谓进与也。羞者,《曲礼》云:“闻子有客使某羞。”饯者,进饮食之名也。迪者,以道而进也。烝者,《周颂•丰年》云:“烝畀祖妣。”

  诏、亮、左、右、相,导也。(皆谓教导之。)诏、相、导、左、右、助,勴也。(谓赞勉。)亮、介、尚,右也。(绍介、劝尚,皆相佑助。)左、右,亮也。(反覆相训,以尽其义。○相,息亮切。 勴音虑。)
  [疏]“诏亮”至“亮也”。○释曰:诏者,《大宗伯》云:“诏相王之大礼。”亮者,《大雅•大明》云:“凉彼武王。”左、右者,《周南•关睢》云:“左右流之。”相者,《乡饮酒》云:“相者二人。”此皆谓教导之也。教导即赞勉也,故又为 勴。《说文》云:“勴,助也。”不以力助,以心助也。郭云:“绍介、劝尚,皆相佑助。”孙炎曰:“介者,相助之义。如人之左右手,故以介为左右也。”《大雅•生民》云:“攸介攸止。”故转为右。左、右即亮也,亦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亮、凉音义同。

  缉熙、烈、显、昭、晧、颎,光也。(诗曰:“学有缉熙于光明。”又曰:“休有烈光。”○颎,古迥切。)
  [疏]“缉熙”至“光也”。○释曰:显者,光明也。《大雅•假乐》云:“显显令德。”说文云:“昭,日明也。”《大雅•云汉》云:“昭回于天。”皓者,亦日光也。颎,火光也。《小雅•无将大车》云:“不出于颎。”○注“《诗》曰”至“烈光”。○释曰:云“学有缉熙于光明”者,《周颂•敬之》文。又曰“休有烈光”,《周颂•载见》文。

  劼、巩、坚、笃、掔、虔、胶,固也。(劼、虔皆见《诗》、《书》。《易》曰:“巩用黄牛之革,固志也。”掔然亦牢固之意。○劼,苦黠切。掔音牵。)
  [疏]“劼巩”至“固也”。○释曰:皆牢固也。劼者,确固也。巩者,《说文》云:“以革有所束也。”坚者,刚強之固也。《论语》云:“不曰坚乎,磨而不磷。”笃者,厚也。物厚者牢固。掔者,掔亦牢固之意。虔者,恭之固也。胶者,所以固物。《小雅•隰桑》云:“德音孔胶。”○注“劼虔”至“志也”。○释曰:云“劼、虔皆见《诗》、《书》”者,《酒诰》云:“劼毖殷献臣。”《大雅•韩弈》云:“虔共尔位。”云“《易》曰:巩用黄牛之革,固志也”者,案《革卦》云:“初九:巩用黄牛之革。”《遯卦•六二•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文与此异。然则郭云“固志”者,所以释《革卦》之“巩”,非谓《遯》之“固志”。

  畴、孰,谁也。(《易》曰:“畴离祉。”○畴,直留切。)
  [疏]“畴、孰,谁也”。○释曰:皆谓语辞,不为义也。又犹言谁人也。《论语》云:“君孰与不足。”《陈风•墓门》云:“谁昔然矣。”○注“《易》曰:畴离祉”。○释曰:《否卦•九四》爻辞也。
  暀暀、皇皇、藐藐、穆穆、休、嘉、珍、褘、懿、铄,美也。(自“穆穆”已上皆美盛之貌。其馀常语。○暀音旺。藐音邈。褘音衣。)
  [疏]“暀暀”至“美也”。○释曰:皆谓美盛也。少仪云:“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郑玄云:“皇皇读如归往之往。”彼言皇皇,则此暀暀也。《少仪》又云:“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曲礼》云:“天子穆穆,诸侯皇皇。”郑注皆云:“行容止之貌”。然则皇皇、穆穆者,皆言语容止之美盛也。《大雅•崧高》云:“既成藐藐。”毛传云:“藐藐,美貌。”休者,《大禹谟》云:“戒之用休。”又曰:“嘉乃丕绩。”《儒行》云:“席上之珍以待聘。”褘者,叹美也。懿者,《周颂•时迈》云:“我求懿德。”铄者,《周颂•酌》篇:“於铄王师。”是皆谓美之常语尔。

  谐、辑、协,和也。(《书》曰:“八音克谐。”《左传》曰:“百姓辑睦。”)关关、噰噰,音声和也。(皆鸟鸣相和。)勰、燮,和也。(《书》曰:“燮友柔克。”○辑,集。噰,於恭反。勰音协。)
  [疏]“谐辑”至“和也”。○释曰:皆谓和同。协者,《说文》云:“众之同和也。”关关、噰噰者,皆鸟鸣音声相和也。《周南•关雎》云:“关关雎鸠。”《邶风•匏有苦叶》云:“噰噰鸣雁。”勰即古文协字。○注“《书》曰”至“柔克”。○释曰:云“《书》曰:八音克谐”,《虞书•舜典》文。云“《左传》曰:百姓辑睦”者,案僖十五年及成十六年皆云:“群臣辑睦。”其是乎!云“《书》曰:燮友柔克”者,《周书•洪范》文
  从、申、神、加、弼、崇,重也。(随从、弼辅、增崇,皆所以为重叠。神所未详。○重,直龙切。)
  [疏]“从申”至“重也”。○释曰:随从、申重、加弼、弼辅、崇充,皆所以为重叠也。《大雅•凫鷖》云:“福禄来崇。”

  觳、悉、卒、泯、忽、灭、罄、空、毕、罄、歼、拔、殄,尽也。(觳,今直语耳。忽然,尽貌。今江东呼厌极为罄。馀皆见《诗》。○觳音学。罄,苦计切。歼音尖。)
  [疏]“觳今”至“见《诗》”。○释曰:此皆谓终尽。觳,今直语耳。忽然,尽貌。《左传》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云“今江东呼厌极为罄”者,以时验而言也。《说文》云:“器中尽也。”云“馀皆见《诗》”者,悉者,《说文》云:“详尽也。”卒者,终尽也。《卫风•日月》云:“畜我不卒。”泯者,灭尽也。《大雅•桑柔》云:“靡国不泯。”灭,绝尽也。《小雅•正月》云:“宁或灭之。”罄者,《说文》云:“器中空也。”《小雅•蓼莪》云:“瓶之罄矣。”空者,《小雅•大东》云:“杼柚其空。”毕者,《小雅•无羊》云:“毕来既升。”歼者,舍人曰:“众之尽也。”《秦风•黄鸟》云:“歼我良人。”拔者,搴除使尽也。殄者,《诗》云:“邦国殄瘁。”

  苞、芜、茂,丰也。(苞丛、繁芜,皆丰盛。)
  [疏]“苞、芜、茂,丰也”。○释曰:皆丰盛也。苞者,草木丛生也。《禹贡》云:“草木渐苞。”芜者,繁芜也。《洪范》云:“庶草蕃庑。”芜、庑音义同。茂者,茂盛也。《小雅•天保》云:“如松柏之茂。”

  揫、敛、屈、收、戢、蒐、裒、鸠、楼,聚也。(《礼记》曰:“秋之言揫,揫,敛也。”春猎为蒐,蒐者,以其聚人众也。《诗》曰:“屈此群丑”,“原隰裒矣”。《左传》曰:“以鸠其民。”楼犹今言拘楼,聚也。○揫,子由切。蒐音搜。)
  [疏]“揫敛”至“聚也”。○释曰:皆会聚也。敛者,率聚也。《礼记•大学》曰:“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收者,《周颂•维天之命》云:“我其收之。”戢者,藏聚也。《周颂•时迈》云:“载戢干戈。”馀皆见注。○注“《礼记》”至“聚也”。○释曰:云“礼记曰:秋之言揫,揫,敛也”者,《乡饮酒义》文。云“春猎为蒐,蒐者,以其聚人众也”,“春猎为蒐”,《释天》文也。云“《诗》曰:屈此群丑”者,《鲁颂•泮水》文。云“原隰裒矣”者,《小雅•常棣》文。云“《左传》曰:以鸠其民”者,隐八年文。云“楼犹今言拘楼,聚也”者,以时验而言也。

  肃、齐、遄、速、亟、屡、数、迅,疾也。(《诗》曰:“仲山甫徂齐。”○遄音船。亟,欺冀切。数音朔。)
  [疏]“肃齐”至“疾也”。○释曰:皆谓急疾也。肃者,《召南•小星》云:“肃肃宵征。”毛传云:“肃肃,疾貌。”齐者,壮疾也。遄者,《邶风•泉水》云:“遄臻于卫。”速者,《论语》云:“无欲速。”亟者(欺冀切),《论语》曰:“好从事而亟失时。”一云亟(居力切)。《大雅•灵台》云:“匪亟其欲。”屡者,《小雅•巧言》云:“君子屡盟。”数者,《祭义》云:“祭不欲数。”迅者,疾走也。《论语》云:“迅雷风烈必变。”○注“《诗》曰:仲山甫徂齐”。○释曰:《大雅•烝民》文。

  寁、骏、肃、亟、遄,速也。(《诗》曰:“不寁故也。”骏犹迅速,亦疾也。○寁音昝。亟,居力切。)
  [疏]“寁骏”至“速也”。○释曰:速亦疾也。肃、亟、遄,转相训耳。骏者,犹迅也。《礼记•大传》云:“逡奔走。”骏、逡音义同。郑注云:“疾奔走,言劝事也。”○注“诗曰:不寁故也”。○释曰:《郑风•遵大路》文。

  壑、阬阬、滕、徵、隍、漮,虚也。(壑,谿壑也。阬阬,谓阬堑也。隍,城池无水者。《方言》云:“漮之言空也。”皆谓丘墟耳。滕,徵未详。○阬音坑。漮音康。)
  [疏]“壑阬”至“虚也”。○释曰:皆谓空虚也。壑者,谿壑也。《大雅•韩弈》云:“实墉实壑。” 阬阬者,坎陷之虚也。但重言耳。隍者,城池无水者。《易》曰:“城复于隍。”漮者,注引《方言》云:“康之言空也。”彼注云:“漮窘,空貌。”亦丘墟之空无。《小雅•宾之初筵》云:“酌彼康爵。”郑笺云:“康,虚也。”漮、康音义同。

  黎、庶、烝、多、丑、师、旅,众也。(皆见《诗》。)
  [疏]“黎庶”至“众也”。○释曰:皆谓众夥也。注云“皆见《诗》”者,《大雅•云汉》云:“周馀黎民”、《灵台》云“庶民子来”、《烝民》云“天生烝民”、《周颂•载见》云“思皇多祜”、《大雅•绵》篇云“戎丑攸行”、《棫朴》云“六师及之”、《小雅•采芑》云“振旅阗阗”之类是也。

  洋、观、裒、众、那,多也。(《诗》曰:“薄言观者。”又曰:“受福不那。”洋,溢,亦多貌。)
  [疏]“洋观”至“多也”。○释曰:皆谓重多也。洋者,洋溢,亦多貌。《鲁颂•閟宫》云:“万舞洋洋。”裒者,聚之多也。《易》曰:“君子以裒多益寡。”众者,《周颂•臣工》云:“命我众人。”○注“诗曰”至“不那”。○释曰“《诗》曰:薄言观者”,《小雅•采绿》文。“又曰:受福不那”者,《桑扈》文。

  流、差、柬,择也。(皆选择。见《诗》。○差音乂。柬音简。)
  [疏]“流、差、柬,择也”。○释曰:皆选择也。《周南•关雎》云:“左右流之。”《小雅•吉日》云:“既差我马。”《邶风》云:“简兮简兮。”皆是也。简、柬音义同。

  战、慄、震、惊、戁、竦、恐、慴,惧也。(《诗》曰:“不戁不竦。”慴即慑也。○慄音栗。戁,女板切。恐,丘勇切。慴,之涉切。)
  [疏]“战慄”至“惧也”。○释曰:皆惶怖也。《论语》曰:“使民战栗。”《诗•秦风•黄鸟》云:“惴惴其慄。”《易》曰:“震来虩虩。”又曰:“惊远而惧迩也。”《诗》云:“不戁不竦。”《月令》曰:“国时有恐。”《乐记》曰:“柔气不慑。”是皆惧也。慴即慑也。○注“《诗》曰:不戁不竦”。○释曰:《商颂•长发》文也。

  痡、瘏、虺颓、玄黄、劬劳、咎、顇、瘽、瘉、鳏、戮、癙、瘸、<疒里>、痒、疷、疵、闵、逐、疚、痗、瘥、痱、<疒亶>、瘵、瘼、癠,病也。(虺颓、玄黄,皆人病之通名。而说者便谓之马疾,失其义也。《诗》曰:“生我劬劳。”《书》曰:“智藏鳏在。”相戮辱,亦可耻病也。今江东呼病曰瘵,东齐曰瘼。《礼记》曰:“亲,色容不盛。”戮逐未详,皆见《诗》。○痡,普胡切。瘏,音徒。虺音灰。顇音悴。瘽音勤。瘉音俞。癙音鼠。瘸,力专反。<疒里>音里。痒音羊。瘥,徂何切。痱音肥。<疒亶>音亶。瘵音债。癠,徂细切。)
  [疏]“痡瘏”至“病也”。○释曰:疾甚曰病。此皆病之通名耳。孙炎曰:“痡,人疲不能行之病。”瘏,马疲不能进之病。虺颓,马罢不能升高之病。玄黄,马更黄色之病。”然则虺颓者病之状,玄黄者病之变色。郭云:“皆人病之通名。”而说者便谓之马病,失其义也。”盖指孙炎不能弘通,故云失其义也。咎者,罪病也。顇者,《小雅&#8226;雨无正》云:“维躬是瘁。”顇、瘁音义同。瘽者,劳苦之病也。瘉者,《小雅&#8226;角弓》云:“交相为瘉。”戮者相戮辱,亦可耻病也。癙及痒者,《小雅&#8226;正月》云:“癙忧以痒。”《舍人》云:“癙、瘸、<疒里>、痒皆心忧惫之病也。”孙炎云:“癙者,畏之病也。”者,《小雅&#8226;正月》云:“悠悠我里。”、里音义同。 疷者,孙炎云:“滞之病也。”《小雅&#8226;白华》云:“俾我疷兮。”疵者,瑕衅小病也。闵者,《豳风&#8226;鸱鸮》云:“鬻子之闵斯。”逐者,《卫风&#8226;考槃》云:“硕人之轴。”郑笺云:“轴,病也。”轴与逐盖今古字。郭氏未详。疚者,《小雅&#8226;采薇》云:“忧心孔疚。”痗者,《小雅&#8226;十月》云:“亦孔之痗。”瘥者,《节南山》云:“天方荐瘥。”痱者,《四月》云:“百卉具腓。”痱、腓音义同。者,《大雅&#8226;板》篇云:“下民卒。”瘵者,《大雅&#8226;瞻卬》云:“士民其瘵。”瘼者,《大雅&#8226;桑柔》云:“瘼此下民。”馀皆见注。○注“《诗》曰”至“见《诗》”。○释曰:云“生我劬劳”者,《小雅&#8226;蓼莪》文。云“《书》曰:智藏鳏在”者,《周书&#8226;召诰》文。云“今江东呼病曰瘵”者,以时验而言。云“东齐曰瘼”者,《方言》文。云“《礼记》曰:亲,色容不盛”者,《玉藻》文。

  恙、写、悝、盱、繇、惨、恤、罹,忧也。(今人云无恙谓无忧也。写,有忧者,思散写也。《诗》曰:“悠悠我悝”,“云何盱矣”。繇役亦为忧愁也。○悝音里。盱音吁。繇音遥。)
  [疏]“恙写”至“忧也”。○释曰:皆言忧愁也。恙者,《聘礼》云:“公问君,宾对公再拜。”郑注云:“拜其无恙。”郭云:“今人云无恙谓无忧也。写者有忧者,思散写也。”《小雅&#8226;车荦》云:“我心写兮。”繇者,繇役亦为忧愁。惨者,心忧也。恤者,《小雅&#8226;祈父》云:“胡转予于恤。”罹者,《王风&#8226;兔爰》云:“逢此百罹。”○注“诗曰”至“盱矣”。○释曰:云“《诗》曰:悠悠我悝”者,《小雅&#8226;十月》文。“云何盱矣”者,《卷耳》及《都人士》文也。

  伦、勩、邛、敕、勤、愉、庸、瘅,劳也。(《诗》曰:“莫知我勩。”维王之邛”,“哀我瘅人”。《国语》曰:“无功庸者。”伦理事务以相约敕亦为劳。劳苦者多惰。愉今字或作窳,同。○勩,与世切。劳,力报切。)
  [疏]“伦勩”至“劳也”。○释曰:皆谓劳苦也。伦者,理也,理治事务者必劳。勩者,《广雅》云:“苦也。”孙炎曰:“习事之劳也。”敕者,相约敕也,亦为劳苦。勤者,劳力也。《梓材》云:“既勤垣墉。”愉者,懒也。郭云:“劳苦者多惰。”愉今字或作窳,同。庸者,民功曰庸。瘅者,《说文》云:“劳病也。”○注“《诗》曰”至“庸者”。○释曰:云“《诗》曰:莫知我勩”者,《小雅&#8226;雨无正》文。云“维王之邛”者,《巧言》文。云“哀我惮人”者,《大东》文。云“《国语》曰:无功庸”者,案《晋语》:“韩献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於朝,辞曰:‘厉公之乱,无忌备公族不能使。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今无忌智不能匡居,使至於难,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忝韩宗?请退也。’固辞不立。悼公闻之,曰:‘难,虽不能死,而能让,不可不赏。’使掌公族大夫。”是其事也。

  劳、来、强、事、谓、翦、篲,勤也。(《诗》曰:“职劳不来。”自勉强者,亦勤力者。由事事,故为勤也。《诗》曰:“迨其谓之。”翦、篲未详。○来音赉。强,其丈切。)
  [疏]“劳来”至“勤也”。○释曰:皆谓勤劳也。劳、来者,以其有勤劳也。自勉强者,亦为勤。由能事事有功者,亦为勤。○注“诗曰”至“谓之”。○释曰:云“职劳不来”者,《小雅&#8226;大东》文。人以不被劳来者为不见勤,故《采薇》叙曰:“秋大杜以勤之。”即是劳来也。云“迨其谓之”者,《召南&#8226;摽有梅》文也。

  悠、伤、忧,思也。(皆感思也。○思,司嗣切。)
  [疏]“悠、伤、忧,思也”。○释曰:皆感思也。悠者,《秦风&#8226;渭阳》云:“悠悠我思。”伤者,《周南&#8226;卷耳》云:“维以不永伤。”忧者,愁思也。

  怀、惟、虑、原、念、惄,思也。(《诗》曰:“惄如调饥。”○惄音溺。)
  [疏]“怀惟”至“思也”。○释曰:皆思念也。《方言》云:“郁悠、怀、惄、惟、虑、原、念、靖、慎,思也。晋宋卫鲁之间谓之郁悠。惟,凡思也。虑,谋思也。原,欲思也。念,常思也。东齐海岱之间曰靖,秦晋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或曰惄。”舍人曰:“惄,志而不得之思也。”○注“《诗》曰:惄如调饥”。○释曰:《周南&#8226;汝坟》文。

  禄、祉、履、戬、祓、禧、禠、祜,福也。(《诗》曰:“福履绥之”,“俾尔戬榖”,“祓禄康矣”。禠、禧,《书传》不见,其义未详。○戬,子浅切。祓音废。禠音斯。)
  [疏]“禄祉”至“福也”。○释曰:皆福枯也。福禄对文则小异,散则禄亦福也。《商颂&#8226;玄鸟》云:“百禄是何。”郑笺谓当担负天之多福。祉者,繁多之福也。《周颂&#8226;烈文》云:“锡尔祉福。”祜者,《小雅&#8226;信南山》云:“受天之祜。”○注“诗曰”至“康矣”。○释曰:云“《诗》曰:福履绥之”者,《周南&#8226;樛木》文云“俾尔戬榖”者,《小雅&#8226;天保》文。云“祓禄康矣”者,《大雅&#8226;卷阿》文。

  禋、祀、祠、蒸、尝、禴,祭也。(《书》曰:“禋于六宗。”馀者皆以为四时祭名也。○禴音药。)
  [疏]“禋祀”至“祭也”。○释曰:皆祭之别名。祭,际也,人神交际。《说文》云:“从示、从又、从肉。又,手也。以手持肉。示,神所以祭也。”禋者,《说文》云:“絜祀也。”祀者,《说文》云:“祭无已也。”馀者四时祭名,疏具《释天》。○注“《书》曰:禋于六宗”。○释曰:《虞书&#8226;舜典》文。孔安国云:“精意以享谓之禋。”宗,尊也。所尊祭者,其祀有六,谓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

  俨、恪、祗、翼、諲、恭、钦、寅、熯,敬也。(俨然,敬貌。《书》曰:“夙夜惟寅。”《诗》曰:“我孔熯矣。”諲未详。○恪,虚各切。諲音因。熯,而善切。)
  [疏]“俨恪”至“敬也”。○释曰:皆谓谨敬也。俨者,郭云:“俨然,敬貌。”《论语》云:“俨然人望而畏之。”恪者,心敬也。《周书&#8226;微子之命》云:“恪慎克孝。”祗者,《虞书&#8226;大禹谟》云:“祗承于帝。”翼者,小心之敬也。云恭者,敬貌也。《大雅&#8226;桑柔》云:“温温恭人。”钦者,《尧典》云:“钦若昊天。”○注“书曰”至“熯矣”。○释曰:云“《书》曰:夙夜惟寅”者,《虞书&#8226;舜典》文。云“《诗》曰:我孔熯矣”者,《小雅&#8226;楚茨》文。

  朝、旦、夙、晨、晙,早也。(晙亦明也。○晙音俊。)
  [疏]“朝旦”至“早也”。○释曰:早者,《说文》云:“晨也。从日在甲上,十,古文甲字。”今即以不晚为早。朝者,《鄘风&#8226;蝃蝀》云:“崇朝其雨。”毛传云:“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旦者,《说文》云:“明也。从日在一上,一,地也。”《陈风&#8226;东门之枌》云:“榖旦于差。”夙者,《齐风&#8226;东方未明》云:“不夙则莫。”晨者,《说文》云:“晨,昧爽也。”《东方未明》云:“不能晨夜。”晙亦明之早也。

  &#169187;、竢、替、戾、厎、止、徯,待也。(《书》曰:“徯我后。”今河北人语亦然。替、戾、厎者,皆止也。止亦相待。○&#169187;音须。竢音士。厎音止。徯,胡礼切。)
  [疏]“&#169187;竢”至“待也”。○释曰:皆相待也。&#169187;者,《邶风&#8226;匏有苦叶》云:“卬须我友。”竢者,《齐风&#8226;著》篇云:“俟我于著乎而。”&#169187;、须、竢、俟音义同。替、戾、厎者,郭云:“皆止也。止亦相待。”○注“《书》曰:徯我后”。○释曰:《商书&#8226;太甲》文。

  噊、幾、烖、殆,危也。(幾犹殆也。噊、烖未详。○噊音聿。烖音哉。)
  [疏]“噊幾”至“危也”。○释曰:皆危险也。《说文》云:“危,在高而惧。”幾者,幾犹殆也。《周书&#8226;顾命》云:“无以钊冒贡于非幾。”殆者,《小雅&#8226;节南山》云:“无小人殆。”

  凱,汽也。(谓相摩近。○凱音祈。汽音盖。)
  [疏]“凱,汽也”。○释曰:《说文》云:剀,摩也。郭读凯为剀,云:“谓相摩近。”孙炎云:“汽,近也。”《大雅&#8226;民劳》云:“汽可小康。”郑笺云:“汽,幾也。”反覆相训,故汽得为幾也。昭二十年《左传》亦引此《诗》。杜预云:“汽,期也。”然则期字虽别,皆是近义,言其近当如此。《史记》称汉高祖欲废大子,周昌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知其不可。陛下虽废大子,臣期不奉诏。”言期者,意亦与此同也。

