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之后,汉与匈奴暂时成为了友好关系。双方以长城为界,约定不动刀兵。当然,这些合约有多大的约束力,就只有天晓得了。 边境问题得以暂时缓和之后,历史人物刘邦加紧对几位异姓王的处置,连那位成了自己女婿的赵王张敖,接下来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 刘邦一直对这位张敖看不顺眼,时不时的找茬责难一番,丝毫不顾及自己女儿的感受。 刘邦的做法,刺激的张敖手下不干了,为了替主公出气,组织杀手几次暗杀刘邦。后来事情败露,张敖也受到牵连。好在事情张敖确实不知情,更没有参与。刘邦也就没要他的命,但是也将他削去王位,贬为宣平侯。 这算是又少了一家异姓王。 就在大汉朝廷内部暗流涌动的时候,公元前197年7月,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去世了。按说这算不上什么大事,这位刘太公除了有一个皇帝儿子之外,就是一个老农民而已。但是毕竟是皇帝的父亲,他的丧事规模还是非常隆重,各地诸侯,纷纷前来送殡。 该来的几乎全来了,就是镇守代地的陈豨没来。 本来就满腹狐疑,看谁都像要造反的刘邦,敏锐的感觉,这里面有问题,于是立刻派人调查。这一查,还真查出问题来了。 这个陈豨,原来是历史人物韩信的手下,和韩信关系密切。当然,也是刘邦的手下,刘邦对他,也还算比较器重。 公元前200年,刘邦派陈豨去镇守代地。因为代地属于边界地区,比较艰苦,一般官员都不愿去,被派去的人难免有被发配的感觉。 此时的韩信,已经被刘邦罢免了楚王的王位,贬为淮阴侯,带回长安了。 历史人物陈豨临行,去向韩信告辞。两个伤心人碰到一起,难免发泄一下心中的牢骚。此时的韩信,满腹对刘邦的怨恨,真的有了不臣之心,和陈豨一番密谋。 不管是为了强大实力以自保,还是为了炫耀排场,陈豨到了代地之后,结交豪强,广收门客,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两三年的时间,已经颇具实力。 刘太公身死,陈豨以自己患病为由,没来送殡。实际上,陈豨是担心被刘邦抓住什么把柄扣留。 刘邦本来就对陈豨已经有所怀疑,现在发现这种情况,更是派出密使,前去查看。 密使还真查出了陈豨的一些门客所作的不法勾当,但是并没有查到陈豨要造反的确凿证据。 即使这样,刘邦还是不放心,命令陈豨,到长安来见驾。 陈豨也知道刘邦对自己已经有所怀疑,更加不敢来了,找各种理由推脱。 韩王信等投降匈奴的那些人得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立刻派人来见陈豨,鼓动陈豨造反,拍着胸膛保证,给陈豨以援助。 陈豨也早有了这个想法,在和历史人物韩王信等人联系好后,又派人联系韩信和其他不满刘邦的臣子,约为内应,在公元前197年9月,举兵造反,自称代王。 刘邦大怒之下,再次亲自领兵出征。 刘邦率领军马到达邯郸的时候,调集历史人物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让他们率军前来听令,共同剿灭陈豨叛军。可是,这二位,也是早就不满刘邦的各种举动,都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出兵。 刘邦恨得咬牙切齿,但是也只能暗记心头,等将来慢慢算账。 其实,这里刘邦也没安着什么好心,未尝不是打着驱虎吞狼,等两败俱伤之际,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的打算。但是奈何那二位根本不配合,刘邦只能孤军奋战。 好在陈豨虽然实力不弱,兵马也不少,奈何本领一般,格局也不大,一面大肆抢掠,一面又不敢大举进攻,只在边境代地一带徘徊,给了刘邦充分的准备时间。 刘邦一方面赦免被陈豨裹挟、牵连的各级官吏,包括很多战败的官吏,同时尽可能的团结当地豪强,分化陈豨的叛军实力,另一方面又花重金悬赏陈豨手下重臣的人头,提高手下将士的战斗积极性。 即使刘邦使尽浑身解数,这场叛乱也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算平定。陈豨手下主要将领,或者被杀死,或者被活捉。那位自封的代王陈豨,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匈奴地区,后来被汉军在灵丘斩杀。 在陈豨被杀之前,那位叛逃的韩王信已经死于汉军之手。 当然,刘邦并没有一直呆在代地,在代地的局势基本被控制住之后,刘邦留下部分人马继续扫荡陈豨的残余势力,自己就率领大军返回了长安。毕竟,长时间在外,刘邦也不放心啊,中原还有好几个心腹之患呐。 平定陈豨之乱,大胜归来的刘邦,正琢磨着怎么找借口处置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的时候,突然得到消息,那位百战军神韩信,已经被吕后和历史人物萧何合谋,给杀了。 刘邦对韩信的感觉很复杂,有怀疑和怨恨,也有情谊和感念,毕竟,没有韩信的鼎力扶助,不可能有今天的大汉江山。现在突然听到韩信的死讯,惊诧之下,连忙询问缘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