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道義制高點
一 孔子說:『學而優則仕』,就是對應於堯舜和三代時期專業政治人才的選拔和任用。在政府的角度是政治人才的選拔任用,在人民的角度,則是從仕的仕途問題。 因為中國的政治是道義政治,政府是道義政府,政治和政府的目標是去維護和確保道義在社會中的存在,那麼,政府選拔政治人才的標準就是此人的道義水準。有道義的人,就是有德的人,因此,考核和選拔的標準就是『德』。孔子說的『學而優』實際就是『學而德』。 本文節選自【中國自古以來的道義政治比所謂民主政治要高級】作者:蔡歷 中國在很早就把官員和道義、道德聯繫在了一起。甚至孔子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德其祿(【中庸】)。』因此,中國很早也對官員、政治、政府建立了很好的尊重和信任,甚至他們成為道義、德的代名詞。這也是後來『高官厚祿』的合理性基礎。在『士農工商』四個行業的排序中,『士』也毫無爭議地排在了第一位。
科舉:學而優則仕
科舉:學而優則仕 即便是經濟化已經很嚴重的當下,中國對官員的尊重程度依然高於其他任何行業。同時,一個做了官,隨着官銜的升高,也會不由自主地提升自己的道義意識,道德意識。這就是歷史的力量。也正是當下中國政治依然是道義政治的表現之一。 現代很多人看到中國人如此尊重官員,就說這是官員崇拜,權力崇拜,說是奴性的表現,是劣根性。這完全是對歷史的無知。中國人尊重官員的實質是尊重道義道德。歷史以來,政治、政治家、官員都是和道義道德聯繫在一起的。能青史留名的政治家都是道義道德水準很高的人。 而在堯舜時代,即便是政府的首腦,也是經由政府的人才選拔機制而被推選出來的,這就是『禪讓制』。因此,儒家一直推崇禪讓制,而對夏以來的『家天下』而耿耿於懷。 也正是因此如此,儒家擁護暴力革命,支持『湯武革命』,甚至提出了暴力革命理論。在『五經』中,有很對對『革命』的理論解釋。譬如【尚書】:『天命靡常,惟德是輔』,【詩經】『帝遷有德』等。總之認為,如果政府首腦偏離的道義,變成無道無德之昏君,就有理由採取暴力將其推翻。
為生民立命:儒家革命思想
為生民立命:儒家革命思想 【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在對革命的態度上,孟子與【五經】是一致的,作為政府首腦的『君』,之所以為政府首腦,為君,原因就在於其擁有的道義和道德水準,一旦他失去應有的道義道德,那他就是稱其不上政府首腦,稱其不上君了,因此他應該由被更有資格的人取而代之。而在世襲制的前提下,唯一可行的方案是暴力革命。 因此,暴力革命是對堯舜時期禪讓制的退而求其次的替代,是一種世襲制前提下的政府首腦選擇程序。 總之,對於專業政治模式來說,政治人才,包括政府首腦,是經由政府的人才選拔程序,根據道義道德的標準,選舉出來的。選擇的主體是政府,而非政治專業之外的人民。歷史以來,這種人才選拔模式從根本上來說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得到人民的高度認可的。 相反,在現代西方現代民主制度中,政治人才是由政治領域之外的人民選舉的,選擇的標準只能是一時的民意,甚至是民眾一時的興起,而缺乏更深厚更穩定的道義道德標準。於是連電影明星這些娛樂人物,這些中國傳統中的『戲子』們都可以被選做總統、州長,連大富豪們,中國傳統中的豪強們,也可被選做州長、總統。 毫無疑問,中國歷史以來的由政府的人才選拔程序選出的人才,更由於由民主的選票程序所選的人才更優秀,更有道義道德。政治是一個專業,包括政府首腦在內的政治人才的選拔,是政治這個專業領域內的事,也理應由這個專業的內部人士來選拔,而不應該不屬於這個專業的人民來選拔。西方的民主政治,之所以,將政治人才的選拔權交給政府,原因在其政府模式是非專業化的,政府和人民之間並沒有形成清晰的專業界限,導致兩者都是不獨立的,政府不政府,人民不人民。 在專業化政治模式中,把本屬於專業內的政治人才的選拔,直接交給人民,那是政府的失職,是對人民的不尊重,是擾民。 二 政治專業化的實質是,在政治、政府與人民之間畫出了一條清晰的界限,雙方謹守界限,無不干預,但其重點是維護人民生產和生活的獨立,免受政府的干預。因此,在儒家思想中,最理想的政治狀態是『無為而治』,『垂衣裳而天下治』。
儒家政治思想:內聖外王