  治、肆、古,故也。(治未详。肆、古见《诗》、《书》。)
  [疏]“治、肆、古,故也”。○释曰:肆之为故,语更端辞也。《商书&#8226;汤诰》曰:“肆台小子。”古之为故,谓旧故也。《周颂&#8226;良耜》云:“续古之人。”

  肆、故,今也。(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事例在下,而皆见《诗》。)
  [疏]“肆、故,今也”。○释曰:《诗&#8226;大雅&#8226;绵》篇云:“肆不殄厥愠。”毛传云:“肆,故今也。”即以肆之一字为故今,因上起下之语。郭氏字别为义,云:“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事例在下。”在下者,谓在下文“徂、在,存也”注。

  惇、亶、祜、笃、掔、仍、肶、埤、竺、腹,厚也。(频仍、埤益、肶辅,皆重厚。掔然,厚貌。馀皆见《诗》、《书》。○肶音毗。埤音椑。竺音笃。)
  [疏]“惇亶”至“厚也”。○释曰:皆重厚也。惇者,《周书&#8226;武成》云:“惇信明义。”亶者,诚之厚也。《大雅&#8226;桑柔》云:“逢天僤怒。”《小雅&#8226;天保》云:“俾尔单厚。”《周颂&#8226;昊天有成命》云:“单厥心。”皆训厚也。亶、 僤、单音义同。祜者,福厚也。笃者,《周颂&#8226;维天之命》云:“曾孙笃之。”掔然,厚貌。频仍、埤益、肶辅,皆重厚。《释天》云:“仍饥为荐。”《邶风北门》云:“政事一埤益我。”《小雅&#8226;节南山》云:“天子是毗。”又《采菽》云:“福禄蓖之。”肶、毗、蓖音义同。腹者,《小雅&#8226;蓼莪》云:“出入腹我。”《月令》云:“水泽腹坚。”

  载、谟、食、诈,伪也。(载者,言而不信。谟者,谋而不忠。《书》曰:“朕不食言。”)
  [疏]“载谟”至“伪也”。○释曰:皆虚伪也。郭云“载者,言而不信。谟者,谋而不忠”者,以载诂为言,谟为谋,今又为伪,故以为言而不信,谋而不忠,不信不忠,则是伪也。食者,孙炎曰:“食言之伪也。”哀二十五年《左传》云:“孟武伯恶郭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然则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後终不行,前言则伪,故通谓伪言为食言。故此训食为伪也。诈者,《方言》云:“胶、谲,诈也。凉州西南之间曰胶,自关而东西或曰谲,或曰胶。诈,通语也。○注“书曰:朕不食言”。○释曰:《商书&#8226;汤诰》文。

  话、猷、载、行、讹,言也。(《诗》曰:“慎尔出话。”猷者,道,道亦言也。《周礼》曰:“作盟诅之载。”今江东通谓语为行。世以妖言为讹。)
  [疏]“话猷”至“言也”。○释曰:皆谓言辞也。话者,善言也。孙炎曰:“善人之言也。”猷者,道也,道亦言也。载者,载於简策之言也。郭云:“今江东通谓语为行世。以妖言为讹。”○注“《诗》曰”至“之载”。○释曰:云“《诗》曰:慎尔出话”者,《大雅&#8226;抑》篇文。云“《周礼》曰:作盟诅之载”者,《春官&#8226;诅祝职》文也。

  遘、逢,遇也。(谓相遭遇。)遘、逢、遇,逆也。(转复为相触逆。)遘、逢、遇、逆,见也。(行而相值,即见。○遘音构。逆音悟。)
  [疏]“遘逢”至“见也”。○释曰:皆谓相遭遇、触逆而相见也。《召南&#8226;草虫》云:“亦既遘止。”《周书&#8226;洪范》云:“子孙其逢吉。”《郑风&#8226;野有蔓草》云:“邂逅相遇。”转复相训三者又为相触逆。遘、逢、遇、逆四者,皆行而相值之名。行而相值即见也,故又为见。

  显、昭、觐、钊、觌,见也。(显、昭,明见也。《逸书》曰:“钊我周王。”○钊,之遥切。)
  [疏]“显昭”至“见也”。○释曰:显、昭,明见也。《周颂&#8226;敬之》云:“天维显思。”又《时迈》云:“昭明有周。”觐、钊、觌也,皆下见上者。《曲礼》云:“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郊特牲》云:“不敢私觌。”○注“《逸书》曰:钊我周王”。○释曰:不在今《尚书》之内,故曰逸。

  监、瞻、临、涖、覜、相,视也。(皆谓察视也。○监音鉴。涖音利,覜音跳。)
  [疏]“监瞻”至“视也”。○释曰:皆谓察视也。《小雅&#8226;节南山》云:“何用不监。”又曰:“民具尔瞻。”《大雅&#8226;大明》云:“上帝临女。”《文王&#8226;世子》云:“成王幼不能涖阼。”覜者,《考工记》云:“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覜聘。”郑注云:“覜,视也。聘,问也。众来曰覜,特来曰聘。”相者,《小雅&#8226;小弁》云:“相彼投兔。”

  鞠、讻、溢,盈也。(《诗》曰:“降此鞠讻”。)
  [疏]“鞠、讻、溢,盈也”。○释曰:皆谓盈多。讻讼、满溢,皆盈多也。○注“《诗》曰:降此鞠讻”。○释曰:《小雅&#8226;节南山》文。毛传云:“鞠,盈。讻,讼也。”郑笺云:“盈犹多也。”以盈者必多,故郑转云盈犹多也。

  孔、魄、哉、延、虚、无、之、言,间也。(孔穴、延、魄、虚、无皆有间隙。馀未详。)
  [疏]“孔魄”至“间也”。○释曰:间谓间隙也。孔者,孔穴。《小雅&#8226;角弓》云:“如酌孔取。”魄者,形也,谓月之无光之处名魄也。《康诰》云:“惟三月哉生魄。”延者,今墓道也。虚、无者,空无所有也。是皆有间隙也。

  瘗、幽、隐、匿、蔽、窜,微也。(微谓逃藏也。《左传》曰:“其徒微之。”是也。○瘗,於计切。匿,女力切。)
  [疏]“瘗幽”至“微也”。○释曰:微谓逃藏也。瘗者,埋藏之微也。幽者,深微也。隐者,潜隐而微也。匿者,舍人曰:“藏之微也。”蔽者,覆障使微也。窜者,行之微也。是皆微昧不显扬也。○注“《左传》”至“是也”。○释曰:案昭十七年传云:楚白公胜作乱,杀子西、子期,叶公子高至,“遇箴尹因帅其属将与白公,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乃从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是也。

  讫、徽、妥、怀、安、按、替、戾、底、废、尼、定、曷、遏,止也。(妥者,坐也。怀者,至也。按,抑,按也。替、废皆止住也。戾、底义见《诗》。《国语》曰:“戾久将底。”《孟子》曰:“行或尼之。”今以逆相止为遏。徽未详。○妥,他果切。遏,乌曷切。)
  [疏]“讫徽”至“止也”。○释曰:皆谓止住也。讫者,终止也。妥者,坐止也。怀,至止也。安,休止也。按、抑、替、废、皆止住也。《大雅》云:“以按徂旅。”《小雅》云:“勿替引之。”定者,静止也。曷者,俗以抑止为曷。今以逆相止为遏。馀皆见注。○注“戾底”至“尼之”。○释曰:云“戾、底义见《诗》”者,《小雅&#8226;采菽》云:“亦是戾矣。”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凡注言见《诗》,今《毛诗》无者,盖在齐、鲁、韩《诗》也。云“《国语》曰:戾久将底”也,案《晋语》云:“文公在翟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达,困而有资,休以择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著滞淫,谁能兴之?盍速行乎!”是其事也。云“《孟子》曰:行或尼之”者,案《孟子》:“鲁平公将见孟子,嬖人臧仓止之。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於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沮君,君是以不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是其事也。此云“行或尼之”者,所见本异,或传写误。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29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二·释诂下[二]

