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5|回復: 0

[考古發現] 中国考古.广州黄埔茶岭发现石峡文化遗存

  [複製鏈接]


  2015年8月至9月,为配合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狮龙大道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东省和广州市文物局的组织委派下对项目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在工程用地范围内的九龙镇汤村茶岭有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须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17年8月中旬,随着狮龙大道项目施工的开展,在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发掘申请的同时,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陕西久传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对工程范围内茶岭遗址展开了考古发掘。

茶岭遗址发掘现场航拍

茶岭遗址发掘现场航拍

茶岭遗址发掘现场航拍

  茶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汤村盘铭里的西部,是一座南北向椭圆形的低矮山岗,最高点海拔52.6米,山势平缓,规划中的狮龙大道穿过茶岭西坡和岗顶。茶岭遗址的发掘自2017年8月15日开始,至2018年1月26日全部结束,共布设探方(沟)46个,实际发掘面积3113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174座、普通灰坑111座、窖穴19座、柱洞302个,出土陶、石、玉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00多件。另清理宋代墓葬1座、明清时期的窑址1处、房基1座、墓葬2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均为窄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大小、深浅不一,未见有人骨和葬具,绝大多数都是东西向排列,少量为南北向。随葬器物组合多为鼎、豆、石锛,少数为鼎、豆、罐、石锛组合。普遍有碎物葬的习俗,有把完整陶器有意打碎铺在墓底,和把破碎残片埋于墓底或填土中两种情况。陶器以夹砂黑灰陶略多,泥质灰陶稍次,另外还有少量的夹砂褐灰陶和泥质红黄陶,纹饰有篮纹、绳纹、曲折纹、叶脉纹、附加堆纹等。玉器有钺、环、串饰,石器有锛、铲、环、镞、纺轮、砺石等。从随葬陶器的情况判断,相当一部分墓葬可能都跟二次葬有关。茶岭平坦的岗顶位置,是墓葬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从规模和随葬玉石器的等级来看,有一定数量的墓葬等级相对较高,阶层的分化在当时可能已经存在。

茶岭M22墓底随葬陶器和石器

茶岭M22墓底随葬陶器和石器

茶岭M22墓底随葬陶器和石器

  与居住、生活或生产密切相关的诸多灰坑、窖穴、柱洞等遗迹显示,茶岭作为规模不小、延续时间不短的聚落被远古先民使用过,推测相当一部分形制规整、规模较大的灰坑是作为窖藏使用,以竹木、石器为生产工具的史前社会,人工有意开挖规模如此巨大的坑或窖穴,必然有其特定的用途,这也说明其生产力和人口数量已达到一定的水平。而诸多灰坑窖穴中大量富集的灰土堆积也为开展植物考古和提取碳十四测年标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茶岭遗址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文化堆积最为丰富、遗迹现象最为复杂、出土遗物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茶岭遗址密集分布的墓葬、灰坑(包括窖穴)、柱洞等遗迹,说明它可能是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中心聚落。从文化特征来看,茶岭遗址年代约在距今4200年至4500年之间,与粤北石峡文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总体面貌属于石峡文化的范畴,同时又存在一些自身的区域特点。普遍存在的墓葬与灰坑或柱洞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暗示遗址的文化内涵具备分期的可能性,这需要日后细致的室内整理研究以及碳十四测年来进一步验证。(作者:张强禄 朱汝田 曹耀文 张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