儒家政治思想:內聖外王 在【資治通鑑】的漫長歷史中,一旦社會轉好,用的詞語往往是,政治『寬簡』,政治『清明』,而後是民風反朴,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類。『寬簡』、『清明』都是政府不過多干預人民的表現,都是無為而治的表現,也都是政治嚴守專業界限的表現。 人民嚴守專業界限,不去過問政治專業內的事,實質上是為他們免去政治事務之煩惱,保障他們更安心的去獨立自主地生產和生活。當然,很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政治專業自身的利益集團化,隨着政治官員的利益集團化,高官成為厚祿的代名詞,升官與發財合為一體,政治的專業壁壘也就形成了政治、政府與人們的利益壁壘,形成了官官相護和官民對立。 中國歷史上的由政治專業化所形成政治利益集團化,與西方社會的『專制政治』、『統治政治』有着本質區別。因為政治專業化後,政治和人民成為兩大獨立主體,也正是因為這兩者成為界限分明的獨立主體,也就是出現的政府與人民間的之間互動的問題。儘管在一般情況下,雙方互不干涉,但是,雙方卻一直存在之間的互動渠道和機制,一旦一方出現嚴重問題,另一方就會站住出來加以制止。這就是涉及到,道義政治的另外一個特徵,即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密切聯繫和直接互動。 但是,在西方社會,由於沒有實現政治專業化,政治、政府與人民相互交叉和混雜,各自都沒有形成一個獨立主體,政府不獨立,人民也不獨立,就不存在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互動問題,要麼是反過來,人民完全依附於政府、政治家,即貴族領主,這是中世紀的狀態,要麼是人民象防賊一樣去提防政府,這是現在的民主政治的狀態。 以上論述了,不與民爭業和專業化是道義政治的兩大特徵。除此之外,道義政治還具備第三個重要特徵,就是政府與人民的直接溝通和互動。 儘管,中國專業化的政治模式使得政治、政府與人民之間形成了一條清晰的專業界限,政府和人民均實現了獨立。但是,兩者之間並非是孤立的,更不是對立的,而是保持者密切的專業聯繫和直接互動的。 在形式上,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專業聯繫和直接互動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是政治人才的選拔是直接面對人民的;二是政府會直接深入民間進行調查研究,針對重大情況,直接決策和干預;三是人民會發動起義,直接組建新的政府。 三 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關鍵並不在丞相的職位和制度,而是面向人民的官員選拔制度。真正對皇權構成制約的,正是這個官員選舉制度。從原則上說,這些官員是代表民間的,代表人民的,是人民官員、人民代表。但是,不是簡單的民意代表,而是更高級別民意,即道義的代表。他們原則上是應該『從道不從君』的。
儒家政治話語權:道統
儒家政治話語權:道統 但是,現實是,無論是皇權世襲的皇帝,還是來自民間的大臣,都有可能偏離原則,不守道義,而只顧私慾,沉溺聲色犬馬。任何一方背離道義,雙方之間就會出現衝突,並相互制衡。最壞的情況是,皇帝和所有的大臣都偏離道義,整個政府就成為一個私慾的政府。這意味着政治原則徹底失效,人民生靈塗炭,人民起義便會出現。 對皇帝構成制約的,是大臣的整體,而非其中的某一個人。丞相即便權力再大,也只是一個人而已,並不能夠代表大臣的全體。如果朱元璋真的想專制,他就不應該僅僅廢除一個丞相職位,而應該徹底廢除向民間選拔官員的制度,或者什麼事都自己干,或者把所有的官員都換成朱家人。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也就意味着他無法專政。 在一般情況下,皇帝代表世襲的皇權,而大臣代表民間和人民。但是,明朝的開國之初卻是一個特殊情況,朱元璋原來並不是皇帝,他本來也是來自民間,來自人民,而且曾是非常貧窮的農民。這樣一來,就擁有雙重身份,一個身份是新任皇帝,另一個身份是來自的民間、人民的官員。 作為一個非常貧窮,甚至孤苦伶仃的農家子弟,朱元璋對基層農民的疾苦可謂刻骨銘心。農民貧窮的最大原因是什麼?是沒有地。農民失地的原因是什麼?是被有錢有勢的人兼併甚至強佔了。而當上皇帝的朱元璋顯然並未忘記初心,藉助皇權,以高壓手段,包括大規模『屠殺功臣』,強令地主豪強交出土地,分給農民。 自『井田制』在春秋戰國消失以來,土地兼併就成為中國歷史中周期出現的頑疾。土地兼併就意味着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就是最大的不道義,而反土地兼併,就是讓廣大農民重新擁有土地,就是最大的道義。而在自東漢至今天的中國歷史中,有三次反土地兼併最為突出。第一次是北魏和唐朝的均田制,第二次就是朱元璋搞的,第三次是新中國的土地革命,基本上600年一次,因此,朱元璋廢除丞相之職位,並非意在專制,而是意在維護道義。當時的丞相胡惟庸,以及其他的功臣們,登上高位之後,開始私慾膨脹,凌辱百姓,兼併土地,踐踏道義。大明江山能夠維繫300年,全仰仗開國之初,朱元璋所打下的道義基礎。 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是受明末隨傳教士而來的西方民主政治蠱惑之產物,是中國最早的崇洋派和西化派。一味崇尚權力制衡,崇尚機械的制度,而對中國傳統政治模式的道義本質缺乏認知,對中國政治的評價,充斥偏見和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