  豫、射,厌也。(《诗》曰:“服之无斁。”豫未详。○射音亦。)
  [疏]“豫、射,厌也”。○释曰:谓厌倦也云。○注“《诗》曰:服之无斁”。○释曰:“诗曰”者,《周南&#8226;葛覃》文也。
  烈、绩,业也。(谓功业也。)
  [疏]“烈、绩,业也”。○释曰:谓功业也。烈者,《周颂&#8226;执竞》云:“无竞维烈。”绩者,《大雅&#8226;文王有声》云:“维禹之绩。”
  绩、勋,功也。(谓功劳也。)
  [疏]“绩、勋,功也”。○释曰:谓功劳也。绩者,《虞书&#8226;大禹谟》云:“嘉乃丕绩。”勋者,案《周礼&#8226;司勋职》云:“王功曰勋。”郑注云:“辅成王业若周公。”
  功、绩、质、登、平、明、考、就,成也。(功绩皆有成。《诗》曰:“质尔民人。”《礼记》曰:“年谷不登。”《榖梁传》曰:“平者成也。”事有分明,亦成济也。)
  [疏]“功绩”至“成也”。○释曰:皆谓成济也。勋、功、绩、业皆有成也。事有分明亦成济也。《舜典》云:“三载考绩。”《周颂&#8226;敬之》云:“日就月将。”皆言成功也。○注“《诗》曰”至“成也”。○释曰:云“《诗》曰:质尔民人”者,《大雅&#8226;抑》篇文。云“《礼记》曰:年谷不登”者,下《曲礼》文。云“《榖梁传》曰:平者成也”者,宣十五年文也。
  梏、梗、较、颋、庭、道,直也。(梏、梗、较、頲、皆正直也。《诗》曰:“既庭且硕。”颋道无所屈。○梏音谷。较音角。颋,他顶切。)
  [疏]“梏梗”至“直也”。○释曰:梏、梗、较、颋皆正直也。庭,条直也。道者,颋道无所屈。○注“诗曰:既庭且硕”。○释曰:《小雅&#8226;大田》文。
  密、康,静也。(皆安静也。)
  [疏]“密、康,静也”。○释曰:皆安静也。《周颂&#8226;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大雅&#8226;生民》云:“不康禋祀。”
  豫、宁、绥、康、柔,安也。(皆见《诗》、《书》。)
  [疏]“豫宁”至“安也”。○释曰:皆安乐也。《大雅&#8226;板田》云:“不敢戏豫。”《虞书&#8226;大禹谟》云:“万邦咸宁。”《商书&#8226;大甲》云:“抚绥万邦。”《大雅&#8226;民劳》云:“汔可小康。”《虞书&#8226;舜典》云:“柔远能迩。”
  平、均、夷、弟,易也。(皆谓易直。)
  [疏]“平均”至“易也”。○释曰:易者不难也。和平、均一皆易直也。《周颂&#8226;天作》云:“岐有夷之行。”《大雅&#8226;泂酌》云:“岂弟君子。”
  矢,弛也。(弛,放)弛,易也。(相延易。○矢、弛并音尸纸切。)
  [疏]“矢弛”至“易也”。○释曰:郭云:“弛,放也。”以弓释弦曰弛,故云“弛,放”。《礼记&#8226;杂记》云:“一张一弛。”弛又为易,为相延易也。
  希、寡、鲜,罕也。(罕亦希也。)鲜,寡也。(谓少。○鲜。息浅切。)
  [疏]“希寡”至“寡也”。○释曰:皆简少之称也。《论语》云:“希不失矣。”《易&#8226;说卦》云:“巽为寡发。”《大雅&#8226;篇》云:“鲜不为则。”郭云:“罕亦希也。”《郑风&#8226;大叔于田》云:“叔发罕忌。”鲜又为寡。转互相训,皆谓希少尔。
  酬、酢、侑,报也。(此通谓相报答,不主于饮酒。○酢音昨。)
  [疏]“酬、酢、侑,报也”。○释曰:皆相报答也。郭云“此通谓相报答,不主于饮酒”者,以饮酒之礼,主人酌酒于宾曰献;宾既卒爵,洗而酌主人曰酢;主人既卒酢爵,又酌自饮,卒爵,复酌进宾曰酬。故说者以酬、酢主谓饮酒相报答。郭以《易&#8226;系辞》云“可与酬酢”,谓应对万物也。《小雅&#8226;楚茨》云:“万寿攸酢。”是神报主人也。故云“不主於饮酒”。侑者,案《公食大夫礼》宾三饭之後,云“公受宰夫束帛以侑”。注云:“束帛,十端帛也。侑犹劝也。主国君以为食宾殷勤之意,未至,复发币以劝之,欲其深安宾也。”是侑者,主人所以报宾也。
  毗刘,暴乐也。(谓树木叶缺落,荫疏爆乐,见《诗》。○暴音剥。乐音洛。)
  [疏]“毗刘,暴乐也”。○释曰:舍人曰:“毗刘,爆乐之意也。木枝叶稀疏不均,为爆乐。”郭云“谓树叶缺落,荫疏爆乐,见《诗》”者,《大雅&#8226;桑柔》云:“捋采其刘。”毛传云:“刘,爆烁而希也。”是矣。
  覭髳,茀离也。(谓草木之丛茸翳薈也。茀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孙叔然字别为义,失矣。○覭音陌。髳音蒙。)
  [疏]“覭髳,茀离也”。○释曰:郭云:“谓草木之丛茸翳薈也。茀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孙叔然字别为义,失矣。”郭以时验而为此解。孙氏每字各别为义,故云失矣。
  蛊、謟、贰,疑也。(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左传》曰:“天命不謟。○謟音縚)
  [疏]“蛊、謟、贰,疑也”。○释曰:皆谓疑惑也。○注“蛊惑”至“不謟”。○释曰:云“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者,案昭元年《左传》:晋赵孟问於医和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於文,皿虫为蛊,榖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是蛊惑也。贰者,心疑不一也。《大雅&#8226;大明》云:“无贰尔心。”毛传云:“无敢怀贰心也。”云“《左传》曰:天命不 謟”者,哀十七年叶公子高辞也。
  桢、翰、仪,榦也。(《诗》曰:“维周之翰。”仪表亦体榦也。)
  [疏]“桢、翰、仪,榦也”。○释曰:舍人曰:“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翰所以当墙两边障土者也。《大雅&#8226;生民》云:“维周之桢。”又《崧高》云:“维周之翰。”仪表亦体榦也。
  弼、棐、辅、比,俌也。(《书》曰:“天威棐忱。”《易》曰:“比,辅也。”俌犹辅也。○棐音匪。比,毗志切。俌音甫。)
  [疏]“弼、棐、辅、比,俌也”。○释曰:俌犹辅也。弼者,《商书&#8226;说命》云:“梦帝赉子良弼。”棐者,《周书&#8226;康诰》云:“天威棐忱。”辅者,《商书&#8226;汤誓》云:“尔尚辅予一人。”比者,《易&#8226;比卦&#8226;彖》云:“比,辅也。”
  疆、界、边、卫、圉,垂也。(疆埸、竟界、边旁、营卫、守圉,皆在外垂也。《左传》曰:“聊以固吾圉也。”○圉音语。)
  [疏]“疆界”至“垂也”。○释曰:谓四垂也。郭云:“疆埸、竟界、边旁、营卫、守圉皆在外垂也。舍人曰:“圉,拒边垂也。”孙炎曰:“圉,国之四垂也。”○注“《左传》曰:聊以固吾圉也”。○释曰:隐十一年郑伯辞也。
  昌、敌、彊、应、丁,当也。(书曰:“禹拜昌言。”彊者,好与物相当值。)
  [疏]“昌敌”至“当也”。○释曰:皆相当也。昌者,言当也。敌者,仇匹相当也。文六年《左传》曰:“敌惠敌怨。”彊者,好与物相当值。应者,对当也。《大雅&#8226;下武》云:“应侯顺德。”丁者,《云汉》云:“宁丁我躬。”○注“《书》曰:禹拜昌言”。○释曰:《虞书&#8226;大禹谟》文。
  浡、肩、摇、动、蠢、迪、俶、厉,作也。(浡然,兴作貌。蠢,动作。《公羊传》曰:“俶甚也。”《榖梁传》曰:“始厉乐矣。”肩见《书》。迪未详。)
  [疏]“浡肩”至“作也”。○释曰:皆兴作也。浡然,兴作貌。庄公十一年《左传》云:“禹汤罪已,其兴也浡然。”肩者,胜任之作也。摇者,《考工记&#8226;矢人》云:“夹而摇之,以视其丰杀之节”也。动者,《商书&#8226;咸有一德》云:“德惟一,动罔不吉。”蠢者,《乡饮酒义》云:“春之为言蠢也。”俶者,始作也。厉者,《方言》云:“厉、卬,为也。瓯越曰卬,吴曰厉。”为亦作也。○注“《公羊》”至“乐矣”。○释曰:云“《公羊传》曰:俶甚也”者,隐九年云:三月“庚辰,大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俶甚也”。云“《榖梁传》曰:矢厉乐矣”者,隐五年云:“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始僭乐矣。尸子曰:“舞《夏》,自天子至诸侯皆用八佾。初献六羽,始厉乐矣。”
  兹、斯、咨、呰、已,此也。(呰、已皆方俗异语。○呰音紫。)
  [疏]“兹斯”至“此也”。○释曰:此者对彼之称,言近在是也。兹者,《虞书&#8226;大禹谟》云:“念兹在兹。”斯者,《召南&#8226;殷其雷》云:“何斯违斯。”咨与兹同。呰、已与此皆音相近,故得为此也。郭云:“呰、已皆方俗异语。”
  嗟、咨,<镸差>也。(今河北人云<镸差>叹。音兔置。○<镸差>音嗟。)
  [疏]“嗟、咨,<镸差>也”。○释曰:皆叹也。《周南&#8226;卷耳》云:“嗟我怀人。”《尧典》云:“畴咨,若时登庸。”郭云:“今河北人云<镸差>叹。”
  闲、狎、串、贯,习也。(串,厌串;贯,贯忕也,今俗语皆然。○串,五患切。贯音惯。)
  [疏]“闲狎”至“习也”。○释曰:皆便习也。庄二十二年《左传》曰:“赦其不闲於教训。”《曲礼》曰:“贤者狎而敬之。”《大雅&#8226;皇矣》云:“串夷载路。”《齐风&#8226;猗嗟》云:“射则贯兮。”皆是习也。郭云“串,厌串;贯,贯忕也,今俗语皆然”者,当时晋时有此厌串、贯忕之语,故以为证也。
  曩、尘、伫、淹、留,久也。(尘垢、伫企、淹滞皆稽久。)
  [疏]“曩尘”至“久也”。○释曰:曩曏、尘垢、伫企、淹滞、留止皆稽久也。通见《诗》、《书》。
  逮、及、暨,与也。(《公羊传》曰:“会及暨皆与也。”逮亦及也。)
  [疏]“逮、及、暨,与也”。○释曰:皆相亲与也。○注“《公羊》”至“及也”。○释曰:云“《公羊传》曰:会及暨皆与也”者,隐元年文也。云“逮亦及也”者,《方言》文。
  骘、假、格、陟、跻、登,升也。(《方言》曰:鲁卫之间曰骘,梁益曰格。《礼记》曰:“天王登遐。”《公羊传》曰:“跻者何?升也。”○骘音质。假音遐。)
  [疏]“骘假”至“升也”。○释曰:皆谓升上。陟者,《周南&#8226;卷耳》云:“陟彼高冈。”馀见注。○注“《方言》”至“升也”。○释曰:“《方言》曰”者,案彼云:“蹑、郅(音质)、跂(音企)、<彳各>、跻、踚(音跃),登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蹑,东齐海岱之间谓之跻,鲁卫曰郅,梁益之间曰<彳各>,或曰跂。”骘、郅,格、<彳各>,音义同。云“《礼记》曰:天王登遐”者,下《曲礼》文。云“《公羊传》曰:跻者何?升也”者,文公二年文也。
  挥、盝、歇、涸,竭也。(《月令》曰:“无漉陂池。”《国语》曰:“水涸而成梁。”挥振去水亦为竭。歇,通语。○涸音鹤。)
  [疏]“挥盝”至“竭也”。○释曰:皆谓竭尽也。挥者,郭云:“挥振去水亦为竭。”《曲礼》曰:“执玉器者弗挥。”是也。盝即漉也。郭云“歇,通语”,谓歇即歇之通语也。涸,水竭也。○注“《月令》”至“成梁”。○释曰:云“《月令》云:无漉陂池”者,按《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郑注云:“顺阳养物也。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云“《国语》曰:水涸而成梁”者,案《周语》:定王使单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陈以聘楚。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引之者,证涸为水竭。
  挋、拭、刷,清也。(振讯、抆拭、扫刷,皆所以为絜清。挋音振。刷,所劣切。)
  [疏]“挋、拭、刷,清也”。○释曰:郭云:“振讯、抆拭、扫刷,皆所以为絜清。”《礼记&#8226;丧大记》云:“挋用巾。”哀十四年《公羊传》云:“反袂拭面。”《周礼&#8226;凌人职》云:“夏,颁冰掌事,秋,刷。”後郑云:“秋凉冰不用,可以清除其室。”
  鸿、昏、於、显、间,代也。(鸿雁知运代。昏主代明,明亦代昏,显即明也。间错亦相代。於义未详。○於音乌。间音涧。)
  [疏]“鸿昏”至“代也”。○释曰:皆谓更代也。云“鸿雁知运代”者,鸿雁之属,九月而南,正月而北,是知其时运而更代南北也。云“昏主代明”者,释经昏字也。日入後二刻半为昏,昏来则明往,故云“昏主代明”。云“明亦代昏”者,释经显也,显即明也。云“间错亦相代”者,谓间厕交错亦相更代也。《仪礼&#8226;乡饮酒》云:“乃间歌《鱼丽》。”郑注云:“间,代也。谓一歌则一吹。”是也。又《周颂&#8226;桓》篇云:“皇以间之。”
  饁、饟,馈也。(《国语》曰:“其妻饁之。”○饁音叶。饟音饷。馈音柜。)
  [疏]“饁、饟,馈也”。○释曰:饁者以食遗与也。野食曰饁。舍人曰:“饟,自家之野也。”○注“《国语》曰:其妻饁之”。○释曰:《晋语》云:臼季使,舍於冀野。冀缺耨,其妻 饁之,敬,相待如宾。从而问之,冀芮之子,与之归。既复命,而进之曰:“臣得贤人,敢以告。”是也。
  迁、运,徙也。(今江东通言迁徙。)
  [疏]“迁、运,徙也”。○释曰:皆谓移徙也。《大雅&#8226;皇矣》云:“帝迁明德。”《易》曰:“日月运行。”郭云“今江东通言迁徙”者,时验而言也。
  秉、拱,执也。(两手持为拱。)
  [疏]“秉、拱,执也”。○释曰:皆谓持执也。《周书&#8226;金縢》云:“植璧秉珪。”郭云“两手持为拱。”《老子》云:“虽有拱璧。”
  廞、熙,兴也。(《书》曰:“庶绩咸熙。”廞见《周官》。○廞,许金切。)
  [疏]“廞、熙,兴也”。○释曰:皆谓兴作。郭云“《书》曰:庶绩咸熙”者,《虞书&#8226;舜典》文。云“廞见《周官》”者,《周官》即《周礼》也。《笙师职》云:“大丧,廞其乐器。”郑注:“廞,兴也。”兴谓作之。
  卫、蹶、假,嘉也。(《诗》曰:“《假乐》,嘉成王也。”馀未详。○蹶,居卫切。假音暇。)
  [疏]“卫、蹶、假,嘉也”。○释曰:谓嘉美也。郭云“《诗》曰:《假乐》嘉成王也”者,《大雅&#8226;假乐》篇叙也。
  废、税、赦,舍也。(《诗》曰:“召伯所税。”舍,放置。○舍音舍。)
  [疏]“废、税、赦,舍也”。○释曰:皆舍置也。废者,宣八年《公羊传》云:“废其无声者。”赦者,放置也。《虞书&#8226;舜典》云:“眚灾肆赦。”郭云“《诗》曰:召伯所税”者,《召南&#8226;甘棠》文也。
  栖迟、憩、休、苦、&#13663;、齂、呬,息也。(栖迟、游息也。苦劳者,宜止息。憩见《诗》。&#13663;、齂、呬皆气息貌。今东齐呼息为呬也。○憩,去例切。&#13663;,苦怪切。齂,词戒切。呬,许四切。)
  [疏]“栖迟”至“息也”。○释曰:皆止息也。舍人曰:栖迟,行步之息。郭云:“栖迟,游息也。”《陈风&#8226;衡门》云:“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憩者,《召南&#8226;甘棠》云:“召伯所憩。”休者,止而息也。《周南&#8226;汉广》云:“不可休息。”苦者,郭云:“苦劳者,宜止息。” &#13663;、齂、呬者,郭云:“皆气息貌。”案《方言》云:“<饣息>(消息)、喙、呬,息也。周郑宋沛之间曰<饣息>,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喙,或曰<饣息>,东齐曰呬。”故郭云“今东齐呼息为呬也”。
  供、峙、共,具也。(皆谓备具。○峙,直纪切。供音恭。)
  [疏]“供、峙、共,具也”。○释曰:皆谓备具也。供者,《论语》云:“子路共之。”供、共音义同。峙者,《周书&#8226;费誓》云:“峙乃糗粮。”《周颂&#8226;臣工》云:“庤乃钱鏄。”峙、庤音义同。共者,《小雅&#8226;小旻》云:“靖共尔位。”
  <忄某>、怜、惠,爱也。(<忄某>,韩郑语,今江东通呼为怜。○<忄某>音某。)
  [疏]“<忄某>、怜、惠,爱也”。○释曰:爱谓宠惜也。《方言》云:“怃(亡辅切)、<忄奄>(音掩)、怜、牟,爱也。韩郑曰怃,晋卫曰<忄奄>,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秦或曰怜。怜,通语也。”故郭云:“<忄某>,韩郑语,今江东通呼为怜。”<忄某>、怃音义同。惠者,仁爱也。《邶&#8226;北风》云:“惠而好我。”
  娠、蠢、震、戁、妯、骚、感、讹、蹶,动也。(娠犹震也。《诗》曰:“忧心且妯”,“无感我帨兮”,“或寝或讹”。蠢、戁、骚、蹶皆摇动貌。○娠音振。妯音抽。)
  [疏]“娠蠢”至“动也”。○释曰:皆谓动作。娠者,《说文》云:“妊、娠,动也。”郭云“娠犹震也”者,以《大雅&#8226;生民》云:“载震载夙。”昭元年《左传》曰:“邑姜方震大叔。”哀元年《左传》曰:“后缗方震。”皆谓有身为震,故云“娠犹震也”。蠢者,郭云:“蠢、 戁、骚、蹶皆摇动貌。”《小雅&#8226;采芑》云:“蠢尔蛮荆。”震者,《大雅&#8226;常武》云:“震惊徐方。”戁者,恐动也。《商颂&#8226;长发》云:“不戁不竦。”骚者,《大雅&#8226;常武》云:“徐方绎骚。”蹶者,《大雅&#8226;绵》篇云:“文王蹶厥生。”○注“《诗》曰”至“或讹”。○释曰:云“《诗》曰:忧心且妯”者,《小雅&#8226;鼓锺》文。云“无感我帨兮”者,《周南&#8226;野有死麕》文。云“或寝或讹”者,《小雅&#8226;无羊》文。
  覆、察、副,审也。(覆校、察视、副长皆所为审谛。)
  [疏]“覆、察、副,审也”。○释曰:郭云:“覆校、察视、副长皆所为审谛。”覆者,《月令&#8226;季春》云:“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察者,《周书&#8226;吕刑》云:“惟察惟法。”副者,次长之称。
  契、灭、殄,绝也。(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断。○契,苦结反。)
  [疏]“契、灭、殄,绝也”。○释曰:皆谓断绝。契者,郭云:“今江东呼刻断为契断。”定九年《左传》曰:“尽借邑人之车,契其轴。”杜注云:“契,刻也。”灭者,《小雅&#8226;正月》云:“宁或灭之。”殄者,《大雅&#8226;桑柔》云:“不殄心忧。”
  郡、臻、仍、乃、侯,乃也。(乃即乃。馀未详。)
  [疏]“郡臻”至“乃也”。○释曰:乃语辞也。乃、乃音义同。《大雅&#8226;绵》篇云:“乃慰乃止。”是也。
  迪、繇、训,道也。(义皆见《诗》、《书》。○繇音由。)
  [疏]“迪、繇、训,道也”。○释曰:《虞书&#8226;大禹谟》曰:“惠迪吉。”《小雅&#8226;巧言》云:“秩秩大猷。”猷、繇音义同。《周书&#8226;顾命》云:“命汝嗣训。”
  佥、咸、胥,皆也。(东齐曰胥,见《方言》。○佥,七廉切。)
  [疏]“佥、咸、胥,皆也”。○释曰:谓众皆也。《舜典》云:“佥曰:‘伯禹作司空。’”《商书》云:“咸有一德。”郭云“东齐曰胥,见《方言》”者,案《方言》云:“佥、胥,皆也。自山而东、五国之郊曰佥,东鲁曰胥。”是也。
  育、孟、耆、艾、正、伯,长也。(育、养亦为长,正、伯皆官长。○长,丁丈反。)
  [疏]“育孟”至“长也”。○释曰:皆谓长上也。郭云:“育、养亦为长。”《邶&#8226;谷风》云:“既生既育。”郑笺云:“育谓长老也。”孟,庶长也。又《周书&#8226;康诰》云:“王若曰孟侯。”孔安国云:“孟,长也,五侯之长。”耆、艾皆老长也。《曲礼》曰:“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正、伯皆官长。《大雅&#8226;云汉》云:“以戾庶正。”《盘庚》云:“邦伯师长。”
  艾,历也。(长者多更历。)
  [疏]“艾,历也”。○释曰:艾又为历。郭云:“长者多更历。”
  厤、秭、算,数也。(厤,厤数也。今以十亿为秭。《论语》云:“何足算也。”○秭音姊。算音筭。)
  [疏]“厤、秭、算,数也”。○释曰:皆筭数也。郭云:“厤,厤数也。”推律所生之数。《虞书&#8226;大禹谟》云:“天之数在汝躬。”秭者,《周颂丰年》云:“万亿及秭。”毛传云:“数亿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郭云“今以十亿为秭”者,以时验而言也。○注“《论语》”至“筭也”。○释曰:案《论语》:“子贡问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郑曰:“算,数也。”
  历,傅也。(傅近。○历音厤)
  [疏]“历,傅也”。○释曰:谓近傅也。隐十一年《左传》云:“庚辰,傅於许。”
  艾、历、覛、胥,相也。(覛谓相视也。《公羊传》曰:“胥盟者何?相盟也。”艾、历未详。○覛音脉。)
  [疏]“艾历”至“相也”。○释曰:皆谓相共也。者,郭云:“覛谓相视也。”《说文》云:“覛,邪视也。”郭云“《公羊传》曰:胥盟者何?相盟也”者,桓三年文。
  乂、乱、靖、神、弗、淈,治也。(《论语》曰:“予有乱臣十人。”淈,《书》叙作汨,音同耳。神,未详。馀见《诗》、《书》。○淈音骨。)
  [疏]“乂乱”至“治也”。○注“《论语》”至“《诗》、《书》”。○释曰:皆治理也。舍人曰:“乱,义之治也。”孙炎曰:“乱,治之理也。”云“《论语》曰:予有乱臣十人”者,《泰伯》篇文也。“淈,《书》叙作汨,音同耳”者,《虞书》叙云:“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孔传云:“汨,治。作,兴也。言其治民之功兴,故为《汨作》之篇,亡。”云“馀并见《诗》、《书》”者,《舜典》云:“有能俾乂?”《小雅&#8226;菀柳》云:“俾予靖之。”《大雅&#8226;生民》云:“茀厥丰草。”弗、茀音义同。
  颐、艾、育,养也。(汝颍梁宋之间曰艾,《方言》云。)
  [疏]“颐、艾、育,养也”。○释曰:颐者,《易》曰:“颐贞吉。”育者,《易&#8226;无妄》:“象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郭云“汝颍梁宋之间曰艾,《方言》云”者,案《方言》云:“台、胎、陶、鞠,养也。晋卫燕赵曰台(音颐),陈楚韩郑之间曰鞠,秦或曰陶,汝颍梁宋之间曰胎,或曰艾。”是也。
  汱、浑、陨,坠也。(汱、浑皆水落貌。○汱,姑犬切。浑,故本切。)
  [疏]“汱、浑、陨,坠也”。○释曰:皆坠落也。郭云:“汱、浑皆水落貌。”《春秋》僖公十六年经云:“星陨如雨。”
  际、接、翜,捷也。(捷谓相接续也。○翜,所甲切。)
  [疏]“际、接、翜,捷也”。○释曰:郭云:“捷谓相接续也。”际者相会之捷也。”《左传》曰:“尔未际也。”《小雅&#8226;菀柳》云:“无自瘵焉。”郑笺云:“瘵,接也。”接者,《曾子问》云:“接祭而巳。”谓捷速而祭也。翜者未详。
  毖、神、溢,慎也。(神未详。馀见《诗》、《书》。○毖音袐)
  [疏]“毖、神、溢,慎也”。○释曰:谓谨慎也。毖者,《周官&#8226;洛诰》云:“夙夜毖祀。”溢者,舍人曰:“溢,行之慎。”《周颂&#8226;维天之命》云:“假以溢我。”故注云“见《诗》、《书》。”
  郁陶、繇,喜也。(《孟子》曰:“郁陶思君。”《礼记》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即繇也。古今字耳。○繇音由。)
  [疏]“郁陶、繇,喜也”。○释曰:皆谓欢悦。郁陶者,心初悦而未畅之意也。○注“《孟子》”至“字耳”。○释曰:云“《孟子》曰:郁陶思君”者,案《孟子》云:“象往入舜官,舜在床琴。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赵氏注云:“象见舜生在床鼓琴,愕然,反辞曰:‘我郁陶思君,故来。’尔,辞也。忸怩而惭,是其情也。”云“《礼记》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者,下《檀弓》文。郑注云:“陶,郁陶也。咏,呕也。犹当为摇声之误也。摇谓身动摇也。秦人犹、摇声相近。”云“犹即繇也,古今字耳”者,言《礼记》“犹”即此经“繇”也,古今字异耳。
  馘、穧,获也。(今以获贼耳为馘,获禾为穧。并见《诗》。○馘,古获切。穧,才细切。)
  [疏]“馘、穧,获也”。○释曰:皆谓克获也。郭云“今以获贼耳为馘”者,《大雅&#8226;皇矣》云:“攸馘安安。”毛传云:“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鲁颂&#8226;泮水》云:“在泮献馘。”郑笺云:“馘,所格者之左耳,皆谓临陈格杀之,而取其耳也。”云“获禾为穧”者,《小雅&#8226;大田》云:“此有不敛穧。” 穧者,禾之铺而未束,故云“获禾为穧”。是并见《诗》也。
  阻、艰,难也。(皆险难。○难,乃旦切。)
  [疏]“阻、艰,难也”。○释曰:皆险难也。《秦风&#8226;蒹葭》云:“道阻且长。”《商书&#8226;说命》云:“非知之艰。”
  剡、&#13769;,利也。(诗曰:“以我剡耜。”○剡,羊冉切。&#13769;音略。)
  [疏]“剡、&#13769;,利也”。○释曰:皆耜之利也。《小雅&#8226;大田》云:“以我覃耜。”剡、覃音义同。《周颂&#8226;载芟》云:“有略其耜。”&#13769;、略音义同。
  允、任、壬,佞也。(《书》曰:“而难任人。”允信者,佞人似信。壬犹任也。○任,壬林切。)
  [疏]“允、任、壬,佞也”。○释曰:皆谓谄佞也。允,信也。佞人似信。任者,孙炎云:“似可任之佞也。”《虞书&#8226;舜典》云:“而难任人。”壬犹任也。《皋陶谟》云:“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俾、拼、抨,使也。(皆谓使令。见《诗》。)俾、拼、抨、使,从也。(四者又为随从。○拼,北萌切。抨,烹。)
  [疏]“俾、拼、抨,使也”至“从也”。○释曰:皆谓使令、随从也。郭云“见《诗》”者,《鲁颂&#8226;閟宫》云:“俾尔炽而昌。”《大雅&#8226;桑柔》云:“荓云不逮。”拼、荓音义同,抨义亦同。此皆为使令也。俾、拼、抨、使四者又为随从。
  儴、仍,因也。(皆谓因缘。○儴音穰。)
  [疏]“儴、仍,因也”。○释曰:皆因缘也。《费誓》曰:“无敢寇攘。”郑注云:“因其亡失曰攘。”儴、攘音义同。施博士读曰襄。《周书&#8226;君奭》云:“襄我二人。”郭无明说,义得两通。《论语》云:“仍旧贯。”
  董、督,正也。(皆谓御正。)
  [疏]“董、督,正也”。○释曰:皆谓御正也。《虞书&#8226;大禹谟》云:“董之用威。”《春秋》僖公十二年《左传》云:“谓督不忘。”
  享,孝也。(享祀,孝道。)
  [疏]“享,孝也”。○释曰:享祀,孝道也。《小雅&#8226;南山》云:“享於祖考。”
  珍、享,献也。(珍物宜献。《榖梁传》曰:“诸侯不享觐。”)
  [疏]“珍、享,献也”。○释曰:致物於尊者曰献。珍者,珍物宜献也。享者,《周礼&#8226;大行人》云:“庙中将币三享。”郑司农云:“三享,三献也。”郭云“《榖梁传》曰:诸侯不享觐”者,隐五年文。
  纵、缩,乱也。(纵放、掣缩,皆乱法也。)
  [疏]“纵、缩,乱也”。○释曰:放纵、掣缩,皆乱法也。《大雅&#8226;民劳》云:“无纵诡随。”
  探、篡、俘,取也。(《书》曰:“俘厥宝玉。”篡者,夺取也。探者,摸取也。○探音贪。篡,初患切。俘音孚。)
  [疏]“探、篡、俘,取也”。○释曰:郭云:“探者,摸取也。篡者,夺取也。”李巡曰:“囚敌曰俘。伐执之曰取。”○注“书曰”至“取也”。○云“书曰:俘厥宝玉”者,《商书》叙云:“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孔氏云:“俘,取也。”
  徂、在,存也。(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曏,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
  [疏]“徂、在,存也”。○释曰:《郑风&#8226;出其东门》:“匪我思且。”郑笺云:“非我思存也。”徂、且音义同。在训存者,常语也。上云:“徂,往也。”往则非存,故郭氏引类以晓人也。云“美恶不嫌同名”者,案隐七年《公羊传》云:“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何休云:“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皆有起文美恶不嫌同辞。”是也。若此篇往也、死也,亦称徂,是恶也;存也,亦称徂,是美也。各有其义,故称“美恶不嫌同名”。
  在、存、省、士,察也。(《书》曰:“在璇玑玉衡。”士,理官,亦主听察。存即在。)
  [疏]“在存”至“察也”。○释曰:谓审察也。《虞书&#8226;舜典》云:“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存即在也。省谓视察。《论语》云:“吾日三省吾身。”士者,理狱之官,亦主听察。《虞书&#8226;舜典》:“舜命皋陶云:汝作士。”
  烈、枿,馀也。(晋卫之间曰蘖,陈郑之间曰烈。○枿,五割反。)
  [疏]“烈、枿,馀也”。○释曰:谓遗馀也。《诗&#8226;大雅&#8226;云汉》叙云:“宣王承厉王之烈。”李巡曰:“枿,槁木之遗也。”《商书&#8226;盘庚》云:“若颠木之有由蘖。”枿、蘖音义同。郭云“晋卫之间曰蘖,陈卫之间曰烈”者,《方言》文。
  迓,迎也。(《公羊传》曰:“跛者迓跛者。”)
  [疏]“迓,迎也”。○释曰:谓相逢迎也。○注“《公羊》”至“跛者”。○释曰:云“《公羊传》曰:跛者迓跛者”,此成二年传文。案彼云:“晋郤克与臧孙许同时而聘于齐。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踊于棓而窥客,则客或跛或眇。於是使跛者迓跛者,眇者迓眇者。”是也。引之以证迓为迎也。宣三年《左传》曰:“狂狡辂郑人。”杜注云:“辂,迎也。”《周礼&#8226;秋官》有讶士,及《聘礼》云:“厥明,讶于馆。”郑注皆云:“讶,迎也。”《召南&#8226;鹊巢》云:“百两御之。”郑注云:“御,迎也。”字形虽别,音义实同。盖以作非一人,致兹异也。当以迓为正字,馀皆假借。
  元、良,首也。(《左传》曰:“狄人归先轸之元。”良,未闻。)
  [疏]“元、良,首也”。○释曰:谓头首也。郭云“《左传》曰:狄人归先轸之元”者,僖三十三年,“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午,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先轸曰:‘匹夫逞志於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是也。又证元为首。良,未详。
  荐、挚,臻也。(荐,进也。挚,至也。故皆为臻至也。○荐,曹练切。)
  [疏]“荐、挚,臻也”。○释曰:臻,至也。荐进、执挚皆所以表至也。
  赓、扬,续也。(《书》曰:“乃赓载歌。”扬,未详。○赓,古孟切。)
  [疏]“赓、扬,续也”。○释曰:谓相继续也。郭云“《书》曰:乃赓载歌”者,《虞书&#8226;益稷》文。
  祔、祪,祖也。(祔,付也。付新死者於祖庙。祪,毁庙主。○祪音鬼。)
  [疏]“祔、祪,祖也”。○释曰:谓先祖也。说文云:“祔,後死者合食於先祖也。”郭云:“祔,付也,付新死者於祖庙。”《士虞记》云:“明日於其班祔。”毁庙之主名祪。
  即,尼也。(即犹今也。尼者近也。《尸子》曰:“悦尼而来远。”○尼,女乙切。)
  [疏]“即,尼也”。○释曰:尼,近也。言即今相近也。
  尼,定也。(尼者止也,止亦定。)
  [疏]“尼,定也”。○释曰:尼诂为止,止即定。舍人曰:尼者私之定也。
  迩、几、暱,近也。(暱,亲近也。○几音机。暱,女乙切。)
  [疏]“迩、几、暱,近也”。○释曰:皆谓殆近也。迩者,《郑风&#8226;东门之墠》云:“其室则迩。”几者,《聘义》曰:“日几中而后礼成。”暱者,郭云:“亲近也。”《小雅&#8226;菀柳》云:“无自暱焉。”
  妥、安,坐也。(《礼记》曰:“妥而後传命。”○妥,他可切。)
  [疏]“妥、安,坐也”。○释曰:妥定之坐也。○注“《礼记》”至“传命”。○释曰:云:“《礼记》曰:妥而後传命”者,案《士相见礼》云:“凡言非对也,妥而後传言。”郑注云:“凡言,谓巳为君言事也。妥,安坐也。传言,犹出言也。”此言“《礼记》曰:妥而后传命”者,传写误也。或所见本异。
  貉、缩,纶也。(纶者绳也,谓牵缚缩貉之。今俗语亦然。○貉音陌。)
  [疏]“貉、缩,纶也”。○释曰:郭云:“缩者绳也,谓牵缚缩貉之。”今俗语亦然。”据时验而言也。《大雅&#8226;绵》篇云:“其绳则直,缩板以载。”
  貉、嗼、安,定也。(皆静定。见《诗》。○嗼音莫。)
  [疏]“貉、嗼、安,定也”。○释曰:皆静定也。《大雅&#8226;皇矣》云:“貊其德音。”毛传云:“貉,静也。”郑笺云:“德应和曰貉。”嗼者,《皇矣》又云:“求民之莫。”郑笺云:“求民之定。”谓所归就也。貉貊、嗼莫音义同。安者,《小雅&#8226;斯干》云:“乃安斯寝。”
  伊,维也。(发语辞。)伊、维,侯也。(《诗》曰:“侯谁在矣。”互相训。)
  [疏]“伊维也”至“侯也”。○释曰:皆发语辞。转互相训。《邶&#8226;谷风》云:“伊余来塈。”《大雅&#8226;大明》云:“维此文王。”《小雅&#8226;六月》云:“侯谁在矣。”
  时、寔,是也。(《公羊传》曰:“寔来者何?是来也。”○寔音石。)
  [疏]“时、寔,是也”。○释曰:是,此也。《秦风&#8226;驷驖》云:“奉时辰牡。”郭云“《公羊传》曰:寔来者何?是来也”者,案《春秋》桓五年“冬,州公如曹”。六年“春,正月,寔来”。《公羊传》曰:“‘寔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引之证寔为是也。
  卒、猷、假、辍,已也。(猷、假未详。○卒,子恤切。辍,丁劣切。)
  [疏]“卒猷”至“已也”。○释曰:皆谓终已也。卒者,终尽之巳也。辍,止巳也。《论语》曰:“耰而不辍。”
  求、酋、在、卒、就,终也。(《诗》曰:“嗣先公尔酋矣。”成就亦终也。其馀未详。○酋,在由切。)
  [疏]“求酋”至“终也”。○释曰:皆谓终尽也。求者,《大雅&#8226;下武》云:“世德作求。”郭云“《诗》曰:嗣先公尔酋矣”者,《大雅&#8226;卷阿》文。卒者,《邶风&#8226;日月》云:“畜我不卒。”就者,凡事物成就亦终也。
  崩、薨、无禄、卒、徂落、殪,死也。(古者死亡,尊卑同称耳,故《尚书》尧曰“徂落”,舜曰“陟方乃死”。○薨,呼弘切。殪,於计切。)
  [疏]“崩薨”至“死也”。○释曰:此皆死之别称也。《曲礼》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郑注云:“异死名也。为人亵其无知若犹不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卒,终也。不禄,不终其禄。其之言澌也,精神澌尽也。又曰:“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郑注云:“禄谓有德行,任为大夫、士而不为者,老而死,从大夫之称;少而死,从士之称。”此云“无禄”者,即彼之“不禄”也。但落者,李巡曰:“徂落,尧死之称。”郭云:“古者死亡,尊卑同称耳,故《尚书》尧曰徂落,舜曰陟方乃死”者,皆《虞书&#8226;舜典》文也。谓之徂落者,盖徂为往也,言人命尽而往落者,若草木叶落也。殪者,案隐九年《左传》云:“衷戎师,前後击之,尽殪。”杜注云:“殪,死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29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三&#8226;释言第二 [一]
 
  [疏]释曰:《说文》曰:“直言曰言。”仲尼曰:“言以足志。”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然则言者发於志而形於声,所以文章於身者也。《论语》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左传》赵简子称子太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言也。《汉书》东方朔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则以一字为一言也。虽一句一字有异,要以今古方国殊别,学者莫能通,是以《方言》云:“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後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是曰“释言”。

  殷、齐,中也。(《书》曰:“以殷仲春。”《释地》曰:“岠齐州以南。”)
  [疏]“殷、齐,中也”。○释曰:殷、齐皆谓正中也。○注“《书》曰:以殷仲春”者,《尧典》文。案彼云:“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孔安国以殷为正,中、正义同故也。云“《释地》曰:岠齐州以南”者,彼注云:“岠,去也。齐,中也。”谓中州为齐州,是齐得为中也。

  斯、誃,离也。(齐、陈曰斯。誃,见《诗》。○誃音侈。)
  [疏]“斯、誃,离也”。○释曰:斯,析。誃,张。皆分离也。孙炎曰:“斯,析之离。”郭云“齐、陈曰斯”者,《方言》文。《陈风&#8226;墓门》云:“斧以斯之。”是也。云“誃,见《诗》者,《小雅&#8226;巷伯》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郑笺云:“因箕星之哆而又侈大之。”是也。誃、侈音义同。

  谡、兴,起也。(《礼记》曰:“尸谡。”○谡,所六切。)
  [疏]“谡、兴,起也”。○释曰:谡、兴皆作起也。○注“《礼记》曰:尸谡”者,《祭统》文也。

  还、复,返也。(○还音旋。)
  [疏]“还、复,返也”。○释曰:皆回返也。《春秋》书师还,又曰“至河乃复”之类是也。

  宣、徇,徧也。(皆周徧也。○徇,辞峻切。)
  [疏]“宣、徇,徧也”。○释曰:皆周徧也。《大雅&#8226;江汉》云:“来旬来宣。”毛传云:“旬,徧。”郑笺云:“宣,徧。”是皆为周徧也。徇、旬音义同。

