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43|回復: 0

[医药临床] 中医临床上祛痰清热活血化瘀治眩晕头痛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8-22 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医临床清热活血治头痛有哪些方法?

王某,女,47岁。患者高血压病8年,口服西药维持,具体不详,血压仍不稳定,最高时达160/110mmHg。刻诊:头晕头痛,入睡困难,梦多易醒,饭后腹泻,胃胀呃逆。

检查:舌尖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血压145/100mmHg,心率90次/分。

辨证:患者平日嗜食肥甘厚味,伤于脾胃,聚湿生痰,随肝气上犯,蒙蔽清窍故头晕呃逆;痰阻络道,血行不畅,病久生瘀,故见头痛;痰浊中阻,脾失健运则腹胀腹泻;痰浊郁久化热,内扰心神,故入睡困难,梦多易醒;舌尖红,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皆为痰瘀互结之象。病位在肝、脾,证属痰瘀互阻,胃失和降。

诊断:(痰瘀内阻,脾胃失和型)眩晕头痛(西医称为高血压病Ⅰ级)。

治则:祛痰清热,活血化瘀。

处方:自拟降压四味汤加味:钩藤(后下)15克,泽泻10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云苓10克,陈皮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川牛膝15克,天麻1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葛根10克,夜交藤30克,珍珠母30克,车前草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用7剂后,头晕头痛减轻,仍感心烦眠少,血压降至140/95mmHg,心率72次/分,舌质暗红,边瘀斑,苔根部腻,双脉弦滑,此为痰瘀胶结难愈,故加生牡蛎、生龙骨、海藻,加大祛痰之力,佐地龙、丹皮、丹参增强活血;心烦眠差加肉桂、黄连,清热除烦,引火归源,用炒枣仁、远志养血安神;加大黄泻热。连续服用14剂后,大便已调,头晕头痛减轻,呃逆消失,睡眠仍差,伴腰酸乏力,血压135/95mmHg,舌暗红,瘀斑减小到黄豆大小,苔薄腻,脉细弦,此为痰浊渐去,瘀血减轻,而正虚渐显,肝肾不足显现,故方改降压四味汤合杞菊地黄汤:钩藤后下15克,泽泻10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杞果10克,白菊花10克,桑寄生10克,生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天麻10克,海藻10克,红花10克,车前草30克,夜交藤30克,草决明30克,葛根10克。上方每日1剂,分2次服。痰浊复现或外感风寒则仍用一诊方加减;肾虚症状再现,仍按复诊方随症加减。连续治疗2个月,头晕头痛不显,睡眠时间改善为5~6个小时,舌暗红,瘀斑变为瘀点,血压120/80mmHg,嘱停西药。再治疗2个月后,血压平稳120/80mmHg,余无不适,舌淡红,苔薄,嘱停汤剂,将中药研成粉末,装入1号胶囊,3粒/次,3次/天。再进3个月后复诊,血压保持120/80mmHg,嘱继续服用胶囊巩固,未再复诊。

本案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临床多见有虚有实,或实中挟虚,错综复杂,此案即是如此,有痰瘀互结之证,又有肝阳上亢之证,兼有肾阴不足,当以去邪实为先。〖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病甚者火多。』提出了『无痰不作眩』,治疗以祛痰为主。邪实去则应及时扶正,又如〖景岳全书〗指出:『无虚不作眩』所以治疗应及时补虚。用药特点:①升降出入法,川芎行血中之气,上行头目,白菊花平肝潜阳,引药上行,川牛膝能引血下行,莱菔子引气下行;药理研究川牛膝、莱菔子、白菊花俱有降压作用;②丹皮、丹参凉血活血,因瘀血较久难化,多夹郁热,用地龙、红花活血通络;③应当给邪出路,故用草决明,车前草通利二便;④竹茹祛痰清热,石菖蒲、郁金豁痰开窍,杜绝痰浊再生;⑤先祛实邪,而后扶正,分清主次,其病乃除。(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