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34|回復: 0

[講古] 中国历史故事之终日饮酒作乐的丞相,却开太平盛世之先河。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青禾田讲古 發表於 2018-8-2 12: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刘邦死后,16岁的太子刘盈即位,这就是汉惠帝。

这个汉惠帝刘盈,自小为人柔和,性格软弱。做太子时,还因为如此,差点被刘邦废掉太子的位子。

其实,这事也难怪刘盈,有那么一对性格强悍的老爹、老妈,孩子性格软弱的概率很高啊。

刘盈当了皇帝后,性格还是很软弱,所以难免的,国政大权,朝堂之上由萧何掌管,内宫之中,由母亲吕后负责。现在应该是吕太后了。

不过好在他爹刘邦还是给他留下了一批能干又比较忠心的臣子,所以国家的发展还算不错。

到了公元前193年,也就是汉惠帝二年,萧何病重去世。因为刘邦临终的安排,再加上萧何临死前推荐,惠帝让曹参做了丞相,接萧何的班。

这个曹参也很有意思。

他当丞相后,国政方面,完全继承了前任萧何的安排,一点也不予变更。人员上,将所有那些偷奸取巧、伶牙俐齿,甚至头脑比较灵活之辈,都从重要岗位上调离,留下的,都是些老成持重、循规守矩之人,安安分分的坚守在朝堂各个重要的岗位之上。

他自己呢?安排好这些之后,曹参每天就在家中饮酒作乐,几乎不怎么过问国家政务了。

曹参手下有些人觉得丞相这样做不对,于是就准备给曹参提意见。每当这个时候,曹参就把这些想提意见的人请到家里,不等提意见,先热情洋溢的让大家喝酒。大家迷迷糊糊的就被这位丞相给灌醉,稀里糊涂的就离开了,意见当然也没提成。

一来二去,大家也泄气了。合着折腾半天,就蹭顿酒喝啊。慢慢地,大家也就没人再找曹参提意见了。

别人不管了,汉惠帝不能不管啊。为这事,惠帝挺发愁。直接把曹参叫过来批评一顿吧,好像太不给面子了,毕竟是父亲留下来的老臣子,又位居丞相之职;不问问吧,心里又不踏实,这样下去,国家能行吗?

于是惠帝先找来曹参的儿子曹窋(zhú),把自己的意思和曹窋说明,让他先委婉的劝劝自己的老爹。没想到,曹窋劝说没几句,就被曹参一顿暴打,劝说的话,当然也就不敢再说了。

这下,惠帝实在绷不住了,把曹参叫来询问。

没想到,曹参的理由还挺充分。

曹参问惠帝:『陛下,您觉得,您和先帝比,谁更圣明?』

刘盈吓了一跳,我怎么敢和先帝比啊?差之天地啊。

曹参接着问:『那您看,我和萧何丞相相比,谁更贤能呢?』

惠帝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心说你曹参自己心里没点数啊,你整天干什么你自己不知道啊,你还好意思和萧何比?虽然觉得直接说明有点伤人,但是忍了忍,惠帝最后也没忍住,说:『你比萧何还是要差一些。』

曹参就等这句回答呢:『陛下,这就对了。你看,高皇帝(指刘邦)和萧何在天下平定之后,已经有了明确的法令。既然您不如高皇帝,我不如萧何,那么,您作为陛下,垂衣拱手,我们作为臣子,各安其职,我们遵循前代的法令,继续执行,大家遵纪守法,没有过失,不就好了吗?这样天下就会安定了。』

惠帝听了,感觉似乎、好像、仿佛、大概,有那么一些道理,于是无奈的摆摆手,既然这样,你回家继续喝酒去吧。

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的故事。

如果从事务发展的角度看待曹参的说法的话,应该说,曹参的话没什么道理。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不能照搬前人经验啊。但是放到汉初那个特定时代,曹参的话,又体现出了曹参的大智慧。

因为从春秋时期开始,各诸侯国之间,就是战争不断。到了战国时期,战争更是越演越烈,规模不断扩大,百姓生活,越发艰难。

到了秦朝,虽然短暂统一,但是秦始皇的无数大规模的工程,动员民夫、徭役无数,更是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接下来的秦国灭亡、楚汉相争,以及汉朝刚刚建立后的不断叛乱、内战和对匈奴的战争,都让百姓的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况,百姓急切的盼望着能过几天安稳、平静的日子。

此时的百姓,不需要官府做什么,只要有和平、安定的生活,官府尽量少的干扰大家,百姓本身就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动自发的努力发展。

萧何在辅助刘邦治理国家时,就是看透了这点,所以用道家的『无为而治』为治国方针,不轻易发出法令,但是一旦颁布,就不随意更改。所发出的法令,也多是本着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原则,发展生产,鼓励耕种。

曹参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谨守萧何法度,『萧规曹随』,用民以时,顺应民意。

在曹参任丞相的三年时间里,汉朝的国力得以较大程度的恢复和提高。为接下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公元前190年,曹参病死。

曹参在历史上,评价颇高。民间百姓,对其也非常敬仰。

对于一个整天饮酒作乐的丞相来说,这个结果,也算是颇为奇葩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