  馹、遽,传也。(皆传车驿马之名。○馹音日。传,张恋切。)
  [疏]“馹、遽,传也”。○释曰:皆传车驿马之名。文十六年《左传》曰:“楚子乘馹会师于临品。”又僖三十三年云:“使遽告於郑。”又成五年曰:“晋侯以传召伯宗。”是皆谓今驿也。

  蒙、荒,奄也。(奄,奄覆也。皆见《诗》。)
  [疏]“蒙、荒,奄也”。○释曰:皆谓奄覆。《唐风》云:“葛生蒙楚。”孙炎曰:“荒大之奄。”《周南》云:“葛藟荒之。”故郭云“皆见《诗》”。

  告、谒,请也。(皆求请也。○告音谷。)
  [疏]“告、谒,请也”。○释曰:皆谓求请也。成二年《左传》曰:郤克对齐侯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於敝邑之地。’”《诗》叙云:“无险诐私谒之心。”

  肃、噰,声也。(《诗》曰:“肃噰和鸣。”)
  [疏]“肃、噰,声也”。○释曰:和乐声也。○注“《诗》曰:肃噰和鸣”者,《周颂&#8226;有声》文也。

  格、怀,来也。(《书》曰:“格,尔来庶。”怀,见《诗》。)
  [疏]“格、怀,来也”。○释曰:谓招来也。○注“《书》曰:格,尔众庶”者,《商书&#8226;汤誓》文也。云“怀,见《诗》”者,《周颂&#8226;时迈》云:“怀柔百神。”

  畛、厎,致也。(皆见《诗传》。)
  [疏]“畛、厎,致也”。○释曰:《曲礼》曰:“畛於鬼神。”昭元年《左传》:“叔向曰:厎禄以德。”《周颂&#8226;武》篇云:“耆定尔功。”毛传曰:“耆,致也。”王肃云:“致定其大功。”谓诛纣定天下。是毛读耆为厎,故注云“见《诗传》”。

  侈、怙,恃也。(今江东呼母为恀,音是。)
  [疏]“恀、怙,恃也”。○释曰:皆依恃也。郭云:“今江东呼母为恀。”《小雅&#8226;蓼莪》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是也。

  律、遹,述也。(皆叙述也,方俗语耳。)
  [疏]“律、遹,述也”。○释曰:皆叙述也,方俗语异耳。律管所以述气。遹者,述行之也。《大雅&#8226;文王有声》云“遹骏有声”之类是也。

  俞、畣,然也。(《礼记》曰:“男唯女俞。”畣者,应也,亦为然。○畣音答。)
  [疏]“俞、畣,然也”。○释曰:皆然应也。“《礼记》曰:男唯女俞”者,《内则》文也。畣,古荅字,故为应也。

  豫、胪,叙也。(皆陈叙也。)
  [疏]“豫、胪,叙也”。○释曰:皆陈叙也。事豫备者,亦有叙也。《汉书》云:“典客,秦官,大初元年更名大鸿胪。”韦昭曰:“鸿,大也。胪,陈叙也。以礼大陈叙宾客也。”又《庄子》云:“大儒胪传。”是也。

  庶几,尚也。(《诗》曰:“不尚息焉。”)
  [疏]“庶几,尚也”。○释曰:尚谓心所希望也。○注“《诗》曰:不尚息焉”者,《小雅&#8226;菀柳》篇文也。郑笺云:“尚,庶几也。”以心所念尚即是庶几,义相反覆,故引之。

  观、指,示也。(《国语》曰:“且观之兵。”)
  [疏]“观、指,示也”。○释曰:示谓呈见於人也。○注“《国语》曰:且观之兵”者,案《周语》:穆三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是也。《论语》曰:“指其掌。”谓举当以示人也。

  若、惠,顺也。(《诗》曰:“惠然肯来。”)
  [疏]“若、惠,顺也”。○释曰:“顺,不逆也。”《书》“曰若稽古”,谓顺考古道也。《诗&#8226;邶风&#8226;终风》云:“惠然肯然。”言有顺心然後可来是也。

  敖、幠,傲也。(《礼记》曰:“无幠,无敖。”傲,慢也。○傲,五报切。幠,好吾切。)
  [疏]“敖、幠,傲也”。○释曰:皆谓傲慢。《周颂&#8226;丝衣》云:“不吴不敖。”○注“《礼记》曰:无幠无傲”者,《投壶》文也。案彼云:“鲁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爵。’”是也。

  幼、鞠,稚也。(《书》曰:“不念鞠子哀。”)
  [疏]“幼、鞠,稚也”。○释曰:《方言》云:“稚,年小也。”《曲礼》曰:“幼子常视无诳。”《书》曰:“兄亦不念鞠子哀。”是皆谓年小也。“《书》曰”者,《周书&#8226;康诰》文也。

  逸、諐,过也。(书曰:“汝则有逸罚。”○諐音懋。)
  [疏]“逸、諐,过也”。○释曰:皆谓咎过也。注云“《书》曰:汝则有逸罚”者,案《商书&#8226;盘庚》云:“惟予一人有佚罚。”《费誓》云:“汝则有常刑。”无云“汝则有逸罚”者,师读不同故也。或者其在今文乎?諐者,《左传》曰“礼义不諐”之类是也。

  疑、休,戾也。(戾,止也。疑者亦止。)
  [疏]“疑、休,戾也”。○释曰:戾,止也。《书》曰:“疑谋勿成。”《月令》云:“百工休是。”疑、休皆为止也。

  疾、齐,壮也。(壮,壮事,谓速也。齐亦疾。)
  [疏]“疾、齐,壮也”。○释曰:急疾、齐整皆於事敏速强壮也。

  悈、褊,急也。(皆急狭。○悈,纪力切。褊,必浅切。)
  [疏]“悈、褊,急也”。○释曰:悈与亟同。《大雅&#8226;灵台》云:“经始勿亟。”《文王有声》云:“匪棘其欲。”《礼记》引此诗作“匪革其犹”。革亦急也。悈、亟、棘、革,字虽异,音义同。《魏风&#8226;葛屦》云:“维是褊心。”又《广雅》云:“悈,谨也。”褊,狭陋也。是皆急狭也。

  贸、贾,市也。(《诗》曰:“抱布贸丝。”○贾音古。)
  [疏]“贸、贾,市也”。○释曰:谓市买卖物也。○注“《诗》曰:抱布贸丝”者,《卫风&#8226;氓》篇文也。《大雅&#8226;瞻卬》云“如贾三倍”也。

  厞、陋,隐也。(《礼记》曰:“厞用席。”《书》曰:“扬侧陋。”○厞,符佛切。)
  [疏]“厞、陋,隐也”。○释曰:皆幽隐也。○注“《礼记》曰:厞用席”者,案《有司彻》云:“有司官彻馈,馔于室中西北隅,南面,如馈之设,右几,厞用席。”是也。云《礼记》者,误也。云“《书》曰:扬侧陋”者,《尧典》文也。

  遏、遾,逮也。(东齐曰遏,北燕曰遾,皆相及逮。○遾音誓。)
  [疏]“遏、遾,逮也”。○释曰:逮谓相及也。注“东齐曰遏,北燕曰遾”者,《方言》文也。

  征、迈,行也。(《诗》曰:“王于出征。”迈亦行。)
  [疏]“征、迈,行也”。○释曰:皆出行也。○注“《诗》曰:王于出征”者,《小雅&#8226;六月》文也。云“迈亦行”者,《诗》云:“周王于迈。”是也。

  圮、败,覆也。(谓毁覆。○圮,彼美反。)
  [疏]“圮、败,覆也”。○释曰:圮毁、败坏皆倾覆也。《书》曰:“祖乙圮于耿。”

  荐、原,再也。(《易》曰:“水荐至。”今呼重蚕为(&#161054;)。○荐音贱。)
  [疏]“荐、原,再也”。○释曰:皆重再也。孙炎云:“荐,草生之再也。”郭云“《易》曰:水荐至”者,《周易&#8226;坎卦》象辞也。云“今呼重蚕为(&#161054;)”者,《周礼&#8226;夏官&#8226;马质》云“禁原蚕”者是也。

  抚、敉,抚也。(抚,爱抚也。敉义见《书》。○抚音武。)
  [疏]“抚、敉,抚也”。○释曰:皆怜抚也。《方言》云:“宋卫邠陶之间谓爱曰抚。”故注云:“抚,爱抚也。”云“敉义见《书》”者,《大诰》云“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之类是也。

  臞、脙,瘠也。(齐人谓瘠瘦为脙。○臞音衢。脙音求。)
  [疏]“臞、脙,瘠也”。○释曰:皆瘦瘠也。郑玄《周礼注》云:“瘦,臞。腐,败。”郭云:“齐人谓瘠瘦为脙。”

  桄、颎,充也。(皆充盛也。○颎,俱永反。)
  [疏]“桄、颎,充也”。○释曰:孙叔然本恍作光。《书》云:“光被四表。”《说文》云颎是火光也。是皆充盛也。

  屡、暱,亟也。(亲暱者亦数,亟亦数也。○亟,虚记切。)
  [疏]“屡、暱,亟也”。○释曰:亟犹数也。《诗&#8226;颂》曰:“屡丰年。”《左传》曰:“诸夏亲暱。”亲暱者,恩信必数。故注云:“亲暱者亦数。”

  靡、罔,无也。

  [疏]“靡、罔,无也”。○释曰:无,不有也。《诗》云:“靡神不举。”《书》曰:“罔有攸赦。”皆是。

  爽,差也。爽,忒也。(皆谓用心差错,不专一。○差,初加切。)
  [疏]“爽,差也。爽,忒也”。○释曰:广异言也。爽谓差错,又为忒变。孙炎曰:“忒,变杂不一。”郭云:“皆谓用心差错,不专一。”《诗&#8226;卫风》云:“女也不爽。”《大雅&#8226;瞻卬》云:“鞫人忮忒。”

  佴,贰也。(佴次为副贰。○佴,而志切。)
  [疏]“佴,贰也”。○释曰:佴,次也。次即副贰之义。

  剂、翦,齐也。(南方人呼翦刀为剂刀。○剂,即随切。)
  [疏]“剂、翦,齐也”。○释曰:皆为齐截也。郭云:“南方人呼翦刀为剂刀。”《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镞。”

  饙、馏,稔也。(今呼<上攸下食>饭为饙,饙熟为馏。○饙音分。馏,力又切。)
  [疏]“饙、馏,稔也”。○释曰:稔,熟也。孙炎曰:“蒸之曰饙,均之曰馏。”郭云:“今呼(&#169698;)饭为饙,饙熟为馏。”《说文》云:“饙,一蒸米也”。“馏,饭气流也。”然则蒸米谓之饙,饙必馏而熟之。故言“饙、馏,稔也”。《大雅&#8226;泂酌》云:“可以餴饎。”饙、餴音义同。

  媵、将,送也。(《左传》曰:“以媵秦穆姬。”《诗》曰:“远于将之。”○媵,以正切。)
  [疏]“媵、将,送也”。○释曰:皆谓送行也。孙炎曰:“将行之送也。”注云“《左传》曰:以媵秦穆姬”者,案僖五年晋“执虞公及其大夫并伯,以媵秦穆姬”。杜注云:“秦穆姬,晋献公女。送女曰媵,以屈辱之。”云“《诗》曰:远于将之”者,《邶风&#8226;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之诗也。

  作、造,为也。

  [疏]“作、造,为也”。○释曰:谓营为也。皆见《郑风&#8226;缁衣》篇。

  餥、餱,食也。(《方言》云:“陈楚之间相呼食为餥。”○餥音非。餱音候呼或作<言乎>同)

  [疏]“餥、餱,食也”。○释曰:皆饭食也。○注“《方言》云:陈楚之间相呼食为餥”者,案彼云:“餥、飵,食也。陈楚之内相谒而食麦饘谓之餥,楚曰飰。凡陈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餮或曰飰,或曰<食占>。秦鲁之际河阴之间曰<食急>(恶恨切)<食豈>(五恨切)。此真秦语也。”《大雅&#8226;公刘》云:“乃裹餱粮。”

  鞫、究,穷也。(皆穷尽也。见《诗》。)
  [疏]“鞫、究,穷也”。○释曰:皆穷尽也。《大雅&#8226;云汉》云:“鞫哉庶正。”《小雅&#8226;节南山》云:“以究王讻。”

  滷、矜、咸,苦也。(滷,苦地也。可矜怜者亦辛苦。苦即大咸。)
  [疏]“滷、矜、咸,苦也”。○释曰:郭云“滷,苦地也”者,谓斥滷可煮盐者。《左传》曰:“表淳卤。”云“可矜怜者亦辛苦”者,《小雅&#8226;鸿雁》云:“爰及矜人。”郑笺云:“可怜之人谓贫穷者,是辛苦之人也。”云“苦即大咸”者,释经之咸也。咸殊极必苦,故以咸为苦也。

  干、流,求也。(诗曰:“左右流之。”)
  [疏]“干、流,求也”。○释曰:皆求取也。《论语》云:“子张学干禄。”○注“《诗》曰:左右流之”,《周南&#8226;关睢》文也。

  流,覃也。覃,延也。(皆谓蔓延相被及。)
  [疏]“流,覃也。覃,延也”。○释曰:转相解也。皆谓蔓延相被及,水之流必相延及。《诗&#8226;周南》云:“葛之覃兮。”

  佻,偷也。(谓苟且。○佻音挑。)
  [疏]“佻,偷也”。○释曰:《小雅&#8226;鹿鸣》云:“视民不恌。”是也。李巡曰:“佻,偷薄之偷。”郭云:“谓苟且。”《左传》赵孟曰:“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杜注云:“言欲苟免目前,不能念长久。”是谓偷为苟且也。

  潜,深也。潜、深,测也。(测亦水深之别名。)
  [疏]“潜,深也。潜、深,测也”。○释曰:转相解也。《诗》曰:“潜虽伏矣。”是深矣。潜、深又为测。郭云:“测亦水深之别名。”

  榖、鞠,生也。(《诗》曰:“榖则异室。”)
  [疏]“榖、鞠,生也”。○释曰:皆生活也。○注“《诗》曰:榖则异室”者,《王风&#8226;大车》篇文也。《小雅&#8226;蓼莪》云:“母兮鞠我。”

  啜,茹也。(啜者,拾食。○茹,如庶切。)
  [疏]“啜,茹也。”○释曰:《说文》云:“啜,尝也。”郭云:“啜者,拾食。”《礼记&#8226;檀弓》云:“啜菽饮水。”《大雅&#8226;蒸民》云:“柔则茹之。”《方言》云:“茹,食也。吴越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茹、虞,度也。(皆测度也。《诗》曰:“不可以茹。”○度音铎。)
  [疏]“茹、虞,度也”。○释曰:皆谓测度也。○注“《诗》曰:不可以茹”者,《邶&#8226;柏舟》文也。《左传》曰:“备豫不虞。”

  试、式,用也。(皆见《诗》、《书》。)
  [疏]“试、式,用也”。○释曰:皆任用也。注“皆见《诗》、《书》者,《小雅&#8226;大东》云:“百僚是试。”《雨无正》云:“庶曰式臧。”《商书&#8226;盘庚》云“今予将试以汝迁”,又云“式敷民德”之类是也。

  诰、誓,谨也。(皆所以约勤谨戒众。)
  [疏]“诰、誓,谨也”。○释曰:皆谨敕也。以大义谕众谓之诰。集将士而戒之曰誓。《尚书》诰、誓之篇是也。故郭云:“皆所以约勤谨戒众也。”

  竞、逐,彊也。(皆自勉彊。○彊,巨丈反。)
  [疏]“竞、逐,彊也”。○释曰:皆自勉彊也。《大雅&#8226;抑》篇云:“无竞维人。”驰逐者亦彊梁也。

  御、圉,禁也。(禁制。)
  [疏]“御、圉,禁也”。○释曰:皆谓禁制。《小雅&#8226;棠棣》云:“外御其务。”养马曰圉,亦所以禁制。故皆为禁也。

  室、薶,塞也。(谓塞孔穴。○窒,猪乙切。)
  [疏]“窒、薶,塞也”。○释曰:皆谓堙塞孔穴。《豳&#8226;七月》云:“穹窒熏鼠。”《大宗伯》云:“以貍沈祭山林川泽。”是其类也。

  黼、黻,彰也。(黼文如斧,黻文如两已相背。○黼音甫。黻音弗。)
  [疏]“黼、黻,彰也”。○释曰:彰,明也。言文采著明也。注“黼文如斧,黻文如两已相背”者,《考工记》云:“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释器》云:“斧谓之黼。”盖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黻谓以青黑线剌绣为两已字相背。黼取能断,黻取善恶相背。

  膺、身,亲也。(谓躬亲。)
  [疏]“膺、身,亲也”。○释曰:服膺、身先皆谓躬亲也。

  恺悌,发也。(发,发行也。《诗》曰:“齐子恺悌。”)
  [疏]“恺悌,发也”。○释曰:谓发明而行也。○注“《诗》曰:齐子恺悌”者,《齐风&#8226;载驱》篇文也。毛传云:“言文姜於是乐易然。”郑笺云:“此恺悌犹言发夕也。”岂,读当为闓。弟,古文《尚书》以弟为圉。圉,明也。然则郭云“发,发行也”,是用郑笺为说。

  髦士,官也。(取俊士,令居官。)
  [疏]“髦士,官也”。○释曰:下士髦俊也。士者,男子之人大号。言取俊士令居官也。《大雅&#8226;棫朴》云:“髦士攸宜。”是也。

  畯,农夫也。(今之啬夫是也。○畯音俊。)
  [疏]“畯,农夫也”。○释曰:田畯,一曰农夫。孙炎曰:“农夫,田官也。”皆谓主田大夫也。《小雅&#8226;甫田》云:“田畯至喜。”郑笺云:“田畯司啬,今之啬夫也。”此注云“今之啬夫是也”。然则田畯,田官,在田司主稼穑,故谓之司啬。汉及东晋亦有此官,谓之啬夫。故郑、郭皆云今之啬夫也。

  盖、割,裂也。(盖,未详。)
  [疏]“盖、割,裂也”。○释曰:割谓以刀裂之也。

  邕、支,载也。(皆方俗语,亦未详。)
  [疏]“邕、支,载也”。○释曰:谢氏云:“邕,字又作拥。”释云:“拥者,护之载。”郭云“皆方俗语,亦未详”。

  諈诿,累也。(以事相属累为諈诿。○諈,竹睡切。累,劣伪切。诿,女諈切。)
  [疏]“諈诿,累也”。○释曰:谓相累及也。孙炎曰:“楚人曰諈,秦人曰诿。”郭云:“以事相属累为諈诿。”

  漠、察,清也。(皆清明。)
  [疏]“漠、察,清也”。○释曰:樊光云:“漠然,清貌。察,明也。”是皆清明也。

  庇、庥,荫也。(今俗语呼树荫为庥。)
  [疏]“庇、庥,荫也”。○释曰:舍人曰:“庇,蔽也。庥,依止也。”郭云:“今俗语呼树荫为庥。”又七年《左传》云:“葛藟犹能庇其本根。”

  榖、履,禄也。(《书》曰:“既富方榖。”《诗》曰:“福履将之。”)
  [疏]“榖、履,禄也”。○释曰:皆福禄也。《孝经援神契》云:“禄者,录也。取上所以敬录接下,下所以敬录事上。”○注“《书》云:既富方榖”者,《洪范》文。云“《诗》曰:福履将之”者,《周南&#8226;樛木》文也。

  履,礼也。(礼可以履行,见《易》。)
  [疏]“履,礼也”。○释曰:履又为礼也。注“礼可以履行,见《易》”者,《叙卦》云:“物畜然後有礼,故受之以履。”韩康伯云:“履者,礼也。”

  隐,占也。(隐度。)
  [疏]“隐,占也”。○释曰:占者,视兆以知吉凶也。必先隐度,故曰“隐,占也”。

  逆,迎也。

  [疏]“逆,迎也”。○释曰:谓迎迓。《周书&#8226;顾命》云:“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憯,曾也。(发语辞。见《诗》。○憯音惨。)
  [疏]“憯,曾也”。○释曰:憯犹言曾也。曾,则也。皆发语辞。郭云“见《诗》”者,《小雅&#8226;节南山》云“憯莫惩嗟”、《卫风&#8226;河广》云“曾不崇朝”之类是也。

  增,益也。(今江东通言增。)
  [疏]“增,益也”。○释曰:谓饶益也。郭云:“今江东通言增。”

  窭,贫也。(谓贫陋。○窭求矩切)

  [疏]“窭,贫也”。○释曰:窭者,无礼也。贫者,无财也。由其无财以为礼。郭云:“谓贫陋。”《邶风&#8226;北门》云:“终窭且贫。”

  薆,隐也。(谓隐蔽。○薆音爱。)
  [疏]“薆,隐也”。○释曰:薆鄣即隐蔽也。

  僾,唈也。(呜唈短气,皆见《诗》。○僾音爱。唈,乌合切。)
  [疏]“僾,唈也”。○释曰:孙炎曰:“心唈也。”郭云:“呜唈短气,皆见《诗》。”《大雅&#8226;桑柔》云:“亦孔之僾。”是也。

  基,经也。(基业所以自经营。)基,设也。(亦为造设。)
  [疏]“基,经也。基,设也。”○释曰:基,墙下土也。又诂为始作事,谋始必经纶也。郭云:“基业所以自经营。”又为造设。

  祺,祥也。(谓徵祥。)祺,吉也。(祥吉之先见。)
  [疏]“祺,祥也。祺,吉也。”○释曰:舍人曰:“祺福之祥,谓徵祥也。”祥即吉之先见者也,故又为吉。《大雅&#8226;行韦》云:“寿考维祺。”

  兆,域也。(谓茔界。)
  [疏]“兆,域也”。○释曰:谓茔墓界域也。《孝经》曰:“卜其宅兆。”《广雅》云:“兆,葬地也。”《士丧礼》云:“筮宅,冢人营之。”郑注云:“宅,葬居也。”然则筮得吉兆,经营之以为界域也。

  肇,敏也。(《书》曰:“肇牵车牛。”)
  [疏]“肇,敏也”。○释曰:谓敏疾也。“《书》曰:肇牵车牛”者,《周书&#8226;酒诰》文也。

  挟,藏也。(今江东通言挟。○挟音叶。)
  [疏]“挟,藏也”。○释曰:谓隐藏物也。郭云:“今江东通言挟。”《史记》:“秦有挟书之律。”

  浃,彻也。(谓沾彻。○浃音接。)
  [疏]“浃,彻也”。○释曰:言润泽浃洽,相沾彻也。

  替,废也。替,灭也。(亦为灭绝。)
  [疏]“替,废也。替,灭也”。○释曰:替谓废已也。《小雅&#8226;楚茨》云:“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是也。替又为绝灭。

  速,徵也。徵,召也。(《易》曰:“不速之客。”)
  [疏]“速,徵也。徵,召也”。○释曰:转相解也,皆谓呼召。○注“《易》曰:不速之客”者,《需卦&#8226;上六》爻辞也。

  琛,宝也。(《诗》曰:“来献其琛。”○琛,敷金切。)
  [疏]“琛,宝也”。○释曰:谓珍宝也。舍人曰:“美宝曰琛。”○注“《诗》曰:来献其琛”者,《鲁颂&#8226;泮水》文也。

  探,试也。(刺探尝试。)
  [疏]“探,试也”。○释曰:试谓尝之也。《论语》云:“见不善如探汤。”郭云:“刺探尝试。”

  髦,选也。(俊士之选。)髦,俊也。(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
  [疏]“髦,选也。髦,俊也”。○释曰:广异言也。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借譬为名焉。故郭云:“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

  俾,职也。(使供职。)
  [疏]“俾,职也”。○释曰:俾诂为使言,任使供职也。

  纰,饰也。(谓缘饰,见《诗》。○纰音备。)
  [疏]“纰,饰也”。○释曰:“谓缘饰,见《诗》”者,《鄘风&#8226;干旄》云:“素丝纰之。”是也。

  淩,栗也。(凌懅战栗。○淩音凌。)栗,慼也。(战栗者忧慼。)
  [疏]“淩,栗也。栗,慼也”。○释曰:转相解也。《埤苍》云:凌,栗也。郭云:“淩懅战栗”,则凌、陵音义同。栗又为慼。郭云:“战栗者忧慼。”《秦风&#8226;黄鸟》云:“惴惴其栗。”

