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黄帝内经 [电子书]

[复制链接]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始第九

第一章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故写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写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写之,则五藏气坏矣。

第二章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人迎一盛,写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写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写足太阳,补足少阴,二写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三盛,写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写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写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写,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写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写,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写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写,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阳明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已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第三章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写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写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写则虚,痛虽不随鍼,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顷,取之其经。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鍼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写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疾知愈也。故曰:补则实,写则虚,痛虽不随鍼,病必衰去矣。

第四章

阴盛而阳衰,先补其阳,后写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写其阳而和之。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写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写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铍鍼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第五章

第一节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第二节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
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第三节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
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第四节
刺热厥者,留鍼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鍼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第五节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第六章

第一节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无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鍼,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第二节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喝勿刺,已刺勿喝,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荥卫经气不足,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麤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泆,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第七章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而终矣。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脉第十

第一章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第二章

第一节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掖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上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欬,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第二节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 ,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第三节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口㖞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第四节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第五节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掖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嗌干,心痛,喝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第六节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臂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第七节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头痛,目黄,泪出,鼽,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第八节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灸则强食生肉,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第九节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掖三寸,上抵掖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掖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第十节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前,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第十一节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劲,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掖,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掖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髁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第十二节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第三章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荥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荥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胍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荥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
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第四章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写起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写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第五章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
其别者,上走肘,络肩。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于龋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
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取之所别也。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锺,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梃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掖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别第十一

第一节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节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麤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歧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麤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第二节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第三节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第四节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第五节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掖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掖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第六节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掖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第七节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掖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水第十二

第一章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
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第二章

歧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
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鍼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第三章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歧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
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
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第四章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歧伯答曰:足阳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写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
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一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锐气。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其可为量度乎。
歧伯答曰:其可为量度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人之,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量度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筋第十三

第一节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
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頄。其支者,从掖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掖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掖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第二节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结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掖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掖,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𫏋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第三节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缺盆,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第四节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洛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
其内者,著于脊。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

第五节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瘈及痉,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第六节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病为输,命曰季秋痹也。

第七节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掖下。其支者,后走掖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掖下,掖下痛,掖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第八节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第九节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
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第十节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掖下,出缺盆,结肩前,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

第十一节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掖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掖,散胸中,结于臂。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第十二节
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掖,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鍼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成伏粱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鍼,名曰季冬痹也。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
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骨度第十四

第一章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

第二章

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以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
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属,长一尺六寸。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第三章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掖中不见者,长四寸。掖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
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第四章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
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

第五章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节,长三尺。
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第六章
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荥第十五

第一章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荥,奈何。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

第二章

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

第三章

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荥气第十六

黄帝曰: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循手少阴,出掖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掖,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掖,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上,复从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度第十七

第一章

黄帝曰:愿闻脉度。歧伯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𫏋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写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第二章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荥也,故曰关。
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荥,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第三章

黄帝曰:𫏋脉安起安止,何气荥水。歧伯答曰:𫏋脉者,少阴足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入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𫏋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荥,则目不合。

第四章

黄帝曰:气独行五藏,不荥六府,何也,歧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荥其藏,阳脉荥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

第五章

黄帝曰:𫏋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歧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荥卫生会第十八

第一章

黄帝问于歧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荥,何气为卫,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歧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荥,浊者为卫,荥在脉中,卫在脉外,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第二章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
歧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第三章

第一节
黄帝曰:愿闻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歧伯答曰: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掖,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歧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第二节
黄帝曰; 愿闻中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歧伯答曰: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第三节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歧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