  蠲,明也。(蠲,清明貌)茅,明也。(《左传》曰:“前茅虑无。”)明,朗也。

  [疏]“蠲明”至“朗也”。○释曰:郭云:“蠲,清明貌。”樊光云:“蠲除垢秽,使令清明。”茅亦明也。舍人曰:“茅昧之明也。”“《左传》云:前茅虑无”者,宣十二年传文也。杜注:“虑无,如今军行前有斥候伏,皆持以绛及白为幡,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幡,备虑有无也。茅,明也。”或曰:时楚以茅为旌识,明即融朗也。

  猷,图也。(《周官》曰“以猷鬼神祗”,谓图画。)猷,若也。(《诗》曰:“实命不猷。”)
  [疏]“猷,图也。猷,若也”。○释曰:猷谓图画,又为若,若,如也。《周礼》曰“以猷鬼神祗”者,《春宮》“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猷鬼神示之居,辩其名物”是也。“《诗》曰:实命不猷”者,《召南&#8226;小星》文也。

  偁,举也。(《书》曰:“偁尔戈。”)
  [疏]“偁,举也”。○释曰:谓兴举也。注“偁尔戈”者,《周书&#8226;牧誓》文也。

  称,好也。(物称人意亦为好。)
  [疏]“称,好也”。○释曰:谓好物。郭云:“物称人意亦为好。”

  坎、律,铨也。(《易&#8226;坎卦》主法。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
  [疏]“坎、律,铨也”。○释曰:谓铨量也。樊光曰:“坎,水也。”水性平,律亦平,铨亦平。郭云“《易&#8226;坎卦》主法”者,《说卦》云:“坎为水,水平,故主法。”云“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者,《白虎通》云:“水之为言准也。”《律历志》云:“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又曰:“权衡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钧物平轻重也,本起於黄锺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两者,两黄锺律之重。”是“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也。

  矢,誓也。(相约誓。)
  [疏]“矢,誓也”。○释曰:相约誓也。《鄘&#8226;柏舟》云:“之死矢靡它。”

  舫,舟也。(并两船。)
  [疏]“舫,舟也”。○释曰:谓并两船。《释水》曰:“大夫方舟。”

  泳,游也。(潜行游水底。)
  [疏]“泳,游也”。○释曰:谓潜行游水底也。《邶&#8226;谷风》云:“泳之游之。”

  迨,及也。(东齐曰迨。)
  [疏]“迨,及也”。○释曰:谓相及也。注“东齐曰迨”者,《方言》文也。

  冥,幼也。(幼稚者冥昧。)
  [疏]“冥,幼也”。○释曰:谓幼少也。郭云:“幼稚者冥昧。”《小雅&#8226;斯干》云:“哕哕其冥。”

  降,下也。

  [疏]“降,下也”。○释曰:《召南&#8226;草虫》云:“我心则降。”

  佣,均也。(齐等。○佣,敕容切。)
  [疏]“佣,均也”。○释曰:谓齐等也。《小雅&#8226;节南山》云:“昊天不佣。”

  彊,暴也。(彊梁凌暴。)
  [疏]“强,暴也”。○释曰:彊梁者,好凌暴於物。《诗》叙云:“彊暴之男。”

  宨,肆也。(轻宨者,好放肆。)肆,力也。(肆,极力。)
  [疏]“宨,肆也。肆,力也”。○释曰:宨,轻也。肆,放也。轻宨者,好放肆。肆又为极力。

  俅,戴也。(《诗》曰:“载弁俅俅。”)
  [疏]“俅,戴也”。○释曰:谓头戴也。○注“《诗》曰:载弁俅俅”者,《周颂&#8226;丝衣》文也。

  瘗,幽也。(幽亦薶也。)
  [疏]“瘗,幽也”。○释曰:皆谓薶藏。

  氂,罽也。(毛氂所以为罽。○氂音离。罽音计。)
  [疏]“氂,罽也”。○释曰:毛氂所以为罽。舍人曰:“氂谓毛罽也。胡人续羊毛而作衣。”然则罽者,织毛为之,若今之毛氍毹,以衣马之带鞅也。

  烘,燎也。(烧燎。)煁,烓也。(今之三隅灶。见《诗》。○燎音料。煁,市针切。烓,顷。)
  [疏]“烘,燎也。煁,烓也”。○释曰:舍人曰:“烘,以火燎也。煁,烓灶也。”郭云:烘谓烧燎;煁,今之三隅灶也。然则烓者,无釜之灶,其上燃火谓之烘,本为此灶上以然火照物,若今之火炉也。注云“见《诗》”者,《小雅&#8226;白华》云:“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是也。

  陪,朝也。(陪位为朝。)
  [疏]“陪,朝也”。○释曰:臣见君曰朝,朝之列位必陪重。是“陪位为朝”也。

  康,苛也。(谓苛刻。○苛音何。)
  [疏]“康,苛也”。○释曰:注“谓苛刻”,案苛者毒草名,为政刻急者取譬焉。《礼记》孔子曰:“苛政猛於虎。”苛名康者,以康安也。苛刻者心安之。《左传》曰:“州吁阻兵而安忍”,其类也。

  樊,藩也。(谓藩篱。)
  [疏]“樊,藩也”。○释曰:孙炎曰:“樊圃之藩也。”郭曰:“谓藩篱。”藩以细木为之。《齐风&#8226;东方未明》云:“折柳樊圃。”《小雅&#8226;青蝇》云:“营营青蝇,止于榛。”毛传云:“棘榛所以为藩。”是也。

  赋,量也。(赋税所以评量。)
  [疏]“赋,量也”。○释曰:谓赋税也。郭云:“赋税所以评量。”《方言》云:“平均,赋也。燕之北鄙,东齐北郊,凡相赋敛谓之平均。”是评量也。

  粻,粮也。(今江东通言粻。)
  [疏]“粻,粮也”。○释曰:谓粻食也。郭云:“今江东通言粻。”《王制》云:“五十异粻。”

  庶,侈也。(庶者众多为奢侈。)庶,幸也。(庶几侥倖。)
  [疏]“庶,侈也。庶,幸也”。○释曰:富庶者多奢侈。郭云:“庶者众多为奢侈。”《书》曰:“禄不期侈。”庶又为幸望。郭云:“庶几侥倖。”侥者,求见亲御也。幸与倖通用之。

  筑,拾也。(谓拾掇。○筑音竹。)
  [疏]“筑,拾也”。○释曰:拾谓拾掇。《金縢》云:“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马融云:“起其木,拾其禾。”

  奘,驵也。(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奘,徂朗切。驵音租。)
  [疏]“奘,驵也”。○释曰:皆谓大也。秦晋谓大为奘。郭云:“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集,会也。

  [疏]“集,会也”。○释曰:《说文》云:集若“群鸟在林木之上”,故曰集,指事也。故经典通谓聚会为集。

  舫,泭也。(水中筏。○泭音孚。)
  [疏]“舫,泭也”。○释曰:孙炎曰:“舫,水中为泭筏也。”郭云:“水中筏。”《方言》云:“泭谓之(&#154902;)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周南&#8226;汉广》云:“不可方思。”《论语》云:“乘桴浮於海。”注云:“桴,编竹木,大曰栰,小曰桴。”是也。舫、方、泭、桴音义同。

  洵,均也。(谓调均。)洵,龛也。(未详。)
  [疏]“洵,均也。洵,龛也”。○释曰:李巡曰:“洵,遍之均也。”郭云:“谓调均。”《大雅&#8226;桑柔》云:“苑彼桑柔,其下侯旬。”毛传云:“旬言阴均也。”然则洵、旬音义同。洵又为龛,未详。

  逮,遝也。(今荆楚人皆云遝。○遝音沓。)
  [疏]“逮,遝也”。○释曰:亦谓相及,方俗语异耳。郭云:“今荆楚人皆云遝。”

  是,则也。(是事可法则。)
  [疏]“是,则也”。○释曰:是不非,则法效也。郭云“是事可法则”,言不非之事,乃可为人法则。

  画,形也。(画者为形象。)
  [疏]“画,形也”。○释曰:郭云:“画者为形象。”《考工记》云:“画繪之事,......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是画者为形象也。

  赈,富也。(谓隐赈富有。○赈,之忍反。)
  [疏]“赈,富也”。○释曰:皆丰财也。郭云:“谓隐赈富有。”

  局,分也。(谓分部。○分,部问切。)
  [疏]“局,分也”。○释曰:成十六年《左传》云:“离局,奸也。”杜注云:“远其部曲为离局。”

  懠,怒也。(《诗》曰:“天之方懠。”音荠。)
  [疏]“懠,怒也”。○释曰:舍人曰:“懠,怒声也。”郭云“《诗》曰:天之方懠”者,《大雅&#8226;版》篇文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三&#8226;释言第二 [二]

  僁,声也。(谓声音。○僁音屑。)
  [疏]“僁,声也”。○释曰:郭云:“谓声音。”言声音僁僁然也。

  葵,揆也。(《诗》曰:“天子葵之。”)揆,度也。(商度。○度,徒各切。)
  [疏]“葵,揆也。揆,度也”。○释曰:转相解也。皆谓商度法。“《诗》曰:天子葵之”者,《小雅&#8226;采菽》文也。《鄘风&#8226;定之方中》云:“揆之以日。”

  逮,及也。

  [疏]“逮,及也”。○释曰:亦谓相及也。《大雅&#8226;桑柔》云:“荓云不逮。”

  惄,饥也。(惄然饥意)

  [疏]“惄,饥也”。○释曰:李巡云:“惄,宿不食之饥也。”郭云:“惄然饥意。”《周南&#8226;汝墳》云:“惄如调饥。”毛传云:“惄,饥意也。”郑笺释云:“惄,思也。”然则惄之为训本为思耳。但饥之思食,意又惄然,故又以为饥。惄是饥之意,非饥之状。故郭及毛传皆言“饥意”。郑笺以为思,义相接成也。

  眕,重也。(谓厚重,见《左传》。○眕,之忍切。)
  [疏]“眕,重也”。○释曰:“谓厚重,见《左传》”者,隐三年卫大夫石碏曰:“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杜注云:“如此者少也。降其身则必恨,恨则思乱,不能自安自重。”是也。

  猎,虐也。(凌猎暴虐。)
  [疏]“猎,虐也”。○释曰:猎谓从禽也必暴害於物,故云虐。郭云:“凌猎暴虐。”

  土,田也。(别二名。)
  [疏]“土,田也”。○释曰:别地之二名也。《白虎通》云:“中央者土,土主吐舍万物,上之为言吐也。”《释名》云:“土,乙耕者曰田。田者填也,五稼填满其中也。”

  戍,遏也。(戍守所以止寇贼。)
  [疏]“戍,遏也”。○释曰:遏,止也。郭云:“戍守所以止寇贼。”《春秋》:公子买戍卫。

  师,人也。(谓人众。)
[疏]“师,人也”。○释曰:师,众也。《周礼&#8226;大司马》:“二千五百人为师。”故郭云:“谓人众。”

  硈,巩也。(硈然坚固。○硈,苦角切。)
  [疏]“硈,巩也”。○释曰:谓牢固。《易&#8226;文言》云:“确乎其不可拔。”又《革卦&#8226;初九》云:“巩用黄牛之革。”若如此说,硈(苦学力)当从告。《说文》别有硈,苦八切,石坚也。字虽小异,其义则同。

  弃,忘也。

  [疏]“弃,忘也”。○释曰:心遗忘。《小雅&#8226;谷风》云:“弃我如遗。”

  嚣,闲也。(嚣然,闲暇貌。○嚣,丘力切。)
  谋,心也。(谋虑以心。)
  献,圣也。(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
  [疏]“嚣闲”至“圣也”。○释曰:郭云:“《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谥法》者,周书篇名也。

  里,邑也。(谓邑居。)
  [疏]“里,邑也”。○释曰:谓邑居也。《论语》云:“里仁为美。”《王制》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

  襄,除也。(《诗》曰:“不可襄。”)
  [疏]“襄,除也”。○释曰:谓除去也。○注“《诗》曰:不可襄”者,《鄘风&#8226;墙有茨》文也。

  振,古也。(《诗》曰:“振古如兹。”犹云久若此。)
  [疏]“振,古也”。○释曰:言久故也。○注“《诗》曰:振古如兹,犹言久若此”者,案《周颂&#8226;载芟》云:“匪今斯今,振古如兹。”毛传云:“振,自也。”郑笺云:“振亦古也。言 修德行礼,莫不获报,乃古古而如此,所由来者久,非适今时。”是也。

  懟,怨也。(○懟音队。)
  [疏]“懟,怨也”。○释曰:谓怨振。《左传》曰:“以死谁懟。”

  缡,介也。(缡者,系。介犹阂。○缡音离。)
  [疏]“缡,介也”。○释曰:郭云“缡者,系。介犹阂”,以释水云:“缡,緌也。”緌系著则介阂也。

  号,謼也。(今江东皆言謼。○号音毫。謼,火胡切。)
  [疏]“号,謼也”。○释曰:谓叫謼也。《小雅&#8226;宾之初筵》云:“载号载呶。”郭云:“今江东皆言謼。”

  凶,咎也。

  [疏]“凶,咎也”。○释曰:谓咎恶也。通见《诗》、《书》。

  苞,稹也。(今人呼物丛緻者为稹。)
  [疏]“苞,稹也”。○释曰:郭云:“今人呼物丛緻者为稹。”孙炎曰:“物丛生曰苞。”齐人名曰稹。”《唐风&#8226;鸨羽》云:“集于苞栩。”毛传云:“苞,稹。”郑笺云:“稹者,根相迫迮梱緻。”亦谓丛生也。

  逜,寤也。(相于寤。○逜音寤。)
  [疏]“逜,寤也”。○释曰:逜谓相干也。寐而觉之曰寤。郭云:“相干寤。”

  顁,题也。(题,额也。《诗》曰:“麟之定。”○顁,了佞切。)
  [疏]“顁,题也”。○释曰:皆谓额也。○注“《诗》曰:麟之定”者,《周南&#8226;麟之趾》文也。

  猷、肯,可也。(《诗》曰:“猷来无弃。”肯,今通言。)
  [疏]“猷、肯,可也”。○释曰:皆肯可也。○注“《诗》曰:猷来无弃”者,《魏风&#8226;陟岵》文也。“肯,今通言”者,《邶风&#8226;终风》云:“惠然肯来。”是也。

  务,侮也。(《诗》曰:“外御其侮。”)
  [疏]“务,侮也”。○释曰:谓轻侮也。○注“《诗》曰:外御其侮”,《小雅&#8226;棠棣》文也。

  贻,遗也。(相归遗。○遗,唯季切。)
  [疏]“贻,遗也”。○释曰:谓相归遗。《诗》云:“贻我握椒。”

  贸,买也。(广二名。)
  [疏]“贸,买也”。○释曰:贸,市也。又为买。郭云:“广二名。”《诗》云:“抱布贸丝。”

  贿,财也。

  [疏]“贿,财也”。○释曰:财帛总名贿。《周礼&#8226;冢宰职》云:“商贾阜通货贿。”郑注云:“布帛曰贿。”

  甲,狎也。(谓习狎。)
  [疏]“甲,狎也”。○释曰:谓狎习也。《卫风&#8226;芄兰》云:“能不我甲。”《左传》曰:“水濡,民狎而玩之。”

  菼,骓也。菼,薍也。(《诗》曰:“毳衣如菼。”菼草色如骓,在青白之间。○菼,他敢切。薍,五患切。)
  [疏]“菼,骓也。菼,薍也”。○释曰:广异言也。○注“《诗》曰:毳衣如菼”者,《王风&#8226;大车》文也。毛传云:“菼,骓也,芦之初生者也。”郑笺云:“菼,薍也。”以传解菼色,未辨草名,故定之也。郭云“菼草色如骓,在青白之间”者,以《释畜》云“苍白杂毛骓”故也。

  粲,餐也。(今河北人呼食为餐。○餐音孙。)
  [疏]“粲,餐也”。○释曰:谓餐食也。郭云:“今河北人呼食为粲。”《郑风&#8226;缁衣》云:“还予授子之粲兮。”郑笺云:“自馆还,在采地之都,我则设餐以授之,爱之,欲饮食之。”

  渝,变也。(谓变易。)
  [疏]“渝,变也”。○释曰:谓变易也。诗曰:“赦命不渝。”

  宜,肴也。(《诗》曰:“与子宜之。”)
  [疏]“宜,肴也”。○释曰:谓肴馔也。李巡曰:“饮酒之肴也。”○注“《诗》曰:与子宜之”者,《郑风&#8226;女曰鸡鸣》文也。

  夷,悦也。(《诗》曰:“我心则夷。”)
  [疏]“夷,悦也”。○释曰:谓喜悦也。○注“《诗》曰:我心则夷”者,《召南&#8226;草虫》文。

  颠,顶也。(头上。)
  [疏]“颠,顶也”。○释曰:谓头上也。《诗》曰:“有马白颠。”

  耋,老也。(八十为耋。○耋音迭。)
  [疏]“耋,老也”。○释曰:耋,铁也。孙炎曰:“老人面如铁色。”郭云:“八十为耋。”《诗&#8226;秦风&#8226;车邻》云:“逝者其耋。”毛传云:“八十曰耋。”《易&#8226;离卦》云:“大耋之嗟。”郑注云:“年逾七十。”僖九年《左传》曰:“伯舅耋老。”服虔云:“七十曰耋。”此及《诗传》言八十曰耋者,耋有七十、八十,无正文也。《诗》以仕者七十致事。仕者虑已之耋,欲得早致事,故以为八十。此用《诗传》为说,故与之同。

  輶,轻也。(《诗》曰:“德輶如毛。”○輶,酋。)
  [疏]“輶,轻也”。○释曰:谓轻微也。○注“《诗》曰:德輶如毛”者,《大雅&#8226;烝民》文。

  俴,浅也。(《诗》曰:“小戎俴。”○俴音践。)
  [疏]“俴,浅也”。○释曰:谓浅近。○注“《诗》曰:小戎浅收”者,《秦风&#8226;小戎》文也。

  绹,绞也。(纠绞绳索。○绹音陶。)
  [疏]“绹,绞也”。○释曰:谓纠绳索也。李巡曰:“绹,绳之绞也。”《豳&#8226;七月》云:“宵尔索绹。”

  讹,化也。(《诗》曰:“四国是讹。”)
  [疏]“讹,化也”。○释曰:匡正之化也。○注“《诗》曰:四国是讹”者,《豳风&#8226;破斧》文。

  跋,躐也。(《诗》曰:“狼跋其胡。”)疐,跲也。(《诗》曰:“载疐其尾。”○躐音猎。疐音致。跲,其叶切。)
  [疏]“跋,躐也。疐,跲也”。○释曰:李巡曰:“跋前行曰躐跲,却顿曰疐。”○注“《诗》云: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者,《豳风&#8226;狼跋》文也。《说文》云:“跋、蹎,丁千切;跲,踬,竹二切。踬即疐也。然则跋与疐皆是颠倒之类。以跋为躐者,谓跋其胡而倒踬耳。毛传云:“老狼有胡”,谓领下垂胡:“进则躐其胡”,谓躐胡而前倒也;“退则跲其尾”,谓却顿而倒於尾上也。

  烝,尘也。(人众所以生尘埃。)
  [疏]“烝,尘也”。○释曰:孙炎曰:“烝,物久之尘。”《小雅&#8226;南有嘉鱼》云:“烝然罩罩。”郭云:“人众所以生尘埃。”

  戎,相也。(相佐助。)
  [疏]“戎,相也”。○释曰:相,如字,注同。一云相助也,息亮切,故注云“相佐助”也。

  饫,私也。(宴饮之私。)
  [疏]“饫,私也”。○释曰:孙炎曰:“饫,非公朝,私饮酒也。”郭云:“宴饮之私。”《小雅&#8226;棠棣》云:“饮酒之饫。”毛传云:“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郑笺云:“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於堂,则有饫礼焉。听朝为公。”《周语》曰:“王公立饫。”

  孺,属也。(谓亲属)
  [疏]“孺,属也”。○释曰:李巡云:“孺,骨肉相亲属也。”《棠棣》云:“和乐且孺。”毛传云:“九族会曰和。孺,属也。”郑笺云:“属者,昭穆相次序。”

  幕,暮也。(幕然暮夜。)
  [疏]“幕,暮也”。○释曰:幕然暮夜也。

  煽,炽也。炽,盛也。(互相训。煽义见《诗》。)
  [疏]“煽,炽也。炽,盛也”。○释曰:转相解也。皆嬖宠炽盛也。注“煽义见《诗》”者,《小雅&#8226;十月之交》云:“艳妻煽方处。”

  柢,本也。(谓根本。○柢音帝。)
  [疏]“柢,本也”。○释曰:谓根本也。《周礼&#8226;其瑞》云:“四圭有邸。”郑司农云:“於中央为璧,圭者其四面,一玉俱成。”即引此文云:“邸,本也。圭本著於璧,故四圭有邸,圭末四出故也。”又曰:“两圭有邸。”後郑云:“僢而同邸。”皆谓本也。柢、邸音义同。

  窕,閒也。(窈窕閒隙。○閒音闲。)
  [疏]“窕,閒也”。○释曰:窈窕间隙也。《诗&#8226;周南&#8226;关雎》云:“窈窕淑女。”毛传云:“窈窕幽閒。”郑笺云:“幽閒深宫。”皆谓淑女所处之宫,形状窈窕然。

  沦,率也。(相率使。)
  [疏]“沦,率也”。○释曰:谓相牵率。郭云:“相率使。”《小雅&#8226;雨无正》云:“无沦胥以铺。”

  罹,毒也。(忧思惨毒。)
  [疏]“罹,毒也”。○释曰:释诂云:“罹,忧也。”郭云:“忧思惨毒。”《小雅&#8226;小弁》云:“我独于罹。”

  检,同也。(模范同等。)
  [疏]“检,同也”。○释曰:检模范也。郭云:“模范同等。”《说文》云:“书署也。”

  邮,过也。(道路所经过。)
  [疏]“邮,过也”。○释曰:邮谓邮亭。过,经过也。郭云:“道路所经过。”《郊特牲》云:“邮表啜。”

  逊,遯也。(谓逃去。)
  [疏]“逊,遯也”。○释曰:谓逃去也。《春秋》庄元年:“夫人姜氏孙于齐。”《公羊传》曰:“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榖梁传》曰:“孙之为言犹孙,讳奔也。”

  毙,踣也。(前覆。)偾,僵也。(却偃。○毙音弊。踣,蒲北切。偾音粪。僵音姜。)
  [疏]“毙,踣也。偾,僵也”。○释曰:前却、颠倒之名也。毙又谓之踣,皆前覆也。《檀弓》云:“射之毙。”郑注云:“毙,仆也。”然则又为仆。偾谓之僵,皆仰偃也。《左传》曰:“郑伯之车偾於济。”

  畛,殄也。(谓殄绝。)
  [疏]“畛,殄也”。○释曰:谓畛绝也。《周颂&#8226;载芟》云:“徂隰徂畛。”毛传曰:“畛,场也。”《地官&#8226;遂人》云:“十夫有沟,沟上有畛。”则畛谓地畔之径路也。至此而易之,故以畛为场。易则地绝,故得为畛。

  曷,盍也。(盍,何不。)
  [疏]“曷,盍也”。○释曰:郭云:“盍,何不也。”《论语》曰:“盍各言尔志。”

  虹,溃也。(谓溃败。○溃音会。)
  [疏]“虹,溃也”。○释曰:溃败,乱也。《大雅&#8226;抑》篇云:“实虹小子。”《召旻》云:“蟊贼内讧。”

  隌,闇也。(隌然,冥貌。○隌音唵。闇音隌。)
  [疏]“隌,闇也”。○释曰:谓冥昧也。郭云:“隌然,冥貌。”

  <黍刃>,胶也。(胶,黏<黍刃>。○<黍刃>,女乙切。)
  [疏]“<黍刃>,胶也”。○释曰:胶,黏<黍刃>也。《方言》云:“<黍刃>、<黍女>,黏也。齐鲁青徐、自关而东,或曰<黍刃>,或曰<黍女>。”

  孔,甚也。厥,其也。戛,礼也。(谓常礼。)
  [疏]“孔甚”至“礼也”。○释曰:孔,甚。厥,其。通见《诗》、《书》。《释训》云:“戛,常也。”故郭云“谓常礼”。

  阇,台也。(城门台。○阇音都。)
  [疏]“阇,台也”。○释曰:谓城门台也。《郑风》云:“出其闉阇。”毛传云:“闉,曲城也。阇,城台也。”

  囚,拘也。(谓拘执。)
  [疏]“囚,拘也”。○释曰:谓拘执也。《月令》云:“挺重囚。”《左传》曰:“南冠而絷者,楚囚也。”絷则拘执也。

  攸,所也。展,適也。(得自申展,皆適意。)
  [疏]“攸,所也。展,適也”。○释曰:《易》曰:“利有攸往。”郭云:得自申展者,皆適意也。

  郁,气也。(郁然,气出。)
  [疏]“郁,气也”。○释曰:郁然气出也。谓郁蒸之气也。

  宅,居也。

  [疏]“宅,居也”。○释曰:谓居处也。《大雅&#8226;文王有声》云:“宅是镐京。”

  休,庆也。

  [疏]“休,庆也”。○释曰:谓嘉庆也。《商颂》曰:“何天之休。”

  祈,叫也。(祈,祭者叫呼而请事。)
  [疏]“祈,叫也”。○释曰:祈犹祷也,求也。《春官&#8226;大祝》:“掌六祝之辞以祈福祥,求永贞。”郭云:“祈,祭者叫呼而请事。”

  濬、幽,深也。(濬亦深也。)哲,智也。

  [疏]“濬幽”至“智也”。○释曰:舍人曰:“濬,下之深也。哲,人智也。”郭云:“濬亦深也。”《虞书&#8226;舜典》云:“濬哲文明。”孔安国云:“舜有深智。”言其智之深,所知不浅近也。

  弄,玩也。

  [疏]“弄,玩也”。○释曰:谓玩好也。《小雅&#8226;斯干》云:“载弄之璋。”郑笺云:“玩以璋者,欲其比德焉。”

  尹,正也。(谓官正也。)皇、匡,正也。(诗曰:“四国是皇。”)
  [疏]“尹正”至“匡正也”。○释曰:正,长也。郭云:“谓官正也。”言为一官之长也。《周书&#8226;君陈》曰:“尹兹东郊。”皇,君成之正。匡,救谏之正。《孝经》云:“匡救其恶。”○注“《诗》曰:四国是皇”者,《豳风&#8226;破斧》文也。

  服,整也。(服御之令齐整。)
  [疏]“服,整也”。○释曰:谓整治也。郭云:“服御之令齐整。”《周南&#8226;葛覃》云:“服之无斁。”

  聘,问也。(见《榖梁传》。)
  [疏]“聘,问也”。○释曰:问谓存省之,对而言之,则“聘,问”异。《周礼&#8226;大行人》云:“时聘以结诸侯之好,间问以谕诸侯之德。”又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聘礼》云:“小聘曰问。”是异也。散而言之皆谓相存省,故此云“聘,问也”。注“见《榖梁传》”者,按隐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榖梁传》曰:“南,氏姓也。季,字也。聘,问也。”是其事。

  愧,慙也。

  [疏]“愧,惭也”。○释曰:谓惭耻也。《小尔雅》云:“不直失节谓之惭。惭,愧也。面惭曰戁,心惭曰恧,体惭曰逡。”《方言》云:“悔、<忄匿>(音匿)、<赤皮>,惭也。晋曰悔,或曰<忄匿>,秦晋之间凡愧而见上谓之<赤皮>,梁宋曰<忄匿>。”又云:“<忄典>(音腆)恧(女六切),惭也。荆杨青徐之间曰<忄典>,若梁益秦晋之间言心内惭矣。山之东西自愧曰恧,赵魏之间谓之<耳必>(音密,亦音秘。)
  殛,诛也。(《书》曰:“鲧则殛死。”○殛,纪力切。)
  [疏]“殛,诛也”。○释曰:谓诛责。○注“《书》曰:鲧则殛死”者,《周书&#8226;洪范》文。

  克,能也。翌,明也。(《书》曰:“翌日乃瘳。”)
  [疏]“克,能也。翌,明也”。○释曰:克,能。通见《书》传。○注“《书》曰:翌日乃瘳”者,《周书&#8226;金縢》文。

  讻,讼也。(言讻譊。)
  [疏]“讻,讼也”。○释曰:多争讼。郭云:“言讻譊。”譊即讙譊。《小雅&#8226;节南山》云:“降此鞫讻。”

  晦,冥也。奔,走也。逡,退也。(《外传》曰:“已复於事而逡。”○冥,亡定切。)
  [疏]“晦冥”至“退也”。○释曰:冥谓闇冥,见《公羊传》。奔,大走也。《左传》曰:“车驰卒奔。”逡,却退也。○注“《外传》曰:已复於事而逡”者,《齐语》管仲对桓公辞也。韦昭曰:“已,毕也。逡,伏退也。”此《国语》也,而谓之《外传》者,韦昭曰:“左丘明采录前世穆王以来,下讫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以为《国语》。其文不主於经,故号曰《外传》也。”

  疐,仆也。(顿踬倒仆。○仆音赴。)
  [疏]“疐,仆也”。○释曰:即前文跲与踣也。郭云:“顿踬倒仆。”

  亚,次也。谂,念也。(相思念。○谂音沈。)
  [疏]“亚,次也。谂,念也”。○释曰:亚,下次也。通见《书》。谂者,相思念也。《小雅&#8226;四牡》云:“将母来谂。”

  届,极也。(有所限极。)
  [疏]“届,极也”。○释曰:有所限极也。《大雅&#8226;瞻卬》云:“靡有夷届。”

  弇,同也。(《诗》曰:“奄有龟蒙。”)弇,盖也。(谓覆盖。)
  [疏]“弇,同也。弇,盖也”。○释曰:广异言也。○注“《诗》曰:奄有龟蒙”,《鲁颂&#8226;閟宫》文。言弇覆同为已有。弇又为盖,谓覆盖也。《易》曰:“恶积而不可弇。”奄、揜音义同。

  恫,痛也。(《诗》曰:“神罔时恫。”)
  [疏]“恫,痛也”。○释曰:谓痛伤。○注“《诗》曰:神罔时恫”,《大雅&#8226;思齐》文。王肃云:“文王之德,能上顺祖宗,安宁百神,无失其道,无所怨痛。”

  握,具也。(谓备具。)
  [疏]“握,具也”。○释曰:主持办具也。郭云:“谓备具。”李本作“幄”,释云:“居处位之具也。”《秦风&#8226;权舆》云:“夏屋渠渠。”郑笺云:“屋,具也。”义其同乎?
  振,讯也。(振者奋迅。)
  [疏]“振,讯也”。○释曰:谓振讯去尘也。郭云:“振者奋迅。”《曲礼》曰:“振书端书。”

  阋,恨也。(相怨狼。○阋,呼历切。)
  [疏]“阋,炅也”。○释曰:郭云:“相怨恨。”孙炎本作狼,解云:“相狠戾。”《小雅&#8226;常棣》云:“兄弟阋于墙。”毛传云:“阋,狠也。”狠者,忿呼之名。《曲礼》曰:“狠无求胜。”以字形异滥,故释者致殊於义,两解得之。

  越,扬也。(谓发扬。)对,遂也。(诗曰:“对扬王休。”)
  [疏]“越,扬也”。对,遂也。○释曰:扬谓称美。郭云:“谓发扬。”遂者因事之辞。○注“《诗》曰:对扬王休”者,《大雅&#8226;江汉》文。

  燬,火也。(《诗》曰:“王室如燬。”燬,齐人语。○燬音毁。)
  [疏]“燬,火也”。○释曰:李巡曰:“燬一名火。”孙炎曰:“方言有轻重,故谓火为燬。”郭云:“燬,齐人语。”《方言》云:“<火果>(呼隗切),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火尾>(音毁),火也。○注“《诗》曰:王室如燬”者,《周南&#8226;汝坟》文。

  懈,怠也。

  [疏]“懈,怠也”。○释曰:谓怠慢也。《大雅&#8226;烝民》云:“夙夜匪懈。”

  宣,缓也。(谓宽缓。)遇,偶也。(偶尔相值遇。)
  [疏]“宣,缓也。遇,偶也”。○释曰:郭云:“偶尔相值遇。”《春秋》隐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榖梁》曰:“不期而会曰遇。”

  曩,曏也。(《国语》曰:“曩而言戏也。”)
  [疏]“曩,曏也”。○释曰:在今而道既往,或曰曩,或曰曏。《书大传》云:“曏之取於囿中,勇力之取也。”○注“《国语》曰:曩而言戏也”者,案《晋语》骊姬与优施谋饮里克酒,“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已独集於枯。’里克笑曰:‘何谓苑?何谓枯?’优施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餐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如有所闻之乎?’”是也。

  偟,暇也。(《诗》曰:“不遑启处。”○偟音皇。)
  [疏]“偟,暇也”。○释曰:谓闲暇。○注“《诗》曰:不遑启处”者,《小雅&#8226;驷牡》文。

  宵,夜也。

  [疏]“宵,夜也”。○释曰:舍人曰:“宵,阳气消也。”《诗》云:“肃肃宵征。”《书》曰:“宵中星虚。”

  懊,忨也。(谓爱忨。)愒,贪也。(谓贪羡。○懊,乌报切。忨,五馆切。愒,苦盖切。)
  [疏]“懊,忨也。愒,贪也”。○释曰:皆谓爱忨、贪羡也。昭元年《左传》云:“主民玩岁而愒日。”杜注云:“忨,愒,皆贪也。”

  支,柱也。(相支柱。○支音枝。柱音注。)
  [疏]“支,柱也”。○释曰:郭云:“相支柱也。”《说文》云:“支,柱砥。古用木,今以石。”《字书》云:“柱屋之欹。”

  裁,节也。竝,并也。(《诗》曰:“并坐鼓瑟。”)
  [疏]“裁,节也。竝,并也。○释曰:《易&#8226;泰卦》云:“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裁、财音义同。并古今字。○注“《诗》曰:并坐鼓瑟”者,《秦风&#8226;车邻》篇文。

  卒,既也。(既,已。)
  [疏]“卒,既也”。○释曰:皆谓尽已也。

  慒,虑也。(谓谋虑也。○慒音囚。)
  [疏]“慒,虑也”。○释曰:郭云:“谓谋虑也。”《字书》作“悰”。

  将,资也。(谓资装。)
  [疏]“将,资也”。○释曰:行所资也。郭云:“谓资装。”

  黹,紩也。(今人呼缝紩衣为黹。○黹,致耻切。紩音秩。)
  [疏]“黹,紩也”。○释曰:谓缝剌也。郭云:“今人呼缝紩衣为黹。”郑注《司服》云:“黼黻希绣,希读为黹,谓剌绣也。”

  递,迭也。(更迭。)
  [疏]“递,迭也”。○释曰:李巡曰:“递者,更迭、间厕、相代之义。”《邶&#8226;柏舟》云:“胡迭而微。”

  矧,况也。(譬况。)
  [疏]“矧,况也”。○释曰:说文云:“矧,况辞。从矢。取辞之所之如矢也。”郭云:“譬况。”谢氏云:“志譬况。”是也。

  廪,廯也。(或说云即仓廪,所未详。○廯,息浅切。)
  [疏]“廪,廯也”。○释曰:《广雅》云:“廯,仓也。”则廪、廯皆囷仓之别名。孙炎云:“廯,藏谷鲜絜也。”舍人云:“廪,少鲜也。”郭云:“或说云即仓廪,所未详。”

  逭,逃也。(亦见《礼记》。○逭音换。)
  [疏]“逭,逃也”。○释曰:谓遁逃。《商书&#8226;大甲》云:“自作孽,不可逭。”注“亦见《礼记》”者,案《缁衣》云:“子曰:‘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大人溺於民,皆在其所亵也。’”下云:“《太甲》曰:‘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

  讯,言也。(相问讯。)
  [疏]“讯,言也”。○释曰:讯问以言也。郭云:“相问讯。”《诗》云:“执讯获丑。”

  间,伣也。(《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间,谏。伣,胡典切。)
  [疏]“间,伣也”。○释曰:反间一名伣,今之细作也。○注“《左传》谓之谍”者,案桓十二年云:“使伯嘉谍之。”杜注云:“谍,伺也。”兵书谓之反间也。案《说文》云:“谍,军中反间也。”谓诈为敌国之人,入其军中,伺候间隙以反报其主。又郑注《周礼&#8226;掌戮》云:“谍谓奸寇反间者。”

  沄,沆也。(水流漭沆。○沄音云。沆,胡党切。)
  [疏]“沄,沆也”。○释曰:《说文》云:“沄,转流也。”一曰沆。郭云:“水流漭沆。”漭沆,水大貌。

  干,扞也。(相扞卫。)
  [疏]“干,扞也”。○释曰:郭云:“相扞卫。”孙炎曰:“干盾自蔽扞。”《周南&#8226;兔置》云:“公侯干城。”言公侯以武夫自固为扞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趾,足也。(足,脚。)<足非>,刖也。(断足。○<足非>,扶味切。)
  [疏]“趾,足也。<足非>,刖也”。○释曰:《易》云:“贲其趾。”趾则足也,亦谓之脚。<足非>一名刖,断足刑也。《吕刑》云:“剕罚五百。”孔安国云:“刖足曰剕。”郑注《司刑》云:“刖,断足也。”周改膑作刖。< 足非>、剕音义同。

  襄,驾也。(《书》曰:“怀山襄陵。”)
  [疏]“襄,驾也”。○释曰:谓乘驾也。《郑风&#8226;大叔于田》云:“两服上襄。”○注“《书》曰:怀山襄陵”,《尧典》文。

  忝,辱也。燠,暖也。(今江东通言燠。○燠,於六切。)
  [疏]“忝,辱也。焕,暖也”。○释曰:忝谓耻辱也。《诗》曰:“无忝尔所生。”暖,温也。《洪范》云:“哲时燠若。”郭云:“今江东通言燠。”

  塊,堛也。(土塊也。《外传》曰:“枕凷以堛。”○堛,孚逼切。)
  [疏]“塊,堛也”。○释曰:塊者,结土也。《说文》云:“塊,俗凷字也。”凷一名堛。郭云:“土凷也。”○注“《外传》曰:枕凷以堛”。案《吴语》: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胥进谏曰:“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不入。乃筑台於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罢弊楚国,以间陈、蔡。不修方城之内,逾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沮、汾以服吴、越。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王於乾 谿。王亲独行,屏营仿 偟於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畴趋而进,王枕其股以寝於地。王寐,畴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觉而无见,乃匍匐将入於棘围,棘围不纳也,乃入芊尹申亥氏焉。”是其事也。《说文》云:“墣,匹角切。亦块也。今注云“枕凷”者,字之误也。凷当作王。又《外传》作墣。郭云“以堛”者,盖亦理同。或所见本异也。

  将,齐也。(谓分齐也。《诗》曰:“或肆或将。”○齐,才细切。)
  [疏]“将,齐也”。○释曰:郭云:“谓分齐也。”“《诗》曰:或肆或将”者,《小雅&#8226;楚茨》文。毛传云:“肆,陈。将,齐也。或陈于牙,或齐其肉。”王肃云:“分齐其肉所当用也。”

  餬,饘也。(糜也。)
  [疏]“餬,饘也”。○释曰:郭云:“糜也。”下云:“鬻,糜。”郭云:“淖糜。”然则餬、饘、鬻、糜相类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餬、饘是其别名。昭七年《左传》云:“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

  启,跪也。(小跪。)
  [疏]“启,跪也”。○释曰:谓跪拜也。《小雅&#8226;四牡》云:“不遑启处。”郭云:“小跽。”《说文》曰:“跽,长跪也。”《庄子》云:“擎跽曲拳,臣之礼也。”

  矏,密也。(谓緻密。○矏,武延切。)
  [疏]“矏,密也”。○释曰:郭云:“谓緻密。”

  开,辟也。(《书》曰:“辟四门。”)
  [疏]“开,辟也”。○释曰:“《书》曰:“辟四门”,《虞书&#8226;舜典》文。

  袍,襺也。(《左传》曰:“重襺衣裘。”○襺,吉典切。)
  [疏]“袍,襺也”。○释曰:玉藻云:“纊为茧,缊为袍。”郑玄云:“衣有著之异名也。”纊谓今之新绵,缊谓今之纊及旧絮也。然则襺是袍之别名,谓新丝著袍者也。○注“《左传》曰:重襺衣裘”者,襄二十一年传云:楚子使薳子冯为令尹,“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是也。

  障,畛也。(谓壅障。)
  [疏]“障,畛也”。○释曰:郭云:“谓壅障。”一名畛。《左传》曰:“封畛土略。”

  靦,姡也。(面姡然。○姡音滑。)
  [疏]“靦,姡也”。○释曰:郭云:“面姡然。”孙炎曰:“靦,人面姡然。”《说文》曰:“靦,面见人。”“姡,面靦也。”然则靦与姡皆面见人之貌。《诗》云:“有靦面目。”

  鬻,糜也。(淖糜。○鬻,之六切。)舒,缓也。(谓迟缓。)
  [疏]“鬻,糜也。舒,缓也”。○释曰:郭云:“谓迟缓。”《诗》云:“舒而脱脱兮。”

  翿,纛也。(今之羽葆幢。)纛,翳也。(舞者所以自蔽翳。○翿,徒刀切。纛,徒到切。)
  [疏]“翿,纛也。纛,翳也”。○释曰:李巡曰:“翿,舞者所持纛也。”孙炎曰:“纛,舞者所持羽也。”郭云:“今之羽葆幢。”郑司农注《乡师》云:“翿,羽葆幢也。”蔡邕《独断》云:“以旄牛尾为之,大如斗,在左騑马头上。所谓黄屋左纛。”纛又谓之翳。郭云:“舞者所以自蔽翳。”然则翿一名纛,纛所以为翳。故《王风》云:“左执翿。”毛传云:“翿,纛也。翳也。”

  隍,壑也。(城池空者为壑。)
  [疏]“隍,壑也”。○释曰:隍,城池无水者。郭云:“城池空者为壑。”《易&#8226;泰卦&#8226;上六》:“城复於隍。”

  芼,搴也。(谓拔取菜。)
  [疏]“芼,搴也”。○释曰:孙炎曰:“皆释菜也。”某氏曰:“搴犹拔也。”郭云:“谓拔取菜”,以搴是拔之义。《史记》曰:“斩将搴旗。”谓拔取敌人之旗也。《周南&#8226;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故云“谓拔取菜”。毛传云“芼,择”,亦谓拔菜而择之也。

  典,经也。威,则也。(威仪可法则。)
  [疏]“典,经也。威,则也”。○释曰:《周礼》:“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郑注云:“典,常也,经也,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也。邦国官府谓之礼法,常所以守为法式也。常者其上下通名。”郭云:“威仪可法则。”诗曰:“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苛,妎也。(烦苛者多嫉妎。○妎,胡计切。)
  [疏]“苛,妎也”。○释曰:说文云:“妎,妒也。”郭云“烦苛者多嫉妎”,言烦苛之人多嫉妒。

  芾,小也。(芾者,小貌。○芾音贝。)
  [疏]“芾,小也”。○释曰:芾是木干及叶之小者也。《召南》云:“蔽芾甘棠。”此比於大木为小也。《我行其野》云:“蔽芾其樗。”郑笺云:“樗之蔽芾始生。”谓樗叶之始生形亦小也。郭云:“芾者,小貌。”

  迷,惑也。狃,复也。(狃忕复为。○狃,女九切。复,扶又切。)
  [疏]“迷,惑也。狃,复也”。○释曰:《小雅&#8226;节南山》云:“俾民不迷。”谓不惑也。狃,复习也。郭云:“狃忕复为。”孙炎云:“狃忕,前事复为也。”《说文》云:“狃,狎也。”“忕,习也。”《郑风》云:“将叔无狃。”毛传云:“狃,习也。”桓十三年《左传》云:“莫敖狃於蒲骚之役。”杜注云:“狃, 忕也。”然则狃、忕皆贯习之义,复亦贯习之意也。

  逼,迫也。般,还也。(《左传》曰:“般马之声。”○般音班。还音旋。)
  [疏]“逼,迫也。般,还也”。○释曰:逼,相急迫也。般,还,反也。○注“《左传》曰:般马之声”者,襄十八年晋大夫邢伯告中行伯之辞也。

  班,赋也。(谓布与。)
  [疏]“班,赋也”。○释曰:郭云:“谓布与。”桓六年《左传》云:“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聘礼记》云:“朌肉及廋车。”班、朌音义同。《左传》曰:“属役赋丈。”

  济,渡也。济,成也。济,益也。(所以广异训,各随事为义。)
  [疏]“济渡”至“益也”。○释曰:郭云:“所以广异训,各随事为义。”《方言》云:“过渡谓之涉济。”彼注云:“犹今云济渡。”《左传》曰:“济河焚舟。”济又为成。《左传》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济又为增益。《左传》曰:“盍请济师於王。”

  缗,纶也。(《诗》曰:“维丝伊缗。”缗,绳也,江东谓之纶。○缗音民。)
  [疏]“缗,纶也”。○释曰:孙炎云:“皆绳名也。”郭云:“缗,绳也。江东谓之纶。”○注“《诗》曰:维丝伊缗”者,《召南&#8226;何彼秾矣》文。

  辟,历也。(未详。)漦,盝也。(漉漉出涎沬。○辟,婢亦切。漦,仕其切。)
  [疏]“辟,历也。漦,盝也”。○释曰:李巡云:“吐沫,漦也。”郭云:“漉漉出涎沫。”《郑语》云:《训语》有之日:“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韦昭云:“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

  宽,绰也。(谓宽裕也。)
  [疏]“宽,绰也”。○释曰:孙炎云:“牲之裕者。”郭云:“谓宽裕也。”《皋&#8226;陶谟》云:“宽而栗。”

  衮,黻也。(衮衣有黻文。)
  [疏]“衮,黻也”。○释曰:郭云:“衮衣有黻文。”《小雅&#8226;采菽》云:“玄衮及黼。”衮,必兼有黼黻,《诗》但言“及黼”,嫌於无黻,故此释之。毛传云:“玄衮,卷龙也。白与黑谓之黼。”郑笺云:“玄衮,玄衣而画以卷龙也。黼,黼黻,谓絺衣也,诸公之服,自衮冕而下。”

  华,皇也。(《释草》曰:“葟,华荣。○华,胡瓜切。)
  [疏]“华,皇也”。○释曰:草木之华,一名皇。樊光引《诗》云:“皇皇者华。”孙炎云:“皇皇犹煌煌。”郭云“《释草》曰:皇,华荣”,引之以证皇亦华荣之名。

  昆,後也。(谓先後。方俗语。)
  [疏]“昆,後也”。○释曰:郭云:“谓先後。方俗语。”《大禹谟》云:“官占惟先蔽志,昆命元龟。”

  弥,终也。(终竟也。)
  [疏]“弥,终也”。○释曰:郭云:“终竟也。”《大雅&#8226;生民》云:“诞弥厥月。”言大矣后稷之在其母终人道十月而生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卷四·释训第三 [一]

  [疏]释曰:案《释诂》云:“训,道也。”《周礼&#8226;地官》有土训、诵训。郑司农注云:“谓以远方土地所生异物以告道王也。”後郑云:“玄谓能训说土地善恶之势,诵训能训说四方所诵习,及人所作为,及时事。”然则此篇以物之事、义、形、貌告道人也,故曰“释训”。案此所释,多释《诗》文,故郭氏即以《诗》义解之。

  明明、斤斤,察也。(皆聪明鉴察。○斤,居觐反。)

  [疏]“明明、斤斤,察也”。○释曰:舍人曰:“明明言其明甚。”孙炎曰:“明明,性理之察也。”《大雅&#8226;常武》云:“赫赫明明。”舍人:“斤斤,物精详之察也。”孙炎曰:“斤斤,重慎之察也。”《周颂&#8226;执竞》云:“斤斤其明。”明鉴察也。

  条条、秩秩,智也。(皆智思深长。○条,由。)

  [疏]“条条、秩秩,智也”。○释曰:皆智思深长也。《小雅&#8226;宾之初筵》云:“左右秩秩。”言其威仪审智不失礼也。

  穆穆、肃肃,敬也。(皆容仪谨敬。)

  [疏]“穆穆、肃肃,敬也”。○释曰《周颂&#8226;雝》篇云:“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此皆禘祭之时容仪谨敬也。

  诸诸、便便,辩也。(皆言辞辩给。○便,婢绵反。)

  [疏]“诸诸、便便,辩也”。○释曰:皆言辞辩给也。《论语》云:“便便言。”《小雅&#8226;采菽》云:“平平左右。”毛传云:“平平,辩治也。”便、平,古今字。

  肃肃、翼翼,恭也。(皆恭敬。)

  [疏]“肃肃、翼翼,恭也”。○释曰:皆恭敬也。《大雅&#8226;思齐》云:“肃肃在庙。”《大明》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言文王及群臣恭敬貌也。

  廱廱、优优,和也。(皆和乐。○廱,於容反。)

  [疏]“廱廱、优优,和也”。○释曰:《大雅&#8226;思齐》云:“雝雝在宫。”《商颂&#8226;长发》云:“敷政优优。”此皆人君德政和乐也。

  兢兢、憴憴,戒也。(皆戒慎。)

  [疏]“兢兢、憴憴,戒也”。○释曰:《小雅&#8226;小旻》云:“战战兢兢。”《大雅&#8226;抑》篇云:“子孙绳绳。”此皆小心戒慎也。 憴、绳音义同。

  战战、跄跄,动也。(皆恐动趋步。)

  [疏]“战战、跄跄,动也”。○释曰:《小旻》云:“战战兢兢。”《楚茨》云:“济济跄跄。”此皆恐动趋走、威仪谨敬也。

  晏晏、温温,柔也。(皆和柔。)

  [疏]“晏晏、温温,柔也”。○释曰:《卫风&#8226;氓》篇云:“言笑晏晏。”《大雅&#8226;抑》篇云:“温温恭人。”此皆宽缓和柔也。

  业业、翘翘,危也。(皆县危。)

  [疏]“业业、翘翘,危也”。○释曰:《大雅&#8226;召旻》云:“兢兢业业。”《豳风&#8226;鸱鸮》云:“予室翘翘。”此皆县危恐惧也。

  惴惴、憢憢,惧也。(皆危惧。○惴,之瑞反。憢,许尧反。)

  [疏]“惴惴、憢憢,惧也”。○释曰:《秦风&#8226;黄鸟》云:“惴惴其栗。”《豳风&#8226;鸱鸮》云:“予维音哓哓。”此皆危恐惧战也。

  番番、矫矫,勇也。(皆壮勇之貌。○番,波。矫,居兆反。)

  [疏]“番番、矫矫,勇也”。○释曰:《大雅&#8226;崧高》云:“申伯番番。”《鲁颂&#8226;泮水》云:“矫矫虎臣。”此皆武夫壮勇之貌。

  桓桓、烈烈,威也。(皆严猛之貌。)

  [疏]“桓桓、烈烈,威也”。○释曰:皆威武严猛之貌。《周颂&#8226;桓》篇云:“桓桓武王。”《小雅&#8226;黍苗》云:“烈烈征师。”

  洸洸、赳赳,武也。(皆果毅之貌。)

  [疏]“洸洸、赳赳,武也”。○释曰:《大雅&#8226;江汉》云:“武夫洸洸。”《周南&#8226;兔置》云:“赳赳武夫。”此皆武夫果毅之貌。《左传》:“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蔼蔼、济济,止也。(皆贤士盛多之容止。○蔼,乌害反。济,子礼反。)

  [疏]“蔼蔼、济济,止也”。○释曰:《大雅&#8226;卷阿》云:“蔼蔼王多吉士。”《小雅&#8226;楚茨》云:“济济跄跄。”此皆王朝贤士盛多之容止也。

  悠悠、洋洋,思也。(皆忧思。○思,赐。)

  [疏]“悠悠、洋洋,思也”。○释曰:《郑风&#8226;子矜》云:“悠悠我思。”《邶风&#8226;二子乘舟》云:“中心养养。”此皆想念忧思也。洋、养音义同。又《中庸》云:“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郑玄云:“洋洋,人想思其傍僾之貌。”

  蹶蹶、踖踖,敏也。(皆便速敏捷。○踖,夕。)

  [疏]“蹶蹶、踖踖,敏也”。○释曰:《唐风&#8226;蟋蟀》云:“良士蹶蹶。”《小雅&#8226;楚茨》云:“执爨踖踖。”此皆便速敏捷於事也。

  薨薨、增增,众也。(皆众夥之貌。)

  [疏]“薨薨、增增,众也”。○释曰:《周南&#8226;螽斯》云:“螽斯羽,薨薨兮。”《鲁颂&#8226;閟宫》云:“烝徒增增。”此皆人物众夥之貌。楚人谓多为夥。

  烝烝、遂遂,作也。(皆物盛兴作之貌。)

  [疏]“烝烝、遂遂,作也”。○释曰:皆物盛兴作之貌也。《鲁颂&#8226;泮水》云:“烝烝皇皇。”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佗,陀。)

  [疏]“委委、佗佗,美也”。○释曰:李巡曰:“皆宽容之美也。”孙炎曰:“委委,行之美。佗佗,长之美。”《诗&#8226;鄘风&#8226;君子偕老》云:“委委佗佗。”毛传云:“委委者,行可委曲从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是皆佳丽美艳之貌也。

  忯忯、惕惕,爱也。(《诗》云:“心焉惕惕。”《韩诗》以为悦人,故言爱也。忯忯未详。○忯,徒启反。)

  [疏]“忯忯、惕惕,爱也”。○释曰:李巡曰:“忯忯,和适之爱也。”○注“《诗》云:心焉惕惕”者,《陈风&#8226;防有鹊巢》文。云“《韩诗》以为悦人,故言爱也”者,燕人韩婴为《诗》作传,名曰《韩诗》。以此惕惕为悦人,故言爱也。

  偁偁、格格,举也。(皆举持物。)

  [疏]“偁偁、格格,举也”。○释曰:皆谓举持物也。

  蓁蓁、孽孽,戴也。(皆头戴物。)

  [疏]“蓁蓁、孽孽,戴也”。○释曰:《周南&#8226;桃夭》云:“其叶蓁蓁。”《卫风&#8226;硕人》云:“庶姜孽孽。”此皆头戴物,妇人盛饰貌。

  懕懕、媞媞,安也。(皆好人安详之容。○懕,於古反。媞,题。)

  [疏]“懕懕、媞媞,安也”。○释曰:《秦风&#8226;小戎》云:“厌厌良人。”毛传:“厌厌,安静也。”孙炎曰:“媞媞,行步之安也。”《魏风&#8226;葛屦》云:“好人提提。”毛传云:“提提,安谛,谓行步安舒而审谛也。”此皆好人安详之容也。

  祁祁、迟迟,徐也。(皆安徐。)

  [疏]“祁祁、迟迟,徐也”。○释曰:皆安徐也。《豳风&#8226;七月》云:“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丕丕、简简,大也。(皆多大。)

  [疏]“丕丕、简简,大也”。○释曰:《书&#8226;立政》云:“以并受此丕丕基。”《周颂&#8226;执竞》云:“降降简简。”是皆多大之称。

  存存、萌萌,在也。(萌萌,未见所出。)

  [疏]“存存、萌萌,在也”。○释曰:谓存在也。《易&#8226;系辞》云:“成性存存。”萌萌,字书作<上萌下心>,《说文》云作蕄,郭云“未见所出”。

  懋懋、慔慔,勉也。(皆自勉强。○懋,茂。慔,暮。)

  [疏]“懋懋、慔慔,勉也”。○释曰:皆自勉强也。《书》曰:“懋哉懋哉。”慔与慕同。

  庸庸、慅慅,劳也。(皆劬劳也。○慅,蚤。)

  [疏]“庸庸、慅慅,劳也”。○释曰:皆劬劳也。有功庸者,皆劳也。《小雅&#8226;巷伯》云:“劳人草草。”毛传云:“草草,劳心也。”又《陈风&#8226;月出》云:“劳心慅兮。”慅、草音义同。

  赫赫、跃跃,迅也。(皆盛疾之貌。○赫音释。)

  [疏]“赫赫、跃跃,迅也”。○释曰:孙炎云:“赫赫,显著之迅。”《大雅&#8226;常武》云:“赫赫业业。”毛传云:“赫赫然盛也。”《巧言》诗云:“跃跃毚兔。”是皆显盛迅疾之貌。

  绰绰、爰爰,缓也。

  [疏]“绰绰、爰爰,缓也”。○释曰:皆宽缓也。《小雅&#8226;角弓》云:“绰绰有裕。”毛传云:“绰绰,宽也。”《王风&#8226;兔爰》云:“有兔爰爰。”毛传云:“爰爰,缓意。”郭云“悠悠、偁偁、丕丕、简简、存存、懋懋、庸庸、绰绰,尽重语”者,言此数字单言之,其义亦同。但古人有重语者,故复出之。

  坎坎、墫壿,喜也。(皆鼓舞欢喜。○壿,七旬反。)

  [疏]“坎坎、壿壿,喜也”。○释曰:皆鼓舞欢喜也。《小雅&#8226;伐木》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郑笺云:“为我击鼓坎坎然,为我兴舞蹲蹲然。谓以乐已也。”壿、蹲音义同。

  瞿瞿、休休,俭也。(皆良士节俭。○瞿,居其反。)

  [疏]“瞿瞿、休休,俭也”。○释曰:李巡曰:“皆良士顾礼节之俭也。”《唐风&#8226;蟋蟀》云:“良士瞿瞿。”毛传云:“瞿瞿然顾礼义也。”又云:“良士休休。”毛传云:“休休,乐道之心。”皆良士节俭也。

  旭旭、蹻蹻,憍也。(皆小人得志憍蹇之貌。○蹻,巨虐反。憍,娇人反。)

  [疏]“旭旭、蹻蹻,憍也”。○释曰:郭氏读旭旭为好好。《小雅&#8226;巷伯》云:“骄人好好。”郑笺云:“好好者,喜谗言之人也。”《大雅&#8226;板》篇云:“小子蹻蹻。”毛传云:“蹻蹻,骄貌。”是皆小人得志憍蹇之貌也。

  梦梦、忳忳,乱也。(皆闇乱。○梦,亡工反。忳,之闰反。)

  [疏]“梦梦、忳忳,乱也”。○释曰:孙炎曰:“梦梦,昏昏之乱也。”《大雅&#8226;抑》篇云:“视尔梦梦。”又曰:“诲尔谆谆。”皆是闇乱也。忳、谆音义同。

  懪懪、邈邈,闷也。(皆烦闷。○懪,雹。)

  [疏]“懪懪、邈邈,闷也”。○释曰:懪懪,烦闷也。舍人曰:“邈邈,忧闷也。”《大雅&#8226;抑篇》云:“听我藐藐。”毛传云:“藐藐然不入也。”是皆烦闷之谓也。

  儚儚、洄洄,惛也。(皆迷惛。○儚,亡崩反。)

  [疏]“儚儚、洄洄,惛也”。○释曰:皆迷乱惛惑也。郭《音义》云:“洄本作<忄圜>,音韦。

  版版、荡荡,僻也。(皆邪僻。)

  [疏]“版版、荡荡,僻也”。○释曰:皆邪僻也。李巡曰:“版版,失道之僻也。荡荡者,弗思之僻也。”《大雅&#8226;板》篇:“上帝板板。”毛传云:“板板,反也。上帝以称王者也。”郑笺云:“王为政,反先王与天之道。”又《荡》篇云:“荡荡上帝。”郑笺云:“荡荡,法度废坏之貌。”版、板,荡、荡音义同。

  爞爞、炎炎,薰也。(皆旱热薰灸人。○爞音同。)

  [疏]“爞爞、炎炎,薰也”。○释曰:皆旱热之气薰灸人也。《大雅&#8226;云汉》云:“蕴隆虫虫。”毛传云:“蕴蕴而暑,隆隆而雷,虫虫而热。”又云:“赫赫炎炎。”毛传云:“赫赫,气也。炎炎,热气也。”爞、虫音义同。

  居居、究究,恶也。(皆相憎恶。)

  [疏]“居居、究究,恶也”。○释曰:李巡曰:“居居,不狎习之恶。”孙炎云:“究究,穷极人之恶。”《唐风&#8226;羔裘》云:“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又曰:“自我人究究。”毛传曰:“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究究犹居居也。”是皆相憎恶也。

  仇仇、敖敖,傲也。(皆傲慢贤者。○敖,五高反。傲,五耗反。)

  [疏]“仇仇、敖敖,傲也”。○释曰:《小雅&#8226;正月》云:“执我仇仇。”毛传云:“仇仇犹謷謷也。”郑笺云:“王既得我,执留我,其礼待我謷謷然,亦不问我在位之功力。”言其有贪贤之名,无用贤之实。《大雅&#8226;板》篇云:“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毛传云:“嚣嚣犹謷謷也。”郑笺云:“我就女而谋,欲忠告以善道,女反听我言謷謷然不肯受。”是皆傲慢贤者。敖、謷、嚣音义同。

  佌佌、琐琐,小也。(皆才器细陋。○佌音此。)

  [疏]“佌佌、琐琐,小也”。○释曰:皆才器细陋也。《小雅&#8226;正月》云:“佌佌彼有星。”毛传云:“佌佌,小也。”郑笺云:“此言小人富也。”舍人曰:“琐琐,计谋褊浅之貌。”《节南山》云:“琐琐姻亚。”郑笺云:“琐琐婚姻妻党之小人。”

  悄悄、惨惨,愠也。(皆贤人愁恨。)

  [疏]“悄悄、惨惨,愠也”。○释曰:愠,恨怒也。皆贤人愁恨也。《邶风&#8226;柏舟》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毛传云:“愠,怒也。悄悄,忧貌。”李巡曰:“惨惨,忧之愠。《大雅&#8226;抑》篇云:“我心惨惨。”毛传云:“惨惨,忧不乐也。”

  痯痯、瘐瘐,病也。(皆贤人失志,怀忧病也。○痯,管。瘐,羊主反。)

  [疏]“痯痯、瘐瘐,病也”。○释曰:《小雅&#8226;杕杜》云:“四牡痯痯。”毛传云:“痯痯,罢。”又《大雅&#8226;板》篇云:“靡圣管管。”毛传云:“管管,无所依也。”《小雅&#8226;正月》云:“忧心愈愈。”毛传云:“愈愈,忧惧也。”此皆贤人失志,怀忧病也。

  殷殷、惸惸、忉忉、慱慱、钦钦、京京、忡忡、惙惙、怲怲、弈弈,忧也。(此皆作者歌事以咏心忧。○惸,琼。慱,团。怲,柄。)

  [疏]“殷殷”至“忧也”。○释曰:《小雅&#8226;正月》云:“忧心慇慇。”毛传云:“慇慇然痛也。”又云:“忧心惸惸。”毛传云:“惸,忧意也。”《桧风&#8226;羔裘》云:“劳心忉忉。”郑笺云:“三谏不从,待放而去,思君如是,心忉忉然。”又《素冠》云:“劳心慱慱。”毛传云:“慱慱,忧劳也。”《秦风》云:“忧心钦钦。”毛传云:“思望之心中钦钦然。”《小雅&#8226;正月》云:“忧心京京。”毛传云:“京京,忧不去也。”《召南&#8226;草虫》云:“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毛传云:“忡忡,犹冲冲也。”郑笺云:“未见君子者,谓在涂时也。在涂而忧,忧不当君子,无以宁父母,故心冲冲然。”又曰:“忧心惙惙。”毛传云:“惙惙,忧也。”《小雅&#8226;頍弁》云:“忧心怲怲。”毛传云:“怲怲,忧盛满也。”又云:“忧心弈弈。”毛传云:“弈弈然无所薄也。”此皆作者歌事以咏心忧也。

  畇畇,田也。(言垦辟也。○畇音巡。)

  [疏]“畇畇,田也”。○释曰:谓耕垦开辟土田畇畇然也。《小雅&#8226;信南山》云:“畇畇原隰。”毛传云:“畇畇,垦辟貌。”

  畟畟,耜也。(言严利。○畟,楚力反。)

  [疏]“畟畟,耜也”。○释曰:舍人曰:“畟畟,耜入地之貌。”《周颂&#8226;良耜》云:“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毛传云:“畟畟,犹测测也。”郑笺云:“良,善也。农人测测,以利善之耜炽菑是南亩也。”是言耜之严利也。

  郝郝,耕也。(言土解。○郝,释。)

  [疏]“郝郝,耕也”。○释曰:谓耕地,其土解散郝郝然也。《周颂&#8226;载芟》云:“其耕泽泽。”郑笺云:“土气烝达而和,耕之则泽泽然解散。”郝郝、泽泽并音释,其义亦同。

  绎绎,生也。(言种调。)

  [疏]“绎绎,生也”。○释曰:舍人云:“谷皆生之貌。”《载芟》云:“驿驿其达。”毛传云:“达,射也。”郑笺云:“达,出地也。”是言其种调匀,皆出地而生也。绎与驿音义同。

  穟穟,苗也。(言茂好也。○穟音遂。)

  [疏]“穟穟,苗也”。○释曰:《大雅&#8226;生民》云:“禾役穟穟。”毛传云:“役,列也。穟穟,苗好美也。”是言茂好也。

  緜緜,穮也。(言芸精。○穮,方遥反。)

  [疏]“緜緜,穮也”。○释曰:孙炎云:“緜緜,言详密也。”《载芟》云:“緜緜其麃。”毛传云:“麃,耘也。”《说文》云:“穮,耨锄田也。”《字林》云:“穮,耕禾间也。”是言芸耨精也。穮、麃,耘、芸,音义同。

  挃挃,穫也。(刈禾声。○挃,丁秩反。穫,户郭反。)栗栗,众也。(积聚緻。)

  [疏]“挃挃,穫也。栗栗,众也”。○释曰:孙炎云:“挃挃,穫声也。”李巡曰:“栗栗,积聚之众也。”《良耜》云:“穫之挃挃,积之栗栗。”毛传云:“挃挃,穫声也。栗栗,众多也。”《小尔雅》云:“截颖谓之挃。”故郭云“刈禾声”、“积聚緻”也。緻谓密也。

  溞溞,淅也。(洮米声。○溞,苏刀切。淅音锡。)烰烰,烝也。(气出盛。)

  [疏]“溞溞,淅也。烰烰,烝也。”○释曰:《大雅&#8226;生民》云:“释之叟叟,烝之浮浮。”毛传云:“释,淅米也。叟叟,声也。浮浮,气也。”郑笺云:“释之烝之,以为酒及簠簋之实。”故郭云“洮米声”、“气出盛”也。溞、叟音异义同。烰、浮音义同。

  俅俅,服也。(谓戴弁服。)

  [疏]“俅俅,服也”。○释曰:《周颂&#8226;丝衣》云:“载弁俅俅。”毛传云:“俅俅,恭顺貌。”郑笺云:“载犹戴也。弁,爵弁也。爵弁而祭於王,士服也。”故郭云“谓戴弁服”。

  峨峨,祭也。(谓执圭璋助祭。)

  [疏]“峨峨,祭也”。○释曰:《大雅&#8226;棫朴》云:“奉璋峨峨。”毛传云:“半珪曰璋。峨峨,盛壮也。”郑笺云:“璋,璋瓒也。祭祀之礼,王裸以圭瓒,诸臣助之,亚裸以璋瓒,奉璋之仪峨峨然。”故郭云“执圭璋助祭”也。

  锽锽,乐也。(钟鼓音。○锽音黄。)

  [疏]“锽锽,乐也”。○释曰:《周颂&#8226;执竞》云:“钟鼓喤喤。”毛传云:“喤喤,和也。”郑笺云:“武王既定天下,祭祖考之庙,奏乐而八音克谐。”字书云:“锽锽,乐之声也。”故郭云“钟鼓音”。锽、喤音义同。

  穰穰,福也。(言饶多。)

  [疏]“穰穰,福也”。○释曰:《执竞》云:“降福穰穰。”毛传云:“穰穰,众也。”郑笺云:“神与之福,又众大,谓如嘏辞也。”是言得福饶多也。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世世昌盛长无穷。)

  [疏]“子子孙孙,引无极也”。○释曰:“子子孙孙。”《小雅&#8226;楚茨》文也。“引无极也”者,作者所以释之也。舍人曰:“子孙长行美道,引无极也。”郭云:“世世昌盛长无穷。”

  顒顒卬卬,君之德也。(道人君者之德望。)

  [疏]“顒顒卬卬,君之德也”。○释曰:此道人君之德望也。“顒顒卬卬”,《大雅&#8226;卷阿》文也。“君之德也”者,作者释之也。案《诗》云:“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毛传云:“顒顒,温貌。卬卬,盛貌。”郑笺云:“令,善也。王有贤臣,与之以礼义相切嗟,体貌则顒顒然敬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如玉之圭璋也。人闻之则有善声誉,人望之则有善威仪,德行相副。”

  丁丁、嘤嘤,相切直也。(丁丁,砍木声。嘤嘤,两鸟鸣,以喻朋友切磋相正。○丁音争。)

  [疏]“丁丁、嘤嘤,相切直也”。○释曰:直犹正也。《小雅&#8226;伐木》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郑笺云:“昔日未居位,在农之时,与友生於山岩伐木,为勤苦之事,犹以道德相切正也。”故郭云:“丁丁,伐木声。嘤嘤,两鸟鸣以喻朋友切磋相正。”

  蔼蔼、萋萋,臣尽力也。(梧桐茂,贤士众,地极化,臣竭忠。)噰噰、喈喈,民协服也。(凤凰应德鸣相和,百姓怀附兴颂歌。○尽,苦忍切。喈音皆。)

  [疏]“蔼蔼”至“服也”。○释曰:《大雅&#8226;卷阿》云:“蔼蔼王多吉士。”郑笺云:“王之朝多善士蔼蔼然。”又云:“菶菶萋萋,雝雝喈喈。”毛传云:“梧桐盛也,凤皇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皇乐德。”郑笺云:“菶菶萋萋,喻君德盛也。雝雝喈喈,喻民臣和协。”是皆臣下尽力,民人协服也。故郭云:“梧桐茂,贤士众,地极化,臣竭忠”,“凤皇应德鸣相和,百姓怀附兴颂歌”也。

  佻佻、契契,愈遐急也。(赋役不均,小国困竭。贤人忧叹,远益急切。○佻,敕料。契,苦结反。)

  [疏]“佻佻、契契,愈遐急也”。○释曰:愈,益也。遐,远也。谓赋役不均,小国困竭,贤人忧叹,远益急切也。《小雅&#8226;大东》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毛传云:“佻佻,独行貌。公子,谭公子也。”郑笺云:“云:“葛屦,夏屦也。周行,周之列位也。言时财货尽,虽公子衣屦不能顺时,乃夏之葛屦,今以履霜送转餫,因见使行周之列位者,而发币焉,言虽困乏,犹不得止。”又云:“契契寤叹,哀我惮人。”毛传云:“契契,忧苦也。”郑笺云:“今谭大夫契契忧苦而寤叹,哀其人民之劳苦。”是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15 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卷四·释训第三 [二]

  宴宴、粲粲,尼居息也。(盛饰宴安,近处优闲。○尼,女乙切。)

  [疏]“宴宴、粲粲,尼居息也”。○释曰:尼,近也。谓宴安盛饰,近处优闲也。《小雅&#8226;北山》:“或燕燕居息。”毛传云:“燕燕,安息貌。”又《大东》云:“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毛传云:“东人,谭人也。来,勤也。西人,京师人也。粲粲,鲜盛也。”郑笺云:“职,主也。东人劳苦而不见,谓京师人衣服鲜潔而逸豫。言王政偏甚也。”

  哀哀、凄凄,怀报德也。(悲苦征役,思所生也。)

  [疏]“哀哀、凄凄,怀报德也”。○释曰:怀,思也。悲苦征役,思报父母之德也。《小雅&#8226;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郑笺云:“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已之苦。”郭音云:“凄本或作萋。”《出车》云:“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是也。言以此征役,故思所生也,所生谓父母。

  儵儵、嘒嘒,罹祸毒也。(悼王道秽塞,羡蝉鸣自得,伤已失所,遭谗贼。○儵,徒的。嘒,呼惠。)

  [疏]“儵儵、嘒嘒,罹祸毒也”。○释曰:罹,遭也。《小雅&#8226;小弁》云:“踧踧周道,鞫为茂草。”毛传云:“踧踧,平易也。周道,周室之通道。鞫,穷也。”郑笺云:“此喻幽王信褒姒之谗,乱其德政,使不通於四方。”又曰:“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毛传云:“蜩,蝉也。嘒嘒,声也。”郑笺云:“柳未茂盛则多蝉。”案《诗》叙云:“《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毛传云:“幽王取申女,生太子宜咎。又说褒姒,生子伯服,立以为后,而放宜咎,将杀之。”故郭云:“悼王道秽塞,羡蝉鸣自得,伤已失所,遭谗贼。”儵、踧并音狄。

  晏晏、旦旦,悔爽忒也。(伤见绝弃,恨士失也。)

  [疏]“晏晏、旦旦,悔爽忒也”。○释曰:悔,恨也。爽忒,差失也。皆妇人恨夫弃已而行差失也。《卫风&#8226;氓》篇云:“总角之晏,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毛传云:“总角,结发也。晏晏,和柔也。信誓旦旦然。”郑笺云:“我为童女,未笄结发宴然之时,女与我言笑晏晏然而和柔,我其以信相誓旦旦耳。言其恳恻款诚。”案《诗》叙云:“《氓》,剌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叙其事以风焉。”故郭云:“伤见绝弃,恨士失也。”

  皋皋、琄琄,剌素食也。(讥无功德,尸宠禄也。○琄,胡大反。刺,七赐反。)

  [疏]“皋皋、琄琄,刺素食也”。○释曰:素,空也。刺无德而空食其禄也。舍人曰:“皋皋,不治之貌。”《大雅&#8226;召旻》云:“皋皋訿訿,曾不知玷。”毛传云:“皋皋,顽不知其道也。”郑笺云:“玷,缺也。王政已大坏,小人在位,曾不知大道之缺。”某氏云:“鞙鞙,无德而佩。”《小雅&#8226;大东》云:“鞙鞙佩璲,不以其长。”毛传云:“鞙鞙,玉貌。璲,瑞也。”郑笺云:“佩璲者,以瑞玉为佩,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职,非其才之所长也。徒美其佩而无其德,刺其素飧。”是也。郭云“讥无功德,尸宠禄也”者,案郑注《礼记》云:“尸谓不知人事,无辞让也。以其尸者,神象居位不言,但受祭享,小人在位亦无言,而受宠禄有似於尸。”故云“尸宠禄也”。琄、鞙音义同。

  懽懽、愮愮,忧无告也。(贤者忧惧,无所诉也。○懽音贯。愮音遥。)

  [疏]“懽懽、愮愮,忧无告也”。○释曰:谓贤者忧惧,无所告诉也。《大雅&#8226;板》篇云:“老夫灌灌。”毛传云:“灌灌,犹款款也。”郑笺云:“老夫谏女款款然。”《三风》云:“中心摇摇。”毛传云:“摇摇,忧无所愬。”懽、灌,愮、摇,音义同。

  宪宪、洩洩,制法则也。(佐兴虐政,设教令也。)

  [疏]“宪宪、洩洩,制法则也”。○释曰:李巡曰:“皆恶党为制法则也。”孙炎曰:“厉王方虐,谄臣并为制作法令。”《大雅&#8226;板》篇云:“天之方难,无能宪宪。天之方蹶,无能泄泄。”毛传云:“宪宪,犹欣欣也。蹶,动也。泄泄,犹沓沓也。”郑笺云:“天,斥王也。王方欲艰难天下之民,又方变更先王之道,臣乎女无宪宪然,无沓沓然,为之制法度,达其意以成其恶。”皆是佐兴虐政,设教令也。

  谑谑、謞謞,崇谗慝也。(乐祸助虐,增谮恶也。○謞,虚各切。)

  [疏]“谑谑、謞謞,崇谗慝也”。○释曰:崇,增也。谗,谮也。慝,恶也。言乐祸助虐,增谮恶也。舍人曰:“谑谑、謞謞皆盛烈貌。”孙炎曰:“厉王暴虐,大臣谑谑然喜,謞謞然盛,以兴谗恶也。”《大雅&#8226;板》篇云:“天之方虐,无然谑谑。”毛传云:“谑谑然喜乐。”郑笺云:“王方为酷虐之政,女无谑谑然以谗慝助之。”又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毛传云:“熇熇然炽盛也。”郑笺云:“多行熇熇,惨毒之恶,谁能止其祸?”是也。 謞、熇音义同。

  翕翕、訿訿,莫供职也。(贤者陵替奸党炽,背公恤私旷职事。○訿,子氏切。)

  [疏]“翕翕、訿訿,莫供职也”。○释曰:言贤者陵替,奸党炽盛,背公恤私,旷其职事,无肯供职也。《小雅&#8226;小旻》云:“潝潝訿訿,亦孔之哀。”毛传云:“潝潝然患其上,訿訿然思不称乎上。”郑笺云:“臣不事君,乱之阶也,甚可哀也。”又《大雅&#8226;召旻》云:“皋皋訿訿。”毛传云:“訿訿,窳不共事也。”故郭云“贤者陵替奸党炽,盛背公恤私旷职事”。《说文》云:“窳,懒也。草木皆自竖立,惟瓜瓠之属卧而不起,似若懒人常卧室,故字从宀(音眠)。”

  速速、蹙蹙,惟逑鞫也。(陋人专禄国侵削,贤士永哀念穷迫。)

  [疏]“速速、蹙蹙,惟逑鞫也”。○释曰:惟,念也。逑,急迫也。鞫,穷也。言鄙陋小人专据爵禄,国土侵削,致贤士永哀念其穷迫也。《小雅&#8226;正月》云:“蔌蔌陋也。”郑笺云:“榖,禄也。此言小人富而寠陋将贵也。”又《节南山》云:“蹙蹙靡所骋。”毛传云:“骋,极也。”郑笺云:“蹙蹙,小之貌。我视四方土地日见侵削於夷狄,蹙蹙然虽欲驰骋无所之也。”速、蔌音义同。

  抑抑,密也。(威仪审谛。)秩秩,清也。(德音清泠。)

  [疏]“抑抑,密也。秩秩,清也”。○释曰:言威仪审谛、德音清泠也。舍人曰:“威仪密静也。”《大雅&#8226;假乐》云:“威仪抑抑,德音秩秩。”郑笺云:“成王立朝之威仪,致密无所失,教令又清明,天下皆乐仰之。”

  甹夆,掣曳也。(谓牵拕。○甹,普经切。夆,芳逢切。掣,充泄切。)

  [疏]“甹夆,掣曳也”。○释曰:孙炎曰:“谓相掣曳入於恶也。”郭云:“谓牵挽。”《周颂&#8226;小毖》(嗣王求助也)云:“莫予荓蜂。”毛传云:“笄蜂,曳也。”郑笺云:“群臣小人无敢我曳,谓为谲诈诳欺不可信也。”然则掣曳者,从旁牵挽之言。是挽离正道,使就邪僻。荓、甹、夆、蜂,掣、<广挈>,音义同

  朔,北方也。(谓幽朔。)

  [疏]“朔,北方也”。○释曰:舍人曰:“朔,尽也。北方万物尽故言朔也。”李巡曰:“万物尽於北方。”《小雅&#8226;出车》云:“城彼朔方。”毛传云:“朔方,北方也。”但北方大名,皆言朔方。《尧典》云:“宅朔方。”故郭云“谓幽朔”。

  不俟,不来也。(不可待,是不复来。)

  [疏]“不俟,不来也”。○释曰:俟,待也。既云不待,是不来也。郭云:“不可待,是不复来。”

  不遹,不蹟也。(言不循轨跡也。○遹,聿。)

  [疏]“不遹,不蹟也”。○释曰:遹,循也。轨跡也。谓不循道者曰不迹。郭云:“言不循轨迹也。”《小雅&#8226;沔彼》云:“念彼不蹟。”毛传云:“不蹟,不循道也。”是矣。

  不彻,不道也。(彻亦道也。)

  [疏]“不彻,不道也”。○释曰:《小雅十月》云:“天命不彻。”毛传云:“彻,道也。”郑笺云:“不道者,言王不循天之政教。”是也。

  勿念,勿忘也。(勿念,念也。)

  [疏]“勿念,勿忘也”。○释曰:勿念,念也。念即不忘也。若《大雅&#8226;文王》篇云:“无念尔祖。”是也。

  萲、谖,忘也。(义见《伯兮》、《考槃》诗。○萲、谖音喧。)

  [疏]“萲、谖,忘也”。注“义见《伯兮》、《考盘》诗”。○释曰:《卫风&#8226;伯兮》云:“焉得谖草。”毛传云:“谖草令人忘忧。”又《考槃》云:“永矢弗谖。”是也。《伯兮》篇本或作 萲草。

  每有,虽也。(《诗》曰:“每有良朋。”辞之虽也。)

  [疏]“每有,虽也”。○释曰:《小雅&#8226;常棣》云:“每有良朋,况也永叹。”毛传云:“况,兹。永,长也。”笺云:“每有,虽也。良,善也。当急难之时,虽有善同门来,兹对之长叹而已。”郭云:“辞之虽也”者,言为辞语之虽,无佗义也。

  饎,酒食也。(犹今云饎馔,皆一语而兼通。)

  [疏]“饎,酒食也”。○释曰:《小雅&#8226;天保》云:“吉蠲为饎。”毛传云:“吉,善。蠲,絜也。饎,酒食也。”郭云:“犹今云饎馔,皆一语而兼通”者,言饎之一字兼通酒食两名也。李巡曰:“得酒食则喜欢也。”

  舞、号,雩也。(雩之祭,舞者吁嗟而请雨。○雩音于。)

  [疏]“舞、号,雩也”。○释曰:孙炎云:“雩之祭,有舞有号。”《左传》云:“龙见而雩。”服、杜皆云:“雩之言远也。远为百榖祈膏雨。”《月令&#8226;仲夏》云:“大雩帝。”郑注云:“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郭云:“雩之祭,舞者吁嗟而请雨。”是同郑说也。

  暨,不及也。(《公羊传》曰:“及,我欲之,暨,不得巳。”暨,不得已,是不得及。○暨音忌。)

  [疏]“暨,不及也”。○注“《公羊》”至“得及”。○释曰:案《春秋》隐元年“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公羊传》曰:“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然则暨者非我欲之,事不获已而为会者也,故云不及也。

  蠢,不逊也。(蠢动为恶,不谦逊也。)

  [疏]“蠢,不逊也”。○释曰:蠢,动也。逊,顺也。言蠢动为恶,不谦逊也。《小雅&#8226;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是也。

  如切如磋,道学也。(骨象须切磋而为器,人须学问以成德。)如琢如磨,自修也。(玉石之被琢磨,犹人自修饰。)瑟兮僴兮,恂栗也。(恒战竦。)赫兮烜兮,威仪也。(貌光宣。)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斐,文貌。)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常思咏。○僴音限。烜音喧。)

  [疏]“如切”至“忘也”。○释曰:此举《卫风&#8226;淇澳》篇文以释之也。云“如切如磋”者,《诗》文也。云“道学也”者,作者以释诗也。道,言也。言人之学以成德,如切磋骨象以成器。毛传云:“治骨曰切,象曰磋,道其学而成也。”故郭云:“骨象须切磋而为器,人须学问以成德。”云“如作如磨”者,《诗》文也。云“自修也”者,释之也。言人自修饰如琢磨玉石。毛传云:“治玉曰琢,石曰磨,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郭云:“玉石之被雕磨,犹人自修饰。”云“瑟兮僴兮”者,《诗》文也。“恂栗也”者,释之也,谓严恂战栗也。故郭云”恒战竦“。毛传云:“瑟,矜庄貌。僴,宽大貌。”是外貌庄严,又内宽裕也。云“赫兮烜兮”者,《诗》文也。“威仪也”者,释之也。言赫烜者,容仪发扬之言,故言“威仪也”。毛传云:“赫,有明德赫赫然。烜,威仪容止宣著也。”故郭云:“貌光宣。”云“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诗》文也。云“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者,释之也。毛传云:“斐,文章貌。谖,忘也。”此道有裴然文章之君子,盛德至善如此,故民称之,常思咏,终不能忘也。案《诗》称君子,谓武公。

  既微且尰。骭疡为微,肿足为尰。(骭,脚胫。疡,疮也。○尰,诗勇切。骭音苋。疡音羊。)

  [疏]“既微”至“为尰”。○释曰:云“既微且尰”者,《小雅&#8226;巧言》文也。云“骭疡为微,肿足为尰”者,释之也。孙炎曰:“皆水湿之疾也。”郭云:“骭,脚胫也。疡,疮也。”然则膝胫之下有疮肿,是涉水所为,故郑笺亦云:“此人居下湿之地,故生微尰之疾。”《诗》云“居河之麋”,是居下湿也。

  是刈是濩。濩,煮之也。(煮葛为絺綌。)

  [疏]“是刈是濩。濩,煮之也”。○释曰:云“是刈是濩”者,《周南&#8226;葛覃》文也。云:“濩,煮之也”者,释之也。舍人曰:“是刈,刈取之。是濩,煮治之。”郭云:“煮葛为絺綌。”以煮之於濩,故曰濩煮,非训濩为煮。以彼下云“为絺为綌”,故知煮葛为絺綌也。毛传云:“精曰絺,粗曰綌。”

  履帝武敏。武,迹也。敏,拇也。(拇迹大指处。○拇音亩。)

  [疏]“履帝武敏。武,迹也。敏,拇也”。○释曰:云“履帝武敏”者,《大雅&#8226;生民》文也。云“武,迹也。敏,拇也”者,释之也。云“拇迹大指处”,郑笺《诗》云:“祀郊禖之时,时则有大神之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於是遂有身,而生后稷。”是其事也。

  张仲孝友。(周宣王时贤臣。)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疏]“张仲”至“为友”。○释曰:云“张仲孝友”者,《小雅&#8226;六月》文也。云“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者,释之也。李巡云:“张姓,仲字,其人孝,故称孝友。”毛传云:“张仲,贤臣也。”郑笺云:“张仲,吉甫之友,其性孝友。”以《诗》叙云“《六月》,宣王北伐也”,故郭云:“周宣王时贤臣。”

  有客宿宿,言再宿也。有客信信,言四宿也。(再宿为信,重言之,故知四宿。)

  [疏]“有客”至“四宿也”。○释曰:云“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者,《周颂&#8226;有客》文也。云“言再宿也”,“言四宿也”者,释之也。毛传云:“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各重言之,故知再宿及四宿也。

  美女为媛。(所以结好媛。○媛,于眷切。)

  [疏]“美女为媛”。○释曰:《诗&#8226;鄘风&#8226;君子偕老》云:“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故此释之。郭云:“所以结好媛。”孙炎曰:“君子之援助。”然则由有美可以援助君子,故云“美女为媛”。

  美士为彦。(人所彦咏。)

  [疏]“美士为彦”。○释曰:《郑风&#8226;羔裘》云:“彼其之子,邦之媛兮。”故此释之也。毛传云:“彦,士之美称。”郭云:“人所彦咏。”舍人曰:“国有美士,为人所言道。”

  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雍容都雅之貌。)

  [疏]“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释曰:云“其虚其徐”者,《邺风&#8226;北风》文也。“威仪容止也”者,释之也。郭云:“雍容都雅之貌。”孙炎云:“虚、徐,威仪谦退也。”然则虚徐者,谦虚闲徐之义。故郑笺云:“威义虚徐,宽仁者也。”《诗》作“其邪”,此作“其徐”,字虽异,音实同。故郑笺云:“邪读如徐。”

  猗嗟名兮,目上为名。(眉眼之间。○猗,於宜切。)

  [疏]“猗嗟名兮,目上为名”。○释曰:云“猗嗟名兮”者,《齐风&#8226;猗嗟》文也。云“目上为名”者,释之也。孙炎云:“上平博。”郭云:“眉捷之间。”

  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言至微。)

  [疏]“式微”至“者也”。○释曰:云“式微式微”者,《邶风&#8226;式微》文也。云“微乎微者也”,释之也。郭云:“言至微。”郑笺云:“式,发声也。”案《诗》叙云:“《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居也。”然则以君被逐,既微又见卑贱,是至微也。不取“式”为义,故郑云“发声也”。

  之子者,是子也。(斥所咏。)

  [疏]“之子者,是子也”。○释曰:《诗》言“之子”者多矣,故此释之。李巡云:“之子者,论五方之言,是子也。”然则“之”为语助,人言之子者,犹言是此子也。《桃夭》传云“嫁子”,彼说嫁事,为嫁者之子。《汉广》“之子”,则贞洁者之子。《东山》“之子”,言其妻。《白华》“之子”,斥幽王。各随其事而名之,故郭云“斥所咏”。

  徒御不惊,辇者也。(步挽辇车。)

  [疏]“徒御不惊,辇者也”。○释曰:云“徒御不惊”者,《小雅&#8226;车攻》文也。云“辇也”者,释之也。此止解徒字也。诸徒皆为徒行,此独为辇,是以辨之。《地官&#8226;乡师》云:“大军旅会同,治其辇。”注云:“辇,人輓行所以载任器也,止以为蕃营。《司马法》:辇有一斧、一斤、一凿、一梩。周辇加二板、二筑。夏后氏二十人而辇,殷十八人而辇,周十五人而辇。”是会同田猎,人挽辇以徒行也。故郭云:“步挽辇车。”

  襢裼,肉袒也。(脱衣而见体。○襢音旦。裼音息。)暴虎,徒搏也。(空手执也。)

  [疏]“襢裼”至“搏也”。○释曰:《郑风&#8226;大叔于田》云:“襢裼暴虎。”故此释之。毛传云:“襢裼,肉袒也。”李巡曰:“襢裼,脱衣见体曰肉袒。”孙炎曰:“袒去裼衣。”郭云:“脱衣而见体。”毛传又云:“暴虎,空手以搏之。”舍人曰:“无兵空手搏之。”然则徒,空也。故郭云:“空手执也。”

  冯河,徒涉也。(无舟楫。○冯音平。)

  [疏]“冯河,徒涉也”。○释曰:《小雅&#8226;小旻》云:“不敢冯河。”故此释之也。李巡曰:“无舟而渡水曰徒涉。”郭云:“无舟楫。”毛传云:“冯,陵也。”然则空涉水,陵波而渡,故训冯为陵也。

  籧篨,口柔也。(籧篨之疾,不能俯。口柔之人,视人颜色,常亦不伏,因以名云。○籧音渠,篨音除,)戚施,面柔也。(戚施之疾,不能仰。面柔之人常俯,似之,亦以名云。)

  [疏]“籧篨”至“面柔也”。○释曰:《邶风&#8226;新台》云:“籧篨不鲜。”又曰:“得此戚施。”故此释之也。毛传云:“籧篨,不能俯者。戚施,不能仰者。”李巡曰:“籧篨,巧言好辞,以口饶人,是谓口柔。戚施,和颜悦色以诱人,是谓面柔。但籧篨、戚施本人疾之名,故《晋语》云‘籧篨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是也。人口柔者,必仰面观人之颜色而为辞,似籧篨不俯之人,因名口柔者为“籧篨”。面柔者,必低首下人,媚以容色,似戚施之人,因名面柔者为“戚施”。故郭云:“籧篨之疾,不能俯。口柔之人,视人颜色,常亦不伏,因以名云。”

  夸毗,体柔也。(屈已卑身以柔顺人也。○夸音夸。)

  [疏]“夸毗,体柔也”。○释曰:《大雅&#8226;板》篇云:“无为夸毗。”故此释之也。毛传云:“夸毗以柔人也。”李巡曰:“屈已卑身求得於人曰体柔。”然则夸毗者,便辟,其足前却为恭,以形体顺从于人。故郭云“屈已卑身以柔顺人也”。

  婆娑,舞也。(舞者之容。)

  [疏]“婆娑,舞也”。○释曰:《陈风&#8226;东门之枌》云:“婆娑其下。”故此释之。李巡曰:“婆娑,盘辟,舞也。”郭云:“舞者之容。”孙炎曰:“舞者之容婆娑。”然则婆娑,舞者之状貌也。

  擗,拊心也。(谓椎胸也。○擗,婢亦。拊,抚。)

  [疏]“擗,拊心也”。○释曰:《邶风&#8226;柏舟》云:“寤擗有摽。”谓拊心也。郭云:“谓椎胸也。”

  矜怜,怃掩之也。(抚掩犹抚拍,谓慰恤也。)

  [疏]“矜怜,抚掩之也”。○释曰:抚掩犹抚拍,谓慰恤也。《小雅&#8226;鸿雁》云:“爰及矜人。”

  緎,羔裘之缝也。(缝饰羔皮之名。○緎,棫。缝,逢。)

  [疏]“緎,羔裘之缝也”。○释曰:《召南&#8226;羔裘》云:“羔羊之革,素丝五緎。”故此解之也。孙炎云:“緎之为界緎。”然则缝合羔羊皮为裘,缝即皮之界緎,因名裘缝为緎。故郭云:“缝饰羔皮之名。”

  殿屎,呻也。(呻吟之声。○殿,丁练切。屎音希。)

  [疏]“殿屎,呻也”。○释曰:《大雅&#8226;板》云:“民之方殿屎。”毛传云:“殿屎,呻吟也。”是用此为说。郭云:“呻吟之声。”孙炎云:“人愁苦呻吟之声也。”

  帱谓之帐。(今江东亦谓帐为帱。○帱音紬。)

  [疏]“帱谓之帐”。○释曰:帐一名帱。《召南&#8226;小星》云:“抱衾与裯。”郑笺云:“帱,床帐也。”郭云:“今江东亦谓帐为帱。”帱与裯音义同。

  侜张,诳也。(《书》曰:“无或侜张为幻。”幻惑欺诳人者。○侜,张留切。)

  [疏]“侜张,诳也”。○释曰:《陈风&#8226;防有鹊巢》云:“谁侜为美?”毛传云:“侜张,诳也。”郑笺云:“女众谗人,谁侜张诳欺我所美之人乎?”郭云“《书》曰无或侜张为幻”者,《周书&#8226;无逸》篇文也。引之者,以证 侜张谓幻惑欺诳人者。

  谁昔,昔也。(谁,发语辞。)

  [疏]“谁昔,昔也”。○释曰:《陈风&#8226;墓门》云:“谁昔然矣。”毛传云:“昔,久也。”郭云:“谁,发语辞。”与毛同也。

  不辰,不时也。(辰亦时也。)

  [疏]“不辰,不时也”。○释曰:辰亦时也。不辰者,言不得其时也。《大雅&#8226;桑柔》云:“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是也。

  凡曲者为罶。(《毛诗传》曰:“罶,曲梁也。”凡以薄为鱼笱者,名为罶。○罶,力九切。)

  [疏]“凡曲者为罶”。○释曰:曲,薄也。凡以薄取鱼为罶。郭云:“《毛诗传》曰:罶,曲梁也”者,《小雅&#8226;鱼丽》篇传文也。云“凡以薄为鱼笱者,名为罶”者,即《释器》云“嫠妇之笱谓之罶”也。

  鬼之为言归也。(《尸子》曰:“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疏]“鬼之为言归也”。○释曰:人死为鬼。《小雅&#8226;何人斯》云:“为鬼为蜮。”《周礼》曰:“享大鬼。”谓之鬼者,鬼犹归也,若归去然。故《尸子》曰:“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